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
三 、 注 重 情 感 教 学 , 塑 造 健 全 人 格
历史课是一幕幕 丰富多彩的立体 生
活画面 ,我们要尽可能使受教育者在 主
动 愉 快 的 艺 术 享 受 中得 到 教 育 和启 迪 。
习方法上 ,使被 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向主
动 的探 索 性 学 习并 全 面提 高学 生 的 人 文
四 、 变 教 为 导 , 设 计 良好 的 问题 意 识 和 问题 环 境
新课改对教师 和学生提 出了更高 的
要 求 ,它 要 求 学 生 要 善 于 发 现 问 题 ,敢
透彻 ,然后 传授给学 生。这样 的课 ,学
生 听 得 真 切 ,理 解 得 准 确 ,可 以说 是 明 明 自 ,但 是 ,在 不 知 不 觉 中学 生 深 深
一
A己最大的努力抑扬顿挫 。每 当讲起祖
国 在 某 一 方 面 领 先 世 界 ,令 人 骄 傲 的事
句 话 ,将 要 板 书 的 第 一 行 字 ,没 有 充
分体现 出各章节 的特色 ,同时也局限 了
学 生 的思 维 想 象 空 间 。 要 真 正设 计 一 节好 课 ,照搬 教 材 的
实 ;知 识 是 一 种 人 类 协 调 一 系列 行 为 ,
学 习;② 注重对学 习内容 的综合 应用 ,
强 调 学 生 综 合 能 力 的 培 养 ;③ 注 重 学 习
情境与真实职业 场境的一致 。
学质量 , 是高职建筑技术类 专业 做 “ ” 大
做 “ ”的根本出路。 强
2 情 境 学 习理 论 .
情境 学习是有关人类知识本 质的一
种 理 论 ,在 情 境 学 习理 论 看 来 ,知 识 是 基 于 社 会 情 境 的 一 种 活 动 , 而不 是 一 个 抽 象 具 体 的 对 象 ;知 识 是 个 体 与 环 境 交 互 过 程 中建 构 的 一 种 交 互 状 态 ,不 是 事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
作为学科之一的历史教育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强化学生的历史观念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所形成的。
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历史观念,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资料、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多种解释和观点,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元化和灵活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以教师讲述和学生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需要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例如: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多种方式的历史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三、重视历史教学的跨学科性新课程改革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历史教学也不例外。
历史与地理、政治、文学等学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历史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历史事件的地理位置、政治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四、推动历史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在新课程改革下,推动历史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历史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利用互联网资源、数字化教材、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历史素养培养。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正在悄然地改变课堂教育教学理念,这种理念不但要求历史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向“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转变,而且要坚持终身学习,抛弃过旧陈腐的一些教育理念,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特别要求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必须适应学生的相关学习行为,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以期达到师生“教学相长”、“教学双赢”的教育教学目的。
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及不断实践,要求我们身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必须要完成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的转变;第二,完成由僵化的、呆板的、封闭式的思维模式向开放的、社会化的、现代化的思维模式的转变;第三,完成由研究普通的、一般的、共性的历史教育教学教法向研究特殊的、常态的、个性化的历史独立自主的学法转变;第四,完成以考察简单基础知识记忆为主向考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能力拓展为主的评价体系得转变。
在这四种转变得落实实施过程中,肯定受着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为应对这样的挑战,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和怎样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呢?笔者简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一、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师德教师教育的实施者,教师有怎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怎样的教育行为。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这样概括教育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这样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准确的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树立“教书育人”、“身正为范”的崇高的师德不仅历史教师要有爱国主义的情怀,有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的信念,而且也包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改革下历史课改心得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改心得改革是因为现有的教学情况不能让人满意,所以要改变,要变好。
以往的教学让人诟病的地方主要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教师的教包揽了所有。
而新课改的理念则是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与学,要达到一个平衡。
学生不懂,需要老师的教,不可一切都放给学生自习;老师的教,是教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可什么都包揽。
老师教的太多,就回到原来的老问题上,学生缺乏自我思考;老师教的太少,学生也会茫然,失去前进的目标和方法。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的心得体会。
一、改变教学观念,实施教学创新在教学课堂上我感受到新课程是一次由一人讲走向大家讲的课程改革。
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能力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
同时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变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
教师也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地位转向课堂师生交往的平等位置。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要改变过去程式化的呆板的单向的教学,演变成活生生的师生双向的课程内容创生与开发的教学。
历史教学过程要成为教师与学生追寻主体性、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二、课堂上充分利用讨论我们知道历史学科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但是却长期受不到学生的重视,认为历史是死的,读历史枯燥无味。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老师的教法上。
历史学科内容多,很烦杂,我觉得要让学生对它感兴趣,老师所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如果老师能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独特的魅力,把历史科教活,学生的兴趣就能调动起来。
历史的教学方法很多,但我在教学中很多时候都会利用讨论法,讨论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教学
l i l l
、
创堂 新 课
23 ;
● 沈克 菡
…
历史课程标准 提出 : 历史学 习评价 是 以促 进学 生全 面发展 、 合发 展为 目标 , 综 采用灵活多样 的评价
方法 , 重 学 生 学 习 过程 和学 习结 果 的 全 程 性 评 价 。 注
素— — 学 生 。 因此 , 们 有 必 要 重 新 审 视 历 史 课 堂 我 教学 评 价标 准 , 立 一 个 既 关 注 教 师 , 确 又关 注 学 生 的
充分发挥历史教学 评价的 教育功 能的基 本理念 , 依
据 新 的评 价 理 念 和 要 求 , 必 要 改 变 课 堂 教 学 评 价 有 的视 角 , 新 认 识 课 堂教 学 评 价 的 主体 , 建 新 的课 重 构 堂教 学 评 价 体 系 , 而 更 客 观 、 面 地 反 映 课 堂 教 学 从 全
课堂 教学评 价体系。新课 程强调 , 在课 堂教 学评价
中 , 价 一 节 课 是 否 成 功 , 关 键 的是 要 看 学 生 的实 评 最 际收 获 , 要 看 学 生 在课 堂 中 的 感 受 , 们 是 在 主 动 即 他 地 参 与学 习 , 是 在 被 动 地 学 习 ? 他 们 的 实 践 活 动 还 是 否 有 实 际 意 义 ? 学生 能 否 提 出 问题 和质 疑 ? 目前 教师 “ 堂 灌 ” 现 象 已 日趋 减 少 , 学 生 参 与 课 堂 满 的 但 实 践 活 动 的有 效 性 仍 有 待进 一 步 看学 生如 何 学和 学得 怎 样。 总 之 , 堂 教 学 的价 值 应 该 体 现 在 学 生 身 上 , 是 历 课 这
史课 堂 教 学 的 本 质 。 二 、 史课 堂教 学评 价 的 基本 理 念 历 1评 价 的 主体 是学 生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的 目的 是 . 使 学 生 获 得 历 史 知 识 和 掌 握 基 本 技 能 。 因 此 , 生 学 学 会 和 掌 握 了多 少 是 评 价 课 堂 教 学 成 功 与 否 的根 本 出发 点 和 落 脚 点 。观 察 和 评 价 一 节 历 史 课 , 先 要 首 看 学 生 的 认 知 能 力 是 否 能 得 到 发 展 , 本 技 能 是 否 基 得 到 训 练 和 提 高 ; 后 评 价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教 师 的 教 然 学 行 为和 学 生 的学 习 行 为 。在 历 史 课 堂 教 学 中 , 学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下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得,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历史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长期以来,历史课一直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师按课本“一讲到底”、“满堂灌”,无视学生的兴趣、情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使学生始终被动学习,而失去应有的活力。
所以常听到学生说:“历史课好枯燥啊,就是讲讲故事。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所谓活力,即师生学习探究的活力。
新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是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共同探索世界的窗口。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通过“大家谈”,产生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通过“活动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天赋。
二、历史新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人文性,在人文关怀中体验历史,关注每一个学生。
人文的历史课堂,首先要尊重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正在成长中﹑发展中的人看待,而不是一个成人,更不是一个载体、一个容器、一种工具。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历史教师要特别学会倾听,耐心地听学生讲话,把教学过程真正地当作平等对话的过程。
只有彼此尊重,社会生活才能和谐,大家才能心情舒畅,从而更好地学习。
其次,课堂上要对学生充满赏识。
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温馨,一种沟通和理解,一种信赖和祝福,可以使人具有成功感。
欣赏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欣赏学生,将使教学富有了人性的色彩。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让学生在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再次,课堂上要对学生充满呵护,给学生积极进取的信心。
学习困难学生大部分对学习缺乏信心。
他们由于对学习丧失了信心,因而自卑,渐渐地,他们与同学疏远了。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一、重建历史教学理念,塑造新型师生关系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有全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历史教师的教学责任由单纯知识技能传递,转变为以情感为核心的三维目标的培育。
与之对应,师生关系必然发生新的根本性的变化。
由于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教师的历史教学责任便有了拓展,从而注定了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体构建性学习过程,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角色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与教材、媒体等一起构成学生的学习生态环境,为学生这一学习主体服务。
二、重建教学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必然要求重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这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标合理,设计科学,恰当处理教材及师生关系;要开放历史教学设计、内容、空间、形式、结果;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中发挥学习潜能;要使教材设计独特新颖,发挥教学个性,艺术地驾驭课堂;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到认知、能力等方面锻炼的机会,为学生进一步自我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得到启示,获得进步;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自觉地运用它们来陶冶学生的情感、人格。
此外,教师还要热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倡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要通过课堂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要有宽松的学习心态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可以自由向师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特长,使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得到满足,个性得到发展;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浓厚的兴趣、灵活的思维方式,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与合作伙伴交流,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要善于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拓展思路,用生活、个性化眼光对待学习;能获得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并使自己的多种能力得到强化,展示自我,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人格得到健康的连续性发展,并通过课堂学习,又生成了有价值的新问题,激起探究欲望,使自己自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要学习情绪饱满,能在体验中受到学习内容的情感感染,获得美的享受,能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并与教师平等对话、交流,能与教师和学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浅谈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学
历史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细 节之处应 该大胆 讲解 法 、 渎法 和纲 要 图示 法 等仍然 足 以 讲
手忙脚乱地去执行 。学生忙来忙去 , 处在被 失 ; 在讲 到辛 亥革命成败问题时 , 把学生 和编排 。只有持之 以恒 , 我 长期积 累, 才能使 动接受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 、 分成两组 , 组织 学生按 照辩论 赛 的程序展 中学历史 教学不致因教材 的滞后 而落后于
感, 而更多 的是创新 、 新颖别 致有 新奇感 。 生的实际情况 等因素采 用启 发式 、 问题 式 、 史教学 跟 f时代的发展 。历史 教学的新信 :
这里结合本人 的教学 淡几点想法。
一
讨论式 、 究探 索式等 , 研 以学生 为本 , 充分 息 分为 教和学两 个系统 。教 方面的新信息
井 ” 的教 学 疗法。 即力求讲 活 , 深 , 式 讲 讲
透 :时代呼唤蓿综合 型人才 , 这就要求我们
实现教学 内容呈现方式 的多样 化 所 的 历 史教 师在 知识 的 延 伸上 打破 学 科界
即教 学 内容呈现不 再单纯 依靠 限 , 诞伸 到其 他学科 , 延伸到现 实问题 、 热 习历史 的基础 方法——学 会 学 习历史 , 谓 多样 化 , 培
教 改 聚焦
2 1-
沈 会 军
摘
要: 历史学科 内容 多, 繁杂 , 很 要让 学生对 它感兴趣 , 师就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独特 的魅力 , 老 把历史课教活 , 学生的兴趣就 能 教学 信息 学科知识 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学
正确把握 新课标规 定的学习版块 , .
展作 出贡 献 。 生 学 会 学 习 的 显 著 特 征 是 学 学 生能 够 自己 学 习 。 养学 生 的 自 主性 思 维 要 培 从 转 变 学 生 的 学 习 观 念 入 手 , 重 要 的 是 使 最 学 生 能 够 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 , 要 我 学 为 我 要 变 学, 变苦 学 、 动 学 习为 快 乐 、 动 的 学 习 。 被 主 而 要 实 现 这 一 转 变 , 键 在于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关 动 机 , 史 教 师 可 利 用 从 学 生 感 兴 趣 的 历 史 历 事 件 入 手 , 用 生 动 有 效 的 形 式 , 如 小 演 采 比 讲 、 历 史 谜 语 、 竞 赛 等 等 , 发 学 生 自 主 猜 小 激
2 让学生学会 学习。 、
新 课程 将 “ 程 和 方法 ” 为 三 大课 程 日 过 作 标 之 一 , 求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历 史 学 习 的 一 般 要 过 程 , 中 学会 学 习 。 史 教 师还 应 树立 可 持 从 历 续 发 展 现 念 , 注 重 教 学 的 “ 程 与 方 法 ” 真 应 过 , 正做 到 “ 是 为 了不 教 ” 为 学 生 的 可 持 续 发 教 ,
几点 :
一
源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主 体 作 用 , 教 师 的 合 理 充 在 引 导 下 利 史 资 料 , 迪 学 生 思 维 , 飞 思 维 空 间 , 行 启 放 进 自主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 努 力 培 养 学 生 探 索 精 并 神 和 创 造 性 学 习能 力 。
的 发 展 , 校 网 络 教 学 也 日益 广 泛 , 们 的 历 学 我
史 教 师 要 通 过 网 络 , 拓 进 取 , 助 网 络 资 开 借
(深度解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课程变革
(深度解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的课程变革1. 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已经逐步融入到初中历史的教学中。
本次文档将深入解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程的变革,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程变革的背景2.1 教育改革的大环境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学科,也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相应的调整。
2.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倡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些要求都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变革3.1 课程结构的调整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加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从古代史到近现代史,从国内史到世界史,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3 课程资源的丰富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历史学习体验。
3.4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评价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单一依赖笔试成绩。
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都将纳入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4. 结语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程变革旨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
广大师生需要积极适应这些变革,共同努力,让历史课程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新一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一
再分配给各位组员 ,每个组员思考过后写出 自己的答案 , 再
一
起讨论分析 , 最后 由小 组长总结反馈给 老师 。 通 过这 种方
式得出 的结论 十分全 面 , 学生敢于提 出 自己的见解 , 对 于一
的评 价结合起来 , 评价教 师的教学质量 的优 劣 , 促进 教师的 认识 、 发展 、 完善 , 从 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 教师要注意小组合作学 习 历史新课程改革既是历史科 目上 的一场革命 , 也是教育 的任务应是在学生能力所及之内 , 而且对于学生 的思维 拓展 史上 的一场革命 ,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 等能力应 有一定帮助 。 教师要 合理 的分配组 员 , 不 能把优生 抓住机 遇 , 与课 程改革一起推进 自己的历史教学 , 为学生 的 分在一起 , 差生 分在一起 , 要仔 细斟 酌 , 考 量学生 的优缺 点 , 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口 合理分 配 , 同时要保证活动 开展的有序性 和有效性 。 比如教
比如 , 对学生的评价 。 学 生 的学 业 成 绩 不 再 是 和 以 往 一
在讲 台上通过板 书讲解 ,学生在课桌上通过抄写笔记记住 ,
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 新课标 则规定在历史教学 中必 须充 分利
样占 1 0 0 %, 它 可 以占 4 5 %或是 其他 。 学生 的道 德 品质 占一 部分 , 学生的实践能力 占一部分等 , 通过各个方面 的考察综 合评价学生 , 还可 以进行 学生之间 的互评 , 从学生 的评 价 中
、
些难 点 , 组员之间也 能互相解释 , 帮助 , 能够高效率的让学生 学到新知识 , 对于一些重 点知识脉络更加清 晰 , 有利 于提高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综合能力,历史教学也需要根据这一导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导向,探讨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历史是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但也是一门需要一定理论基础和知识体系的学科。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
历史教学要注重挖掘历史故事、人物和事件的内在价值,让学生在历史中感受到情感共鸣和精神震撼。
可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讲述历史故事、组织历史游学等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设计历史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增强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
二、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拓展教学内容,涵盖更广泛的历史领域。
传统历史教育注重的是政治史、战争史等狭隘领域,而在新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涵盖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等更广泛的历史领域。
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强化历史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多以讲授和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缺乏对历史知识的积极体验和思考。
历史教学需要引入更多的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历史中进行思考和实践,增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注重历史教学评价在新课程改革的导向下,历史教学的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主要以试卷考核为主,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忽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理解和应用能力。
历史教学需要引入更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如综合实践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全面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探究,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需要制定一系列策略,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1.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个性化的历史研究和展示,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设立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材料的解读和史料分析,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整合跨学科知识,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学应该融合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
可以结合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丰富历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拓展历史学科的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文献的阅读和解读,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理解历史,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兴趣。
5. 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历史情感素养历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历史文化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自信。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
动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 机 械训 练 的现 象 。要 以改 变 历 史 课 堂 为突破 口, 与 学 生 进 行 谈 话 式 的讨 论 分 析 问 题 , 对 学 生 提 出 的 不 同 意见 、 看法 、 观 点 不 随便 斥 责 或 施 加 压 力 , 而 是 给 予 适 当 的解 释 或 表 扬 , 鼓 励其独立思考 、 自主 学 习 , 从 而 师 生 共 同 成 长、 共 同 进步 。教 师在 转变 观念 的 同时 . 还 要 重 新 定 位 自 己的 角色 , 走 到学 生 当 中 。 美 国 教育 家多 尔 说 , 教 师 在 师 生 关 系 中 的地 位 是 “ 平 等中的首席 ” , 教 师应 以平 等 、 民主 、 尊重 、 理解 、 关心 、 赏 识 的 态度 去 对 待 学 生 。 在这 样 的课 堂 环 境 中 , 学 生 才 会 体 现 出 自己 的主 体 地 位 , 才 会 积极 地参 与到 课 堂 中 . 才 会 认 为 学 习 知识 是 一 种 快 乐 、 一种收获 。 所 以历 史 教 师 要 改 变 课 堂 中师 生 的互 动 方 式 。 四、 改变 学 生 学 习方 式 高 中 历史 教 师 应 改 变 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让 学 生 在学 习过 程发现 、 探究 、 研究 等 , 使 学 习过 程 更 多 地 成 为 学 生 发 现 问题 、 提 出 问题 、 分 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 让 学生学会学 习 , 懂 得 学 习 。在 检 验 学 生 学 习 成 果 时 , 尽量开展研究性学 习, 如课 堂讨 论 、 辩论 . 收集历史资料 . 撰 写历 史 小 论 文 、 历 史 人 物 小 传 等,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也 是 历 史 教 师 所 要 改 变 的 个 内容 。 五、 注 重 角 色 转 变 高 中历 史 教 师 在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 要 注 重 自己 的 角 色 转 变 。 回顾 以 往 的教 学 模 式 , 正如芦咏莉博士所说 , 教 师 是 人 类 灵 魂 的工 程 师 , 但 只 是 一 条 传 输 带 而 已。 没 错 , 就 在 这 样 一 条 传 输 带 上 要 教 导 出适 应 社 会 发 展 的 人 才 .具有 竞 争 能 力 与 承 受失 败 毅 力 的 人 才 是 很 难 的 。这 是 因 为 学 生 学 习 的 只 是 书 本 上 的 内容 .远 离 了 学 生 的实 际 生 活 .而 实 质 上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 过 程, 应 该 是 一种 探 究 的过 程 、 创 造 的过 程 , 也 是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培养 的过 程 。为 此 , 要让 学 生 在生 活 中学 到 知 识 , 在 知 识 中体 验生活 , 就 要靠 老 师 指 导 , 因此 要 培 养 具 有 创 新 精 神 的学 生 ,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的,也是很实现的。
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但这些又都涉及到有关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技术性、技巧性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主要是在说教师教的方法,甚至是教师教知识、教教科书的方法;组织观摩教学,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试,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的实际问题,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从这样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似乎也没什么错,这难道不是教师力求做好本职工作的一种体现吗?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看问题。
这就是要把教师职业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这一角度,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
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交往、学会审美等。
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首先是要具有以下的理念:①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②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情意、态度、价值观等;③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④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⑤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学模式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完善,日见丰富。
面对新的课程、新的标准以及新的要求,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因此,建立一种学生本位的新模式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新任务。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教育模式初中历史教学在当代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在中学教育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是升学至上的错误观念占据主导,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历史教学的质量不高,教学改革难以进行,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对历史的学习不仅仅是了解以前发生的事情,而是在了解以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人格和价值观念。
而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每一门课程都有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有着新的发展方向。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在课堂中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思想全面发展。
在现代的初中教育模式中,历史一直都是处于“副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的教学往往只是教师单方面重视教授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师不会有全面的了解。
初中历史教师只能在课上把知识点交给同学,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造成了现在初中历史教育的诸多问题。
这种现象,对初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以及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非常不利。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教为先导,学是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作为激励学生、提升学生有效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现在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历史教学的内容空洞,学生学习历史热情不高,没有继续认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学习目标更是难以实现。
新课程下中学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摘要: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只有实现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改革,历史新课程才能顺利实施,新课程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这场新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的问题,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贯彻执行《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1、教学目标应从以学科为本改变为以学生为本。
历史教学大纲提出了学科知识、学科技能、思想教育三方面的要求,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
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教学大纲以学科为本,而新课程以学生为本;教学大纲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结果,而新课程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历史教学大纲注重掌握历史史实与结论,视野局限于过去和结果。
新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将历史学习作为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的一种需要。
历史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科的学习能力,新课程强调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和解释一般社会现象的能力。
历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新课程强调培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把历史教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
2、教学过程从知识传授、思想灌输改变为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
要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目标,不但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将教材规定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
其实,人们的知识和思想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是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于新课程改革导向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中学历史教学策略。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不仅仅是灌输一些历史知识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分析、概括、比较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者问题性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推理能力,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历史知识面,不仅了解历史事件的表象,更要深入挖掘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能力。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中学历史教学也要面向未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对历史进行评价和创新。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历史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历史文化创意活动,让学生通过解读历史,创作历史文化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教学将历史知识与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审美情感等各方面的素质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综合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历史教学进行思维拓展,情感拓展,审美拓展,身体拓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仅获取历史知识,更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浅谈在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
浅谈在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摘要】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重点突出“新”,即创新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师生课堂关系等。
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课堂自主性,灵活开展历史小游戏,在不断的改革中,提升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解释现今社会问题,让历史真正警醒学生。
本文就在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引言】高中阶段的历史课堂不仅有着培养学生历史性思维的目的也有着面向高考,引导学生取得高分的艰巨任务。
教师高效的利用课堂开展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要将历史知识开放性的、创新性的融入教学实践中,并让学生主动性的接受,思考历史发展的时空脉络,每一件历史大事中包含的前因后果。
教师应当探索历史考试中的历史语言以及答题技巧,真正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答题规则,从而达到高分、高效的历史学习。
一.分析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而言即是激励又是挑战。
就激励而言,新课程改革引导者教师向着科学、全面、高效发展。
引领着教师向着高素质教师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将教学经验融入与时俱进的教学是对每一位教师教学方法的肯定。
激励着教师去寻找更多的新方法研究历史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形成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科学的、有效的、创新的、开放的历史教学新模式。
就挑战来说,新课程改革突出了“新”,创新性的教学与历史课堂碰撞,需要教师想出“新”点子、找出“新”方法,才能与之擦出完美的火花。
在这充满激励与挑战的新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授课中,更应当灵活运用方法,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让历史不断的焕发新的活力,融入学生的心中,并不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锻炼学生历史答题思维,教会学生思考历史,同时,面向高考,取得新的高分。
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而言也有着双重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要参与者,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往往是实验对象,在新课改下教师在不断试错中总结教学经验,最后达到最优教学方法,以此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因此,新课改下,会牺牲部分同学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对高中的学生来说,成熟的、完美的教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邱辉海
合浦县山口中学广西北海53治理发愣功0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
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使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被丧失了。
因此,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
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而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被动地听说,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在课后还要对不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3由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
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是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
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要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