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上将萧克三次站错队,曾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第一上将萧克三次站错队,曾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萧克在共和国的57位开国上将里,萧克将军排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因为萧克是上将里面在红军时期职位最高的一位(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其他上将当时最高是军长。同时,他也是所有上将抗战时期职位最高的一位(120师副师长),其他上将当时最高是旅长(相当于后来的军长)。解放战争时期,萧克将军是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四野参谋长。萧克最主要的功绩表现在红军时期,1934年7月,他先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三个多月开始长征,打通了从江西中央苏区通往湘鄂西苏区的道路,又和贺龙一起领导了红二方面军的万里长征,被蒋介石视为与林彪一样难于对付的红军将领。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上将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这部1939年就完成了初稿的长篇小说,直到50年后才得以出版,并荣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毛泽东和萧克自称历史上“三次站错队”在1955年9月27日举行的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中,萧克将军只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萧克虽然排名在上将的头一名,但以萧克的资历和职位来讲,这个安排还是有点委屈了。

在大将评衔时,林彪曾致信毛泽东希望突出井冈山的历史上地位,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也确实有四位大将(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是从井冈山上下来的,可大将里面原有的分配给红二方面军的名额,却没给最有代表性的、上过井冈山的红六军团的团长萧克,而给了临时突击提拔的许光达。

授衔时明着看军功、资历、职位,暗着看以往的政治表现。军功、资历、职位上萧克都没问题,可见萧克是在最后一点上吃亏了。萧克在一次批林整风大会上称自己在历史上“三次站错队”。把票投给了陈毅,没投给毛泽东“第一次站错队是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萧克曾这样回忆,“那时,军委召开的党代表大会,几乎都要重新选举军党委和军委书记。在这次选举军委书记时,我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大多数代表都投的陈毅同志的票,只有林彪少数几个人投毛泽东同志的票,所以毛泽东同志落选了,陈毅接替毛泽东当了军委书记。毛泽东同志一气之下,据说跑到漳州'养病'去了。那时刚建党不久,党内民主空气很浓,选举时愿意投谁票就投谁票。陈毅同志当选后,就化装绕道香港去上海,向中央军委汇报红四军七大的情况。当时中央军委书记是周恩来同志,周听了陈的汇报后,指示陈毅同志回去一定要把毛泽东同志请回来。陈根据周的指示,又化装成商人,几经周折返回了苏区。陈回来后,请回了毛泽东同志,并于1929年的12月在福建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代

表大会(之前曾于9月开过红四军八大),毛主席在会上作了报告,并根据这个报告做了决议--即有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毛主席又恢复了在红四军的领导职务。你想,我在红四军七大的这次投票,不是站错队了吗!”萧克16岁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并参加了北伐,后在叶挺部效力,并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一路败退上了井冈山,并在整编后的红四军任职。萧克在红四军七大的那次投票,成了第一次站错队。而也是在那场争论中,林彪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之后,萧克凭战功于24岁当上了红八军的军长,虽然比不上林彪的24岁军团长,也算是当时有代表性的年轻将领之一了。

萧克与陈毅没有批评张国焘在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萧克受命担任红六军团的军团长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先遣队西征,寻求和贺龙部会师。从此萧克作为贺龙的副手,开始了和贺龙长达十年的不算太愉快的合作。说起来萧克和贺龙的第一次误会还是因为某次战斗中萧克、王震部擅自撤退,使贺龙部受到了很大损失。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4000。而这时萧克所部真正的救命草却是当时在川康黔大出风头的张国焘。张国焘当年手下全盛时有8万之众。从萧克的回忆录来看,萧克对红四方面军很有好感,对张国焘本人也没甚么微辞,而张国焘本人在回忆录中也对

萧克表示赞赏。萧克并对一方面军突然离开四方面军北上表示了不解,据萧克称这也代表了当时红二方面军大多数将士的态度。等张国焘另立中央后,萧克还在张国焘手下做了军长,而这时贺龙、王震都是支持毛泽东的。萧克自己曾提及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第二次站错队是我们二、六军团长征快到现在的四川甘孜时。那时张国焘在甘孜,他派了一位代表来迎接我们。这位代表来到后,就分别单个找我们二、六军团的领导谈话,说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他们率一方面军(东路军)北上如何错误,他们四方面军南下如何正确,等等。我当时不了解他们长征会师后的具体情况。那时我们六军团就一部电台,还经常坏,再加上战斗紧张,很少和他们联系,所以对张国焘代表所说的话我没有表态。也就是说,我当时没有批评张国焘的错误,这不是又站错队了吗?”在萧克看来,他当时的反应被看作不表态的表态。就是说,你没有表态反对,就等于默认和支持。等到张国焘彻底失败后,萧克也回到延安,进了军政大学。抗战时期再次和贺龙搭档做了120师的副师长,萧克给贺龙当副手时还向中央告了贺龙一状,说贺龙在120师搞土匪作风,提拔乡族亲信,这事报到毛泽东处又给打回到贺龙手里了。

抗战后期萧克还当过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萧克在晚年写了本小说《浴血罗霄》,还得了矛盾文学奖,书中人物一个个鲜活鲜活的,说的就是这段时光的事。

萧克与王震批张宗逊遭彭德怀批判1946年后,贺龙是晋绥军区的司令员,萧克就当了个军政大学的副校长。1949年萧克又被分配到四野当了参谋长。建国后,萧克得了个上将中的状元。授衔以后,在担任作训部(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的日子里,萧克又因军事条例正规化的问题和上司彭德怀顶上了。萧克在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这段往事:“1958年2月,彭德怀送来一篇文章,征求我的意见。这篇文章是他在纪念苏联红军建军三十周年大会上作报告的初稿,文中说:'把正规化现代化同我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看,当作全面的建军方针,这显然是不够全面的错误的,因为正规化现代化这两个口号没有联系政治内容,所以在军队中曾经引起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我对彭总否定正规化和现代化两个口号的说法不大赞同,联系到他对军事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价,感到有必要同他交换一下意见。于是,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就在我给彭总写信后不久,训总召开了机关四级干部会议。讨论到反右倾保守和反教条主义的问题时,发生了争论。当时,大家对张宗逊的意见比较大(张宗逊曾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他是彭德怀的下属,俩人曾多次并肩作战)。过去,他对学苏联叫得最响,提出了'不走样地学'、'不愿学苏联的滚开'等不实际的口号;而现在他又把学习苏联都说成是教条主义,说学习苏联'学得越多,中毒越深'。张宗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