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伤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对杨艳华同志4月21号针刺伤情况追踪调查,因为杨艳华同志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自身有抗体,之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跟踪情况良好。

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1、针刺伤的危害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可能发生致命后果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HBV较HIV 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 ml血液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 。

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

2、发生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1)工作时间短由于工龄短的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时间短,注射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对使用后的针头处置不规范,工作忙时很容易出现忙乱,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其针刺伤发生率远较工龄长的员工高。

2 )(对针刺伤危害认识不足由于对针刺伤及危害认识不足,加上工作忙(有时护士工作忙不能及时处置针头),导致护士的针刺伤发生率最高。

3)针头回套虽然标准预防明确禁止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医务人员也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双手操作进行针头回套,极易导致针刺伤,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4)针头裸露各种注射、采血及拔针大多在病房进行,而目前没有在每一个病房设置利器桶;遇到需拔针头时,很难做到再回去推治疗车,需将针头连同注射器或输液、输血器带回处置室进行处置,导致针头裸露,很容易导致针刺伤,也是针刺伤发生的高危因素。

5)工作忙护士工作越忙乱时针刺伤发生几率越高,人员相对比较充裕的工作一般不会出现忙乱,针刺伤发生几率较低。

3、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1)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直接关系到全体人员的执业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实行全员培训,把相关知识灌输到每一名工作人员,提高全体人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要认真做好标准预防,强调进行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手套是第一道防线,如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可能减少50%以上,改变医护人员操作不安全行为,对医务人员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职业防护的定期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医护人员,掌握针刺伤的防护知识以及针刺伤发生后的处置,目的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医护人员不安全行为,使之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改善医疗操作环境:国外研究表明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医院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

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医疗垃圾应专人收集和焚毁。

目前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的一系列过
程中。

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

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4 )合理调配人员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乱,越容易发生针刺伤,这要求医院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调配人员:对工作较忙的科室,要增加人员,减轻工作量;另外,要实行弹性排班减轻医务人员职业紧张,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5)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在针刺意外或黏膜接触病人血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

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可定期进行分析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的危险性。

4、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

应尽早报告,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

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的方法:发生皮肤黏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同时,对受伤医务人员要进行血液监测,改善工作条件,提供避免和预防针刺伤用具,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

医院应免费为每名职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并检查是否有相应抗体产生。

被HIv污染的针刺伤,应及时向H1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和方案,处理情况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5、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建立一个完整的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的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的因素,保证人员配备和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的供应,提高防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