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 实验1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1. 引言
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它不需要了解被测试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只通过输入和输出来评估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
本实验通过对一个示例系统进行黑盒测试,以评估其功能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实验目标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对示例系统进行黑盒测试,发现其中存在的功能缺陷和安全漏洞,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具体实验目标包括:
- 确定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进行黑盒测试;
- 根据功能规格说明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 执行黑盒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 分析测试结果,发现潜在的功能缺陷和安全漏洞;
- 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
3. 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使用的环境如下:
- 操作系统:Windows 10
- 开发工具:Eclipse
- 测试工具:JUnit
4. 测试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
根据实验要求,我们对示例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
下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
1) 用户注册功能:允许用户进行账号注册,提供用户名、密码
和邮箱等信息,注册成功后可以登录系统。
2) 用户登录功能:已注册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
码登录系统。
3) 查看个人信息功能:登录后,用户可以查看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邮箱等。
黑盒测试实验

实验一、黑盒测试实验1. 实验目的理解墨盒测试的基本方法,掌握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等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2.实验内容(1) 等价类划分方法1) 三角形问题等价类划分设计测试用例2) NextDate问题,对它的输入进行分析,划分等价类,然后根据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2) 边界值和因果图1)NextDate问题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分析NextDate问题中的逻辑,用边界值分析法的思想设计测试用例。
2) 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
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酒送出来。
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再投入1元硬币并押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用因果图法对自动售货机设计测试用例。
要求:(1) 1)必做(1) 2)与(2)1)2)选做其一3.实验准备(1)主流PC机一套,要求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Virtul Studio6.0、C++Test、java等工具;(1)理解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的思想,划分依据;(2)熟悉上述方法测试用例设计的理论4.实验步骤(1)三角形问题1) if (!(a+b<=c||a+c<=b||b+c<=a)&&(a>=1&&a<=100)&&(b>=1&&b<=100)&&(c>=1&&c<=100)){if (a==b && a==c)MessageBox("等边三角形");else if (a==b || a==c || b==c)MessageBox("等腰三角形");elseMessageBox("一般三角形");}else {if(a<1||a>100)MessageBox("a不在范围内,不满足条件1,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 if(b<1||b>100)MessageBox("b不在范围内,不满足条件2,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 if(c<1||c>100)MessageBox("c不在范围内,不满足条件3,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 if(a>=b+c)MessageBox("不满足a<b+c,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 if(b>=a+c)MessageBox("不满足b<a+c,不能构成三角形");else if(c>=b+a)MessageBox("不满足c<a+b,不能构成三角形");}MessageBox("判断结束!");}2) 实验的输入和输出样式3) 测试用例设计用等价类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黑盒测试经典例题(精选8篇)

黑盒测试经典例题(精选8篇)【篇一】黑盒测试经典例题实验一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的过程;2.掌握用等价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的过程;3.掌握用决策表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和执行测试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测试“Ne某tDate”函数。
Ne某tDate返回输入日期后面的那个日期。
变量年、月、日都具有整数值,且满足如下条件:C1:1912≤年份≤2050C2:1≤月份≤12C3:1≤日期≤31(三)实验步骤用熟悉的语言(如C语言)编写实现该函数的功能,并用如下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进行黑盒测试。
参考源代码:#includeintne某tDate(intyear,intmonth,intday);voidmain(){/intyear,month,day;ne某tDate(2051,12,30);}intne某tDate(intyear,intmonth,intday) {/某如果还有明天,返回1;如果输入不合法,返回-1;某/witch(month){cae1:cae3:cae5:cae7:cae8:cae10:if(day==31){day=1;month=month+1;}eleday=day+1;break;cae4:cae6:cae9:cae11: if(day==30){day=1;month=month+1;}eleday=day+1;break;cae12:if(day==31){day=1;month=1;year=year+1;if(year==2022)printf("2022iover");}eleif(day=1912&&year12||month31||day【篇二】黑盒测试经典例题常用黑盒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Black-bo某Teting,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
利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
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黑盒测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目的:
1、能熟练应用功能性测试技术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
实验原理:
测试“日期推算”程序
该程序的功能是输入一个日期,输出该日期后两天的日期,例如输入2014年1月1日,则输出2014年1月3日。
现在假设“日期推算”程序已经被开发出来了,请对该程序进行功能测试,要求用尽可能少的测试用例检测出尽可能多的软件缺陷。
二、实验环境
一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vc++6.0
三、实验内容
为了方便,我们不考虑闰年的问题,默认为2月都是28天,假设限定输入数据均为整数,日期中年份的有效值范围为1000~9999。
四、实验步骤
1.选定测试方法
2.等价类划分
划分等价类的方法有:
按区间划分、按数值划分、按数值集合划分、按限制条件划分、按限制规则划分等。
确定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
3.执行测试用例
请根据“日期推算”程序功能要求,自行开发该程序。
4.测试执行结果,并统计,填入表中。
《软件测试技术》黑盒测试实验

《软件测试技术》黑盒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熟练应用黑盒测试技术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2、对测试用例进行优化设计二、实验环境Windows系统+ Office工具三、实验任务1.电话号码问题2.三角形问题3.工资问题4. 自动售货机问题四、实验步骤1.电话号码问题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地区码:空白或四位数字;前缀:非0或1开头的四位数字;后缀:四位数字。
假设被测程序接受符合上述规定的电话号码,拒绝所有不符合规定的电话号码,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表1 电话号码等价类表(除了表头即第一行外,其它都可以修改)表2 电话号码用例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行或者删除行)2. 三角形问题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取值范围[1,100],判断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的、等边的、一般三角形或者非三角形。
分别设计标准性边界值分析的测试用例和健壮性边界值分析的测试用例。
(1)标准性边界值测试用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表格行数)(2)健壮性边界值测试用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表格行数)3.工资问题某软件的一个模块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描述:(1)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4%;过失,扣年终风险金的2%。
(2)非年薪制员工:严重过失,扣当月薪资的8%;过失,扣当月薪资的4%。
请绘制出因果图和判定表,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原因:C1. 年薪制员工C2. 严重过失中间状态:11. 非年薪制员工12. 过失结果:E1. 扣年终风险金的4%E2. 扣年终风险金的2%E3. 扣当月薪资的8%E4. 扣当月薪资的4%4. 自动售货机问题有一个处理单价为1元5角钱的盒装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若投入1元5角硬币,按下“可乐”、“雪碧”或“橙汁”按钮,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投入的是2元硬币,在送出相应的饮料同时退换5角硬币。
请绘制出决策表。
软件工程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黑盒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对软件工程中的黑盒测试进行实践,通过对已知需求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检验系统是否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并发现潜在的缺陷。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XXX软件工程公司开发的测试工具,测试对象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测试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
实验步骤1.需求分析:首先对计算器应用程序的功能进行分析,了解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功能。
2.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包括正常输入、异常输入和边界条件等。
3.测试执行:使用测试工具对计算器应用程序进行黑盒测试,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逐一执行,并记录测试结果。
4.缺陷分析: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包括未通过的测试用例和异常情况。
5.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计算器应用程序在正常输入条件下功能正常,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
但在异常输入和边界条件下存在一些问题,如除数为零时未作出相应提示。
测试报告中详细列出了测试用例和测试结果。
不足之处1.部分测试用例设计不够全面,存在遗漏的情况。
2.对于一些复杂的边界条件,测试覆盖率不够。
3.缺乏对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仅仅着重在功能方面进行测试。
改进建议1.加强对边界条件的测试,提高测试覆盖率。
2.增加对性能和安全性的测试,对于复杂的功能和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测试。
3.定期进行测试用例的回归测试,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黑盒测试实验,我对软件工程中的测试方法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的基本技巧。
实践中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测试能力。
以上为本次软件工程黑盒测试实验的报告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实验一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

实验一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实验一黑盒测试法——等价类划分法实验目的:1.掌握等价类划分的方法2.掌握按等价类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实验内容:1、请用等价类划分法为三角形问题划分等价类,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测试下面三角形问题程序,找出缺陷并改正,给出缺陷报告。
#include "iostream.h"void main(){int a,b,c;cout<<"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界于1-100之间)"<<endl;< p="">cin>>a>>b>>c;if(a<=1||a>=100)cout<<"a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b<=1||b>=100)cout<<"b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c<=1||c>=100)cout<<"c的值超过允许的范围!";if(a+b>c||a+c>b||b+c>a)cout<<"a,b,c的值不能构成三角形!";if(a==b&&b==c)cout<<"是等边三角形!";if(a==b||b==c||a==c)cout<<"是等边三角形!";if(a<>b&&b<>c&&c<>a)cout<<"一般三角形!";三角形问题:划分等价类测试用例:1、覆盖有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2、覆盖无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缺陷报告: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输入数据如图所以: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以下部分由BUG修改人填写2、某城市电话号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1)地区码:以0开头的三位或者四位数字(包括0);2)电话号码:以非0、非1开头的七位或者八位数字。
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概述:软件黑盒测试是一种测试方法,它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而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通过输入和输出数据进行测试,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预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款音乐播放软件进行黑盒测试,评估其功能和性能。
实验设计: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测试用户登录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用户名和密码的验证。
b. 播放音乐:测试音乐播放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
c. 搜索音乐:测试搜索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根据歌曲名、歌手名等进行搜索。
d. 创建播放列表:测试创建播放列表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添加、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e. 分享音乐:测试分享音乐功能是否正常,包括通过社交媒体、邮件等方式分享。
2. 性能测试:a. 响应时间:测试软件的响应时间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打开软件、搜索音乐等操作的响应时间。
b. 内存占用:测试软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内存占用情况,评估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
c. 并发性能:测试软件在多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不出现卡顿、崩溃等问题。
实验过程: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测试,验证登录功能是否正常。
b. 播放音乐: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测试,验证播放、暂停、停止等操作是否正常。
c. 搜索音乐:输入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验证搜索功能是否能够正确返回结果。
d. 创建播放列表:创建、添加、删除、重命名播放列表进行测试,验证功能是否正常。
e. 分享音乐:选择不同的分享方式进行测试,验证分享功能是否正常。
2. 性能测试:a. 响应时间:记录软件在不同操作下的响应时间,评估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b. 内存占用:使用系统监测工具记录软件的内存占用情况,评估其对系统资源的消耗。
c. 并发性能:模拟多用户同时使用软件进行测试,观察是否出现性能问题。
实验结果:1. 功能测试:a. 用户登录功能正常,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正确。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测试实验报告----黑盒测试一.实验内容使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一个自动售货机上的系统。
自定义自动售货机只卖三种饮料:可口可乐,雪碧,百事可乐,单价分别为2.5元,2.5两元,2元。
假设输入饮料类别及需要的数量,如果输入的金额数足够,直接送出饮料,退回零钱,如果输入的金额不够,有提示可以继续输入钱币。
自动售货机运行界面如下:二、黑盒测试(1)测试用例一(2)测试用例二具体操作实践如下:三代码#include void main(){int n,m,i;for(i=0;i<100;i++){cout<<"欢迎使用自动售货机系统!\" ;cout<<"请选择商品\";cout<< "1 可口可乐2.5元\";cout<< "2 雪碧2.5元\";cout<< "3 百事可乐2元\";cout<< " 4 结束购物\";cin>>n;if(n==1){cout<<"你选择的是可口可乐\";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付款金额正好,请取走商品\";}else if(m==2){cout<<"找您0.5元\";}else if(m==3){ cout<<"找您2.5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2){cout<<"你选择的是雪碧\";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付款金额正好,请取走商品\";}else if(m==2){cout<<"找您0.5元\";}else if(m==3){ cout<<"找您2.5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3){"你选择的是百事可乐\";cout<<"请选择投币种类\";cout<< "1 2.5元\";cout<< "2 3元\";cout<< "3 5元\";cout<< "4 1元\";cin>>m;if(m==1){cout<<"找您0.5元\\\";}else if(m==2){cout<<"找您1元\";}else if(m==3){ cout<<"找您2元\";} else {cout<<”钱不够!”;}}if(n==4)cout<<"谢谢惠顾!"<<="">}。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报告软件测试黑盒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发现和纠正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
黑盒测试作为软件测试的一种方法,主要关注软件的功能和用户需求,而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黑盒测试方法,对某一软件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以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黑盒测试方法,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测试,以发现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同时,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实验环境和工具本实验使用的软件是一个在线购物系统,实验环境为Windows操作系统。
测试工具包括Selenium WebDriver和Junit。
四、实验步骤1. 确定测试用例:根据软件的功能和用户需求,制定一系列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边界条件。
2. 搭建测试环境:安装并配置Selenium WebDriver和Junit,以便进行自动化测试。
3. 编写测试脚本:根据测试用例,使用Java语言编写测试脚本,实现对软件功能的模拟和测试。
4. 执行测试脚本:运行测试脚本,对软件进行自动化测试。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输入、输出和错误信息。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脚本的执行结果,分析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存在错误和缺陷。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共编写了100个测试用例,并执行了相应的测试脚本。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软件的基本功能测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说明软件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表现良好。
2. 在边界条件测试中,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错误和缺陷,例如在输入非法字符时,软件没有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
3. 在性能测试中,软件的响应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优化。
4. 在安全性测试中,软件存在一些漏洞,需要加强对用户信息的保护。
综上所述,软件在功能方面表现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错误和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黑盒测试实验一

黑盒测试实验一软件测试基础与实践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黑盒测试实验一实验地点:机房实验日期: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一、实验目的(1)能熟练应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2)能熟练应用黑盒测试中的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3)能够在黑盒测试用例设计中同时考虑正面测试和负面测试;(4)学习测试用例的书写。
实验背景:日期是软件中被频繁处理的信息之一,软件开发人员有必要了解的一些公历历法的相关知识。
公历的前身是古罗马凯撒修订的儒略历。
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 年有 1 个闰年,闰年为 366 日,其余 3 年(称为平年)各有 365 日。
公元年数能被 4 除得尽的是闰年。
儒略历 1 年平均长 365.25 日,比实际公转周期的 365.2422 日长 11 分 14 秒,即每 400 年约长 3日。
这样到公元 16 世纪时已经积累了有 10 天误差。
可以明显感觉到两至两分提前了。
在此情况下,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于 1582 年宣布改历。
先是一步到位把儒略历 1582 年 10 月 4 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 10 月15 日,中间跳过10 天。
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除了保留儒略历年数被 4 除尽的是闰年外。
增加了被 100 除得尽而被400 除不尽的则不是闰年的规定。
这样的做法可在 400 年中减少 3 个闰年。
在格列高里历历法里,400 年中有 97 个闰年(每年 366 日)及303 个平年(每年365 日),所以每年平均长365.2425 日,与公转周期的365.2422 日十分接近。
可基本保证到公元 5000 年前误差不超过 1 天。
实验 1:NextDate 问题的黑盒测试NextDate 程序中有 3 个输入,分别对应一个日期的年、月、日,程序能输出给定日期的下一天。
程序能接收的日期输入范围为 1582 年 1 月 1 日到 3000 年 12 月31 日。
要求:(1) 综合使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分析方法对该程序进行黑盒测试;(2) 设计的测试用例都要有充分的设计理由。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1--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B图1 传统三角问题的解决方法描述2.2 问题描述的改进基于前述的三角形问题,继续增加如下限制,量化问题描述进行改进。
C1: 1 ≤a ≤200C2: 1 ≤b ≤200C3: 1 ≤ c ≤200C4: a < b + cC5: b<a+cC6: c<a+b如果输入整数值范围超出C1, C2, C3指定,则输出提示信息“V alue of b is not in the range of permitted values.”(以C2 不满足为例,其它类似)。
当输入a,b,c满足C4, C5, C6指定后,再判断三角形类型(Equilateral/Isosceles/Scalene / Not A Triangle)。
判断过程三角形的流程图如图2 所示。
图2 改进的三角问题解决方法描述三、实验原理边界值分析测试边界值分析测试分为四类:普通边界值(normal boundary value)测试,最坏情形边界值(worst-case boundary value)测试,健壮性边界值(robust boundary value)测试,健壮性最坏情形边界值(robust worst-case boundary value)测试。
在二维测试用例空间中,四种类型的测试用例分布如下图3 至图6 所示。
图3 普通边界值测试图4 最坏情形边界值测试图5 健壮性边界值测试图6 健壮性最坏情形边界值测试对于这四种测试,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表4 来描述。
表4 四种边界分析测试的关系健壮性是指在异常情况下,软件还能正常运行的能力。
单缺陷假设指“失效极少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缺陷同时发生引起的”。
在边界值分析中,单缺陷假设即选取测试用例时仅仅使得一个变量取极值,其他变量均取正常值。
多缺陷假设,则是指“失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同时作用引起的”,要求在选取测试用例时同else if(a == b || a == c || b == c) return "Isosceles";else return "Scalene";}public static boolean isTriangle(int a, int b, int c){if (a + b <= c) return false;if (a + c <= b) return false;if (b + c <= a) return false;return true;}3.2边界值分析测试实验通过边界值分析方法生成测试集,不断地修改程序,直到所有测试用例集测试均通过。
软件测试报告黑盒测试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实验一:人民币数字大写转换1引言1.1系统概述本软件的用途是实现人民币数字大写转化。
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1.2文档概述本文档将给出测试设计、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及其对该软件的评价。
1.3测试环境与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7 旗舰版CPU:Intel(R) Core(TM)2 Duo CPU T6500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Myeclipse内存:2G1.4测试方法手工利用黑盒测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主要测试目标为检验函数是否符合题目所给要求。
即:输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及程序的鲁棒性。
2测试用例的设计2.1等价类划分1)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
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2)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
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
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
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针对本次测试,等价类可划分如下:表2-1人民币数字大写转化等价类表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尽可能多的覆盖有效等价类)表2-2 有效等价类测试用例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设计:(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表2-2 无效等价类测试用例2.2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用例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
边界值分析是一种补充等价划分的测试用例设计技术,它不是选择等价类的任意元素,而是选择等价类边界的测试用例。
实践证明,为检验边界附近的处理专门设计测试用例,常常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
边界值分析法不仅重视输入条件边界,而且也适用于输出域测试用例。
实验一:黑盒测试_2014321165430173

边界值方法
• 边界值测试的基本原 理: • 错误更可能出现在输 入变量的极值附近. • 失效极少由两个(或 多个)缺陷的同时发 生引起的。 • Min、min+、nom、 max-和max。
显然边界值的测试是一个简单的功能性测试方法
等价类划分方法
• 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 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 干个等价类(子集),然 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 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 测试用例。 • 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 是等效于对于这一类其他 值的测试。
• 输出条件约束类型:
• 输出条件的约束只有M约束(强制):若结果a是1,则结果b强制为0。
因果图方法
• 1、分析待测的系统规格,找出原因与结果
•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那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 价类),那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 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 符。
• 2、画出因果图
•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原因与原因 之间对应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 3、标记约束或限制条件
•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 况下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 约束或限制条件。
• 4、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 5、用判定表中的每一项生成测试用例。
因果图方法
关系:
• • • • 恒等:若ci是1,则ei也是1;否则ei为0。 非:若ci是1,则ei是0;否则ei是1。 或:若c1或c2或c3是1,则ei是1;否则ei为0。“或”可有任意个输入。 与:若c1和c2都是1,则ei为1;否则ei为0。“与”也可有任意个输入。
因果图方法
• 约束: 输入状态相互之间还可能存在某些依赖关系,称 为约束。例如,某些输入条件本身不可能同时出现。输出 状态之间也往往存在约束。在因果图中,用特定的符号标 明这些约束。如图所示。
黑盒测试 实验报告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黑盒测试实验报告概述:黑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不考虑内部结构和实现细节,仅根据输入和输出来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应用进行黑盒测试,探索黑盒测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背景:计算器应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为了确保计算器应用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对计算器应用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
实验目的:1. 了解黑盒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设计黑盒测试用例,覆盖计算器应用的各种功能。
3.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计算器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
实验步骤:1. 确定测试对象:选择一个常用的计算器应用作为测试对象,并安装在测试环境中。
2. 功能分析:仔细分析计算器应用的功能,包括基本运算、括号运算、科学计算等。
3.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功能分析,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覆盖计算器应用的各种功能和边界情况。
4.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逐一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计算器应用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6. 评估质量和稳定性:综合考虑功能覆盖度、错误数量和严重程度等指标,评估计算器应用的质量和稳定性。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我们发现计算器应用在基本运算和括号运算方面表现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错误。
然而,在科学计算功能方面,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计算较大的数值时,计算器应用会出现计算结果不准确的情况。
此外,部分科学计算函数的实现也存在一些小问题。
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计算器应用在基本功能上表现较好,但在科学计算方面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黑盒测试的原理和应用。
黑盒测试方法可以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全面评估软件系统的正确性和质量。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功能和边界情况,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不断的测试和改进,可以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黑盒测试实验报告黑盒测试实验报告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黑盒测试作为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检验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而不关心其内部的实现细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黑盒测试方法,评估一个虚拟购物网站的功能性,并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
一、测试目标与方法1.1 测试目标本次黑盒测试的主要目标是检查虚拟购物网站的主要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用户注册、商品浏览、购物车管理、订单生成等方面。
同时,也将关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如异常输入、非法操作等。
1.2 测试方法本次实验采用的是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相结合的黑盒测试方法。
通过对输入数据的划分和边界值的选择,设计测试用例,覆盖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尽可能发现潜在的问题。
二、测试用例设计2.1 用户注册功能测试针对用户注册功能,设计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密码和邮箱,验证注册是否成功;- 输入已存在的用户名,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提示用户;- 输入非法的邮箱格式,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提示用户;- 输入非法的密码长度,验证系统是否能正确提示用户。
2.2 商品浏览功能测试针对商品浏览功能,设计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验证商品分类是否正确显示;- 验证商品列表是否按照价格、销量等条件进行排序;- 验证商品详情页是否能正常显示商品信息;- 验证商品搜索功能是否准确。
2.3 购物车管理功能测试针对购物车管理功能,设计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验证商品添加到购物车后,购物车中是否正确显示商品信息;- 验证购物车中商品数量的增加、减少是否正确计算;- 验证购物车中商品删除后,购物车是否能正确更新。
2.4 订单生成功能测试针对订单生成功能,设计以下几个测试用例:- 验证用户下单后,订单是否能正确生成;- 验证订单金额计算是否准确;- 验证订单状态更新是否正确。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经过对以上测试用例的执行,得出以下测试结果:- 用户注册功能正常,能够正确提示用户输入错误;- 商品浏览功能正常,商品分类、排序和搜索功能均可正常运行;- 购物车管理功能正常,商品添加、数量更新和删除功能均可正常运行;- 订单生成功能正常,订单生成和金额计算功能均可正常运行。
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

软件黑盒测试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理解和实践软件黑盒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给定软件进行测试,包括对功能、界面、性能等方面进行测试,以评估软件的质量。
实验步骤:1. 理解软件黑盒测试的定义和原理:软件黑盒测试是一种基于软件功能和需求的测试方法,测试人员只需关注输入和输出,而无需了解内部实现细节。
测试是基于需求文档或软件规格说明书进行的,旨在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预期功能和性能要求。
2. 确定测试目标: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的测试用例,明确测试目标,包括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和性能测试等。
3.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需求文档和规格说明书,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包括正常情况下的输入输出、边界情况、异常情况等。
测试用例应覆盖尽可能多的功能点和场景。
4.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用例设计的步骤和输入数据,执行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和输出。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和预期输出,分析测试用例覆盖的情况,确定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
6. 编写实验报告:根据实际测试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和结果分析等内容。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对给定软件的黑盒测试,测试结果如下:1. 功能测试:对软件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包括用户登录、数据输入、数据查询、数据修改等功能。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的功能正常,能够按照预期进行。
2. 界面测试:对软件的用户界面进行了测试,包括界面布局、按钮响应、菜单操作等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的界面设计合理,操作流畅。
3. 性能测试:对软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响应时间、并发处理能力等方面。
测试结果显示,软件的性能在正常范围内,能够满足需求。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分析可得,给定软件的功能、界面和性能都符合需求和预期,达到了预期的质量水平。
实验总结与改进: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软件黑盒测试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如何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的能力。
实验一黑盒测试

实验一黑盒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测试示例程序,熟悉功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要求(1)综合运用功能测试方法(如边值分析、等价类划分等)对被测程序进行测试,找出exe程序中的黑色缺陷。
三、实验内容(1)对于exe程序的黑盒测试步骤:①运行black.exe程序,如下图所示:③ 单击“创建文件名”,如下图所示:提示输入测试用例文件,如tridt.txt后点击ok,tridt.txt中的数据格式如下:4,1,2,\5,5,5,\2,2,3,\3,4,5,\(其中前3个数据表示输入的三条边,第4个数据表示预期的结果)如下图所示,输入文件tridtresult txt:再次点击ok,提示输入测试结果文件记录集的题头信息:triangledttestresult,单击“确定”完成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④点击runtestcasesfile,运行测试;⑤ 测试后的统计信息如下图所示:⑥测试完成后,打开tridtresult.txt文件:2,3,2,\3,2,2,\(前3个条件表示输入的三条边,第4个表示预期结果,第5个表示测试结果,第6个表示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符合。
)附:nextdateprogram测试用例文件的格式如下:\\前3个数据为输入的当前的日期(某月某日某年);第4个为预期结果(当前日期的下一天,或不合法日期)试验结果如下:\\前四个数据的含义与上述相同。
第五个数据代表测试结果,第六个数据代表测试结果是否与预期结果一致35,40,0,\前三个数据是输入的锁、库存和酒吧数量,第四个数据是预期结果。
试验结果如下:35,40,4550760\第5个数据表示测试结果,第6个表示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是否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黑盒测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等价类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2、掌握边界值分析法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3、掌握决策表测试方法的原理、步骤及应用。
二、实验设备
1、电脑PC
2、office办公软件
三、实验原理
(一)等价类测试法
1、定义:等价类划分法是根据程序规格说明书对输入范围进行划分,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按相关的规定划分成若干不相交的子集。
所有的子集的并集是整个输入域,其中,子集的互不相交保证子集中无冗余性,子集的并集是整个输入域,确定了所有子集的完备性。
在划分等价类时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2、划分等价类的步骤
(1)确定输入域:分析需求并确定所有的输入、输出量,以及变量类型和变量使用条件。
(2)等价类划分:将每个变量的取值集合划分为互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对应一个等价类,所有的等价类就构成了对输入域的一个划分。
(3)组合等价类:使用多元化方法,可以将等价类组合起来。
(4)确定不可测的等价类:有些输入数据组合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是无法生成的,包括这种数据的等价类就是不可测试等价类。
不可测试数据是指无法输入
到被测软件中的那些数据组合。
3、等价类的测试步骤
(1)划分等价类,形成等价类表。
(2)为每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量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4)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覆盖一个而且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二)边界值分析法
1、定义:边界值分析法主要从数据的定义域的边界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合法的与不合法的边界数据进行选取和测试。
用来检查用户输入的信息、返回的结果以及中间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边界值的获取
对于一个含有n个变量的程序,保留其中一个变量,让其余的变量取正常值,被保留的变量依次取最小值(min)、略高于最小值(min+)、正常值(nom)、略低于最大值(max-)、最大值(max),对每一个变量都重复进行。
因此,对于一个由n个变量的程序,边界值分析测试程序就有4n+1个测试用例。
健壮性测试是边界值测试的一种扩展,除了取上面已经描述的5种边界外,还要考虑超出范围的值,即比最小值小(min-)、比最大值大(max+)的取值。
边界值的获取方法同理,健壮性测试的用例将产生6n+1个测试用例。
3、生成测试用例的步骤
(1)使用一元划分法划分输入域。
此时,有多少个输入变量就形成多少种
划分法。
(2)为每种划分确定边界,也可利用输入变量之间的特定关系确定边界。
(3)设计测试用例,确保每个边界至少出现在一个测试输入数据中。
(三)决策表法
1、定义:决策表又称判定表,决策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
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
2、决策表的构成:由4部分构成
(1)条件桩: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
(2)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给出的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取值
(3)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
(4)动作桩:指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
3、决策表的一般步骤
(1)确定规定的个数。
有n个条件的决策表有2的n次方个规则(每个条件取真假值)
(2)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3)填入条件项
(4)填入动作项,得到初始决策表
(5)简化决策表,合并相似规则
若表中有两条以上规则具有相同动作,并且在条件项之间存在极为相似的关系,便可以合并。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实验内容
1、三角形问题的等价类测试
输入三个整数a、b、c分别作为三角形的三条边,通过程序判断由这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类型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或非三角形(即不能构成三角形)
假定三个输入a、b和c都在1-100之间取值,请按照等价类测试步骤,设计测试用例。
2、针对上述三角形问题,使用边界值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
3、测试以下程序:该程序有3个输入变量month、day、year(均为整数值,满足month在1-12之间,day在1-31之间),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期、年份,通过程序可以输出日期在日历上隔一天的日期。
例如,输入为2020年1月30日,则该程序输出为2020年2月1日.
(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列出输入变量month、day、year划分的有效等价类。
(2)分析程序需求,结合以上等价类划分的情况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列出所有的动作桩)
(3)根据(1)和(2)的结果,画出简化后的决策表并根据决策表设计测试用例。
(二)实验要求
1、完成如上三个题目要求的设计,列出设计过程中需要的表格
2、表格要有表头,并在表格下方对表格设计列出说明文字。
3、完成实验后必须进行实验总结,可分析几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及做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否则实验适当扣分。
五、实验结果
学生做实验后将实验结果按照题目序号放置。
1、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1)
(2)
可能的动作桩如下:
变量day加2操作
变量day复位操作
变量day复位加1
变量month加1操作
变量month复位操作
变量year加1操作
(3)
M1={month:month有30天}
M2={month:month有31天,12月除外} M3={month:month是12月}
M4={month:month是2月}
D1{day:1<=day<=26}
D2{day:day=27}
D3{day:day=28}
D4{day:day=29}
D5{day:day=30}
D6{day:day=31}
Y1{year:year是闰年}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涉及到黑盒测试的一些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和决策表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典型的、重要的黑盒测试方法。
分而不交,合而不变,类内等价;边界值分析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决策表的优点: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
因此,利用决策表能够设计出完整的测试用例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