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

合集下载

如何掌握钢琴伴奏中的戏曲风格——以京歌《唱脸谱》为例

如何掌握钢琴伴奏中的戏曲风格——以京歌《唱脸谱》为例

如何掌握钢琴伴奏中的戏曲风格——以京歌《唱脸谱》为例简介:京歌是中国的传统曲艺形式之一,以传唱古代戏曲曲调为基础,加入了当地方言和北方民歌的特点,是中国戏曲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京歌中,钢琴伴奏常用于增强音乐的丰富性,使京歌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以京歌《唱脸谱》为例,探讨如何在钢琴伴奏中掌握戏曲风格。

一、了解京歌的特点京歌的调式多为宫商角徵羽,具有独特的音调和音域特点。

在伴奏中需要准确把握曲调,将其表现出来。

同时,京歌的旋律流畅、悠扬,需要以柔和的音色来诠释。

掌握这些特点对于进行钢琴伴奏至关重要。

二、掌握戏曲的表现手法京歌作为戏曲形式的一种,也有戏曲演唱中的表现手法。

这些手法包括:气息蓄势、顿音用力、音调的弹性等。

在钢琴伴奏中,可以通过控制速度、力度和音色来模拟这些戏曲表现手法,使伴奏更加贴合京歌的风格。

三、把握节奏感和韵律钢琴伴奏中的节奏感和韵律对于表现戏曲风格至关重要。

在京歌伴奏中,节奏感要稳定明确,旋律的弹奏要有韵律感。

应注重强调各个音符的分割和重点,使得整个伴奏更加有力且富有变化。

同时,还应注意与歌唱的节奏和谐感的呼应,增强整体的合作效果。

四、借鉴京剧音乐的技法京歌作为戏曲形式的一种,也受到京剧音乐的影响。

京剧音乐中有严谨的编曲和独特的音乐技法,这些技法同样可以应用于京歌的钢琴伴奏中。

例如,应用梆子、京调、板胡等音乐元素,通过弱音、颤音等手法来丰富钢琴伴奏的表现效果。

五、注重情感的表达京歌中强调情感的表达,钢琴伴奏同样应该注重情感的表现。

在伴奏中应注意通过音乐的技巧来传达歌唱者所表达的情感,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京歌曲目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

六、提高综合素质要成为一位出色的京歌钢琴伴奏者,不仅需要掌握钢琴演奏的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戏曲音乐基础和对京歌的了解。

积极参加音乐课程、戏曲培训,并多听、多看、多模仿京歌音乐,对于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艺水平非常有帮助。

结语:钢琴伴奏中的戏曲风格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艺,需要对戏曲音乐和京歌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学习、实践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

手风琴演奏民族音乐中所运用的技法研究(上)手风琴的演奏技法对身体各部位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演奏者能够对肩部、臂部、肘部、腕部、指部和身体各部位的神经肌肉充分调动。

这些神经肌肉有效地配合完成一系列准确的动作,而这些常常需要在几分之一秒内完成,这就对演奏者的技术动作和稳定记忆力有极高的要求。

手风琴民族音乐的创作离不开技法的创新,音乐的旋律是最能够反映音乐作品风格类型的,也能给人带来最直观的感受。

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演奏是怎样的一种演奏方法呢?20世纪70年代至今,许多优秀的手风琴演奏家为了中国手风琴的发展,投身到作品创作中,对演奏技法进行了改革创新。

借助技法上的创新,帮助手风琴乐器与中国的民族音乐深度融合,迸发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20世纪手风琴民族音乐作品中展现的技法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是手风琴作品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手风琴作品融合时代背景显现出来。

例如较为著名的作品有《天女散花》、《十面埋伏》、《京剧脸谱》、《牧民之歌》等,这些广为人知的作品都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

这些民族音乐中的演奏大多以我国传统的琵琶、古筝、扬琴、二胡和唢呐等乐器来进行演奏,这些乐器在演奏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而在这一时期的手风琴作品,通过大量的借鉴和模仿中国传统乐器演奏的形式来实现编曲。

正是由于这样,大大提升了手风琴演奏法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在杨志华版本的《打虎上山》中,这是取材于现代京剧的《智取威虎山》,还有迎来《春色换人间》部分,它主要描写的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深入到东北地区剿匪。

手风琴经过对这些作品的改编和节选彰显出了积极向上、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的精神面貌,在演奏中围绕着它本身的特点,演奏上快速有力。

借助重复英雄渲染出了紧张刺激的音乐氛围,节奏非常有力。

顿风箱技法:这种方式是在开头两个音中格外强调的,模仿的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锣鼓知识,它要求一定要绷紧风箱,让风箱能够迸发出力量。

这时需要右手和弦同时迸发,敲击键盘后的风箱产生余音效果后稍微减弱,手指就立刻离键,这样出来的音质非常的有感觉,简单的两声便像锣鼓一样非常振奋,极富力量。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新疆艺术学院手风琴表演课程为例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新疆艺术学院手风琴表演课程为例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指出,高校要把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政治认同、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家国情怀等重要内容,把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伟大的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使每门课程都切实发挥其育人作用。

在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高质量人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高校音乐专业也应发挥其学科优势,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从而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近年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色,围绕以下几方面,针对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初见成效。

一、明确目的,确立任务和目标围绕纲要精神,结合学科特点,确立目标和任务。

将思政教育有序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即在教学中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作者简介:张雪梅,女,新疆艺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手风琴演奏与教学。

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实践探究——以新疆艺术学院手风琴表演课程为例张雪梅(新疆艺术学院乌鲁木齐830049)摘要当前,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改革中尤为重要,如何结合专业学科优势、提炼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是课程思政的一个难点。

本文通过作者多年专业教学实践,以“手风琴表演”课程为例,开展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音乐专业课程思政融入思想教育实践110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四个自信”,更好地推进实施文化润疆工程,为谱写好新时代的新疆篇章提供积极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二、课程简介新疆艺术学院手风琴表演课程已开设60余年,定位为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课。

本科8个学期共计288学时,10学分。

《京剧脸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京剧脸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京剧脸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作者:郭德钢来源:《商业文化》2010年第04期摘要:本文对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先生创作的手风琴独奏曲《京剧脸谱》从创作背景到创作内涵,从宏观到微观多视角对作品的演奏风格与技法进行分析研究,肯定用手风琴演奏京剧艺术这一艺术实践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在手风琴领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京剧;演奏风格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0)04-0060-02创作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手风琴音乐一直是中国手风琴音乐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

一大批手风琴艺术家们为此呕心沥血,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李遇秋就是这些杰出的手风琴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手风琴创作为我国手风琴音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纵观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发展历程,几乎每一个时期都能看到李遇秋的身影,他率先探索手风琴创作的“民族化”道路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乐曲《京剧脸谱》便是其中一首极有代表性的、非常成功的作品。

该曲将中国国粹——京剧成功的融入到手风琴艺术中,极大地拓宽了我国手风琴音乐创作的题材,用李遇秋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很有益的艺术实践”,可谓“中西合璧”的精品。

所以,认真分析该曲,探讨该曲的演奏技法,对于更好的诠释作品、推广作品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创作背景手风琴独奏曲《京剧脸谱》为李遇秋先生创作的《惠山泥人印象》组曲中的第四首。

《惠山泥人印象》写于1984年,是作者参观惠山泥人厂后有感而作。

在惠山泥人厂的陈列室里,有许许多多传统泥塑工艺作品,有憨厚可爱的“阿福”、美丽飘逸的“天女”、慈祥可亲的“弥陀”、还有五颜六色的“京剧脸谱”等等。

李遇秋先生在参观完这些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后,浮想联翩、有感而发,创作了包含《六子戏弥陀》、《天女散花》、《阿福》、《京剧脸谱》等四首独奏曲的《惠山泥人印象》组曲。

1987年,张国平在德国克林根塔尔举行的国际手风琴比赛中,演奏了《天女散花》引起全场轰动,荣获第六名,而《京剧脸谱》也和《天女散花》一起在德国公演过,引起强烈反响,随后该首组曲在德国正式出版。

京腔京韵京歌情唱脸谱教学设计(合集)

京腔京韵京歌情唱脸谱教学设计(合集)

京腔京韵京歌情唱脸谱教学设计(合集)第一篇:京腔京韵京歌情唱脸谱教学设计京腔京韵京歌情——歌曲《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歌曲《唱脸谱》2.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脸谱及戏歌这一题材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的情感。

2.知识目标A.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以及京剧行当和脸谱的知识。

B.了解戏歌这一体裁形式。

3.能力目标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彩笔、卡纸教学内容分析脸谱是在中国戏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人物脸部化妆相对固定的程式化谱式。

作为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之一,脸谱不仅描画出角色的特定外在形象,而且也体现了角色的内在性格。

《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爱的”戏歌”。

教学重难点戏曲音乐中的拖腔唱法、歌曲第一部分中的滑音唱法、空拍和尾音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歌曲和自己熟悉的通俗歌曲有所不同,从而引入戏曲音乐之一概念。

(二).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听歌曲吗?(生答)都喜欢听些什么样的歌曲呢?(大家各抒己见)看起来大家还是喜欢流行歌曲的比较多。

那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和我们所熟悉的流行歌曲听起来有什么不同?”(生思考讨论)师总结:“在这首歌曲中我们能听出了戏曲的味道。

” 2.大屏幕播放四段戏曲视频片段: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戏曲音乐了解多少。

”(大屏幕投放):A.黄梅戏《天仙配》片段B.豫剧《花木兰》片段C.吕剧《马大宝喝醉了酒忙把家还》片段D.京剧《夜深沉》片段(每段戏曲学生先说自己了解的,然后教师总结这种戏曲属于哪个省的地方剧种,代表人物是谁,代表剧目有哪些,教师重点介绍山东吕剧音乐文化,包括吕剧艺术家郎贤芬和李岱江的作品,以及吕剧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去年刚刚在北京戏曲音乐节上获大奖的日照市吕剧团自编自演的吕剧《毋忘在莒》,引导学生热爱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

手风琴演奏技法

手风琴演奏技法

1、演奏姿势⾃然、松弛、积极的姿势是良好的演奏基础。

弹奏⼿风琴通常采⽤坐的姿势。

坐着演奏时上⾝⾃然正直,两脚分开(⼤约与肩平宽)、脚全掌着地。

演奏中重⼼耍稳,不应随风箱的推拉⽽移动重⼼。

琴体上的肩带应调节适当,不宜过松或过紧。

通常右肩带⽐左肩带稍宽,以免右⼿受束缚。

琴的底部基本平放在两腿上,右边键盘下端略为向下紧靠右腿,但不宜深陷⼊⼤腿内侧。

左⼿伸进风箱⽪带中,2、3、4、5指⾃然弯曲,靠在键钮上,拇指放松。

风箱⽪带靠紧⼿腕背部,注意调节好风箱⽪带,使其松紧适度。

右⼿⾃然抬起,将五个⼿指⾃然弯曲地放在键盘上,⼿腕与键盘平⾏,不要凸起或凹下。

2、⼿风琴的基本触键⽅法 连⾳奏法“连⾳”即连贯地、不间断地奏出旋律的每⼀个⾳,是表达⾳乐作品思想内容不可缺少的⼿段。

连⾳是基础技巧,也是在演奏乐曲时经常运⽤的技巧之⼀。

当演奏那些优美如歌的旋律,典雅庄重的乐曲及连⾳和弦与⾳程的⽚段时,好的连奏更能增添作品的诗意美。

⼿风琴的连⾳触键是在⾝体各部位保持正确放松的基础上,强调⼿指触键动作的不间断和连贯性,即先按后抬。

靠掌指关节的动作形成⼀种“按”的触键感觉,才能⾏之有效地做到⾳的真正连贯。

因为⼿指从开始触键⾄触键到底是需要时间的,尽管这⼀过程只有⼏⼗分之⼀秒。

当⼀个⼿指弹奏的前⼀个⾳停⽌之时正是另⼀个⼿指所要弹奏的后⼀个⾳发出之际,这就要求后⼀个⼿指必须在前⼀个按键⼿指在未离键之前的⼀瞬间(稍提前⼀些)去触键,这样的连接触键最为理想。

再者,⼿风琴的左⼿低⾳键钮较之右⼿⾼⾳键盘的下沉深度更⼤⼀些,发⾳也稍迟钝⼀些。

因此在进⾏左⼿低⾳键钮连⾳触键时,后⼀个⼿指提前触键的时间差应⽐右⼿⾼⾳键盘更明显⼀些。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Northern Music 35national music民族音乐手风琴曲《京剧脸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马骊骊(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李遇秋的手风琴曲《京剧脸谱》是中西合璧的创作成果。

但中国元素更加显著,其显著性一方面在于其标题和内容方面,另一方面在于音乐技法层面。

【关键词】手风琴;李遇秋;《京剧脸谱》【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李遇秋的《京剧脸谱》是一首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手风琴曲,该曲被公认为成功的将京剧元素融进手风琴音乐中经典作品,这不仅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手风琴音乐的创作,确实是“一个很有益的(中西合璧)艺术实践”。

本文就其中的民族音乐做一梳理。

这首独奏手风琴曲《京剧脸谱》是李遇秋于1984年参观无锡惠山泥人厂的泥塑工艺品包括京剧脸谱后有感而作,是《惠山泥人印象》组曲之第四首乐曲。

该曲犹如在给你讲一个个京剧故事,因此音乐结构不是采用西方那些典型的曲式而是采用较为自由的多段体结构来展开。

该曲起始部分(即第一乐段的1到14小节)是一段花脸唱腔[1],要求要庄严的演奏。

“脸谱”是京剧中的化装方法,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表现人物脸部的表情和肌肉以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

这不仅仅是视觉艺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显示人物的道德品质。

音乐不如视觉表现手段那么形象,因此,《京剧脸谱》主要是通过京剧的声音元素使人联想到京剧表现本身进而促发其进一步想象。

“花脸”在京剧中是属于“生旦净丑”行当中的“净”的男性角色,因面戴的脸谱涂有彩绘俗称“花脸”。

这男性角色的典型声音便是“雄壮、豪放”等。

所以,只要熟悉京剧的人,一听便能听出该曲第一段是表现的“花脸唱腔”。

但这也需要说明,没有京剧基础的人很难产生相关联想。

所以,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最后要学习一些京剧,有了一些京剧的声音体验,演奏起来会事倍功半。

为了凸显“花脸”唱腔的特点,该曲演奏时风箱要饱满一些,节拍重音要突出一些,这样以便能更好地呈现男子气魄。

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指导

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指导

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指导手风琴是一种具有丰富音色和独特演奏技巧的乐器。

它在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向您介绍手风琴演奏的基本指导,包括姿势、手指技巧、演奏技巧等内容。

一、姿势在演奏手风琴时,正确的姿势对于发挥音乐的表现力以及保护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以下是正确的手风琴演奏姿势:1. 坐姿:选择一把坚固的椅子,身体自然坐直,两脚平放在地面上。

背部保持挺直,肩膀放松,不扭曲身体。

2. 手部姿势:将手掌轻轻放在手风琴的键盘上,手指轻松弯曲,手腕自然抬起。

不要用力敲打键盘,以免造成手部损伤。

3. 气息控制:使用适当的呼吸技巧来控制手风琴演奏时的气息。

保持稳定而深沉的呼吸,有助于演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力和连贯性。

二、手指技巧手指技巧对于手风琴演奏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演奏时音符的清晰度和速度的控制。

以下是一些手指技巧的基本指导:1. 手指位置:正确的手指位置是演奏手风琴的前提。

每个手指应该对应一个键位,手指应该垂直于键盘并轻轻触碰键盘,以确保能够迅速准确地按下所需的音符。

2. 手指协调:手风琴演奏需要左右手的协调配合。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简单的练习曲目来提高手指的协调能力,例如进行左右手分别演奏和交替演奏。

3. 手指灵活性:手指的灵活性是手风琴演奏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练习手指独立性的练习,如手指的独立扩展和收缩,可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三、演奏技巧除了正确的姿势和手指技巧外,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也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演奏技巧:1. 节奏控制:掌握良好的节奏感是手风琴演奏的关键。

通过练习不同的节奏型,如重音、连音和拍子的变化,可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2. 转调技巧:手风琴具有多个音区,通过使用转调技巧可以在不切换手风琴的情况下演奏出更高或更低的音符。

熟练掌握转调技巧,可以扩展手风琴的演奏范围。

3. 表情演奏:手风琴演奏中的表情是传达音乐情感的重要方式。

通过使用各种技巧,如音色的改变、音量的控制和颤音等,可以使演奏更富有表现力并感染听众。

京剧脸谱解说

京剧脸谱解说

京剧脸谱解说《京剧脸谱解说篇一》嘿,今儿个咱就来唠唠京剧脸谱这神奇的玩意儿。

京剧脸谱啊,那可真是京剧里的一大绝活儿,就像京剧的一张超级酷炫的名片。

您瞧那脸谱,花花绿绿的,各种颜色和图案拼凑在一起,乍一看,就像是被打翻了的颜料盘在脸上开了一场盛大的派对。

可您要是仔细瞅啊,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比如说那红脸的关公,一出场,嚯!那红脸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透着一股正气。

红脸在京剧脸谱里那可是象征着忠诚和正义呢。

我就想啊,为啥是红脸代表忠诚正义呢?也许是因为人一激动、一热血沸腾的时候,脸就容易发红呗,就像咱有时候干了件特自豪的事儿,脸也会“唰”地一下红起来,那感觉就像是体内的正义小宇宙爆发了一样。

再看那白脸的曹操,那脸白得就像冬天的雪,透着一股狡黠的劲儿。

白脸在京剧里常常表示阴险狡诈的人物。

我记得小时候看京剧,一看到曹操那白脸,心里就直犯嘀咕,就觉得这人肯定没安好心。

我还问我爷爷呢,“爷爷,为啥曹操脸那么白啊?”爷爷就笑着说,“那白脸就跟那狐狸似的,看着就滑头。

”现在想想,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而且啊,曹操那脸谱上的线条也特别有意思,弯弯绕绕的,就好像他那满肚子的阴谋诡计一样,扭来扭去的没个正形。

还有那黑脸的包公,那脸黑得跟锅底似的。

可您别看他脸黑,他可是铁面无私的大青天啊!这黑脸就代表着刚正不阿。

我就琢磨着,这可能是因为在以前啊,那些干苦力的、在太阳底下暴晒的人,脸都是黑黢黢的,他们都是实实在在干活的老实人,所以黑色就和正直联系起来了。

包公的脸谱上还有个月牙儿的图案呢,就像夜晚的月亮一样,这月牙儿啊,就像是包公的第三只眼,能看穿世间的一切黑暗和不公。

不过啊,有时候我也有点迷糊。

京剧脸谱的这些象征意义,是不是有点太固定了呢?比如说,难道所有红脸的人就一定都是忠诚正义的吗?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脸红可能是因为害羞或者喝多了酒呢。

但不管怎么说,京剧脸谱作为一种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魅力是不可否认的。

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每一个脸谱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

论京剧元素在我国手风琴作品中的运用

论京剧元素在我国手风琴作品中的运用

论京剧元素在我国手风琴作品中的运用张冰冰【摘要】手风琴这件乐器自传入我国,就努力扎根于我国民间的土壤,通过多种方式与我国民间音乐相结合,试图找到一条手风琴民族化的道路.我国手风琴作曲家从"国粹"京剧中提炼出各种元素,将之与手风琴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运用京剧元素的手风琴作品.本文将以其中三首作品为例,从京剧曲牌、节奏、旋律、音色模仿等方面来论述我国手风琴作品中京剧元素的运用.【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5(000)024【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手风琴作品;京剧元素;运用【作者】张冰冰【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正文语种】中文手风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传入我国,因携带方便、音色多样、和声丰富、不受场地限制,逐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接纳。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手风琴作品方面,大多以移植和改编名曲为主。

因此,这一阶段我国的手风琴事业进入了启蒙阶段。

文化大革命后期,手风琴音乐创作以改编“样板戏”为主,代表作品有杨智华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改编的《打虎上山》,曾键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的《飞速前进》;根据“样板戏”改编的《快乐的女战士》、《打不下材狼,决不下战场》、《白毛女组曲》等。

这些作品在改编和移植过程中,开始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相结合,手风琴作品创作开始尝试走民族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创作朝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尝试挖掘中国戏曲音乐元素,创作了大量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手风琴作品。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李遇秋先生创作的《惠山泥人组曲》中的《天女散花》和《京剧脸谱》。

《天女散花》将传统戏曲的行腔融合江南丝竹的特色,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中国风味的手风琴曲。

而《京剧脸谱》则较多地运用京剧的各种唱腔,让人仿佛看到一面面异彩纷呈的脸谱。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被誉为我国“国粹”,2010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苏菊;张更生
【期刊名称】《民族音乐》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手风琴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发展的产物,在传入我国后, 经过不断的发展,
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时也成为音乐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纵观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创作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手风琴音
乐一直是中国手风琴发展的动力及手风琴同仁共同的追求和目标。

一大批手风琴艺术家为此做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为中国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著名
【总页数】3页(P48-50)
【作者】苏菊;张更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3
【相关文献】
1.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研究 [J], 龚晓妍
2.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研究 [J], 龚晓妍;
3.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J], 张航
4.王建中钢琴作品《浏阳河》艺术分析及演奏技巧探讨 [J], 张航
5.《京剧脸谱》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 [J], 郭德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手风琴作品《京剧脸谱》中的京剧元素

中国手风琴作品《京剧脸谱》中的京剧元素

中国手风琴作品《京剧脸谱》中的京剧元素作者:王艺超来源:《当代音乐(下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李遇秋先生是中国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演奏家,他的传世经典之作《惠山泥人印象》组曲之四《京剧脸谱》,是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本土特色音乐中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结合下完成的一部堪称“中西合璧”的作品。

本文将从音乐本体入手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剖析其中的京剧元素。

[关键词]京剧脸谱;京剧;手风琴;音乐创作[中图分类号]J6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7)16-0084-02京剧,是一门吸取融合徽剧、汉剧、秦腔及昆曲等我国地方戏曲的精华,发展传承两百多年的民间艺术。

其唱腔优美灵活,各种行当门类齐全,作品、服饰、化妆等发展成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我国的“国粹”,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一批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京剧这一民间艺术的作曲家们开始了大胆创新的创作实践,在西洋器乐作品的创作中融入京剧元素,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作品,其中包括《打虎上山》《京剧脸谱》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手风琴作品,为京剧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传承开拓了新的领域,也使得京剧以崭新的面貌和形象一如既往地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

1987年,我国著名手风琴演奏家张国平在德国克林根塔尔国际手风琴大赛中演奏了《天女散花》和《京剧脸谱》,受到了大赛上各位评审的一致好评。

手风琴作为键盘类乐器的一种,以它独特且变化丰富的音色,加之体积小、携带方便等特有的优势,深受不同年龄演奏者的青睐。

在手风琴传播日益广泛的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手风琴学者以及爱好者逐渐不满于手风琴在各个活动中充当伴奏的乐器,或是演奏曲目偏重于外国曲目和改编一些钢琴曲与西洋管弦乐曲这一局限的状况,呼吁大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以及本土特色的作品出世。

手风琴作品《京剧脸谱》问世之时,正是李遇秋努力探索西洋乐器与民族调式的最佳结合,民族调式和声研究创作取得丰富成果的时期,他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及本土特色相结合,不仅使作品具有很强烈的民族风格特征,更增添了时代气息以及鲜明的个性特征。

京剧脸谱的勾画技巧

京剧脸谱的勾画技巧

京剧脸谱的勾画技巧京剧脸谱的勾画技巧脸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勾睑也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象书法和绘画一样,用笔要准确有力,渲染需浓淡有致,钩勒则惜墨如金,这样才能画得生动有神,惹人喜爱。

勾脸不能按谱照搬,要根据自己的脸型、表演特色和所演剧目,把脸谱勾活,才能生动地体现出剧中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特征。

著名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郝寿臣先生有“活曹操”的美名,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色表演,他创造的曹操脸谱也起了很大作用。

据解剖学家的研究分析,他勾的曹操脸谱脑门部位的线条纹理,恰好与面部神经相应,因而表演时极大地有助于演员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情,使脸谱与表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丰富经验的艺术家,能够利用勾脸来弥补脸型的不足,以改变脸型与面部解剖的关系。

脸型窄小,个子不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脸谱进行加工与再创造,花脸演员们常说的“勾睑能变形”就是这个意思。

勾画脸谱要经过以下程序:1.净脸垫底;2.定位和揉眼、鼻窝;3.勾白粉底;4.填膛画黑眼窝、勾黑线;5.勾红色通天柱;6.脸谱勾成。

下面再以《盗御马》一剧中窦尔敦的“蓝花三块瓦”谱式脸谱为例,用绘画的形式介绍勾脸程序。

1.净脸垫底。

把脸洗干净后,用手指蘸稀薄水白揉匀整个脸部,目的是揉去睑上的油垢,便于勾画。

2.定位和揉眼、鼻窝。

用手蘸稀薄水蓝色抹出脑门、立柱纹和脸蛋的大致轮廓;再蘸稀薄的油黑定出目艮、鼻窝的位置,并在眼窝内留出白眼珠。

以上两步因均用手指完成,故称“指揉”。

3.勾粉白底。

以下程序均用笔勾。

先蘸较浓的水白勾出胆形印堂纹、眉窝、白色眉间纹、眼窝下白纹、花鼻窝白底、鼻窝旁两道白法令纹,再点出黑眼窝中的'白目艮珠,最后把下巴勾白。

4.勾黑油彩、墨线。

用黑油彩笔重勾黑眼窝,留出白眼珠,再画小黑嘴窝。

然后换毛笔蘸墨在白眉中间靠眼窝处勾出双钩形花纹,再在白下巴上勾出两道钩形纹。

5.勾红油彩。

印堂中心的红色胆形纹用红油彩笔勾,并留好匀称的白边,填好翻鼻孔形象;再在白法令纹上套勾两道红线,线要细而有力,然后顺手勾上眉子的红梢和红嘴唇。

京剧脸谱知识大全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京剧脸谱知识大全解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京剧脸谱知识大全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京剧脸谱艺术是享誉国内外的一门艺术,已经被公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京剧脸谱:一、脸谱来源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脸谱的远祖。

二、脸谱的特点脸谱能标志出戏曲人物的面貌、性格、身份和年龄特点,因此不仅具有塑造人物个性的艺术价值和辅助表演、夸张人物的功效,而且还有分善恶、辨忠奸、寓褒贬的评议意味。

一般说来京剧中的脸谱主要有以下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

三、脸谱应用在京剧中,并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

其特征是“千人一面”。

而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

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四、脸谱的色画方法京剧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1.揉脸:是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真性的脸谱。

如: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

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

2.勾脸:是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

如:文官勾脸的典型——包拯。

只勾白眉子,不勾眼窝和鼻窝,额面勾白色弯月,表示包拯日断阳,夜断阴。

3.抹脸:是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

如:《三国演义》的曹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

4.破脸:是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

小学音乐京剧脸谱教案优秀范文说课稿总汇

小学音乐京剧脸谱教案优秀范文说课稿总汇

小学音乐京剧脸谱教案优秀范文说课稿总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通过学唱《说唱脸谱》,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我国京剧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

2.学唱《说唱脸谱》。

【难点】1.京剧脸谱的绘制技巧。

2.《说唱脸谱》的节奏与旋律把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引出京剧脸谱这一主题。

(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如:颜色、图案、代表人物等。

2.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京剧脸谱的绘制技巧。

(三)学唱《说唱脸谱》1.教师播放《说唱脸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与旋律。

2.教师分段教唱,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学生分组练习,合作完成歌曲演唱。

(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京剧脸谱,尝试绘制。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鼓励和建议。

3.绘制完成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对京剧的喜爱。

3.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了解其他京剧曲目,感受京剧的魅力。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学唱、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特点,掌握了《说唱脸谱》的演唱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存在学习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并给予更多指导。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京剧脸谱的认识程度。

2.学生演唱《说唱脸谱》的准确性。

3.学生绘制京剧脸谱的技巧。

4.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资源1.京剧表演视频。

2.京剧脸谱图片。

3.《说唱脸谱》歌曲音频。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京剧元素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与教学

京剧元素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与教学

京剧元素在手风琴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与教学作者:吴燕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28期【摘要】近现代作曲家们不断地将京剧元素运用到手风琴作品中,将民族性和时代性充分融合起来,在音色、音响、音乐表现力、情感张力等方面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与突破。

对于京剧元素的手风琴作品,既要让作品中的京剧元素有所展现,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为观众展现更完美的表演。

就教师教学而言,应从声、情、神、意、形、韵六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朝着演奏者的艺术表现能力方向发展。

【关键词】京剧;手风琴;艺术表现中图分类号:J624.3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123-02京剧是最具代表性、集中国戏曲大成的剧种,近现代作曲家们在不断地将京剧元素运用到手风琴作品中,创作出了许多既符合中华传统京剧风格又能体现其特点的多种作品。

京剧元素的手风琴作品主要以改编“样板戏”、改编其他器乐曲、直接运用京剧元素创作的。

改编“样板戏”的代表作品有杨智华根据京剧《智取威虎山》的选段改编的《打虎上山》;改编其他器乐曲的代表作品有李遇秋根据钢琴曲改编的《前奏曲与赋格》;直接运用京剧元素创作的代表作品有李遇秋《惠山泥人印象》组曲中的《京剧脸谱》。

这些作品在改编、移植、创作过程中,手风琴作品创作开始尝试走民族化的道路。

作为演奏者,既要让作品中的京剧元素有所展现,还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京剧元素与手风琴艺术表现中的“声”京剧的“声”是唱腔、器乐曲牌,手风琴的“声”是手风琴演奏的声音,用手风琴与京剧音乐表现相关的乐曲时,作曲家们一般会通过模仿京剧伴奏乐器的音色,将其与戏曲音乐相融合。

在手风琴演奏中,常常会要求声音干净、层次感强、具有穿透力、转换风箱不拖泥带水等。

这一部分重点体现于手风琴演奏技巧、风箱、变音器的运用上。

利用手风琴特有的变音器和控制风箱等方式尽量使音色逼真地模仿京剧音乐中的器乐曲牌。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摘要目前人们对手风琴音乐研究的论文报告有很多,但却对单个手风琴独奏曲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将从李遇秋先生手风琴音乐创作风格、生平介绍及其音乐作品风格等入手,探讨有关于《京剧脸谱》的曲式特点与创作背景等,论文从创作素材、传统艺术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法四个方面分析了《京剧脸谱》这一作品的主要特征,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通过对《京剧脸谱》的风格特点及如何演奏好此曲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刻体会,进一步探寻《京剧脸谱》的创作特点和演奏技巧。

关键词:手风琴曲;《京剧脸谱》;演奏技巧abstractAt present people to accordion music research papers report has a lot of, but for a single accordion solo research is not much. This article from Mr Lee autumn event accordion music creation style, life style is introduced and its music works, discusses about the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king Opera and creation background, the paper from the material,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style, melody and playing techniques from four aspects analyzes the "Peking Opera"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is work, combined with his own performance practice, through the "Peking Opera"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o play the song for careful analysis and profound experience, further exploring the creation of the "Peking Opera"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skills.Key words: accordion music; "Peking Opera"; Performance skills引言纵观中国手风琴创作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代手风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中国手风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音乐创作体系。

谈手风琴曲《京剧脸谱》

谈手风琴曲《京剧脸谱》

谈手风琴曲《京剧脸谱》
李丽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手风琴作为一种引进的外来乐器.由西洋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它在中国所走过的历程中.已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并结出丰硕成果。

中国手风琴音乐创作.也在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丰富营养中.涌现出不少独具魅力的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就是用西洋乐器表现和演奏中国戏曲文化这一民族特色题材的一个成功范例。

【总页数】2页(P108-109)
【作者】李丽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谈手风琴曲《吉普赛之歌》演奏处理 [J], 周瑛杰
2.手风琴艺术民族化的可贵探索——李遇秋手风琴曲创作特征简析 [J], 曾杰
3.谈机械性练习与针对性练习对手风琴练琴效率的影响--以任士荣改编的手风琴曲《黄河愤》为例 [J], 周钰婷
4.手风琴曲民族化的又一里程碑——谈唢呐曲《百鸟朝凤》改编为手风琴曲所引发
的思考 [J], 许键
5.手风琴曲《京剧脸谱》中的民族音乐元素 [J], 马骊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的演奏技巧摘要目前人们对手风琴音乐研究的论文报告有很多,但却对单个手风琴独奏曲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将从李遇秋先生手风琴音乐创作风格、生平介绍及其音乐作品风格等入手,探讨有关于《京剧脸谱》的曲式特点与创作背景等,论文从创作素材、传统艺术风格、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法四个方面分析了《京剧脸谱》这一作品的主要特征,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通过对《京剧脸谱》的风格特点及如何演奏好此曲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刻体会,进一步探寻《京剧脸谱》的创作特点和演奏技巧。

关键词:手风琴曲;《京剧脸谱》;演奏技巧abstractAt present people to accordion music research papers report has a lot of, but for a single accordion solo research is not much. This article from Mr Lee autumn event accordion music creation style, life style is introduced and its music works, discusses about the buck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king Opera and creation background, the paper from the material,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style, melody and playing techniques from four aspects analyzes the "Peking Opera"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is work, combined with his own performance practice, through the "Peking Opera"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o play the song for careful analysis and profound experience, further exploring the creation of the "Peking Opera"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skills.Key words: accordion music; "Peking Opera"; Performance skills引言纵观中国手风琴创作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代手风琴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中国手风琴创作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风琴音乐创作体系。

然而在喜悦之余,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创作队伍的单薄,另一方面是专业作曲家的缺乏。

因此,导致了中国手风琴音乐事业总体上发展趋于缓慢[1]。

尤其是九十年代,正当整体演奏水平日益提高的手风琴界渴望有新作品问世之时,除了只有李遇秋等几位专业作曲家默然执著辛勤地耕耘在这片土地外,所涉及者还真是不多。

应当说,这与当今音乐文化走向多元化、走向繁荣的大趋势是不相称的[2]。

中国手风琴音乐需要大量专业作曲家去了解和关心,并为手风琴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创作出更多具有现代中国音乐文化特征的手风琴音乐作品。

一、关于《京剧脸谱》的简介李遇秋,曾用名李士勇,1929年生,北京市人。

1940年参加冀中军区抗中学习,1944年在中共晋察冀分局卫生所当卫生员。

1945年10月调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音乐队,主要演奏手风琴。

1950年由华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选派到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7年回团,主要任创作员并任乐队队长、编导室主任、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

主要作品有声乐《长征组歌》(合作)、合唱《八一军旗高高飘扬》(获解放军文艺奖)、独唱《一壶水》、《战士想的是什么》等,器乐方面有手风琴乐曲共三集,协奏曲、奏鸣曲、前奏曲与赋格《天女散花》、《京剧脸谱》、《促织幻想曲》等在中国及世界流传、出版。

还创作了一些舞蹈音乐、影视音乐(如电影《较量》音乐)等[3]。

手风琴曲《京剧脸谱》建立在京剧这一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素材上,抓住脸谱这一中国戏曲独有的化妆艺术,用手风琴这一外来乐器的独特演奏技巧和表现,为人们勾勒出一出出锣鼓喧腾、丝竹竞奏的京剧场面。

二、手风琴曲《京剧脸谱》(一)创作背景《京剧脸谱》是惠山泥人厂的传统作品。

从挂在墙上的玻璃盒子里,看到那一张张奇特的脸谱栩栩如生。

望着这些精美的艺术品,耳边似乎想起了铿锵的锣鼓,急骤的丝弦和高亢的唱腔。

乐曲采用了京剧花脸的唱腔、锣鼓点和丝弦牌子曲作为素材,作了戏剧性的发展,力图表现沉思中再现的一幕幕戏剧场面。

这首作品的问世,为中国手风琴艺术注入了新的观念,增强了手风琴的表现性,也为手风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李遇秋的这首作品在德国演奏并出版[4]。

李遇秋在他的《歌曲作法十二讲》中这样写道:“艺术活动,包括创作和欣赏,对美的追求由浅到深,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即表象、内在美和个性美。

就歌曲而言,表象美主要是指旋律动听、有味;内在美则要求反映事物的本质,有较深刻的内涵,能打动人的心灵深处;而个性美,则更要求作者有独特的艺术见解,独特的艺术手法,独特的表现角度和独特的表现手段。

”这段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李遇秋对艺术活动的理解[5]。

基于他的深入认识,以及在各种创作活动中的历练,使他的创作中思维越来越活跃。

为了表现个性美,他最大限度地拓展创作的时间、空间概念,从题材及创作手法上尽显纵横古今之气魄。

从李遇秋的创作中我们深刻体味到了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这是推动他从一个艺术高峰走向另一个艺术高峰的动力和源泉。

他孜孜不倦的探索、辛勤的耕耘为中国手风琴界注入了勃勃生机,为中国手风琴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创作特色及简要结构分析《京剧脸谱》作曲家在创作手法上广泛吸取传统作曲的京剧腔调和江南丝竹的神韵,民间器乐等精华,而且对待京剧的态度极富创造性。

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使这首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民间艺术价值。

同时,他在技法上借鉴古筝、琵琶、锣鼓等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他的配器色彩鲜明而丰富,深刻的提示音乐作品的内容,塑造良好的演奏形象,从而增强了手风琴的演奏表现力。

乐曲为G大调,2/4拍,自由曲式,共184小节。

第一乐段:1—14小节。

乐曲开始部分是花脸唱腔。

说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风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行当二字。

行当是传统戏曲用以区别人物角色的标志,以京剧为例,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其中“净”是面涂彩绘脸谱的男性角色,俗称花脸。

乐曲开始部分的这段唱腔,突出了花脸唱腔中的刚劲雄壮、粗犷豪放、苍迈古朴的特点。

演奏时,要注意第2、3小节的连线,连线起到了划分乐句的作用,所以不可随意按照自以为的那样演奏,一定要清楚地按照每个连线的意图来表达乐句,同时风箱要饱满,注重节拍重音,要表现出京剧中刚强的气魄[6]。

从第11小节起,乐曲进入2/4拍。

11—26小节是一段以打击乐为主的演奏场面,以典型的京剧节奏特点,逼真地模仿打击乐铿锵有力的演奏场面。

因此,演奏此段音乐要有爆发力,对于二分音符和四分、八分、十六分、附点、休止符等各种音符,一定要严格按照各种音符的时值,准确进行演奏,在节奏急剧的推动变化中,将乐曲推向京剧舞台表演的艺术情境中,使京剧气氛更加浓厚。

从103小节后,转到右手旋律,这是一段展现柔美女性形象的旋律。

作曲家改用右手单音弱奏,配合跳音和休止符,勾画出女性活泼灵巧的形象特征,并以连续十六分音符奏出表现女性柔美秀丽、纤巧端庄的女性化旋律,既展现了京剧旦角青衣的优雅秀丽,又表现了花旦的活泼乖巧,非常传神地将京剧中旦角的多种体态以及脸谱中所表现的精神用手风琴表达了出来[7]。

从167小节第二拍开始,节奏由慢渐快,由弱渐强,以稍自由的节奏舒缓地奏出了一段极富京剧特色音调特征的旋律,演奏此段音乐,首先要注意对中国民族弹拨乐器月琴,琵琶等特殊技法效果的模拟要尽可能的惟妙惟肖,其次,装饰音要认真对待,因为正是装饰音的存在才可能产生民族管弦乐中的滑弦、打指等特殊技法的独特韵味;最后用手风琴的轮指演奏技法表现出京剧曲调浓厚的,非同一般的艺术效果。

到174小节处进入行板,要恢复正常的节奏,直至以饱满的情绪奏完全曲[8]。

三、演奏技巧和风箱运用(一)触键与触键方法掌握好正确的触键方法对演奏手风琴来说是关键的一环,只有触键方法掌握正确了,我们才能在演奏连音时声音流畅、连贯、歌唱性强;演奏跳音时琴声清脆有力、颗粒性好,也才能把乐曲的要求很好地表现出来。

右手触键的要求有以下几点:1.用指尖触键并抬起手臂将五指很松弛自然地放在C大调的C、D、E、F、G五个琴键上。

拇指用指尖外侧触键,二、三、四、五指用指尖触键。

因为指尖的触觉反映最灵敏,俗语说“十指连心”,指尖直接联系着神经中枢的部位。

注意不能用指甲触键,因为它容易滑键,摁不准确,也不能用指甲下面的肌肉部分触键,因为这个部位不灵敏,会影响演奏的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克服手指关节塌下去形成折指,不能保持手形的毛病[9]。

2.手指不要抬得太高,力度不要太大。

因为手指抬得太高,用力太大,击键时出现的杂音就会相应地增大,须知手风琴音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左手运用风箱力度的大小,而非手指的力度,所以触键时手指应自然地放在琴键上直接摁键。

3.手指应把琴键摁到底,这样才能使琴键风门完全打开,使发出的声音结实饱满。

如果未将琴键摁到底,琴键风门没有打开,那么风箱的力度再大也不会发出声音。

或者触键的力量不够大,只能把琴键风门打开一半,则发出的声音就发虚、不结实。

4.五个手指之间要做到互不干扰,需要哪个手指摁键,哪个手指再用力,摁键之后该手指应立即松弛。

要尽力克服一个手指摁键,其它手指也跟着用力,甚至紧张得跷起来的毛病。

5.摁键的动作要迅速、敏捷,且柔和、有弹性。

如果动作紧张僵硬,必然会影响演奏的速度和旨色的优美。

6.手指摁键的力量,主要来自手指关节的内部运动,有时也用手指带动手腕的力量来进行演奏。

演奏单音时主要用手指的力量,而演奏和弦时则主要是运用手腕的力量。

但手指和手腕二者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是需要互相支持,互相协助的。

7.有时为了锻炼每个手指的独立功能和手指的力量,也可在练习时适当地把手指抬高,使手指得到较大的运动。

但这只是为了加强手指运动量的一种方法,在正常演奏时手指还是要紧贴琴键的。

(二)京剧特色的突出表现在《京剧脸谱》中采用了京剧的唱腔、锣鼓点作为素材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