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开发特色课程加快特色学校建设

合集下载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摘要: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

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

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正文:众所周知,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量,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实践证明,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不在于建立各种特色形式本身,而在于特色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和效能,在于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即真正使学校特色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

无数优秀学校的发展史表明:突出的学校特色决定着学校战略及相应的制度策略的制定,决定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发展的速度,影响着校内各种资源的开发与组合,塑造着学校的品牌价值。

可以说,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追求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十特长”的学生的办学目标,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以特立校”的办学理念,把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突破口,积极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

一、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健康的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具体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可选择性和丰富性上。

学校特色项目实施方案创建特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项目实施方案创建特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特色项目实施方案创建特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1.教育改革的大潮已经来临,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

2.学校特色项目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

3.创建特色学校,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水平,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教育公平。

二、项目目标1.确立学校特色发展方向,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管理模式。

2.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学骨干。

3.培养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使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

4.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1.确立特色发展方向(1)调研国内外特色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成功经验。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立特色发展方向,如科技、艺术、体育等。

(3)制定特色发展计划,明确具体目标和实施步骤。

2.构建特色课程体系(1)整合现有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形成课程体系。

(2)注重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课程质量。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鼓励教师参与特色项目的研究和开发,提升教师创新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4.培养特色人才(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2)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

(3)搭建特色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

5.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1)加强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2)举办特色活动,展示学校的特色成果。

(3)开展校际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学校整体水平。

四、项目实施保障1.组织保障(1)成立特色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建立项目实施进度表,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2.资金保障(1)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资金支持,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大美育”办学理念下“以美育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美育”办学理念下“以美育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美育”办学理念下“以美育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者:丁苗苗宋丽娟来源:《辽宁教育·管理版》2023年第10期摘要:锦州市古塔区站前第四小学校在课程建设的迭代发展中,以“融合化”为手段,以“美视点”为抓手,以“真体验”为标准,开展学科内、学科间、课内外的深度融合,推动课程有逻辑、立体地“落地”,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关键词: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建设策略与方式;以美育美课程承载着学校的办学目标。

锦州市古塔区站前第四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大美育”办学理念下,不断审视课程的价值取向,探寻课程的落地方向,思考课程的未来走向,持续推进“以美育美”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个性得到发展、人格得以健全,实现更好地成长。

一、理念先行,引领“以美育美”课程价值观走向文化理念引领着学校课程价值观的走向,最终影响学校的教育品质。

学校旨在以“大美育”为理念,以“美视点”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审美能力的人”为目标,促进学生适性发展,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教育的目标、过程、评价等都基于人、适合人、培养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成就学生的美好未来。

在“大美育”的框架下,学校的课程建设自2013年开始,经历了“点状变革—线性设计—多维联动”三个层次,即从点状水平的课程变革(校本课程的门类增减)到线性课程的设计与打造(围绕办学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再到文化建构与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建立鸟巢状、多维联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

尽管不断更迭,但课程的价值指向始终如一,即“以美育人,美育未来”,具体来说,就是儿童视角、整体构建、合作创生、动态协调。

二、实践创新,探索“以美育美”课程建设的愿景与策略(一)课程建设愿景学校积极构建“五育融合”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以“大美育”為起点,形成“M生本”美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构体系,综合提质促成长

课程建设构体系,综合提质促成长

课程建设构体系,综合提质促成长发布时间:2022-04-18T06:14:05.241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53期作者:杜丛英[导读] 只有构建起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快速而全面地发展。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518000摘要:为了办好8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城中村学校,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构建了适合师生发展的“红树林课程体系”,实现了由“传统城中村学校”到“品牌新学校”的华丽蜕变。

关键词:城中村学校课程建设优质教育城中村学校的教育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抓住机遇,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是下沙小学教育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地生根的载体,是学校教育的凭借,只有构建起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校快速而全面地发展。

一、发扬红树林坚韧精神,构建红树林课程体系学校位于深圳中心城区的下沙社区,与深圳湾畔的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邻。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蓬勃向上的红树精神,正是城中村学生在成长中所需要的。

让每一个学生都像红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是“下沙教育人”关于生命教育的朴素理念,即,让每一个生命都蓬勃向上,培养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少年。

红树林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红树为具象,包括根课程、干课程和叶课程三个部分。

1.根课程——呵护生命。

它包括地方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和禁毒教育课程,校本课程中的安全体验课程、心理健康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阳光体育课程。

2.干课程——滋养生命。

它是红树林课程体系的主干,核心是国家课程,还包括习惯养成课程和国学经典课程。

3.叶课程——彰显生命。

它是红树林课程最为夺目的部分,为课程的枝叶。

学校拟开发更多门校本课程,重点开设活动形态课程、研究形态课程和职业形态课程,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年度工作总结4篇_5

学校年度工作总结4篇_5

学校年度工作总结4篇学校年度工作总结篇1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从下面三个方面汇报__年/附中班子及我本人的主要工作。

一、学校主要工作:回顾这四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坎坎坷坷,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在全体教职工的鼎力支持下,我们有收获、有快乐,也有遗憾和苦闷,有汗水,也有泪水,我们都勇敢的挺过来了。

这四年我的总结是:(一)更新了教育理念:以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关注课堂,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生命,以科研促教学,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二)教学教研工作:1、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要向教学常规要质量,为此,我们特别注重抓好“备、讲、批、考、辅、研”为核心的教学常规的工作,做到“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每学期教科研室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听课笔记、教学反思、读书笔记及学生作业检查两次以上,学校通过教学督导组推门听评课、学生评教、召开学生课代表会议了解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常规情况,并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化考核挂钩。

2、大胆改革课堂教学。

随着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学习了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朗口及太原清徐二中的教改经验,使我们认识到不进行新课程改革,学校就无法发展,就要被淘汰,就是死路一条。

教科研室尝试探索形成了学校自己的教学模式“六环节教学模式”,真正使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逐步把课堂变成了学堂;明确了知识是学生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不是讲知识的;课堂上尽可能地做到“三讲”、“三不讲”,即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要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要讲,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要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教师的课改意识增强了,课堂效率提高了。

3、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一个人就是一座富矿,只要去开掘,它就会不断地给人以惊喜;更是一口清泉,只要去引导,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甘美的泉水。

学校近几年尽可能地给教师搭建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学习心得(2篇)

2024年学校特色建设学习心得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主体的刻意追求下,经过较长的教育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具有较高办学水平、育人效果显著且呈现出整体风格独特的学校。

特色学校建设是素质教育推动下的一种学校发展的新战略,通过学习,对于学____色建设,我有如下心得。

一、学校特色建设要有的放矢,挖掘特色建设特色学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即挖掘特色,寻找突破口,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起始活动。

特色建设不是对过去、传统的彻底抛弃,而应在继承中创新。

学校的传统特色,包括学校已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等方面。

以学校传统优势为突破口是大多数特色学校形成的途径。

对于学校工作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薄弱之处,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不断努力地解决它,最终化薄弱为特色,以此为突破口,为薄弱学校走出困境指明道路。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偶然出现突出成就,比如教师在某次大型教学比武中获奖,学生在某次大型比赛中获胜等,外界也会给予学校一些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要把握这些机会,创造出特色。

二、要加强校本研究,创造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建设需要一种扎根学校实际情况,紧扣特色的科研,校本研究就是适合特色学校建设的有效科研模式。

校本研究强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因而它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特色学校建设中能紧扣特色而进行研究。

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这就使得研究主体与研究场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提高了特色学校建设效率。

校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对于研究什么问题、研究多长时间等都可以按照学校需要决定,这有利于集中力量解决特色学校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三、要开发校本课程,承载学校特色每一所特色学校都有其特色办学目标,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特色课程为载体。

特色课程的功能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个性服务。

校本课程补充了国家课程所带来的不足,完善了对人的个性培养,承担了特色学校的特色育人目标,几乎任何一所特色学校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

以特色课程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以特色课程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以特色课程助力学校内涵发展作者:李国会邹定琼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1年第07期近年来,神农架林区实验初级中学秉持“学校有特色课程、学生有专业特长”的办学思想,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在特色学校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特色课程的大胆探索。

从2014年开始,学校就在探索研究特色课程建设问题,先后开发了“行进管乐”“墨香书法”、古筝、二胡等特色课程。

“行进管乐”在山区学校是比较难开设的课程,一是师资匮乏,二是学校投入负担大。

为此,学校从武汉聘请丁胜军专业教学团队,每月来学校开展两天集训。

集训期间,管乐特长班的学生和学校音乐教师同时参加学习,平时的训练则由音乐教师负责。

“墨香书法”、古筝、二胡特色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

科学规划,逐步实施,规范、整体地推进特色课程。

一是学校将特色课程建设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在推进过程中“由点带面”,逐年开展特色项目,通过总结上一个特色课程实施的经验,评估下一个特色课程项目,保证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与可行性。

2014年秋季学期,学校开设“行进管乐”课程,2016年开始实施校园足球和冰雪运动项目,2017年开设书法特色课程,2019年开设古筝、二胡课程,2020年开设篮球、足球、排球课程。

二是特色课程建设具有整体性,融合在学校整体课程框架中,围绕培养目标,体现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通过“特长班”方式和分年级管理的办班模式,以课程特色为切入点,开展校本课程研究。

三是科学组织实施。

学校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科学安排师资力量和教学时间,并利用寒暑假开展专业集训活动。

学校还编写了《古筝二胡教材》《管弦乐训练教材》《書法教材》等校本课程教材。

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源,营造可持续发展局面。

一是在组织领导方面,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特色课程有章可循,稳步前进。

二是在师资训练方面,学校采用资源整合、校内外结合、“外聘内训”优化配置的方式,拓宽学校教师的专业培训渠道,提升体音美教师的专业水平。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11.05•【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的报告——2024年11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请审议。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下称“双一流”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

党中央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加快“双一流”建设作出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会议审议通过“双一流”建设重要文件;2016年以来,14次深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今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对“双一流”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李强总理多次强调,要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丁薛祥副总理多次研究部署,对“双一流”建设要进一步突出中国特色提出明确要求。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深入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各方意见建议,指导和支持各地各高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设进展与成效(一)组织实施一是统筹布局,动态调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

综合高校办学条件、学科水平等情况,确定首轮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下简称建设高校)和46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以下简称建设学科),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第二轮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学科等国家急需领域加强布局,新增7所建设高校、41个建设学科。

以特色课程的实施引领特色学校的建设

以特色课程的实施引领特色学校的建设

以特色课程的实施引领特色学校的建设
戴永祥
【期刊名称】《广东教育(高中版)》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
显学校的办学特色,达到促进学校更新的日的。

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的课程,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机制是:基于学校,联系社区;以教师为主体,实现多方力量的协商对话;将课程开发、实施、评价融入同一过程之中;【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戴永祥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入校指导与课题引领相结合稳步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红色遵义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纪实
2.构建基于办学哲学引领的特色课程体系研究——北城小学"心智教育"引领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之路
3.『远航教育』特色课程引领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4.“特色学校”与“特色课程”建设成为一道亮丽风景5.实施人文教育创办特
色学校——平安小学“人文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

如何以课程建设引领学校特色发展摘要:素质教育引领的教育工作中,学校要致力于特色课程的建设,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

在特色课程开发和建设中,学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树立创新型教育理念是基础,进而才能综合三级课程,形成属于本校的特色课程。

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致力特色课程的建设,才能朝着特色学校发展。

在特色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一定要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个性化、适合、丰满的学校课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成为全面的生动活泼的人。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一、致力特色课程的建设,朝着特色学校发展学校特色课程的建设,应当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同时能让学生放飞自我,张扬个性,从而实现全面地发展。

(一)确定出本校未来发展的特色教育理念一所学校所体现出的办学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能将当代教育理念作为知道思想,引领这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确定合作共赢和互帮互助的基本方式,重视本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构建属于本校的健全的课程研究机制,形成优良教研风气。

因此,在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中,要在特色课程建设中确定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服务的观念,学校产品是教育服务,服务对象则是学生。

而后,对于教育质量标准有着明确要求,分成学校标准、满意标准、预定标准。

学校应当在“满意标准”和“约定标准”间,找到最为平衡的点,办好家长满意、学生愿意的教育。

最后,学校应当形成“和美”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美”从学生角度出发,希望学生能够和谐美好地成长,得到全面关注,不但要关注学生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兴趣,更要关注学生习惯与能力,致力于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创新原有办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特色课程的建设中,学校必须重视人才的积极作用,发挥人才的推动作用,以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学校要重新审视传统办学理念,创新办学理念,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明确“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共同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力度,强化教师和学生间,亦师亦友的关系,才能做到真正教学相长,并重“和美”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质量的关注。

关于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特色学校,打造教育品牌是我县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

为进一步引领各学校彰显办学个性,打造办学特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特色发展,现就进一步深化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意义。

建设特色学校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有力抓手,有利于改变“千校一面”的传统办学模式,走“规范+特色”办学道路,培养“合格+特长”学生。

因此,各学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机构,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切实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二、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科学合理的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一)加强硬件设施配备和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以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为契机,多方筹措资金用于特色教育基地、活动场所建设和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配置,为特色创建提供物质保障。

配置特色教育活动室、特色成果展示室,配足配齐各种特色教学设备,确保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求。

各种特色教育资源(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面向学生开放,确保得到有效利用。

以特色项目为切入点,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形成独特鲜明,与特色建设相匹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能体现班级特色,凝练班级精神,内容新颖,设计美观,体现育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氛围浓郁、特色鲜明,校训、标牌、墙饰、雕塑等能体现特色,文化墙、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能宣传特色。

(二)开发特色校本教材,加强特色课题研究。

特色建设,教学是核心,课程是载体。

学校要把开发特色校本教材作为特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紧扣特色主题,编写符合年级特点的特色校本教材。

学校要有1套成形的特色校本教材。

文艺类、科技类特色课程要安排在地方课程中。

体育类特色课程要安排在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中。

管理类、学科类特色课程要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以“四项建设”为统领 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以“四项建设”为统领 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以“四项建设”为统领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作者:武截斌武敏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0年第12期创办于1996年的昆明市新迎二小,是昆明市一所冉冉上升的小学。

近年来,学校采取了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名师工程”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优秀民族文化建设等四项建设,使学校办学治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一、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基于学校积淀和未来发展,秉承为孩子的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新迎二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强校、特色兴校、品质立校,通过深化校本课程建设,努力培养阳光、健康、幸福、自信、向上、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迎二小在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本土化、学校课程特色化”的“激潜启智”课程。

学校按照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整合各方资源建设校本课程,按照“一头五翼(武术为龙头,民族文化、网球、围棋、长绳、国防教育为五翼)”的特色办学策略,在扎实推进国家基础课程实施前提下,重点研发了“激潜启智”5大系列(启德课程、启智课程、启健课程、启艺课程、启能课程)课程群,共有61门课程,其中民族文化课程、体育艺术类课程(体育类课程中的跳绳课程)成为特色课程。

课程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差异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学校的民族特色课程“激潜启智”受到省教科院的好评,对学校的民族特色课程进行案例征集,预入选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优秀课程案例汇编。

目前学校的课程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选择。

学校成立了30个社团,有跳绳、葫芦丝、啦啦操、围棋、武术、舞蹈队、游泳队、管乐队、篮球社团、剪纸、科技小制作、电子制作、机器人、3D打印、绘画、合唱、足球、田径、绘本、趣味阅读、小主持、趣味数学、滇剧、英语课本剧演出、科学小实验、名作欣赏、茶艺、变废为宝、奥数、中外经典影片欣赏等。

2024年创建优质学校行动计划模版(4篇)

2024年创建优质学校行动计划模版(4篇)

2024年创建优质学校行动计划模版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我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过往的成绩仅代表过去,要想在新一轮改革中保持不败,我们必须将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实现“工作学习化”与“学习工作化”。

我们需通过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确立现代教育理念;通过学习进行“充电”,提升个人素质,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学习实现“提升”,成为学习型、专家型教师。

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形成与阅读习惯的培养,受环境氛围的极大影响。

因此,我们致力于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将学校转变为培养人才和教师学习进步的场所。

鉴于此,本学年学校学习计划如下:一、营造学习型校园文化氛围(一)发展学习机制为了确保教师有效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使课堂常教常新,如同时代的新水涌流,我校构建全面的学习机制,以促进教师学习持续发展。

1、核心学习:以校长为核心,推动学校领导层面的学习。

学校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每周集中学习一次,以身作则,成为自我超越的典范。

通过学习修炼,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影响和感染教职工。

2、模范学习:在教师中树立学习榜样,他们的热情和理解,知识掌握和应用,往往走在他人之前。

我们通过学习活动,寻找典型,树立模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带头人,将他们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团体学习的动力。

3、教师个体学习:教师不仅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

要求干部先行一步,骨干紧跟一步,教师紧随其后。

每学期要求教师完成“十个一”:包括个人学习计划、学习体会、典型案例、教学设计、教学诊断表、教学反思日记、经验总结性论文、评价表、论坛讲稿、上网材料,同时增强自我学习的意识,全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走进新课程,迎接新挑战。

4、教师间相互学习:为优化学校教师整体资源,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艺术的整体素质。

开展教师结对活动,要求指导教师对结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教学认真和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指导,并共同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发展。

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小学课程实施方案特色学校的建设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发展过程,但我们相信:在各界领导、专家的关心与支持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全乡各校师生将同舟共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将会走出一条切合各校实际的特色创建新路子!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特色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创建学校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施素质教育与创建特色学校,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实施素质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而创建特色学校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外在体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是中小学办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依据《禹城市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十里望教育办领导精心研究讨论,确定了以特色促发展以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要求各学校在原有的课程开发,特色活动等基础上,深入拓宽领域,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

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十里望回族乡教办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禹城市市教育局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的工作思想,尊重教育规律,依托各校自身的教育优势,培育学校文化,凸现学校特色,努力把十里望各校办成有一定影响的人民满意的学校。

二. 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独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传承性原则。

三.实施的基本策略循序渐进策略。

特色学校建设应该坚持走优势项目特色学校品牌学校之路。

各校要应首先从学校多个项目中找出自身发展的优势项目,并着力打造,形成特色项目,并努力发展成为特色学校,最终成为品牌学校。

2024年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样本(3篇)

2024年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样本(3篇)

2024年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样本一、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市局《关于加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文化为核心,坚持立足学校实际,深入进行特色学校的建设与研究,确保特色建设“在整合中落地,在文化上体现”,不断提高特色学校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1、以学校主课题“农村小学数学文化教育价值实践研究”的全面启动为引领,开展数学特色文化建设,通过特色文化影响和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提升学校办学的品质和层次。

2、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实践研究,探索数学课堂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与生活、日常生活与数学融合的有效策略,构建与生活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优化校本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各类特色课程,逐步形成配套、互动的校本课程网络,丰富教学资源。

4、深入进行“棋类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研究,通过棋类活动启迪智慧,培养道德素养。

5、参照“吴江市特色学校评估标准”,逐步建立特色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学特色建设达到市标AAA级水平。

三、工作措施:1、深化特色课题研究,以科研创新推动学校特色建设。

上学期已确立的“农村小学开发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的实践与探索”规划课题,本学期将启动研究,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扎实开展研究工作。

鼓励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特长,独立或合作确立研究课题,积极参与“棋类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研究,推进象棋、围棋融入课堂、生活和社区,成为学生课余学习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2、打造高雅的特色文化环境。

创新性地建设“新数学墙饰”,展示数学学习中的典型事例,利用“金头脑”数学长廊,发布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数学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在文化层面更深入地理解和喜爱数学,培养探索和求真的精神。

加强棋乐园的环境建设,发挥其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引导行为的功能。

3、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从起始年级开始,关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低起点、低坡度的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数学学习的步伐,同时加强数学精英的培养。

以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以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至善教育”特色课程为例

以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以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至善教育”特色课程为例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广东教育·高中2018年第4期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以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以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至善教育”特色课程为例■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牛应林邝娉普通特色课程理论是顺应特色办学提出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支持普通学校建立特色化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定位和本地实际,多角度入手,规划符合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建设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是我市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发展、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见,追求特色发展是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与办学声誉的必由之路,学校致力于通过“至善教育”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办学。

一、植根理念,铸就至善特色(一)紧扣时代脉搏,舞动理想与现实之间学校希望引导学生超越自我为中心,鼓励他们关注社会动态和发展,尊重自然生态,关注公益,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更能具备作为自然人、社会人所应有的基本特点和良知。

(二)依托历史古训,发展校训精神内涵“至善”一词取之于《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至善”意为达到完美境界。

具体为“面向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提高人们的知识技能水平,更要引导人们懂得从热爱生命的角度,努力构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自我生命的意义,获得自我生命的幸福感”。

“至善教育”的育人目标是对校训“修身、明志、慎思、进取”的解读和创新。

修身指提高个人素质、内在修养;明志指确立人生目标,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慎思指形成依据价值观进行分析、判断、处理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进取指积极向上,努力追求幸福。

校训充分体现了“发展”的核心理念。

而“善品”“善学”指“具备良好的品格情操,善于学习,有提升自我生命质量的能力”;“善我”“善和”指“懂得并践行与自己、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三篇)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三篇)

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市局《____加强学校特色建设____》,以文化为重点,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和研究,使特色建设“落实在整合中,体现在文化上”,不断提升特色学校建设的层次。

二、工作目标:1、以校“”主课题-“农村小学开发数学文化教育价值实践研究”全面启动为契机,开展数学特色文化研究,通过特色文化影响学生,发展学生,同时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2、开展生活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通过研究,积极探索数学课堂生活化、数学实践活动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的有效策略,努力构建一种与生活相融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做优校本课程体系。

积极开发各类课程,逐步形成配套、互动的校本网络、教材、活动等特色课程。

4、积极开展“棋类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研究,棋中启智,枰间悟道。

5、以“吴江市特色学校评估标准”为导引,逐步建立特色建设长效管理的运行机制,数学特色建设接近市标aaa级水平。

三、工作措施:1、加强特色课题研究,以科研寻找学校特色建设的新亮点。

上学期,我校已确立了“”规划课题-《农村小学开发数学文化教育价值的实践与探索》,并向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申请立项。

本学期将组织实施实施研究,要制定好研究计划,扎扎实实开展研究。

青年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合作或单独确立研究课题。

积极开展“棋类教学促进青少年道德修养提高的研究”国家级子课题研究,深入推进象棋、围棋进课堂、进生活、进社区,成为学生课余休闲、竞技娱乐的必选育德益智大餐。

2、建设有品味的特色文化。

创造性、个性化地建设好“新数学墙饰”及时展示成长在新数学中典型事例。

用好“金头脑”数学长廊,使之成为发布成果、宣传壮苗、趣题征答的良好阵地。

让学生从文化层面,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求真精神。

加强棋乐园文化环境建设,通过棋文化环境建设,让学生沉浸在这浓厚的希望园、智慧廊的特色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真切感悟其陶情、励志、导行的功效。

小学象棋特色学校创建实施计划方案

小学象棋特色学校创建实施计划方案

马喇小学象棋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校发挥优势、开拓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是否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确定象棋为我校特色学校创建的重点,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积极引导学校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我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奠基,针对学校实际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目标,确立了明确的办学思想:以象棋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棋树德、以棋启智、以棋健体、以棋为乐,并从中提炼出“走好人生每一步”为核心价值理念,确立走创建棋类特色学校发展之路。

在学生发展层面,学校重点从三个方面抓起:1.德育方面,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走实每一步;2.智育方面,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多元发展,走活每一步;3.体育方面,要以兴趣为导向,坚持锻炼,走强每一步。

学习棋文化,丰富师生文化底蕴,激励教师与学生共弈棋,培养气质高雅、拼搏进取的教师及“全面+特长”的学生,铸学校特色品牌。

二、特色学校发展的现实背景我们认为,将棋类教学活动作为学校一项特色进行创建,符合现实背景: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由于以前校舍紧缺、配套设施差,加上家长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因素,制约了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大部分家长整日忙于生计,经济条件较弱,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较少,家庭教育氛围不浓;学生间小组或团队合作时缺乏自信、不愿与同伴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而棋类活动经济投入小,学生兴趣浓,便于广泛开展。

鉴于以上的思考,我们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本校实际,通过各种实践,努力探索棋类活动与育人的关系、棋类特色教育与学校课程的开发及棋类特色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的关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开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汇报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开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汇报

关于“特色学校建设”开展情况的专题调研汇报-从3月28日至4月4日,县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组成员利用六天的时间,深入全县10所中心校和2所县直小学,就“校本教研信息技术运用”“特色学校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要查看档案资料,与校长交流,同教师座谈,和学生对话,比较客观翔实地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基本了解了我县各校“特色学校建设”开展的现状。

总体来讲,全县“特色学校建设”已全面启动,但发展不够均衡,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引起了我们思考,有必要向大家作一通报,引起大家的警觉,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

一、我县“特色学校建设”开展的基本情况2005年,在专家推荐和邀请下,7月份县教育局组团赴成都参加了第三届全国新教育实验研讨会,亲身感受到了凝聚在新教育实验旗帜下实验学校教师所迸发出的激情和对教育的执着。

在与朱永新教授面对面的碰撞和交流中,引起了我们对当前教育现状的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行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哪些弊端,如何充分调动起教师教书育人自主性和积极性,如何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这些问题和疑惑在解读“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逐步明朗化和清晰化。

为此,10月份,县局邀请“新教育实验”项目负责人——储昌楼先生来我县就新教育实验的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讲座,并连通了“教育在线”,开设了“新教育实验专栏”,组织大家在网上交流和讨论。

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新教育实验的价值所在。

12月份,教育局又组织部分人员赴吉林参加了“新教育实验”专项研讨会,就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成果展示进行了实地考察。

同时,县局组织全县小学校长在卫庄中心校、安峪中心校召开现场会,观摩了安峪镇6所学校实验实施情况,对新教育实验有了初步印象。

在此基础上,局委会多方论证和研讨,依据我县实际,提出了建设“特色学校”这一决策,并列入2006年全县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开发特色课程加快特色学
校建设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开发特色课程加快特色学校建设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学校高位发展的标志和突破教育发展高原状态的有效途径,学校特色建设应该按照“设立特色项目-开发特色课程-建设特色学校”的发展轨迹,以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先导,以有效打造并整合学校特色项目为主线,以校本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为保障,不断突出教育创新,以点带面,牵动全局,促进学校特色建
设整体目标的实
现。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扎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学校特色建设是一个学校整体优化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创新性,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和积淀。

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牢固树立“特色兴校”观念,切实加强对学校特色建设的领导。

一是要整体构思,科学规划,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有效、持久、深入开展。

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特点,学校要制订相应的特色建设方案、目标检测方案和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明确特色项目建设的目标、途径、方法和保障措施,并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中予以体现,不断加以推进。

二是在实施行动上,努力做到全面落实,持之以恒。

在科学规划、准确定位特色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行动落实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首要环节。

学校分管领导在特色建设上必须主动实践、勤于实践、坚持实践,定期检测特色建设的目标达成情况,在反思、回顾和总结中不断调整、提
高,努力展现阶段性成果,避免茫然困惑、无处着手、固步自封等现象阻碍学校特色建设。

二、以特色项目建设为载体呈现学校特色
特色项目指的是学校工作某个方面已经形成或即将形成的特色,是局部特色,也是打造学校特色的基础阶段。

学校要找到自己的优势项目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加以大力培育和发展,稳健地将其做大、做精、做优、做响,打造为学校特色项目。

随着包圩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彰显乡土文化”特色项目的设立,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已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重视在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乡土文化校园创建等方面挖掘、提炼、培育特色项目,为此,包圩学校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充分调动学校少先队和德育处组织的活动优势,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旋律,丰富和活跃校园德育氛围。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包圩学校先后举办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学雷锋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评选,“学雷锋”手抄报展等活动,充分利用劳动节、建队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通过举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培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励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特色项目的设立为促进包圩学校教育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校特色的层次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核心。

创建学校特色一定要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推动学校
的整体发展,提升学校竞争力。

一是着力构建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生本课堂。

要充分发挥首席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推广先进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具有校本特点的务实高效课堂新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能。

二是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和促进作用。

学校特色建设要有科研意识,对于学校特色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通过课题研究、课例分析和活动交流等方式,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引领。

三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育人质量。

学校特色建设应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学习兴趣、勤奋意识和远大理想目标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通过各种艺术、体育、科技、团队等活动,打造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平台,开发学生的潜能,做到用形成的特色育人,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服务。

近年来,我校有意识加强历史等骨干学科的多课型课堂教学研讨,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学生的生成度、参与度、创新度上均有了显着突破,课堂教学特色初步彰显。

申请确立了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JG12073)《基于学习能力培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下的子课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资源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整合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成立了相关的课题组,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以提高学生相应的历史学习能力。

使学生得以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提高了特色建设效益。

课题组的研究活动也使我校素质教育扎实推进,各类兴趣小组和团队规模不断壮大,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
践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和阳光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着力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
学校的特色一定要通过课程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取得教育成果,体现特色的存在。

校本课程依托其灵活的学习方式、宽泛的社会和实践内容,可以进一步促进学校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呈现学校特色建设的内涵。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必然产物。

学校要整合、利用自己的优势项目、富有特长的教师、地域、经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把校本课程和特色建设统一起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呈现特色建设的内涵。

有了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特色建设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结合省级课题的研究,我校历史组老师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我爱桐城》,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历史教学,它有利于历史老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课余活动内涵;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次,这样一本经过整合的校本教材,更有利于桐城学子全面深入地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家乡的现在,从而培育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进而培养他们将来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并着手将此特色课程逐步打造为九年一贯制的、系列性的校本课程,使其真正体现学校教育特色。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学校特色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学校的特色主题只有内化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并持之以恒地努
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一是要提高全体教师对学校特色建设的认识和实施能力。

要以特色建设为导向,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修、学习和培训,打造一个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体系,塑造一批一专多能、开拓意识强的特色教师,形成群体的特色意识和特色风格,保证学校的特色教育得以顺利的开展。

二是要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名优教师队伍。

“名师兴校”是学校特色建设必须要牢记的办学理念。

学校要在事业发展上给教师创造机会,通过“树牌子、给位子、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满足教师成才、发展和成就价值的需要,打造具有高度专业精神和良好职业形象的名优教师群体。

三是要建立良好运行的激励机制。

要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健全教师考核细则和职称评聘、岗位竞聘、绩效考评等系列方案,加大内部管理改革力度,形成更科学、更合理、更富有激励作用的管理机制和用人机制。

六、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彰显学校特色
学校构建特色教育一定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特色学校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最终目标,其内涵和核心就是一种特有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任何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围绕特色建设主题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凝炼校园精神。

一所好的特色学校,一进校门,迎面扑来的都应该是充满特色的校园文化,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特色文化的熏染。

包圩学校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校园文化环境,做到独特的教育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机制衍化特色,学校的墙壁、人文景观、“三风一训”等体现特色,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等宣
传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特色,着力营造浓郁、厚实的学校特色文化。

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最终会转化为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强大动力。

学校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没有特色是不行的。

没有特色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发展。

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将办学理念和实践相结合,不在求大、求全、求规模,而在突出自身的个性、风格和创造性,突出特色创建内涵,注重创建过程方法,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实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