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错误》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错误》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篇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我们的错误》是坦桑尼亚小说家、语言学家沙班?罗伯特的一首诗歌,入选教材时有改动。
诗歌的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警醒错误的存在,歌咏、赞叹“我们的错误”。
根据《课程规范》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3、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理解、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是:抓住能唤起学生心灵震动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实际,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资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执教《我们的错误》不能仅仅停留在诗歌的外表,而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领会作者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资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教学要充沛利用教材,又要大胆拓展教材,构建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模式,不时提升每一个小朋友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错误总象抛甩不掉的尾巴随同人的终生,总是和人们如影随形。
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伟人,也无论你情愿还是不情愿,错误就象一位不速之客,时不时的不期而至,和人们相遇相逢。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外国诗歌,名字叫《我们的错误》。
请大家翻开教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熟悉作者。
同学们注意到本首诗歌的作者了吗?有没有相关的资料和大家交流?课件出示作者和其作品风格的简介。
3.导入新课:作者完全象一个温和的长者,象一个谦和可敬的导师,用平等的身份,可亲的态度,温和、朴素而简明的语言,和人们娓娓交谈。
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
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精选7篇〕高一课文《错误》教案篇1教学目的:让学生体会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美丽”的错误。
教具: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语昨天一位同学犯了一个错误,被班主任批评了一通,但是一位____诗人的《错误》却被很多人传唱,这到底是怎么的错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诗《错误》。
〔板书:错误居中〕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时,最好找几位同学单独朗读,整体朗读没有气氛,无诗歌韵味〕3、请同学复述诗的内容,以便整体把握。
4、针对课文设计以下问题:A、在这首诗中,什么是错误?明确:马蹄声B、马蹄声给谁造成了错误?明确:女子C、马蹄声为什么回给女子造成错误?明确:把“我”当成了要等的“归人”D、那么,能不能看出这名女子在等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明确:痴情、寂寞、充满哀怨在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诗歌描写了女子在等待归人时一种离愁,一种哀怨心情,被称为闺怨诗,如温庭筠的诗《望江南》等,王昌龄《闺怨》5、在这首诗中,女子这种哀怨之情,我们是如何看出来的?明确:第一段第二段A、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女子等待时间漫长、容颜憔悴。
B、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封闭恰假设青石街道向晚——没有生气女子的内心世界是心如小小窗扉紧掩——封闭封闭的6、那么,她是为谁而封闭自己的内心呢?明确:要等的归人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芳心只为归人开跫音不响,三月的春闱不揭也可看出这女子是坚贞的7、因此,女子芳心是有所待的,她时时盼望着归人,时刻留意着青石街道上传来的声音,当听到跫音响起之时,听到似曾相识的马蹄声,她的心充满了希望,感到归人即将到来。
长久的期待有了结果。
但是,当男子经过她窗前时,错误产生了,男子只是个过客,不为之停留。
女子燃起了希望之火,又渐渐熄灭,心情会更加的伤感,凄凉,无奈。
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充满了遗憾。
《错误》教学设计8篇
《错误》教学设计《错误》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错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错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诗歌意象,体会抒情主人公感情.教学重点1.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2.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本诗的古典意蕴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情景入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简介作者姓名由来("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作者情怀(关怀社会关注民生疾苦),主要作品(《梦土上》),作品风格(以婉约见长,婉约如李商隐,豪放如李白)导入.进入诗歌整体感知读学生默读,初入诗境(要求学生注意音准,重音,节奏,语气,语调)一生试读.教师范读,指导重音,节奏,语气,语调.学生自由读.教师学生齐读想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诗歌化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学生思考,教师巡回指点.说学生代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想象的画面.教师总结.画面一:江南小镇春意图具体描述:(略)关键词——草长莺啼,花红柳绿,绿草茵茵,一片生机画面二:小巷深宅清冷图具体描述:(略)关键词——斑驳古旧,幽深绵长,凄清冷寂画面三:马蹄声声图具体描述:(略)关键词——过客,马儿,石板路画面四:深闺思妇图具体描述:(略)关键把握闺中布置,思妇动作,表情,心理的变化画面五:途中道白图具体描述:(略)关键把握过客情感整体把握诗意A引导学生思索:从表达方式来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我"对"你"的内心独白,——>抒情诗能找出记叙的要素——>叙事诗既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叙事诗共同明确:时间:阳春地点:江南小镇人物:"我"——过客"你"——思妇(还有两个没有出现的人物)事件:"我"打江南走过,达达的马蹄声带给深闺中苦苦思念的"你"心潮的起落.B,学生自行概括诗意,教师总结:本诗通过"我"一个匆匆的过客匆匆从江南走过为带给深闺中苦苦思恋等待归人的女子内心希望和失落而深感歉疚和无奈,表达了一份古老的情愫——闺怨.具体赏析:赏析引子学生感情齐读学生讨论研究交流:内容:短短的二十字写出了"我"打江南走过带给思妇心潮起落的情景,格调清丽而婉伤.表现形式及效果比喻修辞和意象:莲花的开落——江南女子的美丽容颜——美丽容颜在等待中消退——思妇情感的起伏长短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学生再次感情诵读引子赏析诗的第一小节一生感情美读学生齐读学生讨论研究交流:这一节主要以"我"之视角写思妇的心灵世界.运用了四个比喻:不揭的春帷——隔绝向晚的街道——清冷沉寂寂寞的城——孤苦寂寞紧掩的窗扉——封闭倒装句式"街道向晚""窗扉紧掩"化板为活,表意委婉学生齐声美读.赏析诗的第二小节一生感情美读学生齐读学生讨论研究交流:在全诗的作用:诗眼名句赏析——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美丽的错误(美丽——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希望错误——马蹄声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住)教师总结这首诗格调清丽凄婉,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我们再次感情美读,尝试着背诵.(师生齐诵)难点揣摩:教师引导:我们读郑这首诗,总是咀嚼出浓浓的古典意蕴,这种古典意蕴具体表现在何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主题——闺怨人物形象——深闺思妇意象——莲花,向晚,柳絮,东风格调——清丽凄婉扩展延伸由此诗你能想到哪些表达闺怨主题的古诗词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望江南》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柳永《八声甘州》师生齐声背诵全诗.《错误》教学设计2整体感知: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青春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3)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2)如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起源、分类等。
(2)简介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错误》的作者及其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和补充。
4. 教师讲解:(1)讲解诗歌《错误》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心路历程。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如隐喻、象征等。
5. 诗歌鉴赏实践:(1)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现代诗歌,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诗歌《错误》,使学生了解了现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培养了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错误》。
3. 推荐一首现代诗歌,并简要介绍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诗歌鉴赏心得评估:对学生的诗歌鉴赏心得进行批改,评价其对诗歌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错误》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整理_1
《错误》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整理《错误》教案学问目标:1.把握该诗古典意象2.把握否定句、倒装句及该诗结构力量目标:赏析这首诗精炼美丽的语言,体会思妇心境的变化。
情感目标:开发同学对《错误》的不怜悯感体验,互助合作进行多元解读。
教学重点:把握古典意象及等待中思妇的心境描写教学难点:理解“漂亮的错误”(包括字面意义及多元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李清照在她的《一剪梅》中写道:“此情无计可消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蒋维翰在《春女怨》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她通过写景状物含蓄地表达怨意。
还有哪些描写闺怨的诗词?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南,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当代闺怨诗--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
(板书:错误郑愁予)二、简介为什么有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名字呢?我让同学们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请一位同学说说。
(略)我来补充一下:“愁予”是他的诗名,源自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留不住,究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深山闻鹧鸪。
”从的名字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的几分多情几分愁怨!三、诵读感知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朗读录音,听的同时思索这首诗详细叙述了什么故事?(这首诗开篇点明白“我”为男性,“你”为女性,地点为江南,“你”在闺中苦苦等待归人,而“我”只是一个过客。
)思索:这首诗与传统闺怨诗有什么不同?(写作视角不同,该诗以男子视角来写女子的等待。
)四、深化品读同学们自由朗读,几分钟后请一位同学朗读。
一起分析这首诗为什么这么美?1、意象是能唤起主观联想的客观事物。
找一找哪些是能唤起联想的意象?(莲花开落、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孤独的城、窗扉紧掩、街道向晚,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写思妇痴情的等待。
)2、将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点明白季节的更替变化,写出了女子等待时间之漫长,已容颜憔悴。
《错误》高一语文教案
《错误》高一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错误》全诗。
2.分析并体会诗人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把握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郑愁予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思考“错误”在这里的含义。
2.诗歌阅读(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学生自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整体氛围。
3.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铁路”、“轨道”、“信号”、“小站”等,让学生体会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象征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铁路”象征人生道路,“信号”象征希望,“小站”象征人生的驿站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象征手法的深层含义。
4.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5.诗歌背诵(1)教师领背,学生跟背。
(2)学生自背,检查背诵效果。
6.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背诵《错误》全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错误》这首诗歌,让学生体会到了现代诗歌的审美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改进。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深入解读“错误”的双重含义,引导学生将其与个人经历相联系。
三、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错误?这些错误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学生:有过,有时候会感到遗憾,有时候会感到失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教学设计.docx
《错误》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能力目标:2、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蕴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文中内容,品析文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平。
4、培养学半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诗歌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利情趣。
徳育目标: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体会郑愁予的才华。
美育目标:体会郑愁予诗歌中浓郁的古典美,清新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了解“思妇词”“游子谣”等传统题材。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对比阅读法,探究引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每个人一生都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过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 那便是爱的错误。
在爱的领域,相遇也好,错过也好,都有着别样的美丽。
有位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他的神来之笔,把这种爱的错误描写得更加美丽了,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二、作者简介郑愁予当代著名诗人,原名郑文韬,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鹏古鸟。
”1933年岀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
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三、初读诗歌,正音。
四、分析诗歌,本诗美在何处?(-)美丽的故事1>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涉及的人物有几个?明确:时间:三月地点:江南人物:我你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
明确: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3、故事的结局和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明确:不圆满的结局。
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二)美丽的语言一)修辞之美第一部分1、此部分用了什么意象来做比喻?明确:莲花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 ?明确:(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
苏教版语文高一《错误》教学设计11
《错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含蓄古典的韵味;二、认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思妇”主题,以及作者在本诗中的创新。
教学过程:一、课前播放古典的民乐《相见时难》。
二、导入新课,作者简介。
郑愁予,被杨牧先生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这样的评价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第一个学习目标)?《错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认同这个评价吗?三、读、赏——优美深婉的意境,含蓄古典的韵味。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课文。
3、欣赏诗歌的切入点——意象。
意象之一——江南。
江南,在古典诗词里,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又是一个令人销魂的地方。
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望江南【宋·苏东坡】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江南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体裁:【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昼永,初夜月侵床。
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
枕上是仙乡。
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鱼眠.栌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江南不单纯是一个地理上的区域概念,它几乎积淀成为一个美好如梦、凄婉迷离而又让游子低徊伤感的幽远的意象。
意象之二——莲花《忆江南》中就有“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之句;《长恨歌》中“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之句。
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以莲花喻人,在漫长的等待中,即使有莲花般娇美的容颜,也会在季节的流逝中凄婉地凋落。
意象之三——东风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错误》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提高学生分析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错误》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诗歌的主题、情感和意象。
诗歌的分析方法和欣赏技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作者背景。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错误》这首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分析方法。
2.2 教学手段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诗歌知识。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黑板:用于板书诗歌的重要信息和分析结果。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引入相关的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讲解: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作者背景,提供相关的例证和解释。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错误》这首诗的主题、情感和意象,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促进互动和思考。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话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步: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作者背景,提供相关的例证和解释。
第三步:分析《错误》这首诗的主题、情感和意象,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方法。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诗歌知识和分析能力的掌握程度。
收集学生的讨论和作业,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进行考试或测试,评估学生对诗歌知识和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
4.2 教学反馈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能力。
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促进他们的思考和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5.1 教学资源教材和阅读材料:提供相关的教材和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学习诗歌知识。
2021错误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1错误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错误》是由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所著的一首现代诗,创作于1954年,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错误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错误》教案(一)明确目标1.学习《错误》,了解郑愁予的简历及诗歌创作特点。
2.学习《错误》,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3.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二)整体感知1.导人新课导语设计:郑愁予是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杨牧曾说过:“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
”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2.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活动设计1]学生口述,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补充或纠错。
结合多媒体展示,了解我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要点归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来自各个解放区、来自原来的国统区、来自新光复的沦陷十多年的敌占区的各路诗人,他们大会合了,应和着亿万人民的同声欢呼,涌起了意气风发的诗的高潮。
“诗人们作为时代的歌手,老一代新一代无不热血沸腾。
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清晨,都甩干了久积笔端的血水、泪水,蘸饱欢乐的酒浆,写起光明之歌,解放之歌,建设之歌”,写起共和国的颂歌。
但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政治对诗的过多影响,特别是“”的发生,给共和国新诗以极大的打击。
到了新时期,新诗好似山洪狂啸,春花怒放,极一时之盛。
作为新生力量的第三代创作群,如舒婷、顾城、杨炼,他们的诗像夹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使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诗歌创作蔚为壮观。
[活动设计2]学生介绍作者郑愁予,教师相机补充。
要点归结: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高中语文《错误》精品教案
《错误》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诗歌语言所描绘的意象,通过对课文信息的拓展,借助想象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领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
2.通过朗读体验和迁移拓展,领会自古以来思妇等待归人和过客不归的复杂情感,与诗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
3.掌握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1.理解《错误》中蕴含的深刻而丰富的情思和意味。
2.感悟郑愁予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
[教学难点]1.体会诗歌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准确把握《错误》的情感和主题。
3.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
[教学方法]朗读吟诵法、问题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李清照在她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
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
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
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郑愁予的《错误》,去领略一段发生在江南的凄婉哀伤的故事。
二、作者简介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
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
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
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1968年,也就是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错误》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
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诗歌 的意象、语言和结构, 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
力。
提供反馈
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 予及时反馈,帮助他们 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
果。
教学手段
01
02
03
04
多媒体教学
使用PPT展示《错误》的背景 、作者介绍和诗歌内容,增强
视觉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 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促进
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02
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错误》这首诗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 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并能够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类似的诗歌。 《错误》的背景介绍
不足之处
时间安排不均
教学过程中,部分环节时间安排 过于紧凑,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充
分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互动环节不足
课堂互动较少,未能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部分学生缺乏参与
感。
教学深度不够
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学 深度不够,未能深入挖掘和解析
。
改进措施
调整时间分配
针对时间安排不均的问题,应合理调整各环节的时间分配,确保 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诗人郑愁予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教学内容 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现代 诗歌,对诗歌的基本要素有一定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构思特点。
(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诗歌作品。
(3)运用联想、想象和创意表达,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2)认识人生中难免会犯错误,但关键在于勇于面对和改正。
(3)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析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品味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构思特点。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解读诗中深刻的情感内涵。
(2)运用联想、想象和创意表达,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2)分享诗人郑愁予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错误》,感受诗中的情感。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课文:(1)引导学生从意象、修辞手法和构思特点等方面,品味诗的美感。
(2)举例分析,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
5. 创作练习:(1)启发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思考曾经犯过的错误。
(2)运用联想、想象和创意表达,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6.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错误》,深入理解诗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继续创作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诗歌案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对比阅读: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内容;(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诗歌;(3)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内容;(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诗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运用;(2)诗人情感的表达和解读。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诗歌,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诗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郑愁予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错误》,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意,体会诗情;(2)布置的思考题:诗中的“错误”指的是什么?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个“错误”的?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诗歌;(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4.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的诗句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思考;(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翻译课文《错误》,巩固所学内容;2.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写一篇赏析文章;3. 推荐一篇与《错误》主题相关的诗歌,进行阅读和鉴赏。
2023年《错误》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_3
2023年《错误》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收拾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创作水准。
3、了解现代诗歌与传统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学会对照鉴赏诗歌的一些写作技法。
4、控制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设想:在赞赏《错误》后,结合蒋维翰《春女怨》、温庭筠《梦江南》、柳永《八声甘州》、吕本中《采桑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学习来体味古代游子与思妇的幽思愁绪,控制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
课时安顿:1课时。
重点与难点:1.控制思妇词和游子谣等传统题材;2.赏析郑愁予诗歌的古典美;3、理解诗中的意象,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法:边读边鉴赏。
教学步骤:一、导入(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是台湾“现代派”诗社重要成员。
著有《梦土上》、《衣钵》等。
郑愁予的诗歌,贯通着两种互补的气质神韵。
一种是豪放豁达的“仁侠”精神,一种是蜿蜒动人、哀婉缠绵的婉约情,这两种气质显示了浓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因为他的诗大多以旅人(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是“浪子诗人”。
其名作《错误》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他的《错误》继承了中国闺怨诗含蓄不露,不违温和敦厚的风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
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朗诵赞赏诗歌。
要求学生分析诗歌所抒写的时光、地点和人物。
三、整体感知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迎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眨眼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四、分析诗的“前奏”。
1、师范读,生商议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问:诗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释?根据诗歌中的语句,判定“我”、“你”分离是怎样的形象?明确:打,介词,从。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错误》一文,使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学会在错误中成长,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错误》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掌握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案例教学:以课文《错误》为例,分析其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技巧。
3.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故事或事例,引发学生对“错误”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错误》,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技巧。
4. 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错误,培养责任感和自律意识。
5. 总结与拓展: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并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或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语文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批改,评估学生对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文学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思考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思考题,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正确面对错误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七、教学准备1. 课文《错误》的相关资料和拓展阅读材料。
2.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高中语文《错误》教案
高中语文《错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模仿、创新等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错误》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3)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理解和运用;(2)正确面对错误,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讨论作品中的错误或缺点;(2)提问:“错误”在人生中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引发学生思考。
2. 阅读理解:(1)让学生阅读课文《错误》;(2)学生自读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
3. 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写作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模仿课文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写作练习中的表现;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面对错误时的态度和行为,是否能够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五、教学资源1. 课文《错误》文本;2. 相关文学作品或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现实生活中错误的例子,以及错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长者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对于错误的理解和经验;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经历过的错误的作文,分析错误的原因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大家先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生:(带着思考和问题进行热烈讨论)。
一生答:我这样理解: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碰到一个痴痴等待丈夫或情人的闺中女子,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信息,又没有漫天飞舞的柳絮为她排解心中的相思。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无心去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此时教师点拨: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但又悠长深远)。终于,她听到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马蹄声,以为日夜盼望的心上人归来了。当打开窗扉的那一刻,看到的只是一个过路人。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象上天捉弄了她一样。(热烈鼓掌)
镜头转到小巷尽头一处闺楼之中,梳妆台前坐着一位女子,手中正刺绣,但眉头紧蹙,心不在焉。楼下传来小孩子嬉戏的声音,但她充耳不闻。这时,自街道上由远而近传来达达的马蹄声。略一迟疑,随即她又凝神细听,确实是达达的马蹄声。一束灿烂的笑容自她脸上绽放开来。她放下手中的东西,冲到了窗前,推开窗子,朝街道上望去。远远的,一个人向她走来。但,那张脸,却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人的。
二:
先学生自由读全诗,然后教师范读。
师:请注意本诗中一些特殊的句式和书面化的词语,请同学们指出来。
生:柳絮(xu)、跫(qiong)音、春帏(wei)、窗扉(fei)
“如莲花的开落”、“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师:好的。请大家再齐读一遍。注意诗句的停顿和节奏。
生:齐读。
三:
他的第一本诗集《梦土上》。]
四:
作业,课外扩展:
1、为本诗写一个小的电影剧本。
2、或者阅读郑愁予在1951年18岁时写的的《野店》,写一篇小的诗歌鉴赏。
附:[野店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啊,来了······/有命运垂在颈间的骆驼/有寂寞含在眼里的旅客/是谁挂起这盏灯啊/旷野上,一个朦胧的家/微笑着······/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有烧酒羊肉的地方啊/有人交换着流浪的方向······]
师:请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等待的季节漫长,莲花的开落也日复一日,时间在无声中流淌,作者在这里以音响的延伸来暗示容颜的逝去,体现了诗的渐进性和暗示性。这里,讲求的是诗句表达的一种节奏和韵味。在诗中还有几句也有这种效果,你们能找到吗?
生找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师:很好。
一生:还有“达达”的马蹄声,这在中国文化里才有。这是中国文化传统约定的。
师:非常好。不错,这首诗是写了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写了一个遗憾的过程。这很容易让人去描绘那时这样一幅幅画面。当他们双眼交错的一刹那,他们内心的琴弦是怎样被激荡起来的?好,如果让你当导演,把这个相遇的过程拍一部小的电影短片,不知在座的各位会怎么去安排呢?可以不拘于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生:(热烈讨论)
一生:文章标题是用“错误”起名,而且是“美丽的错误”。“达达的马蹄”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因而美丽。不过,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给人跌宕起伏的感觉。
(师补充:这首诗所表现出的意境,又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有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成是它的中国性联想)。
一生:他在诗中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马蹄”、“春帏”。这些我们在古典诗词中见的较多。
(师补充:很好,举个例子。东风这一意象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所以讲郑具有很深的古典诗词的修养。)
停顿片刻,然后一生又问:诗中有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什么这么说呢?
后记:这首小诗里的美丽而遗憾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位同学的心。写作电影剧本的尝试也使他们空前活跃。这种互动性的学习也使他们对郑愁予在诗中运用的中国传统的古典诗歌的意象有了更深的把握。在学习中,教师有意把郑的个人经历放在后面讲,也为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郑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对此,他不以为然,他说,“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的,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也许正是仁侠精神和浪子情怀的结合,才使郑愁予的诗有如此动人的艺术魅力。
师:太好了。现在我们回到本诗,在本课的开头我曾经说过:杨牧曾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也就是说他和中国的“外国诗人”是不一样的。那些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郑愁予不同,他的诗歌是中国化的,你是否同意呢?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在语言上还有哪些动人之处呢?
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
(合)马上的人也注意到了她,停下了口中之词。当四目交错而过的那刻,影片响起了的音乐声。风起了,柳絮漫天飘洒起来。镜头慢慢向上拉升,雾色笼罩着小巷、小镇。
同学们都凝神静思了一会,热烈地鼓起了掌。
一生:我想补充一下。这时的“我”也可以牵着马。
另一生:结尾也可以响起江南小镇特有的街头叫卖声,让影片笼罩在江南特有的氛围中。
《错误》
一:
Hale Waihona Puke 师:(导入新课)郑愁予是当代活跃在台湾诗坛的一位著名诗人。曾有人评价他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重音),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他的这首《错误》并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以上的这些评价呢?那这首诗又是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板书课题)
一生:我有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时间:黄昏时分,火红的夕阳正放射着自己最后的光和热,慢慢向西天坠去。它的光辉照射着青石铺就的街道上。
地点:江南一小镇上。
人物:骑马的游子,女子。
过程:诗中的男主人公是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天傍晚,在江南的小镇上,在街道的尽头,慢慢走过来一匹马,马上坐着一蓝衣青年。那就是“我”,诗中的主人公。渐渐落山的夕阳照射在青石铺就的街道上,小镇上异常安静。“我”骑马踱在青石上,发出有节奏的“达达”声。起风了,“我”的发丝微微地飘扬了起来。然后镜头转到小巷中长满藤萝爬山虎的青石墙。看着这些,“我”似乎若有所思。思什么不得而知,只听到“我”在轻轻吟诵席慕容的“如果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鼓掌!)
三:
师:很好。大家谈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看一下郑愁予的个人简历。也是为本课做一个总结。
放上投影片,老师带领学生们看一遍。
附:[郑愁予,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时期,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造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承袭古典诗词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韵,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