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传感器和红外收发对管.
红外光电对管
![红外光电对管](https://img.taocdn.com/s3/m/e9afb5f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f.png)
红外光电对管
红外光电对管是一种能够检测红外线的传感器,它由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组成。
发射管能够发出红外线,接收管则能够感受到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
红外光电对管在自动控制、安防监控、医疗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例如,在安防监控中,红外光电对管能够实现对人体和物体的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在医疗器械中,红外光电对管能够检测人体体温,用于测量体温或监测病情变化。
红外光电对管的优点包括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
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价格较高、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红外光电对管的技术不断升级,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
预计未来红外光电对管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1 -。
红外光电二极管原理及应用
![红外光电二极管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e9b3191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10.png)
红外光电二极管原理及应用红外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检测和转换红外辐射能量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当红外光照射到光电二极管的PN结时,光子的能量激发了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使得电子跃迁到导带带底,形成电流。
因此,红外光电二极管能够将红外光能量转换为电信号。
红外光电二极管具有很多应用。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红外遥控器中。
我们都知道,红外遥控器是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工具,通过按下按钮向电子设备发送特定的红外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
红外光电二极管作为红外信号的接收器,能够接收到红外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而通过电路控制电子设备的功能。
其次,红外光电二极管被广泛应用于红外传感器中。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和感知物体热能辐射的设备。
它能够通过收集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来判断物体的存在和距离。
红外光电二极管作为红外传感器的核心部件,能够接收并转换红外辐射能量为电信号。
通过检测电信号的强度变化,红外传感器能够确定物体的存在和距离,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检测。
此外,红外光电二极管还被应用于红外摄像机中。
红外摄像机是一种能够在低照度环境下进行拍摄并转换为可见光信号的设备。
它通过红外光电二极管感应环境中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通过信号的处理和转换,红外摄像机能够将低照度环境中的物体转换为可见光图像,以便监控和拍摄。
此外,红外光电二极管还可以用于夜视设备和红外通信等领域。
在夜视设备中,红外光电二极管能够感知弱光环境中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实现无光环境下的观察和监测。
在红外通信中,红外光电二极管能够将信息通过红外辐射传输,实现无线通信。
总结来说,红外光电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红外光能量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广泛应用于红外遥控器、红外传感器、红外摄像机、夜视设备和红外通信等领域。
通过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红外光电二极管能够实现对红外辐射的检测、感知和转换,从而拓展红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光电传感器和红外收发对管.
![光电传感器和红外收发对管.](https://img.taocdn.com/s3/m/1f660555cf84b9d528ea7a98.png)
光电传感器件的应用作者:黄世玲于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电子协会814一、RPR220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黑线如下图所示,左边是实物图,右边是内部结构图从内部结构图可以看出,光电传感器就是由左边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右这的红外接收管练成,说白了就是把红外收发管封装在一起而已。
1、怎么看这个传感器的管脚图:印有RPR220字样的那一面向上,管脚对着自己,这样看过去就如右图所示2、 RPR220的原理电路图12端的红外二极管发出红外光,经白纸(黑色会吸收光线,无反射反射回来给34端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当接收到红外线,则34导通,常用电路如下:1 当检测到黑线时,此时也就是红外接收管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34的红外接收三极管截止,则在RPR220的3管脚输出一个电压。
若检测到的是白线则3脚没有电压输出。
2 LM339是一个四电压比较器,一个芯片有四个比较器,因为我们不可能只用一个光电传感器去寻迹,至少要三个光电器件,所以用339比较器可以降低成本和电路的复杂度。
比较器的5脚是一个基准电压,建议用可变电阻器W1调到2.5V ,再与4脚的电压(既是RPR220的3脚输出的电压比较。
3 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若检测到黑线,刚RPR220的3脚输出一个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若RPR220的3脚的电压比基准电压大,则LM339的2脚就输出一个低电平。
相反检测不到黑线,则LM339的2脚就输出一个高电平。
这样单片机就可以“看“到黑线了。
据经验,要提高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是光电传感器离黑线的距离,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管的电流不能太大,本人建议R2=100K为好。
(呵呵,可以试验一下,得到合适自己的标准一、红外收发对管的应用其实红外对管与光电传感器RPR220是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是红外对管是分立的器件。
发射的功率大一些,主要用来避障。
实物如下图所示:黑色的是红外接收管,而白色的是红外发射管,应用电路请参考红外对管说明书.pdf。
实验5-光电传感器
![实验5-光电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1302e14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d.png)
实验5 光电传感器(反射型)测转速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传感器测转速的原理及运用;2.了解光电池的光照特性,熟悉其应用。
3. 了解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和伏安特性。
基本原理:1.光电传感器由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管、达林顿输出管及波形整形组成。
发射管发射红外光经电机反射面反射,接收管接收到反射信号,经放大,波形整形输出方波,再经F/V 转换测出频率。
2. 在光照作用下,由于元件内部产生的势垒作用,在结合部使光激发的电子空穴分离,电子与空穴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而产生电势的现象称为光伏效应。
硅光电池就是利用这一效应制成的光电探测器件。
3. 在光线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电导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
光电导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体效应。
光照愈强,器件自身的电阻愈小。
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称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无极性,其工作特性与入射光光强、波长和外加电压有关。
所需单元及部件:电机控制单元、小电机、F/V 表、光电传感器、+5V 电源、可调±2V -±10V 直流稳压电源、主副电源、示波器;硅光电池、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压表;光敏电阻、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平衡网络中W1电位器、F/V 表。
实验步骤(一):光电传感器测转速实验图1 测速电路图1.在传感器的安装顶板上,拧松小电机前面的轴套的调节螺钉,连轴拆去电涡流传感器,换上光电传感器。
将光电传感器控头对准小电机上小的白圆圈(反射面),调节传感器高度,离反射面2mm —3mm 为宜。
2.传感器的三根引线分别接入传感器安装顶板上的三个插孔中(红色接+2V ,黑色接地,兰色接Vo )。
再把Vo 和地接入数显表(F/V 表)的Vi 和地口。
3.合上主、副电源,将可调整±2V -±10V 的直流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切换到±4V ,在电机控制单元的V +处接入+4V 电压,调节转速旋钮使电机转动。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9714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3.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应用于人体感应和非接触温度测量等领域的红外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辐射检测:红外对管利用其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将被测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转化为电信号。
当被测物体(如人体)的温度不同于周围环境时,会产生不同的红外辐射能量。
2. 热电效应:红外对管内部的红外辐射会导致半导体材料表面温度的变化。
半导体材料具有热电效应,即在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电势差。
这样,红外辐射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将转化为电信号。
3. 电信号转换与放大:红外对管的电信号需要经过转换和放大才能被接收器或其他设备处理。
一般来说,红外对管内部会有相应的电路进行信号转换和放大,以使输出信号能够被准确地检测和分析。
4. 接收和处理:放大后的电信号将通过导线传输到接收器或其他设备,以进行后续的处理。
接收器可以根据电信号的强弱、频率等特征,判断被测物体的存在、移动方向、温度等信息。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根据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然后通过转换和放大的过程,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处理的形式,以实现人体感应和温度测量等功能。
红外线对管寿命
![红外线对管寿命](https://img.taocdn.com/s3/m/32a16df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a.png)
红外线对管寿命概述红外线对管是一种常见的光电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遥控器等领域。
在使用红外线对管时,其寿命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外线对管寿命的相关内容。
什么是红外线对管红外线对管是一种能够感受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的光电器件。
它由红外线接收器和红外线发射器组成,其中红外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外部红外线信号,红外线发射器用于发射红外线信号。
红外线对管的工作原理红外线对管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线接收端:当外部红外线入射到红外线接收器时,其内部的光敏传感器会接收到红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
2. 红外线发射端:当红外线发射器接收到电信号时,会将电信号转化为红外线信号,并发射出去。
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影响因素红外线对管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1. 工作电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直接影响其寿命。
通常情况下,工作电流与寿命成正比关系,过高的工作电流会缩短红外线对管的寿命。
2. 工作温度:红外线对管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若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会加速器件老化,导致寿命缩短。
3. 使用环境: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也会对红外线对管的寿命造成影响。
长期处于灰尘较多或湿气较大的环境中,会降低器件的寿命。
4. 工作频率:红外线对管的工作频率也会对其寿命产生影响。
频率过高会加速组件老化。
延长红外线对管寿命的方法为了延长红外线对管的寿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控制工作电流:合理控制红外线对管的工作电流,避免过高的工作电流对器件造成损伤。
2. 控制工作温度:保持红外线对管的工作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的温度导致器件老化。
3.优化使用环境:对于使用环境中的灰尘、湿气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定期清洁器件和控制湿度等。
4. 控制工作频率:避免过高的工作频率,以减缓器件老化速度。
红外线对管寿命测试方法为了确保红外线对管的质量和寿命,常常需要进行寿命测试。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67204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c.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一、工作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具体而言,红外对管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1. 发射器发射器通常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其外部电流通过二极管,将电流转化为红外光。
红外光具有较高的频率和短波长,适用于传感器应用。
2. 接收器接收器是由光敏电阻构成的。
当红外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接收器将这个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供后续电路处理。
3. 工作方式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射器发射红外光,接收器接收红外光,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测量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变化,可以检测到外部的物体或者障碍物。
二、应用领域红外对管由于其便捷和灵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 运动检测与安防红外对管可以用于运动检测和安防系统。
当有物体靠近或者经过红外对管时,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强度会发生变化,从而触发警报或者相应的反应。
2. 手势识别红外对管也可以用于手势识别。
通过分析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识别手势的动作,实现例如控制电视、音响等家电的功能。
3. 自动照明红外对管还可以用于自动照明系统。
通过检测到人体的存在,红外对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自动开启或关闭照明设备,实现节能的效果。
4. 自动门窗在一些公共场所,如商场、机场等,红外对管也常常被用于自动门窗的控制。
当有人靠近时,红外对管感应到信号的变化,从而触发门窗的打开或关闭。
5. 温度测量通过调整红外对管的特定指标,还可以将其用于温度测量。
当红外对管接收到物体所发射的红外光时,可以通过测量其信号的强度,来估计物体的温度。
三、总结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
通过发射器发射红外光、接收器接收红外光,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以实现对物体或障碍物的检测。
由于其广泛应用于运动检测、手势识别、自动照明、自动门窗等领域,红外对管在现代科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光电对管工作原理
![光电对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96bb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1.png)
光电对管工作原理
光电对管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包括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两部分。
其工作原理如下:
光电发射器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发射出去的器件。
通常使用的光电发射器是发光二极管(LED)。
当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电子和空穴在PN结的结合区域重新组合,发生复合过程,释放出能量,产生光。
光电发射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可由电路控制,从而调节发射出的光强度。
光电接收器是指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接收的器件。
常见的光电接收器是光敏电阻(LDR)和光敏二极管(PD)。
当光照射在
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上时,光能被吸收,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空穴对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产生电流,从而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
当光电发射器和光电接收器组合在一起时,光电对管可以实现光能到电能的双向转换。
当电流通过光电发射器时,发射出光能,可以用于光信号的传输和光电信号的发出。
当光照射在光电接收器上时,光能被转化为电信号,用于接收和检测光信号。
光电对管的工作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和电导效应。
光电对管具有响应速度快、传输距离远、耐高温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光电测量、光电控制和光电传感等领域。
红外线光电开关的原理
![红外线光电开关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6a137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1.png)
红外线光电开关的原理
红外线光电开关的原理是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和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非接触式的光控功能。
红外线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应红外线光能的设备,它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会产生一束红外线光束,而接收器则用于接收红外线光束的反射或透射信号。
当红外线光束照射到被检测物体上时,光电二极管会接收到被物体反射或透射的红外线光束,产生光电流。
如果物体接近光电开关,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会增大,光电流也会随之增大。
而如果物体离开光电开关,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强会减小,光电流也会变小。
通过测量光电二极管接收到的光电流大小,红外线光电开关可以识别物体的存在与否。
当光电流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开关会输出一个信号并执行相应的动作,比如触发报警、控制电路等。
红外线光电开关具有非接触式感应、高精度、高速响应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安防监控等领域。
它常用于检测、计数、测量、定位、判别等任务,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红外对管与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区别
![红外对管与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4c8c62f647d27284b73514d.png)
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原理)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红外线光电传感器原理)光电传感器是通过把光强度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控制的。
光电传感器在一般情况下,有三部分构成,它们分为:发送器、接收器和检测电路。
发送器对准目标发射光束,发射的光束一般来源于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激光二极管及红外发射二极管。
光束不间断地发射,或者改变脉冲宽度。
接收器有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电池组成。
在接收器的前面,装有光学元件如透镜和光圈等。
在其后面是检测电路,它能滤出有效信号和应用该信号。
此外,光电开关的结构元件中还有发射板和光导纤维。
三角反射板是结构牢固的发射装置。
它由很小的三角锥体反射材料组成,能够使光束准确地从反射板中返回,具有实用意义。
它可以在与光轴0到25的范围改变发射角,使光束几乎是从一根发射线,经过反射后,还是从这根反射线返回。
分类和工作方式⑴槽型光电传感器把一个光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面对面地装在一个槽的两侧的是槽形光电。
发光器能发出红外光或可见光,在无阻情况下光接收器能收到光。
但当被检测物体从槽中通过时,光被遮挡,光电开关便动作。
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切断或接通负载电流,从而完成一次控制动作。
槽形开关的检测距离因为受整体结构的限制一般只有几厘米。
⑵对射型光电传感器若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离开,就可使检测距离加大。
由一个发光器和一个收光器组成的光电开关就称为对射分离式光电开关,简称对射式光电开关。
它的检测距离可达几米乃至几十米。
使用时把发光器和收光器分别装在检测物通过路径的两侧,检测物通过时阻挡光路,收光器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⑶反光板型光电开关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它的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称为反光板反射式(或反射镜反射式)光电开关。
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被反光板反射回来被收光器收到;一旦光路被检测物挡住,收光器收不到光时,光电开关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e8bb96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f.png)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接收器件,广泛应用于红外遥控、红外测距、红外反射传感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
一、红外对管的基本原理红外对管是一种具有红外敏感元件的光电转换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光的吸收和转换。
当红外光照射到红外对管上时,红外光被红外敏感元件吸收,并产生电流信号。
通过对这个电流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红外光的检测和测量。
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电路主要包括信号检测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等部分。
1. 信号检测电路红外对管的信号检测电路主要用于检测红外光的存在与否。
它通常由一个光敏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
当红外光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光敏二极管产生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电压信号可以检测到红外光的存在。
2. 放大电路红外对管输出的电流信号比较微弱,需要经过放大电路进行放大。
放大电路通常采用运放作为放大元件,通过调节运放的增益大小,可以实现对红外光信号的放大。
3. 滤波电路由于红外对管对其他频段的光也有一定的响应,为了减少干扰和提高检测精度,需要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件,如电容、电感等,来滤除非红外光信号。
4. 输出电路红外对管经过信号检测、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最终需要输出一个电压或电流信号。
输出电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路设计,如电压输出、电流输出或开关输出等。
三、红外对管的典型应用场景1. 红外遥控红外对管广泛应用于遥控器中,用于接收和解码遥控器发送的红外信号。
当用户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键时,遥控器会发送一个特定的红外信号,红外对管接收到这个红外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解码电路解码后,可实现对电视、空调、音响等家电的遥控操作。
2. 红外测距红外对管还可以用于测量物体的距离。
通过发射红外光,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可以计算出物体与红外对管的距离。
这种红外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动门、机器人导航、智能驾驶等领域,实现对物体距离的快速测量和定位。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e78d3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0.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能够检测红外线辐射的传感器。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辐射可以引起特定材料的响应。
红外对管通常由一个发射管和一个接收管组成。
发射管通常由一个发光二极管构成,它能够发射红外线辐射。
当二极管通电时,会通过PN结发射出红外光。
这些红外光具有特定的波长范围,通常在800纳米到1100纳米之间。
接收管则由一个光敏二极管组成,它可以感知到通过环境中传播的红外光。
当红外光照射到光敏二极管上时,二极管会感受到光的能量并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的大小与光敏二极管所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成正比。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当没有遮挡时,发射管会向接收管发射红外光,在接收管中产生一定的电流。
然而,当有物体遮挡住两个管之间的路径时,红外线无法到达接收管,导致接收管中的电流减小或消失。
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各种应用,例如红外遥控器、红外安全系统等。
通过检测接收管中的电流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是否有物体遮挡住了传感器的路径,从而实现相应的控制或报警功能。
总结起来,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发射管和接收管之间的红外光传输完成红外辐射的检测。
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控制。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7caa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d.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红外线感应领域的传感器,它可以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它在安防监控、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红外对管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首先,红外对管内部包含了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而红外接收器则会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对管的感应范围时,它会阻挡红外线的传播,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改变。
其次,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红外线的特性。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长于可见光,人眼无法直接看到。
而物体的热量会发出红外线,因此红外对管可以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感应。
接着,当红外对管接收到红外线信号发生改变时,它会将这一变化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这个输出的电信号可以被连接到其他电路或者控制系统中,实现对被检测物体的监测和控制。
此外,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了红外线的反射和折射。
当红外线遇到不同的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会影响红外对管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的探测和识别。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感知环境中的红外线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输出,实现对物体的检测和感应。
它在各种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95e23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f.png)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的特性。
该器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
红外发射管是由半导体材料构成的二极管,通过与电流的结合,产生了红外辐射。
当向红外发射管中通入电流时,材料内部的载流子受到激发,能级跳跃会产生光子发射,这些光子的波长通常在红外范围内。
发射管的物理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决定了辐射的频率范围。
红外接收管也是一种半导体器件,作为感应红外辐射的元件。
当被探测物体发射红外辐射时,接收管的光敏元件会感应到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电压信号。
接收管的结构和阈值电压决定了其对红外辐射的敏感度。
当接收管接收到足够强度的红外辐射时,会产生电压信号输出。
在红外对管中,发射管和接收管通常被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壳体中。
当被测物体发射红外辐射并被接收管感应到时,接收到的信号会通过电缆或无线传输到接收器进行处理。
接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频率来确定被测物体的特性,例如温度、运动速度等。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辐射的物理特性,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红外遥控器、红外测温仪、红外安防系统等。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102e6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0.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辐射与物体温度的关系。
红外对管内部包含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
发射器通常是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能够发射红外光线。
而接收器则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周围环境中的红外辐射。
当红外发射器被激活时,它会发射一束红外光线。
这束红外光线会在周围环境中传播,并与物体相互作用。
根据黑体辐射原理,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辐射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就越大。
当红外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上时,物体会吸收部分红外光能量,并转化为热能。
同时,物体也会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发射出一部分红外辐射能量。
这些发射出的红外光线会被红外接收器接收到。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光线后,会转化为电信号,并经过放大处理后输出。
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与周围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密度相关。
因此,当有物体靠近红外对管时,接收器会接收到更强的红外信号。
通过测量从接收器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可以判断周围是否有物体靠近。
红外对管可以用于人体检测、反射光探测等应用。
在安防领域中,红外对管被广泛应用于人体感应器和入侵报警系统中,能够实现对潜在危险的及时发现和报警。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d7b45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8.png)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
红外对管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传感器,其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
红外对管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例如红外遥控器、红外感应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长于可见光,但短于微波。
红外线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红外线来感知物体的温度、距离等信息。
红外对管利用了这一特性,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来实现物体的检测和测距。
红外对管通常由发射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发射器会发射一束红外线,而接收器则会接收这束红外线。
当有物体遮挡住红外线时,接收器会接收到较少的红外线,从而产生一个信号。
通过检测这个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存在,以及物体的距离和位置。
在红外对管的工作过程中,发射器会不断地发射红外线,而接收器则会持续地接收红外线。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线的范围内时,接收器会接收到不同强度的红外线,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电信
号会被放大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数字信号,用于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但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将红外对管应用于红外遥控器中,通过发射和接收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空调等家用电器。
此外,红外对管还可以用于安防系统中,通过检测红外线的变化来实现对物体的监测和报警。
总的来说,红外对管利用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来实现物体的检测和测距。
其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红外对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对管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20aede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f.png)
红外对光管的原理及应用简介:红外线接收管是在LED行业中命名的,是专门用来接收和感应红外线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光线的。
一般情况下都是与红外线发射管成套运用在产品设备当中。
详细可参阅:广州市光汇电子有限公司的产品说明。
特征与原理:红外线接收管是将红外线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它的核心部件是一个特殊材料的PN结,和普通二极管相比,在结构上采取了大的改变,红外线接收管为了更多更大面积的接受入射光线,PN结面积尽量做的比较大,电极面积尽量减小,而且PN结的结深很浅,一般小于1微米。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是在反向电压作用之下工作的。
没有光照时,反向电流很小(一般小于0.1微安),称为暗电流。
当有红外线光照时,携带能量的红外线光子进入PN结后,把能量传给共价键上的束缚电子,使部分电子挣脱共价键,从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简称:光生载流子)。
它们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参加漂移运动,使反向电流明显变大,光的强度越大,反向电流也越大。
这种特性称为“光电导”。
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一般照度的光线照射下,所产生的电流叫光电流。
如果在外电路上接上负载,负载上就获得了电信号,而且这个电信号随着光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分类:红外线接收管有两种,一种是光电二极管,另一种是光电三极管。
光电二极管就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光电三极管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同时,也把电流放大了。
因此,光电三极管也分为两种,分别别是NP N型和PN P型。
作用:红外接收管的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在光控、红外线遥控、光探测、光纤通信、光电耦合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如何选择红外线接收管:红外线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光电信号的放大倍率,一般的有1000-1300 1300-1800 1800-2500,这些对灵敏度有决定作用。
ST188光电式传感器
![ST188光电式传感器](https://img.taocdn.com/s3/m/c9ae42fc7cd184254a3535ae.png)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ST188)1.ST188介绍。
如图所示为ST188的实物图。
A-K为红外发射管。
C_E为红外接收管。
内部电路图为:2.电器特性:实际实用时不要超过此值: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A_K电流)反向加在A_K间的电压最大集射电压最大射集电压实用的环境温度3.光电特性。
4.使用方法。
根据光电特性,选取发射管的静态电流为20mA。
典型的压降为1.25v,如果供电电压为5V,那么,此时在发射管上需要串联电阻,电阻大小为R=(5-1.25)/0.02;即:R=187.5欧姆。
取标称电阻,R=200,那么此时的电流小于20mA,但是不影响结果。
C_E端的电阻比较灵活,毕竟他是用来输出高低电平的,在此我们接一个2K的电阻,其实上面电路图中的活动变阻器没有必要,只是为了测试方便,调整阈值电压用的。
5.原理说明:当没有物体反射红外线时,ce之间截止,无电流流过,输出电压为电源电压,高电平。
当有物体反射红外线时,be饱和导通ce也就导通了,输出端就相当于接地。
输出电压为低电平。
6.辅助电路:由于此电路在检测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死区电压,故我们可以适当的加上电压比较器做辅助电路,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调节比较电压的大小改变ST188的测量灵敏度。
电压比较器应该会搭吧,不会那就是模电没学好。
7.制作实物:智能循迹小车。
(在物电院510展览窗里面。
可去实验室看)智能天平小车。
(在物电院510展览窗里面。
可取实验室看)ST188循迹模块。
湖北大学08电一黄威200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传感器件的应用
作者:黄世玲
于2010年1月14日星期四电子协会814
一、RPR220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黑线
如下图所示,左边是实物图,右边是内部结构图
从内部结构图可以看出,光电传感器就是由左边的红外发射二极管和右这的红外接收管练成,说白了就是把红外收发管封装在一起而已。
1、怎么看这个传感器的管脚图:
印有RPR220字样的那一面向上,管脚对着自己,这样看过去就如右图所示
2、 RPR220的原理电路图
12端的红外二极管发出红外光,经白纸(黑色会吸收光线,无反射反射回来给34端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当接收到红外线,则34导通,常用电路如下:
1 当检测到黑线时,此时也就是红外接收管没有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34的红外接收三极管截止,则在RPR220的3管脚输出一个电压。
若检测到的
是白线则3脚没有电压
输出。
2 LM339是一个四电压
比较器,一个芯片有四个比较器,因为我们不可能只用一个光电传感器去寻迹,至少要三个光电器件,所以用339比较器可以降低成本和电路的复杂度。
比较器的5脚是一个基准电压,建议用可变电阻器W1调到2.5V ,再与4脚的电压(既是RPR220的3脚输出的电压比较。
3 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
若检测到黑线,刚RPR220的3脚输出一个电压与基准电压比较,若RPR220的3脚的电压比基准电压大,则LM339的2脚就输出一个低电平。
相反检测不到黑线,则LM339的2脚就输出一个高电平。
这样单片机就可以“看“到黑线了。
据经验,要提高光电传感器的灵敏度(主要是光电传感器离黑线的距离,光电传感器的接收管的电流不能太大,本人建议R2=100K为好。
(呵呵,可以试验一下,得到合适自己的标准
一、红外收发对管的应用
其实红外对管与光电传感器RPR220是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是红外对管是分立的器件。
发射的功率大一些,主要用来避障。
实物如下图所示:
黑色的是红外接收管,而白色的是红外发射
管,应用电路请参考红外对管说明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