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I导联衍生12导联的原理_郭继鸿
EASI 12导联技术和跨科室患者数据传输,可使心肌缺血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EASI 12导联技术和跨科室患者数据传输,可使心肌缺血患
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佚名
【期刊名称】《麻醉与监护论坛》
【年(卷),期】2003(010)002
【摘要】实例介绍。
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
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
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
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
由于工作压力和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
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
每周饮酒2—3次。
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
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
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总页数】2页(P148,1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
【相关文献】
1.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体会 [J], 冯丽钦;沈利平;陈东玲;展丽元;牛玉萍
2.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价值对比研究 [J], 敖雪玲;赵瑞
3.EASI导联与血清H-FABP、IM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诊断中的意义[J], 郑丽;朱宏英;冯雪虹
4.EASI导联与Mason-Likar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比较 [J], 黄织春
5.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比较 [J], 方丕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专家共识看心电图技术的进展_郭继鸿
的教科书,应该认真学习与应用。
中国有13亿人口,心血管疾病谱很广泛,心电图学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也有几十万心电图工作者与心血管病学医师,但是我们的心电图学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广大基层急需提高。
只有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我们才能以更精确的诊断,制定更合理的方案,更好地为广大病人服务。
近年来,国内的心脏电生理技术发展迅速,已接近国际水平,对体表心电图的认识也愈加深入,国际性的交流和合作也越来越普遍,只有迅速与国际诊断标准接轨,我们丰富的心电图学资料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才能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只有采用这一“建议”的国际最高水平的统一标准,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总体心电图分析与诊断水平,使之迅速接近与达到国际水平。
只有迅速采用这一“建议”,我们的心血管病及心电学研究成果,才会为国际同行认可,才能进行国际交流。
只有迅速与这一“建议”接轨,我们才能开展国际间的合作研究,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为更好地应用这一标准化建议,我们应大力宣传与学习这一建议。
本期有我国心电学方面几位著名专家分别就“建议”各个部分进行详细阐明及解读。
包括心电图及技术,心电图诊断的规范化术语,室内传导异常,心室复极异常,心腔肥大及心肌缺血/梗死6部分。
相信广大读者会从中受益,必定会推动我国心电图与国际心电图标准化接轨的进程。
另外建议各省市组织相应的学术活动,宣讲这一建议,使广大的心电图工作者与临床医生掌握与应用这一标准。
同时应将这一“建议”刊印成单行本广为传播。
在应用这一“建议”过程中,我们还应组织力量,对我国心电图记录与分析的情况进行普查,以确立若干符合我国不同人群的正常值与某些诊断标准,从而为世界心电图学做出贡献。
作者简介林治湖,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1967年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此后一直在大连医科大学一院心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现为大医一院特聘教授。
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常务编委;现任《临床心电学杂志》、《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等编委。
郭继鸿教授:CLBBBAMI的心电图诊断
郭继鸿教授:CLBBBAMI的心电图诊断郭继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电学杂志完全性束支阻滞常是心肌缓慢的退行性变或急性病变的心电图标志,临床相对多见。
其中完全性右束支阻滞(CRBBB)的发生率几乎是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 2~5 倍,且发生率明显与年龄相关。
一项 885 例男性患者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束支阻滞的发生率可从 50 岁时的1%到 80 岁时的 17%。
完全性束支阻滞伴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梗)的心电图诊断一直是心电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从 1953年 Cabrera 征的报告到今年(2020 年)巴塞罗那新标准的出现,持续不断有心电图诊断标准的修定与更新。
换言之,近 70 年中,这一专题不断有新发展与新观点被陆续提出。
束支阻滞与心梗心电图一. CRBBB 不掩盖心梗心电图在近 70 年的研究中,几乎有一个毫无争议的共识,即束支阻滞患者发生心梗时,原有的CRBBB 心电图将不掩盖之,而 CLBBB 却掩盖之。
1 CRBBB不掩盖AMI的机制CRBBB 的 QRS 波可分为两部分:发生在 QRS波起始 60ms~80ms 的心室初始除极,称为除极的未阻滞部分,属于左室的正常除极(可能存在室间隔右侧除极的缺失)。
而 QRS 波的后半部称为阻滞部分,是左室激动自上、自间隔的除极缓慢扩布到右室,右室再发生缓慢除极的部分,称为终末延缓除极。
其位于 QRS 波后半部,持续 40ms 或更长,在 I、V5 和 V6导联形成宽钝的 S 波,在 V1 导联形成高振幅的 R' 波(图 1)。
此时右室除极因无左室同步反向除极的抵消,故形成一个振幅较高的 R' 波(图 2)。
如上述,CRBBB 患者发生 AMI 时,左室某部位坏死心肌丢失的除极向量,出现在QRS波前60~80ms 内,并形成心肌坏死时特征性的病理性 Q波。
因位于心室除极的未阻滞部分,进而使V1 导联“兔耳征”中的第一个 R 波变为 Q 波,形成损伤型兔耳征(图 3),其与 CRBBB 时 V1导联的兔耳征有本质的不同。
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体会
北方药学 2 0 1 3年第 1 0卷第 9 期
E A S I 衍生 1 2导联 心 电 图在 C C U急 性冠 脉 综 合 症 患者 监 护 中的应用体会
冯丽钦 沈利平 陈东玲 展丽元 牛玉萍 ( 1 . 广东省 广州市中山 大学附 属第三医院C C U广 州 5 1 0 6 1 0 ; 2 . 广
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 内科 广州 5 1 0 6 1 0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E A S I 心电 图导联在 C C U急性 冠脉综合症 患者监护 中的应用效果 与体会。方 法 : 回顾 性分析 2 0 1 1年 9月~ 2 0 1 2年 1 2月, 我院 C C U收治急性 冠脉综合症患者 6 8例 , 通过 E A S I 导联监护 的方法 , 及 时观察 s T 段 变化趋 势。结果 : E A S I 衍 生1 2导联 心电 图与常规 1 2导联心 电图具有非常好的相 关性 , E A S I 导联 系统在 心肌 缺血诊 断 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更 易为临床接 受。结论 : E A S I 导联所 需电极较 少, 但可反映 1 2导联心 电图的心电信 息 , 可更好 地对危重患者进行 心电监测 ; 同 时, 由于电极安放位置明确 , 干扰 少, 而且监测的 同时可以不影响 临床其他治疗和检 查 , 在临床工作 中, E A S I 导联可 完全取代常
规监护导联。 关键词 : E A S I 衍生 1 2导联 心 电 图 急 性 冠脉 综合 症 监 护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 0 9 — 0 1 3 0 — 0 2
Coumel定律_郭继鸿
Coumel 定律 一、Coumel 定律Coumel 定律又称Co umel -Slama 定律,由Co um el 于1973年首先提出而得名。
Coumel 定律认为:1.预激综合征病人不论旁道位于左侧还是右侧,常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的折返路径中房室结传导为前传支,旁道为室房间的逆传支,心房、心室均参加折返。
2.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时,心室除极顺序正常,因此Q RS 波群时限<0.11秒,属于窄QRS 波群的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发作时合并功能性束支阻滞时,激动沿未发生阻滞的束支下传,心室除极顺序异常,Q RS 波群>0.12秒,属于宽QRS 波群的心动过速,分别出现完全性左束支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心电图图形。
3.当预激综合征的旁道所在部位的同侧束支在心动过速时发生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过速的周期长度(R -R 间期)比不合并束支阻滞的心动过速周期长度延长35m s 以上(图1-2)。
图1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位于左侧游离壁(射频消融术证实),心动过速发作时当同侧束支(左束支)功能性阻滞时,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R-R 间期为360ms,此后束支阻滞消失,QRS 波群变为正常,此时心动过速的R-R 间期为280ms 。
两者相比,心动过速的心动周期值相差80ms ,符合Coumel 定律。
图2 预激综合征患者的旁道位于右侧游离壁(射频消融术证实),心动过速发作时出现同侧束支(右束支)功能性阻滞时,QRS 波宽大畸形>0.12秒,此时的R -R 间期为360ms ,当束支阻滞消失时,当束支阻滞消失时,QRS 波变为正常,心动过速的R-R 间期为320ms 。
两者相比差值为40ms ,符合Coumel 定律。
4.当预激综合征的旁道所在部位的对侧束支在心动过速时发生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心动过速的周期长度与不合并束支阻滞时的心动周期长度相比没有改变(图3)。
郭继鸿心电图(上)ppt课件
郭继鸿心电图(上)
3
第一讲
总论与正常心电图
郭继鸿心电图(上)
4
总论与正常心电图
1、历史溯源 2、心电图及记录原理 3、心电图导联 4、心电图分类 5、特殊传导系统 6、正常心电图 7、心电轴 8、心电图阅读与诊断程序
郭继鸿心电图(上)
5
一、历史溯源
心电图技术的发展历史可分成三个阶段
一、发现心脏生物电活动 1791年,意大利科学家
▪ 体表心电图(记录电极放在体表)
▪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 动态心电图 ▪ 运动心电图 ▪ 监护心电图 ▪ 食管心电图
▪ 心内心电图(记录电极放在心腔内)
郭继鸿心电图(上)
26
四、心电图分类
▪ 标准12导联心电图
▪ 病理心电图(根据图形的 形态、振幅、持续时间等 进行心房、心室肥大,心 肌梗死等诊断)
郭继鸿心电图(上)
15
三、导联(Lead)
心电图问世后1903~1906年出现了100多种不同的心电图导联,例 如一极放在口腔,另一极放在心前区,记录的心电图图形不规范。
1906年Einthoven创建了标准双极肢体导联(Bipolar Limb Lead) 导联名称:I、II、III导联
I
II
郭继鸿心电图(上)
郭继鸿心电图(上)
11
二、心电图及记录原理
心脏的基本活动为电和机械活动,在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
电活动
机械活动
40-60ms
兴奋
Ca++
收缩
自律性
耦联
收缩性
兴奋性 传导性
记录电活动 郭继鸿心电图(上) 心电图
12
二、心电图及记录原理
CRT心电图_郭继鸿
·心电学相关概念·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00044)CRT 心电图郭继鸿【关键词】心室再同步化起搏;CRT ;CRT 心电图[中图分类号]R541.7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272(2012)01-045-23伴随心脏起搏技术的迅速进展及现代功能的不断推出,起搏心电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深。
继心室再同步化起搏(CRT,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治疗心衰用于临床,CRT 心电图已成为起搏心电图的难中之重。
应当强调,CRT 心电图的学习十分重要,其意义远远超出了CRT 领域,而能使临床和心电图医师的心电图诊断整体水平得到补益与提高。
CRT 心电图总述CRT 治疗心衰用于临床已15年,相应的CRT 心电图已成为起搏心电图的新领域,因与一般起搏心电图有诸多截然不同的特点,使这一新领域充满了挑战,对已经熟知起搏心电图的临床或心电图医师均如此。
一.CRT 总述CRT 治疗心衰是现代心脏病学的一项奇迹,其在1994年还是Ⅲ类适应证,但十年后的2005年,CRT 已一跃成为严重心衰患者治疗的I 类指证,并与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一样并列成为心衰患者的基本治疗。
1.适应证(1)I 类适应证:①严重心衰:心功能Ⅲ~Ⅳ级,EF 值≤35%,QRS 波>120ms 的窦性心律患者;②轻度心衰:心功能Ⅱ级,EF 值≤35%,QRS 波>150ms 的窦性心律患者。
(2)Ⅱa 类适应证:①房颤心衰:心功能Ⅲ~Ⅳ级,EF 值≤35%,QRS 波>120ms 的房颤患者;②心衰心室起搏依赖:心功能Ⅲ~Ⅳ级,EF 值≤35%,QRS 波>120ms 、心室起搏依赖的心衰患者。
2.总体疗效对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CRT 治疗的有效率60%~70%,其中15%的患者对CRT 治疗有超好反应。
动态心电图导联系统应用进展
失常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诊断心律失常
与症状的关系。捕捉各种恶性心律失常,
有更多的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资料表
明,如果不进行DCG检查,可能有80% 发生在日常活动中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漏 诊u J。DCG是诊断日常活动引发心肌 缺血的唯一方法。 近年来心率变异性分析(HRV)、窦 性心率震荡(HRT)、T波电交替(TWA)、 初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新技术融入
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12一lead ECG for diagnosis of syndromes.J 22~28 16
acute
g.J Electroeardiology,1992,25(4):323
Electroeardiol,2006,39(1):
4张开滋,胡大一,王红字,等.临床动态心 电图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持出版社。
12一lead myocardial
ECG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nd old
isehemia
myocardial
infarction.J
Electroeardial.2002;35 Suppl 35—39
Sejersten M,Pahlm O.Pettersson J。et a1.
“F导联,反映额面心电活动;V,一v6
导联电极安放位置同ECG的胸导联,反 映横面的心电活动。 由于信息量增加,可以对各种心律
VI、V3、“F导联,其中CM5、CM3、CMF
分别对前壁、前间壁、下壁心肌缺血检出 率较高,CM。、CM,的P波显示清晰,对 心律失常的定位、定性诊断有帮助。由 于导联数少,不能全面反映心电信息。 检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是DCG最主 要的用途,但是3导联DCG容易丢失的
【郭继鸿教授心电系列之一百十五】
【郭继鸿教授心电系列之一百十五】2019 HRS关于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评估、危险分层及管理专家共识的解读郭继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脏病医生早已熟知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D),这是已故的法国心脏病大师Fontain发现并提出的一种原发性心肌病,这使原发性心肌病从原来的三型:限制型、扩张型、肥厚型变成了五型,增加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和分类不明的心肌病。
现已明确,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不仅发生在右室,使右室心肌发生进行性纤维化和脂肪化,进而引起各种心律失常。
该心肌病变还可发生在左室,形成致心律失常性左室心肌病(ALVC)。
而2019年HRS发表了更加广义的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专家共识,全面阐述了ACM(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概念、诊断与治疗。
这个专家共识文件庞大、篇幅较长,涉及到基因学发病与诊断内容很多。
受到篇幅限制,我们在解读与编译该专家共识中,做了一定的取舍,选取了与临床更为靠近的内容基本。
我们希望:通过刚刚发表的这一共识的学习,能使我们更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广义的ACM。
一、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概述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rrhythmogenic cardiomyopathy,ACM)是指不能用缺血、高血压或瓣膜性心脏病解释的一种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异常。
其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与心功不全的相关症状同时存在(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房颤)、传导疾病和(或)右室和(或)左室心律失常)。
病因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如结节病、淀粉样变性),单纯心脏异常(如心肌炎),感染(南美锥虫病),或为遗传性(如桥粒、核纤层蛋白A/C、受磷蛋白变异)而伴有特别表型。
离子通道病也可以引起ACM。
ACM的显著特征是临床记录到、或有症状的心律失常。
其表型可与其它心肌病(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有重叠,而心律失常与中等到严重心室扩张或收缩功能受损相关。
对于所有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其表型发展的机制依赖于最终共同的蛋白质路径。
例如,扩张型心肌病通常由编码结构性蛋白:如细胞骨架及肌小节蛋白的基因变异所致,进而表现为心力衰竭的特征。
12导联动态心电图--1概述【郭继鸿等】
12导联动态心电图--1概述【郭继鸿等】一、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概述(一)定义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 lead synchronous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12导联AECG)亦称12导联同步Holter监测(12 lead synchronous Holter monitoring);简称12导联Holter(12 lead Holter)。
系指采用12导联同步、连续、长时间(24h以上)记录动态变化的心电图。
(二)概况动态心电图的发展史,由诞生、发展、趋于完善,历经了近半个世纪。
从1957年美国物理学博士Holter首创连续记录生物电技术,即Holter技术,开发出第一代动态心电图。
1961年推出了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动态心电图仪,当时的动态心电图仪只有1个监测导联(一通道);20世纪60~70年代监测导联增加到了2个,描记出二通道动态心电图:1987年监测导联增加到了3个(三通道),描记出三通道动态心电图;1992年美国Mortara设备公司制造出世界第一台12导联(十二通道)同步AECG,继之各国的医疗仪器公司也蜂起推出第一代12导联AECG仪,在市场上面世时间较短,技术不够成熟,许多先天不足之处被暴露出来,因为衡量12导联AECG仪最基本条件为是否提供全自动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如果连各种室早、束支阻滞、心肌梗死定位都无法打印出来确切图形和报告的话,那它就绝对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12导联AECG仪。
有雄厚高新技术研制能力的大公司,于1997年~2001年纷纷研制出特点各异、功能齐全、自动判别更加精确的第二代12导联AECG仪,美国Mortara设备公司,现已无偿将第一代12导联AECG仪升级换代成第二代12导联AECG仪,其后又研制出遥测12导AECG仪,这是在心电信息学领域里又一大贡献。
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器(一)记录器记录器是随身佩戴记录和存储心电信息的设备,是由外盒及存储器构成。
蝉联现象_郭继鸿
·心电学相关概念·蝉联现象郭继鸿蝉联现象(Linking Phenomenon)是临床心电图学常见的一种心电现象, 1947年Gouaux和Ashman首次报告至今已有50余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蝉联现象的类型趋向增多,发生率明显增加,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1.蝉联现象的经典概念1947年Gouaux和Ashman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发表了题为“心房颤动伴差异性传导伪似室性心动过速”的文章,首次提出房颤心律中出现的连续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可以是室内差异性传导造成,而不是室速。
Gouaux和Ashman认为,这种连续性差传可能是室上性激动经房室结下传到束支时,一侧束支因不应期长或其它原因发生功能性阻滞不能下传,激动沿另一侧束支下传的同时发生了跨室间隔向对侧束支的隐匿性传导。
当随后的室上性激动再次下传到束支时,依然沿着前次能够下传的束支下传,而对侧束支此时处于前一次激动跨室间隔的隐匿性传导后的不应期中,继续出现功能性传导阻滞。
以此类推,可以解释连续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的发生机理(图1)。
图1 心房颤动时的蝉联现象:V1导联记录的心电图中,第2和第3个心动周期的R-R间期分别为640ms和420ms,符合产生Ashman现象的条件,引起了第4个QRS波的右束支阻滞型室内差异性引导。
当激动沿左束支下传的同时向右束支产生隐匿性传导,引起右束支再次功能性阻滞,即发生了蝉联现象。
第6个心动周期延长到480ms,蝉联自行终止。
第10个心动周期长380ms,短于蝉联发生时的心动周期值。
示意图中L代表左束支,R代表右束支。
1965年M oe在狗的电生理研究中证实了Gouaux和Ashman提出的观点, 1969年Cohen在人体电生理检查中也发现和证实了上述现象。
应用电生理检查的方法,给予适时的心房刺激,激动经房室结、希氏束下传到束支时,可遇到一侧束支处于不应期而不下传,激动沿对侧束支下传,引起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激动下传的同时可经室间隔向另一侧束支发生隐匿性传导,逆行激动该侧束支,该侧束支逆行激动后还可向上逆行激动希氏束,甚至心房,心内电图可以记录到逆行激动的希氏束波和心房回波,使最初的设想得以确认。
12导联 心电 电路 -回复
12导联心电电路-回复【12导联心电电路】心电图是通过测量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健康状况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心电图可以通过记录不同导联的电信号,从而提供关于心脏的细节和功能的信息。
心电图仪器通常由12个导联组成,这12个导联按照特定规则布置在患者身上。
这些导联捕捉心脏电信号,将其转化为可读取和解释的波形图。
以下将一步一步解释12导联心电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12导联心电图中,有4个四肢导联(I, II, III和aVR)和6个胸部导联(V1-V6)。
这些导联位于患者的胸前和四肢,以获取从不同角度捕获心脏电信号的能力。
1. 四肢导联(I, II, III和aVR)- I导联是将右手和左手作为电极,记录两者之间的电信号。
- II导联是将右脚和左手作为电极,记录两者间的电信号。
- III导联是将右脚和左脚作为电极,记录两者间的电信号。
- aVR导联是将右手作为电极,并将其连接到中心终端,然后记录中心终端和左手之间的电信号。
2. 胸部导联(V1-V6)- V1导联位于右侧胸壁,记录右心室的电活动。
- V2导联位于左侧胸壁,记录左心室的电活动。
- V3导联位于V2和V4之间,捕捉左心室前间隔穿过的电信号。
- V4导联位于第5肋间隙的中左锁骨线上,也记录左心室前间隔的电信号。
- V5导联位于第5肋间隙的前腋线中,记录左心室的电活动。
- V6导联位于第5肋间隙的前腋线外,也记录左心室的电活动。
这些导联通过电缆与心电图仪器相连。
仪器接收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波形图,显示在屏幕上。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这些波形图来判断患者心脏的健康状况。
在实际应用中,12导联心电图通常以循环进行记录。
每个导联的波形图记录一次心脏电活动周期,这通常持续约0.04秒。
然后根据心脏的活动速率,计算出每分钟的心率。
通过分析这些导联的波形图,医生可以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例如,ST段抬高可能表示心肌缺血,而QRS波的增宽可能提示心室传导阻滞。
手机化主从式EASI推衍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测系统
临 床 心 电 学 杂 志 ,2013,22(3):171—174 [4]Dower GE。Machado HB.Osborne JA.On deriving the elec—
t c垃川 l、续 抢 洲 机 输 …
【 Ji、
格 式
啊一
关于 存图 像 i应择 文 件夹
’ {
M lOOrns
储 存
TE眦 慨 神
女
i/
图 6 限流 充 电 电流 波形
图 3 卸 载 子 程 序 框 图 图 4 恒 压 控 制 子 程 序 框 图
该 波 形 为 MPPT充 电 波 彤 于 风 机 的 转 速 的随 机 性 ,为 了 减 少
对 控 制 器 的 冲 击 ,在 充 I【 ”始 阶 段 ,电流 采 取 缓 慢 增 加 的 方 法 ,
逐 渐 进 入 MPPT 阶段 . 流 值 可 以 根 据 需 要 调 节 。如 图 7,此 时
导 联 心 电 系数 ,从 而 得 到 最 符 合 该 个 体 的 心 电 波 形 。在 将 来 的 研 究 工 作 中 ,仍 需 要 根 据 大 量 的 心 电检 测 数 据 ,来 获 得 最 优 化 的 心 电导 联 系数 。
参 考 文 献 [1]Peter M,Adams M. Drew B.Association of transient myocar—
◆ 一 ◆ - + _ ◆ 一 ◆ ·
1 980,3:87-95
『5]Dower G E,Yakush A,Nazzal SB Deriving the 12一lead electro—
心电图导联位置详解(12导联体系)
心电图导联位置详解(12导联体系)心肌兴奋时,产生的微弱电流传导至人身体各处。
心电图曲线就是用一定的导联从体表记录到的这种电流。
临床上通常使用如下常规的12导联体系(Standard 12 lead)进行记录。
标准导联标准导联 standard limb(extremity)lead为Einthoven最早使用的心电图导联法。
•标准导联Ⅰ:左、右手之间的电位差;•标准导联Ⅱ:左腿、右手之间的电位差;•标准导联Ⅲ:左腿和左手之间的电位差;标准导联记录的电势大小具有:Ⅰ+Ⅲ=Ⅱ的关系。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unipolar limb lead)直接记录导联部位的电压,所以在名称上冠以电压voltage的字头V。
因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的波形小,为了加大记录波形,实际上使用改进的增幅肢体导联(aV导联)。
波形相同,知识波幅大小增加50%左右,所以在V字母前冠以增强意思的英文单词augmented的字头a。
左手、右手、左腿中任何一个为正极,其余两个结合的电极为负极。
正极(+)负极(-)aVR:右手左手、左腿的结合电极aVL:左手右手、左腿的结合电极aVF:左腿左手、右手的结合电极胸导联胸导联precordial(chest)lead,正极(+)放置于胸部固定的部位,负极(-)与心电图负极相连。
胸导联将直接反映电势变化的正极放在胸部,通过导联的位置可以记录位于电极下方心脏各个部位的实际电位。
导联说明 V 1胸骨右缘第4肋间 V 2胸骨左缘第4肋间 V 3V2和V4连线的中点 V 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V 5左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处 V 6 左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处除此之外,根据需要有时增加以下导联(辅助导联)进行记录。
导联说明 V 7左腋后线与V4同一水平处V 3R右胸部与V3对称处 V 4R 右胸部与V4对称处 导联反映的心脏部位心电图记录的是心机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所以不一定与心脏解剖学位置完全一致。
郭继红-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性融和波和室上性夺获
室性融和波和室上性夺获
室上性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室性融和波和室上性夺获
• 单凭心室融和波不能排除室上速
1. SVT伴束支阻滞时,当出现与束支阻滞 同侧的室性早搏时,QRS波可以变窄, 表现为心室融和波
2. 预激伴房颤时,也可以发生融和波,但 RR间期不等
额面电轴
额面电轴
额面电轴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要点
1.临床表现 2.心电图特征
(1)房室分离 (2)室上性夺获与融合波 (3)QRS波形态 (4)电轴 (5)QRS波时限 (6)胸导联同向性
3.心脏电生理检查
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的临床表现
1.器质性心脏病史:
① 心梗、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心源性猝死、
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史:
QRS波时限
左室特发性室速
左室特发性室速时QRS波时限可以小于140ms
RR间期规则性
RR间期规则性
RR间期的规则性
• RR间期绝对规则,相差小于10ms:室上速 • RR间期基本规则,相差小于40ms:室速 • RR间期绝对不等,相差大于40ms:预激综合征
并发房颤
RR间期规则性
• 当QRS波形态和RR
3. 发作时,静脉给予腺苷, 腺苷能够终止则提示为 室上伴预激
4. 发作时,记录食道电图,窦律时S1S1递增性刺激观 察QRS波形态的变化
其他
束支折返性室速与伴束支阻滞的室上速
• 束支折返性室速:常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史患者
由右束支传出,表现LBBB,类 SVT伴差传
其他
表现为窄QRS波的室速:≤140ms (1)间隔起源的室速 (2)心室激动很快穿入希浦系统,<1%
12导联心电图系统
12导联心电图系统12导联心电图系统国际上公认的常规12导联是标准I、II、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单极胸壁导联V1~V6。
特殊情况下加做V3R~V6R、V7、V8、V9导联等,以弥补12导联系统的不足。
标准导联自1903年Einthoven创建心电图以来,直至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以前,描记心电图仅有这一套导联系统。
不是说这一导联系统比下面将要介绍的加压肢体单极导联“标准”。
而是习惯上把这一导联系统称为“标准导联”。
标准I导联(简称I导联)左上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图1)。
图1 标准导联的连线方式标准II导联(简称II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右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
标准III导联(简称III导联)左下肢电极板连接于正极,左上肢电极板连于负极,组成双极III导联,反映了两个电极间的电位差。
除外右位心患者,可有意识地将左、右手电极反接后描记心电图以外,在心电图常规检查工作中,不要将四肢电极正负极的位置接错。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一、单极肢体导联将探察电极分别置于右上肢、左上肢及左下肢,与正极连接,负极与中心电端连接起来,把这样的导联分别称为VR、VL、VF导联图(图2)。
图2 单极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在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发现用VR、VL、VF导联系统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波幅较小,不便于分析测量,也与标准导联心电图波幅不匹配。
Goldberger改用加压单极肢体导联系统,方法很简单,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便将那个肢体的导联与中心电端的连系切断,心电图波幅增大50%,而不影响Wilson提出的“单极”导联的特性,这种导联称为Goldberger的aVR、aVL、aVF导联或称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并一直沿用至今(图3)。
图3 加压单级肢体导联的连接方式aVR导联:探察电极置于右手腕内侧,中心电端与左手腕和左下肢导线组成的中心电端相连。
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
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12导联心电图的含义和位置导语:心脏是人身体构建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
别看它只有拳头大小,却承担着将血液运行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维持人的基本活动这样一项重要任务。
心脏心脏是人身体构建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
别看它只有拳头大小,却承担着将血液运行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维持人的基本活动这样一项重要任务。
心脏直接反映了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心电图,可以直观观察出。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做个小科普,介绍一下,心电图中的一种——12导联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
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心电图的检查意义在于:用于对各种心律失常,心室心房肥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症检查。
产生:心脏周围的组织和体液都能导电,因此可将人体看成为一个具有长,宽,厚三度空间的容积导体,心脏好比电源,无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总和可以传导并反映到体表.在体表很多点之间存在着电位差,也有很多点彼此之间无电位差是等电的。
而12导联的心电图就是常见的3个肢体导联,3个加压肢体导联,6个胸前导联,一起就是12个导联的心电图了。
十二导联的位置以下: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3:V2与V4连线中点V5:左腋前线平V4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V6:左腋中线平V4V7:左腋后线平V4V8:左肩胛线平V4V9:左脊旁线平V4V3R-V5R:与左侧V3-V5对称,一般作V3R、V4R的,很少作V5R。
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价值对比研究
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价值对比研究敖雪玲;赵瑞【摘要】目的:比较EASI导联心电图在诊断心肌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心肌缺血患者200例,均记录其12导联及EASI导联心电图,统计EASI导联组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组诊断心律失常效果,及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价值与心电图ST-T改变幅度.结果:EASI导联组检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缺血比例高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组(P<0.05),EASI导联组发生电极滑脱、基线漂移及肌电干扰比例低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组(P<0.05),EASI导联组检出ST-T上抬幅度大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组(P<0.05),ST-T下移幅度大于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组(P<0.05).结论:EA-SI导联诊断心肌缺血所受外界干扰小,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检查诊断.【期刊名称】《河北医学》【年(卷),期】2016(022)001【总页数】4页(P72-75)【关键词】EASI导联;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肌缺血【作者】敖雪玲;赵瑞【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EASI导联是在Frank导联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简化改良而成,其保留了Frank导联系统的A、E及I三个导联电极,并于胸骨柄处增加了一个S电极导联[1]。
通过EASI导联系统能对E-S、A-S及A-I三个双极导联心电图波形进行直接的记录,并通过计算机运算后,进而衍生出常规12导联及其他临床重点关注导联心电图,其在长程记录及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
EASI导联调整了各导联电极安放位置,有效的解决了以上缺陷,更利于临床实践。
我院近年将EASI导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组主要探讨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后确诊存在心肌缺血者200例,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前均前后行EASI导联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体会
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体会冯丽钦;沈利平;陈东玲;展丽元;牛玉萍【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3(000)009【摘要】目的:探讨EASI心电图导联在CCU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监护中的应用效果与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CCU收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68例,通过EASI导联监护的方法,及时观察ST段变化趋势。
结果:EASI衍生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EASI 导联系统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易为临床接受。
结论:EASI导联所需电极较少,但可反映12导联心电图的心电信息,可更好地对危重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同时,由于电极安放位置明确,干扰少,而且监测的同时可以不影响临床其他治疗和检查,在临床工作中,EASI导联可完全取代常规监护导联。
【总页数】2页(P130-130,131)【作者】冯丽钦;沈利平;陈东玲;展丽元;牛玉萍【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CCU 广州 510610;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广州 510610;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CCU 广州 510610;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CCU 广州 510610;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CCU 广州 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人性化护理在中医心内科冠心病监护病房患者中的应用体会2.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CCU患者分层护理中的应用效果3.护理程序在CCU病房AMI患者中的应用体会4.探讨标准化沟通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5.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治疗及感染预防中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多世纪前,Waller就明确的认识到心脏产生的电位在人体上呈动态性空间分布,并于1887年应用Lippman毛细管静电计在人体表面记录到人类史上第一份心电图,但他仅记录到了室波的图形。
Einthoven受到Ader弦线式电流计的启发并对其进行改进,于1902年在人体表面描记到清晰的心电图,他将记录到的波形按先后顺序标记为P、Q、R、S、T(1年后他又记录到并命名了U波)。
1903年,Einthoven发表了《一种新的电流计》一文并获得广泛承认,这标志着心电图临床应用时代的开始。
一.心电图的形成原理众所周知,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是心电图形成的根本原因。
心脏大约由1010个心肌细胞构成,按时间先后记录下所有细胞除极、复极过程中在体表产生的综合电位代数和的变化即体表心电图。
心房除极形成P波;心室除极形成QRS波群,心室复极则形成ST段和T波。
体表心电图的波形取决于激动起源点的部位、激动扩布以及容积导体的特点等。
1.激动扩布的电偶学说心房、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过程大致如下:当处于极化状态(内负外正)的心肌细胞膜的某一部分受到机械、电流或化学性刺激时,该处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膜外的Na+迅速内流,使膜内外电位差由负电位立即反跃为正电位的过程被称为除极过程。
随后细胞内的K+外流,而Na+内流速度锐减至消失,细胞内由正电位立即下降而开始复极过程(其中还有Ca2+内流的参与)。
当阳离子出细胞的数量超过入量时,细胞膜又逐渐恢复原有的极化状态。
当极化膜的一端受到激动后,瞬时膜外的Na+大量进入细胞而开始除极。
此处的电位随之骤降(细胞膜外分布着负电荷,称为电穴),但邻近尚未除极的部分,膜外仍保持原有的阳离子(细胞膜外分布着正电荷,称为电源)。
物理学上称这种间距极小带有等量相反电荷的两个表面或两极为“电偶”(dipole,又称双极子)。
一条心肌纤维的两端出现了电位差,电流由电源流向电穴,这一局部电流可使未除极部分(电源)处细胞膜两侧电位差减少而达到引起兴奋的阈电位水平,结果在该处产生“动作电位”,使带正电荷的“电源”部分细胞除极而电位下降,而成为新的“电穴”。
如此扩展,直到整个心肌细胞乃至周围其它心肌细胞不断地产生“电穴”与“电源”,除极结束为止。
可见除极过程的扩布,正如一个电偶,沿着细胞膜在向前推进,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对于单个心肌细胞来说,胞膜最早开始除极的部分首先开始复极,复极部分的膜外重新出现正电荷,该部位的电位必然高于邻近尚未复极部分的电位,两者之间存在电位差,也就有电流活动。
电流由已复极部分(电源)流向尚未复极部分(电穴)。
随后,电穴部分也开始复极而成为其前面尚未复极部分的电源,而更前的部分先为临时电穴,随后转为电源,就象一个电偶沿着细胞膜在向前推进,其电穴在前,电源在后,恰与除极过程相反。
激动的扩布不单纯局限在细胞内,由于心肌细胞间存在着相互连接,电偶的推进可以跨越细胞界限。
由于心肌细胞的形状不规则,相互之间连接的分布也不规则,因而在电传导能力方面具有各向异性。
对于整个心脏来说,在每一瞬间都是许多个电偶同时沿着不同方向前进的。
每一个由电源和电穴组成的电偶向心脏的其他部位扩散的过程都有一定的方向和电势大小,是一种电向量。
在一个瞬间内,无数个心肌的电向量可以被综合成一个有方向,有强度大小的综合向量(瞬间向量)。
可以将激动扩布过程想象为大小及方向都在不断变化的瞬间向量的顺序变化,也可以想象为固定在容积导体中的一个电偶的指向和电势大小在不断变化。
2.容积导体的概念人体细胞浸于体液之中,而体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具有导电性,可以把体内任何部位产生的电流传导到其他部位。
人体作为一种导电介质是连续延伸的具有一定体积的三维空间区域,整个躯体可以看成一个类似柱状的容积导体(volumeconductor)。
EASI导联衍生12导联的原理郭继鸿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容积导体的导电特性。
一桶氯化钠溶液就属于均质容积导体,在其中心,放置一个电池的两极,由于氯化钠溶液具有均匀一致的导电性,所以电流布满整个容积的溶液中,沿无数线路自正极流向负极,而溶液中各个部位的电流强度不同,所测得的电位也不同。
在这桶氯化钠溶液内与两个电极等距离的平面上其电位为零,在此平面的两侧有无数的等电位线,在同一条等电位线上,任何两点的电位均是相等的。
电池的正、负极可以看成一个电偶,越靠近正极电位越高,越靠近负极电位越低。
实验证明,容积导体中某一点的电位强度与它到电偶中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其次该点与电偶轴线的成角关系也影响着电位的大小,可以用公式表示:V=E・cosθ/r2(V为容积导体中某一点的电位,E代表电偶的电势差,r为该点至电偶中心的距离,θ为该点和电偶中心连线与电偶轴线所形成的夹角)。
均质性容积导体只是为了理解心电图形成原理而对躯体建立的一种简化模型。
实际上,人体是由不同组织器官构成,各部分的阻抗不同即是非均质的,当然其形态也并非简单的圆柱形。
二.导联的概念、构成和发展心电信号通过电极传入到心电图机,再经滤波和放大后记录为心电图波形。
记录心电图的电极联接方式称为导联。
按其导线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双极导联和单极导联。
①双极导联:将一对电极(正极和负极)直接放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任意两点而构成,两点间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性(由负极指向正极)。
它测量的是两个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
当正极所在部位的电位高于负极所在部位的电位时,记录的波为正向;当正极所在部位的电位低于负极部位的电位时,记录的波为负向。
②单极导联:就是将双极导联中的负极与“0”电位相连接,测定的是正极(又称探查电极)所在部位与“0”电位之间的电位差。
若正极所在部位的电位高于“0”时,记录的波为正向;若正极所在部位的电位低于“0”时,记录的波为负向。
如前文所述,体表心电图记录的是全部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综合电位的变化,记录的图形可以受到细胞跨膜电位差以及记录电极在电偶所产生的电场中的位置的影响。
按照心电向量的理论,某个导联上记录的心电图图形取决于该导联的方向(即该导联的电轴),随时间变化的心电向量在导联轴上的投影被描记成量化的心电图,而在特定平面上的投影可描记成心电向量环。
(一)常规12导联系统1.双极肢体导联(标准导联)1906年,Einthoven提出了双极导联的概念和等边三角形学说(被称为“Einthoven三角”),并定义了I、II和III导联(图1)。
I导联:左上肢连接心电图机的正极,右上肢连接负极;II导联:左下肢连正极,右上肢连负极;III导联:左下肢连正极,左上肢连负极。
2.单极胸前导联1932~1934年,Wilson在其导师Lewis的工作基础上,创建了至今仍在沿用的单极胸前导联(V1~V6)。
Wilson根据Kirchhoff电流定律,将标准导联的左上肢、右上肢及左下肢3个电极各串联5000Ω的电阻后连接在一起,因其综合电位几乎等于“0”而构成一个中心电势—“中心电端”。
将心电图机的负极端连接于中心电端,正极端与放置在胸壁特定部位的电极连接,便构成了胸前导联。
3.单极加压肢体导联虽然Wilson曾提出3个单极肢体导联,但记录的波形幅度小不便于观察。
1942年Goldberger提出,记录某一肢体的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电极与中心电端的连接切断,即将另外两个肢体电极连接起来与心电图机的负极相连,结果形成了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右上肢)、aVL(左上肢)和aVF(左下肢)。
图1Einthoven三角图2心电向量环在Frank导联系统三个正交面上的投影I、II、III、aVR、aVL、aVF以及V1~V6导联这12个导联在临床中被常规应用,习惯上称为Wilson12导联系统。
(二)Frank正交导联系统1956年,Frank提出了一套校正的正交导联系统。
该导联系统共有7个电极。
胸部放置5个电极,位于胸骨下部平第5肋间水平,分别为:前正中线为E;背部正中线为M;右腋中线为I;左腋中线为A;左前胸部E和A的中点为C。
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放在左足为F和颈部背面正中偏右1cm处为H。
每个电极连有不同的电阻,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心脏在胸腔中偏左前和人体导电的不均匀性,由于其物理基础健全、设计合理而广泛用于心电向量图技术中。
该系统只采用互相垂直的X、Y、Z三个导联。
电极A和C联合,与电极I配以电阻构成X导联,X轴的方向从右向左。
电极C、E和I联合,电极A与M联合配以电阻,二者共同构成Z导联,Z轴从前向后。
电极M与F联合,和H配以电阻构成Y导联,Y轴从上向下。
为了标记空间心电向量而设想三个轴互相垂直相交于心脏中心,再由三个轴分别组成Frank导联系统的水平面、矢状面和额面(图2)。
(三)EASI导联系统1988年Dower正式发表文章,将其最初用于运动试验的EASI导联系统公之于众。
这套导联系统实际是对Frank导联系统的简化改良,保留了原有的A、E和I三个电极,在胸骨上端(即胸骨柄处)增加了S电极。
利用EASI导联系统可直接记录E-S、A-S和A-I三个双极导联的心电图,特别是通过运算处理后可以从中衍生出常规12导联和其它需要的导联心电图,有利于长程记录和监测。
Frank导联系统中的M点位于背部,在不能坐起的患者中记录不方便;H点位于颈部,容易产生噪声干扰;F点位于下肢,无法在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中采用。
EASI导联系统摒弃这些位点,从而避免了相应缺陷。
三.导联转换与衍生心电图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心脏瞬间所产生的电势可以用位于心脏中心的单个等量电偶来表示,瞬时心电向量的方向是从负极指向正极(也是激动扩布的方向),振幅与电势的大小成正比。
某导联心电图的电压与综合心电向量在该导联电轴上的投影有关,当心电向量与导联电轴平行时,波幅最大;若与导联电轴垂直时,波幅最小。
对于同一个体而言,虽然各个导联的连接方式和方向不同,但都是对位于同一个有限容积导体中的同一个生物电源产生的电势变化进行记录的,所以在任一时刻各导联记录的电压之间有固定的数学关系。
我们先以标准导联为例进行说明。
I导联电压(VI)=左臂电位(ФL)-右臂电位(ФR);II导联电压(VII)=左腿电位(ФF)-右臂电位(ФR);III导联电压(VII)=左腿电位(ФF)-左臂电位(ФL),所以VI=VII-VIII(图1)。
根据Einthoven三角学说,三个标准导联在同一平面(额面)且被假设为成等边三角形关系,所以这个等式只是在二维范围内进行的最简化的推算,但从中我们可以窥悉由记录导联(“源导联”)的已知电压能够推算出其它导联的未知电压。
1.导联转换的概念和方法从“源导联”记录的心电信息,通过计算可以转换处理为其它“目标导联”的心电信息,这就是导联转换。
利用导联转换就可以根据少数有限导联记录的心电图推导出更多导联的心电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