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中的10个常用术语解释
影评词汇
影评词汇张力淋漓尽致意蕴诠释视觉冲击力精神的洗礼共鸣心与心的交织名言电影书写的影片,籍影像与声音的关系来表达,而非靠(演员或非演员的)动作和声调的模仿。
它不分析,也不解释。
它重组。
——罗伯特·布烈松(法国)要更好地理解一部影片的倾向如何,最好先理解该影片是如何表现其倾向的。
——安德烈·巴赞(法国)我现在已经老了,人越老想得越深,水面上的事情我已经抓不住了,我在水底思想。
——让-吕克·戈达尔(法国)当幻想转向爱情时,直觉却并不总是跟随。
——艾里克·侯麦(法国)电影艺术的基础在于剪辑。
——普多夫金(前苏联)演员也同样是人,与别人并无差别。
作家、画家或音乐家可以躲到角落里去舔净他的伤口,但演员却要站在大庭广众面前忍受这种伤痛。
——莫琳·斯特普尔顿(美国)我的电影从来无意写实,它们是镜子,是现实的片断,几乎跟梦一样。
——英格玛·伯格曼(瑞典)我对情节的发展、事件的串联并没有兴趣,我认为我的电影一部比一部不需要情节。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苏联)让一个人置身于变幻无穷的环境中,让他与数不尽或远或近的人物错身而过,让他与整个世界发生关系:这就是电影的意义。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前苏联)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基亚罗斯塔米(阿巴斯)。
——让-吕克·戈达尔(法国)很难找到确切的字眼评论基亚罗斯塔米(阿巴斯)的影片,只须观看就能理解他是多么了不起。
雷伊去世的时候我非常伤心。
后来,我看到了基亚罗斯塔米的影片,我认为上帝派这个人就是来接替雷伊的。
感谢上帝。
——黑泽明(日本)梦想要根植于现实。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我曾反复说过,我作为一个电影人,拍了一部电影的话,观众就应当从这一部电影中,看到100部他们自己的电影,每一名观众都可以看到他自己的电影,这就是我所力争做到的。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伊朗)我更喜欢让观众在影院里睡着的电影,我觉得这样的电影体贴得让你能好好打个盹,当你离开影院的时候也并无困扰。
影评常用词汇
影评常用词汇:
暗示贯穿强化强调衬托描绘抒发谱写精当塑造阐释意念修饰触及反衬弘扬震撼演绎铺垫深化升华表彰表征昭显彰显凸显昭示汇聚互动生成衍生浮躁自律客体主体受众律动体味把玩追求追问探究理念感念互渗意象意境再现表现突变碰撞诠释神化共鸣韵致迸发饕餮澎湃灵动讴歌意蕴惟妙惟肖写实风格心灵的颤栗感情的倾泻
心灵的慰藉视觉美感听觉美感
感染力独具匠心淋漓尽致熠熠生辉欣赏性视觉奇观
视听盛宴心灵鸡汤人文关怀。
弄懂的这些“黑话”,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戏迷!
弄懂的这些“黑话”,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戏迷!戏班中行话,无尽无穷,一举一动都有名词,所谓后台术语者是也,凡容易了解者如“马前”“马后”等等术语,差不多外行按话思意,即可知之,但其中许多为外界人不解,如能尽知,亦有趣味,今特将各种术语详注如次。
「撞」:戏中遇有冲突抵触处,曰撞,如配角与正角发生此种情事,必曰有撞。
「砸」:演戏屡次出毛病,谓之砸,一戏中得有许多倒好,曰砸得唏拉哗拉。
「露」:演戏精彩夺目,得彩声不绝,所谓之露脸是也,何时登台,亦曰何时露。
「粉」:演戏亵媟之谓,一曰浪,又曰劲儿。
「啃」:两角演戏,互相用力谓之啃。
「涮」:口是心非之谓。
「脱节」:台上之戏已至终场,下场之戏尚未扮好,谓之脱节。
「亮场」:因脱节乐声不止,许久不见演员出台,谓之亮场。
「彩钱」:又名黑钱,凡扮戏中之穿孝者,穿各种兽衣者,及扮死尸或扮神鬼,均有彩钱。
「前啦」:彼此向无笑谈,忽而玩笑者,谓之前啦。
「气椅」:剧中人受激刺作气绝式时,谓之气椅。
「黑杵」:演剧人因受累过重,在本戏份以外,另送钱若干,不令外人知之者,谓之黑杵,票友演戏暗中使钱者,亦谓之黑杵。
「全腿」:演员所得戏份不按原定规约付给,谓之全腿。
「安啦」:又名安眼贼,即举止言谈概无顾忌者是也。
「切口」:念白不脱土音。
「坐包」:凡遇堂会,角本不敷支配,须指定数人担任零碎,遇有缺角即行庖代,戏完始能卸责,坐包云者,即谓一日之戏包于一人,且须坐而代之,又名底包。
「分包」:包戏分任配角之谓,凡有能力之演员,平时总觉有人拦挡,藉分包之机,即可一跃而出。
「全箱」:一日之戏,戏衣俱备者,谓之进全箱。
「软包」:为节省金钱按戏用衣,谓之起柔包。
「单摘」:演员穿特殊之戏装谓之单摘,票友多此行为。
「兽形」:手下扮飞禽走兽之谓,每扮一次,必另外得有辛苦钱,后台固有定例。
「放水」:唱时忽忘戏词,混用他剧词句,谓之放水。
「率腔」:唱时陡使好腔,出人意外,博得看客全彩者,谓之率腔,又曰真率。
「贫腔」:行腔使调,任意延长,发音奇异,听之刺耳,谓之贫腔。
影视艺术的常见词汇
影视艺术的常见词汇据360教育集团介绍:Aberration 像差摄影影头因制作不精密,或人为的损害,不能将一点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聚焦于底片感光膜上的同一位置,使影像变形,或失焦模糊不清。
Absolute Film 绝对电影一种用抽象图形来诠释音乐的影片。
由德国羊肠小道前卫电影导演奥斯卡费辛格于1925-1930年首创。
Abstract Film 抽象电影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电影术语以及解释Academic Editing 学院式剪接一种仔细依循电影剧情发展过程的剪接方式。
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
因这种剪接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接本身的注意,有时也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最常用的剪接方式之一。
Academy Aperture 影艺学院片门由美国影艺学院推行的一种电影片门规格,主要是用于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
此种规格宽高比例为1.33:1。
亦称academy Frame。
Academy Awards 奥斯卡金像奖美国影艺学院于197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颁给表现杰出的电影工作者。
每一个奖项最多有五个提名。
个人项目奖,可以提高演员或电影工作者的身价。
Academy Leader 影艺学院导片依据影艺学院所设定的标准,连接在放映拷贝首尾的一段胶片。
导片中含有一系列倒数的数字、放映记录和其他信息,便于放映师装片和换片。
导片不仅有保护影片的功能,同时可使放映机从起动到第一格画面到达放映机片门之前,达到正常的放映速度。
Academy Mask 影艺学院遮片由影艺学院规画出来的一种遮掩摄影机部分片门的装置。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 Science 美国影艺学院(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大陆)成立于1927年,宗旨是“提升电影媒体的艺术品质,提供电影工业不同部门及技术的普遍交流,促进动技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代表作,追求其既定的多元化目标”。
电影评论中的常用术语
电影评论中的常用术语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或是在家中舒适地观看一部电影后,常常会有一种想要表达自己感受和见解的冲动。
这时候,电影评论就成为了我们分享观点的重要方式。
而在撰写电影评论时,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术语,它们能够更准确、更深入地传达我们对电影的看法。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电影评论中的常用术语吧。
首先是“剧情”。
剧情是一部电影的核心骨架,它决定了故事的走向和发展。
一个好的剧情应该是紧凑、连贯且富有逻辑性的。
比如,在悬疑片中,剧情的反转和惊喜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而在爱情片中,剧情的细腻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则更能打动人心。
当我们评价剧情时,可能会用到“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平淡无奇”“漏洞百出”等词汇。
“角色塑造”也是评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角色是否立体、丰满,能否让观众产生共鸣或情感上的连接,直接影响着电影的质量。
一个成功的角色塑造,能够让观众深刻地记住并喜爱上这个角色。
我们可能会说某个角色“性格鲜明”“形象生动”“过于单薄”或者“缺乏深度”。
“导演手法”涵盖了导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和风格。
比如,镜头的运用、画面的构图、场景的调度等。
如果导演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就可以为电影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像“镜头语言丰富”“画面极具张力”“调度流畅自然”等都是对导演手法的正面评价。
“表演”方面,演员的演技是决定电影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出色的演员能够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中。
我们会称赞演员“演技精湛”“入木三分”,也会批评某些表演“浮夸做作”“生硬刻板”。
“主题”是电影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有着深刻的主题,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
主题可以是关于人性、社会问题、爱情、友情等等。
当我们评论主题时,可能会说“主题深刻”“发人深省”“立意新颖”或者“主题模糊”。
“摄影”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丽的画面、合适的光影效果能够大大提升电影的观赏性。
“摄影精美”“色调舒适”“光影运用巧妙”等都是对摄影的赞美之词。
影视名词术语
影视表演台词术语●NG:演员在现场拍摄时,表演出现失误,或表演不到位。
●表现人物:演员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将所扮演人物的性格、思想、行为,按照导演的意图、设想,正确表现出来。
它是理解人物的成果。
●表演动作:它是一种表演心理动作,指演员扮演的人物流露出内心活动,表达思想感情。
并能对观众起到影响的作用。
从而推动剧情的发展和面部活动及姿态。
●表演技能:指演员运用各种表演技术和手法。
创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表演派:演员不把体验作为重要的表演元素。
而是冷静周密而理智地表现自己所设计的人物形象,去寻找自然流露的外部形式,并按照确定下来的理想范本在表演中体现出来。
●表演情绪:指演员在创作时的一种心理反应。
演员受到某种刺激时便会产生这种心理反应,引起动作表现,形成一系列的有逻辑的行为动作。
演员的表演正是通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刺激,产生某些情绪及行为动作来体现人物形象。
●大动作:演员在表演时走动、坐起、立、卧等幅度较大的动作。
●单位和任务:一种演员对人物进行分析研究的方式。
一个任务的发展是由许多紧密联系的单位组成的,这一单位都含有一个人物,即人物的动作的意图。
演员在阅读剧本得通过这种辅助手段,使演员注意细节的体现,重视人物动作的表演,在任务的动作中产生新的思想感情和动作冲突,创造性的完成对人物的塑造●动力:能将各种表演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产生表演效果的力量。
情感、智慧和意志是三种不可分割动力。
三种动力中情感是最重要的,是表演创作的结果。
智慧提供了想象力,假使,规定情境等表演元素去刺激起情感。
意志则推动这些元素工作。
从智慧开始经由意志而达到情感,是整个创作的过程。
●动作线索:人物为演员提供的内在逻辑性的发展规律。
动作线索在有对话或无对话的场面中都应该是连续不断的。
演员在表演中至始至终都保持动作线索的完整,使人物的行为具有思想性、完整性和连贯性。
●对象点:演员在某一动作中集中注意的对象。
表演中演员对镜前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容易,而对较远的一个对象点集中注意较困难。
影视批评复习
名词解释:1.现实主义批评现实主义批评的哲学基础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强调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并由此确定了艺术批评中“真实性”的原则。
它强调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结合,即艺术作品一方面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一方面要有社会主义的倾向性。
现实主义批评的主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①电影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当下现实或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态势是否符合现实或历史逻辑;②人物性格发展是否符合现实或历史逻辑;③电影创作手法是否与整部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相吻合;④电影作品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 类型批评类型批评是西方最流行的学术性批评类型之一,这是因为被归类的对象是知识的一个基本方面。
类型批评关心的是通过辨别和描述一组文本中基本的结构上的类似性来确定类型的范畴。
除了对某个类型的特定文本范例的比较性评价,该方法也从历史的、技术的、意识形态的、和美学的角度来描述和说明类型的演变。
3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是70年代推动西方电影研究兴起的最重要的社会运动和文化批评话语之一。
在电影批评和理论中,性别问题成为分析中心的思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对女性形象、女性制作者、和女性观众的理解,并要求重新确定电影研究的规则。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主要贡献是把性别问题引进了以前无视性别的“机器理论”和精神分析等批评方法,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和分析在影视文本中性别的建构。
介入了批评和文化生产两个方面。
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论,女性主义在所有的知识形式和质询领域内都提出了有关性别和性别等级的重要观念。
女性形象一直是电影和有关视觉媒体的中心特征。
4 后现代主义批评在哲学领域里,后现代主义的辩论集中在对“普遍的”或包容一切的思想和阐释系统的越来越严重的怀疑。
它强调社会和文化“现实”和个人身份的异质性和片断性,以及对它们统一的、全面的理解的不可能性。
在文化实践中,“后现代”的则反映了对在艺术和设计中的现代主义的价值和进步越来越缺乏信心5 场面调度原指“放入场景中”(放在摄影机前),指独立于摄影机位置、镜头运动以及剪接之外的所有电影影像要素(虽然观众所见的都是这些要素综合合成的影像)。
(完整版)影视批评
(名词解释)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想通过分析人的精神活动,找到隐藏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终极原因。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人格系统理论、潜意识论和梦的解析,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名词解释)2、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
人的精神活动好象冰山,只有很少部分浮现于意识领域,具决定意义的绝大部分都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
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总是处在无意识领域,本我包藏着力比多即性欲的内驱力,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
(简答)3、人格系统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完全隐没在无意识之中,它主要由性的冲动构成。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欢乐、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和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
自我的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拐进人格的协调发展。
自我是有逻辑、有理性的,并具有组织、批判和综合的能力。
遵循“唯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在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想的东西,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它是禁忌、道德、伦理的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
4、梦的解析与意义:梦的意义是愿望的实现(欲望的达成)是一种意愿的满足。
梦的工作通过四种机制得以完成:浓缩、一致、具象化、二次加工。
梦的工作将身体刺激、白日经历和残余和梦思维转换为一系列的形象,即完成一次具象化的过程。
在这一具象化的过程中,梦思维中的童年记忆、尤其是创伤情境经过浓缩或一致化的“处理”,使之连贯地呈现在梦境中的“故事场景”里。
二次加工指梦的工作对梦境进行修饰。
这一修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避开超我的审查机制和超我的禁令。
它去掉梦境中的“毛边”——因为使梦得以出现的生理机制正是为了保证睡眠,如果梦中的场景“冒犯”或刺激了超我的审查机制,我们便会从梦中惊醒。
二次加工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则是使梦中的“情节”相对的统一流畅,具有某种可理解性与逻辑性,而不是纯粹地混乱与浑沌。
影评常用词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影评常用词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影评是评价电影的一种文体,它能够提供对电影内容、表现形式和艺术性的深入分析和评论。
在撰写影评时,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固定的词汇来描述和评价电影的各个方面。
这些影评常用词汇既能提炼出电影的核心特点,又能准确地表达观影者的观感与情绪。
因此,在了解和运用这些常用词汇时,能够使影评更具说服力和准确性。
本文将对影评常用词汇进行全面的介绍,并分析它们在影评中的意义和用法。
首先,我们将对这些词汇进行分类和梳理,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使用场景和含义。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析每个常用词汇的具体用法,并给出实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运用技巧。
最后,我们将总结影评常用词汇的重要性,并强调它们在影评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了解和掌握影评常用词汇对于写作高质量的影评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提升影评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的特点和内涵,提供更准确的观影指导。
因此,本文旨在为广大影评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影评常用词汇指南,帮助读者在影评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开始介绍影评常用词汇的背景知识,为读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文章,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清晰明了。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够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且能够顺利地引导读者逐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让读者对影评常用词汇的重要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正文部分会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包括背景介绍和影评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背景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影评的背景和特点,为后续的讨论打下基础。
接着,对于影评常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词汇,从而提高对影评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最后,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影评常用词汇的重要性。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是指用来描述和解释电影内容、场景和技术手法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解说术语:
1. 镜头:指电影镜头的视角和构图。
如全景镜头、特写镜头等。
2. 剪辑:指将不同镜头或场景进行剪切和组合的技术。
如跳切剪辑、融合剪辑等。
3. 特效:指在电影中使用的视觉和声效处理技术,用于创造虚拟的场景和现象。
如CGI特效、爆炸特效等。
4. 剧情:指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如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
5. 影片风格:指电影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如黑色电影、实验电影等。
6. 导演手法:指导演在电影创作中采用的独特技法和表现手段。
如快速剪辑、镜头运动等。
7. 声效:指通过音响技术制作的电影音效。
如背景音乐、配乐、环境声等。
8. 摄影:指电影摄像技术和摄影技巧。
如镜头运动、光影处理等。
9. 配乐:指为电影制作的原创音乐或已有音乐的选取和运用。
10. 插叙:指电影中通过旁白或文字展示来说明情节的手法。
11. 惊悚:指一种以制造紧张、恐怖和不安为目的的电影类型。
12. 喜剧:指一种以幽默和滑稽为主要手法的电影类型。
13. 动作:指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动作演员表演为主要特点的
电影类型。
14. 科幻:指以科学和未来科技为背景的电影类型。
15. 纪录片:指以真实事件、人物和事实为素材的电影类型。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影作品,也是电影评论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电影鉴赏术语整理
1. 摄影术语
- 镜头:摄影机拍摄画面的视野范围。
- 镜头焦距:表达影像中主体与摄影机的距离感。
- 光影:通过灯光与阴影的运用,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 剪辑:将多个画面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组合和调整。
- 色彩:影片中使用的色调和色彩搭配。
2. 导演术语
- 导演手法:影片中导演采用的独特技巧和方法。
- 镜头语言:导演通过摄影技巧传达情感和主题。
- 剧情结构:影片的故事架构和情节发展。
- 视觉风格:导演对画面美学的独特追求和展现。
- 音乐选用:影片中音乐的选择和运用。
3. 剧本术语
- 情节:影片中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 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 开端:影片开头的情节展示和引入。
- 结局:影片的最后情节和故事解决方式。
- 过渡:情节之间的衔接和转场。
4. 演员表演术语
- 演技:演员在影片中的表演技巧和能力。
- 表情:演员通过面部表情传达角色的情感。
- 肢体语言:演员通过身体动作传达角色特点和情感。
- 口型:演员嘴唇的动作和发声配合。
- 表演风格:演员在表演中展现的独特方式和个性。
5. 特效术语
- CGI:电脑生成图像,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的特效画面。
- 插画:在特效中运用的手绘画面或图像。
- 剧组幕后:特效制作的团队和过程。
- 物理特效:通过物体和力学原理创造的特效效果。
- 绿幕:在拍摄中使用的特殊背景,便于后期特效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影鉴赏术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影评高级词汇
影评中常用的高级词汇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分析和评价电影。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高级词汇及其用法:叙事结构:指电影讲述故事的方式,如线性、非线性、环形叙事等。
例如:“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巧妙,通过非线性手法展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镜头语言:涉及摄影技术,包括镜头的运用、视角、焦距、运动等。
例如:“导演通过运用特写镜头和大范围的航拍,有效地传达了角色的情感和影片的宏大主题。
”视觉风格:电影的总体视觉外观,包括色彩、光影、构图等。
例如:“电影的视觉风格独特,通过暗淡的色调和对比强烈的光影效果,营造了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
”音效设计:包括音乐、声效和它们在电影中的运用。
例如:“音效设计出色,原创的配乐与场景紧密结合,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角色塑造:角色在故事中的发展和深度。
例如:“角色的塑造立体而富有层次,演员的表演使得角色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主题深度:电影探讨的核心思想或信息。
例如:“电影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其主题深刻而引人深思。
”情感共鸣:观众与电影之间情感上的联系。
例如:“电影的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触发了观众深刻的共鸣。
”符号学:电影中使用的符号和隐喻及其意义。
例如:“导演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符号和隐喻,丰富了电影的内涵和解读空间。
”节奏把控:电影在情节推进、张弛有度方面的控制。
例如:“电影的节奏把控得当,既有紧张刺激的高潮,又有平缓感人的温情时刻。
”技术实现:电影在制作技术方面的成就,如特效、剪辑、摄影等。
例如:“电影的特效制作精良,剪辑流畅,展现了制作团队的高超技艺。
”使用这些高级词汇时,务必确保你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含义,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在你的影评中。
记住,好的影评不仅使用高级词汇,还需要有清晰的逻辑和有力的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影视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蒙太奇:原是法语的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来被借用到电影领域,表示把分切的镜头有机地组接起来,形成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电影的手段。
组接的的原则有生活逻辑、推理顺序、导演倾向或美学原则等。
2.安德烈·巴赞(1918-1958)巴赞是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被誉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
1945年,他发表了电影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性文章《摄影影像的本体论》,50年代,创办了《电影手册》杂志并担任主编。
他没有系统的理论著作,大多数理论思维通过电影评论体现出来,代表理论文集是《电影是什么》。
他的主要理论有: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学、电影语言进化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认为电影是人类追求逼真的复现现实的心理产物,追求空间的真实性、影像与客观现实的同一,反对表现主义与蒙太奇。
3.黑泽明(1910-1998)20世纪日本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被斯皮尔伯格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他在五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共导演了31部影片,是第一个打破欧美垄断影展的亚洲电影人,引导了整个五六十年代的国际电影的艺术潮流。
在导演手法上,他的电影具有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干净利落的特点,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最出名的导演手段是对现场的调度;在影片主题上,通过日本民族的现实和历史展开对人性的讨论,传递出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人性的弱点。
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乱》、《影子武士》等。
4.格里菲斯(1875-1948)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电影大师,他完成了对基本电影语言、叙事元素的开拓和定型,对电影写实功能和表意功能的进一步探索,对电影剪辑、电影时空和电影节奏所做的创新,使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门类。
在电影表现上,他对全中近景的转换、特定镜头的运用、段落之间的连接、摄影机的运动等作了示范式的处理;在电影制作上,他开创了叙事电影的基本叙事原则和制作模式,为好莱坞主流叙事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影术语及解释
电影术语及解释(10)JUMP CUT 跳接在一个镜头中,或两个镜头间,动作的快速前移,是由一部分影片的移去,或拙劣的影像连戏造成。
JUMP-CUT 跳接影片中,将两个以上的镜头不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
JAM 搅片指底片或影片在摄影机或放映机中搅成一团。
有人戏称之为“沙拉”。
JUXTAPOSITION 并列电影批评用语,指将一种或数种电影元素排列在一起,使其产生某种戏剧效果。
例如一个镜头中视觉与听觉元素的并列,个别镜头之间的蒙太奇组合、时间元素的并列,不同色彩、声音、音乐元素的并列等等。
如在《教父继集》(1975)中,在时间上差五十年的前后两代教父的故事穿插在一起,这是时间元素并列的例子。
KEY GRIP 场务领班拍摄现场的场务领班,以好莱坞的制作标准,一个场务领班通常拥有五至十位助手。
KEY LIGHT 主光用以照明场景的主要光源,它决定一个场景的调子与气氛。
KEYS 原画动画片中交代运动中人物或物体的主要动态之画片如起步、停止,或变换方向,通常关键动态由动画设计负责绘制。
KEYSTONE 启斯东电影公司由查尔斯鲍曼和亚当凯梭设立于1912年的美国电影制作公司。
旗下拥有导演麦克塞纳特,和演员梅宝诺曼等。
每周推出一部疯狂的喜剧短片。
到1913年中,变成一个庞在的股份公司,大量生产喜剧片。
1914年,查尔斯卓别林加入启斯东电影公司,更壮大了原有的喜剧队伍。
1915年启斯东电影公司为“铁三角公司”所吸收。
KINETOGRAPH 爱迪生电影机第一部实用的电影摄影机,使用的是乔治伊士曼于1888年取得专利的一种赛璐璐片基底片。
这种摄影机最大的缺点,在其庞大的体积。
许多早期简单的影片,都摄制于爱迪生实验室被称为“黑囚车”(THE BLACK MARIA)的摄影棚内。
LEADER 导片一段透明或全黑的胶片,通常用于剪接工作中,以利装片放映,和保护胶片。
LIP SYNC 对嘴指对白与演员的嘴唇动作达到精确的同步效果。
07影视批评 (2)
07影视批评写作一、解释1、互文性:文本理论,继承机构主义的优点,并吸取了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破坏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传统,强调了文本自身的断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其理论符合现代文本理论的发展方向,故受到普遍重视。
互文性概念基本含义:“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文本间的关系”,“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其他的文本”。
2、淡出:影视片的画面又清晰明亮逐渐变得模糊暗淡,以致完全消失,是摄影方法造成的一种效果,表示剧情发展中一个段落的结束。
淡出是电影中表示时间、空间转换的一种技巧,在电影中常用“淡”分隔时间空间,“淡”本身不是一个镜头,也不是一个画面,它所表现的不是形象本身,而只是画面渐隐渐显的过程。
它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能够造成富有表现力的气氛。
3、景深:当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使被摄物体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就是景深,也是被摄物体能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
在景深范围内景物影像的清晰度并不完全一致,影响因素:光圈、焦距、摄距(物距)。
4、文化语境: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
它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习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众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对属于该集体的成员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二是社会规范,指一个社会对言语交际活动做出的各种规定和限制。
5、定格:电影手法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
具体制作方法是,选取所摄镜头的某一格画面,通过印片机重复印片,使这一停止画面延伸到所需长度,根据镜头剪辑的需要,定格处理可由动到静,也可由静到动,也有的在画面结尾时,用定格表示故事结束,或借此点题,留有余味。
二、简答1、在影视批评中历史批评的标准一般包含哪些方面的问题?1)影视社会历史批评是影视社会批评模式中最成熟也最具生命力的批评模式,以影视的社会历史蕴含为批评目的,以真实性、倾向性和社会效果为批评标准,采用主题探讨和形象论评相结合的批评方法,其中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是重要批评方法,用“历史的观点评论”文学艺术。
影评常用词汇
影评常用词汇:暗示贯穿强化强调衬托描绘抒发谱写塑造阐释意念修饰触及反衬弘扬震撼演绎铺垫深化升华表彰表征昭显彰显凸显昭示汇聚生成衍生浮躁自律客体主体受众律动体味把玩追求追问探究理念感念互渗意象意境再现表现突变碰撞诠释神化共鸣韵致迸发饕餮澎湃灵动讴歌意蕴惟妙惟肖写实风格心灵的颤栗感情的倾泻心灵的慰藉视觉美感听觉美感感染力独具匠心淋漓尽致熠熠生辉欣赏性视觉奇观视听盛宴情节的转化叙事的推进空间的描述写实风格生存空间的拥挤感时代背景呈现的重要空间生活景观社会变革生活的代入感大全景的空镜头展现生存空间的建构更具感染力的视觉体验导演阐述视角黑白影调的设计艺术气息场景的空间记忆空间敏感和空间焦虑故事时间上的模糊处理故事空间的标注空间描写渲染气氛写意式的投影悠长低沉的音乐记忆的承载体自我救赎拒绝遗忘人生价值观的判断与选择记忆的背叛社会边缘人的养成记时间陷落人生悲剧主体时间采用线性叙事模式过去与现在之间彼此缠绕、互相渗透与交替超意识非理性体叙事的时间在过去与现在不断切换创伤心理一种压倒性的经验人类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叙事结构上进行了双线并置的构建主要叙事元素百转千回疑窦丛生抽丝剥茧铺陈情节反转结局节奏明快主题设置人物性格扁平化游弋在法网与人情的边界人物更加立体饱满二元对立人性的复杂性窥见人物性格边缘化的处理极端化的性格表述一脉相传粗粝的影像风格大量手持摄影压迫式的逼近拍摄凝练的剪辑电影特质黑白影调黑白两色营造的镜像世界冷峻的叙事现实暖色调场景肩扛与手持摄影的不稳定感观众的兴趣点凝重纪实感时空交错诗意盎然去类型化艺术电影片段式时间结构化诗意结构内心剖析影像构筑意象影像本质诗意的表达场面调度视觉空间变得扭曲爆发式的高潮表现人物群像浪漫的慢镜头“罗曼蒂克”的情结归宿时间的线性结构世俗精神和平民视角有血有肉的“平民英雄”形象类型的多样化、角色的平民化、性格的复杂化、情节的现实化“孤胆英雄”到英雄群像调动了观众的情感需求人性中的阴暗面、复杂性普通外在反衬内在品质立体的“卡里斯马”式英雄意识形态主题多样化的叙事母题丰富的叙事空间主流精神价值丰盈的人性结构低碳艺术文本的典范传统主流文化道德双重边缘化公众话题领域现代影像编创本真的人性力量原著进行解构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视觉愉悦欲盖弥彰的表现手法父亲象征着权力和权威,是阳刚之气的代表主体欲望的根源人文关怀经典的叙事模式最主流的情绪创新的视听体验类型化的人物形象虚实结合叙事视角脸谱化故事背景设置人性的救赎现代性的思辨与人性的悖论急功近利的行为方式心理诉求精神的归属戏剧化的形式商业性与社会性融会合一角色意义的多重性层层递进引人入胜悬疑感与荒诞感凸显人性的深度探究立体多层的人物性格文化的本土性、真实性底色沉重压抑简单的情节、清楚的叙事、夸张的人物表演和荒诞、黑色、幽默的戏剧氛围人性的无奈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用音效来表达时代大背景空间感禁锢感,不安全感人物命运作了铺垫雄性的魅力,霸王的魄力导演用足了黄色调和红色,表现出温暖的感觉本性欲望的挣扎求生的本能变态色彩的人生形象社会历史转型、跌宕起伏的时代传统文化衰败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精神世界高度的历史感与诗化风格影射人物命运哲学内涵个体命运与时代变迁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丰富深广艺术表现的空间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众戏剧冲突商业元素对权力和文化暴力的批判与控诉文化理想和文化反思历史的宏观与个人命运的微观近乎完美的融合将文化反思进行到底镜头语言明确简洁构图精美浑然天成丝丝入扣叹为观止歇斯底里式的情绪状态蒙太奇思维影片的风格和时代特征感伤中不失幽默,轻松中不失励志主旋律表象下的温情回归和个人生存方式的探讨非常态场域下的现代化元素的创新现实生活的指涉和观众的情感认同文化地理学下的想象式影像表达交叉的叙事风格、夸张的人物动作、漫画式的画面、荒诞的情节封建礼教对女性命运的摧残对生活的麻木,对命运的模糊对民族与历史的情感展现中华民族的“劣根性”跨越了民族和肤色收山之作唯美恋曲崇高的人性挖掘触碰到他们内心的世界同现实、同环境、同生命抗争尖锐性与批判性黑色幽默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时代的荒谬五代导演反思历史和审视民族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暗喻意味岁月荏苒中的袅袅轻烟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人物命运悲剧的真正根源乱世背景突显人性的崇高运用艺术技巧表现思想情怀双层冲突结构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特征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点晴之笔三种矛盾的凸显和对立信仰与反英雄主义的情节表现影片在表现手法上既充满着热情和喜爱又保持了清醒和淡漠对艺术的认知及客观现实的解构时代的剪影生活的写照人性的光辉剧作结构身份定位的困惑两代人激情的碰寻找遗失的美好时代的情感危机和心理矛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天若有情天亦老,云水合唱中国谣多主体旁白叙述的视听处理影像的精心设计时代的记忆平民史诗风范的主流电影纵观薛晓路编剧的作品,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和你在一起》、《让爱做主》等,都有非常明确的主题:《和你在一起》中“成功不一定成才”、《海洋天堂》中的“父子情深”、《北京遇上西雅图》的“幸福与钱无关”,这些主旋律的标签,没有让影片落入宏观处理的俗套,薛导则是将这种价值观与个人生存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个人和家庭这一社会的最小组成单元,反映当前社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以思辨式的眼光看待社会和个人的成长。
影视批评学知识点总结
影视批评学知识点总结随着电影和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影视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影视批评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表演、导演、编剧以及影视媒体对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在这篇总结中,我们将讨论影视批评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批评方法、历史背景、理论框架、对当代影视作品的分析等等。
一、影视批评的基本概念1. 影视批评的定义影视批评是对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学科领域。
它研究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社会影响以及创作背景等方面,旨在揭示影视作品的艺术美学和人文内涵,促进对影视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
2. 影视批评的对象影视批评的对象主要包括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文化和社会现象。
影视批评不仅关注单一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要研究影视产业的发展、市场现状、观众群体等方面。
3. 影视批评的目的影视批评旨在为观众提供多角度、深层次的影视作品评价和分析,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引导观众审美,提高影视作品的创作水准,促进社会对影视产业的关注与理解。
二、影视批评的历史背景1. 影视批评的起源影视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并非一蹴而就,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电影和电视的发展历史。
随着电影和电视的问世和流行,人们开始从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对影视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
2. 影视批评的发展20世纪初,电影和电视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影视批评开始崭露头角。
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视产业的兴起,影视批评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3. 影视批评的兴盛20世纪后半叶,影视批评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很多院校开始设立影视批评专业,影视批评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并开始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和学者。
三、影视批评的理论框架1. 影视批评的方法影视批评有多种方法,比较常见的包括艺术批评、社会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心理学批评等。
这些批评方法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角度和主题不同,可以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批评中的10常用术语解释:
1. 作者批评
它通常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
这些作品深深烙上了导演鲜明的个人印记。
换句话说,这些作品在摄制全过程中,是以导演为中心的,导演具有控制一切的力量,因此成为潜在的“作者”。
这些电影,便是作者批评的最主要的对象。
由此可见,作者批评(或曰作者论)便是以这些作品为批评对象的一种批评方法。
2.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3. 能指.
4.所指
能指和所指是语言学上的一对概念,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语言符号看作是一个概念和一个有声意象(imageacoustigque)的统一体,有声意象又称能指(signifiant),概念又称所指(signifie)。
在同一个符号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统一的,符号的意义是固定的。
按照语言学家或者哲学家们的划分,人们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叫“所指”,而语言实际传达出来的东西叫“能指”。
传统的观点认为所指和能指是精确相对应的,因而符号通过与存在物的符合获得价值。
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由于历史,学科和经验的不同,所指和能指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方式,我们说一句话,写下一句诗的同时,往往要以别的词汇或者句子作为参照,为了了解所指,我们总是要不断借助其他的能指,这样所指的意义便在这种不断借用其他能指的过程中被“延宕”,“丰满”,“变异”了。
5. 文本
构成作品的内容要素,按照西方影视理论的解释就是“TEXT”。
在符号学的范畴内,最小的意义单位是符号(sign),它和其他符号组合起来成为系统,这就构成了“文本”(text)。
现在的许多学术性批评中用文本来指称影视节目事实上揭示了符号学对影视研究的影响。
6. 场面调度
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初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
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即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
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
7. 蒙太奇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
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8. 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一般认为,电影史上最早应用长镜头的范例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1916年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
9. 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
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集体无意识和个人无意识的区别在于: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我们一直都意识不到的东西。
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
的最底层是作为基地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10. 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Persona):个人按照他认为别人希望他那样去做的方式行事。
瑞士心理学家C。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
原型有四种最为突出,分别代表各种人的人格系统。
人格面具是原型的一种,位于人格的最外层,是个体在环境影响之下所造成的与人交往时的假象,掩饰着真正的我,与真正的人格不符,是个人向世人展示的处在表现,即可以观察到的个人行为。
人格面具的原义是“演员所戴的假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