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一生的32条人生忠告:全集珍藏版_第二十四条忠告 不要期望获所有人的认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感到满意,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个性就足够了。因为,你认为是很好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有可能就是垃圾。
不要祈求别人的认同
从表面上来看,让别人喜欢我们并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得到别人的爱、别人的认可,是要付出代价的。从本质上来说,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取悦别人与感到自我满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有时你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有时我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尊严而得到别人的称赞。当得到别人的认可成为你任何行为的动力时,这种心态就将有害无益。
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是人的一种无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们在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后总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认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会掉进为寻求他人的认可而活在爱慕虚荣的牢笼里面。事实上,这也就流露了需要征得他人的认可和同意的虚荣心理:你对我的看法比我对自己的看法更重要。
你也许把非常多的时间用在了努力征得他人的同意上,或者说用在了担心他人不同意你做的那些事情上。如果他人的赞同或同意成了你生命中的必需,那么,你又多了一件要干的事。你可能在开始时认为,我们都喜欢掌声、恭维和表扬。别人拍我们的马屁时,我们感觉都非常好。谁不愿意被人奉承、恭维呢?没有必要不允许人们这样做。他人的赞同本身并没有害处,寻求他人的赞许只有在它成为一种必需而非一种渴望的时候才是一种误区,才成为一种爱慕虚荣的表现。
如果你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或同意,那么,一旦获得了他人的认可,你就会感到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你陷入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那么,一旦没有得到它,你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自暴自弃的因素就会潜入进来。同样,一旦征求他人的同意成了你的一种“必需”,那么,你就把自己的一大部分交给了“外人”。在爱慕虚荣心理的驱使下,为得到他人的认
可,“外人”的任何主张你都必须听从,甚至在很小的事情上。如果“外人们”不同意你的做法,你就不敢轻举妄动。在这种情况下,虚荣心使得你选择的是让他人去申诉你的尊严或留给你面子。只有当他们给予你表扬时,你才会感觉良好。
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极其有害,而且,真正的麻烦会随着事事必须请示他人而来。如果你真存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你的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而且,你会感到自己的自我形象是软弱无力的,是没有社会地位的。
如果你想获得个人的幸福,你必须将这种征得他人同意的虚荣心从你的生命中根除掉。
不去祈求别人的认同可以给你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当你过分关注别人对你的感受时,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得到别人的赞赏,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是否对自己满意。然而,如果你抛开别人的认同而只注重自己的感觉的话,你会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再那么轻易地就发怒了,也不会感到孤立,不会千方百计、绞尽脑汁地去迎合别人的喜好,来换取别人的认同了。
当然,别人喜欢我们时的确会让我们感觉很舒服。每个人都喜欢听到赞扬的话,即使有时只是一些恭维。我们沉浸在别人的鼓掌声、喝彩声中,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他们的赞赏让我
们感觉很高兴。我们渴望被人接受,渴望别人尊敬我们,都不希望听到批评的话语,都害怕遭到拒绝。通常的情况是,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越高,我们就会越高兴。
虽说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希望别人接受我们,但也并非任何人的认可、赞扬都能让我们高兴,只有得到那些值得我们去尊敬的人、比我们强的人的赞同、认可才能够让我们非常高兴。而对于那些不如我们的人的赞扬,即使他们把我们吹到天上去,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的。
活出个性是对自己最好的报答
安德森曾说:“一个人要在茫茫的世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前提是要敢于尊重,并坚持独特的自我,勇于抛却一些世俗的东西,活出自己的个性。因为,在人的历程里既要有与环境相通的开放的一面,又要有作为一个生命结点的封闭的一面。而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在这种自我凝聚的内心活动里发育起来的,尤其是那种富有创造性的生命内涵,更需宁静致远的独特的自我意识。”
虽然随着社会文明的引导,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有了越来越强的自我意识,有了独特的个性倾向。但仍然有不少人怀有巨大的传统惯性,做什么事,只要有利可图,便蜂拥而上;或一旦有人出“新”,大家马上争相模仿,使每一种“新”在瞬间就变为“潮”,继而沦为“旧”。结果事态的发展,密处极密,疏处极疏;流向也是忽东、忽西,人心惶惶,找不到自己稳定的位置和优势,也更难想到去创造什么了。所以在我们还没被潮流冲昏前,不妨看看有些人是怎样在社会大潮中独辟蹊径以找到自己的归宿的吧!
安德森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在未涉足文坛之前,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广告公司。但是他一心想当文学家,所以在36岁时居然下决心抛弃产业,专事创作。
有心人天不负,经过刻苦的努力,他创作的《俄亥俄州的温士堡镇》和一些优秀短篇已经成了现代名著,他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之父”。
后来,安德森回忆说,开始时,他撇下正赚钱的工厂而走向心爱的文学的我行我素的做法,让最熟悉他的同事都感到惊异,无从理解。他们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疯了。一切都好好的,怎么就改变了
主意?
但安德森没有因好友的不理解而动摇自己的决定,他义无反顾地避开了,远离了那些根本无法读得懂他的人。他说,在商潮里,自己在一步步地失去自我。他也承认顺境中的生存状态很舒适,但对他来说,却如毒药般地侵害着他的心灵,他内心里的那种最深的向往不在这看上去很不错的企业里,他要去追寻真正属于自己的向往,走一条遵从着自己的意向的个性之路。
后来,安德烈不但得到了应有的社会理解和充分的社会接纳,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真心相许的事业。
别想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法国作家法朗士说,好与恶,都来自于人的见解,而每个人的见解又各有千秋,形式各异。
因此,对于任何一件事情的看法与思考,绝不能像下面这个故事中的画家要求每个人都对他满意一样。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画家,他总想画出一幅人人都喜欢的画。画好后,他把画放在大街上去展出,把一支笔放在画的旁边,并写有说明,任何一位赏画者,如果认为此画中有不足之处,都可以在画中做出修改。
天黑之后,这位画家把画取回来以后,看到整个画面没有一笔一画不被人做出修改。这位画家看过之后,不禁勃然大怒,并对这次的展出感到失望极了。
冷静下来之后,他决定再用另一种方式尝试一次。他又在同一个市场展出了他摹画的一张同样的画。但是这次,他要求每一位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标上记号。这次,画家发现画面上——上次曾被指责的每一笔画,如今都被都赞美的记号给涂满了。
画家翻然醒悟,感慨地对朋友们说:“我现在才知道,不论做什么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全部感到满意,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个性就足够了。因为,你认为是很好的东西,在别人眼里有可能就是垃圾。”
古今中外,靠自己标新立异的个性而闯出成功之路的伟大人物,如天上的繁星一样,数不胜数。贝尔、爱迪生、莫尔斯、艾略特等等,他们都是追求标新立异个性的最好的践行者。
标新立异者大都具备勇敢和创造性的特点。在人类历史中,只有那些相信自己、做事不退缩、勇敢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和那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才能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来。
抄袭和模仿是阻碍标新立异的毒瘤,拥有标新立异个性的伟大人物,从不抄袭他人模仿他人,也不愿意墨守成规而使自己束缚在由来已久的思维定之中。
林肯之所以力排众议重用贪杯的格兰特将军,看中的就是他从不照搬军事教科书上的战术。好战的拿破仑并不熟知以往的一切战术,但他自己制定的新战略和新战术,却完胜全欧洲。
从某种意义讲,他们的胜利是自己追求标新立异的胜利,他们是追求标新立异的先锋。而那些懦弱、胆怯而无创造力的人,永远不会打开新的出路。正如西奥多·罗斯福的施政方针,绝少依照白宫前任总统们的政策方略。他做过警察、公务人员、副总统、总统,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做,绝不模仿他人,终于表现出惊人的政绩。
依赖他人、模仿他人,不论他所仿效的程度是多么逼真,仿效的偶像是多么伟大,他也绝不会成功。成功不可能出自于完全的抄袭和模仿,只有出于自己的创造,自己的标新立异才能实现真正的成功。
在如今这个竞争白热化的时代里,有创造力、善于标新立异的人,到处都有出路,到处都有市场。但模仿者、追随者、因循守旧者,绝少有开辟新路的希望,也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世界上所需要的是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人,因为他们能脱离旧的轨道、打开新的局面。
标新立异的人,向着洒满阳光的大道走去。他们不会去做很多人都在努力做的某项工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