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以成礼》翻译及阅读答案
南朝-宋-刘义庆《拜与不拜》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朝-宋-刘义庆《拜与不拜》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5672a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7.png)
南朝-宋-刘义庆《拜与不拜》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拜与不拜
南朝·宋-刘义庆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翻译: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有一次趁父亲睡午觉的时候,一块去偷药酒喝。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一直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
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
”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1af56c10661ed9ad51f38a.png)
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上)》原文、译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上)》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8eeb1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5.png)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上)》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世说新语·言语第二(上)南北朝-刘义庆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
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怍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
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
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孔融被收,中外惶怖。
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
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颍川太守髡陈仲弓。
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
”“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
”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
”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不能答。
”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
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
”客惭而退。
荀慈明与汝南袁阆相见,问颍川人士,慈明先及诸兄。
阆笑曰:“士但可因亲旧而已乎?”慈明曰:“足下相难,依据者何经?”阆曰:“方问国士,而及诸兄,是以尤之耳。
”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讎,以为至公。
公旦文王之诗,不论尧舜之德,而颂文武者,亲亲之义也。
春秋之义,内其国而外诸夏。
以酒成礼文言文翻译
![以酒成礼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4a5567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06.png)
昔者,吾国礼义之始,酒为之首。
酒者,非但饮之物,亦为礼仪之具也。
故《礼记》有云:“酒者,国之宝也。
”是以酒成礼,礼成于酒,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礼记》载:“凡饮酒之礼,必先尊长者,次及同辈,后及幼者。
”此言饮酒之序,不可颠倒。
盖尊长者,国之栋梁,宜先敬之;同辈者,友于朝廷,亦宜敬之;幼者,国家未来,亦当敬之。
此饮酒之礼,所以尊卑有序,长幼有别。
饮酒之礼,首在敬酒。
敬酒者,以酒敬人,示人以诚也。
故《礼记》曰:“敬酒,敬其心也。
”敬酒之时,须端杯在手,面带微笑,以诚敬之心,敬奉长者。
若心不诚,则酒亦无味。
次为饮酒。
饮酒者,以酒自娱,亦以酒示人。
故《礼记》曰:“饮酒,所以乐其心也。
”饮酒之时,须举止得体,酒杯轻摇,以示酒之甘美。
若举止粗俗,则失饮酒之礼。
饮酒之礼,又有酒令。
酒令者,饮酒之际,以言语为戏,以酒为媒,使饮酒之乐更加浓厚。
酒令有诸多种类,如射覆、击鼓、划拳等。
其中,射覆最为经典。
射覆者,以物覆之,令他人猜之。
猜中者,饮一杯酒。
此酒令所以寓教于乐,使饮酒之礼更加丰富多彩。
饮酒之礼,尚有酒席。
酒席者,饮酒之地,亦为宴乐之所。
故《礼记》曰:“酒席,所以合欢也。
”酒席之上,宾主相敬,歌舞升平,共度良辰。
酒席之礼,所以增进友谊,联络感情。
然而,饮酒之礼,亦需有度。
过犹不及,饮酒过量,伤身误事。
故《礼记》曰:“饮酒,所以养德也。
”饮酒之度,宜适中,不可过量。
过量饮酒,则失饮酒之礼,伤身害德。
总之,酒成礼,礼成于酒。
饮酒之礼,不仅是一种社交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酒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饮酒之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美德,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为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原文:昔者,吾国礼义之始,酒为之首。
酒者,非但饮之物,亦为礼仪之具也。
故《礼记》有云:“酒者,国之宝也。
”是以酒成礼,礼成于酒,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翻译:In ancient times, the origin of etiquette and propriety in our country began with wine, which served as the first. Wine, not only a beverage, but also an essential tool for etiquette. Hence, it is said in the "Record of Rites": "Wine is the treasure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wine becomes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is achieved through wine.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annot be separated.。
酒以成礼文言文
![酒以成礼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f69af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3.png)
酒以成礼文言文酒以成礼文言文 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
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2. 文言文酒以成礼翻译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
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原文:钟毓(yù)、钟会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mèi)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扩展资料:简介:刘义庆,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
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
![小初课外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https://img.taocdn.com/s3/m/8d95bec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c.png)
酒以成礼【古文原文】钟毓(yù)、钟会①小时,值②父昼寝③,因④共⑤偷服药酒。
其父时⑥觉⑦,且托寐(mèi)以观之⑧。
毓拜而⑨后饮,会饮而⑩不拜。
既而⑪问毓何以⑫拜,毓曰:“酒以成礼⑬,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钟毓、钟会: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②值:当......时。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共:一同。
⑥时:当时。
⑦觉:醒。
⑧且托寐以观之:姑且装睡看看他们怎么样。
且,尚且,姑且。
托,假装。
以,用来,连词,表目的。
⑨而:连词,表承接。
⑩而: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⑪既而:过了一会儿。
⑫何以:为什么。
⑬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药酒喝。
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赏析】《酒以成礼》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两个兄弟,对待同一问题,却有不同的观点,一个认为“酒以成礼,不敢不拜”,一个认为“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两兄弟年龄尚小,偷喝父亲的酒,已是不符合礼仪之事,此时再拜,再去遵守礼仪,显得虚假。
【相关题目】1.解释变红的字词。
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又问会何以不拜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且托寐以观之。
既而问毓何以拜。
3.钟毓为什么要拜而后饮?而钟会为什么又饮而不拜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4.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为什么?答案:1.当……时;睡觉;趁机;当时; 为什么2.姑且装睡看看他们怎么样。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4.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酒以成礼文言文翻译
![酒以成礼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d5637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2.png)
酒以成礼文言文翻译
酒以成礼,礼以成人。
自古以来,饮酒便是人们交际、祭祀、庆贺的
必备仪式。
酒能使人心情舒畅,增进感情,也能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礼仪之中,酒更是一种重要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生命、友情、
爱情、亲情等的珍视和尊重。
因此,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
缺的角色。
原文:酒以成禮,禮以成人。
自古以來,飲酒便是人們交際、祭祀、
慶賀的必備儀式。
酒能使人心情舒暢,增進感情,也能表達敬意和感
激之情。
在禮儀之中,酒更是一種重要的象徵,代表着人們對於生命、友情、愛情、親情等的珍視和尊重。
因此,酒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着
不可或缺的角色。
译文:酒是成就礼仪的重要元素,而礼仪则是成就人的重要因素。
自
古以来,饮酒便是人们交际、祭祀、庆贺的必备仪式。
酒能使人心情
舒畅,增进感情,也能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礼仪之中,酒更是一
种重要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生命、友情、爱情、亲情等的珍视和
尊重。
因此,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
![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c885a9b9f3f90f77c61b41.png)
20**第*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及答案解析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酒以成礼解析版
![酒以成礼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81e5ca33d4b14e85246824.png)
酒以成礼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1.托:假装。
2.寝:睡觉。
3.成礼:完成礼仪。
4.既而:过了一会儿。
5.何以:为什么。
6.觉:醒。
1.解释
①值:(正赶上,恰逢)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④拜:(行礼)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文中兄弟偷喝药酒时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谁?请说明理由。
表现不同:钟毓——拜而后饮:钟会——拜而不饮
示例一
我喜欢钟会,因为他觉得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为人不虚情假意。
示例二
我喜欢钟毓,因为他讲究礼仪。
(看清楚,这里面包含了三个题目。
不同+喜欢谁+理由。
缺一不可。
)。
酒以成礼
![酒以成礼](https://img.taocdn.com/s3/m/b69908fb700abb68a982fba6.png)
翻译
1: 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 (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 (做什么)。 2: 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译文Biblioteka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 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他们的父亲 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 干什么。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 不行礼。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 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 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 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 不行礼。”
谢谢
酒以成礼
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宋·
原文
钟毓(yù )兄弟小时,值①父昼寝② ,因③ 共偷服药酒。其父时④觉⑤ ,且⑥托⑦寐以⑧ 观之。毓拜而⑨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⑩ 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⑪,不敢不 拜。”又问会何以⑫不拜,会曰:“偷本非 礼,所以不拜。”
翻译: ①值:当......时。②寝:睡觉。③因: 趁机。④时:当时。⑤觉:醒。⑥且:尚且;暂且 ⑦托:假装。⑧以:用来,连词,表目的。⑨而: 连词,表顺承。⑩既而:过了一会儿。 ⑪酒以成 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⑫何以:为什么。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53579d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4b.png)
湘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外文言文阅读。
酒以成礼①钟毓②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③饮而不拜。
既而④,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⑤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
②钟毓(yù):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
③会:钟会,字士季。
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
④既而:一会儿,不久。
⑤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寝:___ (2)因:___ (3)时:____[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B.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欧阳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dí)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北宋时期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孤:幼年丧父。
③荻:芦苇秆。
④闾里:乡里。
⑤士人:读书人。
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衡:西汉经学家。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
![小升初常考文言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1edd45360cba1aa911da05.png)
1.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2.常羊学射【原文】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注释】①于:向。
②道:道理。
③田:同“畋”,打猎。
④云梦:古代湖泽名,泛指春秋战国时楚王的游猎区。
时习之小升初文言文衔接答案
![时习之小升初文言文衔接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42b8f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6.png)
时习之小升初文言文衔接答案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小学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
![小学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https://img.taocdn.com/s3/m/7fdae67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小学语文-小学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阅读训练】1.解释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
酒以成礼
![酒以成礼](https://img.taocdn.com/s3/m/9d544b7658fafab069dc0267.png)
酒以成礼钟毓(yù)兄弟小时,值①父昼寝②,因③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④觉⑤,且⑥托⑦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⑧,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⑨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值:当......时。
②寝:睡觉。
③因:趁机。
④时:当时。
⑤觉:醒。
⑥且:尚且,暂且。
⑦托:假装。
⑧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⑨何以:为什么。
【阅读训练】1为多音字注音组词觉()饮()()()2形近字注音组词既()礼()酒()即()札()洒()3解释①寝:②因:③时:④何以:4翻译:①且托寐以观之。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大脖子病人南岐在秦蜀①山谷中,其②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③,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及见外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④哉人之颈也,焦⑤而不吾类。
”外方人曰:“尔之累然⑥凸出于颈者,瘿病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注释】①秦蜀:陕西、四川一带。
②其:那里的。
③病瘿(yǐng):得大脖子病。
瘿:长在脖子上的一种囊状的瘤子。
④异:奇怪。
⑤焦:干枯,这里形容人的脖子细。
⑥累然:形容臃肿的样子。
1为多音字注音组词累()()()2形近字注音组词岐()异()凹()枝()导()凸()3解释:①其:②辄:③异:④然:4翻译: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
②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5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钟毓兄弟小时》原文、译文及注释
![《钟毓兄弟小时》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a7f0d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8.png)
《钟毓兄弟小时》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钟毓兄弟小时
南北朝-刘义庆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对照翻译: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钟毓兄弟俩小时候,有一次趁父亲睡午觉的时候,一块去偷药酒喝。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一直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
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
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
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
”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
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
【初中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642a21a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9.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酒以成礼【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仁而后饮,会饮而不仁。
既而反问毓何以仁,毓曰:“酒以大赦天下,不敢不仁。
”又反问可以何以不仁,可以曰:“偷本非礼,所以不仁。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解】①塞:假装。
②酒以大赦天下:酒就是用以顺利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法号:睡着。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释“法号”上文“其父时觉”中的“法号”,不是指“察觉”,而是指“睡着”,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指睡后醒过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休时,趁机一起劫来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觉后醒过来,姑且胡言乱语看一看他们必须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饮酒,钟会饮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反问钟毓为什么必须行礼,钟毓说道:“酒就是顺利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反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道:“偷走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写作训练】1.表述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2.译者: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著来看他们(搞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反问钟毓为什么必须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请问:钟会的观点必须更存有道理,因为盗窃已不附于礼仪,叩头那就是骗人的严格遵守礼仪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以成礼》翻译及阅读答案
《酒以成礼》翻译及阅读答案
酒以成礼
【原文】
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托:假装。
②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③寝:睡觉。
④因:趁机。
⑤时:当时。
⑥何以:为什么。
⑦觉:醒。
⑧值:当......时。
⑨且:尚且,暂且。
【文言知识】
释“觉”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
钟毓兄弟小时候,正赶上父亲午睡时,趁机一起偷喝药酒。
他们的父亲当时睡后醒来,姑且装睡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钟毓行礼后喝酒,钟会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
【阅读训练】
1.解释
①寝:睡觉。
②因:趁机。
③时:当时。
④何以:为什么
2.翻译:
①且托寐以观之。
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②既而问毓何以拜。
译文: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答:钟会的说法应该更有道理,因为偷窃已不附礼仪,再拜那就是假的遵守礼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