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痰法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中心负压吸痰法

中心负压吸痰法

中 心 负 压 吸 痰 法
一、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保证有效通气。

二、适应症:1、危重、年老、昏迷病人;2、全麻手术后;3、口腔疾病手术后;4、不能自行排痰者。

三、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100分
注意事项:1、使用中心负压吸引器前先检查各部连接是否正确,出气与进气孔不能接错。

2、严格无菌操作,治疗盘内吸淡用物每日消毒、更换。

吸引过口、鼻分泌物的吸痰管禁止进入气道。

3、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喉头有湿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吸痰。

4、储液瓶内的液体应及时倾倒。

5、使用呼吸机在气管内吸痰时应:(口述)
①气管导管内吸痰时,插入深度要足够,需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应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②断开呼吸机,气管插管内注入无菌NS5-10ml,连接呼吸机吹2-3次。

断开呼吸机,将吸痰管插入导管内适宜深度左右旋转上提。

吸痰后迅速连接好呼吸机。

③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停2-3分钟后再吸。

④吸高浓度氧1-2min后调节到原来浓度。

《负压吸痰法》课件

《负压吸痰法》课件
1 消毒注意
吸痰器和相关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观察患者
在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安全和舒适。
3 遵循规范
严格遵循负压吸痰法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正确、有效。
负压吸痰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改善呼吸困难,促 进患者康复。
局限性
负压吸痰法对部分患者可能不适用,如过敏或 有呼吸道狭窄的患者。
结论和建议
在适用的情况下,负压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促进病情康复。 在使用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负压吸痰法》PPT课件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负压吸痰法》。了解负压吸痰法的定义和原理,以及负 压吸痰器的工作原理。
负压吸痰法的适用病症
肺炎
负压吸痰法可有效清除肺部痰液,帮助治疗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气管炎
吸痰可缓解气管炎症状,减轻炎症对气道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呼吸舒适度。
支气管扩张症
通过负压吸痰法,可以清除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体内的痰液,缓解症状,改善呼吸。
负压吸痰法使用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准备好负压吸痰器和各种辅助设备,确保消毒干净。
2
功效
了解吸痰的功效和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确定吸痰的频率和力度。
3
技巧
学习正确的吸痰技巧,包括姿势、吸痰器的操作和观察患者的反应。
4
术后处理
结束吸痰后,清洗吸痰器和其他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好消毒工作,准备下一次使用。
负压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2024版吸痰法护理操作经口鼻腔吸痰周金柱学习教案

2024版吸痰法护理操作经口鼻腔吸痰周金柱学习教案

在吸痰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 吸、心率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024/1/30
17
案例分析:成功处理复杂情况
2024/1/30
01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肺部感染导致痰液粘稠难以咳出。周教授通过选择合适的
吸痰管和采用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措施,成功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缓解
了呼吸困难症状。
02
5
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和职业素养,提高患者 满意度。
02
吸痰法护理操作基本概念与原理
2024/1/30
6
吸痰法定义及作用
2024/1/30
01
吸痰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 经口、鼻腔或人工气道将分泌物吸 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操作 技术。
02
吸痰法的作用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 染,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患者舒 适。
7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咳痰 者。
禁忌症
鼻咽部有出血或肿胀情况的患者;存在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操作的患者;存在 呼吸道急性炎症的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
2024/1/30
8
操作原理及步骤
操作原理
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通过特定的吸 痰管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2024/1/30
10
03
经口鼻腔吸痰操作方法与技巧
2024/1/30
11
准备工作与器材介绍
01
02
03
04
洗手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口罩、手套等。
2024/1/30
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 接是否正确。

有效吸痰学习教案

有效吸痰学习教案

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戴无菌 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避免
交叉感染。
吸痰技巧
将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鼻腔或口 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黏膜。边 旋转边吸引,避免在同一部位长
时间停留。
观察与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 率等变化,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操 作并报告医生。记录吸痰量、颜
色、性质等。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在有效吸
04
痰中作用
提高患者对有效吸痰认识重要性
了解吸痰目的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 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改 善呼吸功能。
掌握正确方法
教育患者正确的吸痰方法 ,包括如何咳嗽、深呼吸 等,以提高吸痰效果。
认识并发症
告知患者不正确吸痰可能 导致的并发症,如肺部感 染、窒息等,以增强患者 对有效吸痰的重视。
家属心理支持
家属的鼓励和支持对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减轻焦虑和恐惧。
家属参与培训
让家属参与患者的吸痰培训,了解吸痰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有助于 家属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吸痰。
05 效果评价与持续改进策略
效果评价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
01
制定明确的吸痰效果评价标准,包括痰液量、痰液性状 、呼吸道通畅度等指标。
跟踪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确 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持续 改进吸痰效果。
经验总结和分享,促进团队成长
总结在吸痰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形成案例库或经验分享文档。
通过团队会议、研讨会等形式, 分享经验和教训,促进团队成员
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鼓励团队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和新 的想法,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不
断提升吸痰效果和服务质量。

2024版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2024版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引言•负压吸痰术的操作步骤•负压吸痰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负压吸痰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负压吸痰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负压吸痰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介绍中心负压吸痰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医护人员对该技术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心负压吸痰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掌握该技术对于提高患者呼吸道通畅度、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负压吸痰术的定义和原理定义负压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特定的吸引装置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吸出的技术。

原理负压吸痰术通过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得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被吸入吸引装置中。

在吸引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吸引装置的性能,调整合适的负压值和吸引时间,以确保吸引效果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负压吸痰术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解释过程准备物品检查设备术前准备01020304了解患者的病情、呼吸道状况、吸痰指征及配合程度。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负压吸痰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备齐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无菌手套、治疗巾、无菌生理盐水等物品。

检查负压吸引装置的性能是否完好,调节合适的负压值。

安置体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头偏向一侧。

核对信息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操作。

连接吸引装置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

观察病情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吸痰操作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吸除呼吸道分泌物。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将使用过的吸痰管、手套等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置。

协助患者清洁面部,保持舒适。

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吸痰效果及患者反应。

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中心吸引负压吸痰流程

中心吸引负压吸痰流程

中心吸引负压吸痰法【评估】一、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治疗等情况。

二、患者有无呼吸道分泌物、有无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的能力、听诊有无痰鸣音、口鼻腔黏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偏曲,义齿等情况。

协助患者侧身为其拍背排痰。

三、患者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四、床头设备带中心吸引负压设备性能良好。

【计划】一、操作者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二、用物准备:中心吸引负压装置、治疗盘、治疗碗里无菌血管钳2把(纱布覆盖)、无菌持物钳装置、无菌敷料缸内备纱布、无菌容器盛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可控吸痰管(成人为12-14号,气管插管患者用直径为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吸痰管)、无菌手套、剪刀、消毒液挂瓶、治疗巾、弯盘、听诊器、手电筒、快速手消毒液、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实施】一、核对解释:正确连接并检查中心吸引负压装置→备齐用物至患者床旁→举手→核对解释。

二、挂瓶检查:将消毒液挂瓶挂于床头→打开墙壁负压活塞→→将负压流量表与中心管道相连接(流量表插入气源接头前必须关闭流量调节阀)→打开开关→检查中心吸引负压装置→调节负压(成人40.0-53.5KPa,儿童<40KPa,新生儿<13.3KPa)。

三、安置体位:协助患者头偏一侧,面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张口)→戴手套→揭开盛生理盐水的容器→将吸痰管与连接管连接。

四、吸引痰液: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嘱患者张口→一手返折吸痰管(插管时吸痰管不带负压),另一手用血管钳夹持吸痰管前端(注意无菌操作)插入口腔内(注意控制吸引负压)→放松折叠处→吸净口腔分泌物(抽吸时吸痰管才使用负压,每次时间不超过15s)→快速退出吸痰管→分离吸痰管弃于医疗垃圾桶→依法取另一吸痰管吸净咽部痰液→依法取另一吸痰管吸净气管内痰液。

五、冲管观察:取下吸痰管弃于医疗垃圾桶→将连接管置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冲净连接管管道中痰液→关闭开关→连接管插入消毒液挂瓶中浸泡→用纱布擦净口鼻分泌物→脱手套→嘱患者张口→检查口腔粘膜→听诊双肺呼吸音→协助患者侧卧→帮助患者拍背排痰。

2024年《吸痰技术操作》PPT课件教案模板

2024年《吸痰技术操作》PPT课件教案模板

定义
吸痰技术操作是指利用负压吸引 原理,通过吸痰管将患者呼吸道 内的分泌物吸出的技术操作。
目的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 感染,促进患者康复。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患者。
禁忌症
对于无自主呼吸、呼吸道大出血、严重缺氧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吸痰技术操作 。
2024/2/29
演示人员准备
演示人员需熟悉吸痰技术 操作流程,具备良好的沟 通能力和教学经验。
学员准备
学员需提前预习相关知识 ,了解吸痰技术操作的基 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22
现场演示操作步骤
介绍设备与工具
演示人员向学员介绍吸痰设备各 部件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包括吸引器、吸痰管、连接管等

2024/2/29
13
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避免过粗或 过细,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或插入过深,以免损伤呼吸道黏
膜。
对于意识不清或不能配合的患者 ,可使用开口器或压舌板辅助吸
痰,避免误伤口腔或舌部。
2024/2/29
14
控制吸引负压及时间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痰液性状,选择合适的吸引负压,避免负压过大导致黏膜损 伤。
打开吸引器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 否良好。
连接吸痰管与吸引器,确保连接紧密 ,无漏气现象。
2024/2/29
10
实施吸痰操作
向患者解释吸痰的目的和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 合。
2024/2/29
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轻 轻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 吸尽分泌物。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头 偏向一侧,略向后仰。

吸痰法操作及并发症教案

吸痰法操作及并发症教案

吸痰法操作相关知识吸痰法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护理技术,是指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痰装置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第一节呼吸系统的解剖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以及呼吸的辅助装置-胸膜和胸膜腔。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及左、右主支气管。

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以下称为下呼吸道。

肺包括支气管及其各分支和大量的肺泡,是气体交的场所。

一、鼻的解剖鼻包括外鼻、鼻腔及鼻旁窦。

鼻不仅是气体出入的腔道,也是嗅觉感受器。

1. 外鼻为颜面部中央隆起的器官,分为鼻背、鼻梁、鼻根、鼻尖、鼻孔及鼻翼,在平静呼吸时,鼻翼无显著活动,当呼吸困难时可出现鼻翼扇动。

2、鼻腔由骨和软骨作支架,外面盖以皮肤和肌肉,内面被覆皮肤和黏膜,被鼻中隔分隔成左右两个鼻腔。

鼻腔可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

固有鼻腔为鼻腔的主要部分,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呼吸区和嗅区。

呼吸区为上鼻甲以下的部分,是空气出入的通道,而中及下鼻甲、鼻旁窦口周围、鼻中隔后缘者黏膜与骨膜连接紧密,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及多数粘液腺,对空气有增加温度和湿度以及净化其中的灰尘和异物的作用。

嗅区为上鼻甲平面以上包括鼻中隔相应的部分。

二、咽的解剖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前通鼻腔、口腔和喉腔,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下端在环状软骨下缘处与食管相连接。

分为鼻咽、口咽、喉咽。

三、喉的解剖喉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下方。

喉腔是由喉壁围成的管形腔,喉壁由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及喉黏膜等构成。

四、气管及主支气管的解剖1. 气管由软骨、平滑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

气管内面覆以黏膜,向上与喉黏膜相续。

气管的长度为10-12cm,通常分为颈、胸两端。

《负压吸痰法》PPT课件

《负压吸痰法》PPT课件
负压吸痰法
.
1
学习目标
了解吸痰的种类 掌握有效吸痰的方法 了解气道湿化及膨肺原因
.
2
思路
• 概况及肺部结构 • 吸痰前肺部护理 • 吸痰用物 • 吸痰方法及并发症 • 气道湿化及膨肺
.
3
概况
• 负压吸痰法是指用吸痰装置经口、鼻 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误 吸的呕吐物吸出的方法
• 负压吸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 发症的发生。
.
24
吸痰负压的选择
• 负压1MPa=1000KPa=7600mmHg • 本视频0.019MPa—0.026MPa
144-197mmHg • 李晓妍等(212±48)~(354±33)mmHg
164,260 321,387
.
25
.
26
低氧血症
心跳停止 甚至死亡 血流动力
学异常
吸痰不当 并发症
.
16
手持吸痰器
•适用于无电源无医疗
设施紧急情况下的吸痰
或在野外进行急救情况
下的吸痰。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吸引力大、结构紧凑、便于携带、成本低、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17
手持吸痰器的结构
使 用 方 法
.
18
负压吸引器
.
19
负压吸引器
.
20
吸痰方法
经口鼻吸痰 经气管切开吸痰
.
21
经口鼻吸痰
• 置口咽通气管可防止舌根后坠 • 吸痰管由口咽通气管内插入的深度较
道,使原有塌陷萎缩的肺泡扩张,肺 泡充分开放,生理无效腔减少,提高 血氧饱和度
.
29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最新最全吸痰法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吸痰法教案完整版

考核标准与方式
要点一
标准
学员需掌握吸痰法操作技能,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均需 达到80分以上为合格。
要点二
方式
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考试 占40%,实践操作考核占60%。
持续改进计划
01
定期收集学员反馈, 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02
根据临床需求和技 术发展,不断更新 培训内容和考核标 准。
最新最全吸痰法教案完整版
目录
• 引言 • 吸痰法基本概念与分类 • 吸痰法操作流程及技巧 • 吸痰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吸痰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培训与考核要求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明确吸痰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适应症,提高 医护人员吸痰技能水平,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
背景
心律失常处理
立即停止吸痰,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 必要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05
吸痰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Chapter
病例选择与评估
病例选择
选择具有呼吸道痰液潴留、呼吸困难 等症状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评估病情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咳嗽能力、痰液 性质及量,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01 02 03 04
解释操作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吸痰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清洁、安静,调节适宜 的温度和湿度。
操作步骤详解
核对信息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无误。
吸痰操作
将吸痰管轻柔、迅速地插入气管内,边吸 边旋转上提,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如痰液较多,可间隔3-5分钟再次吸引。

吸痰教学教案模板

吸痰教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吸痰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2. 掌握吸痰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正确的无菌操作观念和急救技能。

4. 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对象:护理专业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护理实训室教学器材:1. 吸痰器2. 吸痰管3. 无菌手套4. 无菌治疗盘5. 消毒液6. 生理盐水7. 湿化瓶8. 记录本9. 评分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吸痰操作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吸痰操作的原理和目的。

二、理论讲解1. 吸痰的基本原理: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吸痰的目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呼吸道感染,改善呼吸功能。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吸痰器、吸痰管、无菌治疗盘等。

2. 患者准备: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头偏向一侧,松开领口,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 吸痰操作:a. 打开吸痰器,调节负压至40-60mmHg。

b. 将吸痰管前端蘸取生理盐水,润滑后插入患者气管,插入深度约15-20cm。

c. 吸痰时,缓慢上下移动吸痰管,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d. 吸痰完毕,拔出吸痰管,关闭吸痰器。

4. 操作后处理:将吸痰管放入消毒液中浸泡,进行消毒处理。

四、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2. 调节负压时,注意患者舒适度,避免损伤气管黏膜。

3.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4. 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宜过深,以免损伤气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掌握情况。

二、分组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 每组轮流进行吸痰操作,其他组员进行观摩和评价。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三、总结1. 教师总结吸痰操作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吸痰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针对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改进。

教学吸痰法教学设计

教学吸痰法教学设计
排出机制
正常情况下,痰液通过纤毛摆动和咳嗽 反射等方式被排出呼吸道。当痰液粘稠 或量过多时,需要借助吸痰法来帮助排 出。
03
常用吸痰方法与技巧
手工吸痰法
手指吸痰法
利用手指的压力和灵活性,将痰液从患者呼吸道中吸出。此方 法适用于痰液较浅、易于咳出的患者。
注射器吸痰法
使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然后将针头插入患者呼吸道, 利用注射器产生的负压将痰液吸出。此方法适用于痰液较深、 不易咳出的患者。
婴幼儿患者
对于婴幼儿患者,由于他们的呼吸道较为狭窄,应使用专门为婴幼儿设计的吸痰器和吸痰管, 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同时,家长或医护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避免对婴幼儿造成伤 害。
特殊患者群体
对于某些特殊患者群体,如昏迷、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无法自主排痰的患者,需要使用机 械吸痰法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此外,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避免交叉感染。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吸痰法的定义和目的
吸痰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吸出的
操作方法,旨在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02
吸痰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等;禁忌症包
括严重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大咯血等。
03
吸痰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呼吸道结构与功能
呼吸道结构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部的通道。
呼吸道功能
呼吸道具有通气、换气、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的功能,同时还是嗅觉和发音 的器官。
痰液形成与排出机制
痰液形成
痰液是由呼吸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尘 埃、细菌和坏死细胞等混合而成的。 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或感染时,痰液分 泌会增多。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注:患者痰多危急时就立即实施操作,然后 再向患者或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2
操作步骤
•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2.环境:清洁、舒适 3. 用物: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等。 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调节负压 4.患者:头转向一侧,颌下铺治疗巾
注:吸痰管选择(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 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管
长约30cm;经气管插管约55cm )
3
操作步骤
• 注:调节压力
成人0.04~0.0533MPa (300~400mmHg)
小儿0.033~0.04MKPa (250~300mmHg)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百分百纯氧 吸入2min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3.吸痰: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 拉吸净痰液),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每 次≤15s,间歇3~5min。 4.肺部听诊:痰鸣音有无减少或消 失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 物分类整理
过气管插管的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 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7
注意事项
•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 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min再抽吸 • 吸痰管一用一换 • 吸痰托盘4小时更换一次
8
痰液黏稠度的判断与处理
• 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无痰液
滞留在管道内壁。提示要减小气道湿化。
• Ⅱ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
5
操作步骤
• 观察与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 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SPO2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6
相关知识
•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

中心负压吸痰法

中心负压吸痰法

吸痰法
[护理目标]
给予病人安全舒适的护理,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操作重点步骤]
1、向病人/家属解释操作的原因、目的、步骤,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风险,取得病人的同意。

2、评估病人的病情、全身及局部情况,评估病人心理状态、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

3、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4、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进行气管内、口腔、咽部吸痰,每次操作注意无负压插管,并更换
吸痰管。

5、操作过程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呼吸、氧饱和度、咳嗽反射、面色、有无呼吸困难及紫
绀,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结果标准]
1、病人对操作表示理解和满意。

2、安全、有效地清除了痰液。

3、教会病人有效排痰的方法,病人能有效咳出痰液。

4、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并采取相应处理。

5、记录准确。

[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中心负压吸痰流程图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完整版)吸痰法教学设计

(完整版)吸痰法教学设计

不同部位吸痰技巧
口腔吸痰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插入口腔后轻轻吸引,避免刺激舌根 和咽部。
鼻腔吸痰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插入鼻腔后轻轻吸引,注意避免损伤 鼻黏膜。
气管内吸痰
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插入气管内轻轻吸引,注意无菌操作。
深部吸痰
对于痰液较深或黏稠的患者,可采用深部吸痰法,即插入 吸痰管至痰液深处进行吸引。但应注意避免过度刺激和损 伤呼吸道黏膜。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和对患者的关爱之心,使 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 运用所学知识技能。
02
吸痰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吸痰法定义及作用
定义
吸痰法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的原理, 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的操作方法 。
作用
吸痰法能够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分 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 呼吸道感染,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操作步骤
详细演示从检查设备、洗手消毒、 戴手套、取吸痰管、连接吸痰器、 吸引负压调节、吸痰操作到结束处 理的完整流程。
注意事项
强调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 项,如保持无菌操作、避免过度吸 引、观察患者反应等。
学员自主练习指导
分组练习
将学员分组,每组配备一套设备 ,在指导老师的监督下进行自主
练习。
呼吸道分泌物性质与危害
性质
呼吸道分泌物包括痰液、鼻涕等,主要由水分、电解质、粘液和细胞组成。
危害
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可能导致呼吸道堵塞、感染、炎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 功能和生命安全。
吸痰法操作原理及步骤
• 操作原理:利用负压吸引器产生的负压,通过吸痰管将呼 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
吸痰法操作原理及步骤
家属沟通技巧

吸痰法及吸痰机的使用ppt学习教案

吸痰法及吸痰机的使用ppt学习教案
周期安排
每次使用后应立即进行初步清洗和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
保养维护注意事项
保持设备清洁
定期擦拭设备外壳和内部管路,确保无污渍和残留物。
检查管路和连接部件
定期检查吸痰管路和连接部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润滑保养
定期对设备活动部件进行润滑保养,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存储环境条件和要求
作用
吸痰法能够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 液,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同时缓解患者因痰液堵塞引起的呼吸 困难、咳嗽等症状。
吸痰原理简述
负压原理
吸痰机通过产生负压,将呼吸道内的痰液吸入吸引管中。负压的大小和持续时 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
液体吸引原理
在吸痰过程中,吸痰管内的液体(通常为生理盐水)能够起到润滑和吸引的作 用,有助于将痰液顺利吸出。
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的形式 ,检验学员对吸痰法及吸痰 机使用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 情况。
实操考核
在模拟或真实场景下,对学 员进行吸痰操作的实操考核 ,评估其操作技能和应变能 力。
案例分析
提供吸痰操作相关的典型案 例,让学员进行分析和讨论 ,检验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综合评估
结合学员在理论学习、实操 练习以及案例分析等环节的 表现,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确定其是否达到培训目标。
详细阐述了吸痰操作的具体步骤、关键技巧以及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ABCD
吸痰机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吸痰机的特点、使用方法以 及日常维护和保养。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重点强调了吸痰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预 防措施,以及发生并发症时的处理方法。
学员掌握情况考核评估方法

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痰术

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痰术

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吸痰术1、用物准备:中心负压表、贮液瓶、无菌治疗盘(无菌治疗碗或一次性弯盘2个内盛无菌生理盐水)、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包数条、连接管、纱布1块、听诊器、无菌治疗巾、手套、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

2、核对医嘱、治疗单:(紧急情况时,护士应以抢救生命为原则)请老师和我一起核对医嘱好吗?X床,XXX,2015年XX月XX日,X点X分,随时吸痰。

——谢谢!3、评估:(带治疗单、听诊器、手电筒)看治疗单→核对床尾卡X床,XXX→你好,我是护士XX,请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好吗?X床,XXX。

阿姨,您感觉怎么样?有点憋气是吗?让我检查一下你肺部的情况→取听诊器听取肺部,听诊顺序:从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侧胸左右部位→肺上部有痰鸣音,呼吸稍快,刚才已经有护士给你做了雾化吸入和拍背,还是咳不出痰来,我准备用吸痰器来帮助你吸痰。

请先让我检查你口腔情况→嘱病人开口,拿手电筒检查口腔黏膜及有无义齿,检查鼻腔黏膜是否完整、鼻中隔是否弯曲或鼻部息肉→你口、鼻腔无异常,你先休息,我去准备用物马上给你吸痰。

4、洗手、戴口罩5、检查用物:一次性无菌吸痰包16号,有效期至201X年XX月XX日,包装完好,无漏气;一次性连接导管,有效期至201X年XX月XX日,包装完好,无漏气。

把中心负压表连接到中心负压插孔,打开连接导管连接到中心负压表,正确连接贮液瓶,打开中心负压表检查是否正常。

一次性无菌吸痰包16号,有效期至201X年XX月XX日,包装完好,无漏气。

推用物到床前。

6、核对解释:(手持治疗单)您好!我是护士XX,请再次告诉我您的床号和姓名好吗?X床,XXX→让我再看一下您的手腕带好吗?→X床,XXX→阿姨,我已经准备用物来给你吸痰,请您配合我好吗?7、取体位,头偏向护士侧,颌下垫治疗巾→调高吸氧流量8、连接管道试吸:打开中心负压表,调节吸引压力(成人为-300~-400mmHg,儿童为-250~-300 mmHg)→打开无菌盘→打开吸痰包→戴手套(右手)→用戴手套的手取吸痰管→连接吸引导管试吸生理盐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痰负压的选择
• 负压1MPa=1000KPa=7600mmHg • 本视频0.019MPa—0.026MPa
144-197mmHg • 李晓妍等(212±48)~(354±33)mmHg
164,260 321,387
低氧血症
心跳停止 甚至死亡
血流动力 学异常
吸痰不当 并发症
气道损伤 肺不张
支气管痉 挛
区别






爱 全 乐
普 米 克 令

吸痰用物
• 吸痰管 • 口咽通气道 • 吸痰器
吸痰管
• 吸痰管由无毒医用高分子材料精制而成, 并作防静电硅化处理。管径在1.67-6mm之 间。
口咽通气道
120mm 110mm 100mm
40mm
吸痰器的种类
• 脚踏式吸痰器:已被淘汰 • 手持吸痰器 • 电动吸痰器
手持吸痰器
•适用于无电源无医疗 设施紧急情况下的吸痰 或在野外进行急救情况 下的吸痰。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吸引力大、结构紧凑、 便于携带、成本低、可 重复使用等特点。
手持吸痰器的结构
使 用 方 法
负压吸引器
负压吸引器
吸痰方法
经口鼻吸痰 经气管切开吸痰
经口鼻吸痰
• 置口咽通气管可防止舌根后坠 • 吸痰管由口咽通气管内插入的深度较
思路
• 概况及肺部结构 • 吸痰前肺部护理 • 吸痰用物 • 吸痰方法及并发症 • 气道湿化及膨肺
适应症
• 危重、昏迷、老年人、全麻未醒、大手术 后和胸部创伤
• 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阻塞而出现各种 呼吸困难症状及各种原因不能有效咳嗽的 病人
• 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病人
肺部护理
•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 翻身扣背排痰 • 肺部震荡仪
鼻腔深5~6cm,刺激咳反射的作用较 强,使呼吸道深部的痰液能咳至上呼 吸道,有利于痰液的吸引
经气管切开吸痰
有效吸痰
• 吸痰前:心理护理 预防吸氧 肺部护理 适宜型号的吸痰管
• 吸痰中:严格控制负压 保持吸痰管通畅 控制吸痰时间<1无菌操作(由内至外)
刘静兰 ,刘琼.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 [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 (15):1826-1827
气道湿化
• 生理盐水 • 蒸馏水 • 2.5%碳酸氢钠 • 2.5%碳酸氢钠+0.45%NaCl
膨肺
• 改善肺通气/换气的功能 • 缓慢吸气使通气量增加,扩张了小气
道,使原有塌陷萎缩的肺泡扩张,肺 泡充分开放,生理无效腔减少,提高 血氧饱和度
负压吸痰法
2012-5
索引
• 男性 94岁 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术后 • 治疗:
持续心电吸氧 口腔护理 Qd8 、气管切开小换药 Qd8 经口腔及气管切开吸痰 Q1h 膨肺 Qd8 持续湿化,NaHCO3 125ML+NaCl 125ML
学习目标
了解吸痰的种类 掌握有效吸痰的方法 了解气道湿化及膨肺原因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