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推理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是着手分析上年的行测题。对照标准答案进行系统分析,把整个试卷的考点分类,然后针对性的补习。

我最大的问题源自数量关系,不仅耗时多,而且错的多。分类后发现,共有3道题考的高中数学的排列组合和集合知识,我早忘了。于是借来高中数学教材,系统的学了一遍。为提高运算速度,我天天做题练运算,这对做资料分析题也是有帮助的。

常识以法律为主,我法律水平超高,所以目标是一分不丢。为实现目标,我借来刑法,刑诉法、民法、民诉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商法、劳动法等全套法律书籍,认真学了一遍。

语言理解与表达、逻辑推理、资料分析完全是能力问题,无从补起,只能靠题海战术来来强化。当然,再也不做模拟题了。借来一台打印机,在网上搜索了一批近年的各地公考真题,打印出来,每天找一个固定时间按考试要求做。做一套分析一套,分析比做题更重要。强调一下,没有标准答案的坚决不做,否则等于强化错误。

在做题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我在做题中就发现,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把题做完!而且我相信,没有人能做到,除非他胡乱做。所以要根据题型难度和分值权衡取舍。

我决定放弃数量关系。我怀疑人事部把数量关系放在前面就是专门调戏人的!跳过数量关系时间基本上就够用了。然后有时间的话做做数量关系,没时间就全部选B,我抽查了几份前两年的国考题,统计了一下,选B率最高,平均为37%,而且每一份考卷无一例外,都是选B率最高。如果说这叫迷信的话,起码也算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算命。

行测辅导:类比推理题全解析

类比推理题型通常在题干给出两到三个词或短语,这些词或短语是有某种关系的,而在后面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中的词或短语与给出的词或短语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需要考生找出来,即类推这两组对象的共同属性。

基本的类比推理,一般给出一对词或短语,他们之间以某种逻辑关系存在,要求在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对词或短语也符合上述逻辑关系。下面,行测辅导专家为大家搜集相关历年真题为大家讲解:

例题1.(2008年中央第77题)

京剧:芭蕾( )

A.指南针∶火药 B.唐装∶油画

C.佛教∶基督教 D.武术∶拳击

【解析】本题考查同一类属下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京剧和芭蕾都是舞剧,且前者是我国国粹,后者是外国的。武术和拳击都是体育项目,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后者在国外起源和兴起。本题应注意佛教不是起源于我国,而是古印度。故选D。

例题2.(2008年中

央第80题)

窑∶陶瓷( )

A.学校∶学生 B.烤箱∶面包

C.砖场∶砖 D.整数∶自然数

【解析】本题考查特定物品与其制作空间的关系。陶瓷是在窑里烧制而成的,砖是在砖场烧制而成的。故选C。

例题3.(2007年浙江省第72题)

绿色∶健康( )

A.决赛∶关键 B.尖叫∶恐惧

C.危机∶管理 D.警报∶逃生

【解析】本题考查事物的象征意义。绿色代表着健康,而尖叫代表着恐惧。故选B。

例题4.(2007年浙江省第73题)

罚单∶银行( )

A.钥匙∶门锁 B.干裂∶唇膏

C.危机∶管理 D.合同∶律所

【解析】本题考查特定行为与其行为场所的关系。罚单可以到银行去缴纳,合同可以到律所去签订。故选D。

例题5.(2007年河南省第75题)

饭馆∶食堂( )

A.歌剧∶京剧 B.市场∶商场

C.宾馆∶宿舍 D.教师∶老师

【解析】本题考查同一属性事物的不同称谓,且两者均为场所。只有宾馆与宿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故选C。

例题6.(2007年广东省第52题)

食物中毒∶蘑菇( )

A.矿难∶煤炭 B.海啸∶地震

C.骚乱∶警察 D.高血压∶血压计

【解析】本题考查因果关系。蘑菇能引起食物中毒,地震能引起海啸。故选B。

例题7.(2007年江苏省(A类)第26题)

石榴∶火红( )

A.企图∶规划 B.海洋∶广阔

C.桂花∶山坡 D.平原∶草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描述关系,火红的石榴,广阔的海洋。故选B。

例题8.(2007年中央第77题)

阳光∶紫外线( )

A.电脑∶辐射 B.海水∶氯化钠

C.混合物∶单质 D.微波炉∶微波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紫外线是阳光的成分之一,氯化钠是海水的成分之一。故选B。

例题9.(2005年江苏省(A类)第55题)

焚书坑儒∶嬴政( )

A.长平之战∶王翦 B.背水一战∶张良

C.破釜沉舟∶项羽 D.陈桥兵变∶赵括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典故与其中人物的关系。焚书坑儒典故的主人公是嬴政,破釜沉舟典故的主人公是项羽,只有C项正确。故选C。

例题10.(2006年中央(二类)第74题)

侵蚀∶削弱( )

A.压缩∶服从 B.联合∶净化

C.增加∶扩大 D.坚持∶改进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之间的关系,侵蚀与削弱是近义词,增加和扩大为近义词。故选C。



行测复习超完美计划

行测的第一轮复习一般安排在起步期(8-9月),这个时间段主要是夯实基础阶段。行测主要分为五大基本题型,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有不同的要求。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各个题型的具体内容。具体来说,它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1)言语理解与表达:着重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所给的文字材料不会很长,主要是

对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地辨明主旨,筛选信息。作为一名公务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的能力,需要具备灵活、准确、简练地运用文字材料表达信息的能力,只有准确地理解别人传达的信息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实现信息的顺畅流通。

2)数量关系:主要考查考生快速理解和解决算数问题的能力。涉及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中,会有大量的信息要求管理快速、科学、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用数字来表达或是与数字有关的,因此作为公务员只有掌握快速数学运算的能力,才能胜任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工作。

3)常识判断: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其范围涵盖法律、政治、经济、人文、科技等多方面内容,但从今年试题的情况来看,侧重于考察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此类试题取材广泛,涉及从古至今,从自然到社会的诸多方面知识,考生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常识判断能力的水平,重要的是要注重平时的观察、思考和积累。

4)判断推理:主要考查应考者逻辑判断能力的一种测验方式,它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成分,他的强弱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对事物本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定义、词语概念等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综合判断的能力。公务员担负的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事物间的关系和矛盾时纷纷复杂,要出利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

5)资料分析: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图形和表格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往往是以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准确地做出决策,就必须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加工,特别是行政管理机关人员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快速分析的综合能力。

正是因为行测复习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内容多而杂,量很大,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

二.第一阶段复习要狠抓基础知识

复习之始,非常有必要把行测教材通看一遍,主要是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当然在理解记忆的过程中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有助于知识点的回忆和巩固。这些课后习题对于总结一些相关的解题技巧也很有帮助。

在复习阶段可以选择比较好的教科书。比如的教材从内容到难度都比较贴近国考试题难度,可以选择

它来备考复习。并且该书体例新颖,重点突出,思路明晰,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教材每章基本设置了考点透视、命题线索图、典型例题精讲、历年真题精析和考点精要等项。答案经权威部门多次核准,确保绝对正确。同时还对国家近四年来(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新变化、新动向和命题规律特点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考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在以后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掌握重点。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通读一遍往年公务员考试的大纲,这样有助于对整个公务员考试知识点的把握,有助于对考试题型,试题难度的掌握。公考大纲严格划定了各类专业考生应考的范围和难度要求,是考生制定计划的依据。仔细阅读,体会考题的题型类别和难度特点,与大纲中内容无关的坚决不看。

行测毕竟是一门理解加运用的科目,不练习是肯定无法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点和公式的。所以需要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平时的练习,把经常出错,辨别不清,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公式以及相关练习题总结在一个专用的笔记本上,坚持到最后冲刺阶段,平时经常翻看、总结。这样一路下来你会发现,难点重点都在你总结的笔记本上。最后冲刺阶段,你只需把本上的知识点拿出来再看一遍。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会因临考前的紧张而不知所措。

总之,第一阶段的复习要体现以下三点:第一,充分理解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行测部分的要求,作到准确定位;第二,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夯实基础;第三,循序渐进,合理安排时间,切忌搞突击。行测成绩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再次提醒大家行测复习准备时间一定要充分。最后提醒考生,只有对各个知识点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注意抓考点和重点题型,才能在一些大的得分点上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