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式六:
辽宁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
课改篇
立人之道
沈阳立人学校始建于1996年5月,是一所法人、校舍、人事、财经四独立的全日寄宿制私立学校。
拥有58个教学班,3540名学生,240名教职工,专任教师152人。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立人学校坚持以质量求生存,靠特色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凭信誉树形象的办学思想,不断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路径和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铸造名校品牌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整体教学系统”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课改成果,解决了应试教育的顽症,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师生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
课改前,同样是这所民办学校,教学质量却有本质的不同,虽然中考升学率也位居全县前茅,但获取的手段有着天壤之别。
想当初,学校为了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视质量为生命,中考升学率即是质量的重要标志。
为了提高升学率,课堂教学以“纲”为“纲”,以书本为“本”,教师围着中考转,学生围着教师转。
课堂老师主宰,学生惟命是从,学生视分为命,教师以高升学率为荣。
靠传统课堂、题海战术、灯光加汗水取胜,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学生丧失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成了少数人体验成功,多数人体验失败的恶果。
校长李洪江认为:“传统的课堂之所以低效或负效,主要是违背了教学规律,封存了学生的潜质,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的翅膀,囚禁了学生学习的情愫,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高效课堂,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扬了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思维飞起来,能力高起来。
这就是课改的精髓之所在。
”于是,2004年,学校引入新课程,课改的强劲春风吹入校园。
课改的新理念,洗礼了全校师生的头脑,唤醒了被传统教学囚禁多年的情愫。
师生们得到了“洗脑”和“换脑”,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从2004年到现在,立人学校课改共走过了四个阶段:
一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二是临帖杜郎口模式,颠覆传统模式;
三是破帖,化茧成碟,构建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整体教学系统;
四是创新完善,巩固提升。
在实施“整体教学系统”——124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进程中,经过不断地实践、完善,高效课堂雏形已经形成。
教师在整合教材、编制导学案的探究过程中,把握教材和备课的能力不断增强。
在运用整合教学法导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明显提升,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真正体现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高效课堂之魂。
现在,学校正在深入进行完善提升工作,开展课堂现场教研活动,通过研讨课的形式,全员参与,听后说课、评课,查找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逐一解决。
如“进一步完善小组建设,发挥合作学习功能”、“如何整体呈现知识导图,以图导法,以法导学”、“怎样小结、归纳学习导图”、“如何开展组内小展示”、“大展示如何生成与拓展”、“加强教研提高导学案的质量”等,通过上述小课题的研究,使各项教学环节步入科学性、实效性。
学校的课改成果,得到教育专家和各级领导的认可,受到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广泛关注,曾被《中国教师报》、《辽宁日报》、《沈阳晚报》、《辽宁教育》、《沈阳教育》等多家媒体报道。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23位名师,在课改中起到引领作用,并多次在全国课改研讨会上展示
课。
他们分别是:朱亚玲、赵丽娜、李欣、富永顺、马茹、黄鑫鑫、贾颖、王晓秋、田国华、白丽君、洪源、佟艳玲、王春兰、王茜、代连波、孙健、赵连迎、赵迎春、吴健、龙敏贤、曹宏伟、杨翊、李波。
2009年以来,共有125个学校,近5000多人次到学校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的校长和教师一致感到,该校的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
对此教育专家、中国教育协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韬评价说:“立人的‘整体教学系统’体现在培养目标上,首先是立‘人’,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在‘育人’上,他们真正地落实了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为根本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为基本目标。
立人学校的课堂,实现了从短期目标到生命课堂的转变。
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最大的升华,能力上得到提高。
”
范式篇
立的首先是“人”
教育绝不可单纯以成绩论英雄,但立人学校在升学成绩上的“不讲理”却在沈阳市成为很多家长的“美谈”。
这所学校的中考成绩竟然要超出县里平均分273分之多。
既然提到的是成绩,那当然需要看清楚成绩得来的手段,如果是靠应试教育走极端的时间加汗水,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为代价当成“敲门砖”换来的高升学,则满分也应判为“零分”甚至负分。
可立人教育的成绩单上的确有个“零”,只不过这个“零”是“零作业”。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韬就生活在沈阳,曾数次去立人考察,他这样说,立人的课堂处理好了三个度:一是活与实;二是动与静;三是收与放。
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其实就纠结在这三对关系中,如果处理好了这三个度,课堂就走向了重生,教学就完成了救赎,教育就展现了魅力。
立人学校的高升学率其实就来自于李老所说的教育魅力。
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立人办学的高品位决定了他们不会只做“唯高分”的教育,他们的成功其实就来自于一直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高效。
他们不搞题海战术,是源自于他们一向认为,今天的基础教育应该“减肥”,基础知识不是不重要,而是哪些才真是支撑孩子一生发展有益的“基础”?立人首先立的是人,办教育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立人敢于实现“零作业”,是因为他们早就自信课上发挥了每一分钟的效能,用不着再“堤内损失堤外补”;他们其实不是一切“唯高效”的教育,“唯高效”仍然是应试教育。
董事长李志信说,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既要让课堂高效起来,更要关注情感、状态和发展,通俗点说就是:既要注重眼前,更要着眼于未来。
在中国名校共同体的40家核心校中,如果看管理,恐怕很少能有人超出昌乐二中和立人学校的。
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精致有序,甚至地上连一片纸屑都少见。
当然,立人最大的亮点还是在课堂上。
他们秉承:教师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
针对当下争论不休的所谓课改之难,立人却显得游刃有余,他们说,课改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
这场革命,以转变教学观念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手段,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几年来,学校获得了“中国教育改革实验学校”、“中国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辽宁省民办中小学示范校”、“辽宁省民办教育优秀学校”、“辽宁省信誉优秀单位”、“沈阳市民办教育优秀学校”、“沈阳市民办教育星级学校”、“沈阳市现代技术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体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被教育界同行誉为“辽沈大地上的杜郎口”。
1.“整体教学系统”的核心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核心,以学生自我价值展示为动力,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以整合教材形成知识导图为突破口,从呈现知识导图出发,到编制学习导图结束,实现“整体大循环”教学,构建“整体教学系统”。
“整体教学系统”的特点是“整体整合”。
2.结构
“整体教学系统”包括“整体整合、两案呼应、两型四步”三大板块。
“整体教学”是“三加工”、“三导”循环式的教学过程。
一是教师加工知识导图,编制导学案,以图导案;
二是教师加工导学案,实施教学,以案导学;
三是学生加工学案,理解、应用、归纳总结,形成学习导图,以学导图。
3.整体整合
整体整合包括整合教材、整体呈现、整体组合、整体包干、整体验收五个方面。
整合教材: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参照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关注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
根据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实际出发,打破原教材的结构,绘出学科、学期、单元、课节知识导图。
按照两年半的教学时间,制定出学年、学期、单元和课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整合成新知识体系。
要求是教师依据课标→整体把握教材→整合教材→形成新单元,绘制知识导图。
整体呈现:教师将知识整体以知识导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拆卸,细致学习研究每个知识点。
整体组合: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进行整体组合,形成学习导图,与老师呈现的知识导图相互印证。
整体包干:明确教师“课题式”教学责任,实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系统的包干,实现教师的跨学年贯通式教学,培养了教师的研究兴趣,提升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整体验收:根据单元知识导图,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链,织成知识网。
经过复习、训练、单元检测验收,试卷分析、总结、纠错、归纳,编制出单元知识导图。
4.导、学两案
如果将课堂教学视为一项工程,导学案就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图纸。
导学案中含有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
导案是教师的导学设计,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做到两案呼应,相互印证。
5.“124”模式
“1”即整合后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即自学课和验收课两种课型。
“4”即四大教学操作环节:目标明确、指导自学、合作探究、训练验收。
“自学课”就是让学生“自学”,即自主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带着导学案中的自学提纲(分为学习目标、自学问题和学习方法),进行有序的独学、对学、组学;通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反馈测评、小结达标等操作过程,使学生对知识初步感知、认识、记忆与理解,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升自学能力。
“验收课”则是学生巩固提升所学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导学案为依托,以学生展示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领下,进行双基、拓展训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汇报、达标测评、训练验收,达成学习目标。
老师们在设计训练题时,还充分体现出基础性、层次性和拓展性,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收获中都能获得提高。
“整体教学系统”课后还通过整体验收、整体评价与整体反思。
当然“124”模式仍然是处在发展和变化中的模式,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从而获得“功”、“效”、“果”合一的整体教学功效。
校长篇
李洪江:全国十佳民办学校校长,中教创新教育管理决策中心专家委员,辽宁省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辽中县政协委员。
自1999年中国刑警学院毕业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他工作作风踏实,率先垂范,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民办教育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头脑。
他知人善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团结带领全校师生,为创新创优创建名校而艰苦勤奋努力。
实施优质教育工程,创立管理、德育、教学、校园文化特色,深入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行规范发展,内涵发展,名校发展三步发展战略,兴办优质教育、平民教育,不断地完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使学校的教育质量逐年攀升。
我的两点思考李洪江成功源于实践
我认为课改新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
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长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成功都是新教学理念实践的结果。
传统的课堂之所以低效或负效,主要是违背了教学规律,封存了学生的潜质,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的翅膀,囚禁了学生学习的情愫,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而高效课堂,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扬了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学起来,课堂活起来,思维飞起来,能力高起来。
这就是课改的精髓之所在。
何为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专家们也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
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是课堂的重要养分。
因此,不仅要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要着重建设课堂文化。
什么是课堂文化?课堂文化是指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为师生所自觉遵守的共同的课堂精神,体现着教学观念和行为,体现一个学校的质量目标与追求。
其核心就是班风、组风和学风。
课堂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环境和教学环境。
现在我们在物质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完善,变一面黑板为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围坐。
各班布置了大量的激励性标语,制定了班规、班训、组规、组训,起了班名组名。
三面黑板为学生展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座位改变让学生之间有了更多探讨问题的机会,便于“兵教兵、兵带兵、兵强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合作交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不仅如此,它所内隐的观念是创新,是改革。
它喻示着在这样的课堂里,老师不再是主角,老师不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实施教学,而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施教学。
课堂舞台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地展示自我,自由地发表意见,或表达、或质疑、或纠错、或点评。
它喻示着人本教育的回归,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老师成为导演,教学的时空与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
这样就为课堂的“对话文化、质疑文化、团队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
课堂的教学环境,通常指课堂学习的风气成氛围。
理想的课堂氛围应该是:自学课独立安静,紧张有序,凝神静思,忘我投入,对学、组学研讨热烈;验收课热情洋溢、神采飞扬、思维活跃、智慧碰撞、相互启迪、跃跃欲试、信心满满、个性张扬。
教师点拨、追问、启发、引领生成,学生展示交流,解决生成问题。
研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问题,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学习导图,完成学习目标,从而构建和谐、生动、愉悦的课堂氛围。
操作篇
立人“整体教学系统”的运作方略
立人的“整体教学系统”,不同于其他的整体教学,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构建为核心,以学生自我价值展示为动力,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以课前整体整合教材、编制导学案为突破口,以课中实施“一课、两型、四步”124教学模式为载体,以课后整体验收、整体评价、整体反思为依托,从整体呈现整合教材后形成的学科系统知识导图出发,到实施整体教学形成学习导图结束,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整体高效教学。
“整体教学系统”的创立、运作与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那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应试教育的顽症,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找到了实施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的最佳途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师生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一、构建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模式是为课堂服务的,模式决定课堂教学的环节、步骤、运作方式和方法,有什么样的模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
在“临模”和“建模”的过程中,学校反复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教研员会议,进行论证与研讨,大家一致认识到:“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都必须符合校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新课改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旨在利于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利于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基于上述认识,学校创立了“整体教学系统”——“124”教学模式。
其框架结构模式图如下:
整体教学系统课前整合教材教材系统调整教材外信息搜集课标要求明细考纲考点分析编制导学案原则要求程序课中124模式一节课两种课型四个核心步教学流程教学评价教师学生课后课堂标准整体验收整体反思
从上面“整体教学系统”的模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立人学校的高效课堂,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果在课后。
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整体教学,获得“功、效、果”“三程合一”的整体教学功效。
正如学校校长李洪江所说的那样:课前整合教材、编制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条件。
只有科学地对教材进行整体整合,形成新知识体系和学科知识导图,才能明确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全面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地实施教学;只有编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整体教学思路的导学案,才能有效导学。
课中以“124”教学模式为载体,按照“一课、两型、四步”教学流程实施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只有贯彻“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原则,以“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理顺“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创设灵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实现高效教学。
课后整体验收、整体评价、整体反思是总结、改进、提升的过程。
只有及时验收、反思、纠错、改进,才能实现课堂的“三高”,即高效果、高效率和高效益。
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建构模式,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实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加强管理组织实施科学操作
如果说管理为学校有效开展课改工作提供了保障,那么组织实施、科学操作,就是将课改工作落到实处。
可以说管理和实施操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双翼,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一)创新管理体制,促进课改有效开展
只有建立高效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才能对教育教学实施有
效管理。
本着全员性、整体性、程序性、实效性的管理原则,实行科学管理。
具体做法:一是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的管理活动,体现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学校的重大决策通过民主讨论达成共识,使每个人都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和自己所担当的责任,教职工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工作,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二是有效整合人、财、物、时空、信息等基本管理要素,使之组成完整的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去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三是遵循科学的管理程序,按照计划决策——组织执行——评价指导——总结提高的管理流程,促使学校工作高速运转,提高工作效率。
四是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目标,创新评价机制,为课改保驾护航,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按照组织发动、督导检查指导、程序调控的管理方法,实行有效管理。
为搞好课改工作,学校进行了组织动员、层层发动、明确要求、指明目标,宣传实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让师生受到激励,为实现学校制定的课改目标而努力工作。
学校多次召开师生动员会,领导班子成员研讨会,骨干教师培训会,为实施课改,树立课改新理念提供思想保障。
为推进课改进程,学校建立了督导评价组,明确分工,严格责任制度,建立督导评价标准,对教学工作进行系统的督导检查评价,按照建立组织——责任分工——督导检查——评价指导——改进提升的督查程序,实行科学评价。
学校领导者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了解、掌握教学第一手材料,通过课堂现场教研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效调控教学流程,学校制定教学常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整合教材、编制导学案的原则、评价标准和流程要求,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提高了教师的备课能力和整合教材的质量。
制定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对教师运用“整体教学”原则,贯彻“124”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有效调控教学流程,实现课堂高效。
对课后的整体验收、整体反思、质量分析、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及质量达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学校、年部、教研组、班级合力整体反思、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二)组织实施
学校的“整体教学系统”是一项课改的系统工程。
为搞好这一工程建设,学校制定了课改实施方案,制定了课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组建了学校的课改领导小组,成立了课改科研领导小组、督导评价领导小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和学生培训领导小组、学科教研组,为课改工作做好组织保障。
(三)科学操作
把整体教学系统当做一首“交响乐”,由师生共同弹奏。
第一乐章——功在课前
1.整合教材(改教材)
整合教材就是向教材动刀子,以现有教材为基础,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及各地名校的信息,关注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根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实际出发,打破原教材的结构,科学地增删、重组,有机地融合,形成全新的学科知识系统。
绘制出学科、学年、学期、单元和课节的知识导图,按照两年半的教学时间,制定出学年、学期、单元和课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
以语文学科为例,将初中三个学年的语文教材中现代文部分,按文体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系列(其中散文和小说内容纳入记叙文系列)。
在教学中根据文体特征,精选2—3篇范文,让学生精读细研,学通学透,以点带面,辐射一般。
让学生熟知本文体的知识要素,掌握阅读方法,领悟写作手法。
其他课文作为阅读教材,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学完成,写出阅读感悟,余下大量的时间,安排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全面系统地把握记叙文的写作、阅读方法和知识要素,不但加大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