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论

营销研究的是微观经济组织为实现、促进商品流通而进行的经营活动的总和,包括产品、定价、分销、促销等。而商品流通重在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商品或服务的转移过程和流通体系。

广义的流通: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狭义的流通:有形商品或产品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排除了货币、资金、人、服务

第二章流通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的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五流:资金流人才流

零售商业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1852年(法国)“本·马尔塞”百货商店兴起;第二次革命:1859年(美国)A&P连锁商店诞生;第三次革命:1930年(美国)KingKullen 超级市场产生;第四次革命:20世纪70年代大发展(美国)无店铺零售出现。

流通四大变化:流通方式连锁化;流通主体多元化;流通业态混合化;流通组织技术化。

第三章流通组织

流通职能:商流、物流、信息流、辅助职能。

流通功能:价值发现,带动产需,提高效率,改进生活方式

SCP(结构—行为—绩效)模式(1959年哈佛大学贝恩)认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结论: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流通国际化:流通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是本国的流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使企业经营具有国际化特征;另一方面是外国流通企业进入本国市场,使国内市场竞争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使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

范围经济: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通过经济协同,实现资源共享。

连锁经营3S原理: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专业化(specialization)、简单化(simplification)。

第四章流通渠道

流通渠道:商品从生产领域到达消费领域所经过的通道,包括商品流通的途径、环节、形式。

渠道结构:指参与完成商品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各种组织机构的构成方式。

流通渠道演变历程:批发企业主导型(18世纪70年代),生产企业主导型(19世纪90年代)、零售企业主导型(20世纪60年代)。

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因素:(一)市场因素1.市场类型2.市场区域3.市场规模(用户数量)4.市场密度(用户的集中度)5.市场行为(购买行为特征)(二)商品因素 1.商品种类2.体积与重量3.易腐性4.单位价值5.标准化程度6.技术服务要求(三)生产者因素1.目标追求的市场控制2.财务能力3.产品组合宽度4.市场控制能力(四)流通者因素(五)消费者因素

进场费:是商场和超市利用其在市场交易中的相对优势地位,向供货商收取的一种费用。(起源:美国计算机重新编程费)。

流通渠道系统:垂直渠道:纵向(产权式、契约式、管理式);水平渠道:横向(生产、零售、消费的合作社)。

一、以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基本特征:1.组织化、规模化的农产品流通主体;

2.农产品流通渠道日益缩短,但批发市场的作用依然突出;

3.远期交易、远程交易、拍卖交易成为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主体内容;

4.连锁超市经营成为农产品零售终端的主要形式;

5.物流配送系统和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现状:1.超小规模的农户与个体户依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最重要的主体;2.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庞大,但平均交易规模小,档次不高,功能不完善;3.我国农产品的销售终端以“农贸市场”为主,连锁店和超市的销售量只占较低份额;4.现代营销手段虽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传统交易方式仍占主导地位

三、发达国家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对我国的启示:1.着力培养农产品流通主体,使其走向组织化、规模化;2.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中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3.大力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变革

4.积极推进农产品的超市连锁经营;

5.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

第五章商品流通经营方式:批发

批发:是指从生产商或其他经营者手中采购商品或服务,再将其提供给商业用户、产业和事业用户,供其转售,加工的大宗商品交易方式。

批发的发展:批发地位的变化:形成-上升-下降-回升;批发组织的变化:批发市场

(现货)、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形式的变化:现品销售-样品销售-标准品销售;其他变化:大型化、一体化、专业化、功能化、技术化

三个阶段:1. 1978-1991年,生产企业和零售企业绕开批发环节,批发业地位下降。

2.1992-1998年,经济过热,批发机构在单体小型化的基础上急速增长。

3.1999年以后,数量减少,网点增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制约批发商业发展的因素分析:1.宏观因素:国民经济、居民收入(十二五规划)等。2.纵向制约因素: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交易方式。3.主观制约因素:“大量流通”,体制转型。4.配套制约因素:金融,物流,技术等。

批零系数:指同一时期批发销售额与零售销售额的比值。

批发经营特点:交易批量大;交易更加理性(专家型购买);商圈更大,辐射更广;交易关系稳定;交易过程中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倾向日趋明显。

批发市场:集中进行现货批量交易的场所。

国外的三种投资模式:(1)种植者投资,如FloraHolland花荷(2)政企合营,如RUNGIS 伦杰斯(3)政府主导模式:如日本政府

英式拍卖:从低到高通过多次叫拍由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品,一般的方式。

荷式拍卖:该价格会随时间的变动自动向下浮动,如果在浮动到某个价格时有竞拍者愿意出价,一次性竞价。

赢利模式:佣金主导、租金主导。

第六章: 商品流通经营方式:零售业

零售业态:是指零售企业经营的形态,其实质是指零售企业为实现销售目的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和。

零售业态从总体上分为有店铺零售业态和无店铺零售业态两类。有店铺12种: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商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无店铺5种: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