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针刺伤

合集下载

内六科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鱼骨图原因分析

内六科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鱼骨图原因分析

内六科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鱼骨图原因分

2018年1月1日,针对内六科护理人员针刺伤事件,进
行了鱼骨图原因分析。

该事件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管理因素、人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方面,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大,经验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操作不熟练,自我防范知识研究不足,防范意识淡薄等问题都是导致针刺伤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人为因素方面,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如凌晨病室光线较暗,防针刺伤措施不到位,对针刺伤的风险预见不够等,也是导致针刺伤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制度因素和环境因素方面,缺少锐气盒、培训不够到位、患者多、加床多、人员复杂等问题也是导致针刺伤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原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明晰针刺伤的处理措施,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建立健全针刺伤预防及上报流程;护士长严格抽查各班护士对针刺伤预防措施的了解情况;在治疗操作过程中要做到保持沉稳、注意力要集中,避免心情急躁或紧张;注射器使用后立即将用过的针头丢入不能穿透的、防漏密闭的锐器盒,以减少锐器暴露时间,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自觉养成良好的工作惯,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提供安全、明亮的工作环境;配备安全、足够的防护用品;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针刺伤;遵循医护人员操作规程,遵守预防针刺伤和锐器伤的规范规则;充实夜间护理人员,杜绝过于繁忙和紧张。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针刺伤

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针刺伤
2、护士2立即用生理盐水协助反复清洗伤口,碘伏外涂,纱布包扎。护士1与护士2共同查看病历,病历显示:病人乙肝阳性。
3、护士1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2电话告知院感科,遵院感科指示,护士2立即为护士1采血,送检。到药房领取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为护士1注射。护士长告知护士1一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接种乙肝疫苗。
个人防护
□全部人员防护到位 □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织:□准确、高效 □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 □效率低,有待改进
应急小组分工:□合理、高效 □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 □效率低,没有完成任务
实战效果评价
□达到预期目标 □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 □没有达到目标,需重新演练
部门配合协作
报告上级:□报告及时 □报告不及时 □联系不上
部门配合:□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 □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
处理结果
□处理到位 □部分处理不到位 □大部分处理不到位
急救意识
□急救意识强 □急救意识薄弱 □急救意识差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结: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组织者签字:
评价人签字:
组织部门:配合部门:
4、护士2填写职业暴露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提交院感科,一份交由护士长保存。






人员到位情况
□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 □个别人员不到位 □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
履职情况
□职责明确,操作熟练 □ 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 □职责不明,操作不熟练
物资到位情况
□物资充分,全部有效 □现场准备不充分 □现场物资严重匮乏
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时间:2020年5月
演练地点:501病房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参考幻灯片

中国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PPT参考幻灯片

4.6.4 配备足量锐器回收容器,放置在护理人员操作可及 区域。
2020/3/25
19
4 针刺伤的预防
4.7 医疗废物处理 4.7.1 各类穿刺针用后不可故意弯曲、折断、分离注射器针头
[53]。严禁针头回套针帽、徒手分离和二次分拣使用后的注射 器和针头。 4.7.2 操作者应立即将使用后的各类穿刺针放入锐器回收容器 [49],防护标准按医疗废物处理。 4.7.3 锐器回收容器应防刺破且防渗漏,尺寸以能容纳各种锐 器为宜,并加盖管理。 4.7.4 移出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前应先评估,若有发生穿透或 渗漏的可能,应将其放入第二层密闭、防穿刺、防渗漏的容 器中。
准的针对性预防措施。 5.2.2 每例针刺伤发生后均要组织分析讨论并记录。 5.2.3 根据分析结果,不断改进流程和必要培训。
2020/3/25
25
5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5.3 针刺伤发生后处理
5.3.1 针刺伤发生后,尽快确定传染源及风险程度,立即 按规定逐级报告。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3.2 发生血源性病原体意外职业接触后应立即进行局部 处理[3,56]
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2020/3/25
前言 针刺伤定义 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理 针刺伤处理操作流程图
参考文献

2
前言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 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1], 给暴露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2],也 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 负担[3]。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致 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 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群[4-7]。

针刺伤 护理 职业暴露

针刺伤 护理  职业暴露
房或爱心门诊取药按要求定期随访,检查相关病原菌感染指标,进行药 物不良反应监测。 5. 发生职业暴露后采血时间:乙肝、丙肝、梅毒为:职业暴露后当日、暴 露后 3 个月、6 个月各进行相关项目检查一次;HIV:应当天立即、第 4 周,第 8 周,第 12 周和 6 个月各检测 HIV 抗体一次。采用《医 务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进行评估后,38分以上者安排心理医生
带来严重威胁。
针刺伤发生主要原因
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 安全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3. 职业防护培训不到位(特别是后勤人员)
针刺伤常发生时机
1. 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 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躁动的病人
3. 回套针帽时
4. 拔针时或分离针头时
5. 未及时处理用过的针头及医疗垃圾,针头随意放在治疗盘或治疗车上
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
谢谢大家!
防治结合,远离针刺伤伤害
肺一科 谭露
2018-07-19
针刺伤指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
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
损出血。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一 次针刺伤暴露感染HBV的概率:6%~30%,绝大多数能够 感染自愈; 感染HCV的概率:3%~10%,易慢性感染; 感 染HIV的概率 :0.33%,针刺伤给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塑料手套、塑胶手套、利器盒,医用垃圾桶。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
及时局部处理
暴露风险评估 报告与登记 预防性措施,心理疏导 定期检查监测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
1. 用流动水源冲洗受伤部位,轻轻挤压伤口周围(近心端向远心端,防止 用力过大产生负压差,引起可能污染血液的回流),迫使伤口出血,尽 量挤压出可能污染的血液,再用碘伏消毒,防水敷料包扎伤口。

针刺伤处理课件

针刺伤处理课件
病; 2.必须在24小时以内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个案报告卡; 3.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
和随访; 4.24小时内进行HCV、HBV和HIV抗体检测。
C. 监测用药和随访
5
可疑HCV感染
有报道显示被空心带血的针头刺伤后感染丙肝的可能性约为 1.8%-10%。
1.刺伤后尽快做HCV抗体和ALT检测; 2.如果检测HCV抗体阴性,需进行血清学追踪,于刺伤后
针刺伤的应对
2018年7月
一、什么是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 穿刺针甚至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 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针刺伤是临床医护工作者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 害,是传染HBV、HCV和HIV等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您是否清楚在日常工作中应 如何有效地避免针刺伤害,加强主动防护?当不 慎发生针刺伤后又该如何正确处理?
可疑HIV感染
暴露程度分级:
(1)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 粘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 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 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 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肤擦伤或针刺伤 (非大型空心针或深部穿刺针);
2.评估暴露源和暴露程度:
暴露源的分级:
(1)低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低、无症状或 高CD4水平;
(2)高传染性:病毒载量水平高、AIDS晚期、 原发性HIV感染、低CD4水平;
(3)暴露源情况不明:暴露源所处的病程阶 段不明,暴露源是否为HIV感染以及污染的器 械或物品所带的病毒含量不明。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

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

2018年7月第25卷第14期临床护士针刺伤调查分析郑慧芳干铁儿曹俊敏杨依依针刺伤是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导致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

临床护士承担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工作,是发生针刺伤和血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

为了解我院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探讨防范措施,笔者对全院临床护士针刺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我院2017年6月选取在职工作的临床护士305人,在临床一线工作6个月以上,自愿意参加本调查。

年龄21~50岁,平均(28.0±0.4)岁;工龄1~30年,平均(6.5±0.6)年;学历:中专5人(1.6%),大专73人(23.9%),本科225人(73.8%),硕士与博士2人(0.7%);职称:初级221人(72.5%),中级80人(26.2%),高级4人(1.3%)。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针刺伤相关资料包括是否经历针刺伤、过去半年针刺伤次数、针刺伤的具体环节、针刺伤后的处理及上报情况等,将调查内容输入手机问卷星软件。

调查前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等,临床护士通过手机进行网络填报。

2 结果2.1 针刺伤发生情况305人中曾经发生过针刺伤238人(78.0%)。

过去半年中,有62人发生针刺伤181次,平均2.9次/人,其中被污染针头刺伤77次(42.5%)。

2.2 181人次针刺伤发生的具体环节、处理及上报情况针刺伤的具体环节:抽吸药液34人次(18.8%),整理用毕的锐器物26人次(14.4%),回套针帽23人次(12.7%),拔针帽22人次(12.2%),拔套管针芯20人次(11.0%),拔针19人次(10.5%),封管15人次(8.3%),将针头插入输液袋/瓶12人次(6.6%),其他10人次(5.5%)。

处理情况:挤出血、流动水冲洗、消毒包扎130人次(71.8%),挤出血、消毒包扎28人次(15.5%),挤出血15人次(8.3%),未处理8人次(4.4%)。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护士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护士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止针刺伤的对策。

方法:选取我市某医院临床一线护士380名,调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结果: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88.16%,发生原因有各种因素。

结论:针刺伤在临床护士工作中发生率较高,护士应多重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中规范操作流程,同时要使用安全医疗器具和防护工具。

通过多种途径降低护士针刺伤,保护自身安全,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关键词:护士;针刺伤;原因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5-0142-02收稿日期:2019-03-05作者简介:刘立飞(1986-),男,内蒙古通辽人,河套学院医学系,研究方向:外科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针刺伤极易引起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而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接触和使用医疗利器较多,如传递和使用刀、剪、针、钩,在传递和使用中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进而导致护士职业暴露。

本文通过调查我市某医院临床护士针刺伤的情况,通过分析原因进而提出防止针刺伤的对策。

一、方法与资料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某医院临床一线护士380名,调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

2.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380名护士的一般资料,发生针刺伤的次数、原因、应对措施及发生针刺伤后的心理反应,共发放380份调查问卷,回收360份,有效问卷360份,有效率为94.7%。

二、调查结果1.总体情况。

380名护士在一年中有335名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8.16%,共发生955人次。

2.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3.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方法。

4.发生针刺伤后的心理状态。

三、讨论1.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市某医院在过去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率为88.16%,比例较高,具体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处理锐利用物,占51.3%,其他原因如掰安瓿占30%,配药占35.5%,拔注射器针帽占24.6%,回套注射器针帽占42.8%,输液器针头处理不当占14.6%,传递锐器占46.2%。

护理针刺伤PDCA案例汇报 PPT

护理针刺伤PDCA案例汇报 PPT
建全不良事故上报制度
建立科内质量小组加强监管。 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在抢救及高峰期时酌情加派人员,保证工作秩序。 建全不良事故上报制度,严格执行护士职业暴露的上报、追踪。定期学习针刺 伤及院感知识,提高警觉。 一旦发生针刺伤,严格执行院感科针刺伤流程处理,报告护士长,填写相关登 记表上报。
HECK
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将损伤性废物如针头、玻片、刀片、安瓿等利器未置入利器盒,混 入其他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在回收、运送及交接过程中,稍有不 慎极易发生皮肤刺伤、擦伤而感染。护士作为医疗废物的分类、保管、收集者, 在源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良工作习惯:有的医务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采用危险性的工作行为,如用双 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掰安瓿时不用纱布包裹;将经常使用的刀片、 剪刀、玻璃碎屑随意丢放等,造成伤害。 缺乏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及锐器伤后处理知识,是导致护理人员受伤 受感染的重要原因 防范意识薄弱:由于对锐器伤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浅薄,在护理操作过程中 粗心大意,极易发生锐器损伤,发生锐器损伤后又不报告,甚至对伤口不作任 何处理,极易
CTION
第四部分
✓ 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
计划及改进措施:分析针刺伤的易发环节, 并利用鱼骨图对针刺伤要因展示,从而找出 问题所在。
具体实施:加强对护士针刺伤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对工作环境、流程进 行规范化。严格建立不良事故上报制度。
检查:初步效果,根据实施情况制定奖罚措 施,加强管理力度,找出薄弱环节,进行讨 论,将持续质量的改进。
第二部分
✓ 对策实施
O
对策实施
主题/原因 人
针刺伤知识欠缺
加强对护理人员针 刺伤培训。
环境

针刺伤PDCA

针刺伤PDCA
3.建全针刺伤上报制度
建立科内质量小组加强监管。
护士长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在抢救及高峰期时酌情加派人员,保证工作秩序。
建全不良事故上报制度,严格执行护士职业暴露的上报、追踪。定期学习针刺伤及院感知识,提高警觉。
一旦发生针刺伤,严格执行院感科针刺伤流程处理,报告护士长,填写相关登记表上报。
4.改进全院针刺伤处置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反馈单
Hale Waihona Puke 科室院感科时间2019年1月
问题叙述
针刺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针刺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
污染的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重要途径。因此,预防和控制由针刺伤感染引起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应当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现状把握
201
原因分析
针刺伤的易发环节:
•穿刺中,拔除导管心时;
•转移血样到试管时;
•操作中传递刀片、注射器时;
•使用注射器后重新双手盖帽;
•拔针时与处理废物时;
•注射器用后毁弃时;
•操作后处理用物时;
•处理治疗盘中未拆卸的针头时;
•运输用过的针头时




1.加强对护理人员针刺伤培训
新护士上岗前由科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师利用一周时间对新护士进行科内常见操作及职业防护和职业安全培训,尤其让其了解针刺伤的危害性。每月利用学习时间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学习,提高对针刺伤事件的重视性,并鼓励发生针刺伤的护士上报、交流、沟通,避免针刺伤事件发生。
效果检查
1.每个科室由科内责任护士每天对在班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检查及规范,将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改正,每月进行总结。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及措施,下个循环开始实施,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减少护理操作中的针刺伤事件。

16例护士意外针刺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

16例护士意外针刺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

16例护士意外针刺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改进策略作者:李华丽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16例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加强管理,有效降低临床护士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方法对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护士发生16例意外针刺伤进行统计回顾,全面分析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相关因素诸多,包括护士方面的原因和医院方面的原因等。

结论医院加强临床护士的规范管理,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等,能有效的防止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关键词】临床护士;意外针刺伤;相关因素;改进策略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causes of 16 cases of accidental needling injuries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cidental needling injuries in clinical nurses.Methods from May 2017 to October 2018, 16 cases of accidental needling injuries occurred by nur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of needling injuries wer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n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Results there were many factors related to needle puncture injury in clinical nurses, including nurses and hospitals.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of clinical nurses, strengthening safety consciousness and standardizing operation behavior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ccidental needling injury.Keywords Clinical nurse; accidental needling injury; related factors; improvement strategy【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3--01意外针刺伤是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常见的职业暴露的重要环节之一。

250例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分析报告

250例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分析报告

250例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及分析报告卓宝华【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具体数据和分类情况,制定可靠针对性防护措施,达到有效降低针刺伤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通过本院感染监测系统,进入针刺伤监测数据查询,进行针刺伤与黏膜录入栏目,对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250例,护士受伤人数为145例(占58%),女性受伤人数为203例(占81.2%),5年资历以下医护人群(160)为容易受伤人群(占64%).结论 2011年1月—2017年12月针刺伤职业暴露呈上升趋势,学生针刺伤也逐年递增,受感染的5年以下低年资群体比例最高,此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为更好的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和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提供有效依据.【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8(009)015【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250例;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报告;分析【作者】卓宝华【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院感科,福建漳州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35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医科大学附属教学医院,随着医院不断完善发展,专科分科明细化,床位数和患者人数也明显增加,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规范要求和针刺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应加强新入院医务人员的规培力度和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不断反思教学内容和有效性,严格规范各种操作规程,提高职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把带教工作细致化,做到放手不放眼,重视环节及时总结分析原因;合理安排科室同组人员新老搭配,做好传帮带。

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避免职业伤害,自觉遵守各项职业防护的具体措施,使针刺伤职业暴露达到最大限度的防范和控制。

现将2011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针刺伤的具体数据报告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2011年1月—2017年12月共发生针刺伤职业暴露250例,其中男性47人(占18.8%),女性203人(占81.2%),年龄18~62岁。

2018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2018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成都中山骨科医院2018年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的利益,医院按照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非处罚性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医护人员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意识和积极性,现将2018年上半年各科室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以利于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一、总体报告情况2018年度我院共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39件,无重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其中ICU3件,占总报告例数的7.7%,骨二科报告9件,占总报告例数的23.1%;骨三科报告12件,占总报告例数的30.8%;骨五科报告6件,占总报告例数的15.4%;骨7科报告5件,占总报告例数的12.8%;检验科报告3件,占总报告例数的7.7%;康复科报告1件,占总报告例数的2.5%,具体科室分布汇总如下表表一:2018年医疗安全(不良)时间分布及占比科室例数比例科室例数比例骨二科9 23.1% 骨七科 5 12.8%ICU 3 7.7% 检验科 3 7.7%骨三科12 30.8% 康复科 1 2.5%骨五科 6 15.4%图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科室分布及占比全年报告的39例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中,护理操作不当6件,占总报告例数的25%;药品不良反应3件,占总报告例数的5%;跌倒/坠床8件,占总报告例数的30%;投诉7件,占总报告例数的15%;输血过敏4件,占总报告例数的5%;仪器损害3件,占总报告例数的15%,针刺伤1件、烫伤1、压疮6例,见下表。

表二:事件类型例数比例事件类型例数比例护理操作不当 6 15.3% 投诉7 17.9%药品不良反应 3 7.7% 输血反应 4 10.3跌倒/坠床8 20.5% 仪器损害 3 7.7%针刺伤 1 2.6% 烫伤 1 2.6%压疮 6 15.4%图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型及占比二、不良事件原因分析;1.科室对制度执行情况管理不严,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患者处置不仔细,观察不到位;2.医务人员对患者病情评估不足;3.医院对应急预案处理不到位,如:针刺伤;4.部分科室不良事件上报仍较少,不符合实际;考虑系部分科室医疗人员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落实不严格,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主动上报制度缺乏理解。

2018.7针刺伤课件

2018.7针刺伤课件

Page
8
常见针刺伤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 刀片
缝合
Page9Fra bibliotek见针刺伤抽血:拔出针头时
Page 10
常见职业暴露
直接接触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 他人员突然移动时 收拾手术污物 分离输液器 时
Page 11
针刺伤的危害
Page
12
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
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 感染率6%~30% HCV 感染率1.8% HIV 感染率 0.33%
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针刺感染艾滋 病病毒的几率为0.33% ,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 叹。 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Caring for ourselves to care for our patients” 为了关爱病人,应关爱自己
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8倍
Page 13
职业暴露感染的预防措施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不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Page 14
使用后,应立即丢入 尖锐物收集箱
Page
15
Page
16
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Page
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特点


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工作对象特殊 遭受职业伤害的机会和频率高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Page
4
职业暴露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威胁
1、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 径 2、我国数据,工作3年以内的医院新职工(医生和护 士)锐器伤发生率高达95.66%,而锐器伤后报告者 仅占7.67%。 3、锐器伤不报告将导致职业暴露后不能获得有效的专 业指导和相应的医学处理,对锐器伤的预后产生不利 影响。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

口罩
在可能存在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污染的环境中, 如传染病隔离病房、进行有创操作、手术等时, 应戴医用外科口罩。若接触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 染病患者,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防护面屏/面罩
在进行有创操作或接触具有腐蚀性化学物质时, 应戴防护面屏/面罩。
遵循标准预防原则
遵守手卫生规范
避免锐器伤
保持社交距离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某医院在2018年发生了多起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其中包括针刺伤、接触感染 性体液等。调查发现,部分医务人员缺乏职业防护意识和正确的操作规范,同时 医院的管理制度也存在漏洞。
案例二:某医院标准预防措施的推广与应用
标准预防措施对于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职业伤害至关重要。
某医院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积极推广标准预防措施,包括使用防护用品、遵循安全操作流程 、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等。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降低了职 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1 2 3
职业暴露的危害
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各种有害因素 ,如病毒、细菌、辐射等,导致自身健康受损。
疫情下的暴露风险
近年来,新型病原体的出现和传播,如新型冠状 病毒,使得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进一步增加 。
职业暴露的预防意识不足
一些医务人员可能缺乏对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 未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 险。
标准预防措施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重要作用
标准预防的定义和内容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 于戴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标准预防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中的应用
标准预防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保护医务人员的健康。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分析与对策发表时间:2019-04-03T09:18:02.8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02期作者:苏珊[导读] 对针刺伤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注重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30000【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一年期间,使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我院80例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进行研究调查,并汇总分析其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和针刺伤的发生几率,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结果:此次研究中发现,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为%。

结论:对针刺伤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注重加强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应对策略针刺伤主要是在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在注射针、穿刺针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针刺伤,属于职业伤害。

因护理人员工作特殊性质,每天都要给患者进行各种注射、输液等操作,导致其易发生针刺伤而引起血源感染,给护理人员生理上、心理上都带来影响[1]。

此次研究对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进行总结,并研究应对策略,旨在进一步增强护理人员加强自我防范,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一年期间,使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我院80例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进行研究调查。

其中男15名,女65例,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4.85±4.18)岁,文化程度:本科30名,专科学历有50名,护理工作时间1-10年,平均(5.42±3.19)年。

1.2方法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近一年期间,使用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我院80例临床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进行研究调查,并汇总分析其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和针刺伤的发生几率。

调查表详细记录护理人员性别、年龄、学历、工作时间、所在科室等一般资料,同时调查针刺伤发生部位、针刺伤相关原因、针刺伤后所采取的处理办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人群分布 工龄≤5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针刺伤 发生率最高,实习护士是针刺伤发 生的高危人群。
3. 科室分布
护理工作节奏快、任务重、临床诊疗及 护理操作多、高度紧张忙碌的环境是针 刺伤发生较多的场所。
发 生 环 节
注射过程、锐器处理过程、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静脉导管管理 4. 发生环节 过程、采血、整理用过的针头等为针刺伤发生的主要环节;我国调 研结果显示回套针帽、拔除注射针、整理用过的针头、采血等为发
六、针刺伤的发生后的处理
1针刺伤发生后处理 2原因分析 3追踪监测
针刺伤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可以预防的。
在提高对病人护理安全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该加强自身 的安全保障。
针刺伤的定义
针刺伤是指由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
针等医疗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
主要适用于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接触以上锐
器时刺破皮肤造成的损伤。
针刺伤的流行病学特征
据统计数据显示,护理人员在过去1 年内针刺伤发生率,印度为67.4%,韩国为70.4%, 1. 发生现状 英、日、澳大利亚为10% ~ 46%,美国为64%;在我国,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也 一直居高不下。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护理人员所关注的重大安全问题。
各类穿刺针具使用过程中,如必须回套针帽,应使用辅助工具、单手回套针帽。
配备足量锐器回收容器,放置在护理人员操作可及区域。
7. 医疗废物处理 各类穿刺针用后不可故意弯曲、折断、分离注射器针头。严禁针头回套针帽、徒手 分离和二次分拣使用后的注射器和针头。 操作者应立即将使用后的各类穿刺针放入锐器回收容器,防护标准按医疗废物处理。
5. 职业防护培训因素
职业防护培训不到位、培训时间没有保证、形式单一;
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后依从性低,发生针刺伤后上报率低;
培训后实施考核未到位。
6. 制度保障因素
预防针刺伤相关制度、规范、流程、标准、预案等未建立、修订和完善。
五、针刺伤的预防
1. 职业安全意识
1.培训 1. 聘用单位应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就预防针刺伤重要性等进行 安全意识培训。 2. 聘用单位每年应对护理人员进行正确、标准的安全工作流 程培训。 3. 聘用单位应培训护理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型护理用具和工具。 4. 聘用单位应每年进行一次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知识 培训。 2. 安全文化
1. 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意识薄弱。 各种因素导致的护理人员疲劳、工作匆忙,对标准预防措施遵守程降低。 焦虑等负性心理状态也是发生针刺伤的原因。
2. 工作环境因素
操作环境照明采光不良、拥挤、嘈杂及患者不配合,极易导致针刺伤。
3 . 防

用 品


安全器具使用率低;防护用具不能就近获取。
针刺伤
手术室 刘慕华
前言
针刺伤是当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
播,威胁着医务人员生命健康和职业安全,给暴露着带来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也给医疗卫生机构和暴露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护理人员针刺伤及由针刺伤所 致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医务工作者,是针刺伤高危人员。
1. 应把预防针刺伤和预防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纳入护理风险管 理与控制计划中。
2.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将护理安全文化与人性化管理系统融 合体现。
3. 组织多种形式活动,建立和强化安全文化观念与意识。
2.管理
建立职业安全和预防针刺伤发生的管理制度。
制定各类预防针刺伤发生和发生后管理机制与实施流程。
建立各类针刺伤预防的专项培训、考核、评价制度。
系统定期维护升级,保障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同步性和全面性。
9.督导与考核 各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各类穿刺相关 操作流程进行考核。 应将操作流程纳入主管部门质量管理 内容并不断修订和完善。 应对各类有关穿刺器具配置进行督导。
10. 评价 针对操作流程考核结果进行评价修正。 针对流程修订进行应用验证。 针对配置穿刺器具应用结果评价。
锐器回收容器应防刺破且防渗漏,尺寸以能容纳各种锐器为宜,并加盖管理。
移出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前应先评估,若有发生穿透或渗漏的可能,应将其放入第 二层密闭、防穿刺、防渗漏的容器中。
8. 信息管理 建立针刺伤预防信息管理系统,专人负责。
建立防范针刺伤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信息系统管理。
建立发生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制度与流程,准确收集分析数据信息。
锐器回收容器设计的容积与口径比例不匹配。 锐器回收容器配备数量不足、规格不宜、放置位置不合理等。 锐器回收容器内医疗废物存放过满未及时处理。
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4. 操作行为因素—— 有未执行操作规范的危险行为
(一)操作前(非感染危险) 拔下针头帽时 抽吸药液时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 传递中受伤 拔针时 被锐器盒中突出的针头刺伤 (二)操作中(感染危险) 各种注射时 输液、采血时 (三)操作后(整理用物 感染危险) 徒手分离针头与输液器、注射器 被治疗车或治疗盘中的针刺伤
5. 工具与使用 宜选择带自动激活装置的安全型针具,宜使用无针输液接头,建议使用带有保
护套的针头、安全型采血针、带有尖峰保护器等安全装置的静脉输液器及有自
动回缩功能的注射器等。 宜建立静脉无针系统,如静脉留置导管宜使用无针连接。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手术中宜使用钝针。
6. 操作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穿刺操作规范和流程。 手术中需传递锐器时,避免徒手传递,应将锐器置于防刺破的容器(如弯盘、 托盘)中进行无接触式传递。
生针刺伤最常见环节。
5. 针刺伤器材
注射针、头皮钢针、静脉导管针、真空采血针等是引起针刺伤的主要
器材。具有安全装置的针具,不正确操作也可引起针刺伤的发生。
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因素
医疗操作环境因素 操作行为不规范 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 职业防护培训因素 制度保障因素
针刺伤的主要风险因素
3.环境
• 采光:各类穿刺操作的视野环境应保持光线充足、明亮、舒适。
• 空间:作台面应平展、宽敞,物品有序放置。
• 物品备置:实施各类穿刺操作之前,应确保各种用具、工具、辅助用品 在操作者可及范围,避免手持锐器远距离移动
4. 患者 应了解辖区患者有意义的血源学检测结果。 应视所有患者均具有传染性- 经血源传播疾病的潜在风险,进行针刺操作时应 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为有明确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执行各类穿刺操作时,宜戴双层手套。 为不配合的患者做穿刺治疗时宜有他人协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