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适度惩罚的教育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适度惩罚的教育方法

“惩罚”二字是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有些人认为惩罚是更改儿童的固执、树立道德规范及行为原则必需的手段;有些人则认为儿童会自然地从错误行为的结果中获得经验教训,惩罚伤害了人的尊严。

现在的学生敏感又自信,加上处在一个多元的时代,这样一群学生的教育不能再用以前传统的教育方式,应该尝试着新的适应他们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运用适度的惩罚,以求取得突破。我们在教育中以赏识、鼓励为主,但绝不能没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是软弱的教育。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终生受益。因此惩罚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好机会,也是让学生牢记教训不再犯错的好方法。

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歧视,让学生觉得难堪,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惩罚是一种艺术。所以几十年来我一直寻求能适合这群孩子的教育方式,通过自己的不断的摸索实践实验,找到了一些适度惩罚的教育方式。

一、劳动惩罚法。

劳动教育法就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惩罚工作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惩罚要对学生有益,要适度。让学生亡羊补牢,讲清原委,让学生心服口服。学习落下要补上,损害班级荣誉要为班级争光,损害他人利益要补偿,如一个题抄五遍十遍等。

惩罚要适度,估计学生有能力完成、有时间完成,不能强人所难,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有些同学做值日生马马虎虎,对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哪里不够补哪里,让他们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直到改过自新。道理很简单,不希望他们将来成为好逸恶劳寄生虫。学校之所以定期组织的大扫除评比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靠他们自己来创造舒适整洁的校园环境。有时候可以采取变式的惩罚方法,我们班有两个学生周浩杰和马铭凯有一次为一件小事而争吵,竟动起手来,结果一不小心,马铭凯脚摔伤了路也走不了了,当时如果采取一般常用的方法,停课反省通知家长,只会使两个人的关系更僵。我的处理方法

是暂时不追究,马铭凯腿上行动不便期间,周浩杰全权负责他的饮食起居,由于长时间的接触,反而培养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久而久之两人竟成了最要好的朋友。事后两位同学公开在班级向对方道歉,并以亲身经历说明了同学间友情的珍贵。这件事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更加坚定了我的教育方式。

劳动惩罚是在充分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探求出的一套管理方法,威力无穷。有时过度爱护,过度惩罚反而起反作用。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学生也是如此,每个人有自身的特质,我们应该因人而异,所以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在总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灵活机动,不拘一格。

二、自然惩罚法。

自然惩罚法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就是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明白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到不愉快甚至痛苦,从而促使孩子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我班的一个孩子,有一年放暑假了,他妈妈打算送孩子去外婆家住几天,体验体验生活。外婆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临走前这位妈妈问:“东西都准备好了吗?”孩子说:“都好了,你就别管了。”妈妈一看,衣服带得不够,手电筒没带,就问:“孩子,那边的气候你知道吗?衣服够不够?要带的东西都准备了吗?”孩子随口答道:“没问题。”这位妈妈就没再说什么。第二天,孩子背着包就走了。一个星期后,孩子回来。妈妈问:“玩得开心不开心?”“开心。”“有没有什么麻烦?”孩子抱怨道:“哎呀,冻死了,没想到山里这么冷。”妈妈追问道:“还有呢?”孩子叹了一口气:“晚上小路黑黑的,没有带手电筒走路很不方便。”此时妈妈笑笑说道:“以后得像爸爸一样,出差之前拉个单子,好好咨询一下。”这个妈妈的方法就是自然惩罚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过失的后果。因为孩子冻一点,晚上麻烦一点,没有危险,但经过这一次他就记住了。

三、行为惩罚法。

小学生从入学到小学毕业,接受六年制阶段义务教育,心理和行为发展有一个从不成熟到初步成熟,从不定型到初步定型的过程。

他们天真、淘气,自我评价能力还不够高,而且不稳定。所以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使他们生动活泼得到发展。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

我地位和任务的基础上辅以必要的约束,会更加有助于他们独立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举了一个事例:我同事有一个小孩,刚上一年级了,比较粗心,有一天他把借书证弄丢了,大家都知道借书证用来借书看的。他的爸爸希望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给他钱,画好路线图让他自己去办证。经过许多周折,小男孩居然办好了借书证。

师:“你觉得小男孩的爸爸做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爸爸是想让孩子负责任,让孩子学会独立。”

师:是呀,这样锻炼了孩子的能力。

我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创造性的开发教材,找到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我想这里问的不是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创设情境,让他们在辨别别人的行为中,明白事理。

四、冷处理惩罚法。

“冷处理”,即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先不忙处理,先观察、了解一番,旁敲侧击,激起他(她)内心的涟漪。这种方法一般运用于上进心比较强的学生,他们能从教师的言行中悟出自己的失误,进行反省自纠。

总之我认为,在惩罚的过程中要重视以下几个界限——

其一,惩罚不等于体罚——任何暴力性的惩罚都不是惩罚教育应有的内容。

其二,惩罚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毕竟,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并非仅仅为了“教训”。

其三,惩罚必须与激励相结合,不能只罚不奖,为罚而罚;最后,惩罚标准应该是确定、适度的,要让受教育者清楚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惩罚,界限在哪里,并由此学会理性规范自身行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老师的心都是为了学生,但有时我们所采用的方式与我们所倡导的爱背道而驰。我们平时要加强学习,掌握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相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我们从爱的角度出发,视学生如子弟,不管他们犯了何等严重的错误,我们都可以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挽回,哪怕是处罚,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使他们在老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发奋努力,这样我们就会达到真正的育人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