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环境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

合集下载

古人的环境保护与立法

古人的环境保护与立法

古人的环境保护与立法古人的环境保护与立法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然而,在很久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就注意到了水的重要性,因此就有了很多饮水工程的建设。

而在关注水质的同时,古人还关注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以及动植物的保护。

在古代中国,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

例如,祭祀活动中的“禁火令”就是古人为保护山林和野生动植物而制定的一项规定。

又如,古人对于砍伐山林、开荒耕地等行为也有规定,强调要保护森林等自然环境,防止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除了以上这些规定外,古人还曾经制定一些立法来保护自然环境。

古代的环保法律有哪些呢?根据记载,我国早期的制定的法律中就已经包含了一些环保方面的条款。

早在《周礼》时期,就制定了“竹林法”,规定不准私自砍伐竹林;又如《大明律》中规定砍伐山林需要经过地方官的批准,否则将受到严重的惩罚。

由此可见,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对于环境保护也十分重视。

除以上立法外,古人还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来保护环境。

例如,古代城市的建设非常注重城市的环保问题,规定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必须遵循地形要求,以减小自然环境的破坏。

此外,古代的治水工程也是保护环境方面的重点工作,很多大型的治水工程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水对于城市等区域的破坏和影响。

总体来说,古代中国的环保立法和实践都展示了古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对于自然环境的珍惜。

这些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承,可以说是建立在古人一贯重视自然、珍视自然的文化传统中的。

回顾历史,我们不仅应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环保理念、法律和实践,还需要从中吸取长处,为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指导和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须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制定更加科学、符合现代环保要求的法律,共建人类美好的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环境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理念与实践。

这些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对于环境保护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我们应该意识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自然环境。

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注重节俭与节约。

古人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节俭的精神在环境保护中同样适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节约资源的故事和典故,如《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告诉我们要节约资源,从自己做起。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减少垃圾产生等,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态观念。

古代的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应该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生态观念对于我们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生态系统,保护好动植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实践。

例如,古代的水利工程,如大运河、灌溉渠道等,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中,有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智慧,如耕作轮作、农田水利、有机农业等,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传统文化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逐渐被忽视和遗忘。

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实践,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经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

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

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

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

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

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

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

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环保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环保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环保观念一、传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环保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古人崇尚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视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不是仅仅作为人的工具和资源。

这一观念反映在许多方面,比如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二、道德伦理与环保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体伦理和集体伦理的培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看作是一种道德责任,要求人类对环境保护承担责任。

例如,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的规范。

在祭祀活动中,也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敬畏与感恩之情,鼓励人们保护自然环境。

三、农耕文化与环保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耕文化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古人通过农耕活动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农业的生态合理性。

例如,休耕制度就是古代智慧的结晶,通过轮作休耕,减少土地的耗损,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农耕文化还强调节约粮食、水资源等的重要性,培养了人们的节约意识。

四、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中国传统宗教信仰中,一些教派也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例如道教,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

道教徒常常提倡青山绿水的重要性,并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佛教也强调众生平等,要求人们保护所有生命,包括自然界的动植物。

这些宗教信仰的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对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五、传统节日与环保意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也体现了环保观念。

例如清明节,人们祭祀祖先的同时也会扫墓、打扫坟地,提倡环境整洁。

中秋节时人们赏月、吃月饼,也强调“天下团圆”的寓意,激发了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与珍视。

这些习俗鼓励人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传递出对环境的敬畏与关怀。

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文化的环保观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醒我们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
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经济发展中 ,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实 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绿色发展实践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绿色技术和绿 色消费模式,鼓励企业进行绿色创 新和转型升级,加强环境监管和执 法力度。
绿色发展价值
绿色发展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减 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04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 的启示
尊重自然规律
总结词
尊重自然规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法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 破坏生态环境。
详细描述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这些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 发和破坏生态环境。这种思想在《道德经》、《易经》等经典中都有所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 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 想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的当代 价值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在当代 的应用
•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 的启示
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 想
天人合一
总结词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的关系。
倡导绿色生活
总结词
中国传统生态文明思想提倡绿色、简约 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 。
VS
详细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认为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因此, 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在古代的建筑、园林 、服饰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民十分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农业、水利工程、森林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非常依赖农业,农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尤为重要。

古代的农民非常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他们常常采取轮作和休耕等方法来保持土地的肥沃度,并且世代相传,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践中。

此外,他们还懂得利用自然界的循环系统,如将庄稼的秸秆还田,保持土地的健康。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二、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之发达在世界上皆属首屈一指。

古代中国人民精通水利建设,他们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和水库。

这些工程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水源,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管理,中国古代人民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水灾和干旱对环境的损害。

三、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民深知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他们从未滥伐森林,而是通过合理的砍伐和植树造林来维持森林的健康。

同时,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也要求保持森林的原始状态,不允许随意破环。

这些措施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动植物能够生长繁衍,保持生态平衡。

四、动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对动植物的保护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

在古代,中国人民把狩猎视为一种贵族的娱乐活动,但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动物物种,他们对狩猎有严格的限制。

例如,禁止猎杀孔雀和麋鹿等珍稀动物,以保护它们的生态系统。

古代中国人民还成立了不少动物园和植物园,用以保护和展示各种珍稀动植物,激发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流传至今,为后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历史传统,继承古人的智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现代社会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我们和未来世代的生存。

环保 古代

环保 古代
先秦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了秦汉时期,保护生物资源的行动已由自发阶段进入了相当自觉的阶段,在理论上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对先秦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关于保护生物资源的一系列具体规定,体现了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的特点,是古代生物资源保护政策的最完善的论述。
以诏令形式出现的保护规定,历朝多有,如西汉宣帝元康三年(前63)夏六月下诏说:“令三辅毋得以春 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这可以算作一道专门保护鸟类的诏令。
宋朝的某些皇帝比较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下诏颇多。据《宋大诏令集》记载,宋太祖建隆二年(961)二月下禁采捕诏,规定春天二月,一切捕鸟兽鱼虫的工具皆不得携出城外,不得伤害兽胎鸟卵,不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以此永为定式。当赵匡胤下这道保护命令时,正是宋朝准备统一中国之时,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注意到生物资源的保护,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唐代和宋代对环境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仍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唐代不仅把山林川泽、苑圃、打猎作为政府管理的范围,还把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畴,同时还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这就从管理范围上超过了先秦时期。宋代,特别是北宋,也相当重视生物资源的保护,并注重立法保护,甚至以皇帝下诏令的方式,一再重申保护禁令;同时,还命令州县官吏以至乡长里长之类的基层官吏侦察捕拿违犯禁令的人,可见其认真程度及执法之严。从宋代起,人们对围湖造田导致蓄泄两误、滥砍乱伐导致水土流失的问题已经有所觉察,表明当时的有识之士对新出现的环境问题相当敏感。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对森林、水源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远古时期起,我们的祖先就开始有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思想。这种思想,常常是不自觉的、甚至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例如上古时代,人们曾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把。《诗经》中就有“怀柔百川,及河乔岳”的说法。《国语·论语》中对此作了解释:九洲名山川泽,是出产物质资源的地方,所以要祭祀。这说明,当时的人们之所以尊崇山川,已不完全是迷信。而主要是因为山川乃资源的产处。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设立自然保护区
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如皇家猎场、禁林等,以保护 野生动植物资源。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
为了保护环境,古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如《礼记》中 的“山林川泽之禁”,规定了山林川泽的保护范围和利用方式。
推广生态农业
古代中国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采用轮作、施肥等可持续农业技术, 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汇报人: 2023-12-30
目录
•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 义
•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 策
•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与观 念
•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启 示
01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 义
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
农业文明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导,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 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无为而治
道家思想提倡无为而治,即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 律发展,避免过度的人为干预。
儒家仁爱万物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万物,认为人类应当关爱大自 然,与万物和谐共处。
04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启 示
古代环境保护的影响
促进生态平衡
01
古代环境保护措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防
止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
倡导节约资源
古代文献中经常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如《论语》中孔子所言“节 用而爱人”,提倡节约资源以保护环境。
古代环境保护的政策
限制过度开发
推行环保税费
古代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限制对自然资源 的过度开发,如对山林川泽的采伐、捕捞 和开采等行为进行管制。
古代政府通过征收环保税费来抑制破坏环 境的行为,如对排放污水、燃烧煤炭等行 为征收税费。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远早于现代化国家。

在古代中国,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和繁荣,因此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早期的农耕时代,中国人民就意识到了土地的重要性。

预防土地退化、保持水土流失的措施也开始在这个时期得到实施。

例如,中国古代的人们常采用灌溉技术,农谷阶地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地。

另外,中国古代也采用轮作制度,让不同的农作物在不同地段上种植,以达到土地保护和保肥作用。

同时,农民们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保护土壤,尽可能减少施肥和农药的使用。

另外,当时的人们也非常注重水源的保护。

在中国许多山区,人们经常会建造水库、隧道等水利设施,将雨水收集储存,以保护水资源。

在河流流域,人们也会建立堤坝,控制水流,防止水患。

其次,在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中,环境保护也同样重要。

在唐朝时期,长安城内建有一条长达6公里的排水沟,将城区内的各种垃圾集中起来,转运到远离城区的垃圾场。

如此一来,不仅保持了城区的卫生环境,更起到了一定的再利用作用。

此外,中国古代的官府还出台了很多环保政策,例如禁止砍伐樵木,管控森林资源等措施,以保护森林资源。

在清代时期,禁止砍伐山林的措施得到广泛实施,助于森林生态的保护。

另外,古代中国的一些文化传统也与环境保护紧密相关。

例如,中国古代的一些节日,如清明节等时期,人们常常会走到山区和田野上,整理、清理垃圾。

还有每年的“寒食节”,人们不点火,以节省燃料,并表达对自然资源的尊重。

这些传统和文化,不仅让人们保持良好的环保习惯,还普及了环保理念。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人们对环境保护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以保护土地、水源、森林和城市环境等资源。

这些措施和方法,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们的环保精神和环保意识,也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也许,我们可以从古代智慧中汲取一些对环境保护实用的经验,更好地建设美丽的家园。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的自然观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敬畏自然的观念为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在生态文明建设 中,需要注重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古代朴素自然观中的一些思想也可以 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例如,“以德 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治理过 程中注重道德教化和社会风气建设; “以法治国”的理念可以引导政府在 治理过程中注重法治建设和公正司法 。这些思想可以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 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预防为主
古代医学认为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注重通 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方式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的发生。
建筑艺术中的朴素自然观
仿生设计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仿生设计,将建筑物的造型和结构与自然界的生物形态相结合 ,如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拱和悬山屋顶等。
生态环保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注重生态环保,如采用天然材料建造房屋、设置庭院绿化等,以营 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尊重自然
古代建筑艺术中,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同时注重建 筑物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04
古代朴素自然直观性和表面性
古代朴素自然观主要基于直观的观察和经验,对自然界的认知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缺乏深入的科学探究。
缺乏科学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
缺乏科学认知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较低, 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主要基于 经验和直观感受,缺乏科学的认
知和解释。
缺乏实验验证
古代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较为 简单,缺乏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研 究和实验验证,人们对自然规律
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受宗教和迷信影响
在古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往往 受到宗教和迷信的影响,人们对 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带有神秘色

古代时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思想

古代时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思想

古代时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思想古代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生态环境相对原生态状态还比较完整,也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也相对较少。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发现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思想。

一、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环保意识在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是与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的。

比如,儒家学派的经典《大学》中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其中“修身”与环保观念密切相关。

儒家认为,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要把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对自然环境也是一样。

只有懂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真正去保护和改善环境。

而道家则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

道家的哲学思想里还有很多与环保相关的词语,如“自然”、“至道”、“自然法则”等等。

这些词汇至今仍在环保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说明了古代哲学思想对环保的追求与重视。

二、古代医学理论的环保意义古代医学理论对环保的重视主要是体现在中医中。

中医学的理论落脚点是人的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果环境变差,自然气息不畅,则人的身体病态就会增加。

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中充满了对环境的保护与关注。

例如,中医理论中,将天地气候视为一体,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认为人身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脾胃清官,是中医养生的基本精髓,而脾胃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大量免疫系统失调、肠胃功能异常,对于环境的适应力也会相应下降。

从中医理论中也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有着深刻的启示。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环保意义随着古代文学的发展,环保意识也逐渐渗透到文学创作之中。

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生态与环保相关的作品,如《沧浪之水》、《将进酒》、《庐山谣》等等。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其中有“山寺桃花始盛开,长门柳色依稀夕”。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是春天的盛景,将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融入诗中,并重点描写了桃花和柳树的美丽。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

园林英才网转载于网络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生态思想我国古代的环境状况比现在要好得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早就萌芽了生态保护的意识,认识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最早的记载见于物候历之一的《月令》、医书《素问》等书。

而朴素的生态学思想,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种普遍的认识而被某些学者所谈论,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管仲、荀况等人。

管仲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同时对哲学、自然科学也有许多著名的论述。

他认为“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甚多,皆有均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管子·七法》)他主张“审大时,物地生”,可见,当时的管仲已认识到自然界万物复杂多样但又具有共同性的规律,要求人们了解并顺应天时,物色地之所宜,这已具有生态学的含义了。

荀况的生态思想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境的观点。

认为生物的生存取决于一定的生境条件,这一点从他的许多言论中可以得到证明,如“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等,这与现代生态学关于生境的观点是一致的。

(2)生物群居的规律。

《荀子·劝学》中有语云“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他又指出:“凡生乎天地之间者,有血肉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

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只喻时,则必反铅(同“沿”);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

小者是燕爵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能去之”。

(《荀子·礼论》)。

(3)生物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协调的关系。

《荀子·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4)物质循环转化的观念。

见之于荀子“水深而回,树落而粪本”的观点。

以上管仲、荀况的思想,只是我们用今天的生态学理论对其进行审视,虽然有些模糊和局限,但反映出当时人们尊重环境与自然规律,注意保持自然平衡的朴素的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是指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态文化观念和生态文化实践。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提倡节约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因此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非常高。

同时,中国古代社会也有很多关于生态保护的思想和实践,比如“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等思想,以及“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禁止砍伐山林”等实践。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特点包括: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应该保护自然资源,让自然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

2.倡导保护自然环境。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应该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和实践,比如“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禁止砍伐山林”等。

3.提倡节约资源。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应该珍惜和节约使用。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思想和实践,比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粮”、“节约用煤”等。

4.注重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认为人类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有很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实践,比如“循环经济”、“可持续农业”等。

总之,中国古代生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保护自然环境,提倡节约资源,注重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

古代中国的“环保法”

古代中国的“环保法”

古代中国的“环保法”古代中国不仅文明灿烂、科技发达,还有着自己的“环保法”。

虽然没有现代环保的这些技术手段,但从古代人的一些行为中,可以看到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和爱护。

首先,古代人对水资源的保护十分重视。

《周礼·地官》中记载:“水滨草溪,其兽鸟之事,皆从而生也。

故尚保之。

”这句话说明了古代人认为水资源是很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是鸟兽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涉及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古代人们在运用水的同时,会特别注意不破坏水体的生态环境。

同时,这也是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必须要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人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明代朱权在《花镜字会》一书中曾经说过:“废污不可入水,水在万物之中为先,劝人取之,不可浊污。

”其次,古代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也是十分注重的。

《礼记·曲礼》中提到:“祀春,祭祀之日也。

举火焚之曰禁成禁毁。

厉政,禁烧山林,罔田蚜。

昏礼以后,悉罢其严行。

”可以看到,古代人对大火烧山林这种行为是非常反感的,所以在一些重要节日,古代人们举行祭祀活动时,会用火焚烧草木等物以示禁止破坏山林资源,从而防止森林大火的发生。

同时,古代人们在狩猎中也会注意不过分猎杀动物,以保护生态平衡。

此外,古代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如建造水利工程、防沙林等来保护环境。

《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名叫半扇泽的宰相,他主持了修建灌溉工程,确立了“百姓足食,万民安乐”的理念。

总之,虽然古代人们缺乏现代环保技术手段,但古代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发扬古代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探索环保技术和方法,为我们子孙后代呈现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明清时期的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

明清时期的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

明清时期的环境意识与生态文明在中国古代,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便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明清时期,环境问题更是愈加严重。

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明清时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

一、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量大大增加。

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

一些学者经常呼吁公众节约资源。

例如,著名学者黄宗羲主张“勤俭使国富民强”。

他相信节约用水和土地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

此外,一些官员在治理水利和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修建治水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对于节约用水、防止泥石流等方面做了不少贡献。

二、保护动植物动植物的保护也在明清时期成为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保护对于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在明朝嘉靖年间,太医院的蒋氏通过观察植物、研究生态系统,极大地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

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些文人开始发起“保护小动物”的运动,鼓励人们逐渐去认识野生动物并避免过度破坏生态环境。

同时,在治理疾病的过程中,人们也积极控制各种对动物的活动,防止病毒扩散带来的破坏。

在保护动植物上,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三、推广清洁能源推广清洁能源是另一个重要的话题。

在明清时期,以水能源、风能源、太阳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得到了重新的重视。

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自然力量。

例如,清代官员雷孝思便在治理水利和引领雨水的过程中提出了“光禹功大活家园,坐观风雨伸手间”的口号,旨在鼓励人们始终保持环境清洁,计划公共事业,利用风水学知识控制水体流动,从而对环境采取积极的措施。

四、倡导可持续发展在明清时期,人们逐渐认识到维持生态平衡并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清代康熙年间,一些官员通过设立耕地保护区和绿地保护区来控制耕地的数量和绿地的种植。

此外,一些皇帝自己也开创了一些示范性的园林,如清朝乾隆年间建造的颐和园,它不仅极大地繁荣了旅游业,也以自然生态为基础,提供一个重要的地方来参观和研究生态保护的知识。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保护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古代中国的环境伦理观念中国古代文化中流淌着深厚的环境伦理观念,人们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尚书·洪范》中,记载了中国古代圣人尧舜时期对自然的尊重和捍卫:“天地之经纬时移,寒暑之穷达物极;阴阳之变,湿燥之定,曰反曜,曰重霜;曰阳曰阴,曰变化,曰备教。

有疾风大雨、飘飖至甚、台矣新田,日未有舟行者,上帝见木归,爰居燕。

”古人的伦理观念中,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遵循自然规律,以实现永续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实践1. 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中国古代农民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利用。

他们重视水土保持,通过修建水利工程、修筑水库、种植树木等方式来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他们还提倡轮作、备耕休耕等措施,以保护农田的肥沃度和生物多样性。

2. 森林资源的保护古代的中国人民广泛意识到森林资源对环境的重要作用,他们发展了众多的森林保护措施。

在山区地带,人们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以保护水源、抵御沙尘暴。

在长城沿线,人们植树万余亩,以遏制沙漠化蔓延。

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3. 水资源的管理中国古代智慧的农民运用水资源进行灌溉,提高粮食产量。

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如渠系、水道、水坝、水井等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他们也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三、现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实践延续至今,并在现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升。

下面将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等方面探讨现代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 法律法规的建立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加强了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

古代环保法令趣谈

古代环保法令趣谈

古代环保法令趣谈在古代,环境保护并不像现代社会一样受到重视,然而,古代社会也有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法令和制度。

这些法令不仅体现了古代人民的环保意识,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本文将以古代环保法令为主线,探讨古代社会的环保观念和实践,展现古人在追求繁荣和文明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与努力。

一、保护林木的法令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森林资源一直都是人们生活、农业和建设的重要依赖。

为了保护林木资源,古代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限制砍伐或破坏森林。

例如,《唐律疏议》规定:“山林之木不得悉革,革者刺之。

”即禁止人们砍伐过多的树木,否则将受到刑罚。

这种法令体现了古代人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和保护。

此外,古代诗书中也有不少关于保护林木的诗词。

宋代文人苏轼曾写下:“天下如江山,何处最亲亲?山中好风景,对酒解愁神。

千峰秋翠色,百里野渔人。

”其中的“山中好风景”和“千峰秋翠色”都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二、禁猎禁捕的规定古代社会的人口相对较少,生物资源相对丰富。

然而,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古代法令也禁止了过度的猎捕和捕杀行为。

《晋书·猎户志》中记载:“凡送羔者,止在羔一,留三月者及授御者皆杀。

”这是对过度猎杀的一种惩罚措施,旨在保护动物资源。

同样地,古代文人也对捕捉野生动物提出批评。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环境破坏的忧虑。

这些诗作激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鼓励植树造林的兴趣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植树造林,古代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鼓励人们种植树木。

元代编纂的《开元天顺遗事》中记载了当时政府奖励植树的制度:“树一斤赏酒句,造隧一百五十斤赏绢段,立背颠雪碓门赏布帛。

”这些奖励措施调动了人们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后来古代社会普遍的植树文化。

宋代文人陆游的《登快阁怀古》中写道:“落坑千数伤民命,犹欠前世植松人。

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在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自然和生态的描写和意识。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环境的依赖和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首先,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常常以美丽和壮丽为主题。

例如《红楼梦》中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以及《诗经》中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等诗句,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也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对自然灾害的描写和反思。

古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对其原因的思考,可以从《山海经》中的记载中看出端倪。

《山海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洪水、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也启示了古人对环境变化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探索。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还体现在对动植物的保护和关怀上。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保护花果山的猴群,以及《红楼梦》中贾母养鸟的情节,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生物的关注和保护。

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古人对动植物的喜爱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也传递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和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意识还可以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得到体现。

古人对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有着深刻的认识。

例如《诗经》中的“采蘩采蘩,蘩亦秀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以及《红楼梦》中对四季变化的描写,都表达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认知。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思考,不仅帮助古人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也对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

这些描写和思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环境的依赖和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也对现代社会的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古代文学中的生态意识,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社会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

文言文中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文言文中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文言文中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承载了古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在文言文中,自然观和生态意识是古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本文将从古代文言文作品中提取出相关内容,以探讨古人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

在古代文言文中,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表达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畏惧和敬畏之情。

例如《山海经》中就详细描述了各种奇特的山川地貌,描绘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壮丽。

《诗经》中的诗篇也常常以自然为题材,如《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表达了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

在文言文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古人思考的重点。

《礼记·曲礼上》提到“安能以身之寿,为物之薪乎”,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古人认为人应该合乎自然的规律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

《论语》中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如寄托于道。

”也传达了古人致力于与自然界、社会关系和睦的价值观念。

古人的生态意识体现在他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荀子·劝学》提到:“山有木而先营,可乘也,城有土而先雉,可寓也。

”古人注重保护森林和山水,认识到它们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尚书·禹贡》中对各地物产的详细描述,也反映出古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对生态平衡的关注。

在古代文言文中,古人也对自然灾害有所思考和反思。

《左传·文公九年》中描述了旱灾所带来的荒凉和困境,以及人们对灾害的无助感。

这些描写表明了古人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对灾害应对的思考,进而引发对于环境保护的警醒。

总的来说,古代文言文中的自然观和生态意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反思。

这种观念不仅是古代文人的个人感悟,也是对自然生态的一种整体认知和理解。

通过研究文言文,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认知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为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字数:532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一、古人的生态意识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往往不明晓生态环境的真相,畏惧自然界的变迁与灾害。

这时,人通常总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自然生态的面前。

于是,敬天、顺天,一切顺应自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人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

西汉前期的《淮南子·齐俗训》篇中所描写的上古时期的人们为躲避洪水,常“择丘陵而处之”,即是显例。

《淮南子·主术训》篇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

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即表明,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人必须顺应自然,并遵循其规律。

但此言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与之相反,《淮南子》的作者们一方面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十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例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日:“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

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这就是说,水依势东流,需人加以疏通;农作物春天生长,需人去耕耘。

如果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就不会有鲧、禹兴修水利之功;而后稷种植五谷之艺,也难有用武之地。

当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

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所云:“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

”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淮南子·主术训》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

而那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诸如“以火嫫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1](《修务训》’的愚蠢行为,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是事与愿违,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降临。

在从总体上阐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后,为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从而达到合理、持久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目的,《淮南子》的作者们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

这主要表现在:(一)顺天意,遵时序,以时禁发,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很早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寒暑气候更易的规律与农事耕作的要求,创制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时令节气。

《淮南子》在继承前人,特别是《吕氏春秋》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一年四季时令节气及各种禁忌的认识更加充分而深刻。

《淮南予·时则训》篇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阐发了一年十二个月保护生态的主张。

从一月至十二月顺次是:“禁伐木。

毋覆巢杀胎天,毋麝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毋作大事,以妨农功”;“修利堤防,导通沟渎,达路除道,从国始,至境止。

田猎毕弋、置罘罗网、矮毒之药,毋出九门。

乃禁野虞,毋伐桑柘”;“毋兴土功,毋伐大树,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毋令害谷”;“禁民无刈蓝以染,毋烧灰”;“树木方盛,勿敢斩伐”;“完堤防,谨障塞,以备水潦”;“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时,行罪无疑”;“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是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是月也,荔挺出,丘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则伐树木,取竹箭”);“命渔师始渔”,“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毫无疑问,上述认识和主张来源于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的总结,其核心是严令伐杀,以保护生物的正常孕育与生长。

由此表明,《淮南子》的作者们已认识到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故要求发展生产必须和保护生态相结合。

只有顺应天时,严守时禁,爱惜生命,做到“以时禁发”,才会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应,促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双赢局面的形成。

(二)善待生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在现存的先秦秦汉的古籍中,阐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措施最为全面、具体而缜密者,首推《淮南子》。

其论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类繁多,既有陆上走兽,又有空中飞禽,还有水泽中的鱼鳖;其具体的保护措施既推崇“先王之法”的法治作用,又重视道德规范的德治效能。

恰如《淮南子·主述训》篇所云:“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麝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豺未祭兽,置罩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貉谷⋯⋯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

孕育不得杀,觳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在这里,作者主张取法“先王之法”,实行“时禁”,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灭绝生物种群式的猎捕方式,提出保护幼兽、母兽,建立合理、有度的田猎制度。

否则,将出现“焚林而猎,得兽愈多,后必无兽”的恶果。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有时可以弥补法律规章的某些缺陷与不足,起到法律难以起到的作用。

因此,《淮南子》在提出效仿“先王之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同时,还格外重视强化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教育,强调发挥道德规范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中的作用,并用“密子治禀父,巫马期往观化焉,见夜渔者得小即释之,非刑之所能禁也”[1]‘《泰族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不仅如此,《淮南子·说林训》篇还提出了“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和“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的保持生态平衡的主张。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其生存环境还应注意保护,如《淮南子·说山训》篇所言:“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惟有如此,才会出现“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1](《主术训》’的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三)以农为本,合理利用、培植植物资源。

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由此促使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意识的形成。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迅猛,人们在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农林畜牧渔等业方面,观念更加深刻、正确,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淮南子·主术训》篇认为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而《淮南子·诠言训》篇则把山林的完好,看作是百姓生活之资、财富之源,“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

为使森林资源不枯竭,得以永续利用,《淮南子·主术训》篇主张应按季节采伐森林,“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

另外,还应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如《淮南子·齐俗训》篇所言:“水处有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

”不仅如此,《淮南子》还要求统治者根据天时地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养殖、植树,为民众造福。

如《淮南子·主术训》篇所云:“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高下,各因其宜。

邱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

春伐枯槁,夏取果颃,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

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为持久利用自然资源,富国富民,《淮南子》积极提倡以时树艺,培植自然资源。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植树造林已有明确的认识。

至汉代,已能依照自然生态规律植树造林。

《淮南子·时则训》篇中所载的依月令种植杨、杏、李、桃、榆、梓、楝、柘、槐、檀、枣、栎等树,即是很好的例证。

而上文所引的《主术训》篇也表明,种树要修整好土地,讲究时节;要根据土壤肥力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树种加以栽种,在丘陵山地上可广种树木。

这些有关植树造林的正确主张与做法,至今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淮南子》建构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蓝图,在当时的社会里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更没有能阻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为穷耳目之极欲,满足生活上的奢侈豪华,掠夺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毁灭森林,违背自然法则所致。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已对朝廷猜嫌构陷诸侯王之举有着切肤之痛的刘安及其宾客,只能为了避嫌疑而借“先王之法”来批驳时势政治,阐述其保护生态的主张。

这在《淮南子》诸篇中表现得至为明显。

前文对此已多有涉及,现再举数例。

例如,《淮南子·本经训》篇指出,衰世的统治者开山毁林以求金玉,是导致“万物不滋”的直接原因;“构木为台,焚林而田”,则引起“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大兴土木,会破坏生态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造成“阴阳谬戾,四时失叙”的严重后果,出现“万物天”、“草木之句萌花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的惨象;甚至会由此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即“凡乱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

流遁之所生者五(金木水火土——引者注)⋯⋯此五者,一足以亡天下矣”。

《淮南子·说山训》篇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导致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宋君亡其珠于池,池中鱼为之殚。

故林失火而泽忧。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上求楫而下致船。

”诸如此类精心刻意所撰述的言论,在《淮南子》一书中几乎随处可见。

在当时尊古崇往的社会里,此种言论易被执政者所接受,即使不被采纳,通常也不会因此而获罪。

于是,这种不敢从正面表达出来的对当世生态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当世最高统治者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于隐微处也显示出强大的反抗力量。

《淮南子》一书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重视自然生态的变化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指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促使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其二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变迁发展。

就前者而言,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度改造自不待言,就是史前神话传说中有关人对自然生态的合理改造,《淮南子》也赞赏有加。

像《淮南子·本经训》篇所记的后羿射日、《淮南子·览冥训》篇所载的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作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就后者来看,《淮南子》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变迁多有记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对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生物进化发展观点的阐述,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我国古代社会,对物种(包括人类)的起源及演化问题的思考与探讨,由来已久。

远古的人们认为人类自身与某些动物、植物之间存在着某种亲缘上的联系,故对其加以崇拜。

进入阶级社会后,上天创造一切之说甚为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的思想在社会上流布广泛。

以新道家面目出现的《淮南子》对道家的这一说法多有继承并有所发展。

《淮南子·诠言训》篇云:“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有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