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

吸痰技术完整ppt课件
01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避免过粗或 过细。
02
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过猛 或插入过深。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 吸痰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患者缺 氧。
03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 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并注
意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
04
观察患者反应及分泌物性质
01
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 呼吸、心率等变化,如有异常立
定期消毒设备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定期对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护理,减 少口腔内细菌数量,降低呼吸道感染 风险。
对吸痰设备及相关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确保设备清洁卫生,降低感染几率 。
出血处理措施
轻柔操作
在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动作 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患者气道,
减少出血风险。
观察出血情况
密切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如出血 量、颜色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
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பைடு நூலகம்。
03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吸痰频率和方 式,保持呼吸道通畅。
02
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 及气味,及时做好记录。
201 4
04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 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等辅助治
疗。
04
吸痰技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感染预防措施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吸痰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规范,包括戴无菌手套、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等,以减少交叉感 染的风险。
考核标准与流程
• 综合评价: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结果,对学员的吸痰 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考核标准与流程
理论考核
采用闭卷考试形式,由专业教师出题并阅卷评分。
实践考核
由专业教师或临床医护人员担任考官,对学员的吸痰技术操作进 行评分。

《负压吸痰法》课件

《负压吸痰法》课件
1 消毒注意
吸痰器和相关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2 观察患者
在吸痰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安全和舒适。
3 遵循规范
严格遵循负压吸痰法的操作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正确、有效。
负压吸痰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改善呼吸困难,促 进患者康复。
局限性
负压吸痰法对部分患者可能不适用,如过敏或 有呼吸道狭窄的患者。
结论和建议
在适用的情况下,负压吸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呼吸困难,促进病情康复。 在使用时,要严格遵循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负压吸痰法》PPT课件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负压吸痰法》。了解负压吸痰法的定义和原理,以及负 压吸痰器的工作原理。
负压吸痰法的适用病症
肺炎
负压吸痰法可有效清除肺部痰液,帮助治疗肺炎等呼吸系统感染。
气管炎
吸痰可缓解气管炎症状,减轻炎症对气道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呼吸舒适度。
支气管扩张症
通过负压吸痰法,可以清除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体内的痰液,缓解症状,改善呼吸。
负压吸痰法使用的步骤
1
准备工作
准备好负压吸痰器和各种辅助设备,确保消毒干净。
2
功效
了解吸痰的功效和目的,根据患者的需求确定吸痰的频率和力度。
3
技巧
学习正确的吸痰技巧,包括姿势、吸痰器的操作和观察患者的反应。
4
术后处理
结束吸痰后,清洗吸痰器和其他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做好消毒工作,准备下一次使用。
负压吸痰法的注意事项

2024版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2024版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引言•负压吸痰术的操作步骤•负压吸痰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负压吸痰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负压吸痰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负压吸痰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引言目的和背景目的介绍中心负压吸痰术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医护人员对该技术的认识和操作技能。

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心负压吸痰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掌握该技术对于提高患者呼吸道通畅度、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负压吸痰术的定义和原理定义负压吸痰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通过特定的吸引装置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吸出的技术。

原理负压吸痰术通过产生一定的负压,使得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被吸入吸引装置中。

在吸引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吸引装置的性能,调整合适的负压值和吸引时间,以确保吸引效果并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负压吸痰术的操作步骤评估患者解释过程准备物品检查设备术前准备01020304了解患者的病情、呼吸道状况、吸痰指征及配合程度。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负压吸痰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备齐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管、无菌手套、治疗巾、无菌生理盐水等物品。

检查负压吸引装置的性能是否完好,调节合适的负压值。

安置体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取半卧位或坐位,头偏向一侧。

核对信息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开始操作。

连接吸引装置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装置连接,确保连接紧密、无漏气。

观察病情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吸痰操作戴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轻轻插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吸除呼吸道分泌物。

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将使用过的吸痰管、手套等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置。

协助患者清洁面部,保持舒适。

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吸痰效果及患者反应。

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中心吸氧及负压吸痰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或误吸的异物吸出,达到清理呼吸道,改善通气功能。

原理:负压吸痰器的原理是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
源后,用吸痰器的吸引器的马达带动偏心轮,从吸气 孔吸出贮液瓶及安全瓶内的空气并由排气孔排出,这 样周而复始转动,使两瓶内产生负压将痰液吸出。用 吸痰装置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 误吸的呕吐物吸出的方法。负压吸痰器是非常好用的。
氧气流出量和吸氧浓度对照表
流量(L/min) 0 1 2 3 4 5
吸氧浓度(含氧百分比)
21%
24~25%
28~29%
32~33%
36~37%
40~41
吸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计 算: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PPT课件 11
普通给氧方法有三种:
1 )鼻导管或鼻塞给氧。氧流量成人 1~3L/min, 婴 幼儿 0.5~1L/min ,吸入氧浓度可达 30~40% 左右, 此法只适用于血氧分压中度不降患者,鼻堵塞、 张 口 呼 吸 者 效 果 不 好 。 2)面罩。面罩置于患者口鼻前,略加固定而不密 闭。氧流量成人3~5L/min,婴幼儿2~4L/min,吸 入氧浓度可达 40~60% 左右。此法较舒适,可用 于病情较重,氧分压下降较明显的患者。 3 )头罩给氧。常用于婴儿。将患儿头部放在有 机玻璃或塑料头罩内,吸入氧浓度与口罩相似, 但所需氧流量更大。此法吸入氧浓度较有保证, 但夏季湿热时,罩内温度和湿度都会较室温罩外 尤高,患儿感到气闷不适,而影响休息康复。

PPT课件
28
PPT课件
29
谢谢聆 听······
PPT课件 30
PPT课件
7
吸氧的目的:
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 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 的水平,促进代 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 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 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 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中心负压吸痰术ppt课件
过气管插管的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 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10
注意事项
•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 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min再抽吸 • 吸痰管一用一换 • 吸痰托盘4小时更换一次
吸痰顺序:气管切开(插管)、口腔、鼻腔
11
痰液黏稠度的判断与处理
• 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无痰液
7
操作步骤
• 实施:1.连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3.吸痰(用镊子或带手套操作):左
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先吸 气管,再吸口鼻腔。每次≤15s,间歇 3~5min。
4.肺部听诊:痰鸣音有无减少或消失(听诊顺
序:由肺尖开始,由上而下,前胸(锁骨中 线)到侧胸(腋中线)再到后背(肩胛间区)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我们
医院使用的一次性吸痰袋,用后丢弃,外用
储痰瓶浸泡消毒待干备用。
8
操作步骤
• 观察与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 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SPO2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9
相关知识
•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
3
操作步骤
• 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及手腕带 • 评估:病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有无
呼吸困难和发绌)、吸痰前必须评估SPO2 是否下降、口鼻腔情况、气管导管的位置 和固定、痰液的量和黏稠情况、听诊有无 痰鸣音(叩背)、心理状态和合作能力等
• 拍背顺序:由外向内,由下向上,从肺向
上拍
4

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ppt课件

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12
操作流程: 介绍常用的 两种方法: 口鼻吸痰和 气管吸痰法
1、口鼻吸 痰法
ppt课件
13
(1)备齐用物,推至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根据病 人的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一般成人0.02-0.04MPa;
儿童<0.02MPa,用生理盐水试吸,关上开关。
(3)开动吸引器,将压力调至13.3~16 kPa(100~ 120 mmHg),不超过16 kPa (200 mmHg)。
吸痰管最大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负压不 可过大,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患者气 道.
(4)将灭菌生理盐水倒入无菌罐内,打开吸痰管,暴 露末端,戴上手套右手保持无菌,取出吸痰管。
(8)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 同时注意痰液的性质、量、色等,作好记录。
(9)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10)脱手套,洗手。记录吸痰情况。
ppt课件
15
2、气管切开吸痰法
ppt课件
16
(1)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气管内吸痰。指征包括:呼吸 音粗糙、咳嗽、呼吸频率加快。
(2)备齐用物,推至床边,向病人(清醒者)或家属 (昏迷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负压吸痰法
ppt课件
1
负压吸痰法的应用
一、定义:吸痰法是指用吸痰装置经口、
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及误吸的呕 吐物吸出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负压吸痰法、 中心管道吸痰法、注射器吸痰法、口对口吸痰 法等。
二、负压吸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
预防吸入性肺炎、 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发 生。
ppt课件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024版吸痰法ppt课件

2024版吸痰法ppt课件
24
特殊情况下吸痰法应用
人工气道患者吸痰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需定时进行气道内吸引以保持气道通畅。在吸痰前需给予高 浓度氧气以提高患者的氧储备,然后断开呼吸机连接,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插入气道内吸 引。
危重患者吸痰
对于危重患者,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在吸痰时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在吸痰前应给予充分氧合,并在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 者安全
关注患者舒适度,提高人文 关怀
加强团队协作,优化操作流 程
01
02
03
04
2024/1/26
29
05
THANKS
2024/1/26
30
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患者口腔护理
对患者口腔进行定期清洁和护理, 减少口咽部病原菌的定植和感染
风险。
2024/1/26
19
出血、窒息等紧急情况处理
2024/1/26
立即停止吸痰
01
在吸痰过程中出现出血、窒息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吸痰
操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采取急救措施
0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吸氧、
9
02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2024/1/26
10
患者病情评估
01
评估患者呼吸状况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了 解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2024/1/26
02
评估咳嗽能力
03
评估痰液性质
了解患者咳嗽的强度和有效性, 判断是否需要吸痰来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
观察痰液的量、颜色和黏稠度, 以便选择合适的吸痰方法和器械。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

吸痰护理技术ppt课件

吸痰护理技术
16
吸痰法的操作步骤(2)
• 吸痰前后给高流量氧气吸入2-3分钟 • 机械通气吸痰前后给吸2-3分钟100﹪的纯氧 • 吸痰
• 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 若气管切开吸痰: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 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15s, • 间歇3~5min再吸第二次,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抽吸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处,再抽口鼻处,吸痰管一用一换,注意无菌操作。 • 抽吸: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 肺部听诊:湿啰音有无减少或消失 • 观察:气道通畅度、呼吸是否改善、吸出痰液的色、质、量 (患者上有心电监护仪的,可同时观看显示屏显示的生命体征、SpO2数据是否 正常) • 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用物按规定分类处理 • 记录:记录吸痰时间,病人情况,吸痰量、性状、颜色
吸痰护理技术
21
吸痰护理技术
22
吸痰护理技术
23
吸痰法
【注意事项】 • 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及连接; •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应更换吸痰管; • 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黏膜损伤; • 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气吸入、雾化吸入,
提高效果;
• 贮液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 • 每次吸痰时间<15秒,以免造成缺氧。
14
吸痰盘
吸痰护理技术
15
吸痰法操作步骤(1)
•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解释 •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成人为20kPa,儿童
≤13.3kPa) • 检查: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 体位: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向操作者 • 试吸:连接吸痰管,少量生理盐水试吸力同时湿润导管前端 • 插管:过管时阻断负压

吸痰ppt课件

吸痰ppt课件
将吸痰管与负压吸引器连 接,确保连接紧密,避免 漏气。
负压吸引
开启负压吸引器,将痰液 吸入吸痰管内,注意控制 吸引的时间和力度,避免 过度吸引导致患者不适。
旋转退出
在吸引过程中,可轻轻旋 转吸痰管并缓慢退出,有 助于将痰液带出。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保持患者舒适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舒 适,避免过度刺激导致患者不适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吸痰的方法和步骤
02
评估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正确连接吸引器,调节负压
0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遵循无菌原则,进行吸痰操作
观察患者反应和吸出物情况 ,做好记录
吸痰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注意患者安全,避免误 吸和窒息
避免过度吸引和损伤呼 吸道黏膜
或咳嗽。
观察患者反应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异常情 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医生。
预防并发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 感染;同时注意控制吸引的时间和 力度,避免过度吸引导致呼吸道黏 膜损伤等并发症。
04
吸痰后处理措施
观察患者反应及生命体征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 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 应措施。
加强患者护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患 者咳嗽排痰,定期翻身拍背等 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估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 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患者营 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 物治疗或电复律等处理措施。

最新吸痰技术 课件PPT课件

最新吸痰技术 课件PPT课件

操作步骤
吸痰:吸痰管插入10~15cm 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 若气管切开吸痰,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 口 (鼻)部
操作步骤
➢ 手法:左右旋转,向上提出 ➢ 抽吸:吸痰管退出时,用生理盐水抽吸 ➢ 观察:气道通畅、患者反应、吸出液色、
质、量 ➢ 安置患者、整理消
•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
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 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 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 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企业标准一般 以“Q”作为企业标准的开头。
吸痰技术 课件
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 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如: 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
吸痰装置-负压装置
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
中心负压装置 吸引器管道连接到各 病房床单位,使用时 只需接上吸痰导管, 开启开关,即可吸痰
➢ 教育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应及时吸出,确保 气道通畅,呼吸改善,缺氧纠正。
• 你知道技术标准编号中GB、 GB/T、JGJ、CECS、DB、QB分 别代表什么意思?
• GB国家标准 • GB/T国家推行标准 • JGJ建筑行业标准 • CECS工程部推荐标准 • DB地方标准 • QB企业标准
返回
• 国家标准(GB)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
管机构批准发布,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 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 协调项目分工,组织制定(含修订),统 一审批、编号、发布。法律对国家标准的 制定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 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及手腕带 • 评估:病情、意识状态、呼吸情况(有无
呼吸困难和发绌)、吸痰前必须评估SPO2 是否下降、口鼻腔情况、气管导管的位置 和固定、痰液的量和黏稠情况、听诊有无 痰鸣音(叩背)、心理状态和合作能力等 • 拍背顺序:由外向内,由下向上,从肺向 上拍
操作步骤
中心负压吸痰术
吸痰术
• 吸痰术:是通过负压吸引的方法,经口、
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以保 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 • 吸痰的目的: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 性肺炎、肺不张、室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适应症
• 危重、昏迷、老年、全麻未醒、大手术后
和胸部创伤等,呼吸道被呕吐物、分泌物 阻塞而出现各种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各种原 因不能有效咳嗽的病人,气管切开及气管 插管的病人。
操作步骤
• 注:调节压力
成人40~53.3KPa(300~400mmHg) 小儿33~40KPa(250~300mmHg) 患者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min
• 实施:1.连接吸痰管,试吸力,湿润导管
2.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 3.吸痰(用镊子或带手套操作):左 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先吸 气管,再吸口鼻腔。每次≤15s,间歇 3~5min。 4.肺部听诊:痰鸣音有无减少或消失(听诊顺 序:由肺尖开始,由上而下,前胸(锁骨中 线)到侧胸(腋中线)再到后背(肩胛间区) 5.整理:患者体位舒适、清洁,我们 医院使用的一次性吸痰袋,用后丢弃,外用 储痰瓶浸泡消毒待干备用。
注意事项
• • • •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痰液黏稠者可雾化或拍背3~5min再抽吸 吸痰管一用一换 吸痰托盘4小时更换一次 吸痰顺序:气管切开(插管)、口腔、鼻腔
痰液黏稠度的判断与处理
• Ⅰ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无痰液
• •
滞留在管道内壁。提示要减小气道湿化。 Ⅱ度(中度黏痰):痰液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 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易被水冲洗干净。 提示气道湿化较满意,可维持目前的气道湿化量。 Ⅲ度(重度黏痰):痰液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 色,吸痰后有大量痰液滞留在管道内壁,不易被 水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机体脱水, 需要增加气道湿化的量。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 观察与记录
1.观察呼吸是否改善、痰液吸引情况,有 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SPO2情况 2.记录痰量、性质、颜色
相关知识
• • • •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25cm,原则上超 过气管插管的长度,插管至合适深度,遇 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 告知:1.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2.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 合作
注:患者痰多危急时就立即实施操作,然后 再向患者或家属作适当的解释
操作步骤
• 准备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2.环境:清洁、舒适 3. 用物:吸引装置、吸痰管、听诊器等。连 接并检查吸痰装置(我们的要装负压瓶),调节负 压 4.患者:头转向一侧,颌下铺治疗巾 5.昏迷病人要准备开口器压舌板 注:吸痰管选择(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2) 长短合适(经口鼻吸痰、气管切开的吸痰管长 约30cm;经气管插管约55c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