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职业防护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及医院感染监测ppt课件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及医院感染监测ppt课件

调查共计8328名医务人员
发生锐器伤人员3149名
合计发生锐器伤次数12232次
血源性传播疾病次数941次
实际开放床位数2966399张
每百床年发生锐器伤150.51(美国40/每百
床年)
编辑课件
17
医院2009年全年职业暴露情况
26例发生暴露的部位均在手部,大多 是在病人抽血、输液、换药或手术操作过 程中发生的,仅有少数为他人因素,如: 持针被碰撞等。
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 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编辑课件
57
▪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 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 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 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编辑课件
2
职业暴露与防护
编辑课件
3
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职业暴露 相关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发生职 业暴露后正确的处理和报告程序
编辑课件
4
主要内容
认知 现状 造成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风险因素 如何预防 处理原则
编辑课件
5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 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 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编辑课件
46
损伤性废物使用专用利器盒收集
2003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对容器的特殊要求 锐器:防渗漏、耐刺的容器
编辑课件
47
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局部处理 门诊就诊 书面上报
编辑课件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院感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强化监督和评估
加强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 改进和提高防控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02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通过学习和掌握院感防控知识,提高医务人员防 控能力,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03 保障患者安全
确保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获得安全的医疗环境,减 少因医院感染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培训内容和目标
01
02
03
04
05
院感基本概念和 流行病学…
消毒与隔离技术
手卫生和个人防 护
医疗废物处理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 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 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体来源和传播途径等不同,医院感 染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 部位感染等。
个性化防控策略
针对不同患者群体和医疗场景,制定个性化的院感防控策略,提高防 控效果和患者安全。
持续提高院感防控能力
加强培训和教育
定期开展院感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操作技 能,同时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
完善制度和规范
建立健全的院感防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01 高压蒸汽灭菌法
利用高温高压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 孢。适用于耐高温、耐高压蒸汽的物品,如手术 器械、敷料等。
02 干热灭菌法
利用高温干热空气杀灭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但 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等。
03 低温灭菌法
利用低温条件杀灭微生物,如环氧乙烷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湿热的物品,如电子仪器 、塑料制品等。

医院感染管理与职业防护 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与职业防护  ppt课件

跟踪期内(特别是最初6-12 周)不献血、不捐赠器官、 不母乳喂养,性生活使用避 孕套
PPT课件
40
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CV(+)
受伤者HCV anti(-),3个月后取 血查HCV anti 、肝功能
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IV(+)
受伤者HIV anti(-),按HIV职业 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方案处理
PPT课件
42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 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 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 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 消毒。
(二)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 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口罩、 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 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 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患者为可疑或确定梅毒(+)
受伤者梅毒血清学实验(-), 经专家评估后立即使用青霉 素,3周后复查
跟踪期内(特别是最初612周)不献血、不捐赠 器官、不母乳喂养,性 生活使用避孕套
PPT课件
41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 指导原则(试行)》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 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 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 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 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 病毒感染的情况。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ppt课件
罩、医用外科口罩等。
防护服
隔离病毒、细菌等有害物质, 避免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 叉感染。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飞溅。
手套
减少医务人员手部与患者体液 、血液等污染物的接触。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风险 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护 用品。
选择舒适度高、透气 性好的防护用品,以 减少医务人员的不适 感。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佩戴个人 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
化学性危害及应对
化学性危害来源
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消毒 剂、化疗药物等。
防护措施
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危害,正确 使用和储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应对方法
立即脱离有害环境,用清水冲洗受 污染部位;严重者需就医治疗。
培训形式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实践操作考核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改进措施
针对评估结果,对培训内容和形式进行改进,提高培训效果。
职业防护宣传与教育
宣传内容
宣传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普及职业防 护知识和技能。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海报、视频等多种形式 进行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意识。
物理性危害及应对
物理性危害来源
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导致肌肉骨 骼损伤;接触放射性物质或设备
造成辐射伤害。
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正确
使用和维护放射性设备。
应对方法
进行肌肉骨骼损伤的康复治疗, 如理疗、按摩等;发生辐射伤害 时立即脱离辐射源,并接受专业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和预防的控制ppt课件


达到灭菌温度
灭菌效果不可靠 灭菌效果可靠
化学监测法
原理:指示管内的化学物质(指示卡)在一定的 温度下,持续一定的时间将会变色。
放于物品包中央 灭 菌
取出指示管(卡)
判断是否达到灭菌
生物测试法
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
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 强的非致病性嗜热脂肪杆 菌芽孢作为指示剂,制成 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
施 • 未做好清洁、消毒、灭菌----严格按照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医院感染 清洁、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
第一节 医院感染
一、概述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促发因素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概述
医院内感染 • HAI--医院获得性感染
• 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 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类型
按照目的
传染性隔 离
对象
保护性隔 离
目的
传染性 传染患者和带菌者 保护性 免疫力极低的人群
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 会,便于污染物的集 中消毒和处理 隔绝病原微生物与病 人接触使其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划分
1.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食堂、水源和 其他公共场所
2.距相邻病区约30m,侧面防护距离10m
第三节 无菌技术
一、概述 二、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一、概述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 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 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 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无菌物品:通过物理或化学 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一、概述
无菌区:是经灭菌处理 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过灭 菌处理,或经过灭菌 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件

02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微生物的传播
微生物是医院感染的主要来源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微生物通过空气、接触、飞沫 等途径传播,导致患者之间交 叉感染。
医院环境中的微生物也可能引 起感染,如病房内的空气、床 单、医疗器械等。
医疗操作与设备
01
不规范的医疗操作可能导致感染 ,如手术操作不严格、注射器重 复使用等。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ppt课 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 • 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 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期 间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具有地域性、季节性、群体 性、易感性等特点。
医院应对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实施严格的空气净化措施,定 期对医疗器械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同时,医院应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 的管理,确保其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隔离感染源
总结词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医院应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感染源 ,防止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详细描述
医院应根据感染疾病的传播途径和特点,采取相应的隔离措 施,如单间隔离、床边隔离等。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个人 防护措施,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01
02
03
04
培训
加强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培 训,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指导原则
制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抗菌药物管理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对不规范用药行为进行干预。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培训ppt课件

胃肠道感染防控
饮食管理
合理饮食,避免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
消毒餐具
餐具应定期消毒,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 。
个人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及时处理感染
一旦出现胃肠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 受规范治疗。
04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达到杀菌作用, 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 菌感染。
环境消毒的方法
根据环境的不同区域和污染程 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紫 外线消毒、化学消毒剂擦拭等 。同时应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换 气,保持空气流通。
03
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道感染防控
严格执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 应认真洗手或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
加强患者管理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 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
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及防护措施
职业暴露风险
分析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 暴露风险,如接触感染患 者、处理污染物品等。
评估方法
介绍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的 方法和工具,指导医务人 员如何识别和评估自身面 临的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措施
提出针对不同职业暴露风 险的防护措施,如正确使 用防护用品、规范操作程 序、接种疫苗等。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泌尿 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等。
流行病学特点
感染源
医院内的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陪护人员等都 可能成为感染源。
传播途径
医院内存在多种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飞沫传播 、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播等。
易感人群
住院患者因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成为医院感染的 易感人群,尤其是重症患者、老年患者、婴幼儿等 。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医疗设施清洁和消毒工作到位
定期对医院环境进 行清洁和消毒,确
保无菌环境
加强医疗设施的 清洁和消毒,防
止交叉感染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 行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卫生意识
建立严格的卫生管 理制度,确保环境 卫生得到有效控制
严格控制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防止滥用 或不当使用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确性
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1
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感染事件
3
制定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和能力
5
定期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01 案例分析:选 取 典 型医 院 感 染案例,分析原因和预防措 施
02 借鉴经验:学 习 其 他医 院 在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面的 成功经验
03 培训与教育: 加 强 医护 人 员 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防和 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和能力
04 制度建设:建 立 健 全医 院 感 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确保预 防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 生、加强消毒等
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
加强手卫 生:勤洗 手,保持 手部清洁
正确使用个 人防护用品: 如口罩、手
套等
加强环境消 毒:定期对 医院环境进
行消毒
加强医疗废 物管理:规 范处理医疗 废物,防止
交叉感染
加强患者管 理:对患者 进行健康教 育,提高其
预防意识
加强医护人 员培训:提 高医护人员 的感染预防 意识和技能

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消毒隔离课件PPT

院内感染的控制和消毒隔离课件PPT

03
院内感染的监测与报告
感染监测的方法
01
02
03
04
日常监测
通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实 验室检查,及时发现院内感染
病例。
目标性监测
针对特定部位、特定病原体或 特定人群进行监测,如手术部
位、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主动监测
通过定期对住院患者进行筛查 ,及时发现潜在感染病例。
实时监测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医院感染 病例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01
推广智能化消毒设备
利用先进技术研发智能化消毒设备,提高消毒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
作带来的误差和风险。
02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讨院内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和措施,促进全球医疗质量的提高。
03
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
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行为,确
保消毒隔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
违法成本。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耐药菌株的增多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多,给院内感染 控制带来新的挑战。需要加强耐药菌株的监测和防控。
医护人员短缺
医护人员短缺可能导致工作负荷过重,影响消毒隔离措施 的执行效果。需要增加医护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患者及家属认知不足
部分患者及家属对院内感染的认识不足,可能导致不配合 消毒隔离措施,影响防控效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 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VS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 ,通过尿道进入膀胱。为了预防和控 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医生需要选 择合适的导尿管,并定期更换。同时 ,保持尿道口的清洁,定期进行清洗 。此外,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 ,有助于冲刷尿道,减少细菌的滞留 和繁殖。

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在接触患者时,尤其是 在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 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操 作时,必须佩戴医用口 罩或N95口罩。
在接触患者可能产生血 液、体液、分泌物等污 染时,应穿隔离衣。隔 离衣应每天清洗和更换 。
在进行可能产生飞沫或 溅起的操作时,如手术 、呼吸道检查等,必须 佩戴护目镜。
在进入隔离病房、手术 室等区域时,应佩戴头 套和鞋套。
03
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提高患者免疫力
01
02
03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充足休息等,以 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为患 者提供必要的预防接种服 务,降低感染风险。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感染防控知识, 提高他们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防 03 护意识和技能。
当前医院感染控制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 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 · 医疗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当前医院感染控制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01
改进建议
02
03
04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控制体系, 加强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
高效消毒技术
研发更加环保、高效的消毒灭菌技术,减少对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事件概述
某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慎被针刺伤,导致感染。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手术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医 生未佩戴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改进措施
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提供必要 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医院感染控制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不足之处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VS
环境保护要求
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需遵循环境保护要 求,如减少废弃物产生、节约资源、防止 二次污染等,确保废弃物处理不对环境造 成不良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健康监测与异常情况处 理
定期体检制度和健康档案管理
定期体检制度
01
针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制定全面、细致的体检计划,包括
医务人员面临风险
生物性风险
化学性风险
物理性风险
心理社会性风险
如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感染,传染病传播等。
如消毒剂、化疗药物等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如辐射、噪音、锐器伤 等。
如工作压力、暴力伤医 事件等。
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
《职业病防治法》、《医院感染 管理办法》等明确了医务人员的 职业防护权益和责任。
正确佩戴和脱卸流程示范
佩戴口罩
应确保口罩紧贴面部、无缝隙,注意 调整鼻夹和系带,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
穿戴手套
脱卸流程
应在指定区域按照正确顺序脱卸个人 防护用品,避免污染环境和自身。同 时,应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工作。
应先戴手套再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注 意手套应套在袖口外面。
REPORT
CATALOG
DATE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概述
职业防护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防护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为预防 和减少职业危害,保障劳动者身心健 康和生命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重要性
有效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暴露和感 染,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 维护医务人员健康权益,提高工作满 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 度
1)管理制 度:如健全清洁 卫生制度、消毒 灭菌制度、隔离 制度和医院感染 管理报告制度等。
2)监测制度: 包括对灭菌效果、 消毒剂使用效果、 一次性医疗器材 及常用器械的监 测;对感染高发 科室,如血透室、 手术室、分娩室、 重症监护室、换 药室等消毒卫生
• 2.病理因素
• 疾病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放疗、化疗、 皮质激素的应用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皮肤或黏膜损伤、局部 组织缺血、创伤等,均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诱发感染。 意识障碍也会引起医院感染,如昏迷病人因发生误吸而引起的吸入 性肺炎。
• 3.心理因素
•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其免疫功 能和抵抗力,如情绪乐观、心情愉快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 少感染机会。
2)消毒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清除或杀灭物体上除芽 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 物。
3)灭菌
•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 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 包括细菌芽孢。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清洁、消毒、 灭菌
(一)物理消毒灭菌 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 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 3.电离辐射灭菌法 4.微波消毒灭菌法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一)健全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
各级医院都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机构,并成立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医 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的规 模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或办公室,由专职人 员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 科的指导下,各临床科室建立由科主任、护 士长、主治医师及护师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 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课件ppt
1.病原体的种类
2.如何接触
3.接触体液的量
4.病原体的含量
★针刺伤后是否引起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还 与针头种类及受伤时是否戴手套密切相关。同 一直径的静脉穿刺针比缝合针可携带更多的血 液,针头越粗、刺入深度增加或直接刺入动静 脉则感染的机会增加。
不同体液病毒含量:
★含病毒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 ★含病毒低的血液和体液依次是: 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
SARS 禽流感 MERS 埃博拉
穿防护用品一般顺序
步骤1:戴口罩,捏紧鼻夹,气密性检 查。 步骤2:戴帽子。 步骤3:脱鞋,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 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脱防护用品一般顺序(1-4)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解防护服。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里 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 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脱掉防护服,将里面朝外,放 入黄色塑料袋中中。
医疗操作中应使用一次性手套,接触病人无菌部位 时使用无菌手套,接触黏膜(除非是另有说明)或 不需无菌手套的护理或诊断性操作时只需要戴一般 性的检查手套。
戴着手套从同一个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 位时要更换手套,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部位 或周围环境前要更换手套。
39
手套的使用
护理病人后要脱下手套,护理不同的病人时 要更换手套。
防护用品的种类
口罩:保护口/鼻 护目镜(眼罩):保护双眼 手套:保护双手 隔离衣/防护服/防水围裙:保护皮肤和/或
衣服鞋套 面罩:保护脸、口、鼻和双眼 帽子、胶鞋、鞋套
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
防护用品符合国家标准 在有效期内使用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ppt课件

血透丙肝暴发事件屡见报道
卫生部通报20名山西太原血透染丙肝事件 安徽霍山血透病人复检28人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安徽再现“丙肝事件” 寿县16人感染 透析期间14名病人患上丙肝,白银市医院成被告 无锡滨湖医院血透病人惊爆丙肝交叉感染 尿毒症病人血透治疗后染丙肝告医院索赔140万 大理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丙肝57例 我们身边也有血透丙肝事件……
干手措施 × × × × √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是:认真、规范地洗手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
什么时间洗手?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回收、暂存、登记
专人回收,运送前应当称重(或记件)并双方(科室和回收人员)登记签字 黄色垃圾袋做到有效封口,并注明垃圾产生单位、数量 暂存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科室和回收人员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登记本至少保存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
1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 5cfu/cm2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无生命的环境是病原体的储存库!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内)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外)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 护士长被撤销职务。
2009年又一件让人震惊的感染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