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章 原电池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完满word 版)高中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1 / 1
选修四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1.定义: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实质:一个能自觉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构成条件:
( 1)两个活性不同样的金属(其中一种可以为非金属,即作导体用)作电极。
( 2)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 3)形成闭合回路。
(两电极外线用导线连接,可以接用电器。
)
( 4)自觉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4.原理:
Ⅰ
Ⅱ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资料
Zn Cu 电极反应
Zn — 2e - =Zn 2+ Cu 2++2e - =Cu 反应种类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方向: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正极;
三个方向 电流方向:电流从正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入负极。
离子方向:阴离子
? 负极 阳离子 ? 正极 两种装置的比较:
装置Ⅰ中还原剂 Zn 与氧化剂 Cu 2+直接接触,易造成能量耗费;装置Ⅱ能防备能量耗费;装置Ⅱ中盐桥的作用是供应离子迁移通路,导电。
5. 盐桥:含有琼胶的 KCl 饱和溶液
盐桥作用:连接两个溶液,并保持两个溶液呈电中性。
+ - ? 负极
K ? 正极, Cl。
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造成的主要原因: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 接接触,在反应一段时间后,难以避免溶液 中有铜离子在锌片表面直接还原,一旦有少 量的铜在锌片表面析出,即在负极(锌)表 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负极锌 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 当锌片表面完全被铜覆盖后,不再构成原 电池了,也就没有电流在产生。
3、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 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 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 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 保持平衡状态
C. 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 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D
4、利用下面反应设计原电池选择电极材料和电 解质溶液,写出电极方程式;并画出原电池简意 图。
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
(可以)
(不可以)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 种是溶液中。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4)内部条件:能自发进行氧化还 原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 负 Zn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 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 Zn -2e - = Zn 2+ 是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 氧化 正 应; 还原 Cu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 2H+ +2e- =H2↑ 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时: Zn电极 负 Zn -2e - = Zn 2+ 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氧化 正 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Cu电极是____极, 还原 Cu2+ + 2e - = Cu 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原电池》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构成条件及形成过程,能诠释生活中的一些原电池应用实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冲破实验现象观察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电池模型、导线、铜片、锌片、电流表、稀硫酸等。
2. 多媒体素材: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视频、图片及相关应用实例。
3. 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探究。
4. 预习资料:提前发放预习资料,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原电池的模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干电池、锂电池等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并记录实验数据。
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从而引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 构建模型: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基本原理,并尝试构建原电池模型。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逐步完善对原电池模型的认知。
4. 深入探究:针对学生构建的原电池模型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等条件,以提高原电池的效率。
5. 知识应用: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中的原电池装置,如汽车电瓶、手机电池等,使学生了解原电池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一些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如电池的环保问题等。
6. 教室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原电池知识点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1.概念和反应本质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2.构成条件(1)一看反应:看是否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一般是活泼性强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反应)。
(2)二看两电极:一般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
(3)三看是否形成闭合回路,形成闭合回路需三个条件:①电解质溶液;②两电极直接或间接接触;③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负极正极续表易错警示原电池工作原理中四个常见失分点的规避(1)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3)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
(4)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说明:(1)活泼性强的金属不一定作负极,但在负极的电极上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2)溶液中的离子不能通过盐桥。
(3)负极本身不一定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中,作为负极的材料不参加反应,只起到了导电的作用。
原电池原理的四大应用1.比较金属活泼性强弱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加快。
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3.设计制作化学电源(1)必须是能自发进行且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2)正、负极材料的选择:根据氧化还原关系找出正、负极材料,一般选择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作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等)作为正极。
(3)电解质溶液的选择: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溶解于溶液中的空气)。
但如果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这样可减少离子极化作用,便于电子和离子的移动,如在Cu-Zn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Zn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质溶液中,而正极Cu浸泡在含有Cu2+的电解质溶液中。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一、原电池: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 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 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 Zn+2H+=Zn2++H2↑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二、化学电池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一)一次电池1、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二)二次电池1、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2、电极反应:铅蓄电池放电:负极(铅): Pb-2e- =PbSO4↓正极(氧化铅): PbO2+4H++2e- =PbSO4↓+2H2O充电:阴极: PbSO4+2H2O-2e- =PbO2+4H+阳极: PbSO4+2e- =Pb两式可以写成一个可逆反应: PbO2+Pb+2H2SO4 ⇋ 2PbSO4↓+2H2O3、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三)燃料电池1、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2、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
原电池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电化学根底 知识点整理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比拟:2、原电池正负电极的判断 1〕根据电极材料:较活泼一极为负,较不活泼的一极为正〔与电解质反响得失电子〕2〕根据两极发生的反响:发生氧化反响的一极为负,复原反响的一极为正3〕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溶解或减轻的一极为负,增加或放出气泡的一极为正4〕根据电子或电流流动方向:电流方向:正→负 电子流向:负→正 5〕根据溶液中离子运动方向:阴离子移向的一极为负,阳离子移向的一极为正装置 原电池电解池实例原理使氧化复原反响中电子定向移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种把化学能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复原反响的过程叫做电解。
这种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形成条件 ①电极:两种不同的导体相连;②电解质溶液:能与电极反响。
③能自发的发生氧化复原反响④形成闭合回路 ①电源; ②电极〔惰性或非惰性〕;③电解质〔水溶液或熔化态〕。
反响类型 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 非自发的氧化复原反响电极名称由电极本身性质决定:正极:材料性质较不活泼的电极;负极:材料性质较活泼的电极。
由外电源决定:阳极:连电源的正极; 阴极:连电源的负极;电极反响 负极:Zn-2e -=Zn 2+〔氧化反响〕正极:2H ++2e -=H 2↑〔复原反响〕 阴极:Cu 2++2e -= Cu 得电子〔复原反响〕阳极:2Cl --2e -=Cl 2↑ 失电子〔氧化反响〕 电子流向 负极→正极 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 电流方向 正极→负极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 离子流向 阴离子流向负极 阳离子流向正极 阴离子流向阳极 阳离子流向阴极 能量转化 化学能→电能 电能→化学能应用①①抗金属的电化腐蚀;②实用电池。
①电解食盐水〔氯碱工业〕;②电镀〔镀铜〕;③电冶〔冶炼Na 、Mg 、Al 〕;④精炼〔精铜〕。
3.正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响式(1)列出正负电电极上的反响物质,在等式的两边分别写出反响物和生成物(2)在反响式左边写出得失电子数,使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原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会书写其电极反应式。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进一步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从简单原电池发展到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变化过程,并能理解带有盐桥原电池的实用性。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定义: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2.实验探究: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含盐桥)装置示意图注: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能量转换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微观探析在硫酸锌溶液中,负极一端的Zn失去电子形成Zn2+进入溶液在硫酸铜溶液中,正极一端的Cu2+获得电子变成Cu沉积在铜片上电子或离子移动方向电子:负极流向正极盐桥:Cl—移向ZnSO4溶液,K+移向CuSO4溶液工作原理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Zn +Cu2+===Zn2++Cu特别提醒①盐桥作用:离子通道,形成闭合回路;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减少电流的衰减。
②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取决于组成原电池的反应物的氧化还原能力。
(1)原电池中电流的方向是负极→导线→正极()(2)原电池中负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3)锌铜原电池中电子由锌电极经过电解质溶液流向铜电极()(4)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5)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答案(1)×(2)×(3)×(4)√(5)×1.在铜、锌、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1)________极的电势高。
答案正(2)若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消耗锌的质量是________。
答案65 g2.某原电池总反应为Cu+2AgNO3===Cu(NO3)2+2Ag,装置中的盐桥中可以是装有含KCl 饱和溶液的琼胶吗?提示不可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课件(共27张PPT)
由于盐桥(如KCl)的存在,其中阴离子Cl-向ZnSO4溶液扩 散和迁移,阳离子K+则向CuSO4溶液扩散和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 电荷,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因而放电作用不间断地进行,一直到 锌片全部溶解或 CuSO4溶液中的 Cu2+几乎完全沉淀下来。若电解 质溶液与KCl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可用NH4NO3代替KCl作盐桥。
A
Zn 盐桥
Cu
ZnSO4溶液 CuSO4溶液
盐桥:
在U型管中装满用 饱和KCl溶液和琼 脂作成的冻胶。
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你能解释它的工 作原理吗?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 的KCl饱和溶液
此装置优点:能稳 定长时间放电
原电池
盐桥的作用:Cl-向锌 盐方向移动,K+向铜 盐方向移动,使Zn盐 和Cu盐溶液一直保持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Zn-2e=Zn2+
电解质 溶液
阴离子 盐桥 阳离子
还原反应 Cu2++2e- =Cu
内电路
19
得出结论
盐桥的作用: (1)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代替两溶液直接接触。
(2)平衡电荷。
在整个装置的电流回路中,溶液中的电流通路是靠离子迁移完 成的。取出盐桥,Zn失去电子形成的Zn2+进入ZnSO4溶液,ZnSO4溶 液因Zn2+增多而带正电荷。同时,CuSO4则由于Cu2+ 变为Cu ,使得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环节一
手 机 又 没 电 了 !
普通干电池
手机电池
钮扣电池
笔记本电脑 专用电池
高中化学《原电池》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Zn2+ 2e -===Cu 装置举例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 一 节 原 电 池【教学目标】 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重点)2、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难点)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重点)【教学重点、难点】1. 通过设计铜锌原电池两种方案的对比,加深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重点)2. 正确书写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3. 会设计简单原电池。
(重点)【教学设计过程】一、单液原电池提问 1:复习原电池的定义。
提问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练习电极反应式书写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双液原电池提问 3:双液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 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 电极反应锌片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 -2e铜片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Cu2++ 总电极反应式为:Cu2++Zn===Cu +Zn2+3. 构成条件条件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较活泼的做负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思考与交流】:对比单液原电池和双液原电池的原理和优缺点。
三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问题导思】①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极是正极还是负极?②若某电极在反应过程中增重,是原电池的正极还是负极?【小结】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有哪些?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判断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中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
若给出一个总方程式,则可根据化合价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某一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反之,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则该电极溶解,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完整word版)【教材分析】原电池_化学_高中
(完整word版)【教材分析】原电池_化学_高中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原电池”,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内容。
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并已有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概念。
选修阶段的电化学部分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电化学原理相关知识,也为学生理解和运用电化学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课本将实验探究充分融入到理论知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创设了平台。
同时,也充分联系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有用性,体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密切关系,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再次学习原电池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进一步深化巩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构成条件,并随之引入盐桥的概念,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学习盐桥的作用,并从微观本质上学习掌握盐桥的工作原理。
并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掌握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的方法和学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本质及其实质应用,为学习化学电源、燃料电池等打下基础。
1。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原电池)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第一部分是围绕两个探究实验展开的。
这两个实验的原理是相同的,但在教学中的作用却不相同,[探究实验]安排在本节的开始,目的在于从有关金属知识的教学中,过渡到电化学知识的教学。
因此,该试验比较简明,仪器也比较简单,主要是为了启发思考,引起兴趣。
[探究实验]中只用两个烧杯、硫酸和几段金属丝。
为了增强直观性,该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探究实验]则不同,要通过这个实验,讲明原电池的原理,因此对仪器的要求较严格。
为使学生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确实认识到有电流产生而保证实验能达到效果。
教材要求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以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验,启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探索原电池反应的化学原理。
对[探究实验],按教材教材介绍的步骤进行,在实验过程中,随时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把锌片和铜片同事浸入稀硫酸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2)“把上端用导线相连的锌片和铜片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现象将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演示。
(3)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4)把电流表与干电池相连,并与原电池相比较,使学生明确原电池的外电路上的电流是从铜片经过导线流向锌片,即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把实验分成这样几个步骤进行,使学生看到有气泡产生和电流的流向,并通过观察、思考,从宏观现象引导到电子流向的微观分析,由表及里逐步分析推理,有利于探索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实验后,提出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教材;在阅读后组织学生讨论,大家共同总结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锌片的电子为什么会流向铜片?(2)铜片上为什么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是什么?(3)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写出铜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5新人教版
×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一、探究目标: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二、探究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探究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4.1 原电池一、原电池实验探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 验 步 骤现 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 +)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 Zn+2H +=Zn 2++H 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PPT30张
解析 根据已知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的思路:首
课 时
先将已知的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
栏 目
应):Cu-2e-===Cu2+,2Fe3++2e-===2Fe2+;然后结合
开
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分析可知,该电池的负极应该
关
用 Cu 作材料,正极要保证 Fe3+得到负极失去的电子,一
般用不能还原 Fe3+的材料,如 Pt 或碳棒等,电解质溶液
本
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时
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 目
答案 2H++2e-===H2↑ Fe-2e-===Fe2+
开 关
Fe+H2SO4===FeSO4+H2↑
学习·探究区
第一节
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
卡片:NO.28 时间:2012.03.20
实验后的记录:
本
①Zn 为正极,Cu 为负极
课
②H+向负极移动
时
栏
③电子流动方向为 Zn―→Cu
目 开
④Cu 极有 H2 产生
关
⑤若有 1 mol 电子流过导线,则产
生的 H2 为 0.5 mol ⑥正极反应式:Zn-2e-===Zn2+
关
为电能
。
学习·探究区
第一节
[归纳总结]
1.原电池原理是把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 进行,还原
剂在 负 极上失去电子发生 氧化 反应,电子通过导线流向
正 极,氧化剂在 正 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
本
课 时
2.原电池电极及电极反应特点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本节内容以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所涉及的原电池常识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分析原电池的组成和探究其中的原理,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全面体现本册教材的目标特点。
教师需掌握好教学深度,只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对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只需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即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长实验操作的技能。
2)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锻炼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锻炼分析、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研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原电池常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且探索与表现的欲望强烈,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模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小功率耳机,构成原电池所需各仪器、药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和图像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电的重要性和电池的普遍应用。
举例说明电池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MP3、随身听、笔记本、计算器、数码相机、汽车发动机的点火装置等。
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强实验操作技能。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知识点
第一节原电池一、工作原理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形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4发生的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5)根据实验现象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5、常见电极:○1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如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2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电):如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3金属与化合物如:铅蓄电池,铅板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4惰性电极如: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均为铂。
【习题一】(2018•曲靖一模)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铜锌原电池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锂离子电池能充放电,属于二次电池;B.锌锰干电池中,锌作负极、二氧化锰作正极;C.甲醇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D.铜锌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解答】解:A.锂离子电池能充放电,属于二次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正确;B.锌锰干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二氧化锰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作正极,故B正确;C.甲醇燃料电池属于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正确;D.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Cu作极,电子从负极锌沿导线流向正极铜,故D 错误;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1)在标准状态下:氧化能力:MnO4->Br2>I2 还原能力:I->Br->Mn2+ (2)PH=5时: MnO4-+ 8H++5e = Mn2++4H2O
MnO
4
Mn
2
MnO
4
Mn 2
0.059 C ( Mn 2 ) lg 5 C ( MnO4 ) C 8 (H )
值的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值越大,表 示电对中氧化态氧化能力越强。值越小,表示电对中还原态 还原能力越强。 例4.5 下列三个电对中,在标准条件下,哪个是最强的氧化剂? 若其中的MnO4- 改为pH在5.00的条件下,它们的氧化性相对强 弱顺序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MnO4-/ Mn2+)= +1.507V (Br2/ Br-)= +1.066V (I2/ I-)= +0.535V
0.05917 V {C ( H ) / C }2 (H / H 2 ) (H / H 2 ) lg 2 p( H 2 ) / p
③半反应中有H+或OH-参与反应,其离子浓度应写在能斯特 方程式中。
21
例4.2 计算Zn2+浓度为0.00100mol· dm-3时的电极电 势(298.15K)。
lnKθ= -ΔGθ/RT 由于: G = - nFE 所以 :lnKθ= nFE/(RT)
(4.3a)
T=298.15k 时, 如果将上式改用常用对数表示,则 lgKθ= nE/(0.05917V) (4.3b) 可见,如果测量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就容易求得 该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
15
第四章
电化学 金属腐蚀
1
主要内容
4.1 原电池 4.2 电极电势
4.3 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应用
4.4 金属的腐蚀及防止
2
4.1.1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4.1.2 原电池的热力学
3
4.1.1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a、原电池的组成 b、电极、电极反应 c、 电池反应 d、原电池图式的书写
4
4.1.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a、原电池的组成 (1)原电池: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对环境输出电功的装置。 (2) 原电池组成: Zn(s) + Cu2+(aq) = Zn2+(aq) + Cu(s) 电极: Zn-Zn2+ , Cu-Cu2+ 外电路:导线联接电极 盐桥:琼脂+饱和氯化钾溶液;使得正、负离子能够在溶液间 移动,防止溶液迅速混合。 (3)该电池图式: (-) Zn︱ZnSO4(c1) ‖CuSO4(c2) ︱Cu (+) 或 (-) Zn︱Zn2+(c1) ‖Cu2+(c2) ︱Cu (+)
11
4.1.2原电池的热力学
a、电池反应的△rGm与电动势E的关系
b、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与标准电动势E的关系
12
a、电池反应的△rGm与电动势E的关系
△rGm = -W电功 W电功 = EQ △rGm = -nFE
Q = nF
rGm nFE
aA(aq) + bB(aq) = gG(aq) + dD(aq)
22
例4.3 计算 OH-浓度为0.100 mol· dm-3时,氧的电 极电势 (O2/OH-) 。 P(O2)=100KPa ,T=298.15K 解: O2(g)+ 2H2O(l)+4e- = 4OH-(aq) (O2/OH-)=0.401V;
0 . 05917 V p ( O ) / p 2 lg n {C (OH ) / C }4 0.05917 V (100/ 100) lg 4 (0.1000 )4
9
原电池图式的书写 (2) Sn2++ MnO4-+ H+ Sn4+ + Mn2+ +H2O 负极:氧化反应 Sn2+(aq) -2e- = Sn4+(aq) 正极:还原反应 MnO4-(aq)+ 4H+ +5e- = Mn2+ (aq) +2H2O 最后要配平
(-) Pt | Sn4+(C1),Sn2+(C2) Mn2+(C3),MnO4-(C4 ) H+(C5) |Pt(+)
通常把单位物质的量的电子所带电量称为1F(法拉第) 1F = 6.022×1023mol-1×1.6022×10-19C = 96485C· mol-1
6
b、电极和电极反应 (3) 电极类型: 1) 金属正离子/金属单质: Zn2+/Zn;Cu2+/Cu 2) 不同价态离子:Fe3+/Fe2+;Cu2+/Cu+ 3) 非金属单质/离子:Cl2/Cl-; 4) 不同价态物质:AgCl/Ag;O2/OH(4) 书写电极反应 步骤: 1、判断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 2、表明物质的相态、浓度或压力; 3、惰性电极的使用。 惰性电极:能导电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材料,比如Pt、石墨等。 一个电极既可以做正极也可以做负极。例如:做负极的氯电极: Pt︱Cl2(g,p) ︱Cl-(aq,c) → Pt︱Cl2(p) ︱Cl-(c) 做正极: Cl-(c) ︱Cl2(p) ︱Pt
5
b、电极和电极反应 (1) 氧化还原电对:在原电池中,由氧化态的物质和对应的还原 态物质构成电池,称作氧化还原电对。记为:氧化态/还原态。 比如: Zn2+/Zn;MnO4-/Mn2+;AgCl/Ag等。
(2) 电极反应: Zn(s)(还原态) -2e- = Zn2+(aq)(氧化态) (氧化反应) 负极 Cu2+(aq)(氧化态) + 2e- = Cu(s)(还原态) (还原反应) 正极 通式:a(氧化态) + ne- = b(还原态) 其中n为电子的化学计量数,为单位物质的量的氧化态物 质在还原过程中获得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可得
G= -nFE= -296485C.mol-10.257V
= -49593J.mol-1= -49.59kJ.mol-1
16
4.2电极电势
4.2.1 标准电极电势 4.2.2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17
4.2电极电势()
4.2.1标准电极电势( )
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的电极 电势的差值。 E= 正 - 负 其中正 和负分别表示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极电 势。 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电极电势叫标准电极电势。 国际上规定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规定在任何温 度下,标准氢电极的(平衡)电极电势为零。以 (H+/H2)=0.0000V表示。
rGm
c c rG RT ln c( A) c( B) c c
c(G )
g
c( Leabharlann )dma
b
代入,所以
RT c EE ln nF c( A) c
c(G )
c c( B) c
g
c( D)
d
a
b
上式叫做电动势的能斯特(W.Nerent)方程
13
F 96485 T 298.15
0.05917 c EE lg n c( A) c
c(G )
c c( B) c
g
log c b log a b log c a
d
c( D)
a
b
T 298.15
注意:电动势数值与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14
b.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与标准电动势E的关系:
a 0 . 05917 { C ( 氧化态 } / C } lg n {C (还原态) / C }b
b
20
应用能斯特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以化学计量数为指数。 ②式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浓度是指气体或溶液的浓度, 若是固体或纯液体浓度作为1;若是气体则用相对压力。 如:H+/H2电极,电极反应为2 H+(aq) +2e- = H2(g)
0.460V
23
例4.4 求高锰酸钾在pH=5的介质中的电极电势 , 设其中 的C(MnO4-) = C(Mn2+)=1.00 mol· dm-3 , T=298.15K
解: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MnO4-/ Mn2+) = 1.507V
( MnO4 / Mn2 ) 8 0.05917 V C ( MnO ) { C ( H )} 4 ( MnO4 / Mn2 ) lg 5 C ( Mn2 )
对于任意给定的电极,电极反应通式为: a(氧化态)+ ne- = b(还原态)
RT {C (还原态 }/ C } ln nF {C (氧化态) / C }a
b
298.15K时:若将自然对数改用常用对数
0.05917 {C (还原态} / C } lg a n {C (氧化态) / C }
例4.1计算由标准氢电极和标准镍电极组成的原 电池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
解: (Ni2+/Ni)=-0.257V,
原电池的图式:
(H+/H2)=0.000V
(-)Ni|Ni2+(1mol· L-1) ┆┆ H+(1mol· dm-3)|H2(100KPa)|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