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规划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城市规划历程
-39081121 陈竹l949~l953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初步形成阶段。l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中央决定定都北平.改北平为北京。首都地位的确定自然就面临新中国首都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需要通过首都规划明确方向。故制定了以下规划思路:
第一.首都性质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同时还必须是大工
业城市。。当时北京几乎没有现代工业.160多万城市人口有30万人失业(占就业年龄人口的40%左右),不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的生计.就无法巩固政权。因此,北京市委、市政府从接管政权的第一天起首先抓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工作.认为城市要摆脱贫困必须从实现工业化开始.“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
第二.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具有4亿多人口的大国.首都规模不可能太小,规划应该留有余地.定为500万人。
第三.北京市委、市政府认为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从长远看标准不宜过低.要吸取资本主义国家道路过窄造成交通阻塞、绿化过少使得环境恶劣等教训.要为后代子孙留有余地。至于勤俭建国方针是要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在近期建设中采取由内向外紧凑而有重点发展的措施加以落实。
第四.要保留合乎人民需要的风格与优点.但必须改造和拆除妨碍城市发展的部分.以适合社会主义城市的需要对古建筑采取一概保留.甚至使古建筑束缚我们发展的观点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在这个基本思路指导下的总体规划方案,虽然由于各方面意见还不很统一而未获中央批准。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都的建设是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中心区的骨架和城市布局雏形。
l957~l982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经历反复、日趋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总体规划大体经历了四次修改。第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北京市聘请的前苏联专家工作组到京后开始的。为此,北京市政府撤消了都市计划委员会,专门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即都市规划委员会),经过l955~l957年近两年的努力,提出了初步方案。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作了详尽的现状调查和定量分析,在l953年草案的基础上,参照莫斯科总体规划的技术要求,作了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方案的基本思路与l953年大体一致,只是根据当时国家面临”大跃进”前夕的背景建设现代化大工业基地的决心更大,改造旧城的心情更急,对各项设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更高,市区城市规模扩大到600万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都的建设是在这个方案指导下进行的,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中心区的骨架和城市布局雏形。
l957~l982年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经历反复、日趋完善阶段。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的中心要求把北京建设成全国和全世界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最好的城市;变成全国环境最清洁、最卫生、最优美的第一流城市.也是世界上比较好的城市:建成全国科学、文化、技术最发达.教育程度最高的第一流城市.并且在世界上也是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同时还要做到经济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方便、安定.经济建设要适合首都特点.重工业基本不再发展。据此.北京市编制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于1982年上报国务院。1983年党中央、国务院原则批准了这个总体规划.并作了重要批复。这个总体规划可以说是一个拨乱反正的规划.在规划思路上全盘继承了前17年规划与建设实践中一切好的经验.在这个总体规划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首都建设取得了空前未有的成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随之加快。机制的转变.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城市规划与建设带来许多新的矛盾,产生许多新问题。1993年IO 月,国务院批准了修订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使首都在新时期的建设方向得到确认。
这个总体规划和以往历次总体规划的区别与发展,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是首都建设第二个50年规划,要考虑21世纪首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八五”、”九五“和2010年的发展规划;二是.北京第一次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研究城市建设的方向。
l993年版总体规划实施以来,首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证明总体规划提出的建设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速度还是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的预计要表现在城市求环境质量、保护历史风貌和开发部门追求高容积率严重降低环境质量和破坏传统风貌上;建设规模和城市基础设施的矛盾,反映在建设规模过大而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和资源缺乏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反映在首都建设要求高标准、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在发展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常常出现牺牲环境追求短期效益上。所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正确处理现在和将来、整体和局部、需要和可能的矛盾。这就要求规划工作者了解经济发展规律,熟悉市场,参与宏观调控.在诸多矛盾中寻找平衡点,掌握城市建设合适的”度”,以推进社会、经济建设,引导城市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据此,遵照国务院的指示,2004年北京市政府又组织编制了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于2005年初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新的总体规划调整了城市发展规模大大加强了卫星城的建设力度,开始实施京、津、冀之间区域合作;对历史城市保护进一步深化、细化;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更加科学系统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强调面向基层,面向农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回顾57年首都的规划和建设.虽然发展过程中有不少波折.但基本局是基本合理的,体现了对历史城市的继承和发展,应该说成绩是辉煌的。若从按总体规划进行建设这一点上看,与世界各大城市比较也毫不逊色。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各个网站摘抄、修改与整理,只有少部分为作者自己阅读感受和总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