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基础》考试大纲.doc

合集下载

海洋物理学基础考试试题

海洋物理学基础考试试题

海洋物理学基础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中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速率称为()A 温度梯度B 盐度梯度C 密度梯度D 压力梯度2、以下哪种海洋波动主要发生在近岸浅水区?()A 海啸B 风浪C 潮波D 内波3、海水的盐度通常用()来表示。

A 百分比B 克/升C 毫克/升D 无单位4、海洋中的环流主要是由以下哪种因素驱动的?()A 风应力B 温度差异C 盐度差异D 以上都是5、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向是()A 水平方向B 垂直方向C 与水平方向成 45 度角D 不确定6、海洋中密度最大的水团通常位于()A 表层B 中层C 深层D 底层7、以下哪种海洋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A 潮汐B 海浪C 海流D 风暴潮8、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这意味着()A 海水升温快,降温也快B 海水升温慢,降温也慢C 海水升温快,降温慢D 海水升温慢,降温快9、海洋中的热盐环流是由()引起的。

A 温度和盐度的不均匀分布B 风的作用C 海底地形D 天体引力10、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测量海洋中的流速?()A 温度计B 盐度计C 流速仪D 压力计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海洋物理学是研究海洋中的、、等物理现象和过程的学科。

2、海洋中的波浪主要包括、和等类型。

3、海水的密度主要取决于、和。

4、海洋中的温度分布受到、、等因素的影响。

5、海洋中的压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其增加的速率约为。

6、海洋中的声速与、、等因素有关。

7、海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和。

8、海洋中的潮汐主要包括、和等类型。

9、海洋中的盐度分布具有、和等特点。

10、海洋中的混合过程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海洋中的温跃层及其形成机制。

答:温跃层是指海洋中温度随深度迅速变化的水层。

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季节变化、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海流的作用以及海水的混合。

在季节变化中,夏季表层海水受热升温,而深层海水温度变化较小,从而形成较明显的温跃层。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

海洋学知识点资料1、海洋学研究内容既有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也包括海洋资源开辟、利用以及有关海洋军事活动所迫切需要的应用研究。

1、地球自转偏向力—科氏力的特点?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别改变物体运动速度,北半球偏向力向右,南半球偏向力向左除赤道外的运动物体受到该力作用。

2、地球的圈层结构?地核、地幔、地壳、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3、海洋固有的形态特性?广漠而有垠,连通又阻隔,深又浅4、海和洋的划分及特征?洋:远离陆地,受陆地妨碍小,面积大,水深(2-3km),有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软泥,红黏土。

海(54):靠近陆地,受陆地妨碍大,面积小,水浅,无独立潮波系统,底质为陆屑。

5、构造学讲的三个时期?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12)构造6、现代海岸带包含几部分——潮上下间带?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海岸,海滩,水下岸坡】7、海底地形包括哪些部分——架坡基?大陆边缘,大洋中脊,洋盆,稳定型大陆边缘【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1、海水组成:热胀冷缩性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悬浮物【纯水】4℃以上满脚热胀冷缩性质,4℃以下别满脚。

低于4℃有利于水分子缔合2、海水盐度(35‰)定义:进展历程(1)1000g水中所包含的溶质总质量(2)测定海水的氯度(电导率)与标准海水的比值(3)样品与KCI的电导率之比3、海水的热力性质:比热,位温,位密等(1)海水比热>空气(2)位温:某一温度海水绝热上升到海面时的温度(3)位密:位温下的密度4、海水状态方程描述海水密度与温、盐、压等理化特征参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5、海冰的分类新冰,尼罗冰,初期冰,一年冰,多年冰。

6、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结冰的过程中,气温越低,结冰速度越快,冰层厚度进展越厚,被包围在其中的卤水越多,海冰的盐分越高;冻结前海水的盐度越高,海冰的盐度也许也高。

在南极大陆附近海域测得的海冰盐度高达22~23。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

海洋基础考试题库试题一一、填空题(2×10=20分)1、理论上初一、十五为()潮。

2、风海流的副效应是指()和下降流。

3、海水运动方程,实际上就是()在海洋中的具体应用。

4、海水混合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逐渐趋于()的过程。

5、海面海压为0,每下降10米,压力增加()。

6、我们平日所见的“蔚蓝的大海”,蔚蓝指的是大海的()色。

7、引起洋流西向强化的原因是()。

8、开尔文波的恢复力为重力和()。

9、风浪的成长与消衰主要取决于海面对()摄取消耗的平衡关系。

10、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情况,舟山属于()潮。

二、名词解释(2×10=20分)1、月球引潮力2、波形传播的麦浪效应3、黄道4、浅水波5、最小风时6、回归潮7、南极辐聚带8、倾斜流9、波群10、海水透明度三、判断题(对——T,错——F)(1×10=10分)1、大洋深层水因为发源地影响而具有贫氧性质。

2、无限深海漂流的体积运输方向与风矢量垂直,在南半球指向风矢量的左方。

3、浅水波水质点运动轨迹随着深度增加,长轴保持不变。

4、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中,海面风海流的流向右偏于风矢量方向45度。

5、以相同能量激发表面波与界面波,界面波的振幅比表面波大。

6、小振幅重力波所受的唯一恢复力是重力。

7、风浪的定常状态只与风时有关。

8、当波浪传到近岸海湾时,波向线会产生辐聚。

9、驻波波节处水质点没有运动所以被叫做驻波。

10、水下声道产生的原因是声线会向温度高的水层弯曲。

四、简答题(10×5=50分)1、试从天文地理两方面解释钱塘潮成因。

2、试描述世界大洋表层水环流的主要特征。

3、有人说“无风不起浪”,可又有人反对说明明是“无风三尺浪”,你说呢?还有人说“风大浪高”,一定是这样吗?理由何在?4、中国黄海和东海沿岸潮差比同一纬度的朝鲜西岸潮差小许多,如何解释这种现象?5、右图为南半球海中某点的受力分析图,互相垂直的一组线条为其水平和铅直方向的分量。

海洋基础知识问题与答案

海洋基础知识问题与答案

第一部分:海洋科学基本知识(一)海洋科学1.A [掌握]: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B [了解]:海洋科学的分支及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A.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B.海洋科学的分支及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海洋科学体系既有基础性科学,也有应用与技术研究,还包括管理与开发的研究。

属于基础性科学的分支学科体系,提法不尽相同,如有的认为应包括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海洋学等。

应用与技术研究的分支有卫星海洋学、渔场海洋学、军事海洋学、海洋学、海洋声学、光学与遥感探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环境预报以工程环境海洋学等。

管理、开发研究方面的分支有海洋资源、海洋环境功能区、海洋法学、海洋监测与环境评价、海洋污染治理、海域管理等。

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这些观测应该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长期的,且最好是周密计划的、连续的、系统而多层次的、有区域代表性的海洋考察其次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第三,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二)地球运动和结构2.[熟悉]:科氏力(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科氏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差别3.[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及内部和外部圈层的构成4.[熟悉]: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特点科氏力的作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科氏力,又称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

是对于运动流体受力而言。

由于地球自转,使球体上固体和流体运动差异的力。

无论地球上流体运动方向如何,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始终向运动方向偏右90度,南半球始终向运动方向偏左90度。

地球圈层结构及内部和外部圈层的构成地球是一个具有同心圈层结构的非均质体,以地球固体表面为界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又可再分为几个圈层,每个圈层都有自己的物质运动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

699最新考试大纲

699最新考试大纲

699最新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指导学生备考的重要文件,它详细列出了考试的科目、内容、题型以及分值分布等信息。

以下是699最新考试大纲的详细内容:科目一:语文1. 阅读理解(40分)- 古典文学阅读与理解- 现代文学阅读与理解- 非文学文本阅读与理解2. 写作(30分)- 记叙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3. 古文翻译(10分)- 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4. 文学常识(10分)- 古代文学知识- 现代文学知识5. 语言运用(10分)- 语法- 修辞- 标点符号使用科目二:数学1. 代数(40分)- 函数与方程- 不等式- 序列与级数2. 几何(30分)- 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 解析几何3. 统计与概率(15分) -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概率论基础4. 解析几何(15分) - 坐标系与向量- 曲线与曲面科目三:英语1. 听力(20分)- 对话理解- 短文理解2. 阅读(30分)- 快速阅读- 深度阅读3. 写作(20分)- 应用文写作- 议论文写作4. 翻译(15分)- 英译汉- 汉译英5. 语法与词汇(15分) - 语法知识- 词汇运用科目四:科学1. 物理(30分)- 力学- 热学- 电磁学2. 化学(30分)-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化学实验3. 生物(20分)- 细胞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态学4. 地球科学(20分) - 地质学- 气象学- 海洋学科目五:社会科学1. 历史(30分)- 世界历史- 中国历史2. 地理(30分)-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3. 政治(20分)- 政治理论- 国际关系4. 经济(20分)-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每科目120分钟- 考试日期:具体日期根据各地教育考试院安排备考建议1. 仔细阅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和重点。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均衡分配学习时间。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避免临近考试突击。

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

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

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海洋科学的探索: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科学领域,它涵盖了广阔的海洋领域,包括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学和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

探索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海洋资源至关重要。

一、海洋的重要性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食物、能源和药物等。

因此,了解海洋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人类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的构成和特征1. 海洋的构成:海洋由水体、地形和生物组成。

水体包括海水和海洋冰,地形包括海底地形和海岸线,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大型海洋生物等。

海洋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样本和使用船只、潜水器等器械,探索了海洋的组成和特征。

2. 海洋的特征:海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盐度、流动和气候等。

研究人员通过建立观测站、使用卫星和深潜等技术手段,对海洋温度、盐度分布、洋流和海洋倒流等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

三、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探索1.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场所之一,其中包括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鱼类、海洋哺乳动物等。

通过海洋生物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分布和生态特征,为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海洋生物保护:人类活动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如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和减少污染等。

四、海洋地质学的研究1. 海洋地质过程:海洋地质学研究海洋地壳的形成、变化和演化等过程。

海洋地壳主要由构造板块、海底扩张和地震等活动构成。

通过探测海底地形、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等,科学家们揭示了海洋地质学的重要内容。

2. 海洋地质资源:海洋地质还涉及到海洋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人类正在积极开展深海油气勘探和深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海洋基础知识

海洋基础知识

2.海洋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2.1海流2.1.1海流概述2.1.1.1海流的定义及分类题干:风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风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风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海浪和海流的方向:A.都是指来向B.浪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浪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B题干:航向和流向:A.都是指来向B.航向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C.都是指去向D.航向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参考答案:C题干:表层大洋海流系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B.水温差C.大气环流D.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参考答案:C题干:海流的主要成因是:A.风和海水的密度B.风和气温差C.地球与日月间的引力D.风和水温差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大范围盛行风所引起的一种流向和流速都比较稳定的海流,称为:A.漂流B.梯度流C.风生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风对海面的切应力、地转偏向力、粘滞摩擦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海流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C题干:当海水的水平压力梯度与地转偏向力平衡时形成的稳定流动是:A.补偿流B.地转流C.风海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海流对船舶运动有一定影响B.较弱的海流对天气和气候有显著影响C.海雾的形成与冷、暖海流的分布无关D.海流不能带动冰山移动参考答案:A题干:海洋上最主要的海流是:A.风海流B.地转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A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低温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C.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参考答案:C题干:地转流(又称梯度流)可分为:A.密度流,倾斜流B.补偿流,潮流C.定海流,风生流D.向岸流,离岸流参考答案:A题干:由于不均匀外压场作用下引起的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密度流B.倾斜流C.补偿流D.外压流参考答案:B题干: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梯度流称为:A.倾斜流B.密度流C.补偿流D.潮流参考答案:B题干:在北半球背密度流而立,密度小的(高温)水域在,密度大的(低温)水域在。

海洋学基础04-通选课

海洋学基础04-通选课
海洋学基础
海 洋 学 基 础
主讲:林卫兵
海洋学基础
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复习作业 : 绪 论 地球科学与海底系统 海水的物理性质和大洋的层化结构 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海洋环流 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潮 汐 大气与海洋 海洋生物 大洋调查方法简介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海洋学基础
第四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 4.1 海水的化学组成
4.1 .3 海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 1、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①三大天然放射系 铀系、锕系、钍系:U、Pa--镤、Th—钍( 227Th 、228Th、 230Th 、231Th 、232Th 、234Th )、Ac--锕、Ra—镭、Fr—钫、 Rn—氡、Po—钋、Bi—铋、Pb、Tl—铊等11种元素38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在海水中浓度的表示方法:g/L ;αpm/L。
海洋学基础
第四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 4.1 海水的化学组成
4.1.1 海水的主要成分 3、元素在海水中的逗留时间 T= 海水中某元素的总量 该元素每年进入海洋的量
即:元素以固定的速率向海洋输送,把海水中该元素全部置换出 来所需的平均时间。 Q 海 M 洋 R
dM/dt = Q – R
稳定状态:Q=R
海洋学基础
第四章: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 4.1 海水的化学组成
4.1 .3 海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 ②核动力舰船及原子能工厂排放的放射性废物 包括放射性液体、树脂、固体废物等。
140Ba、144Ce等。

2020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考研招生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9 基础教学中心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2)333教育综合 (2)937 教学设计 (4)942 教育管理学 (5)945 综合英语B (8)975职业技术教育学 (9)659 专业史论基础 (11)936和声分析与曲式作品分析 (11)346 体育综合 (12)复试考试大纲 (13)F1901管理学原理 (13)F1902课程与教学论 (14)F1903音乐文学创作 (16)F1904音乐文学理论 (17)F1905专业综合 (17)初试考试大纲333教育综合一、考试性质教育综合是我校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专业课程。

二、考查目标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四、考试内容教育学原理(一)教育学概述(二)教育的概念(三)教育与人的发展(四)教育与社会发展(五)教育目的(六)教育制度(七)课程(八)教学(上)(九)教学(下)(十)德育(十一)班主任(十二)教师(十三)学校管理中国教育史(一)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六)早期启蒙教育思想(七)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八)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九)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十)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十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十二)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外国教育史(一)古希腊教育(二)古罗马教育(三)西欧中世纪教育(四)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五)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六)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发展(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二)心理发展与教育(三)学习及其理论(四)学习动机(六)技能的形成(七)学习策略及其教学(八)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九)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物理海洋学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物理海洋学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百分比是多少?A.51%B.71%C.79%D.62%2【单选题】(10分)郑和下西洋首航始于()年A.1404B.1403C.1405D.14063【单选题】(10分)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世界上大部分渔业都位于大陆架附近的原因。

A.大陆架附近鱼群天敌少,生存概率高很多B.大陆架边缘海域阳光的渗透深度更强相比较于深层海水C.接近入海口D.深层海水中营养含量高的海水向上涌向大陆架4【单选题】(10分)()是双扩散的一种?A.弥漫B.耗散C.温指D.盐指5【单选题】(10分)在海洋里被称为地球之极的是?A.日本海沟B.阿留申海沟C.马里亚纳海沟D.菲律宾海沟6【多选题】(10分)港口的经济学特点?A.占用海洋空间资源B.属于海洋服务产业C.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物流枢纽D.是空运的重要站点7【多选题】(10分)海洋生物主要分为哪两类?A.两栖生物B.游泳生物C.哺乳生物D.浮游生物8【判断题】(10分)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之间换算为:0℃相当于275.16K。

A.错B.对9【判断题】(10分)在超过4000米的深海沟中,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缓慢增加。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在淡水中,摄氏零度时水有最大密度。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以下关于海水物理性质的内容的一项是()A.海洋中存在温度随深度增加变化很大的区域B.在各大洋温度和盐度变化范围内,海水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几乎是均匀的C.不同海域的海水其主要成分之间的比值几乎不变D.海水中声速受温度、盐度和压力影响2【单选题】(10分)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在()时密度最大。

A.0℃B.4℃C.冰点D.2℃3【单选题】(10分)海洋以哪种形式吸收热量()A.短波辐射B.显热通量C.长波辐射D.潜热通量4【单选题】(10分)海水微团从海洋中任意深度以绝热方式提升到海面时的温度称为()A.势温B.潜温C.位温D.摄温5【单选题】(10分)常在()出现“季节性”温跃层。

海洋学教学大纲

海洋学教学大纲

《海洋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0302171
二、课程名称:海洋学(Oceanology
三、学分、学时:2学分;32
七、课程性质、作用、教学目标:海洋学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
解海洋专业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为后续课程(海洋动力学导论、海洋工程水文学、海洋数据与信息处理、河口及海岸演变,海洋灾害与防护等)提供基础概念与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对海洋水文各要素(海水理化性质-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洋动力
第一章
海水的光学性质:光在海水中的传播,水色和透明度
第二章
海洋中的盐度:影响盐度变化的因素;盐度时空变化的特点;中国沿海的盐度时空变化。

第三章
风浪与涌浪:风浪的成长与消衰;风浪
第四章
与潮汐有关的天文知识:天球和天球坐标;太阳的视运动及其主要周期;月球的视运动及其
第五章
地转流:均匀海
第六章
32
参考书:海洋学杨殿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5
第一章海水的理化性质:着重讲授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的定义;海水化学组成与海水
第二章海洋中的盐度、水温和密度:着重讲授影响盐度、水温、密度变化的因素;盐度、水温、密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第三章海洋中的波浪:着重讲授风浪的成长与消衰;风速、风时与风区的概念;风浪成长
第四章海洋潮汐:着重讲授潮汐现象及其成因和平衡潮理论,而对潮汐动力理论只作简要
第五章海流:着重讲授海流成因及分类;各类海流(倾斜流、密度流、风海流、潮流)的
第六章紊流、混合、水团:着重讲授海洋中紊流、混合、水团的概念;混合、紊流对海洋
水文要素时空变化的影响。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

地理学中的海洋学基础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其中海洋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海洋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上约占百分之七十的海洋和海洋环境。

下面将介绍地理学中海洋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 海洋的定义和分类海洋指的是地球表面上连接或者包围大陆的广阔水域,由于地球表面约七成都是海洋,所以海洋在地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其形成方式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海洋可以分为大洋和边缘海。

大洋是指面积巨大的无缝隙海洋,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

边缘海是指位于大洋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域,如地中海、北海等。

2. 海洋的地貌特征海洋地貌是研究海洋底部地形和水面地形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海底山脊、海沟、海岸线等。

其中,海底山脊是海洋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大地构造现象。

海沟是指海底最深的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达到了约1.15万米。

海岸线则是指海洋与陆地相交界面的线条,它的形状各异,有的是平缓的沙滩海岸,有的是多岛多湾的湾海岸。

3. 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环境之一,其中包括了各类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

海洋动物包括鱼类、海豚、海龟、海鸟等,它们适应了海洋的环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特征。

海洋植物主要指海藻和浮游植物,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和生物能源。

4. 海洋的运动和循环海洋中的运动包括海水的波浪、潮汐和洋流。

波浪是海水表面的周期性波动,它的形成主要受到风力、地震和潮汐等因素影响。

潮汐是海洋中涨落的现象,它是由于地球、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洋流是海洋中水的流动,它不仅对海洋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变化。

5. 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海洋矿产、海水、海洋生物等,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时,由于过度捕捞、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海洋大学考研《海洋生态学》考试大纲

海洋大学考研《海洋生态学》考试大纲

920《海洋生态学》考试范围说明
一、考试性质
《海洋生态学》是生态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是报考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

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生态学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海洋生态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海洋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海洋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生态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针对生态问题方面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四、参考书目
《海洋生态学》沈国英等编. 科学出版社. 20101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掌握大陆边缘的类型及其构成等主要特点;
5.掌握大陆中脊体系的概念及其特点;
6.了解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
7.掌握大洋盆地和边缘海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8.掌握滨海、大陆架和远洋沉积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9.了解海洋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三、海水的物理特性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
考试要求
1.掌握季风等概念;
2.掌握海一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
3.掌握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地位;
4.掌握ENSO和南方涛动的定义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九、海洋中的声、光传播及其应用
考试内容
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生态类群及生物地理学,海 洋生态系统,海洋环境中的若干生物学问题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post-at-2012-01-23
1.了解海水的组成及其恒定性原理;
2.掌握控制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因素;
3.掌握控制海一气界面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
4.了解海水中的营养盐类型及其循环;
5.了解海洋中主要化学资源。
五、海洋环流
考试内容
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海流的运动方程,地转流,风海流和世界大洋环流和 水团分布。
8.掌握风生大洋环流理论及西向强化;
9.掌握热盐环流及其在世界大洋环流中的作用;
10.了解世界大洋上层环流的总特征;
11.了解赤道流系及其形成原因、水文特征;
12.掌握世界西边界流及其显著特点;
13.掌握世界主要东边界流及其主要基本特征;
14.掌握大洋中尺度涡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15.掌握世界大洋中五个基本水层(团)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考试内容
海水盐度,海水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及其状态方程,海冰的形成与类型,世界 大洋的热收支与水循环,世界大洋的温盐密分布,海洋水团与海水混合。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水盐度的概念;
2.了解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及其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
3.了解海水状态方程;
4.掌握海冰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类型;
5.掌握世界大洋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
3.掌握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
4.了解海洋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
二、地球科学和海底科学
考试内容
地球的圈层结构,海与洋的区别与全球海陆分布,海底地貌形态,海底构造, 海洋沉积与海底矿产资源。
考试要求
I.了解地球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
2.掌握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与洋的划分;
3.掌握海岸带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
六、海洋中的波动现象
考试内容
波动要素,小振幅重力波和有限振幅波,海洋内波,凯尔文波与罗斯贝波,风 浪与涌浪。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洋的波动要素及波动现象形成原因;
2.了解小振幅重力波和有限振幅波;
3.掌握简单波动理论对波形传播、水质点运动、波速、波长、周期之间的关系 以及波动能量等方面做出的结论;
4.掌握海洋内波;
5.了解海水体积散射函数;
6.掌握光在海水的衰减;
7.掌握水色、透明度、能见度等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十一、卫星海洋遥感
考试内容
海洋声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声波的基本理论与海洋声学特性,浅海中声传 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波导传播和反波导传播、水下声道等),海洋 的光学性质,海洋中的辐射传递理论。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学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试卷题型
一、名词解释约20%
二、简答题约40%
三、论述题约40%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
一、海洋科学绪论
考试内容
海洋科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特点,世界及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历史与发 展前景。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洋科学的定义;
2.掌握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
5.了解凯尔文波和罗斯贝波;
6.掌握风浪和涌浪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主要特征;
7.掌握风浪成长的状态及其与风时(最小风时)、风区(最小风区)的关系;
8.了解海浪谱。
七、潮汐
考试内容
潮汐现象相关知识(潮汐要素、潮汐不等与潮汐类型等),引潮力,平衡潮理论 与潮汐动力理论,风暴潮。
考试要求
1.掌握潮汐现象的定义;
考试要求
1.了解海洋生物分布的环境要素;
2.掌握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其主要特征;
3.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4.掌握海洋生物地理学的的概念及相关专业名词;
5.掌握海洋初步生产力的类型;
6.掌握赤潮的定义及其发生的可能原因;
7.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及其开发利用情况。
十、海洋生物
考试内容
海洋声学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声波的基本理论与海洋声学特性,浅海中声传
考试要求
1.掌握海流的定义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重力势、等势面、位势高度、位势深度、压强梯度力的概念;
3.掌握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4.了解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及其动力学边界条件;
5.掌握地转流及其空间结构;
6.了解埃克曼无限深海漂流理论;
7.了解浅海风海流与无限深海风海流的空间结构和体积运输;
考试要求
1பைடு நூலகம்掌握卫星海洋遥感的基本概念和卫星海洋遥感系统;
2.掌握卫星海洋遥感的传感器类型;
3.了解简述海温和海色反演的基本原理及其局限性;
4.了解卫星高度计和散射计的工作原理;
5.了解海面粗糙度对主动式海洋遥感的意义;
6.了解SAR对随机海浪成像的3种调节机制。
十二、中国近海的区域海洋学
考试内容
post-at-2012-01-23
6.掌握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7.掌握大洋主温跃层和季节性温跃层;
8.掌握海洋水团、水型和水系,了解其分析方法;
9.掌握海水混合的主要方式等特征。
四、海水的化学组成和特性
考试内容
海水的化学组成,海水中的二氧化碳系统,海气界面的气体交换,海水中的营 养元素及海洋中的化学资源。
考试要求
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波导传播和反波导传播、水下声道等),海洋 的光学性质,海洋中的辐射传递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声学方法是开发和研究海洋最有效技术的原因;
2.掌握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影响参数;
3.掌握海洋中波导传播和反波导传播、深海水下声道和浅海表面声道;
4.掌握辐照度、辐亮度等名词解释;
2.掌握引潮力及其分布特征;
3.了解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的基本思想;
4.掌握潮汐半日潮和全日潮等类型及潮汐不等的原因;
5.了解八分算潮法;
6.了解长海峡、窄长半封闭海湾和半封闭宽海湾中潮汐和潮流的特性及其区别;
7.掌握风暴潮的定义及中国风暴潮的特点。
八、大气与海洋
考试内容
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与海洋一大气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