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生物-七年级生物酵母菌和霉菌1 经典
《酵母菌和霉菌》课件

霉菌:多细胞真菌,有性繁殖,无氧呼吸
酵母菌和霉菌的共同点:都属于真菌,可 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酵母菌和霉菌的区别:酵母菌是单细胞 真菌,霉菌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可以 进行无性繁殖,霉菌可以进行有性繁殖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特征
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2-10微米 霉菌:多细胞真菌,呈丝状、绒毛状或粉末状,直径约1-10微米
生态分布与栖息地类型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如土壤、水、空气等
霉菌:主要分布在土壤、植物、 动物等生物体表面
栖息地类型:酵母菌和霉菌的 栖息地类型包括土壤、水、空 气、生物体表面等
环境影响:酵母菌和霉菌对环 境的影响包括生物降解、生物 修复、生物发酵等
对环境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 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
生长过程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过程可以 分为四个阶段:生长期、稳定 期、衰亡期和死亡期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酒精、
乳酸等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需要适 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物质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过程中需 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需要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代谢产物
酵母菌:主要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霉菌:主要产生有机酸、酶和色素 酵母菌和霉菌:都可以产生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 酵母菌和霉菌:都可以进行糖酵解和酒精发酵
霉菌:用于生产奶酪、酱油等食品
酵母菌和霉菌的鉴定与 分离技术
鉴定方法
形态观察:通 过显微镜观察 酵母菌和霉菌
的形态特征
培养基鉴定: 使用不同的培 养基进行培养, 观察菌落的生
长情况
生化鉴定:通 过生化反应检 测酵母菌和霉 菌的代谢产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认识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2. 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方式。
3. 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
2. 利用多媒体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它们。
3.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微生物的基本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详细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3. 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方式: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过程,从而加深对繁殖方式的理解。
4. 探讨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5. 讲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酵母菌和霉菌在食品制作、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的认识。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基本特征的理解。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掌握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相关知识;2. 运用比较法,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3. 结合实验、图片等资源,直观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4.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相关知识,如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基本特征;(2)提问:你们听说过酵母菌和霉菌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4.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材料;(2)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酵母菌和霉菌的特点;(2)强调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其主要特征;2. 收集有关酵母菌和霉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行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酵母菌和霉菌PPT课件

特点:结构都相当简单,个体多数十分微小.有的甚 至没有细胞结构.且体内一般不含有夜绿素 .不能进 病毒 行光合作用.
一.细菌
1 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2.营养方式:
异养 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腐生 寄生
3.生殖方式: 裂殖
第二章
真菌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异养: 腐生生活的方式
(体内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氧条件 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释放大量热量.
有氧 酵母菌 分解 葡萄糖 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无氧条件
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无氧 酵母菌 分解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能量(少)
4.生殖方式
1.出芽生殖: 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向外生出的突起
A细胞壁 C细胞质 B细胞膜 D成型的细胞核
2、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C )
A 裂殖
B 断裂生殖
C 出芽生殖
D 孢子生殖
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5.2.1 酵母菌和霉菌(课件)

资 每天搅动一次,连续十几天。以后将酒坛密 料 封、存放,大约两个月即可酿成美酒。 分 析 资料二: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时,酵母菌
进行出芽生殖,并且繁殖速度极快。
试从以上资料分析,开始每天搅拌一次和以
后密封存放的原因何在?
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 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进 行出芽生殖,每天搅拌一次 ,目的是为了使酵母菌和米 充分混合、以产生足够多的 酵母菌,并充分发酵. 酵母菌在无氧、室温的条件 下能够产生酒精.
新知讲解 酵母菌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没有叶绿体 有细胞核,为真核生物
新知讲解 酵母菌属于细菌或病毒吗?
蛋白质
DNA
细胞核
拟核
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
酵母菌 有核,有细胞结构
细菌 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新知讲解 酵母菌生殖
出芽生殖
新知讲解
环境条件适宜时 出芽生殖
成熟的酵母菌细
胞,向外生出的
水+面粉+酵母粉
产生二氧化碳
新知讲解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
腐烂的苹果有酒味
将面团发起
新知讲解 酵母菌的营养
腐生
呼吸方式
有氧时: 葡萄糖+氧→二氧化碳+水+大量的能量 用于蒸馒头、做面包等食品。
无氧时: 葡萄糖→二氧化碳+水+酒精+少量的能量 用于粮食、果汁等发酵酿酒
新知讲解
资料一:用酵母菌酿酒时,有一种做法是将
作业布置
1.查阅资料,尝试酿制葡萄酒。 2.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
新知讲解 复习
新知讲解 比较细菌与酵母菌
形态
细菌 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七年级生物教案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教学目标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因为:(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
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一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第一课时:1.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
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教学过程:(1)关于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用边讲述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实验室上课。
课上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如果无实验室条件,在教室上课,课前教师可事先做好1~2台观察酵母菌的示范镜。
这样学生通过对酵母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酵母菌建立感性认识。
霉菌和酵母菌精品ppt课件

2)有隔菌丝(septate hypha): •菌丝由横隔膜分隔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
•隔膜上有单孔或多孔,细胞质可自由流通,每个细胞功能相 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1.按形态分:
霉菌的形态结构
1)无隔菌丝 (coenocytic hypha): •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核。 •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原生质量的增加和细胞核的分裂
(一)无性孢子的繁殖
霉菌的繁殖及生活史
无性繁殖:不经两性孢子的结合,仅菌 丝体分裂或分化而形成同种新个体的过 程。
无性孢子的特点:量大、分散、生存力强。 分类: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应用:繁殖、扩大培养、菌种保藏。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菌核
营养菌丝特化,菌丝聚集而成的休眠 体;真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丝体不 断地分化,相互纠结在一起形成一个 颜色较深而坚硬的菌丝体组织颗粒。
抵御不良环境。 糖类和脂类等营养物质的储藏体; 分皮层和髓两层; 菌核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
霉菌(molds)为丝状真菌(filamentous fungi)的 通俗名称,通常指菌丝体发达而且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 的真菌。潮湿条件下在有机物上大量生长繁殖。
凡是生长在固体营养基质上, 形成绒毛状、蜘蛛 网状、棉絮状或地毯状菌丝体的真菌,统称霉菌。
《生物酵母菌和霉菌》课件

酵母菌在食品加工和工业中的应用
面包和面团发酵
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制造出松软 的面包。
乳酸菌制品发酵
与乳酸菌共同发酵产物,制造出酸奶和酸奶饮料 等产品。
啤酒和葡萄酒酿造
酵母菌发酵糖分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赋予酒类 特殊的风味。
生物柴油生产
酵母菌通过转化植物油脂为生物柴油,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生物酵母菌和霉菌》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了解生物酵母菌和霉菌,它们的种类、特征以及在食品加 工、工业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及霉菌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生物酵母菌的种类和特征
酿酒酵母菌
常用于酒类酿造,具有良好的发 酵能力和耐酒精性。
食品酵母菌
用于食品加工,富含优质蛋白质 和维生素。
高效表达酵母菌
青霉菌
产生青霉素抗生素,用于治中作为模式生物 体,用于分析基因表达和发育过 程。
霉菌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基因组测序研究
霉菌的基因组易于测序, 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2 生物降解研究
霉菌能分解有机物质,对 环境修复和废弃物处理具 有重要意义。
酵母菌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1
免疫增强剂
酵母菌提取物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增强
抗真菌药物
2
人体的抵抗力。
通过研究酵母菌的毒性和抗真菌机制,
开发靶向性药物来治疗真菌感染。
3
基因工程载体
高效表达酵母菌用于基因工程技术,可 用于蛋白质的生产和合成。
霉菌的种类和特征
曲霉菌
广泛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用于 制造味道浓郁的发酵食品。
3 药物研发
2.2.3 真菌(23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冀少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活动
(2)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类常用的抗生素,它是从青霉培养液中提取出来 的。青霉素对治疗肺炎、脑膜炎等疾病有显著效果。
学习活动 (3)有些曲霉可以用来酿酒和制作酱、酱油、腐乳等食品。
学习活动
2.真菌的有害方面
⑴生长在花生、玉米等子粒上的某些种类的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吃了可能使人、畜致癌。 ⑵有些霉菌进行寄生生活,导致动植物和人体患病。
学习活动
一、酵母菌的基本特征
活动一 显微镜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呈(卵 )形。
学习活动 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细胞壁
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学习活动
比较酵母菌和细菌结构的异同
相同点
酵母菌 细菌
都具有细 胞壁、细 胞膜、细 胞质。不 含叶绿素
不同点
1.有成形的细胞核,是 真核生物; 2.有液泡。
1.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 核生物; 2.无液泡。
学习活动 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环境适宜) 出芽生殖
芽体
(环境不适宜) 一个酵母菌的细胞里会产生几个孢子,每个孢子最
孢子生殖
终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
学习活动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腐生
酵母菌细胞内不含叶绿素,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学习目标 1.描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识别青霉和曲霉的结构特点; 3.尝试培养青霉和曲霉,并用进行观察; 4.说出酵母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导入
面包、馒头是家里常备的食品。但是,如果贮存不当,常常会长“毛”发霉。松软 可口的面包、馒头等食品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放久了会长“毛”发霉呢?
异养 腐生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件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节

孢子排列方式:放射状 曲霉
青霉
孢子
气生 菌丝
营养 菌丝
曲霉
2. 蘑菇 识图记忆 蘑菇 大型真菌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菌__丝__构成
⑥
③
④
⑤
②
① (吸收有机物和水分)
①你看到的蘑菇由哪些结构组成? ②用手撕开蘑菇,观察它的断面。它
是由绒毛状物体组成的吗?
对比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2)药用和工业用
腐乳
青霉素
学以致用 人体肠道中的多数菌群对人体是无害的,过多服用抗生素会 对肠道内正常菌群产生什么影响? 抗生素在抵抗细菌性感染方面具有巨大的威力,但同时,它 们也会杀死肠道中的有益菌群,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比 如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务必在 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真菌与人 类的关系
有利
制作食品 药用和工业用
有害——导致人或植物患病
在自然界中作用——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1. 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真菌是( C )
A. 黄曲霉
B. 香菇
C. 酵母菌
D. 平菇
2. 下列那项不是真菌的主要特征( D) A. 细胞内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 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 C. 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D. 都是单细胞个体
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气生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 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识图记忆 霉菌 青霉的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_菌__丝__构成
发霉的橘子
孢子(生殖细胞) (着生在气生菌丝顶端; 青霉孢子青绿色)
气生菌丝 (营养物质表面向上生长)
营养菌丝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结构及其生活特点。
(2)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条件。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结构及其生活特点。
2. 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条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运用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生活中见到的酵母菌和霉菌及其作用。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结构及其生活特点。
(2)学生分析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条件。
(2)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酵母菌和霉菌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对酵母菌和霉菌的认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堂反馈:教师通过提问、点评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条件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酵母菌和霉菌作用与生活的认识。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掌握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学会运用比较法,分析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生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 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 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微生物的基本特征;(2)提问:同学们知道酵母菌和霉菌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2)学生互相讨论,总结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2)教师通过PPT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3)教师讲解酵母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实验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现象;(2)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学生总结酵母菌和霉菌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6. 课后作业:(1)学生编写课后日记,记录本节课的学习收获;(2)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日记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酵母菌简介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属于真菌界中的子门酵母菌门。
它们主要以糖类为能源,通过发酵作用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
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植物表面等环境中,也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和肾脏形等。
它们的细胞壁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
酵母菌通过孢子繁殖,形成新的个体。
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有重要的应用,如面包发酵、啤酒酿造等。
此外,酵母菌还是科研领域重要的模式生物,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学过程以及人类健康与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霉菌简介霉菌,又称真菌,是一类寄生在植物、动物或人体上的微生物。
它们属于真菌界中栓菌门。
霉菌通常呈菌丝状生长,菌丝可以分为无色或有色的。
有色菌丝的色素来自于细胞内的色素颗粒。
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生长在土壤、植物表面、空气中等各种环境中。
它们在分解有机物、循环营养元素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霉菌也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种类繁多,部分霉菌具有致病性。
人类常见的霉菌感染疾病有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霉菌感染常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以及呼吸系统感染等症状。
酵母菌和霉菌的比较酵母菌和霉菌都属于真菌,但在形态、生理特征及应用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而霉菌由多个细胞组成。
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多样,而霉菌由分枝的菌丝构成。
其次,酵母菌主要以糖类为能源进行发酵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醇;而霉菌则以有机物为能源,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此外,酵母菌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应用,如啤酒酿造、面包发酵等;而霉菌则主要用于产酶和蜡状物的生产、抗生素的制备等。
酵母菌和霉菌在科研领域也有应用价值。
例如,酵母菌是重要的模式生物,被广泛用于基因工程、蛋白质表达和细胞生物学研究;霉菌则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农药的开发等。
总的来说,酵母菌和霉菌在形态、生理特征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但作为真菌的一类,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酵母菌和霉菌教学课件

通常比细菌大,一般为1.5微米~30微米,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 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一般为1.5微米~30微米。
霉菌
菌落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等不 同形态。
酵母菌和霉菌的分 类
酵母菌
根据其形态和生化特性,酵母菌可以 分为三类:假丝酵母、念珠酵母和球 拟酵母。
霉菌
霉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形态和遗传特 征,常见的霉菌有毛霉、根霉、曲霉、 青霉和赤霉等。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物学特 性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环境
酵母菌生长环境
酵母菌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在pH值为 3.0-6.0的酸性环境中生长较好。
霉菌生长环境
霉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长,最佳生长温度一般 在25-30℃,在pH值为4.0-5.0的酸性环境中生长较好。
生物防治
酵母菌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植 物可吸收的养分,可用作生物肥料。
某些酵母菌可以用来防治植物病害,通过 与病原菌竞争营养或产生抗菌物质来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
霉菌的应用
食品加工
霉菌在食品加工中应用广泛, 如豆腐乳、酱菜、奶酪等,能
够产生特殊的风味和质地。
抗生素生产
霉菌可用于生产抗生素,如青 霉素等,对治疗细菌感染具有 重要作用。
论依据。
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应用实验
总结词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在食品、 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详细描述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可以了解到酵母菌在面 包制作、酿酒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霉菌在发 酵饲料、生产抗生素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实 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应用的理 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3.3 真菌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真菌的生殖: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多细胞霉菌和大型真菌都依靠 孢子 进行生殖。
孢子
孢子
孢子
青霉菌
曲霉菌
蘑菇
真菌的生殖:
酵母菌的生殖
环境适宜时: 出芽生殖
不良环境下: 孢子生殖
芽体
出芽生殖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孢子
孢子生殖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Education And Teaching
➢ 2、结构:酵母菌细胞中 有成形的 细胞核 , 属于 真核生物 。
➢ 3、营养方式: 异养 。
Education And Teaching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膜 液泡
酵母菌细胞结构模式图
酵母菌
环境适宜时,酵母菌细胞一端 可长出大小不同的突起,这是酵 母菌的 芽体 ;
真菌 (真核生物)
_单__细__胞__或__多___细胞,__有_ 成形细胞核
个体_微__小___ 分裂生殖 大多异养
有_微_ 小_的,也有_较__大__的 孢子生殖 、出芽生殖
异养
课堂练习:
Education And Teaching
1.青霉产生的青霉素可以杀死某些细菌,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可以抑制这些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自然界 中的动植物遗体将堆积如山。
二氧 化碳
Education And Teaching
二氧 化碳
水和无机盐 生物遗 水和无机盐
体
真菌和细菌
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
课堂小结:
Education And Teaching
单细胞--- 酵母菌 ;多细胞---霉菌、蘑菇等。
〖生 物〗实验九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实验课(人教版2024)

习题
3.观察青霉实验中,对观察到的现象叙述错误的
是D
A.有白色绒毛状的菌丝 B.菌丝顶端呈青绿色 C.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 D.进行出芽生殖
习题
4.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中的部分操
作及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
A.用碱性染料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 下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有的酵母菌长出大小不 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C.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可以看到一条条白 色的直立菌丝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孢子 D.用显微镜观察青霉临时装片,可以看到 直立菌丝顶端有呈扫帚状的结构
讨论
1.在显微镜下看到气生菌丝顶端呈扫帚 状,其分支上排列着成串的孢子,这种
霉菌是 C
A.酵母菌 B.幽门螺旋杆菌 C.青霉菌 D.大肠肝菌
习题
2.下图表示“观察酵母菌”实验时
看到的图像,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
A.图为显微镜视野下的物像,结构 a是酵母菌的液泡 B.一个酵母菌是由两个细胞组成 C.如图所示的状态是酵母菌正在进 行孢子生殖 D.在显微镜视野下,看不到酵母菌 的细胞核
观察酵母菌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二)观察霉菌
①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 察,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孢子。
(二)观察霉菌
②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 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的 颜色,气生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 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方法步骤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视频参考)
(一)观察酵母菌
①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这就是 酵母菌。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 在进行出芽生殖。 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 染上颜色的细胞核。
七年级生物上册《酵母菌和霉菌》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掌握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
2. 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3. 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条件。
4. 酵母菌和霉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生长条件及应用。
2. 教学难点: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长条件的理解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酵母菌和霉菌的特点。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
3. 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特征:介绍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繁殖方式等。
3. 展示形态结构: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讲解生长条件:介绍酵母菌和霉菌的生长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等。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酵母菌和霉菌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围绕酵母菌和霉菌的应用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实验操作、合作学习等方面。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 学生对酵母菌和霉菌的基本特征、形态结构、生长条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包括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酵母菌和霉菌》PPT课件

细胞构造
酵母菌 单 青霉 多 曲霉 多
营养方式 式
生殖方
腐生生活 出芽或孢子生殖
腐生生活
孢子生殖
腐生生活
孢子生殖
五 作业
1以下哪项不是酵母菌与细菌共有的 构造的是(D )
A细胞壁 C细胞质
B细胞膜 D成型的细胞核
2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 ( C )
A 裂殖 C 出芽生殖
B 断裂生殖 D 孢子生殖
2000 年 6 月 11 日
《酵母菌和霉菌》PPT课 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一.细菌
1 细胞的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2.营养方式: 异养 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 腐生 寄生
3.生殖方 裂殖 式:
第二章 真菌
第一节 酵母菌和霉菌
如图是酵母菌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构造
细菌的构造
一. 酵母菌
1.酵母菌的细胞构造
1 细胞壁
5
2 细胞膜
3 细胞质 4 液泡
细胞核
2.细菌和酵母菌的一样点和不同点
一样点: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都是单细胞生物
不同点:
1.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 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2.酵母菌有液泡而细菌没有
3.营养方式
异养: 腐生生活的方式 (体内不还有叶绿素,不能进展光合作用)
有氧条件
将葡萄糖彻底养化分解为二氧 化碳和水,射放大量热量.
无养条件
将葡萄糖分解成二养化碳和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真菌
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
教学目标
1.了解酵母菌和霉菌(青霉或曲霉)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了解酵母菌和霉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事物。
重点、难点分析
1.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因为:
(1)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与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2)通过学习酵母菌和霉菌的生活特点,有利于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研究微生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用其利,避其害。
了解真菌在经济上所蕴藏的潜在价值是巨大而多样的。
2.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酵母菌既是异养(腐生)厌氧型真菌,又是异养需氧型真菌,由于初一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教师要讲清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二课时。
二、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首先做好酵母菌的培养。
酵母菌的简易培养方法如下:
①提前2~3天用3%~5%的蔗糖或2%葡萄糖溶液放入鲜酵母或一小块发面,恒温22℃培养。
②将苹果皮切碎或用散发酒味的水果皮,装入瓶内,注意瓶子不要太大,轻轻压实,加入凉开水浸没,不用接种,在较温暖的地方培养2~3天镜检,即能找到酵母菌。
2.教学过程:
(1)关于酵母菌形态结构的教学,可以用边讲述边实验的方法进行,有条件的学校最好在实验室上课。
课上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大量酵母菌的临时装片,并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如果无实验室条件,在教室上课,课前教师可事先做好1~2台观察酵母菌的示范镜。
这样学生通过对酵母菌形态结构的观察,对酵母菌建立感性认识。
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课前画好酵母菌结构的投影片,也可以利用挂图及书中的插图,有录像设备的学校可以在课上放一段酵母菌形态结构的录像片段。
讲述酵母菌结构时应注意指导学生与植物细胞结构和细菌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让学生指出它们的异同。
这样能够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酵母菌的结构中有成形的细胞核。
另外通过观察还可以看到母菌是单细胞个体,所以属于个体微小的真菌。
(2)酵母菌营养方式的教学,首先要强调指出酵母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属于自养生物。
在讲述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在在无氧条件下,又可把葡萄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做演示实验,在课前1~2天用两个试管分别倒入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把其中一个试管用塞子堵上,一个敞着口,课上请学生分别闻一闻,让学生说出哪个有明显的酒味。
并问为什么?同时让学生观察分析培养酵母的糖液中为什么会有气泡?
(3)在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用谈话法。
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设问,如馒头、面包为什么是松软多孔的?你们知道酵母菌有哪些利用价值等等。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
要指出酵母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应用较早的一类微生物,自然界中几乎到处都有酵母菌,已发现的酵母菌达数百种之多,绝大多数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另提在酒类酿造方面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另外酵母菌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可利用酵母菌的菌体捉取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卵磷脂和多种氨基酸等。
近几年,酵母菌在石油脱蜡、酶制齐和发酵饲料等方面的应用也有了新的进展。
(4)关于酵母菌生殖方式的教学:
在讲述酵母菌的出芽生殖方式时,可指导学生,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正在进行出芽生殖的酵母菌,有条件的学校可放一段酵母芽出芽生殖的录像片,或在黑板上画简图示意,还可制作投影片。
要强调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
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是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脱离母体后,即成为个新的酵母菌,属于无性生殖。
酵终菌还有另一种生殖方式为抱子生殖,在条件恶劣时,产生抱子,由抱子发育成新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