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合集下载

GB75882003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2.doc

GB75882003电梯制造安装安全规范2.doc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2时间: 2008年09月04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1194 【字体: 】GB7588-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设计依据可参见附录M(提示的附录)。

9.4 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的卷绕9.4.1 在12.2.1b)条件下使用的卷筒,应加工出螺旋槽,该槽应与所用钢丝绳相适应。

9.4.2 当轿厢停在完全压缩的缓冲器上时,卷筒的绳槽中应至少保留一圈半的钢丝绳。

9.4.3 卷筒上只能绕一层钢丝绳。

9.4.4 钢丝绳相对于绳槽的偏角(放绳角)不应大于40。

9.5 各钢丝绳或链条之间的载荷分布9.5.1 至少在悬挂钢丝绳或链条的一端应设有一个调节装置用来平衡各绳或链的张力。

9.5.1.1 与链轮啮合的链条,在它们和轿厢及平衡重相连的端部,也应设有这样的平衡装置。

9.5.1.2 多个换向链轮同轴时,各链轮均应能单独旋转。

9.5.2 如果用弹簧来平衡张力,则弹簧应在压缩状态下工作。

9.5.3 如果轿厢悬挂在两根钢丝绳或链条上,则应设有一个符合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在一根钢丝绳或链条发生异常相对伸长时电梯应停止运行。

9.5.4 调节钢丝绳或链条长度的装置在调节后,不应自行松动。

9.6 补偿绳9.6.1 补偿绳使用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a)使用张紧轮;b)张紧轮的节圆直径与补偿绳的公称直径之比不小于30; c)张紧轮根据9.7设置防护装置; d)用重力保持补偿绳的张紧状态;e)用一个符合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来检查补偿绳的最小张紧位置。

9.6.2 若电梯额定速度大于3.5 m/s ,除满足9.6.1的规定外,还应增设一个防跳装置。

防跳装置动作时,一个符合14.1.2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应使电梯驱动主机停止运转。

9.7 曳引轮、滑轮和链轮的防护9.7.1 曳引轮、滑轮和链轮应根据表3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 a)人身伤害;b)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绳槽或链轮; c)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培训讲义 张彦朝老师讲义(二)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培训讲义 张彦朝老师讲义(二)

GB7588-2003对上行超速保护 的要求
c)该装置动作时,应使一个符合14.1.2规 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该装置动作后应 由称职人员使其释放,释放时不需接近轿 箱或对重。释放后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全部件,应 根据F7的要求进行试验。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控制型式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结构型式多种多 样,可以是机械式、电气式、气动式、液 压式等多种型式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电气控制 方式

“失电动作”型控制,即在电梯正常运行 时,这种电路线圈本身通有电流产生电磁 力并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某一机械装置的 力相平衡,当外部电能消失时,电路线圈 失去电磁力,机械装置的力促使上行超速 保护装置动作。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由速度监控元件和执行 机构两个部分构成,在电梯上行超速时, 速度监控元件应能检测出轿厢超速信号, 并以机械或者电气方式触发执行机构工作, 使电梯制停或至少减速至对重缓冲器设计 的范围内。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元件有多
种类型,如安全绳、限速器等。因限速器 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在电梯中早已得到 了广泛应用,所以一般采用限速器作为速 度监控元件。
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

现场往往不能满足在超速条件下制停能力 试验的条件,因此安装检验和定期检验内 容主要应是检查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配置的 合理性,联动的可靠性、安装的准确性和 摩擦板的磨损等情况,可能更现实一些。
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

a. 安装检验时检查配置的合理性:检查上行 超速保护装置的技术参数和整梯配置要求是否一 致,型式试验合格证和实物是否一致。型式试验 合格证列出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适用的电梯范围, 其涉及的技术参数有三个:额定速度、额定载重 量、系统质量。合格证列出的技术参数和现场安 装电梯的技术参数内容应一致。若合格证列出的 技术参数和现场安装的电梯技术参数不一致,则 说明该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超范围使用。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 引用标准增加: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3.18 轿厢意外移动 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7.2.3.1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a)用300 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1)永久变形不大于1 mm;2)弹性变形不大于15 mm;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1000 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7.1(最大10 mm的间隙)和7.7.3.1]。

注:对于a)和b),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7.2.3.3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7.2.3.7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7.2.3.8 a)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7和图7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置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置的一部分。

7.2.3.8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150 mm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7):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a)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1)可以有永久变形;2)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0.12 m;3)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4)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b)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7.6.2 a)所述的玻璃面板时:1)无裂纹;2)除直径不大于2 mm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号修改单引用标准增加:-电梯曳引机轿厢意外移动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用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永久变形不大于;)弹性变形不大于;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用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最大的间隙)和]。

注:对于)和),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和图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配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配,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配的一部分。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可以有永久变形;)层门装配不应丧失完全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所述的玻璃面板时:)无裂纹;)除直径不大于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注:在多个玻璃面板的情况下,考虑最薄弱的面板。

表撞击点摆锤冲击试验跌落高度撞击点高度无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具有较小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具有多个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在最不利的玻璃面板上测试)具有较大玻璃面板或全玻璃的层门[图)]具有位于高度处开始或结束的玻璃面板的层门[图)] 具有位于高度处开始或结束的玻璃面板的层门[图)] 大于的侧门框[图)]具有视窗的门(.)软摆锤硬摆锤(±)玻璃中点×××××(±)玻璃中点×××(撞击在玻璃上)××(撞击在玻璃上)×××(撞击在玻璃上)×(撞击在玻璃上)×××注:×表示考虑该项试验a)无玻璃面板的层门)具有较小玻璃面板的层门)具有多个玻璃面板的层门)具有较大玻璃面板或全玻璃的层门)在以上高度处具有玻璃面板的层门)在以上高度处具有玻璃面板的层门)具有门扇和侧门框的完整层门[图)和图)的示例]注:图)和图)两者选一;注:选择最薄弱的玻璃面板进行试验。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7588)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鑫、郗小蕙、杨锡芝、蒋永康、赵光瀛。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第一次修订于1995年。
EN 81—1前言
0前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和杂物电梯规定安全准则,以防电梯和杂物电梯运行时发生损害乘客和货物的事故。
0.1制订本标准时,采用了下述方法。
0.1.1在对电梯和杂物电梯的每个部件进行了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制订了各项相应的规则。
(3)在附录D的D2中j 1)将“额定速度”调整为“检修速度”。
8.对GB 7588—87中翻译不当和印刷错误进行了修正,对一些条款进行了编辑性修改,例将第5章注释③前移至5.7.1中。
9.增加了“前言”及“EN 81—1前言”。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安全准则以及附录中所有的要求,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的制造、安装与检验提供了全国统一的技术依据。
7.根据国际上电梯产品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对GB 7588—87中某些条款进行了删除及调整。
(1)删去GB 7588—87中9.8.2.广具有缓冲作用的瞬时式安全钳”的内容,与之相关的9.8.6.2、10.3.4、F5.3.1.1.2等。均用“略”表示,而保留与EN 81—1相同的章条顺序号。
(2)删去GB 7588—87中8.13.1c、16.1.2.1及16,1.2.2b等内容,用“略”表示,保留与EN 81—1相同的章条顺序号。
0.1.3本电梯和杂物电梯的专用标准不包括建筑物的防火规则。然而,由于这些防火规则直接影响到层门的选择;影响到电气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设计,因此本标准还要提及它们。
0.1.3.1根据本标准7.2.2述及层门的选择取决于耐火要求,故本标准中给出的标有F和S两种类型的门是最通用的结构型式。然而,如果法令要求规定某些布置要用F型门取代S型门,则采用本标准的国家标准委员会可做必要的修改。

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规之一,对于升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和使用,提出了具体的安全要求和管理措施。

该规范共分为11章,包括升降机的基本要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强度和稳定性、安装和使用、维修保养、改造和升级、检验与试验、报警和故障处理、特种升降机和配件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电气安全要求包括电气线路、开关、控制盘、继电器、接地和电气隔离等方面;机械安全要求包括机房、导轨、减速器、制动器、紧急制停、缓冲器和安全装置等方面。

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包括基础、主体结构、钢丝绳、滑轮等方面。

安装和使用要求包括安全距离、载荷限制、限速器、漏电保护和灭火装置等方面。

维修保养要求包括定期检查、保养、更换和继电器检查等方面。

改造和升级要求包括武器扶手、灯具、照明、通风、上下限制等方面。

检验与试验要求包括交货检验、安装调试、周期检验和特种检验等方面。

报警和故障处理要求包括机房报警装置、电梯故障、保护和排除故障等方面。

特种升降机和配件包括曳引式升降机、液压升降机、蜗杆升降机、自动扶梯、乘客电梯和货梯等类别升降机的相关规定。

升降机的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安全生命和财产,必须要遵守GB7588-《升降机设计与安装安全规范》的规定,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要求和管理措施。

同时,对于升降机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等应当由具备相关资格和能力的生产企业和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并定期进行检验与试验,以保障升降机的正常安全运行。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
— 5 —
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不具有符合 14.2.1.2 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 作的电梯, 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 9.11.3 和 9.11.4 的驱动主机制 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轿厢意外移动制停时由于曳引条件造成的任何滑动, 均应在计 算和/或验证制停距离时予以考虑。 9.11.2 该装置应能够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并应制停轿厢 且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9.11.3 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 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注:符合 12.4.2 要求的制动器认为是存在内部冗余。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 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 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对于采用对机械 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 周期不应大于 15 天;对于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 验证的, 则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 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 验证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 24 小时。 如果检测到失效, 应关闭轿门和层门, 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对于自监测,应进行型式试验。 9.11.4 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应作用在: a)轿厢;或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国家标准第 1 号修改单
2 引用标准 增加: 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 3.18 轿厢意外移动 unintended car movement 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 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 不 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7.2.3.1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 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 械强度: a) 用300 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 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 1)永久变形不大于1 mm; 2)弹性变形不大于15 mm; 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1000 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 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 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7.1(最大10 mm的间隙)和 7.7.3.1]。 注:对于a)和b) ,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 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守则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守则GB 7588-2003

精心整理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对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EN81-1:1985)进行修订的。

经本次修订后的GB 7588—2003在技术内容上与EN81-1:1998等效,为了明2.(1)属于(2)属于中原文为“使用CENELEC 符号”,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T 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又如:对于9.1.2 c)的要求,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 8903《电梯用钢丝绳》。

(3)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已列入的,但我国尚未转化的国外先进标准,我们直接引用国外标准号,如:ENl2015《电磁兼容性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辐射》,EN12016《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抗干扰性》。

3.为了与我国其他电梯标准协调,EN81-1:1998中与GB/T 7024《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术语》相同的术语不再列入,仅保留专用术语,并增加了“检修活板门”及“井道安全门”等。

4.根据我国国情,对EN81-1:1998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或调整。

、M、ZA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苏州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沈阳东芝电梯有限公司、杭州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蒂森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东芝电梯有限公司、上海永大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鑫、康红、张广健、万忠培、叶丹阳、朱健、徐文刚、金来生、马凌云、黄启俊、杨锡芝,严建忠、王伟峰、林曼青、陈路阳、魏山虎。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第一次修订于1995年,第二次修订于2003年。

GB7588_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

GB7588_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标准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 引用标准增加:GB/T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3.18 轿厢意外移动 unintended car movement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7.2.3.1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a)用300 N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5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1)永久变形不大于1 mm;2)弹性变形不大于15 mm;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b)用1000 N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100 cm2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7.1(最大10 mm的间隙)和7.7.3.1]。

注:对于a)和b),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7.2.3.3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7.2.3.7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7.2.3.8 a)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7和图7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置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置的一部分。

7.2.3.8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150 mm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7):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a)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1)可以有永久变形;2)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0.12 m;3)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4)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b)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J,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7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7.6.2 a)所述的玻璃面板时:1)无裂纹;2)除直径不大于2 mm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教程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教程

GB 7588-2003
前言
本 标 准 的 第 1 、 2 、 3 、 4 章 以 及 7.2.1( 部 分 内 容 ) 、 8.17.1 、 9.1.2b) 、 9.9.6.2( 部 分 内 容 ) 、 12.6( 部 分 内 容 ) 、 13.1.1.3 、 15.2.3.2( 部 分 内 容 ) , 16.2a)6)( 部 分 内 容 ) 、附 录 C 、附 录 E 、 附 录 G 、 附 录 M 及 附 录 ZA 为 推 荐 性 的 , 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 标 准 是 根 据 欧 洲 标 准 化 委 员 会 (CEN) 的 标 准 EN81 - 1 《 电 梯 制 造 与 安 装 安 全 规 范 》 1998 年 版 , 对 GB 7588 - 1995 《 电 梯 制 造 与 安 装 安 全 规 范 》 ( 等 效 采 用 EN81 - 1:1985) 进 行 修 订 的 。 经 本 次 修 订 后 的 GB 7588—2003 在 技 术 内 容 上 与 EN81 - 1:1998 等 效 , 条 文 编 号 与 之 一 致 。 欧 洲 标 准 EN81 - 1:1998 与 EN81 - 1:1985 相 比 ,内 容 有 较 大 变 动 。增 加 了 许 多 新 的 技 术 内 容 和 计 算 方 法 。 本 次 对 GB 7588 的 修 订 除 少 部 分 内 容 根 据 我 国 电 梯 行 业 情 况 有 所 变 更 外 , 基 本 上 接 受 了 EN81 - 1:1998 的 内 容。 在本次修订中,主要技术内容变更如下: 1.GB 7588 - 1995 适 用 范 围 简 洁 明 确 ,因 此 仍 保 留 GB 7588 - 1995 适 用 范 围 ,为 了 明 确 起 见 ,加 上 “ 病 床 电 梯 ” , 删 去 EN81 - 1:1998 的 使 用 范 围 。 2. 本 次 修 订 对 EN81 - 1:1998 所 引 用 的 标 准 做 了 以 下 转 化 : (1) 属 于 EN81 - 1:1998“ 引 用 标 准 ” 一 章 中 列 入 的 国 际 标 准 或 国 外 先 进 国 家 标 准 已 被 我 国 等 效 采 用 后 成 为 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直接引用相应的我国标准号。 (2) 属 于 EN81 - l:1998“ 引 用 标 准 ” 一 章 中 没 有 列 入 的 , 在 EN81 - 1:1998 中 也 未 提 及 标 准 代 号 , 但 其 内 容 上 涉 及 我 国 应 实 施 的 有 关 标 准 的 , 则 也 列 入 “ 引 用 标 准 ” 。 如 :16.2a)6) 中 原 文 为 “ 使 用 CENELEC 符 号 ” , 列 入 对 应 的 我 国 标 准 GB/T 4728 《 电 气 图 用 图 形 符 号 》。又 如 :对 于 9.1.2 c) 的 要 求 ,列 入 对 应 的 我 国 标 准 GB 8903 《电梯用钢丝绳》。 (3) 属 于 EN81 - 1:1998“ 引 用 标 准 ” 一 章 中 已 列 入 的 , 但 我 国 尚 未 转 化 的 国 外 先 进 标 准 , 我 们 直 接 引 用 国 外 标 准 号 , 如 :ENl2015 《 电 磁 兼 容 性 用 于 电 梯 、 自 动 扶 梯 和 自 动 人 行 道 的 系 列 标 准 辐 射 》 , EN12016 《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抗干扰性》。 3. 为 了 与 我 国 其 他 电 梯 标 准 协 调 , EN81 - 1:1998 中 与 GB/T 7024 《 电 梯 、 自 动 扶 梯 和 自 动 人 行 道 术语》 相 同 的 术 语 不 再 列 入 , 仅 保 留 专 用 术 语 , 并 增 加 了 “检 修 活 板 门 ”及 “井 道 安 全 门 ”等 。 4. 根 据 我 国 国 情 , 对 EN81 - 1:1998 的 部 分 内 容 进 行 了 修 改 或 调 整 。 (1) 增 加 的 内 容 : 如 在 5.1.2 中 增 加 “ 观 光 电 梯 可 除 外 ” ; 在 7.1 及 8.6.3 中 增 加 了 “ 对 于 载 货 电 梯 , 此 间 隙 不 得 大 于 8mm” ; 在 5.6.1 中 增 加 “ 特 殊 情 况 , 为 了 满 足 底 坑 安 装 的 电 梯 部 件 的 位 置 要 求 , 允 许 在 该 隔 障 上 开 尽 量 小 的 缺 口 ”。 (2) 删 去 的 内 容 :如 删 去 9.8.2.1 中 “ 具 有 缓 冲 作 用 的 瞬 时 式 安 全 钳 ” 及 其 他 条 文 中 相 关 内 容 ;删 去 10.3.4 中 “具 有 缓 冲 复 位 的 蓄 能 型 缓 冲 器 ”及 其 他 条 文 中 相 关 内 容 。 (3) 调 整 的 内 容 : 如 对 8.2.1 、 8.2.2 轿 厢 有 效 面 积 的 规 定 进 行 了 调 整 ; 对 9.8.2.1 中 轿 厢 采 用 的 瞬 时 式 和 渐 进 式 安 全 钳 的 速 度 范 围 作 了 调 整 ;在 附 录 D 的 D2j) 中 ,将 :“ 额 定 速 度 ” 调 整 为 “ 检 修 速 度 ’ ;将 F5.3.1“ 具 有 缓 冲 作 用 的 蓄 能 型 缓 冲 器 ”的 试 验 方 法 内 容 调 整 为 “线 性 蓄 能 型 缓 冲 器 ”试 验 方 法 。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安全准则以及附录内所有的要求,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的制造、安装与检验提供 了全国统一的技术依据和安全要求,对于电梯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定期检验以及重大改装或事故后的检验 的内容不应超出本标准的范围。 本 标 准 的 附 录 A 、 B 、 D 、 F 、 H 、 J 、 K 、 L 、 N 均 为 标 准 的 附 录 , 附 录 C 、 E 、 G 、 M 、 ZA 为 提 示 的 附 录 。 本 标 准 从 2004 年 1 月 1 日 起 实 施 , 与 此 同 时 代 替 GB 7588—1995 。 本 标 准 自 实 施 之 日 起 , 过 渡 期 为 1 年 , 过 渡 期 满 后 , GB 7588—1995 同 时 废 止 。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 司 、广 州 日 立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苏 州 迅 达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沈 阳 东 芝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杭 州 西 子 奥 的 斯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通 力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广 州 广 日 电 梯 工 业 有 限 公 司 、蒂 森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东 芝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上 海 永 大 机 电 工 业 有 限 公 司 、广 州 奥 的 斯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华 升 富 士 达 电 梯 有 限 公 司 、苏 州 江 南 电 梯 ( 集 团 ) 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鑫、康红、张广健、万忠培、叶丹阳、朱健、徐文刚、金来生、马凌云、黄启 俊、杨锡芝,严建忠、王伟峰、林曼青、陈路阳、魏山虎。 本 标 准 首 次 发 布 于 1987 年 , 第 一 次 修 订 于 1995 年 , 第 二 次 修 订 于 2003 年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标准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标准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标准GB7588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中国电梯制造与安装领域的安全标准GB7588。

该标准涵盖了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电梯
的安全性能和运行可靠性。

标准概述
GB7588标准对电梯制造与安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具体
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电梯制造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要求;
2. 电梯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3. 电梯安装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

标准要求
以下是GB7588标准对电梯制造与安装的一些重要要求:
1. 电梯制造商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
2. 电梯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并进行相应的验
证测试;
3. 电梯的安装必须由合格的专业人员进行,遵循标准的安装流
程和注意事项;
4. 电梯制造商必须提供详细的制造和安装说明书,包括技术参数、操作说明和维护要求。

标准的重要性
GB7588标准对电梯制造与安装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规
范作用,它能够保障电梯产品的安全性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高整个行业的信誉度和竞争力。

总结
GB7588标准是中国电梯制造与安装领域的基准安全标准,它
对电梯的制造和安装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电梯制造商和安装公
司应当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电梯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1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的第1、2、3、4章以及7.2.1(部分内容)、8.17.1、9.1.2b)、9.9.6.2(部分内容)、12.6(部分内容)、13.1.1.3、15.2.3.2(部分内容),16.2a)6)(部分内容)、附录C、附录E、附录G、附录M及附录ZA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对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EN81—1:1985)进行修订的。

经本次修订后的GB 7588—2003在技术内容上与EN81—1:1998等效,条文编号与之一致。

欧洲标准EN81—1:1998与EN81—1:1985相比,内容有较大变动。

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和计算方法。

本次对GB 7588的修订除少部分内容根据我国电梯行业情况有所变更外,基本上接受了EN81—1:1998的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主要技术内容变更如下:1.GB 7588—1995适用范围简洁明确,因此仍保留GB 7588—1995适用范围,为了明确起见,加上“病床电梯”,删去EN81—1:1998的使用范围。

2.本次修订对EN81—1:1998所引用的标准做了以下转化:(1)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入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已被我国等效采用后成为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直接引用相应的我国标准号。

(2)属于EN81—l: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没有列入的,在EN81—1:1998中也未提及标准代号,但其内容上涉及我国应实施的有关标准的,则也列入“引用标准”。

如:16.2a)6)中原文为“使用CENELEC符号”,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T 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又如:对于9.1.2 c)的要求,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 8903《电梯用钢丝绳》。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版 2016年7月1日实施)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新版 2016年7月1日实施)
置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 9.11.8 该装置动作时,应使符合 14.1.2 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注:可与 9.11.7 中的开关装置共用。 9.11.9 当该装置被触发或当自监测显示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失效时,应由称职人
员使其释放或使电梯复位。 9.11.10 释放该装置应不需要接近轿厢、对重或平衡重。 9.11.11 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 9.11.12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能量来驱动,当能量不足时应使电梯停止并保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 2015 年第 23 号
关于批准发布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 1 号
修改单的公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
规范》国家标准第 1 号修改单,自 201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现予以公布(见
4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 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对于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 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 15 天;对于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 起(或释放)验证的,则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 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 24 小时。
在 D2 的最后增加:
o)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见 9.11)
交付使用前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检测装置和制停部件。
试验时应仅使用 9.11 定义的装置的制停部件制停电梯。
试验应:
——包括验证该装置的制停部件按型式试验所述的方式触发。
——轿厢以预定速度(例如:型式试验所确定的速度,如检修速度等),在井
道上部空载上行(例如:从一个层站到上端站),以及在井道下部满载下行(例如: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守则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守则GB 7588-2003

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对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EN81-1:1985)进行修订的。

经本次修订后的GB7588—2003在技术内容上与EN81-1:1998等效,条文编号与之一致。

欧洲标准EN81-1:1998与EN81-1:1985相比,内容有较大变动。

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和计算方法。

本次对GB7588的修订除少部分内容根据我国电梯行业情况有所变更外,基本上接受了E N81-1:1998的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主要技术内容变更如下: 1.GB7588-1995适用范围简洁明确,因此仍保留GB7588-1995适用范围,为了明确起见,加上“病床电梯”,删去E N81-1:1998的使用范围。

2.本次修订对E N81-1:1998所引用的标准做了以下转化: (1)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入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已被我国等效采用后成为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直接引用相应的我国标准号。

(2)属于EN81-l: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没有列入的,在EN81-1:1998中也未提及标准代号,但其内容上涉及我国应实施的有关标准的,则也列入“引用标准”。

如:16.2a)6)中原文为“使用CENELEC符号”,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T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又如:对于9.1.2c)的要求,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8903《电梯用钢丝绳》。

(3)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已列入的,但我国尚未转化的国外先进标准,我们直接引用国外标准号,如:ENl2015《电磁兼容性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辐射》,EN12016《电磁兼容性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抗干扰性》。

3.为了与我国其他电梯标准协调,EN81-1:1998中与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术语》相同的术语不再列入,仅保留专用术语,并增加了“检修活板门”及“井道安全门”等。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GB7588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GB75881. 简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程GB7588是为了确保电梯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制定的法规。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电梯制造与安装的要求和标准,旨在保障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电梯制造要求2.1 设计要求制造电梯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到电梯的使用场所、载重能力、运行速度、安全装置等因素,并确保电梯的结构和功能符合标准要求。

2.2 材料选择制造电梯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材料的选用应考虑到电梯的使用寿命、承载能力、耐磨损性等因素,并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2.3 制造过程控制在电梯的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包括零部件的加工、装配、检测等。

制造单位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电梯的制造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3. 电梯安装要求3.1 安装条件电梯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条件:安装场地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电梯井道的结构和尺寸满足安装要求,安装设备和工具符合要求并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2 安装过程电梯的安装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包括各个零部件的安装、连接、调试等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以确保安装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4. 安全检测与验收4.1 安全检测在电梯的制造和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安全检测。

安全检测的内容包括电梯的运行状态、安全装置的功能、载重能力测试等。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4.2 验收程序电梯的验收程序包括资料提供、安全性能试验、技术参数核对等步骤。

验收单位必须按照规程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电梯的性能和安全性符合标准要求。

5. 保养和维修要求5.1 保养计划电梯的制造和安装单位必须提供电梯的保养计划,并确保保养内容和周期符合标准要求。

保养计划应包括电梯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临时检修等方面。

5.2 维修要求电梯的维修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水平的人员进行。

GB7588-2019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培训讲义--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的要求

GB7588-2019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培训讲义--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的要求
2020/1/15
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
• b. 检查速度监控元件和执行机构的联动可靠性,其中同步 电机和皮带传动曳引机制动器本身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执行机构的,其联动的可靠性已经在安全回路试验中得到 了检验,不需要再进行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联动可靠 性试验。其它类型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试验:轿厢空载停在最低楼层-关闭层门和轿门(严禁人 员进入轿厢)-切断主机电源并人为打开制动器-限速器上 行机械装置或者电气开关人为动作-检查执行机构能否触 发动作。若执行机构不能被触发动作,则说明速度监控元 件和执行机构的连接存在问题。
2020/1/15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控制型式
•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结构型式多种多 样,可以是机械式、电气式、气动式、液 压式等多种型式
2020/1/15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电气控制 方式
• “失电动作”型控制,即在电梯正常运行时 ,这种电路线圈本身通有电流产生电磁力 并和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某一机械装置的力 相平衡,当外部电能消失时,电路线圈失 去电磁力,机械装置的力促使上行超速保 护装置动作。
• b) 如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需要外部的能量来驱动 ,当能量没有时,该装置应能使电梯制动并使其 保持停止状态。带导向的压缩弹簧除外;
2020/1/15
b)条款释义
• 外部能量就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速度监控 元件和执行机构)正常工作所依赖的外部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是机械能、电能、液压能等多种形 式,这种能量也是速度监控元件和执行元件正常 工作所依赖的能量。在有些设计中,外部能量消 失时,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就不再起作用了,这时 若真的发生上行超速的危险,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因此有必要规定:当这种 外部能量消失时,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本身应立即 动作并使电梯制停和保持在停止状态上。作为世 界上较早应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先进国家,美 国电梯标准A17.1对此也有明确的类似规定。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4年1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的第1、2、3、4章以及7.2.1(部分内容)、、、部分内容)、(部分内容)、、部分内容),6)(部分内容)、附录C、附录E、附录G、附录M及附录ZA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对GB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EN81—1:1985)进行修订的。

经本次修订后的GB7588—2003在技术内容上与EN81—1:1998等效,条文编号与之一致。

欧洲标准EN81—1:1998与EN81—1:1985相比,内容有较大变动。

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和计算方法。

本次对GB7588的修订除少部分内容根据我国电梯行业情况有所变更外,基本上接受了EN81—1:1998的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主要技术内容变更如下:—1995适用范围简洁明确,因此仍保留GB7588—1995适用范围,为了明确起见,加上“病床电梯”,删去EN81—1:1998的使用范围。

2.本次修订对EN81—1:1998所引用的标准做了以下转化:(1)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入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已被我国等效采用后成为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直接引用相应的我国标准号。

(2)属于EN81—l: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没有列入的,在EN81—1:1998中也未提及标准代号,但其内容上涉及我国应实施的有关标准的,则也列入“引用标准”。

如:6)中原文为“使用CENELEC符号”,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T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又如:对于9.1.2c)的要求,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8903《电梯用钢丝绳》。

(3)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已列入的,但我国尚未转化的国外先进标准,我们直接引用国外标准号,如:ENl2015《电磁兼容性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辐射》,EN12016《电磁兼容性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抗干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国家标准第号修改单引用标准增加:-电梯曳引机轿厢意外移动在开锁区域内且开门状态下,轿厢无指令离开层站的移动,不包含装卸载引起的移动。

层门在锁住位置时,所有层门及其门锁应有这样的机械强度:)用的静力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的任何一个面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永久变形不大于;)弹性变形不大于;试验后,门的安全功能不受影响。

)用的静力从层站方向垂直作用于门扇或门框上的任何位置,且均匀地分布在的圆形或方形面积上时,应没有影响功能和安全的明显的永久变形[见(最大的间隙)和]。

注:对于)和),为避免损坏层门的表面,用于提供测试力的测试装置的表面可使用软质材料。

层门门框上的玻璃应使用夹层玻璃。

固定在门扇上的导向装置失效时,水平滑动层门应有将门扇保持在工作位置上的装置。

具有这些装置的完整的层门组件应能承受符合)要求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按表和图在正常导向装置最可能失效条件下确定。

注:保持装置可理解为阻止门扇脱离其导向的机械装置,可以是一个附加的部件也可以是门扇或悬挂装置的一部分。

对于带玻璃面板的层门和宽度大于的层门侧门框,还应满足下列要求(见图):注:门框侧边用来封闭井道的附加面板视为侧门框。

)从层站侧,用软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门框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面板或门框时:)可以有永久变形;)层门装置不应丧失完整性,并保持在原有位置,且凸进井道后的间隙不应大于;)在摆锤试验后,不要求层门能够运行;)对于玻璃部分,应无裂纹;)从层站侧,用硬摆锤冲击装置按附录,从面板或玻璃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以符合表所规定的撞击点,撞击大于)所述的玻璃面板时:)无裂纹;)除直径不大于的剥落外,面板表面无其他损坏。

注:在多个玻璃面板的情况下,考虑最薄弱的面板。

表撞击点摆锤冲击试验软摆锤硬摆锤跌落高度撞击点高度(±)玻璃中点(±)玻璃中点无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具有较小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具有多个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在最不利的玻璃面板上测试)×××具有较大玻璃面板或全玻璃的层门[图)]×(撞击在玻璃上)×(撞击在玻璃上)具有位于高度处开始或结束的玻璃面板的层门[图)]×××具有位于高度处开始或结束的玻璃面板的层门[图)]×(撞击在玻璃上)×(撞击在玻璃上)大于的侧门框[图)]×具有视窗的门(. )××注:×表示考虑该项试验注:图)和图)两者选一;注:选择最薄弱的玻璃面板进行试验。

如果无法确定最薄弱的面板,均进行试验;注:对于定义为的撞击点,误差为± 。

图中:● 软摆锤冲击试验的撞击点 ○硬摆锤冲击试验的撞击点) 在以上高度处具有玻璃面板的层门 ) 在以上高度处具有玻璃面板的层门) 具有较大玻璃面板或全玻璃的层门a) 无玻璃面板的层门 ) 具有较小玻璃面板的层门) 具有多个玻璃面板的层门) 具有门扇和侧门框的完整层门 [图)和图)的示例]图门扇的摆锤冲击试验—撞击点轿门的开启如果由于任何原因电梯停在开锁区域(见),应能在下列位置用不超过的力,手动打开轿门和层门:)轿厢所在层站,用三角钥匙开锁或通过轿门使层门开锁后;)轿厢内。

为了限制轿厢内人员开启轿门,应提供措施使:)轿厢运行时,开启轿门的力应大于;和)轿厢在中定义的区域之外时,在开门限制装置处施加的力,轿门开启不能超过。

至少当轿厢停在规定的距离内时,打开对应的层门后,能够不用工具从层站打开轿门,除非用三角形钥匙或永久性设置在现场的工具。

本要求也适用于具有符合的轿门锁的轿门。

对于符合)的电梯,应仅当轿厢位于开锁区域内时才能从轿厢内打开轿门。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在层门未被锁住且轿门未关闭的情况下,由于轿厢安全运行所依赖的驱动主机或驱动控制系统的任何单一元件失效引起轿厢离开层站的意外移动,电梯应具有防止该移动或使移动停止的装置。

悬挂绳、链条和曳引轮、滚筒、链轮的失效除外,曳引轮的失效包含曳引能力的突然丧失。

不具有符合的开门情况下的平层、再平层和预备操作的电梯,并且其制停部件是符合和的驱动主机制动器,不需要检测轿厢的意外移动。

轿厢意外移动制停时由于曳引条件造成的任何滑动,均应在计算和或验证制停距离时予以考虑。

该装置应能够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并应制停轿厢且使其保持停止状态。

在没有电梯正常运行时控制速度或减速、制停轿厢或保持停止状态的部件参与的情况下,该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要求,除非这些部件存在内部的冗余且自监测正常工作。

注:符合要求的制动器认为是存在内部冗余。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制动力的验证。

对于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和对制动力验证的,制动力自监测的周期不应大于天;对于仅采用对机械装置正确提起(或释放)验证的,则在定期维护保养时应检测制动力;对于仅采用对制动力验证的,则制动力自监测周期不应大于小时。

如果检测到失效,应关闭轿门和层门,并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对于自监测,应进行型式试验。

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应作用在:)轿厢;或)对重;或)钢丝绳系统(悬挂绳或补偿绳);或)曳引轮;或)只有两个支撑的曳引轮轴上。

该装置的制停部件,或保持轿厢停止的装置可与用于下列功能的装置共用:下行超速保护;上行超速保护()。

该装置用于上行和下行方向的制停部件可以不同。

该装置应在下列距离内制停轿厢(见图):)与检测到轿厢意外移动的层站的距离不大于;)层门地坎与轿厢护脚板最低部分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按设置井道围壁时,轿厢地坎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最低部件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轿厢地坎与层门门楣之间或层门地坎与轿厢门楣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轿厢载有不超过额定载重量的任何载荷,在平层位置从静止开始移动的情况下,均应满足上述值。

) 向下移动 ) 向上移动图中:①——轿厢②——井道③——层站④——轿厢护脚板⑤——轿厢入口图轿厢意外移动—向下和向上移动在制停过程中,该装置的制停部件不应使轿厢减速度超过:空轿厢向上意外移动时为,向下意外移动时为自由坠落保护装置动作时允许的减速度。

最迟在轿厢离开开锁区域()时,应由符合的电气安全装置检测到轿厢的意外移动。

该装置动作时,应使符合14.1.2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注:可与中的开关装置共用。

当该装置被触发或当自监测显示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失效时,应由称职人员使其释放或使电梯复位。

释放该装置应不需要接近轿厢、对重或平衡重。

释放后,该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

如果该装置需要外部能量来驱动,当能量不足时应使电梯停止并保持在停止状态。

此要求不适用于带导向的压缩弹簧。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是安全部件,应按的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应为±。

平层保持精度应为±,如果装卸载时超出±,应校正到±以内。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完整系统或子系统(见)上,应设置铭牌,标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制造商名称;)型式试验标志及试验单位;)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型号。

在中增加:)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在附录表最后增加以下两行:在的最后增加:)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见)交付使用前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检测装置和制停部件。

试验时应仅使用定义的装置的制停部件制停电梯。

试验应:——包括验证该装置的制停部件按型式试验所述的方式触发。

——轿厢以预定速度(例如:型式试验所确定的速度,如检修速度等),在井道上部空载上行(例如:从一个层站到上端站),以及在井道下部满载下行(例如:从一个层站到下端站);按型式试验所述的试验,应验证轿厢意外移动的距离满足规定。

如果该装置需要自监测(见9.11.3),应检查其功能。

注:如果该装置的制停部件包括层站的部件,有必要在每个涉及的层站重复该试验。

在)的最后增加一项: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

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通则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应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型式试验,或者对其检测、操纵装置和制停子系统提交单独的型式试验。

组成完整系统的每一个子系统的型式试验,应定义接口条件和相关参数。

申请人应说明应用于该系统或子系统的主要参数:—最小和最大质量;—最小和最大力或力矩(如果适用);—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和制停部件各自的响应时间;—所预期的减速之前的最高速度(参见注);—与检测装置所安装的层站之间的距离;—试验速度(参见注);—设计的温度和湿度的限值,以及申请人和试验单位所达成的任何其他相关信息。

注:举例说明:曳引式电梯,如果自然加速度为²,并且没有来自于电动机的任何力矩,则可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这是基于刚开始减速时达到的速度,即:经过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控制电路和制停部件的响应时间,由自然加速度产生的结果,假设意外移动检测装置在轿厢到达门区极限位置时动作。

对于曳引式电梯,因内部控制装置引起的电气故障的情况下,假定可达到的加速度不大于。

注:试验速度由制造商提供,试验单位使用该速度确定电梯移动距离(验证距离),以便在交付使用前的检验中验证意外移动保护系统的正确动作。

该速度可为检修速度,或者由制造商确定并经试验单位认可的其它速度。

申请时,应附下列文件:)结构、动作、部件尺寸和公差的详图和装配图;)如果必要,与弹性元件相关的载荷图;)所用材料的详细信息,该装置所作用的部件类型及其表面条件(拉制、铣削、磨削等)。

说明和样品申请人应说明该装置的功能。

申请人应按照与试验单位之间的约定提供测试样品,根据需要包括:完整的轿厢意外移动检测装置、控制电路(执行机构)、制停部件以及任何监测装置(如果有)。

应提供所有试验必须的数套夹紧元件。

按试验单位要求的尺寸提供该装置所作用的部件。

试验试验方法依据该装置及其所实现的实际功能,申请人和试验单位共同确定试验方法。

测量应包括:—制停距离;—平均减速度;—检测、触发电路、制停部件和控制电路的响应时间(参见图);—移动的总距离(加速距离和制停距离之和)。

试验还应包括:—轿厢意外移动检测装置的动作;和—任何自动监测系统(如果适用)。

图中:①——在制停部件作用下开始减速的点②——轿厢意外移动检测和任何控制电路的响应时间③——触发电路和制停部件的响应时间图响应时间试验程序应对制停部件进行次试验,并且:—每个结果均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每个结果均应在平均值的±范围内;证书应给出平均值。

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作为制停部件时,还应按的要求进行制动器动作试验。

认证用于单一质量或力矩的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试验单位应以空载轿厢的系统质量或力矩进行次上行试验;以载有额定载重量轿厢的系统质量或力矩进行次下行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