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线作业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次线作业规范
文件编号
ZZ/KYYS-221-06-2006
版本/
修改A/0
实施日期2006-08-01
页码第1 页共5 页
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高低压开关柜二次回路的布线。
2 引用标准
GB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一部分: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成套开关设备》
GB3906-2006《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404-1997《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条件》
注:对于客户提供规范或相关技术要求并高于本规范的,则按其相关技术文件执行。
3 材料
a)不干胶标记牌;
b)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线,BV单股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c)端子号套管(简称符号套):其规格有为1.5mm2、2.5mm2、4mm2;
d)铜制绝缘冷压接端子;
e)捆扎带;
f)胶木线夹;
g)塑料波纹管;
h)行线槽;
i)单孔瓷珠(孔径3mm)
j)紧固件:螺钉、螺母、平垫圈、弹簧垫圈。
4 设备及工艺装备
a)通用手工具:断线钳、剥线钳、圆嘴钳、尖嘴钳、钢丝钳、活动扳手、呆扳手、螺丝刀、剪刀;
b)计算机(电脑);
c)套管印号机;
d)套管印号机专用软件;
e)专用色带;
第 2 页 共 5 页
f) 绝缘端头冷压接钳;
g) 螺孔加工工具:6mm 手电钻、φ3.3钻头、M4丝攻; h) 走线槽切割机; i) 导轨切割机; j) 钳工台; k) 钢直尺; l) 回丝。 5 作业准备
a) 熟悉产品的技术资料;
b) 核对元件的型号、规格和参数,检查元件的合格证以及强制认证元件的认证标志; c) 确定布线方案和程序。 6 作业过程
a) 预制接线座线束,大量生产的产品可以根据线路图预制接线座上的线束; b) 粘贴标记牌;
c) 标记牌上应打印相应元件的编号;
d) 标记牌粘贴在安装位置上(元件的左上方),标记牌应粘贴端正,便于观察并不得被导线束遮盖; e) 安装电器元件,电器元件应按制造厂说明书的要求安装,装配应端正、匀称、间隔适中。 6.1 布线 6.1.1 导线的选择
6.1.1.1 二次回路的导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线,导线的截面积除图纸特别注明外,电流回路采用2.5mm 2,电压回路和控制回路采用1.5mm 2。
6.1.1.2 用于转动的门和面板上的导线以及柜间联线,,必须采用多股铜芯绝缘软线,并套上波纹管,用于固定面板上的导线也可以采用单股铜芯绝缘硬线。 6.1.1.3 导线的颜色应符合表1的规定
6.1.2 导线的切割
6.1.2.1 导线按需要长度加上预留量用断线钳切割,接线端预留量<200mm 。
6.1.2.2 为了保持挺直,导线切割以后必须校直,方法是在导线外包一把回丝,手紧握着用力拉,禁止使用虎钳或钢丝钳将导线强行拉直,以免损伤芯线。 6.1.3 导线绝缘层的剥离
6.1.3.1 导线的绝缘层用剥线钳剥离,使用时剥线钳的活动钳口必须位于导线剥离绝缘层的一侧。 6.1.3.2 软线绝缘层的剥离长度为6mm (压接铜鼻子距绝缘皮为1~2mm),
第 3 页 共 5 页
6.1.3.3 硬线绝缘层的剥离长度按元件接线板上的螺栓直径确定,应符合见表2的规定
6.1.4 导线符号套
6.1.4.1 导线在剥去绝缘层后,压接端子或弯羊眼圈前套上符号套;
6.1.4.2 符号套上的符号阅读方向规定为水平导线从左到右,竖直导线从下到上; 6.1.4.3 符号套的一端应与导线端头的插套端面齐平,或与导线的绝缘层边缘齐平; 6.1.5 导线的连接
6.1.5.1 元件采用压线方式紧固导线时,软线需将接线端先绞成麻花才能插入元件接线点压接。 6.1.5.2 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紧固软线时,导线接线端必须压接接线端头,端头规格按导线截面积和紧固螺栓直径选择,压接后端子不得松动,在端头压接一侧,导线绝缘层应与端头压接的端面齐平,不得见到裸露的芯线,在端头插片一侧,导线芯线突出端头插套外应齐平,并不大于1mm 。 6.1.5.3 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紧固硬线时,导线必须弯羊眼圈,羊眼圈为圆形,用圆嘴钳按顺时针方向弯曲,内圈较螺栓直径略大,外圈与导线绝缘层保留2mm 距离;将导线接至元件接线端时,羊眼圈的弯曲方向应与螺栓旋入方向相同,紧固后在垂直方向上应看不到外露的圈体。
6.1.5.4 元件的每一个接线端最多允许接两根导线,两根导线(硬线)中间需加一个与螺栓直径相应的垫圈。
6.1.5.5 一次母线上接二次线时在母线上钻攻M4螺孔,用螺栓、垫圈、弹簧垫圈连接。
6.1.5.6 导线连接发热元件(如15W 以上的电阻)时,应将导线的绝缘层剥去30mm 套上单孔瓷珠后再连接(或绕开发热体)。
6.1.5.7 所有元件的接线端在接线时应采取防松措施。 6.1.6 导线的弯曲和转向
6.1.6.1 导线在弯曲和转向时,只能用手或者圆嘴钳弯曲,禁止使用尖嘴钳或钢丝钳等锋利工具,以免损伤导线。
6.1.6.2 导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导线直径的2倍。 6.1.7 导线的捆扎
6.1.
7.1 将导线理顺,用抽扎带捆扎,并将抽扎带拉紧,并将多余部分切去。
6.1.
7.2 导线束的始端和末端必须捆扎,导线束中间的捆扎处要分布均匀,捆扎处之间的距离:水平敷设为50mm ,垂直敷设为80~120mm 。
6.1.
7.3 为了有利于散热,导线束不宜捆扎得过粗,原则上每束不超过40根,如果导线较多时,可以分路捆扎成多个导线束,导线捆扎后不得有凹凸不平和歪斜现象(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