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解剖生理——牙髓腔解剖

合集下载

牙体解剖-2(含解释和批注)

牙体解剖-2(含解释和批注)
表面邻近的牙菌斑环境酸度过大,牙釉质(pH等 于或小于5.5)或牙本 质(pH等于或小于6.5)的矿物质 盐(钙和磷酸根离子)可溶解于环境液体中, 并发生腐 蚀或龋病。
27
28
摄入任何糖类后,牙菌斑在大约20分钟内将糖类转化为酸,导 致pH下降。乳酸杆菌和变形链球菌可代谢糖类,并产生乳酸废 物,从而降低pH。之后,pH缓慢升高,原因是唾液和牙菌斑中 的缓冲物质中和酸度。牙菌斑就像海绵,可贮留 酸性物质, 并减缓中和过程。pH恢复至中性至少需要30至40分钟。
19
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比单一菌落或浮游生物溶液(非常罕见) 中生活的细菌更难清除或杀死。 牙菌斑中可能有几百种细菌有待鉴定。其中大多数细菌无 害,并且可控制其它 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预防疾病发 生。数量充分的有害微生物极少。只有大约2%的细菌有 害并且可导致疾病。
20
21
22
23
24
唾液薄膜的形成与细菌无关。唾液薄膜可保护牙釉质在咀嚼时不受 磨损并抵御 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损害。如果唾液薄膜保持原状(未 被清除),则形成生物被 膜,并在几天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有害微 生物。早期形成的新鲜牙菌斑通常无害, 原因是频繁的清除作用 可阻碍牙菌斑成熟以及形成有害微生物 。最初,如果不通过特殊的 染料,无法看到牙齿上的牙菌斑,这类染料被称为显露剂,但随着 细菌生长导致牙菌斑增厚,可见度增加,外观为乳白色、软的沉积, 易被清除。
9
10
11
12
新暴露的牙根表面可迅速丢失牙骨质层(例如,刷牙导致,原因是牙 骨质非常软),从而导致牙本质暴露,并对牙本质过敏症产生易感性。 牙龈退缩具有不可逆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通过牙周手术进行 修复,包 括腭移植术或冠向复位瓣,可涉及结缔组织移植。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牙体牙髓解剖

牙体牙髓解剖


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作用的一面称为合面。前牙无合面有切 嵴。
舌 面
远中面 颊 面
合面
近中面
二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 (一) 牙冠的突起部分

舌 隆 突
4.1 切嵴 incisor ridge 切牙切缘舌侧长条 形的牙釉质隆起。 4.2 边缘嵴 marginal ridge 前牙舌面近远 中边缘及后牙合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 起。 4.3 轴嵴 axial ridge 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 牙颈的纵形隆起。位于唇面者为唇轴嵴, 后牙颊面者为颊轴嵴,舌面者为舌轴嵴。 4.4 颈嵴 cervical ridge 牙冠唇颊面沿颈缘 部位,、微显突起的细长形的牙釉质突起。 唇颈嵴、颊颈嵴。 4.5 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 合面牙尖两斜 面汇合成的细长型的牙釉质隆起。有近中 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4.6 牙尖嵴 cusp ridge 牙尖顶分别斜向近
• 3 解剖牙冠与临床牙冠的关系
• 年轻人
大于
• 老年人
小于
• 4 大部分文献所指的牙冠是解剖牙冠
牙的组成部分
第三节 牙的组成部分
• (二)牙根 root of tooth • 1 解剖牙根 anatomical root 牙体被牙骨质覆盖的
部分,与牙冠以颈部为界 • 2 临床牙根 clinical tooth 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到
牙骨质的内层,硬度差于釉质,其内层为容纳牙 髓的腔,称为牙髓腔。 • 4 牙髓 dental pulp 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 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牙体解剖 第四节 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 一 牙体的一般应用名词 • (一) 应用术语 • 1 中线 median line 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解剖生理学考点梳理-第一单元 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1)切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

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

牙根为单根。

2)尖牙: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

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牙根为单根。

3)前磨牙(双尖牙):位于尖牙与磨牙之间,上、下、左、右共8个。

牙冠呈立方体,(牙合)面一般有两个牙尖,主要是协助尖牙和磨牙行使功能。

牙根为单根或双根。

4)磨牙:位于前磨牙的远中。

上、下、左、右共12个。

牙体由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渐小。

牙冠大,(牙合)面大,有4~5个牙尖,结构比较复杂,功能是捣碎、磨细食物。

牙根一般2~3个根。

(2)根据牙在口腔内存在的时间分类1)乳牙:出生后6~8个月开始陆续萌出,到两岁半左右全部萌出,共20个。

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被恒牙所代替。

2)恒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萌出和替换,逐步替代乳牙,成人一般有恒牙28~32个。

近代人第三磨牙有退化的趋势。

(3)根据牙在口腔内的位置分类1)前牙:位于牙弓的前部(口角之前),包括切牙和尖牙。

髓腔解剖

髓腔解剖
2018/7/3 10
• 通过根尖孔和侧、副孔,密切了牙髓和 牙周组织的联系。 • 同时,由于根管系统的存在,使牙髓病 和牙周病互相传播有了途径。 • 复杂的根管系统也使根管治疗复杂化了。
2018/7/3
11
(二)髓腔的增龄变化和病理变化
• 继发性牙本质 • 修复性牙本质
2018/7/3
12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第六节 牙髓腔解剖
• 一、髓腔概述 • 牙髓腔(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周壁 除根尖孔[尚有副孔或(和)侧孔]外,被 坚硬的牙本质包被,其形态与牙体外形 基本相似,体积显著缩小。(缩影)
2018/7/3
1
2018/7/3
2
(一)髓腔各部名称
• 髓腔=髓室+根管系统 • 后牙髓室=髓室顶+髓室底+髓室壁(4壁) • 根管系统=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支 • +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 •
2018/7/3
28
上颌前磨牙的根管可分为4种类型
• • • • 1、单根单管型: 2、单根双管型: 3、双根双管型: 4、单根单双管混合型:
2018/7/3
29
上颌前磨牙的根管可分为4种类型
2018/7/3
30
2018/7/3
31
201腔形态
• 下颌前磨牙髓室的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 近,髓室顶有颊、舌两个髓角,髓室向 下多与单根管相通。
2018/7/3 7
(一)髓腔各部名称
• 2、根管系统 • (1)根管:位于牙 根内。一个牙根不一 定只有一个根管。可 有2个或3个。 • 根尖孔---位于根尖 (56.53%)、根尖旁 侧(43.47% 舌侧较 多)

牙体髓腔解剖系统开髓资料讲解

牙体髓腔解剖系统开髓资料讲解
开髓术窝洞制备的形状、大小和方向应与牙髓 腔解剖形状相同
既要将髓室顶揭除干净,又不能过大破坏健康 牙体组织,要保留髓壁、髓室底和根管口的自 然形态
形成用根管治疗器械经开髓窝洞进入根管口达 到根尖的直线通路
1、基本步骤
1、术前X线片:髓腔形态,根管长度、数目 2、去除所有龋坏组织 3、形成开髓洞形:用裂钻磨除开髓窝洞的釉
⑨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下颌第二磨牙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但牙冠较短,牙根较长。通常由 3个根管即近中2个、远中1个。下颌第二磨牙一般在14-15岁时根尖形成, 平均长度为19.8mm。
C形根管: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也在颊侧连通,出现2个甚 至1个根管,有些根管断面呈C形,有些又呈分号形,有些断面仅呈点状。
C形根管
⑩上下颌乳牙髓腔形态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牙的外形一致。就髓腔和牙体的大小比例而言,乳牙 髓腔相对比恒牙大,表现为髓室大、髓角高、根管粗大、髓腔壁薄以及根尖 孔大。年幼的乳牙髓腔特别大,冠髓腔和根髓腔无明显分界,牙颈部之髓腔 亦较大,此特点在乳前牙尤为明显。
⑪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四、开髓术窝洞制备的原则
质和牙本质,达牙本质深层 4、穿通髓腔,揭净髓室顶:在最高的髓角处
穿透髓室顶,瞬间“落空感”,换球钻“提拉” 式动作揭净髓室顶。
5、修整开髓洞型:用探针双弯小钩检查髓角 部位的髓室顶是否去净,用裂钻修整洞形,保 证根管器械能直线进入根管
6、探针检查根管口的分布:探及根管口时有 “嵌入感”
7、扩锉探查根管,检查是否可以直线进入根 管
⑥上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上颌第一磨牙通常为3个牙根和3个根管,近来一些资料表明上颌第一磨牙 存在4个根管的比例大于60%,上颌第一磨牙一般在9-10岁时根尖形成。上颌 第一磨牙存在1个腭根管、2~3个颊根管,其中腭根管最长,近颊根管口位于髓 室底的最颊侧,弯曲且较细、变异多。侧支根管发生率为45%,根分叉处副根 管的发生率为18%,平均长度20.8mm,颊根较腭根短约2~3mm。

牙髓腔解剖

牙髓腔解剖
× √
3. 上颌前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
作根管治疗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4. 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 的X线片上,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 射的角度才能显示。在作根管治疗时,须检查
根管口的数目。
5. 下颌切牙因根管较窄,根管侧壁薄(管壁厚 约1mm),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牙髓腔解剖
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
内容
❖ 一、髓腔各部名称 ❖ 二、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 三、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 四、恒牙髓腔形态
切牙 尖牙 前磨牙 磨牙 应用解剖 ❖ 五、乳牙髓腔形态
髓腔 Pulp cavity
Pulp chamber Root canal
髓室
根管系统
髓室顶 髓室壁
髓角 根管口
根管 管间吻合 根管侧支 根尖管 分 歧 根尖管 分 叉
副根管
侧副管
四、恒牙髓腔形态
(一)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髓室类似立方形,颊 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髓室位于牙冠颈部及 根柱内。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 约与颈平齐。
髓室顶上有颊舌两个 髓 角 , 牙 根 内 有 1-2 个根管。
上颌第一前磨牙
颊沟 近中沟
远中舌沟
3. 上颌第一、二磨牙颊侧二根管口相距甚近, 应注意寻找,该二根管较窄小,根管治疗时应 注意根管走行的方向。
远颊根 管口
近颊根颊侧 根管口
第四根 管口
舌侧根 管口
远颊根 管口
近颊根 管口
4. 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 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
5.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 近中髓角高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避 开髓角的位置。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牙体解剖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类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主要关注口腔内各种组织、器官以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的形态、结构以及其在咀嚼和发音等功能方面的作用。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口腔健康的维护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口腔内各种组织的解剖、生理特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腔的正常功能和疾病发生的机制,从而为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牙体解剖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牙齿的结构和形态。

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不仅用于咀嚼食物,还对人的外貌、发音产生着重要影响。

牙体解剖的研究包括牙冠和牙根两个方面,其中牙冠是牙齿可见部分,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等组织;牙根则是藏在牙槽骨内的部分,连接着牙冠和支持牙齿的牙槽骨。

本文将围绕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展开详细的解释和描述,介绍它们的基本概念、重要内容和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为保持口腔健康和预防口腔疾病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都至关重要。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概述部分可以对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一个对这两个领域的整体了解。

- 文章结构部分即本节所述,它可以提供一个清晰的蓝图,告诉读者接下来会讲解哪些内容,使读者对接下来的阅读过程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 目的部分可以明确阐述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为读者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研究或写作这篇文章。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和牙体解剖两个部分。

- 口腔解剖生理学部分可以详细介绍与口腔相关的解剖结构,如口腔黏膜、舌头、牙龈等,还可以探讨其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为读者提供对口腔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牙体解剖的名词解释

牙体解剖的名词解释

牙体解剖的名词解释牙体解剖是一门研究人类口腔内牙齿结构和组织的学科,它探讨了牙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等。

通过深入理解牙体解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牙齿的构造和功能,并为口腔健康提供更好的保护与治疗。

一、牙釉质牙釉质是牙齿的最外层,也是最坚硬的组织之一。

它主要由磷酸钙和水组成,具有保护牙齿免受酸性物质和细菌侵蚀的作用。

牙釉质的颜色可以是白色、奶白色或淡黄色,不同个体的牙齿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二、牙本质牙本质位于牙釉质下方,是牙齿中间的一层组织。

相比牙釉质,牙本质较为柔软,主要由磷酸钙、水和有机纤维组成。

牙本质通过微小的管道连接牙髓腔与牙釉质,这些管道被称为牙本质管,其车载到牙髓腔承载了牙龈下的压力和温度等感觉信号。

三、牙髓腔牙髓腔是位于牙齿中央的部分,是牙根内的腔隙。

牙髓腔包含着牙髓组织,包括血管、神经和结缔组织。

牙髓组织起着滋养牙齿和传递感觉的作用,它在牙龈下传递痛觉和温度等刺激信号。

四、牙质小釉质牙质小釉质是一种特殊的组织,位于牙齿颈部。

它是牙齿表面与牙根之间的连接层,具有平滑的表面,能够有效地抵御牙菌斑的侵蚀。

牙质小釉质的颜色通常比其他部分暗淡,不同个体的牙齿也会有轻微的颜色差异。

五、牙根牙根是牙齿的下部分,通过咬合与牙槽骨相连接。

在牙根的表面,有许多微小的孔道,被称为牙根小管。

这些管道起着引导血管和神经的作用,将养分和感觉信号输送到牙齿。

牙根的形态和牙齿的定位有关,人类有单根牙、双根牙和多根牙等不同类型的构造。

综上所述,牙体解剖的相关名词解释了牙齿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从牙釉质到牙根,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特点。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解剖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护理口腔健康,从而拥有一口健康美观的牙齿。

尽管牙体解剖的知识看似平凡,但它对于维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牙髓腔解剖

牙髓腔解剖
上颌中切牙髓腔最大,为粗而直的单根管 近远中剖面 三角形,顶位于冠中1/3
唇舌剖面 梭形,最宽处在颈缘处,向切缘及根方逐 渐缩小
横剖面 圆三角形 较圆,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桩冠是利用金属冠桩插入根管内以获得固位的一种 冠修复。当患牙已呈残冠,经根管治疗并充填,将 残冠截除,根管制备成桩孔,选择合适的金属桩置
(六)根尖分叉
❖ 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 分 支,
(七)副根管
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 见于磨牙
三髓腔的变化
随年龄的增长髓腔容积逐渐减 小,髓角变低、根管变细、 根尖孔变小,部分或全部钙 化阻塞。
髓腔的增龄变化
1 根管最狭窄处距根尖孔约
A 0.5mm B 1.0mm C 1.5mm D 2.0mm E 3.0mm
牙髓腔解剖
内容要点
一 髓腔各部名称 髓室、根管系统
二 恒牙髓腔形态 三 乳牙髓腔形态
第一节髓腔各部分名称
一髓室
髓腔:位于牙体内部与牙体 外形相似同时又显著缩小 的空腔。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 扩大成室。
髓室顶:与牙冠牙合面或切 端相对应的髓室壁
髓室底;与髓室顶相对应的 髓室壁
髓室侧壁:与牙冠的四个轴 面相对应的髓室壁,分别 为近中髓壁、远中髓壁、 唇颊侧髓壁、舌侧髓壁。
❖ 3.上颌前牙在活髓牙预备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 避开髓角。
❖ 4.下颌前牙根管细,管壁薄,根管治疗时应防止 侧穿或器械折断。
❖ 5.下颌前牙双根管多呈唇舌向分布,治疗时应仔 细查明根管数目,一般可通过改变X线投照角度 来显示双根管
三上颌第一前磨牙
1近远中剖面:两端呈尖形,髓角相当于牙冠中1/3处, 髓室和根管狭窄

牙体牙髓学: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牙体牙髓学:髓腔应用解剖与开髓
-----钙化阻塞
三、根尖解剖特点
• 牙本质牙骨质界 • 生理性根尖孔 • 根尖基点(Apical stop) 髓腔预备和根管充填的终止点
第二节 髓腔通路预备
开髓 目的: • 去净龋坏组织,保留健康的牙齿结构 • 彻底揭除髓室顶
去除髓室内牙体组织 • 探查并明确根管口位置 • 建立器械可直线进入根管的通路
根尖1/3弯曲 约87%为双根管
2.4%为三根管
上颌第二前磨牙 多为单根管 约占75%
在根尖1/3弯曲(远中或颊侧)
下颌前牙
下颌切牙 下颌侧切牙双根管率为43.3% 仅5%有两个分开的根尖孔
下颌尖牙 双根管较为罕见
下颌前磨牙
下颌第一前磨牙
单管率约74% 约25.5%有两个根管及根尖孔 我国人双根管率为15%
髓腔预备器械
开髓器械 • 高速和低速手机 • 裂钻 • 球钻 • 开髓钻 • Endo-Z钻 • Diamendo钻
根管探查器械
根管探查器械 • 根管探针DG16 • 光滑髓针
二、髓腔预备
根据牙体解剖 髓腔大小 髓腔形态 根管数目、位置、弯曲方向
标准开髓洞形
髓腔预备
• 部位:前牙舌面和后牙合面 • 大小:外形线包括所有根管口 • 方法:裂钻进入髓室,球钻去除髓顶 • 直线入口
下颌磨牙开髓
部位: 中央窝偏颊侧约1mm处 近远中径中点偏近中 近中壁和远中壁均斜向近中
直线髓腔入口
直线髓腔入口
Staight-line access 器械无阻力地到达 根管开始弯曲的部位
下颌第二前磨牙 单根管率达97% 双根管双根尖孔仅为2.5%
磨牙
上下颌第一、二磨牙 根管系统解剖复杂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高发牙 也是根管治疗失败需再治疗的高发牙

5牙髓腔解剖

5牙髓腔解剖
牙髓腔解剖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系 刘阳
内容要点
一 髓腔各部名称 二 三 四

髓室、根管系统 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 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 恒牙髓腔形态 乳牙髓腔形态
一 髓室各部名称
1 髓室
髓室:为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部的部分, 后牙髓室呈立方体,顶、底及四壁
髓室顶 髓角 髓室壁 髓室底 根管口
髓腔解剖
根管系统是 髓腔除髓室 以外的管道 部分,包括 根管、管间 吻合、根 管侧支、根 尖分歧、根 尖分叉及副 根管,它们 共同组成根 管系统。
2 根管系统
根管 管间吻合 根管侧支 根尖分歧 根尖分叉 副根管
根管
系统
恒牙根管分型
根管 根尖孔 单管型 1 1 双管型 2 2,1 单双管型 1-2,2-1,1-2-1,2-1-2 1,2 三管型 1,2,3 3,2,1
上颌尖牙
下颌尖牙
恒牙髓腔形态
上颌前磨牙 髓室 小立方体形 颊舌径大 顶中部凹向髓腔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髓角位于冠中1/3 颊侧高于舌侧 髓室底突向髓腔较低 治疗时相对安全 根管 4多为双根管 5多为单根管
上颌第一前磨牙
上颌第二前磨牙
恒牙髓腔形态
下颌前磨牙
髓室 不清 多为单根管 顶 最凹处与颈缘平齐 髓角 4 颊髓角特高通 过牙体长轴 根管 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4 多为单根 5几乎为单根
5 根管系统应用解剖
由于根管系统的存在,成为牙髓病和牙周
病互相传播的途径,可使牙髓病和牙周病 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牙髓病可通过根尖孔或根分叉处副根管的 副孔或根管侧支、根尖分歧和根尖分叉的 侧孔引起牙周病,反之亦然。 复杂的根管系统尚可影响根管治疗的效果
二 髓腔的变化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

下颌磨牙髓腔解剖及开髓
钻针方向应始终与牙长轴方向一致,否则易形成台阶或侧 穿;
中老年患者牙髓室顶底距离较近,开髓时应注意区别顶底 的不同形态,防止破坏髓室底形态或造成底穿。注意体 会在髓角处的脱空感,用探针小弯钩检查髓室顶是否揭 净。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及
防止穿通髓室底。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于远 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形态与下和第一磨牙相似。但其近中根有两个根管者 的较小,约占64%,远中根约有18% 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断面呈C 型,称为C型根管约占31.5%
三、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
四、下颌第三磨牙髓腔形态
髓室及根管依牙齿外形而异 髓室、根管均较大 有 2 根的为 2 根管 融合根的多为单根管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1.髓室壁侧穿
治疗后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2.髓室底穿通可采用MTA修补
A 修补后 B 修补后6个月 C 修补后18个月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开髓不足易造成根管 预备时台阶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3.开髓不足
遗漏根管
开髓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
式方法揭净髓室顶。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2.建立直线入口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3.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钻入牙体组织
穿通髓室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揭髓顶
修整洞形
下颌磨牙的开髓步骤
可以使用尖部无切削作用的牙钻保护髓底
下颌磨牙开髓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上颌第一、二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 应避免穿髓。
❖ 10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二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 疗时应加注意。
❖ 11下颌第一、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底相距较近,开髓时应 防止穿通髓室底。
❖ 12下颌第一、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高 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应的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根管多为单根管。
❖ 下颌尖牙髓腔形态 根管为双管者占4%。
(三)上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上颌前磨牙的髓室类似长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 髓室顶形凹,最凹处约与颈缘平齐。
❖ 上颌前磨牙的根管可分为下列4种类型: (1)单根单管型:从髓室延伸至根尖孔为单一根管。 (2)单根双管型:髓室较深,多在根中1/3分为颊舌两管,至
第二章 牙体解剖生理
第六节 牙髓腔解剖
一、牙髓腔各部分的名称
(一)髓腔(pulp cavity) ❖ 髓室(pulp chamber)
髓室顶(roof of pulp) 与髓室底(floor of chamber) 髓室壁 髓角(pulp horn) ❖ 根管口(root canal orifice)
❖ 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约占17%。
(五)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上颌磨牙的髓室似立方形, 主要位于根柱内;
❖ 髓室顶上有4个髓角; ❖ 髓室底上可见3或4个根管口,
与相应的根管相通。
1、上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 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 ❖ 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远颊髓角和
三、乳牙髓腔形态
(一)乳牙髓腔形态
❖ 乳前牙多为单根管,偶见下颌乳切牙根管分为唇、舌向 二根管。
❖ 乳磨牙通常都有三个根管:上颌乳磨牙有两个颊侧根管, 一个舌侧根管;下颌乳磨牙有两个近中根管,一个远中 根管。下颌第二乳磨牙有时可出现四个根管,其分布为 近中两个根管,远中两个根管。
(二)乳牙髓腔特点及其临床应用解剖
5.副根管
❖ 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的通道。副孔。
二、恒牙髓腔形态
(一)切牙的髓腔形态
❖ 切牙的髓腔形态 相应的牙体外形相似; 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 其特点是根管多为单根管。
❖ 下颌切牙髓腔体积最小; 唇舌径大于近远中径; 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 分为唇舌两管者约占10%; 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
(二)尖牙的髓腔形态
❖ 根管横断面呈“U”字形者约占10%
(七)恒牙髓腔临床应用解剖
❖ 1上颌前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作根管治疗时 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 2上颌前牙的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开髓时应从舌面 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
❖ 3下颌切牙双根管x光片改变投射角度。 ❖ 4切牙治疗时注意避免穿髓和侧穿。
牙的近、远中根。
2.管间侧支
❖ 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根中1/3多于根尖1/3,根颈 1/3最少。
3.根管侧枝
❖ 常与根管成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 周膜,其开口称侧孔。根尖1/3最多。
4.根尖分歧与根尖分叉
❖ 根尖分歧: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根管仍存在。多 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 根尖分叉: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根管不复存在。 二者通向牙周膜的孔称为侧孔。
根尖由2个根尖孔或合并成一根尖孔通出牙体外。 (3)双根双管型:颊舌二根内各有一个根管,从髓室内延伸
到根尖。 (4)单根单双管混合型:一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分为2个根管;
或2个根管离开髓室,再合成一根管,亦可再分而复合,合 而复分,形成复杂的根管型态。
(四)下颌前磨牙的髓腔形态
❖ 下颌前磨牙髓室的颊舌径与近远中径相近 ❖ 下颌第一前磨牙颊侧髓角特别长
远舌髓角较低,均位于牙冠颈部处。 ❖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共约占63%,远颊侧根
管分为两管者约占9%,舌侧根管较宽大。
❖ 2、上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 近颊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共占30%,远颊
根管和舌根管均为单根管。
(六)下颌磨牙的髓腔形态
1、下颌第一磨牙髓腔形态
❖ 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约2mm);
(二)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1.根管(root canal)
❖ 单管型:最多见,例如上颌中切牙根;多为一个根尖孔。 ❖ 双管型:例上颌第一前磨牙;有两个或合成一个根尖孔。 ❖ 单双混合型:例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的近中颊根;有一
个或两个根尖孔。 ❖ 三管型: 罕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二磨
❖ 5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牙合面宽而近颈部窄,开髓时应注 意窝洞的形态和位置,防止从近中面或远中面穿孔。
❖ 6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 角。
❖ 7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 是根管口。
❖ 8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倾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 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作根管治时,器 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侧壁。
❖ 近舌髓角与远舌髓角高度相近,二者均接近牙冠中1/3。近 颊髓角、远颊髓角和远中髓角较低,位于牙冠颈部或颈缘附 近;
❖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共约占87%;远中根管 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约占40%。
2、下颌第二磨牙的髓腔形态
❖ 近中根管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共约占64%;远中根管 为双管型或单双管混合型者共约占18%。
❖ 13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 连通,根管横断面呈“U”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 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 14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 面近牙合缘较突出,其髓腔亦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在牙 合面偏向颊尖处;其在牙合面正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 偏,常致舌侧薄弱而折断。
❖ 乳牙的髓腔形态与乳牙的外形相似;
❖ 按牙体比例而言,乳牙髓腔较恒牙者为大,表现为髓室大、 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尖孔亦大,故在制备洞型时, 应注意保护牙髓,防止穿髓;
❖ 由于乳牙根尖孔大,药液可经较大的根尖孔流至根尖周组织, 若腐蚀性较大的药液,可损害根尖周组织,引起药物性根尖 炎或根尖周组织坏死,故乳牙牙髓炎一般不采用塑化治疗而 采取干尸术进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