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翻译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翻译学毕业论⽂参考⽂献范例 奥马利第⼆语⾔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学⽅法论济南:⼭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仁英语语⾔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冯翠华英语修辞⼤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主编语⾔学⽅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语⾔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何⾃然语⽤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学出版社, 黄国⽂语篇与语⾔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黄国⽂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学基本读本济南:⼭东⼤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刘润清西⽅语⾔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学⼊门北京:⼈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村现代语⾔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体学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外国语⾔研究论⽂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索绪尔普通语⾔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语⾔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宗炎语⾔学与语⾔的应⽤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英语⽂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普通语⾔学概要北京:⾼等教育出版社, 熊学亮语⾔学新解上海:复旦⼤学出版社, 扬⾃俭语⾔多学科研究与应⽤(上下)南宁:⼴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学南宁:⼴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周考成英语语⾳学引论成都:四川⼤学出版社,1980 clark,j.et al.语⾳学与⾳系学⼊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gimson,a.c.and arnold,e.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ition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eech,g.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gman,1983 lyons, j.linguisti semantics.an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peccei,j.s.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adford,a.syntax.a miniminalist 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obin,r.h.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quirk,randolph,et al.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1927。
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Interpreting,缩写MTI),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翻译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以下是985给大家精选的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一)[1]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02):13-20.[2]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增订版[M]. 商务印书馆, 2004.[3]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01):40-44.[4] 钱绍昌. 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 中国翻译, 2000, 000(001):61-65.[5] 陈小慰. 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对某些翻译方法的新思考[J]. 中国翻译, 2000(4):9-12.[6]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 2003.[7] 胡庚申. 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 上海翻译, 2008, 000(002):1-5.[8] 李明编.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9] 张美芳. 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10] 董晓波. 英汉比较与翻译[M].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13.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二)[1] 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 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3]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4.[4] 张美芳. 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 外国语, 2005.[5] André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fame = 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M].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6] 李运兴. 字幕翻译的策略[J]. 中国翻译, 2001(04):38-40.[7] 孙艺风. 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拓展跨文化对话的空间[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5):4-10.[8]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翻译, 2003(1):8-13.[9] 蔡基刚.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1):65-68.[10] 戴宗显, 吕和发. 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 中国翻译, 2005(06):38-42.翻译硕士论文参考文献精选(三)[1] 熊兵. 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 中国翻译, 2014, 035(003):82-88.[2] 孙致礼. 文化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1):41-42.[3] 霍斯特·弗伦兹, 金国嘉. 翻译的艺术[J]. 文艺理论研究,1982(01):155-164.[4] 顾宝珠, 黄子辉, 廉勇. 跨文化交际翻译[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17(003):72-74.[5] 贾文波. 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 上海翻译, 2007, 000(002):9-14.[6] 罗选民, 黎土旺. 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 中国翻译, 2006, 027(004):66-69.[7] 许建平, 张荣曦.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问题[J]. 中国翻译, 2002, 023(005):36-39.[8] 张新红, 何自然. 语用翻译: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J]. 现代外语, 2001(03):285-293.[9] 潘文国. 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续)——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 中国翻译, 2002,023(002):34-37.[10] 基刚.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 中国翻译, 2003, 024(001):65-68.。
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一)1. 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2. 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3.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4.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5.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6.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7.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9. 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0. 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11. 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12. 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3. 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14. 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15.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7. 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二)1. 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2. 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3. 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4. 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5.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6. 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7.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8. 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9.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0.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1.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3. 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三)1. 陈保亚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4.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6.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0.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降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照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祐.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咨询题探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说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么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胖: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有用英汉对照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有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第2版).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究》.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黄振定.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金隄. 《等效翻译探究》.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照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照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照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明编著.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照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林大津等主编.《修辞学大视野》.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说》.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有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判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往常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照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照》.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钞票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XXX:中外出版社, 1975.钞票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钞票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钞票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照》.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讲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照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王佐良. 《翻译:考虑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别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武力、赵栓科编著. 《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吴伟雄、方凡泉. 《有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辉、汪晓毛主编. 《汉译英教程》.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照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建忠. 《工商企业翻译实务》.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照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许渊冲. 《汉英对比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照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照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讲文解字的文化讲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有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Christiane Nord.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张美芳、王克菲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比》.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照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胖: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周煦良. 《诗词翻译的艺术》.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周志培. 《汉英对照与翻译中的转换》.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朱诗向. 《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照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二、翻译教材书目连淑能. 《英译汉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杨士焯. 《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陈宏薇、李亚丹主编(陈宏薇、陈浪、李亚丹、谢瑾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贺军主编. 《英语翻译实务基础版》.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陈宏薇. 《新有用汉译英教程》.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魏志成. 《汉英比较翻译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刘宓庆主编. 《翻译基础》.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张春柏. 《汉英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陈茂松.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陈廷佑. 《英语汉译技巧:跟我学翻译》. 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4.陈新. 《英汉文体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范仲英. 《有用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冯庆华. 《有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古今明. 《英汉翻译基础》.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郭著章、李庆生. 《英汉互译有用教程》(修订本).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郭著章、黄粉保、毛新耕编著. 《文言英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黄振定. 《英汉互译实践教程》.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7.靳梅琳. 《英汉翻译概要》.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居祖纯.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强化训练》.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李辛. 《有用汉译英手册》. 北京:中国货物出版社. 1993.李运兴. 《英汉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刘季春. 《有用翻译教程》.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6.刘宓庆. 《英汉翻译技能训练手册》.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7.吕俊、侯向群.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吕瑞昌、喻云根、张复星、李嘉祜、张燮泉. 《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 彭长江主编.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单其昌. 《汉英翻译入门》.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1.申雨平、戴宁. 《有用英汉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孙万彪、王恩铭. 《高级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王宏印. 《英汉翻译综合教程》.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王治奎主编. 《大学汉英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王治奎主编.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四版).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温秀颖、马红旗、王振平、孙建成. 《英语翻译教程(英汉?汉英)》.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吴冰. 《汉译英口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许建忠. 《有用英汉互译技巧》.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杨莉藜. 《英汉互译教程》(上、下册).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3.曾诚. 《有用汉英翻译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张蓓. 《汉英时文翻译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朱徽主编. 《汉英翻译教程》.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4.庄绎传.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三、国内外英文翻译理论与实践书目Ariel, M. Accessing Noun-phrase Anteced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0.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Bassnett, Susan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Bell, Roge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Longman, 1991. Cao, Xueqin & Gao, 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rans. 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1978.Cao, Xueqin & Gao, E. The Story of the Stone. trans. David. Hawkes. New Zealand: Penguin Books Ltd. 1986.Catford, J. 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Tourism Education Press, 1991)Celce-Murcia, M. & Larson-Freeman, D. The GrammarBook---An ESL/EFL Teacher’s Course. 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3.Chafe, W. Givenness, contrastiveness, definiteness, subjects, topics and point of view.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Chao Yuen Ren.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Cheng Zhenqiu. My views of C-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writing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1.Chomsky, N. A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The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Haiman, J. Conditionals are topics. Language. 1978 (54): 564-589.Halliday, M. A. K.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76.Halliday, M. 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85.Hartwell, P. Open to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Hatim, Basil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1990.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 Devon: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Hewson, Lance & Jacky Martin. Redefining Translation: The Variation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1991. Reprinted by World Book Publishing Corp. in 1992.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8. Hodges, J. C. & Whitten, M. E. Harbrace College Handbook. New York: Harbrace Jovanovich. 1982.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Grammaticaliz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Kahn, J. E. The Right Word at the Right Time. London: TheReader’s Digest A ssociation. 1985. Kelly, Jeanne and Nathan K. Mao. Fortress Besieged. Indiana: Indiana Univ. Press. 1979. Landers, Clifford E. 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Lao, She. Camel Xiangzi. trans. Shi Xiaoq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1.Leech,G.N. Style in Fiction. New York: Longman. 1983.Li, C. N. & S. A.Thompson. Subject and topic: a new typology of language. In Charles N. Li (ed.) Subject and Topic. Lond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6. 457-490.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1988.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1982.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1.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in 1998, also appears in Nida 2001)Nida, Eugene A.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 Bruxelles: Les éditions du Hazard, 1996. (Bilingual edition with Chinese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9)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7.Quirk,R.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1973.Robinson, 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Cornwall: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2.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evised e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3r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Swan, M.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Wilss,W.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Shanghai: Shanghai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Zeiger, A. Encyclopaedia of English. New York: Arco Publishing Company. 1978.四、学术期刊翻译相关论文举例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 呼吁重视对外宣传中的外语工作. 中国翻译, 2000 (6).蔡春露. 论《木匠的哥特式古屋》叙述的别确定性. 外国文学研究, 2004 (4).蔡春露. 论悲剧《李尔王》中的意象.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 (4).丁衡祁. 对外宣传中的英语质量亟待提高. 中国翻译, 2002 (4).丁金国. 汉英对照研究中的理论原则.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 (3).范敏、陈天祥. 论汉语成语的英译. 山东外语教学,200 (5).封宗颖、邵志洪.英汉第三人称代词深层回指对照与翻译. 外语学刊,2004 (5).冯寿农. 翻译是“异化”, 或是“化异”? 法国研究, 2002 (2).傅似逸. 试论对外宣传材料英译“以语篇为中心”的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1).高健. 语言个性与翻译. 外国语,1999 (4).关坤英. 朱自清散文的朦胧美——从《荷塘月XXX》谈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 (5).郭建中.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 外国语,1998 (2).郭建中. 汉语歇后语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翻译,1996 (2).韩庆果. “歇后语”一词的英译名及歇后语翻译初探.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2).何兆熊. 英语人称代词使用中的语义模糊. 外国语. 1986 (4).侯维瑞. 文体研究和翻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3).胡密密. 从思维差异看汉英科技文体与科技论文的英译. 中国科技翻译. 2002 (3).胡兆云. 晚清以来Jury、Juror汉译考察与辨误.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 (1).胡兆云. 柏拉图、黑格尔灵感论与文学翻译中灵感现象浅析. 外国语言文学, 2003 (3).胡兆云. 从康德的人类“共通感”看异化翻译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3 (3).胡兆云. 华盛顿交还军权与还权对答翻译探索. 外国语言文学, 2005 (3).胡兆云. 克罗齐表现主义翻译观及其进展浅析.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5).胡兆云. 论英语和汉语的词汇借用. 山东外语教学, 1998 (3).胡兆云. 论英语学习中的重要输入法—阅读. 山东大学学报, 2000 (增刊).胡兆云. 中英美四大政法文化词语系统与对应翻译策略.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9).胡兆云. Administration与GoverXXXent文化语义辨析及其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胡兆云. 自然语法与书本语法浅论. 山东大学学报, 1995 (3).黄爱华. 文学文体的语言特征及其运作. 浙江大学学报. 1996 (3).黄龙. 古诗文英译脞语.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5 (3).黄友义. 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咨询题. 中国翻译, 2004 (6).纪玉华.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 外国语, 2002 (2).江宛棣、闫昕霞. 翻译是“文化的翻译”——赵启正谈对外传播之中的翻译事业. 对外大传播, 2004 (10).金积令. 汉英词序对照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分量原则和末端分量原则. 外国语. 1998(1).李正栓. 文化背景与学习风格—中国语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中国外语, 2007(2). 李正栓. 徐忠杰的翻译原则研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10).李正栓. 唐诗宋词英译研究:比较与分析. 中国外语, 2005(3).李正栓. 实践、理论、比较:翻译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 2003(4). 李正栓. 忠实对等:汉诗英译的一条重要原则.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8).李正栓. 汉诗英译中的忠实对等原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2).林大津. Meme的翻译. 外语学刊, 2008(10.林大津. 国外英汉对照修辞研究及其启发.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凌云. 汉语类比造词初探.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 (2).刘莉. 论法律文体翻译的准确性咨询题.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9 (3).。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论文完整版 (1)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如何处理英翻汉中的省略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20095学号:2009051431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2013年5月6日ContentsI. Introduction (1)II. Literature Review (2)I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 (4)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5)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 (5)C. Omitted words are self-evident. (5)IV.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ellipsis (5)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 (6)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6)1. Ellipsis of Articles (6)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 (7)3. Ellipsis of Pronouns (7)a. Ellipsis of Personal Pronouns (7)b. Ellipsis of Impersonal Indefinite Pronouns (8)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 (8)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 (9)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9)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 (9)5. Ellipsis of Rhetorics (9)V. Conclusion (10)Works Cited (11)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Meanwhil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Due to language and cultural disparity, reasonable transl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i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 among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Key words: cultural disparity; translation; ellipsis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翻译方面的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2.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3.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4.Hickey, Leo(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5.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6.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7.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Nida, 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9.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10.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1.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12.Gutt,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3.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Shanghai: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4.Nida, A. Eugene.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al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5.Nida, A. Eugene & Taber, R. Charl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6.Lefevere, Andre(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7.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8.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ed by Erroll F. Rhod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9.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0.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4.21.Williams Jenny & Chesterman Andrew. The Map[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22.Lefevere, And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Literature Contex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23.Hermans, Theo(ed.).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Translation Studies Ⅱ, 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C].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24.Rose, G. Marilyn.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 Analysi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130. 罗新璋编. 翻译论集[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7. 思果. 翻译研究.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38. 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39. 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141.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2004.143. 刘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44. 毛荣贵. 翻译美学. [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45. 许渊冲. 中诗音韵探胜---从《诗经》到《西厢记》[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46.《中国翻译》编辑部. 诗词翻译的艺术[C].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151. 思果. 翻译新究[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 张南峰的书:中西译学批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0.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英语作为中国大部分学生的第二语言,在教育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下面是搜素整理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借鉴参考。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宁笳. 交际教学中的形式教学——大学英语课堂观察报告[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4.[2]杨平. 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引领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A]. 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国际生产工程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19:5.[3]展素贤,刘婷.社会环境因素对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J/OL].鄂州大学学报,2019(05):53-56[2019-09-26].[4]伍红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J/OL].鄂州大学学报,2019(05):57-59[2019-09-26].[5]刘芳.浅谈雨课堂在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OL].鄂州大学学报,2019(05):60-62[2019-09-26].[6]冯爽,崔晓.英语反身代词类中动句的起源与发展[J/OL].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1-6[2019-09-26].[7]宫云战,徐健豪,邢颖.萤火虫算法在测试用例集约简中的应用[J/OL].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7[2019-09-26].[8]赵云龙.中国新诗英译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1988—2018)[J/OL].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9[2019-09-26].[9]李大艳.高校农林专业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模式探究[J/OL].科技资讯:1-2[2019-09-26].[10]李大艳,史明昌.新型城镇化下榆林市农村英语教学现状调查[J/OL].科技资讯:1-2[2019-09-26].[11]林胜强.智慧课堂环境下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以高职英语口语课程为例[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4):17-20[2019-09-26].[12]张益君.蓝墨云班课混合式学习评价在“综合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4):77-78+96[2019-09-26].[13]朱倩,侯松山.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调查分析[J/OL].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9(04):79-83[2019-09-26].[14]杨蕾.新经济条件下高校英语教学的新模式[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8):184-186[2019-09-26].[15]张馨月.成县博物馆馆藏双鱼纹青铜洗初考[J/OL].文物鉴定与鉴赏:1-2[2019-09-26].[16]李广伟,岳峰.国内外《诗经》英语译介研究的历时性考察:现状、问题与展望[J/OL].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00-106[2019-09-26].[17]刘苹.汉英分数表达法比较及其类型学考察[J/OL].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07-113[2019-09-26].[18]本报记者童凌翔. 朱彩云:扎根乡村,为师爱作注解[N]. 江苏教育报,2019-09-25(002).[19]杜香平.概念短语在中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9(30):22[2019-09-26].[20]张绍莲.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J/OL].学周刊,2019(30):40[2019-09-26].[21]徐毛毛.小学英语课堂表演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OL].学周刊,2019(30):41[2019-09-26].[22]祁尕虎.素质教育背景下实践型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OL].学周刊,2019(30):42[2019-09-26].[23]王佩华.试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听力训练的加强措施[J/OL].学周刊,2019(30):43[2019-09-26].[24]张桂林.初中英语教学有效课堂导入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OL].学周刊,2019(30):46[2019-09-26].[25]黄桂萍.如何高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J/OL].学周刊,2019(30):73[2019-09-26].[26]王永梅.试论英语教学中主导与主体作用的发挥[J/OL].学周刊,2019(30):98[2019-09-26].[27]王亚珍.浅谈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OL].学周刊,2019(30):99[2019-09-26].[28]甘润琴.任务型教学法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OL].学周刊,2019(30):100[2019-09-26].[29]李永强.语块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OL].学周刊,2019(30):101[2019-09-26].[30]董伽音.关于初中英语听力能力的培养[J/OL].学周刊,2019(30):103[2019-09-2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31]何晓娟.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OL].学周刊,2019(30):107[2019-09-26].[32]杨艳林.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应用[J/OL].学周刊,2019(30):108[2019-09-26].[33]张忠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OL].学周刊,2019(30):120[2019-09-26].[34]张有成.强化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J/OL].学周刊,2019(30):121[2019-09-26].[35]闫杰.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OL].学周刊,2019(30):122[2019-09-26].[36]姜壮苗.浅析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OL].学周刊,2019(30):129[2019-09-26].[37]朱丽云,徐静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24-26[2019-09-26].[38]余秋平.高职院校实用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CET-4段落翻译为例[J/OL].英语广场,2019(10):37-38[2019-09-26].[39]张悦.探析英语翻译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41-42[2019-09-26].[40]谭彬.生态翻译理论视角下湖湘文化词汇翻译[J/OL].英语广场,2019(10):42-43[2019-09-26].[41]潘丽鹏.原型理论下英语状态动词进行体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47-49[2019-09-26].[42]王爽.英语写作策略研究:回顾与展望[J/OL].英语广场,2019(10):52-53[2019-09-26].[43]周红,赵绍惠.意象图式理论下英语介词的多义分析及其教学启示——以介词“into”为例[J/OL].英语广场,2019(10):54-56[2019-09-26].[44]章璐,王富银.基于翻译实践的英汉语序对比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57-59[2019-09-26].[45]熊雪婷.浅析二语习得中的可理解性输入及输出[J/OL].英语广场,2019(10):69-70[2019-09-26].[46]陈婷.论语料库在英语语言研究方面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70-71[2019-09-26].[47]吴冬冬.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提问模式的可行性探究[J/OL].英语广场,2019(10):77-79[2019-09-26].[48]刘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校英语教学系统的构建[J/OL].英语广场,2019(10):80-81[2019-09-26].[49]郭卫平.高职湘绣“非遗”专业英语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探究[J/OL].英语广场,2019(10):82-83[2019-09-26].[50]朱倩,刘芬.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J/OL].英语广场,2019(10):84-85[2019-09-26].[51]王晴.基于负动机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OL].英语广场,2019(10):86-87[2019-09-26].[52]王琦.大学英语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OL].英语广场,2019(10):88-89[2019-09-26].[53]朱艳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以《全新版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例[J/OL].英语广场,2019(10):89-90[2019-09-26].[54]张冰.浅析数字时代高职英语的个性化教学与赋能[J/OL].英语广场,2019(10):91-92[2019-09-26].[55]宋毅宁.基于自动作文评分系统的数字化写作平台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探究[J/OL].英语广场,2019(10):92-94[2019-09-26].[56]付永贵.基于分组教学的多模态有效课堂建构——以《英汉语言对比》这门课程为例[J/OL].英语广场,2019(10):95-96[2019-09-26].[57]王美钧,刘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路径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97-98[2019-09-26].[58]洪芳.多媒体网络背景下商务英语谈判教学[J/OL].英语广场,2019(10):99-100[2019-09-26].[59]张莉.基于“互联网+教学”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分析[J/OL].英语广场,2019(10):100-101[2019-09-26].[60]贺毅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的思考[J/OL].英语广场,2019(10):102-103[2019-09-2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61]张文俊.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初探[J/OL].英语广场,2019(10):103-104[2019-09-26].[62]叶荣秀,裴水妹.跨境电商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讨[J/OL].英语广场,2019(10):105-106[2019-09-26].[63]汪艳.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分析与反思[J/OL].英语广场,2019(10):106-107[2019-09-26].[64]史小兰.浅析头脑风暴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08-109[2019-09-26].[65]黎阳,陈力,张微.基于核心素养培育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供给侧改革[J/OL].英语广场,2019(10):109-110[2019-09-26].[66]科尔沁孥.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OL].英语广场,2019(10):111-112[2019-09-26].[67]龚莉.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分析[J/OL].英语广场,2019(10):112-113[2019-09-26].[68]卞赛赛,朱文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J/OL].英语广场,2019(10):114-115[2019-09-26].[69]张清清,易帆.“蓝墨云班课”在旅游英语口语实训课程中的运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16-117[2019-09-26].[70]侯丽梅.基于移动技术的大学生英语竞赛辅导课程智慧教学模式探究[J/OL].英语广[71]康蕾.高职航空英语口语实训情景教学法探索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25-126[2019-09-26].[72]周敏,俞芳芳,仇心浩.英语专业大学生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26-127[2019-09-26].[73]孟萍萍.浅析高职英语说课[J/OL].英语广场,2019(10):128-129[2019-09-26].[74]张璇.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29-130[2019-09-26].[75]邓晓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探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31-132[2019-09-26].[76]周玲.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32-133[2019-09-26].[77]胡彦霞.手机与教学平台相结合的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实证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34-135[2019-09-26].[78]高利利.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为例[J/OL].英语广场,2019(10):135-137[2019-09-26].[79]申巧锋.论项目化教学背景下高职英语小组协助学习的重要意义[J/OL].英语广场,2019(10):138-139[2019-09-26].[80]莫媛媛.慕课视域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39-140[2019-09-26].[81]吴培霞,车贵成.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探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41-144[2019-09-26].[82]马淑萍.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初探[J/OL].英语广场,2019(10):144-145[2019-09-26].[83]李韵胡.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46-147[2019-09-26].[84]闫贞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48-149[2019-09-26].[85]严敏.英语校本作业开发运用的实践和研究[J/OL].英语广[86]谢秀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词汇复现率的方法例谈[J/OL].英语广场,2019(10):151-152[2019-09-26].[87]汪宁艳.浅析情境教学在高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53-154[2019-09-26].[88]苏寿军.微课程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策略分析[J/OL].英语广场,2019(10):154-155[2019-09-26].[89]李慢慢.交际教学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适应性分析[J/OL].英语广场,2019(10):156-157[2019-09-26].[90]林慧斌.浅议高中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OL].英语广场,2019(10):157-158[2019-09-26].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四:[91]林斌.浅谈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OL].英语广场,2019(10):159-160[2019-09-26].[92]关少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J/OL].英语广场,2019(10):160-161[2019-09-26].[93]江徐芳.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J/OL].英语广场,2019(10):162-163[2019-09-26].[94]陈源.浅论初中英语听力教学难点与教学策略[J/OL].英语广场,2019(10):164-165[2019-09-26].[95]巢见峰.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OL].英语广场,2019(10):165-166[2019-09-26].[96]顾文霞.试论高中生听力能力提升技巧[J/OL].英语广场,2019(10):167-168[2019-09-26].[97]刘淑兰.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中职英语语法复习课堂[J].学周刊,2019(29):24.[98]张晓芬.高中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策略[J].学周刊,2019(29):33.[99]庞小林.谈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9(29):46.[100]王佩华.关于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学周刊,2019(29):50.[101]马虹霞.关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探析[J].学周刊,2019(29):56.[102]徐海东.农村学校英语听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学周刊,2019(29):64.[103]李彩红.如何有效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与过渡[J].学周刊,2019(29):69.[104]梁建秀.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9(29):84.[105]谢展辉.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提升初二学生英语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29):90-91.[106]吴燕.多维互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9):102.[107]陈亚萍.启发式教学在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中的作用分析[J].学周刊,2019(29):104.[108]赵武庆.谈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J].学周刊,2019(29):107.[109]池俊丽.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J].学周刊,2019(29):109.[110]李蓉.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又一风景——音乐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19(29):114.[111]牟成.发挥学生主动性,让英语教学省时省力[J].学周刊,2019(29):115.[112]宋桂花.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学周刊,2019(29):131.[113]周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讨[J].学周刊,2019(29):140.[114]李小强.谈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地教学词汇[J].学周刊,2019(29):145.[115]姚雅丽,赵静.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技巧使用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62-63.[116]黄晶,许波峰,刘卫东.浅谈对风电专业英语不同教学方式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68-169.[117]吴凡,武丽芳.数字化教学模式在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92-193.[118]杨春霞,张玉全,陈小翠.浅谈“翻转课堂”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196-197.[119]粟千.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校英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256-257. [120]王飞.大学生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9(18):137+139. 以上就是关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参考文献

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参考文献一、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 Baker, M.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换言之:翻译教程2. Bell, 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 Theory and Practice译文与翻译:理论与实践3.申雨平、戴宁、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4. 王克非从翻译史看文化差异5.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 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2.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3.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翻译问题探讨4. Steiner, George: 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3rd ed.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5. 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 描述翻译学及其它6. Hatin, Basil and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语篇与译者7. Newmark, Peter: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翻译教程8.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9.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10. Hickey, Leo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语用学与翻译11. 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12. 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翻译学:问题与方法13. 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14. SnelI-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翻译研究:综合法15. 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解构主义与翻译16. Hermans, Thee: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 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 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17. Gull, 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8.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 editio)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19. Baker, Mona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百科全书20. 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翻译科学探索21. Nida, Eugene A. & Charles 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22. Lefevere, Andre (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 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23. 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24.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25.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翻译研究(第三版)26. Williams, Jenny & Andrew Chesterman: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27. Shullleworth, Mark & Moir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词典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罗进德主编)1. 马祖毅著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2. 金 著等效翻译探索 (增订版)3. 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 (增订版)4. 金圣华、黄国彬主编困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5.周兆祥著翻译与人生6.陈生保编著英汉科技翻译指要7. 冯志杰著汉英科技翻译指要8. 陈忠诚著法窗译话9. 刘重德编著文学翻译十讲10. 陈定安编著英汉比较与翻译11. 谭载喜编著新编奈达论翻译12. 刘宓庆著当代翻译理论13.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14. 陈忠诚著词语翻译丛谈15. 陈忠诚、吴幼娟著词语翻译丛谈续编16. 贾文波著汉英时文翻译17. 黄忠廉著翻译变体研究18. 马红军著翻译批评散论19.思果著翻译新究20. 李运兴著语篇翻译引论21. 包惠南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22. 刘宓庆著翻译与语言哲学23. 萧立明著新译学论稿四、其它:1. 《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2. 《中国翻译史》(上卷) 马祖毅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4. 《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印,1984年版5. 《奈达论翻译》谭载喜编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版6. 《语言与翻译》[苏]巴尔胡达罗夫著,蔡毅、虞杰、段京华编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7.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年版8. 《习语汉译英研究》张培基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9.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10. 《英汉翻译手册》钟述孔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11. 《翻译的技巧》钱歌川著,台湾开明书店印行,1972年版12. 《翻译漫谈》钱歌川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0年版13. 《科技翻译工作手册》李维颐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14. 《长安译论》王宏印主编,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15. 《跨语交际》谭载喜编译,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16.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17. 《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美]诺姆·乔姆斯基著,黄长著、林书武、沈家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18.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张汝伦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英汉翻译常用工具书(一)英汉类1.《新英汉词典》(增补本) 《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2.《英华大辞典》(修订第二版) 郑易里等编并修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3.《英汉大辞典》(缩印本) 陆谷孙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4.《远东英汉大辞典》梁实秋主编,远东图书公司印行,1977年版5.《最新高级英汉词典》蔡文萦主编,李赋宁审校,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版(二)汉英类1.《汉英词典》(修订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词典组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l 995年版2.《汉英大辞典》(上、下卷) 吴光华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3.《远东汉英大辞典》梁实秋原主编,张芳杰主编,新华出版社,远东图书公司,1995年版(三)英语类1.Longman Dicit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 h,Longman Group Limited.19782.Chambers Twentieth Century Dictionary,new ed.,Edinburgh & London,1972.3.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York.19754.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pringfield,Mass.,1961(Addenda 1966),19715.6,000 words:A Supplement to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pringfield,Mass.,19766.ORIGINS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 h,by Eric Partridge,London,1990(四)汉语类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2.《现代汉语词林》(正反序编排)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3.《汉语大字典》(缩印本)《汉语大字典》编委会,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4.《古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五)专名类1.《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第二次修订本) 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世界姓名译名手册》《世界姓名译名手册》编译组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3.《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4.《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5.《世界报刊、通讯社、电台译名手册》(修订本) 辛华编,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六)略语类1.《英汉缩略语词典》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汉缩略语词典》编写组,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2.《英语缩略词词典》史群编,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七)科技类1.《英汉技术词典》清华大学《英汉技术词典》编写组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版2.《英汉科技缩写词汇》阎庆甲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3.《科技翻译工作手册》李维颐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八)史地类1.《世界历史词典》勒文翰、郭圣铭、孙道天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2.《外国历史大事年表》(公元前4500年一公元1945年) 王治邦、曲培洛、唐承运、于庆和、王永本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世界现代史大事记》吴成平编著,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4.《美国两百年大事记》[美]加尔文·D·林顿编著,谢延光、储复耘、容再光、李祥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5.《各国概况》(1979年版) 《各国概况》编辑组编,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九)百科类1.《辞海》(缩印本)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2.《辞源》(修订本) (1—4合订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十卷本)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4.《中国大百科全书》(多卷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翻译类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翻译理论与实践相关书目谢天振主编.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Jeremy Munday. 《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 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李德凤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包惠南、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毕继万. 《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蔡基刚. 《英汉汉英段落翻译与实践》.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汉写作对比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蔡基刚. 《英语写作与抽象名词表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曹雪芹、高鄂. 《红楼梦》.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000. 陈生保. 《英汉翻译津指》.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陈廷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陈文伯. 《英汉翻译技法与练习》.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陈中绳、吴娟. 《英汉新词新义佳译》. 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990.陈忠诚. 《词语翻译丛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程希岚. 《修辞学新编》. 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4.程镇球. 《翻译论文集》.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程镇球. 《翻译问题探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崔刚. 《广告英语》.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3.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单其昌. 《汉英翻译讲评》.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1989.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丁树德. 《英汉汉英翻译教学综合指导》.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6.杜承南等,《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4.《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翻译通讯》编辑部. 《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 范勇主编.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方梦之、马秉义(编选). 《汉译英实践与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 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4.方梦之主编.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冯庆华. 《文体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庆华主编. 《文体翻译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冯胜利.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冯志杰. 《汉英科技翻译指要》.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耿占春. 《隐喻》.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郭建中.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 《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汉英经贸手册》编写组. 《汉英经贸手册》.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何炳威. 《容易误译的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何刚强. 《现代英汉翻译操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何刚强. 《现代英语表达与汉语对应》.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何刚强. 《英汉口笔译技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何刚强. 《最新英语翻译疑难详解》.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何善芬.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何兆熊. 《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何自然、张达三、杨伟钧等译. 《现代英语语法教程》.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胡庚申. 《怎样起草与翻译合同协议》.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胡曙中.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胡晓吉. 《实用英汉对比翻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胡燕平,张容建. 《实用英汉翻译类典》. 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7.胡裕树. 《现代汉语》.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胡兆云.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文学翻译研究》(第2版). 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2009. 胡兆云. 《语言接触与英汉借词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黄伯荣, 廖序东. 《现代汉语》.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1.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黄任. 《英语修辞与写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黄雨石. 《英汉文学翻译探索》.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8.黄振定. 《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 8.黄振定. 《翻译学的语言哲学基础》.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黄忠廉. 《变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贾尔斯英译. 《孙子兵法》.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3.贾文波. 《汉英时文翻译: 政治经济汉译英300句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贾玉新. 《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 97.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金惠康. 《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8.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金惠康. 《跨文华交际翻译续编》.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金立鑫.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居祖纯. 《新编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柯平. 《对比语言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孔慧怡. 《翻译·文学·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李定坤.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李国南. 《英汉修辞格对比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李明编著.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李瑞华(主编).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李亚舒、严毓棠、张明、赵兰慧. 《科技翻译论著集萃》.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李正栓. 《英美诗歌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李正中. 《国际经贸英汉翻译》.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理雅各英译. 《四书》.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4.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1.林大津.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与实践》.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5.林大津等主编.《修辞学大视野》.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林煌天主编. 《中国翻译词典》.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刘宓庆. 《翻译教学: 实务与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刘宓庆. 《翻译与语言哲学》.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刘宓庆. 《文化翻译论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增订版).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刘士聪等. 《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3.刘英凯. 《英汉语音修辞》.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刘重德. 《文学翻译十讲》.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刘重德.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青岛:青岛出版社, 1998.陆钰明. 《汉英翻译指导》.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吕俊《跨越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吕淑湘, 王海棻. 《马氏文通读本》.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吕煦. 《实用英语修辞》.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罗贯中. 《三国演义》.罗选民. 《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马红军. 《翻译批评散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2. 毛荣贵. 《新世纪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倪宝元. 《大学修辞》.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潘文国. 《汉英语对比纲要》.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彭宣维.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钱歌川. 《现代英语表现法》. 香港:中外出版社, 1975.钱冠连. 《美学语言学》. 深圳:海天出版社, 1993.钱乃荣等. 《现代汉语》.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1990.钱维潘. 《英语应用文》.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 2.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施耐庵. 《水浒传》.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司马迁. 《史记》.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 6.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汪福祥、伏力.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王大伟. 《现代汉英翻译技巧》.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 0.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吴承恩. 《西游记》.吴楚材、吴调侯. 《古文观止》.吴敬梓. 《儒林外史》.武力、赵栓科编著. 《科技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7. 吴伟雄、方凡泉. 《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伍谦光. 《语义学导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萧立明. 《新译学论稿》.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萧立明.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肖辉、汪晓毛主编. 《汉译英教程》.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肖君石. An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and Vice Versa (《汉英、英汉翻译初探》).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谢祖钧. 《英语修辞漫谈》.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熊文华.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7.许国烈. 《中英文学名著译文比录》.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许建忠. 《工商企业翻译实务》.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许钧等.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 南京:译林出版社. 2 001.许明武. 《新闻英语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许余龙.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许渊冲、陆佩弦、吴钧陶. 《唐诗三百首新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8. 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许渊冲. 《文学与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许渊冲. 《中诗英韵探胜》.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许仲琳. 《封神演义》.杨自俭(主编). 《译学新探》. 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2)》. 青岛:青岛出版社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3)》.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4).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杨自俭(主编). 《英汉语比较与翻译(5)》.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杨自俭、李瑞华(主编).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杨自俭、刘学云(编). 《翻译新论(1983-1992)》.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叶子南.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于岚. 《英汉实例翻译技巧》.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7.喻云根. 《英汉对比语言学》.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喻云根.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臧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张柏然、许钧(主编). 《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张斌. 《汉语语法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张道真. 《现代英语用法词典》.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张德禄. 《功能文体学》.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张经浩. 《译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6.张鸾铃. 《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Christiane Nord. 《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 张美芳、王克菲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张梦井, 杜耀文. 《汉英科技翻译指南》.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6.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张培基.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 999.张廷琛, 魏博思. 《唐诗一百首: 汉英对照》.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张宗美. 《科技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宇航出版社, 1992.章和升、王云桥. 《英汉翻译技巧》.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7.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赵静. 《广告英语》.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赵世开(主编).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 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编). 《联合国翻译论文集》.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3. 中国译协《中国翻译》编辑部(选编). 《论英汉翻译技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6.中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1984. 《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周方珠. 《英汉翻译原理》.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