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

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手册第1章网络安全管理基础 (3)1.1 网络安全概述 (3)1.2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3)1.3 网络安全策略与法规 (4)第2章网络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4)2.1 风险识别 (4)2.1.1 资产识别 (4)2.1.2 威胁识别 (4)2.1.3 漏洞识别 (4)2.1.4 安全事件识别 (5)2.2 风险评估 (5)2.2.1 风险量化 (5)2.2.2 风险等级划分 (5)2.2.3 风险分析 (5)2.2.4 风险评估方法 (5)2.3 风险处理策略 (5)2.3.1 风险规避 (5)2.3.2 风险降低 (5)2.3.3 风险转移 (5)2.3.4 风险接受 (5)第3章网络安全技术架构 (6)3.1 防火墙技术 (6)3.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6)3.3 虚拟专用网络(VPN) (6)第4章数据加密与安全认证 (7)4.1 数据加密技术 (7)4.1.1 对称加密 (7)4.1.2 非对称加密 (7)4.1.3 混合加密 (7)4.2 数字签名与认证 (7)4.2.1 数字签名 (7)4.2.2 认证 (7)4.3 密钥管理 (8)4.3.1 密钥 (8)4.3.2 密钥分发 (8)4.3.3 密钥存储 (8)4.3.4 密钥更新与销毁 (8)第5章网络设备安全配置与管理 (8)5.1 网络设备安全策略 (8)5.1.1 基本原则 (8)5.1.2 安全策略制定 (8)5.2.1 设备初始配置 (9)5.2.2 系统安全配置 (9)5.2.3 网络接口配置 (9)5.3 设备管理与监控 (9)5.3.1 设备管理 (9)5.3.2 设备监控 (9)5.3.3 安全事件响应 (9)第6章网络安全运维管理 (9)6.1 安全运维概述 (9)6.1.1 安全运维基本概念 (10)6.1.2 安全运维任务 (10)6.1.3 安全运维方法 (10)6.2 安全事件监测与响应 (10)6.2.1 安全事件监测 (10)6.2.2 安全事件响应 (10)6.3 安全审计与合规性检查 (11)6.3.1 安全审计 (11)6.3.2 合规性检查 (11)第7章应用层安全 (11)7.1 应用层攻击与防御 (11)7.1.1 应用层攻击概述 (11)7.1.2 应用层攻击防御策略 (11)7.2 Web安全 (11)7.2.1 Web安全概述 (11)7.2.2 Web安全防御策略 (11)7.3 数据库安全 (12)7.3.1 数据库安全概述 (12)7.3.2 数据库安全防御策略 (12)第8章移动与无线网络安全 (12)8.1 移动网络安全 (12)8.1.1 概述 (12)8.1.2 移动网络威胁 (12)8.1.3 移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2)8.2 无线网络安全 (13)8.2.1 概述 (13)8.2.2 无线网络威胁 (13)8.2.3 无线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3)8.3 移动设备管理 (13)8.3.1 概述 (13)8.3.2 移动设备管理策略 (13)8.3.3 移动设备管理技术 (13)第9章网络安全意识与培训 (14)9.1 网络安全意识 (14)9.1.2 网络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14)9.1.3 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方法 (14)9.2 安全培训策略与内容 (14)9.2.1 安全培训策略 (14)9.2.2 安全培训内容 (15)9.3 培训效果评估与改进 (15)9.3.1 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15)9.3.2 培训改进措施 (15)第10章网络安全合规性与法律遵循 (15)10.1 法律法规与标准概述 (15)10.1.1 法律法规 (16)10.1.2 标准 (16)10.2 合规性评估与审计 (16)10.2.1 合规性评估 (16)10.2.2 审计 (17)10.3 法律遵循实践与案例分析 (17)10.3.1 实践 (17)10.3.2 案例分析 (17)第1章网络安全管理基础1.1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完整、保密和可用性,防范和抵御各种安全威胁与攻击,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物联网安全技术 第4章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物联网安全技术 第4章物联网感知层安全
2.Sinkhole攻击 在Sinkhole攻击中,攻击者通过广播电源充足、可靠而 且高效的信息,以吸引周围的节点选择它作为其路由路径中 的点,然后和其他攻击手段(如选择性转发攻击,更改数据 包的内容等)结合起来,以达到攻击网络的目标。
4.Wormhole攻击 Wormhole攻击通常需要两个恶意节点相互串通,合谋进 行攻击。一般情况下,一个恶意节点位于Sink节点附近,另 一个恶意节点距离Sink节点较远,较远的那个节点声称自己 和Sink节点附近的节点可以建立低时延、高带宽的链路,从 而吸引周围节点将其数据包发送到它这里。在这种情况下, 远离Sink节点的那个恶意节点其实也是一个Sinkhole。该攻 击常和其他攻击,如选择转发等手段结合进行。 5.Hello泛洪攻击 很多路由协议需要物联网感知节点定时发送Hello包, 以声明自己是它们的邻居节点。但是一个较强的恶意节点以 足够大的功率广播Hello包时,收到该包的节点会认为这个 恶意节点是它们的邻居。在以后的路由中,这些节点很可能 会使用这条到此节点的路径,向恶意节点发送数据包。 针对进攻者的攻击行为,物联网的感知节点可以采取各 种主动和被动的防御措施。主动防御指在网络遭受攻击以前, 节点为防范攻击采取的措施,例如对发送的数据加密认证,
从物联网应用的角度看,本书倾向于后一种观点。随着 技术的发展,目前乃至将来,RFID标签将存储越来越多的信 息,承担越来越多的使命,其安全事故的危害也将越来越大, 而不再会是无足轻重。
2 .RFID各种安全威胁 1)零售业 对于零售业来说,粘贴在一个昂贵商品上的RFID标签可 能被改写成一个便宜的商品,或者可以换上一个伪造的标签, 或者更简单地把其他便宜商品的标签换上去。这样一来攻击 者就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昂贵的商品了。条码系统的收 银员会检查标签内容与商品是否一致,因此条码系统上该问 题不明显。但是RFID系统不需要对准扫描,人工参与度不高, 即使是在人工收银的场合,收银员也很容易忽视这种情况。 为了对付隐私泄露,在商品售出后都要把RFID标签“杀 死”。这就引来另一种安全威胁:一个攻击者出于竞争或者 发泄等原因,可能携带一个阅读器在商店里面随意“杀死” 标签。这样就会带来商店管理的混乱——商品在突然之间就 不能正常地扫描了,顾客只能在收银台大排长队;智能货架 也向库房系统报告说大量货价已经出空,商品急需上架。很 显然,这个安全问题对于条码来说也是不存在的。

银行网络攻击应对预案

银行网络攻击应对预案

银行网络攻击应对预案第一章预案概述 (4)1.1 制定预案的目的 (4)1.2 预案适用范围 (4)1.3 预案修订与更新 (4)3.1 预案修订 (4)3.2 预案更新 (5)第二章威胁评估与分类 (5)2.1 常见网络攻击类型 (5)2.2 威胁等级划分 (6)2.3 威胁来源分析 (6)第三章风险识别与评估 (6)3.1 风险识别方法 (6)3.1.1 基于威胁情报的风险识别 (7)3.1.2 基于资产识别的风险识别 (7)3.1.3 基于日志分析的风险识别 (7)3.1.4 基于漏洞扫描的风险识别 (7)3.1.5 基于专家经验的风险识别 (7)3.2 风险评估指标 (7)3.2.1 风险可能性 (7)3.2.2 风险影响程度 (7)3.2.3 风险暴露程度 (7)3.2.4 风险应对能力 (7)3.2.5 风险优先级 (7)3.3 风险等级划分 (8)3.3.1 低风险 (8)3.3.2 中风险 (8)3.3.3 高风险 (8)3.3.4 极高风险 (8)第四章应急组织架构 (8)4.1 应急指挥部 (8)4.1.1 组成 (8)4.1.2 职责 (8)4.2 应急小组组成 (8)4.2.1 网络安全应急小组 (8)4.2.2 技术支持应急小组 (9)4.2.3 风险管理应急小组 (9)4.2.4 客户服务应急小组 (9)4.2.5 法律合规应急小组 (9)4.3 应急流程与职责 (9)4.3.1 应急流程 (9)4.3.2 职责 (9)第五章预案启动与执行 (10)5.1 预案启动条件 (10)5.1.1 当银行网络系统监测到异常流量、攻击行为、系统故障等安全事件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10)5.1.2 当银行网络系统遭受恶意攻击,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10)5.1.3 当银行网络系统遭受大规模攻击,涉及多个分支机构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105.1.4 当银行网络系统面临其他重大安全风险,可能对银行业务造成严重影响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4章 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第4章 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攻击五部曲
• 一次成功的攻击,都可以归纳成基本的五步 骤,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调整。归纳 起来就是“黑客攻击五部曲”
– 1、隐藏IP – 2、踩点扫描 – 3、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 – 4、种植后门 – 5、在网络中隐身
1、隐藏IP
• 这一步必须做,因为如果自己的入侵的痕迹被发现了,当 FBI找上门的时候就一切都晚了。
入侵前的准备和防范方法
• • • • • • • 本身: 一定要安全 客观条件:必须连接互联网, 必须有漏洞 目标: 202.197.187.160 查询IP ip:[59.34.197.239]
• • • •

地理位置查询: /ip/ http://www. /ips8.asp 扫描:
5.CCERT CCERT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紧急响应组的简称,
它对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及会员单位的网络安全事件提供
快速的响应或技术支持服务,也对社会其他网络用户提供与安 全事件响应相关的咨询服务。网络地址是。
6.软件厂商网站 微软公司:
紧急升级通告:
/support/kb/articles/Q224/4/20.ASP
端口扫描
网络系统漏洞扫描
漏洞概念 漏洞又称为脆弱性,它是指计算机系统中与安全策略相冲 突的状态或错误,这些状态或错误将导致攻击者非授权访问、
假冒用户执行操作及拒绝服务。CC标准指出,威胁主体利用
漏洞实现攻击。然而,网络系统的漏洞是广泛存在的,包括通 信协议、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系统和网络管理等都有或多或少的
网络系统漏洞来源
网络系统中漏洞的来源有许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软件编程错误,如未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验证,使攻击 者非法进入系统。 (2) 安全配置不当,如系统和应用的配置有误,或配置参数、访问权 限、策略安装位置有误。 (3) 测试不充分,大型软件日益复杂,软件测试不完善,甚至缺乏安 全测试。 (4) 安全意识薄弱,如选取简单口令。 (5) 安全管理人员的疏忽,如没有良好的安全策略及执行制度,重技术, 轻管理,从而导致安全隐患。

4网络攻击与防御

4网络攻击与防御

网络攻击概述
(1)网络攻击分类:
1)主动攻击:包含攻击者访问所需要信息的 故意行为。
2)被动攻击。主要是收集信息而不是进行访 问,数据的合法用户对这种活动一点也不会觉 察到。
被动攻击包括:
窃听。包括键击记录、网络监听、非法访问数据、 获取密码文件。
欺骗。包括获取口令、恶意代码、网络欺骗。
项目小实践
1. ARP地址欺骗攻击
2. 本地系统密码破解 3. SQL注入
小结
网络攻击危害 网络攻击常见形式
网络攻击实施一般步骤
4.4.2 密码破解常用工具
4.5 Web常见攻击介绍
4.5.1 SQL注入攻击 SQL注入攻击的总体思路是:
发现SQL注入位置 判断后台数据库类型 确定XP_CMDSHELL可执行情况 发现WEB虚拟目录 上传ASP木马 得到管理员权限;
4.5.2 Xss跨站脚本攻击
、操作系统在处理异常条件上的失败。 4)DNS攻击是基于域名系统的攻击,
4.3.2 Flood攻击
4.3.3 DDoS攻击
4.4 密码破解
4.4.1 密码破解原理 攻击或破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解的常见形式
破解网络密码—暴力穷举 破解网络密码—击键记录 破解网络密码—屏幕记录 破解网络密码—网络钓鱼 破解网络密码—Sniffer(嗅探器) 破解网络密码—Password Reminder 破解网络密码—远程控制 破解网络密码—不良习惯 破解网络密码—分析推理 破解网络密码—密码心理学
信息收集、 目标分析及定位 实施入侵 部署后门 清除痕迹
4.2 欺骗攻击原理
4.2.1 IP地址欺骗
4.2.2 ARP欺骗
4.2.3 DNS欺骗
4.3 拒绝服务攻击

网络安全期末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期末课程设计

网络安全期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则及重要性;2. 掌握网络安全防护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 了解网络攻击的类型、原理及应对措施;4. 熟悉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识别和防范;2. 掌握使用防火墙、病毒防护软件等工具保护个人及网络安全;3. 学会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4. 能够针对特定网络安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责任感;2. 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遵循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网络安全事件中与他人共同应对;4. 提高对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树立法治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网络安全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网络安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对网络安全感兴趣,但相关知识体系尚不完善。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提高网络安全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基本概念与原则- 定义网络安全及其重要性- 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 教材第1章内容2.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防火墙的原理与应用- 加密技术及其应用- 病毒防护软件的使用- 教材第2章内容3. 网络攻击类型与应对措施- 常见网络攻击类型及原理- 应对网络攻击的策略与措施- 教材第3章内容4. 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个人隐私保护方法- 教材第4章内容5.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 我国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材第5章内容6. 网络安全实践操作- 实际操作防火墙、加密软件等工具- 分析网络安全案例,制定应对策略- 模拟网络攻击与防护实验- 教材附录及相关实践指导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网络安全基本概念与原则、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第3-4周:网络攻击类型与应对措施、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第5-6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实践操作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第 4 章 网络入侵与攻击

第 4 章 网络入侵与攻击

2. 清除主机日志
主机日志包括三类的日志:应用程序日志、安全 日志和系统日志。 使用工具软件clearel.exe,可以方便的清除系统 日志,首先将该文件上传到对方主机,然后删 除这三种日志的命令格式为:

Clearel System (删除系统日志) Clearel Security(安全日志 ) Clearel Application(应用程序日志 ) Clearel All(删除全部日志 )
3. 收集信息 (1)通过社会工程学收集信息 (2)通过统计学收集信息 (3)通过踩点扫描收集信息 4. 攻击实施 (1)获得系统或管理员权限 得到管理员权限的目的是连接到远程计算机,对其进行 控制,达到自己攻击目的。 (2)权限的扩大 只有获得了最高的管理员权限之后,才可以做诸如网络 监听、打扫现都已经空 了。
但只修改日志是不够的,黑客高手可以通过替换 一些系统程序的方法来进一步隐藏踪迹。这种 用来替换正常系统程序的黑客程序叫做rootkit, 这类程序在一些黑客网站可以找到,比较常见 的有LinuxRootKit,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0版 本。它可以替换系统的ls、ps、netstat、 inetd等等一系列重要的系统程序,当替换了 ls后,就可以隐藏指定的文件,使管理员在使 用ls命令时无法看到这些文件,从而达到隐藏 自己的目的。
4.1 黑客入侵的一般步骤
黑客(Hacker,源于动词Hack)是指精通网络、 系统、外设以及软硬件技术的人。入侵者通常 有两种,一种是内部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作机会 和权限来获取不应该获取的权限而进行的攻击。 另一种是外部人员入侵,包括远程入侵、网络 节点接入入侵等。
4.1.1 黑客攻击的目的
黑客攻击的目的主要有: (1)进程的执行 (2)获取文件和传输中的数据 (3)获取超级用户的权限 (4)对系统的非法访问 (5)进行不许可的操作

红蓝紫实战攻防演习手册2020

红蓝紫实战攻防演习手册2020

红蓝紫实战攻防演习⼿册2020第⼀章什么是蓝队蓝队,⼀般是指⽹络实战攻防演习中的攻击⼀⽅。

蓝队⼀般会采⽤针对⽬标单位的从业⼈员,以及⽬标系统所在⽹络内的软件、硬件设备同时执⾏多⾓度、全⽅位、对抗性的混合式模拟攻击⼿段;通过技术⼿段实现系统提权、控制业务、获取数据等渗透⽬标,来发现系统、技术、⼈员、管理和基础架构等⽅⾯存在的⽹络安全隐患或薄弱环节。

蓝队⼈员并不是⼀般意义上的电脑⿊客。

因为⿊客往往以攻破系统,获取利益为⽬标;⽽蓝队则是以发现系统薄弱环节,提升系统安全性为⽬标。

此外,对于⼀般的⿊客来说,只要发现某⼀种攻击⽅法可以有效地达成⽬标,通常就没有必要再去尝试其他的攻击⽅法和途径;但蓝队的⽬标则是要尽可能地找出系统中存在的所有安全问题,因此往往会穷尽已知的“所有”⽅法来完成攻击。

换句话说,蓝队⼈员需要的是全⾯的攻防能⼒,⽽不仅仅是⼀两招很⽜的⿊客技术。

蓝队的⼯作也与业界熟知的渗透测试有所区别。

渗透测试通常是按照规范技术流程对⽬标系统进⾏的安全性测试;⽽蓝队攻击⼀般只限定攻击范围和攻击时段,对具体的攻击⽅法则没有太多限制。

渗透测试过程⼀般只要验证漏洞的存在即可,⽽蓝队攻击则要求实际获取系统权限或系统数据。

此外,渗透测试⼀般都会明确要求禁⽌使⽤社⼯⼿段(通过对⼈的诱导、欺骗等⽅法完成攻击),⽽蓝队则可以在⼀定范围内使⽤社⼯⼿段。

还有⼀点必须说明:虽然实战攻防演习过程中通常不会严格限定蓝队的攻击⼿法,但所有技术的使⽤,⽬标的达成,也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

在演习实践中,蓝队通常会以3⼈为⼀个战⽃⼩组,1⼈为组长。

组长通常是蓝队中综合能⼒最强的⼈,需要较强的组织意识、应变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

⽽2名组员则往往需要各有所长,具备边界突破、横向移动(利⽤⼀台受控设备攻击其他相邻设备)、情报收集或武器研制等某⼀⽅⾯或⼏个⽅⾯的专长。

蓝队⼯作对其成员的能⼒要求往往是综合性的、全⾯性的。

蓝队成员不仅要会熟练使⽤各种⿊客⼯具、分析⼯具,还要熟知⽬标系统及其安全配置,并具备⼀定的代码开发能⼒,以便应对特殊问题。

四年级校园欺凌内容学习

四年级校园欺凌内容学习

案例分析
网络欺凌是一种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网络欺 凌的打击和预防,保护学生的安全和权益。
案例启示
网络欺凌的案例启示我们,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网络,避免使用 网络欺凌他人,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05 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校园欺凌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孩子们之间的简单冲突,它对受害者、施害 者以及整个社会都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受害者可能会遭受长 期的心理创伤,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施害者如果不加以改正, 可能会发展成更加严重的犯罪行为。同时,校园欺凌破坏校园 和谐,影响社会稳定。
●01 校园欺凌现象概述
校园欺凌的定义
校园欺凌是指在学校环境中,个体或群体以力量优势,对其他 个体或群体进行的持续的、有意的攻击或压迫行为。
校园欺凌的类型
言语欺凌
通过言语攻击他 人,如嘲笑、侮 辱、恶意谣言等
社交欺凌
通过社交手段伤 害他人,如排斥、
孤立等
身体欺凌
通过身体动作伤 害他人,如打、
推、踢等
学校
建立反欺凌制度 开展反欺凌教育
社会
提供心理咨询 提供法律援助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合作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三者 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 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08 倡导文明校园,拒绝校园欺凌
倡导文明校园的重要性
01 文明行为
倡导文明行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家庭预防的具体方法
建立良好的 沟通渠道
家长应与孩子保 持开放的沟通, 了解他们的学校 生活,及时发现 并解决问题。
强化孩子的 社交技能
通过角色扮演和 社交技巧训练, 帮助孩子学会与 他人和谐相处。

现代密码学知识点整理:

现代密码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基本概念1. 密钥体制组成部分:明文空间,密文空间,密钥空间,加密算法,解密算法2、一个好密钥体制至少应满足的两个条件:(1)已知明文和加密密钥计算密文容易;在已知密文和解密密钥计算明文容易;(2)在不知解密密钥的情况下,不可能由密文c 推知明文3、密码分析者攻击密码体制的主要方法:(1)穷举攻击(解决方法:增大密钥量)(2)统计分析攻击(解决方法:使明文的统计特性与密文的统计特性不一样)(3)解密变换攻击(解决方法:选用足够复杂的加密算法)4、四种常见攻击(1)唯密文攻击:仅知道一些密文(2)已知明文攻击:知道一些密文和相应的明文(3)选择明文攻击:密码分析者可以选择一些明文并得到相应的密文(4)选择密文攻击:密码分析者可以选择一些密文,并得到相应的明文【注:✍以上攻击都建立在已知算法的基础之上;✍以上攻击器攻击强度依次增加;✍密码体制的安全性取决于选用的密钥的安全性】第二章 古典密码(一)单表古典密码1、定义:明文字母对应的密文字母在密文中保持不变2、基本加密运算设q 是一个正整数,}1),gcd(|{};1,...,2,1,0{*=∈=-=q k Z k Z q Z q q q(1)加法密码✍加密算法:κκ∈∈===k X m Z Z Y X q q ;,;对任意,密文为:q k m m E c k m od )()(+== ✍密钥量:q(2)乘法密码✍加密算法:κκ∈∈===k X m Z Z Y X q q ;,;*对任意,密文为:q km m E c k m od )(==✍解密算法:q c k c D m k mod )(1-==✍密钥量:)(q ϕ(3)仿射密码✍加密算法:κκ∈=∈∈∈===),(;},,|),{(;21*2121k k k X m Z k Z k k k Z Y X q q q 对任意;密文✍解密算法:q k c k c D m k mod )()(112-==- ✍密钥量:)(q q ϕ(4)置换密码✍加密算法:κσκ∈=∈==k X m Z Z Y X q q ;,;对任意上的全体置换的集合为,密文✍密钥量:!q ✍仿射密码是置换密码的特例3.几种典型的单表古典密码体制(1)Caeser 体制:密钥k=3(2)标准字头密码体制:4.单表古典密码的统计分析(1)26个英文字母出现的频率如下:频率 约为0.12 0.06到0.09之间 约为0.04 约0.015到0.028之间小于0.01 字母 e t,a,o,i.n,s,h,r d,l c,u,m,w,f,g,y,p,b v,k,j,x,q ,z【注:出现频率最高的双字母:th ;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字母:the 】(二)多表古典密码1.定义:明文中不同位置的同一明文字母在密文中对应的密文字母不同2.基本加密运算(1)简单加法密码✍加密算法:κκ∈=∈====),...,(,),...,(,,11n n n n q n q n n k k k X m m m Z Z Y X 对任意设,密文:✍密钥量:n q(2)简单乘法密码✍密钥量:n q )(ϕ1.简单仿射密码✍密钥量:n n q q )(ϕ2.简单置换密码✍密钥量:n q )!((3)换位密码✍密钥量:!n(4)广义置换密码✍密钥量:)!(n q(5)广义仿射密码✍密钥量:n n r q3.几种典型的多表古典密码体制(1)Playfair 体制:✍密钥为一个5X5的矩阵✍加密步骤:a.在适当位置闯入一些特定字母,譬如q,使得明文字母串的长度为偶数,并且将明文字母串按两个字母一组进行分组,每组中的两个字母不同。

网络安全复习(仅供参考)

网络安全复习(仅供参考)

第1章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的基本属性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简称CIA2.主动攻击、被动攻击的概念、区别,哪些攻击行为是主动攻击、哪些是被动攻击主动攻击是指对信息流进行篡改和伪造。

主要分为四类:伪装、重放、消息篡改、拒绝服务被动攻击指攻击者在未授权的情况下,非法获取信息或数据文件,但不对数据信息做任何修改。

常用的攻击手段有两种:消息泄露、流量分析主动攻击可以检测,但难以防范;被动攻击非常难以检测,但可以防范。

3.哪些攻击发生在TCP/IP协议簇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结合12章)数据链路层:ARP欺骗、网络嗅探网络层:IP欺骗、源地址欺骗、IP分片攻击、ping和traceroute、扫描传输层:利用三次握手、UDP欺骗4.TCP/IP协议簇的相关安全协议有什么?都发生在那一层?(结合12章)。

数据链路层:802.1X、EAP等IP层:IPSec等传输层:SSL/TLS等应用层:PGP,PKI、SET、SSH等5.OSI安全体系结构关注了哪三方面的内容?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安全服务第2章网络安全威胁6.常见的网络隐身技术包括哪些?IP地址欺骗、MAC地址欺骗、代理(Proxy)隐藏、网络地址转换(NAT)、账号盗用和僵尸主机等。

7.什么是IP地址欺骗?防范IP地址欺骗的措施有哪些?利用主机间的正常信任关系,通过修改IP报文中的源地址,以绕开主机或网络访问控制,隐藏攻击者的攻击行为。

防范措施有:1.在路由器上对包的IP地址进行过滤;2.使用随机化的ISN,使攻击者无法猜测出正常连接的序列号;3.使用加密的协议(如:IPSec、SSH等),并通过口令或证书等手段进行必要的身份认证;4.不使用任何基于IP地址的信任机制。

8.什么是MAC地址欺骗?攻击者将自己的MAC地址伪装成合法主机的MAC地址,诱使交换机将本应传输给合法主机的流量转发给攻击者。

动物行为学第4章 捕食者和猎物之间

动物行为学第4章 捕食者和猎物之间




猫科动物 乌林鸮 双髻鲨 栖息在珊瑚中的动物 珊瑚蛇 欧洲雀鹰 两种甲虫不同的反捕策略
反捕食行为的特点
猎物的反捕对策总是同捕食动物的捕食 对策协同进化的 即使捕食不是作为一个密度制约因素在 起作用,一个遗传性的反捕食对策也可 能在种群中形成 被捕食者的防御行为是针对其他物种的, 而不是针对同种其他个体的 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的繁殖增至最大限 度,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反捕对策
识别出来。
不动性:林鸱 隐蔽性:昆虫 迷惑捕食者:羚羊 利用捕食者的感觉限度和感知力

(三)确认猎物的可食性或有 利性并决定追捕
伪装:伪装成不可食的物体 迷惑捕食者 警戒色 拟态 带有明显标志表明自身作为食物对捕食 者的不利性

警戒色
作用:对捕食者发出警告来保护自己 产生以及进化:1)不可食性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2)为什么这些动物不采取隐蔽自己的对策? 警戒色除了把鲜艳色彩与有毒物质相结合外, 还可以与声音(响尾蛇和蜜蜂),气味(臭鼬, 椿象等)和其他方面的刺激相结合。但是这些 研究很少,比如:蝙蝠与飞蛾 例子:两栖类

猎物防御的进化速度与捕食者 反防御进化速度不对称的原因
人工选择试验和杀虫剂抗性实验表明, 对单独一个特征的选择比对多个特征的 选择要容易得多。 避稀效应也使得捕食者难以形成捕食特 化。 特化防御与一般性(泛化)防御相比较 通常是出现在捕食过程的后期阶段上, 所以捕食者更经常遇到的是一般性防御, 使得其更多地对一般性防御产生适应。
1.4
3.1
5.15
7.15
连续试验次数
9.15
捕食者与具警戒色猎物之间的 进化军备竞赛
鲜艳醒目的颜色往往 与不可食性联系在一 起。 警戒色可以使捕食者 学会回避具有警戒色 彩的猎物,同时降低 了猎物被错误攻击的 可能性。 警戒色的进化

病毒黑客攻击技术PPT课件

病毒黑客攻击技术PPT课件
• 3. 入侵:这个阶段主要是看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进行入 侵了。根据前面搜集到的信息,是采用Web网址入侵, 还是服务器漏洞入侵,还是通过社会工程学原理进行欺 骗攻击,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
4.1 攻击的一般流程
• 4. 获取权限:我们入侵当然一部分目的是为了获取权 限。通过Web入侵能利用系统的漏洞获取管理员后台密 码,然后登录后台。这样就可以上传一个网页木马,如 ASP木马、php木马等。根据服务器的设置不同,得到的 木马的权限也不一样,所以还要提升权限。
4.2 攻击的方法与技术
• 2. 混合攻击(Hybrid attack)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攻击形式是混合攻击。混合攻击
将数字和符号添加到文件名以成功破解密码。许多人只
通过在当前密码后加一个数字来更改密码。其模式通常
采用这一形式:第一月的密码是“cat”;第二个月的
密码是“cat1”;第三个月的密码是“cat2”,依次类
目录
4.1 攻击的一般流程 4.2 攻击的方法与技术
4.1 攻击的一般流程
• 黑客攻击一般有六个步骤,即:踩点—>扫描—>入侵— >获取权限—>提升权限—>清除日志信息。
• 1. 踩点:主要是获取对方的IP,域名服务器信息,还 有管理员的个人信息以及公司的信息。IP域名服务器信 息可以通过工具扫描获取。比如通过这两个网站可以查 询到一个服务器上有哪些网站,就是这个服务器上绑定 了哪些域名。
4.2 攻击的方法与技术
• (5) Power Point 文 件 破 解 工 具 : PowerpointPassword-Recovery.exe,如图2.7所示。
4.2 攻击的方法与技术
• 4.2.2 缓冲区溢出攻击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手册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手册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手册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 (3)1.1 网络安全概述 (3)1.2 网络安全威胁与风险 (3)1.3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4)第2章物理安全防护 (4)2.1 物理安全概述 (4)2.2 数据中心安全 (4)2.2.1 数据中心选址与规划 (5)2.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5)2.2.3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5)2.3 通信线路与设备安全 (5)2.3.1 通信线路安全 (5)2.3.2 设备安全 (5)第3章边界安全防护 (5)3.1 边界安全概述 (6)3.2 防火墙技术与应用 (6)3.2.1 包过滤防火墙 (6)3.2.2 状态检测防火墙 (6)3.2.3 应用层防火墙 (6)3.2.4 防火墙的配置与管理 (6)3.3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6)3.3.1 入侵检测系统(IDS) (6)3.3.2 入侵防御系统(IPS) (7)3.3.3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的部署与优化 (7)第4章访问控制策略 (7)4.1 访问控制概述 (7)4.1.1 访问控制的基本概念 (7)4.1.2 访问控制的原则 (7)4.1.3 访问控制策略类型 (8)4.2 身份认证与授权 (8)4.2.1 身份认证 (8)4.2.2 授权 (8)4.3 账户管理与审计 (8)4.3.1 账户管理 (9)4.3.2 密码策略 (9)4.3.3 审计 (9)第5章加密技术应用 (9)5.1 加密技术概述 (9)5.2 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9)5.2.1 对称加密 (9)5.2.2 非对称加密 (10)5.3.1 数字签名 (10)5.3.2 证书 (10)第6章恶意代码防范 (10)6.1 恶意代码概述 (10)6.2 防病毒软件与防护策略 (10)6.2.1 防病毒软件 (11)6.2.2 防护策略 (11)6.3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与修复 (11)6.3.1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 (11)6.3.2 漏洞修复 (11)第7章网络安全监控与预警 (11)7.1 网络安全监控概述 (11)7.2 安全信息收集与分析 (12)7.2.1 安全信息收集 (12)7.2.2 安全信息分析 (12)7.3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理 (12)7.3.1 安全事件分类 (12)7.3.2 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12)7.3.3 安全事件处理措施 (13)第8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13)8.1 数据备份策略 (13)8.1.1 备份类型 (13)8.1.2 备份周期 (13)8.1.3 备份存储位置 (13)8.1.4 备份验证 (13)8.2 数据恢复技术 (14)8.2.1 数据恢复方法 (14)8.2.2 数据恢复流程 (14)8.2.3 数据恢复注意事项 (14)8.3 备份介质与设备管理 (14)8.3.1 备份介质选择 (14)8.3.2 备份设备管理 (14)8.3.3 备份介质存储管理 (14)8.3.4 备份介质安全 (14)8.3.5 备份介质定期检查 (14)第9章安全合规与管理 (14)9.1 安全合规概述 (14)9.1.1 安全合规的定义 (14)9.1.2 安全合规的重要性 (14)9.1.3 安全合规在网络安全防护策略中的作用 (15)9.2 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15)9.2.1 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 (15)9.2.2 行业层面的法律法规 (15)9.2.4 国内标准与要求 (15)9.3 安全管理体系与审计 (15)9.3.1 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15)9.3.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15)9.3.3 安全审计 (15)9.3.4 持续改进 (16)第10章员工安全意识培训与教育 (16)10.1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概述 (16)10.2 安全意识培训内容与方法 (16)10.2.1 培训内容 (16)10.2.2 培训方法 (16)10.3 安全意识培训评估与持续改进 (16)10.3.1 培训评估 (17)10.3.2 持续改进 (17)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1.1 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技术,保护网络系统、网络设备、网络数据等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篡改、破坏和泄露,保证网络正常、稳定、安全运行。

2024年安防基本知识培训(三篇)

2024年安防基本知识培训(三篇)

2024年安防基本知识培训安全防范系统:以保障安全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技术防范系统,称为安全防范系统。

它包括以现代物理和电子技术及时发现侵入破坏行为、产生声光报警阻吓罪犯、实录事发现场图像和声音提供破案凭证、以及提醒值班人员采取适当的物理防范措施。

安全防范系统按产品分类:分为三类:1.闭路电视监控2.防入侵报警3.出入口口控制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1.图像监控功能(1)视象监控采用各类摄像机、切换控制主机、多屏幕显示、模拟或数字记录装置、照明装置,对内部与外界进行有效的监控,监控部位包括要害部门、重要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

(2)影像验证在出现报警时,显示器上显示出报警现场的实况,以便直观地确认报警,并作出有效的报警处理。

(3)图像识别系统在读卡机读卡或以人体生物特征作凭证识别时,可调出所存储的员工相片加以确认,并通过图像扫描比对鉴定来访者。

2.探测报警功能(1)内部防卫探测所配置的传感器包括双鉴移动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声音探测器、光纤回路、门接触点及门锁状态指示等。

(2)周界防卫探测精选拾音电缆、光纤、惯性传感器、地下电缆、电容型感应器、微波和主动红外探测器等探测技术,对围墙、高墙及无人区域进行保安探测。

(3)危急情况监控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动紧急报警按钮或在读卡机输入特定的序列密码发出警报。

通过内部通信系统和闭路电视系统的连动控制,将会自动地在发生报警时产生声响或打出电话,显示和记录报警图像。

(4)图形鉴定监视控制中心自动地显示出楼层平面图上处于报警状态的信息点,使值班操作员及时获知报警信息,并迅速、有效、正确地进行接警处理。

3.控制功能(1)对于图像系统的控制,最主要的是图像切换显示控制和操作控制,控制系统结构有:中央控制设备对摄像前端一一对应的直接控制中央控制设备通过解码器完成的集中控制新型分布式控制(2)识别控制a.门禁控制可通过使用IC卡、感应卡、威根卡、磁性卡等类卡片对出入口进行有效的控制。

网络攻击的概念与发展

网络攻击的概念与发展

可编辑ppt
第18页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2网络攻击的分类方法
2.基于攻击种类列表 Cheswick和Bellovin给出了下述攻击分类方法,
将攻击分为如下7种类型:
窃取口令、社会工程、错误和后门、认证失效、 协议失效、信息泄漏、拒绝服务。
可编辑ppt
第19页19
3.2网络攻击的分类方法
3.基于攻击效果分类 Russel和Gangemi把攻击分为:
消耗CPU资源和内存资源。
可编辑ppt
第14页14
网络的可控性
利用网络或者系统的弱点,使网络失去可 控性。
常见的针对网络运行可控性的攻击方法有:
网络蠕虫 垃圾邮件 破坏域名服务数据
可编辑ppt
第15页15
网络攻击的分类方法
根据攻击术语分类 基于攻击种类列表 基于攻击效果分类 基于弱点和攻击者的攻击分类 基于攻击过程的分类 Cert组织的攻击分类 中科院的分类方法
针对秘密和机密性的攻击; 针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授权性的攻击; 针对可用性的攻击。
可编辑ppt
第20页20
3.2网络攻击的分类方法
4.基于弱点和攻击者的攻击分类
攻 攻击效果 击 者
物理破坏 信息破坏 数据欺骗
操作员
程序员
电源短路 删除磁盘
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
窃取服务
浏览信息 窃取信息
窃取用户帐 号
身份认证攻击 会话劫持 程序异常输入,最常用的是缓冲区溢出攻击方

可编辑ppt
第13页13
对网络的可用性进行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方法有:
消耗网络带宽:攻击者有意制造大量的数据包 或传输大量文件以占据有限的网络带宽,使合 法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网络资源。

第4章 恶意代码

第4章 恶意代码

第4章 恶意代码
4.1.3恶意代码长期存在的原因

系统漏洞层出不穷 AT&T 实验室的S. Bellovin曾经对美国CERT (Computer Emergency Response Team)提供的 安全报告进行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约50%的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是由软件工程中产生的安全缺 陷引起的
第4章 恶意代码
4.1.1 研究恶意代码的必要性


在Internet安全事件中,恶意代码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有最 大的比例。恶意代码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Virus)、蠕 虫(Worm)、木马程序(Trojan Horse)、后门程序 (Backdoor)、逻辑炸弹(Logic Bomb)等等。 恶意代码问题,不仅使企业和用户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使国家的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据报道,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国在伊拉克从第三方国 家购买的打印机里植入了可远程控制的恶意代码,在战争 打响前,使伊拉克整个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雷达预警系统全 部瘫痪,这是美国第一次公开在实战中使用恶意代码攻击 技术取得的重大军事利益。
第4章 恶意代码
4.3.1PE病毒


计算机病毒发展初期因为个人操作系统大多为DOS系统, 这一时期大多为DOS病毒。由于Windows的广泛使用, DOS病毒几乎绝迹。但DOS病毒在Win9X环境中仍可以发 生感染,因此若执行染毒文件,Windows用户也会被感染。 DOS系统病毒主要分成三类: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 以及混合引导型和文件型的病毒。 Win32指的是32位Windows操作系统,Win32的可执行文件, 如*.exe、*.dll、*.ocx等,都是PE(Portable Executable)格 式文件,意思是可移植的执行体。感染PE格式文件的 Win32病毒,简称为PE病毒。它感染Windows下所有PE格 式文件,因为它通常采用Win32汇编编写,而且格式为PE, 因此得名。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期末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安全第二版期末复习重点

1。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是什么?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有哪几个基本特征?各个特征的含义是什么?概念: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中存储和传输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的属性(特征)(CIA三角形)机密性(Confidentiality )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不被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所获取与使用完整性(Integrity )信息在存贮或传输时不被修改、破坏,或不发生信息包丢失、乱序等可用性(Availability))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实体正常访问的特性,即授权实体当需要时能够存取所需信息.可控性对信息的存储于传播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可以控制信息的流向和行为方式。

真实性也就是可靠性,指信息的可用度,包括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发送人的身份证实等方面,它也是信息安全性的基本要素。

1。

2 OSI安全体系结构涉及哪几个方面?OSI安全体系结构主要关注:安全性攻击任何危及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安全机制用来检测、阻止攻击或者从攻击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或实现该过程的设备。

安全服务加强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的一种处理过程或通信服务。

其目的在于利用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进行反攻击。

1。

3OSI的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都有哪几项?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之间是什么关系?安全服务OSI安全体系结构定义了5大类共14个安全服务:1 鉴别服务who鉴别服务与保证通信的真实性有关,提供对通信中对等实体和数据来源的鉴别。

1)对等实体鉴别:该服务在数据交换连接建立时提供,识别一个或多个连接实体的身份,证实参与数据交换的对等实体确实是所需的实体,防止假冒。

2)数据源鉴别:该服务对数据单元的来源提供确认,向接收方保证所接收到的数据单元来自所要求的源点.它不能防止重播或修改数据单元2 访问控制服务包括身份认证和权限验证,用于防治未授权用户非法使用系统资源。

如何防止社交工程攻击

如何防止社交工程攻击
02 公司案例二
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件风险
03
成功案例分享
01 公司案例三
社交工程攻击事件减少,员工对安全意识的认识 提升
02 公司案例四
安全培训成效显著,员工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威胁
03
安全培训的实际效果
经过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活 动,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得到 显著提升,公司面临的安全 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案例的 分享和实际数据的支持,可 以看到安全培训对于防止社 交工程攻击的重要性。
●03 第3章 社交媒体攻击
社交媪体攻击的定义
社交媒体攻击是指通过社交 媒体平台获取个人或组织信 息,然后进行诈骗、谣言传 播等危害行为。攻击者利用 社交媒体的互动特性,获取 目标信息并加以利用。
社交媒体攻击的危害
传播虚假信息
扭曲事实、误导 公众
恶意诋毁
对个人或组织进 行负面宣传
窃取个人隐私
泄露个人隐私信 息
安全培训对于防止社交工程 攻击至关重要。通过培训, 可以增强员工对各种社交工 程攻击的警惕性,提高他们 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安全培训内容
社交工程攻击的种 类和手段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了解各种社交工 程攻击手段的特 点和防范方法
掌握保护个人信 息的方法和技巧
鉴别恶意邮件和信 息
学会识别和防范 恶意邮件和信息
防范措施细节
01 定期更新密码
避免密码泄露带来风险
02 限制信息分享范围
控制敏感信息的传播
03 备份重要数据
避免数据丢失带来损失
●02 第2章 钓鱼攻击
什么是钓鱼攻击?
01 目标
个人或组织财产、敏感信息
02 手段
虚假信息骗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子网内其他计算机交换信息,完成IP地址到物理地
址的转换。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源主机在发出ARP请求并接收到ARP应答后,将 目的主机的IP地址与物理地址映射关系存入自己的高 速缓冲区。目的主机接收到ARP请求后将源主机的IP 地址与物理地址映射关系存入自己的高速缓冲区。读 者可以通过“arp-a”命令在DOS 状态下查看本机最近 获得的arp表项。ARP请求是广播发送的,网络中的所 有主机接收到ARP请求后都可以将源主机的IP 地址与 物理地址映射关系存入自己的高速缓冲区。 在高速缓冲区中,新表项加入时定时器开始计时。 表项添加后2分钟内没有被再次使用即被删除。表项被 再次使用时会增加2 分钟的生命周期,但最长不超过 10 分钟。 ARP协议的原理如图4-1、4-2所示。
口令或绕过访问控制机制非法进入计算机系统窃密、
利用技术垄断在系统或软件中安装木马窃密、利用网 络协议和操作系统漏洞窃密等。 通信内容欺骗、IP地址欺骗、新闻媒体欺骗、雷 达欺骗、社会工程学攻击等是常见的信息欺骗方法。 其中社会学攻击是利用人们的心理特征骗取信任并进 而实施攻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目前正呈上升和泛 滥趋势。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例4-4 Word宏病毒示例。 所有Word文档和模板都有Document对象。
Document对象支持Close、New和Open三种事件。如果 在代码模块中存在响应这些事件的过程,则当执行关 闭文档、建立新文档或打开文档的操作时,相应文档 事件过程就会被执行。下面是以Document对象的事件 作为激发机制的宏病毒样本,请读者分析其大体结构。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微软提供了一种基于32位Windows平台的、与语
言无关的脚本解释机制WSH。它使得脚本能直接在 Windows桌面或命令提示符下运行。浏览器也依赖于 WSH提供的VBScript和JAVAScript脚本引擎,解释网 页中嵌入的脚本代码。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例4-2 下面的代码是一个逻辑炸弹,请读者阅读 该代码并以hellow1.htm存盘, 然后双击该文件,察看并 分析运行结果。 <html> <head> <title>no</titl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例4-3 下面一段代码利用死循环原理,交叉显示
红色和黑色,造成刺眼效果。请读者阅读下列代码并
以hellow.htm存盘,双击该文件,察看并分析运行结果 <html> <body> test
<script >
var color=new Array; color[1]="black";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病毒一般分成主控模块、传染模块、破坏模块和 触发模块4个部分,结构框架可表示如下: 病毒程序 {
感染模块:
{循环:随机搜索一个文件; 如果感染条件满足
则将病毒体写入该文件;
否则跳到循环处运行;} 破坏模块:
{执行病毒的破坏代码}
触发模块: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如果触发条件满足
返回真;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据军事心理学家的分析和测试证明,当一个人同
时对一个事物接到两种内容完全相反的正、误信息时,
其得出正确结论的概率只有50%,最高不超过65%;当 再次接到错误信息时,其判断出错的概率又增加15%; 当其始终接受某一错误信息导向时,即使训练有素的 人,也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信息封锁与破坏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敌方无法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查询缓存表 找到相应条目—发送数据 查询失败—发送ARP请求
Internet
ARP缓存
192.168.1.1—Gateway
Ip:192.168.1.1 MAC: Gateway
Ethernet
A
IP: 192.168.1.2 MAC: A Gateway: 192.168.1.1
B
C
D
IP: 192.168.1.5 MAC: D Gateway: 192.168.1.1
IP: 192.168.1.3 IP: 192.168.1.4 MAC: B MAC: C Gateway: 192.168.1.1 Gateway: 192.168.1.1
图4-1 ARP原理(一)
第4章
器,往往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和很大
的破坏性。一些病毒被设计为通过损坏程序、删除文
件或重新格式化硬盘来损坏计算机。有些病毒不损坏
计算机,而只是复制自身,并通过显式形式表明它们 的存在。根据其性质、功能和所造成的危害,计算机 病毒大致可分为定时炸弹型、暗杀型、强制隔离型、 超载型、间谍型和矫令型。
常见攻击方法
1. A以广播形式发送ARP请求,请求网关的MAC地址。 2. 网关以单播形式回应A的ARP请求。 3. A更新自己的ARP缓存。 4. A与网关通信。
I am the Gateway, MAC is Gateway. ARP answer
IP: 192.168.1.1 MAC: Gateway
欺骗的原理是,设法通知路由器一系列错误的内网 MAC地址,并按照一定的频率不断进行,使真实的地 址信息无法通过更新保存在路由器中,导致路由器的 所有数据只能发送给错误的MAC地址,造成正常PC无
法收到信息。第二种ARP欺骗的原理是伪造网关,让
被它欺骗的PC向假网关发数据,而不是通过正常的路 由器途径上网。图4-3为结合上述两种欺骗原理的所谓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4.1 攻击方法概述
4.2 病毒与恶意软件
4.3 扫描攻击 4.4 拒绝服务攻击 思考题 实验4 用Winpcap API实现ARP攻击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4.1 攻击方法概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信息安全不研究信 息攻击方法就是纸上谈兵。
信息攻击的方法有很多。一般教科书上把信息攻击
获取和利用信息,如拒绝服务攻击、计算机病毒、电 子干扰、电磁脉冲、高能微波、高能粒子束和激光等。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例4-1 ARP欺骗攻击。 IP数据包放入帧中传输时,必须要填写帧中的目
的物理地址。通常用户只指定目的IP地址,计算机自
动完成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地址解析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利用目的IP地址,
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大类,我们这里把信息攻击 分为信息的侦察与窃取、信息欺骗和信息封锁与破坏三 个大类。攻击者试图通过使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方法达到 攻击目的。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电话窃听、电子信息侦察、特洛伊木马、扫描、
网络嗅探等是信息侦察与窃取的常用方法。其中,网
络嗅探器是一种能自动捕获网络中传输报文的设备,
一般设置在网络接口位置。有些嗅探器能够分析几百
种协议,捕获网上传输的口令、机密文件与专用信息,
还可以获取高级别的访问权限。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计算机网络窃密具有隐蔽性好、渠道众多、难以
防范、效果显著、威胁性大等特点,正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关注。计算机窃取技术主要有截取计算机电磁和 声泄露、通过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窃密、通过刺探窃取
function openwindow(){
for(i=0; i<1000;i++) window.open('');
}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script> </head> <body onload="openwindow()"> </body> </html>
Ethernet D 数据转发
A
B
C
IP: 192.168.1.4 MAC:C Gateway: 192.168.1.1
IP: 192.168.1.2 IP: 192.168.1.3 MAC:A MAC:B Gateway: 192.168.1.1 Gateway: 192.168.1.1
IP: 192.168.1.5 MAC:D Gateway: 192.168.1.1
图4-3 ARP双向欺骗示意图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4.2 病毒与恶意软件
4.2.1 病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病毒的明确定义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 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 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病毒既可以感染桌面计算机也可以感染网络服务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color[2]="red";
for (x=2;x<3;x++)
{ document.bgColor=color[x]; if (x==2){x=0;} } </script> </body > </html>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宏(macro)是微软为其office软件设计的一种特殊功
Set objNormal=NormalTemplate.VBProject.VBComponents.
Item(''Thisdocument").CodeModule ’查找活动文 档和Normal公共模板的Thisdocument类模块中是否有字 符串“abed”。此处“abed”是病毒感染标志,说明文档 或模板是否已经感染了该病毒
第4章
常见攻击方法 Private Sub document_open( ) ’定义Document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