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管理十大弊端或十大不足

合集下载

土地管理的十大不足(最终定稿)

土地管理的十大不足(最终定稿)

土地管理的十大不足(最终定稿)第一篇:土地管理的十大不足我国土地管理的十大不足之处一、土地产权制度残缺不全现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缺陷。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公社制度。

人民公社成立后,我国彻底摒弃了延续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度,实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共同劳动;劳动成果共同分配是集体经济的三大特征。

劳动决定成果的分配,而生产资料不再作为分配的要素,集体成员脱离集体经济组织,不再参与集体活动,其权益相应消失。

二元土地制度形成的深层次矛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这就形成了二元土地所有制度。

在二元土地所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二元土地管理制度。

这种二元土地制度造成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如低补偿高出让,地方政府成为损害农民利益的始作俑者,城乡二元土地市场正在形成,城市土地国有化将受到严峻挑战,土地粗放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土地审批制度明显失效中国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了审批制度,实行严格的计划管制,任何使用土地搞建设的行为都要得到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批准。

现实情况则是,几乎所有需要报批的土地迟早都得到了合法批准。

同时,为了逃避应缴的国家有关税费、规避过程中繁琐的手续和程序、节约时间成本和租金,被管制者则常常大量违法使用土地。

总之,无论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土地最终都被使用,土地审批制度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管制成本和被管制的时间成本、协调成本、寻租成本等,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土地违法行为,租金的创设则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极大扭曲。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失灵我国《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如因信息不完全、不充分、滞后甚至扭曲、失真,规划根本不切实际,也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以分配指令性控制指标为特征的规划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缺乏约束力;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公众参与,其合法性受到挑战;规划没有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缺乏合理性;规划跟着领导变,规划跟着项目走,规划可以随意调整,缺乏权威性;规划极少考虑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违法用地的势头无法遏制。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近年来,土地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国土地管理业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影响了农民收入和城乡发展的均衡。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本文将就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和当前正在实施或拟订的改革措施展开论述。

一、土地管理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 土地规划不合理导致浪费当前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新建开发区域及基础设施项目,并对旧有农田进行二次开发。

然而,在部分城市和乡村中,由于缺乏统筹规划以及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了大量低效利用、闲置或废弃状态下所占据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2. 土方工程引起环境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建设项目需要进行“挖山填海”的土方工程。

这些工程在取土和填海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生态系统退化、水源减少、土地沙化等问题。

3. 土地执法不严格导致违法行为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护土地资源,但执法力度还不够强劲,对于违规占用耕地、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等行为给予的处罚缺乏震慑力。

这导致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民权益和社会公平。

4. 农村闲置宅基地挂靠问题突出在许多农村地区,存在着闲置宅基地难以流转、挂靠等问题。

这种状况极大浪费了土地资源,并阻碍了乡村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

二、改革措施1. 完善土地规划制度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健全统一科学合理的城市与乡村整体规划制度。

通过制定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财政投入方向及限额,并提高监管效果与反腐败力度,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在土地开发中,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行可持续规划和环境评估。

同时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以减少环境破坏。

3. 加强土地执法力度针对违规占用耕地、非法买卖农村集体土地等问题,在执法上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打击力度。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土地资源。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现象十分普遍。

部分地区存在着盲目开发土地资源的情况,过度开垦耕地、过度开发房地产等问题比较突出,给土地资源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2.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在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部分土地被闲置或者不合理利用,造成了土地浪费的现象。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三闲”土地问题,即“空闲、荒废、低效”。

3. 土地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的土地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了土地资源管理上的一些混乱和不合理。

比如土地变更和土地利用审批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一些违法用地和非法占地行为。

4. 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不力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存在着破坏生态环境的非法开发行为,加之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环境保护工作不力。

二、应对策略必须完善土地资源管理法规与政策体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立法、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的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加强对土地使用行为的监管和约束,规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对土地资源环境的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于耕地、水土流失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于一些严重恶化的土地资源环境,要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改善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

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地节约利用等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土地息息相关,土地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提高农村土地管理水平是推动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只有农村土地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纵观我国近年土地管理成效,尤其是对农村土地管理的成效,不难看出我国的农村土地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积极思考探寻解决方案,以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标签:农村;土地管理;不足;对策一、农村土地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1.1农村耕地乱占乱盖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部分人为了生活涌向了城市寻求发展,导致农村耕地存在严重的荒置现象。

而且还存在多起随意占用耕地的情况,例如随意栽植、随意建房、土地荒废等。

诸如此类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致使农村土地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

1.2集体的经济短缺随着我国的发展,在农村税费改革实施之后,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导致农村基层政府收入减少。

一些村民通过变卖农村耕地或者是高价出租耕地,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从而致使农村的可用耕地越来越少。

1.3土地流转过程不够规范,农户权益得不到保障我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由国家相关政策指导,在集体经济组织和土地承包合同共同的束缚与约束下。

但是仍然存在著合同的不规范性,使其执行具有随意性。

基层干部私自变更合同、收回或调整农民土地,更有甚者未经农户许可,就迫使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了较大程度的侵害。

二、对农村土地管理的一系列的对策2.1提升干部群众法治意识,积极推进政策落地见效加强土地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政治觉悟。

通过组织村民积极学习政策,提升村民政治素养,推动土地管理制度落地见效,使农民的权益得以保障,更好促进农村更快更好发展。

着力贯彻落实“一户一宅”以及“五个不准”等政策,确保相关政策、路线以及方针的落实到位,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使农村在稳定中谋求发展。

中国土地管理十大弊端或十大不足

中国土地管理十大弊端或十大不足

中国土地管理十大弊端或十大不足土地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一颗“毒瘤”。

国家监察部门无时不刻都在打击土地腐败。

但是腐败依然层出不穷的滋生蔓延。

其实认识土地腐败问题,必须从根本认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只有从制度本身出发,认识和解决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好土地腐败问题。

目前中国实行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但其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严重掣肘了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践行。

一、土地产权制度残缺不全土地产权的核心是土地财产的所有权,相关权利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有:地役权、永佃权、地上权、典权、抵押权、租赁权等等。

中国土地管理中的一个基础性缺失就是长期以来没有建立有效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一是缺乏对土地产权(包含土地财产权及他项权利)的明晰界定和解说;二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抽象、虚置,所有人与代理人之间没有理清界限和责任;三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多个主体代表,模糊不清;四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弱势地位,将集体土地以“所有权”称谓之,实乃名不副实。

经济学认为,制度创设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各种利益主体矛盾激荡与博弈的过程,而产权制度黑洞正是寻租和腐败活动猖獗、农民丧失参与制度创设博弈过程的重要根源。

二、土地征用制度被滥用中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具有征地主体的唯一性、征地行为的强制性、征地条件的补偿性、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性等特点。

可以说,现行征地制度的实质是从农村和农民身上“抽血”来积累工业资金,忽视了农民的土地权利。

这是社会矛盾凸显、越级上访不断的症结所在。

我国土地征用的有关法律规定缺乏对公益性要件的实质限制,任由各级行政机关自行解释,代理人自由裁量权太大,不仅导致政府滥用征地权,而且容易出现权力腐败。

同时,征地程序不透明、不公平,被征地农民知情权被剥夺,公民财产权利被侵犯。

在这种制度笼罩下,集体土地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敛财的聚宝盆。

三、征地补偿制度极不合理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实质上已演变成一种对农民利益明目张胆的掠夺行为,主要表现在:①征地补偿标准太低,而且按倍值计算依据不足。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土地整治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存在大规模开发建设低效率、低产出的情况。

大量农村生产用地被非农业建设所占用,导致农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2. 土地资源流失严重。

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大量农地被非农业用地所替代,土地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土地利用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2%以上。

3. 土地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土地资源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污染。

4. 农村土地规划管理不合理。

在一些地方,由于土地规划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碎化,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整治和保护工作。

5. 土地整治政策不够精准。

一些地方对于土地整治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政策执行不到位、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二、应对措施1. 加强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

完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严格保护耕地,防止非农业用地侵占。

健全土地使用、流转、承包等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 推行土地资源保护与修复。

加大对于土地资源保护与修复力度,加快修复受污染的土地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土壤修复技术的评估标准和监测体系。

3. 加大执法力度。

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加大土地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于跨区域、跨地域的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监管,保障农村耕地资源的保护。

4.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政策的落实力度。

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土地作为一种有限资源,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土地的利用、分配和保护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着当前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旨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

二、土地流转不顺畅的问题1.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流转难以顺利实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土地所有权不明晰、流转手续繁琐等原因所致。

农民难以获得土地产权证书,致使他们在流转土地时缺乏交易的保障。

流转土地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批准,程序繁琐且时间漫长,使得土地流转变得困难。

改进策略:(1)建立健全土地产权制度,确保土地所有权明晰化和产权交易的便捷性。

(2)简化土地流转手续,降低流转门槛,提高流转效率。

(3)加强对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

2. 城市土地流转问题城市土地流转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出让方式单一、价格不合理等方面。

目前,城市土地出让常以拍卖或招标形式进行,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土地价格的虚高,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沉重负担。

土地的利用率也较低,使得大量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改进策略:(1)多元化土地出让方式,如以租赁、合作等形式,以促进土地资源的更好利用。

(2)建立公正、透明的土地流转市场,确保土地流转价格合理。

(3)加大对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鼓励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

三、土地环保问题1. 土地污染问题土地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乱排乱放、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原因,我国部分农田和工业用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

改进策略:(1)加强土地污染治理工作,提高土壤的耕作质量和农产品的安全性。

(2)加大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广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模式。

(3)加强工业用地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工业废物处置体系,减少土地污染的发生。

简析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简析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简析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摘要:我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仍存在着规划不充分、使用效率不佳等诸多问题。

所以,我们要从土地管理制度入手,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土地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真正地做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让我国的土地资源真正的得到合理的利用。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土地管理;不足之处;解决措施1有效利用有限土地、加强土地管理的意义1.1保障人类生存,促进社会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人们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对于土地的消耗程度也逐渐加大。

如果不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土地资源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发展到最后人类将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必须依赖肥沃富饶的土地资源。

如果不能加强土地管理,保护土地资源,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只能成为一句口号,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全国粮食供给问题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合理保护和科学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进人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经济建设、保证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1.3维护社会稳定农业的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关系到六亿农民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因此,加强土地管理,是维护我国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关键。

2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不足2.1对土地基本制度仍然存在认知错误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土地所有权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具体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用地单位和个人只有使用权;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土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土地管理改革一直是国家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工作,在过去几年中,土地管理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当前土地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促进土地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

现存问题:1. 土地使用权管理混乱。

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划分和管理不够规范,导致一些土地使用权出现了混乱和争议。

一些土地被多次出租、转让,土地权属关系不清晰,甚至出现了土地流转后产权纠纷的情况。

2.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是因为土地使用权管理不规范,导致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不够合理和有效;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上存在缺失,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困难。

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受到各种限制,导致一些承包地无法进行有效的流转,限制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 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不公平。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有些地方存在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不公平的情况,给受征地农民带来了不公平的对待。

政策建议:1. 完善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

应该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登记和管理制度,规范土地权属关系,明确土地使用权的产生、流转、终止等相关规定,以防止土地使用权出现混乱和争议。

2. 实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

应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监督,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应该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和方式,保障受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不公平的对待。

结论:土地管理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推进和改善。

通过完善土地使用权管理制度、实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制度、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等措施,可以促进土地管理改革的顺利进行,并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地资源支撑。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制度缺陷和改革思路一、当前土地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根源土地管理体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纵向关系,即土地管理机构的垂直关系(上下级关系及其职能界定);第二是横向关系,即土地管理与相关职能部门,如规划、房产等部门的关系。

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在以上两个方面均存在着重大制度缺陷。

基于讨论的主题,本文重点关注纵向关系。

现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从纵向来看,共有五级部门组成:中央政府设国土资源部;省级政府设国土资源厅;地级政府设市国土资源局;县、区级政府设县级国土局;乡镇政府设乡镇国土管理所。

上下级国土管理部门之间主要是一种业务和政策指导关系,某一级别行政区国土部门的人事安排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的意愿,上级国土部门只具有人事建议权利和事后备案义务而不具有事前决定权力。

这种人事制度安排决定了基层(地级市及以下)国土部门主要在执行对应级别地方政府的政策意图,由此导致了上级国土部门对下级国土部门的政策监督权力虚置、业务指导职能的弱化和国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严重扭曲。

例如,县级国土局常常对市级国土局的国土执法监督很不以为然。

其根源正是市级国土局对县级国土局的人事任免没有决定权。

!""#年初,中央政府决定在省级以下国土部门实行垂直管理,其实质是从人事制度方面强化上级国土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管理职权。

但这只是一个过度性的制度安排,它仍然没有触及体制问题的根源。

如果省级地方政府存在违反中央政府国土政策意图的动机,中央政府如何进行监管?比如,如果省级政府提出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来加速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必然会导致行政区内各级基层政府加快城市扩张、圈占耕地、盲目开发,这显然违背中央政府的耕地保护、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意图。

因此,单独靠省级以下国土部门垂直管理将难以形成有效约束,不完全垂直管理亦非治本之策。

国土管理体制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其根源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混淆了两类所有制土地的管理职能,造成国土政策的变形。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管理是国家为了维护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保护土地资源,对土地的利用、开发、保护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组织,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然而,在实践中,土地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的浪费与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例如,在耕地上建造房屋、挖沙取土等行为,都会对土地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2. 土地规划不合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许多地方的土地利用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例如,城市不断扩张,侵占周边良田沃土;而农村地区则存在大量闲置土地,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这种不合理的土地规划导致土地资源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3. 土地权益纠纷: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由于权属不清、程序不规范等原因,经常引发土地权益纠纷。

这些纠纷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土地的正常利用,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 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存在诸多漏洞和不足之处。

这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土地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对策与建议1.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土地监管,防止乱占耕地;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对破坏土地资源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2. 科学合理规划土地:针对当前土地规划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各类用地的范围和标准;加强土地利用的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合理利用问题;在规划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 完善土地权益纠纷解决机制:针对土地权益纠纷问题,应建立健全纠纷解决机制。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当事人依法维权意识;完善纠纷调解和仲裁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加大对恶意侵占土地资源的打击力度等。

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题目: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 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土地管理是指对土地使用和利用进行规划、监管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土地管理往往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粗放目前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着粗放的现象,即土地利用的空间利用效率低。

一些地方或者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2)土地规划不科学土地规划是指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的规划,包括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等。

然而,一些地方存在着规划不合理、超面积开发等问题。

3)土地使用权不明晰土地使用权不明晰也是土地管理领域的一大难题。

一些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不清晰,存在争议,导致土地使用不当、浪费。

4)土地监管薄弱地方政府对土地利用和开发的监管不到位,导致一些违法建设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

2. 整改措施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已经意识到了严峻的形势,并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1)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政府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监管,严格控制土地开发的规模和范围,杜绝盲目开发、超面积开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

2)完善土地规划体系政府加强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出更加严格的土地规划方案,防止出现规划不合理的情况。

加大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确保规划的有效执行。

3)明晰土地使用权政府部门对土地使用权进行排查和调查,明确土地的使用权归属,防止因使用权不明晰而导致的纠纷和浪费。

4)加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土地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透明化,便于监管,提高管理效率。

5)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违法占用土地、超面积开发等行为,政府将严格依法处理,加大处罚力度,使违法成本更高,形成震慑。

通过上述整改措施的实施,相信土地管理领域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一系列整改措施的实施,我国的土地管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地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更多的措施来促进土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管理直接关乎国家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保护好土地资源,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过度开发和利用不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发现象较为严重。

大量农田被工商业用地、住宅用地所替代,导致农田的减少,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此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土地浪费也十分严重,一些地区存在大量的闲置建设用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 土地资源管理不严格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审批程序不规范、投机等现象,导致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腐败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打破规定,违规审批土地使用权,导致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不负责任的现象,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3. 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也是我国土地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一些地方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追求规模化和速度,导致土地利用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

4. 土地污染严重在我国,土地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

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土地中,严重影响了土地的资源质量,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使得土地变得不适合农业生产,对粮食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土地过度开发和利用不合理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土地利用权的规划和审批,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杜绝土地资源的浪费现象。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审批程序要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符合国家的土地资源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精准地实施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中最为关键的资源之一。

因此,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但是,在实践中,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土地利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土地利用强度过大。

由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导致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的匮乏和土地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一些地区甚至存在土地浪费现象。

2、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产权不清晰等问题,使得土地流转难度较大,限制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进程。

3、土地违法用途比例较高。

由于部分地区对土地的管理不到位,一些土地出现了非法的用途。

比如,一些地区存在违法占地、私人批地等问题,这会导致土地的浪费和破坏。

4、土地利用规划不够科学。

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评估有待完善,一些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过于简单和粗略,没有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等因素,导致地区发展不平衡。

5、土地市场不完善。

尽管我国已经实行了土地出让市场化的政策,但土地市场一直存在滞涨、假拍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土地利用的效率,还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二、对策1、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通过加强土地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严格限制非法用地和恶性开发行为,加强对各地土地开发的监查和审核。

对滥用、恶意挪用、强占土地资源的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降低违法成本,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和科学利用。

2、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加强土地权属、流转及规划的管控,减少土地流转成本,提高资金性、流转性、创新性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运行。

3、优化土地规划管理。

加大对土地使用计划、用地批准管理以及土地利用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使土地规划更加科学、系统,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4、健全土地市场。

通过拓宽土地市场交易渠道,打击虚假交易行为,保证土地市场的公正和透明,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失及对策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失及对策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失及对策一、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失农村土地制度有一些缺陷和弊端,需要予以改进和完善。

其中,最主要的缺陷和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承包制度限制。

传统的土地承包制度一般按照家庭为单位进行,无法满足集体化经营的需要。

同时,承包期限较短,难以促进农村稳定的农业生产和长期经营计划。

2. 土地使用权无法证明。

由于缺乏相关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无法得到有效的证明,难以参与市场交易和经济活动。

3. 土地流转难度大。

由于土地财产权的不清晰,土地流转的难度很大。

农村土地难以实现有效的市场流通,限制了农民土地财产的增值和土地流动性的提升。

4. 土地权益分配不公。

在传统的土地制度下,土地权益分配存在不公和不合理的情况。

一些富有的农户经常会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同时农村贫困问题也难以得到解决。

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以下是可以采取的一些对策:1. 改革土地承包制度。

可以通过加强土地的集体化经营管理、增加承包期限和扩大承包面积等方法,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和利益。

2. 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

可以通过建立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分离制度,承认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积极发展土地租赁市场,加强国有土地使用的合规性管理等手段,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证明和保障。

3. 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可以通过拓宽土地流转渠道、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土地交易市场等途径,推动农村土地财产权的流通化和实现市场化流转。

同时,加强土地权属和租赁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促进土地流转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4. 解决农村土地权益分配不公问题。

可以通过改革土地权利和收益分配机制,个性化和差别化地制定政策,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和帮助力度,提高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水平,实现农村土地权益更加平等的分配。

综上所述,完善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管理视角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缺陷及对策

管理视角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缺陷及对策

管理视角下我国土地用途管制缺陷及对策1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存在缺陷
我国的土地用途管制,是以城镇建设为主,以优化城乡结构、发展就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传统的管制机制中存在繁琐流程、专利政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土地利用管制机制存在落后等原因,导致了管制过于繁琐,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土地资源整体利用存在落后,收益不高,效率低下;土地违法犯罪不受到有效抑制,培育充分竞争机制依然有待提高,存在以发改委决策为主的官僚主导制度;城市设计和土地安排根据现阶段需求而安排,缺乏长远规划考虑,发展不够均衡;土地公共性质失衡,社会负担增加,财政收入降低,土地税收效果及经济社会效益发挥不足等问题。

2 改进方法
(1)减少土地审批的繁琐程序,建立全新的土地管制体系,以解决目前繁琐流程、低审批效率和专利政策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
(2)加强土地安排的长远规划性,系统性思考如何把持好宏观和微观土地资源;
(3)健全财政支持、政策性补贴、城乡统筹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政策,来调节市场价格,合理开发土地;
(4)完善竞争机制,例如结合土地竞买或投标,强化财务关注点,调节土地价格,优化土地使用效果。

3 结论
我国土地用途管制存在缺陷,需要减少土地繁琐的审批程序,加
强土地安排的长远规划性,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性补贴,城乡统筹发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系列政策,完善竞争机制,以提升土地
利用效果,调节市场价格,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推动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我国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土地整治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土地整治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过程,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效益,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1.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地方盲目扩张城市规模,导致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大片农田被城市化用地所取代,导致农田资源的流失和扩大城市规模带来的环境问题。

2. 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被工业废弃物、垃圾、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质严重污染,影响了土地的利用和再生产能力。

3. 土地资源回收利用率低。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土地资源被闲置或者只有短期利用,导致土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再利用和保护。

4. 土地资源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我国各地土地利用规划不够统一,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缺少统筹,使得土地整治和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5. 土地承载力减弱。

土地承载力是指土地耐受和支撑城乡发展的能力,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土地承载能力减弱,导致土地资源紧张。

以上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土地整治和管理工作的进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

建立健全城乡土地利用政策体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再生产利用体系,确保土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再生产。

3.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土地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再生产能力。

4. 加强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

建立城乡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推动土地整治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统一规划和整合。

我国在土地整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一、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土地管理业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但由于市场需求和发展变化速度快,相对应的法规更新改进举步维艰。

这导致土地管理业在实践中存在缺乏明确指导和约束的情况,给各类利益相关方带来困惑和不确定性。

2. 土地资源浪费我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然而,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

一方面,城市扩张带来大量无序用地行为,耗费了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另一方面,农村闲置的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过多的浪费使得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低下,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 土地划拨程序繁琐在中国,所有可供企事业单位和城市居民购买或租赁的土地都需要由政府进行划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土地划拨程序繁琐,时间成本高,不仅拖慢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也给个体经济活动带来一定的限制。

此外,土地划拨过程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利益输送等问题,容易引发腐败行为和不公平现象。

4. 土地承包权难以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权分割、继承等问题困扰着农民。

由于限制了土地承包期限和流转方式,很多农村土地无法有效利用起来。

同时,传统的家族土地继承制度也导致大量低效用地无法流转或整合形成规模经营,并阻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改革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解决土地管理业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情况修订相关法律,明确各类主体在土地管理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同时,建立健全配套的细则和操作指南,为实践提供具体指导。

2. 推进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为了减少浪费现象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政府可以制定相应政策措施鼓励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加大对城市扩张行为的监管力度,鼓励更新改造老旧建筑,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耗地量。

另外,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将闲置土地流转给有意愿进行规模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然而,我国的土地利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分析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并不高。

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不高。

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效果不佳,造成土地浪费和资源浪费。

2. 土地环保意识淡薄土地环保意识淡薄也是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在一些地区,土地被大规模开采或大规模开发,导致土地退化或污染。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许多人只关注土地的价值和利润,而忽视了土地环境的保护。

3. 土地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也是我国土地利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

土地管理体制包括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机构、土地管理规划和土地管理措施等。

由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和土地管理缺乏制度化管理,土地管理和利用缺乏规范和监管,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流转费用较高,有利于非法占用土地等问题的发生。

二、对策建议为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应该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加强土地分类管控,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保护机制,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将限制大规模开采、开发土地的政策贯穿于所有部门,严格打击非法私占土地等行为。

要加强土地环保意识,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在教育和宣传中加强环保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环保知识和技能,提高环保法制知识,秉持环保信念,理性施策,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来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土地环境。

土地管理体制的完善是实现土地利用管理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建立土地利用的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管理措施。

要加快建设土地信息公开平台,做到实时监管,保证土地管理的公开透明。

同时,还要促进土地市场透明化,实行一票否决制,保障土地流转的公开透明性和公平性。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

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及政策建议土地管理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土地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土地管理的改革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目前我国土地管理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土地使用权制度不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限、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土地管理改革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完善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推动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土地管理改革现存问题1. 土地使用权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土地使用权的确权和登记不完善,导致土地使用权难以明确,不利于土地流转和经营。

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土地使用权期限固定,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长期保值增值。

2.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限由于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到了限制,导致农村土地资源不能够流动使用,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和分配问题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造成了农民利益的不稳定。

3.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主要是由于土地碎片化、农业用地大量浪费等问题导致的。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政策建议2. 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了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限的问题,可以逐步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将自己的土地进行流转,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

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和分配问题的研究,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针对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土地整治和规划管理工作,推动农村土地的整合利用,减少土地碎片化和浪费现象,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大对农业用地的审查力度,减少农业用地的滥用和浪费。

三、总结土地管理改革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土地管理十大弊端或十大不足
土地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一颗“毒瘤”。

国家监察部门无时不刻都在打击土地腐败。

但是腐败依然层出不穷的滋生蔓延。

其实认识土地腐败问题,必须从根本认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只有从制度本身出发,认识和解决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才能解决好土地腐败问题。

目前中国实行着一种独特的土地制度,但其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与经济规律背道而驰,严重掣肘了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践行。

一、土地产权制度残缺不全
土地产权的核心是土地财产的所有权,相关权利在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有:地役权、永佃权、地上权、典权、抵押权、租赁权等等。

中国土地管理中的一个基础性缺失就是长期以来没有建立有效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一是缺乏对土地产权(包含土地财产权及他项权利)的明晰界定和解说;二是国有土地所有权主体抽象、虚置,所有人与代理人之间没有理清界限和责任;三是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多个主体代表,模糊不清;四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处于弱势地位,将集体土地以“所有权”称谓之,实乃名不副实。

经济学认为,制度创设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各种利益主体矛盾激荡与博弈的过程,而产权制度黑洞正是寻租和腐败活动猖獗、农民丧失参与制度创设博弈过程的重要根源。

二、土地征用制度被滥用
中国的土地征用制度具有征地主体的唯一性、征地行为的强制性、征地条件的补偿性、土地所有权的转移性等特点。

可以说,现行征地制度的实质是从农村和农民身上“抽血”来积累工业资金,忽视了农民的土地权利。

这是社会矛盾凸显、越级上访不断的症结所在。

我国土地征用的有关法律规定缺乏对公益性要件的实质限制,任由各级行政机关自行解释,代理人自由裁量权太大,不仅导致政府滥用征地权,而且容易出现权力腐败。

同时,征地程序不透明、不公平,被征地农民知情权被剥夺,公民财产权利被侵犯。

在这种制度笼罩下,集体土地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敛财的聚宝盆。

三、征地补偿制度极不合理
中国的征地补偿制度实质上已演变成一种对农民利益明目张胆的掠夺行为,主要表现在:①征地补偿标准太低,而且按倍值计算依据不足。

②按三年平均产值测算不合理也不科学,它没有综合考虑土地的各种因素。

③安置方式简单。

对被征地农民习惯上只考虑给予经
济上的补偿,而对失地农民的居住安顿、重新就业、生活观念和生活习惯转变等问题却考虑不多。

④土地补偿费和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使得原本就严重偏低的征地补偿款最后到了农民手中就少得可怜,这种分配格局难以体现农民的土地权益。

四、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流于形式
从理论上讲,受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社会经济加快发展、自然灾害频繁的根本制约,从中、长期看,无论是总量动态平衡还是项目耕地占补平衡都将难以维继;在实际操作中,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面临着耕地保有量信息失真、补充耕地质量不达标、资金难以落实到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因毁林造地和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搞虚假数字平衡、加大企业的投资成本等等问题。

中央管制部门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基本的控制手段与技术、有效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性措施,致使这一制度安排基本失效。

五、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不切实际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问题多多,如:①保护数量偏多,全面保护等于什么也没有保护。

全国划定基本农田多达16亿亩,超过耕地保有量的80%,实际比重肯定还要高得多,如今不少地方的基本农田数量已大大超过耕地保有量的数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②为了凑够数字,不少地方的基本农田被划到山坡甚至山顶上、海边滩涂地、黄土高坡、沙漠盐碱地,使基本农田保护失去实际意义。

③基本农田保护完全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匹配,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农民财产的支配权和使用权。

④基本农田保护使地方发展经济的成本急剧上升,地方政府缺乏保护动力。

⑤基本农田保护的任务大多由经济相对落后的市县来完成,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总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没有解决为谁保护、为何要保护、谁来保护、如何保护、如何补偿、质量技术标准、经费从何而来、各方权利与责任界定等基本问题。

六、土地审批制度明显失效
中国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建立了土地审批制度,实行严格的计划管制,任何使用土地搞建设的行为都要得到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事先批准。

现实情况则是,几乎所有需要报批的土地迟早都得到了合法批准,同时,为了逃避应缴的国家有关税费、规避申报过程中繁琐的手续和程序、节约时间成本和租金,被管制者则常常大量违法使用土地。

总之,无论是合法还是不合法,土地最终都被使用,土地审批制度大大增加了政府的管制成本和被管制者的时间成本、协调成本、寻租成本等,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土地违法行为,租金的创设则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极大扭曲。

既然如此,那么如此低效的土地审批制度的现实意义又何在呢?
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失灵
中国《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诸多先天性不足,如因信息不充分、不完全、滞后甚至扭曲、失真,规划根本不切实际,也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以分配指令性控制指标为特征的规划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缺乏约束力;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公众参与,其合法性受到挑战;规划没有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缺乏合理性;规划跟着领导变,规划跟着项目走,规划可以随意调整,缺乏权威性;规划极少考虑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违法用地的势头无法遏制。

规划2010年耕地保有量1.28亿公顷,但规划批准实施才一年,到2000年底全国就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耕地少于2010年保有量,提前10年用完规划指标。

此后愈演愈烈,因此国土资源部郑振源指出,规划和指令性指标已无任何“权威性和约束力可言”,“指令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高度集权的审批制度并未奏效,计划配置失灵显而易见”。

“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这就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真实写照。

八、地籍登记制度不完善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物权法律制度中最基础的制度,其目的一是确权,二是保护交易安全。

长期以来,受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滞后的影响,中国的土地登记法制不健全,土地登记代理人制度建设跟不上,地籍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基础资料不全不实,对配置土地资源和土地权利流转的保障措施不够,集体土地产权发证缓慢,土地权利私下流转的现象非常严重。

这既造成大量社会公共资源的流失,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

九、土地监察制度难以操作
中国土地违法主体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违法量大面积小。

对这类违法行为,土地执法监察没有法定的强制措施,对于正在进行的违法行为,只能责令停止,若当事人置之不理就无能为力了,必须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不是执行不了,就是时间拖得太久,木已成舟,人为地加大了执法的对抗性和执法难度。

二是党政机关违法,“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重点工程”等用地往往由领导以言代法,这类违法量小但面积大。

据有关统计数字,在土地违法案件中,党政机关违法占总宗数的20%,但违法面积却占违法总面积的80%,“因公违法”、“违法者受惠”在土地问题上极具代表性,因为党政机关违法常常使执法者左右为难,最终大都不了了之。

十、土地市场制度尚未真正建立
市场是指在一个法律框架确定和实施产权与契约的制度安排下,其中存在一群潜在的买者和潜在的卖者,他们通过交换和相互竞争产生激励,从而寻得一种较优的结果。

中国的土
地市场与相对完善的市场制度相去甚远。

首先,法律框架不确定,《土地管理法》对土地市场问题基本没有涉及。

其次,没有建立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和完善的契约制度。

第三,土地一级市场完全由政府垄断,缺乏自由竞争氛围。

中国大量的土地如行政划拨地、协议出让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违法用地等等均游离于土地交易市场之外,导致土地资产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大量的土地资产价值被人间蒸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