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年第 1-2 期
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深圳商学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赵达 海闻
众所周知, 二次大战以后, 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 行业内贸易大量出现, “北北贸易”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取代了传统的“南北贸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产业间贸易) ,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经济学家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 出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国际贸易新理论。 转眼又是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技术进步、制度变革和市场发展,国际生产和贸易格局 又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南北贸易”比重上升,重新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部分; 中间产品贸易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产品周期缩短,部分生产环节的转 移而非整个产品的转移成为一种新的模式。 促进这种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新变化对各国的生产和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 影响?对各国的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经济学家 和政策制定者们的关注,也对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一、 南北贸易重新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部分
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盛行的主要是“南北贸易”模式,即建立在资源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 业间贸易。 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造品, 然后从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源品以及简单的劳动密集型 产品。二次大战尤其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 “北北贸易” ,即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 内贸易,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期南北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但是,这种趋势并未持续很久。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量逐 渐增加, 南北贸易占整个贸易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1 为我们描述了近五十年来发达国家 图 (北 方)从发展中国家(南方)进口所占比例的变化过程。在去除掉原油贸易后,[注]发达国家 进口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从 1955 年的 25%不断下跌,到 70 年代中期降到大约 12%的 水平。而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这一比例开始不断上升,到 21 世纪初恢复到 25%的水平,
1

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年第 1-2 期
南北贸易的重要性重新得到加强。
图 1
发展中国家出口占发达国家进口的比例(%)
注:不包括原油贸易。去除原油贸易是为了剔除七十年代末石油上涨对贸易变化趋势的影响, 加入 原油贸易后比例稍高。 资料来源:根据 UNCTAD 数据计算所得。
然而,南北贸易比重的增加并非简单地重复 50 年代的状况。从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 50 年代北方国家从南方进口的主要是初级产品 (接近 45%) 工业产品的进口只占 5%左右。 , 而到了 21 世纪初,北方从南方进口的工业品的比重上升到了将近 25%,而初级产品的进口 也相应地下降到了 25%左右。 更有意思的是, 南方的工业品出口中增长最快的不是诸如玩具、 服装等传统的劳动密集 型产品,而是通常被认为只有在发达国家才具有优势的电子、电信、办公设备等产品。表 1 显示的是发展中国家在 2003 年按照 SITC 三位数分类的出口商品中排在前五名的产品,以 及这些产品在 1980、1992 和 2003 年所占的比重。数据表明,除了原油外,2003 年发展中 国家出口最多的是电子晶体管和真空管、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电信设备及零部件、办公设备 等产品。 这四类产品占了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的 19.21%, 而这些产品在 20 多年前所占的比 重只有 1.6%。
表1
原油
发展中国家出口排在前五名的商品占其总出口的比重(%)
2003 年 11.7 6.6 4.65 2 1992 年 14.8 3.0 2.2 1980 年 32.2 0.69 0.10
电子晶体管,真空管等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

国际生产与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国际经济评论 2007 年第 1-2 期
电信设备、零件及附件 办公设备 按 SITC 三位数商品分类
4.3 3.66
1.97 1.72
0.68 0.15
资料来源:根据 UNCTAD 数据整理所得
二、 中间品贸易比重不断增加
国际生产和贸易中的第二个重要变化是中间品贸易量的不断增多。 我们用衡量中间品贸 易比重变化的指标来证实这一现象。 由于进口的中间品一定进入各国的生产流程, 一国生产 过程中使用进口中间品的比例和该国参与国际生产链以及中间品贸易程度成正相关。 芬斯阙 和汉森(Feenstra and Hanson,1999)提出行业总中间投入品中进口部分所占比重这一指标, 用来反映该行业所涉及的中间品贸易变化。举例来说,如果美国的飞机制造过程中 20%的 中间投入来自钢铁部门,而美国使用的钢铁有 30%来自进口,那么飞机制造使用的进口钢 铁占总投入的 6%。如果美国飞机制造中还有 20%的中间投入是电子产品,而电子产品中的 60%是进口的,那么进口电子产品占飞机制造总投入的比例就是 12%。我们把所有的进口 中间投入品(钢铁、电子产品等)的比例加总,就可得到美国飞机制造行业的进口中间投入 品比重为 18%。进口中间投入品比重越高,中间产品的贸易越大。
表2
电子和电气设备
电子电气和交通运输设备生产中进口中间投入品比重(%)
1984 年 美国 中国 交通运输设备 1984 年 美国 中国 10.7 N.A. 6.7 N.A.
1992 年 10.9 11.6
1997 年 17.6 24.3
2002 年 20.0 29.7
1992 年 15.1 4.6
1997 年 18.7 7.7
2002 年 24.2 12.4
资料来源: 1984 年数据来自 Campa 和 Goldberg (1997) 其余结果根据当年美国和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 ,
表 2 列举了美国和中国两国电子电气和交通运输设备近二十年来进口中间投入品比重 的变化。这两大行业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20 世纪 80 年代初,美国电子电气设备的 此项比重只有 6.7%,交通运输设备的比重也只有 10.7%;而到了 21 世纪初这两个行业的比 重分别增加到 20%和 24.2%。从 1992 年到 2002 年的短短十年内,中国的同类数据也分别从 11.6%和 4.6%增加到 29.7%和 12.4%。这些数据充分印证了这个阶段中间品贸易所占比重的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