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外科总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外科总论PPT

临床表现 血容量不足表现:不渴
低钠,不渴
高渗缺水
进水不足(长期禁食),排水过 多(大量出汗)
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
水不足2~4%(轻) 口渴 水不足4~6%(中) 口渴+尿少、比重增高 水不足6%以上(重) 口渴+尿少、比重增高+谵妄、 昏迷
血钠
正常范围 动:135~150mmol/L。
波
轻度<135 mmol/L 中度<130 mmol/L 重度<120 mmol/L
7
真题解析(2012-61A1)
消毒得定义是指使用
A、 物理方法消灭物品上附着得微生物 B、 化学方法消灭物品上所有微生物 C、 物理和化学方法共同消灭物品上附着得微生物 D、 物理方法消灭物品上附着得病原微生物 E、 化学方法消灭物品上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8
常用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1、 当蒸汽压力达到104、0~137、3kPa时,温度可达121~126℃。 2、 在此状态下维持30分钟,即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得细菌芽胞在内得一切微生
最早得临床表现是肌肉无力,先是四肢软弱无力,以 后可延及躯干和呼吸肌,一旦呼吸肌受累,可致呼吸 困难或窒息。还可以有软瘫、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病人有厌食、恶心、呕吐和腹胀、肠蠕动消失等肠 麻痹表现。
心脏受累主要表现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典型得 心电图改变为早期出现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 出现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U波。
外科总论
外科学试题得几个特点
内容多,覆盖面广
外总、普外、胸外、骨科、泌外
重临床,轻理论
大多数题目以病例形式出现
重点突出,兼顾非重点
同一知识点,常反复考
2
对策
《(图片)外科总论》PPT课件

无 菌术
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
机械除菌法
外科无菌术 灭菌法
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组成
机械除菌法
是采用刷洗和隔离方法,起到清洁和阻挡细菌散步的屏障作用。
灭菌法
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器械、物品上的微 生物。
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组成
是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物品、人员、无菌区 不再被污染方法。
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 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 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 料、橡胶制品等。
灭菌法(煮沸灭菌法)
煮沸100°,持续20分钟,一般细菌可 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 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成2%碱性溶液, 提高温度到105℃,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 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②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③玻 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 沸。玻璃注射器将内芯拔出,。 ⑤灭菌时间从水沸后算起,中途放入其它 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
无菌滑石粉,敷擦双手,干燥光滑。 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将手套取出。 右手插入右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 右手指插入左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手套内。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消毒法
•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
有蒸格的容器内,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 10g+40%甲醛
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 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室的管理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 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 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外科学发展
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
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
机械除菌法
外科无菌术 灭菌法
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组成
机械除菌法
是采用刷洗和隔离方法,起到清洁和阻挡细菌散步的屏障作用。
灭菌法
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与手术区或伤口接触的器械、物品上的微 生物。
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组成
是防止已经灭菌和消毒物品、人员、无菌区 不再被污染方法。
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 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 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 料、橡胶制品等。
灭菌法(煮沸灭菌法)
煮沸100°,持续20分钟,一般细菌可 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 水中加入碳酸氢钠,成2%碱性溶液, 提高温度到105℃,时间10分钟。
注意事项: 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②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③玻 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 沸。玻璃注射器将内芯拔出,。 ⑤灭菌时间从水沸后算起,中途放入其它 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
无菌滑石粉,敷擦双手,干燥光滑。 左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将手套取出。 右手插入右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 右手指插入左手套翻折部,左手插入手套内。
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法和消毒法 消毒法
•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
有蒸格的容器内,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 10g+40%甲醛
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 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手术室的管理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 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 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外科学发展
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
2024版年外科ppt所有课件完整版

04
研究背景
介绍响。
研究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设计、研究对象、 干预措施和评估指标等。
研究结果
展示早期康复锻炼对功能恢复 的具体效果,包括改善程度、
恢复速度等。
结论与讨论
总结研究成果,探讨早期康复 锻炼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制定过程演示
肿瘤性疾病筛查、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案
筛查方法
根据肿瘤类型和发病年龄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如超声、X 线、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综合治疗方案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 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 方案,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免疫治疗等。
诊断流程
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 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然后通 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确诊。
全面分析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如营养不良、感染、异物反应等。
处理方法
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加强营养支持、控制感染、清 除异物等。
新型敷料应用
根据伤口情况选用新型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促进伤 口愈合。
疼痛管理策略和镇痛药物选择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 者疼痛程度进行全面评
估。
镇痛药物选择
运动锻炼计划制定
个性化运动方案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 化的运动方案。
有氧运动为主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 能和减少脂肪堆积。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
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适应后增加运动量 和强度。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心理压力缓解方法分享
02
演示从物品准备、包装、装载、灭菌到卸载的完整流程,强调
创伤讲义外科学总论PPT课件

SUMMAR:
创伤的组织修复主要有炎症期、增生期和塑形期三个阶段。组织细胞的增生实际起始于急性期炎症,至炎症反应趋向于消退时,细胞增生加速,使组织的缺损得到填充,并恢复其连续性。然而,增生的组织细胞未必全部适宜于生理功能,所以,需要经过组织塑形的变化,使愈合的组织更接近于正常。
伤后12小时内,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伤后12小时后,局部热敷,理疗 血肿的处理: 3日内,加压包扎 3日后,穿刺抽吸,加压包扎
治疗
(1)擦伤、表浅的小刺伤和小切割伤----非 手术处理 (2)其他的开放性创伤---手术处理
(三)创伤愈合类型
一期愈合: 组织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修复处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如骨折后的愈合) 二期愈合(瘢痕愈合) 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
(二)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
1、 感染:最常见的障碍因素 2、异物存留或血肿:易并发感染, 机械性障碍,干扰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阻碍Cap新生 3、组织低灌流:细胞缺氧和代谢障碍 ,清除缺血缺氧所产生的组织产物
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伤口的分类
清洁伤口:无菌手术切口(如甲状腺手 术切口 、疝修补手术切口) 污染伤口:有细菌污染但尚未构成感染 (如胃溃疡行修补术后) 感染伤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 口感染)
一 局部反应
局部肿胀 ----充血渗出 疼痛-----组织内压增高、缓激肽释放 临床症状的程度大多在48~72h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
局部炎症对组Biblioteka 修复的有利作用 纤维蛋白的填充和支架作用 WBC、补体、抗体吞噬和杀灭细菌 巨噬细胞清除局部的组织碎片、死菌、异物颗粒 局部血流灌注增加,提供细胞增生的营养成分
通 气
指抠口咽法 托颌牵引法 环甲膜穿刺或切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外科绪论ppt课件

专业心理医师参与
01
组建包括心理医师在内的专业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
支持服务。
心理干预技能培训
02
对团队成员进行心理干预技能培训,提高其在应对患者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时的能力。
定期团队建设活动
03
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提
升整体服务水平。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家属情绪管理
诊断性穿刺
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等,可获取病变组织或液体进行进一步检查。
活检技术
包括切取活检、穿刺活检等,可明确病变性质。
04
外科治疗原则与手 段
保守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饮食调整
使用抗生素、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 以控制感染、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 化饮食方案,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应用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手术 导航、影像分析和辅助诊断等功能,提高外 科治疗的精准度和便捷性。
02
外科常见疾病与分 类
损伤性疾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1
02
创伤
包括擦伤、挫伤、切割伤、刺 伤、裂伤等。
烧伤
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等引 起。
03
冻伤
由低温引起。
04
咬伤和蜇伤
由动物或昆虫引起。
感染性疾病
01
02
03
化脓性感染
如疖、痈、丹毒、蜂窝织 炎等。
特异性感染
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 坏疽等。
寄生虫病
如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 病等。
肿瘤性疾病
良性肿瘤
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
如癌和肉瘤等。
外科学总论课件ppt

CHAPTER 03
外科疾病概述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 虫等)引起的组织或器官的炎症反应。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 法进行诊断。
ABCD
感染性疾病的症状
发热、疼痛、红肿、功能障碍等。
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辅以其他对症治疗。
提供必要的营养、输血、止痛等支 持,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等,以缓解症状、促 进康复。
03
02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生 素、镇痛药等。
心理治疗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 询和支持。
04
综合治疗原则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全程治疗原则
机器人手术系统通常由医生控制台、机械臂系统、三维高清影像系统等组成,能够实现精确的定位和 操作。目前,机器人手术技术在前列腺切除、肾切除、冠状动脉搭桥等领域应用较多,未来还有望在 更复杂的手术中发挥作用。
个性化治疗与精准医学
个性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组、生活方式等因素,制 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精 准医学是指通过精准的检测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CHAPTER 04
外科治疗原则与方法
手术治疗原则
确定性原则
手术应尽量彻底,以减少复发的可能 性。
无菌原则
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 止感染。
微创原则
尽可能减少手术对机体的损伤,促进 术后恢复。
功能保留原则
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 保留器官和组织的功能。
外 科 ppt课件.ppt

高钾血症;细胞外液钾离子的浓度低于5.5mmol/L,停用一切含钾药 物、浓液和食物。对抗心律失常;静推10%葡萄糖酸钙溶液10~20ml
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
1、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HCO3-减少或体内酸性产生或集聚过多引起。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需要应用5%NaHCO3,补5%NaHCO3后需要补钾, 否则会引起低钾血症、
烧伤面积估算口诀:3 3 3,5 6 7,13 13 会阴1,5 7 13 21。
I度烧伤;伤及表层,3~5天可痊愈
浅II度烧伤;伤及表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 ,创底鲜红、水肿、剧痛;‘无感染2周内痊愈,
深II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有残留真皮和皮肤附件,局部肿胀 、白色或黄色,水泡较小。感觉迟钝皮温稍低。无感染3~4周内痊愈 。
《病理生理》1.局部反应有利于局部组织修复,2.全身反应有利于人 体生理功能稳定。
损伤愈合类型;一起愈合或原发愈合,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 二期愈合或瘢痕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会缺少原有的功能 或者瘢痕有挛缩或增生。
《治疗要点》急救;先救命在治伤,生命第一,功能第二,结构第三 。清创术,面部24小时内,身体6~8小时。
外科感染
浅部组织 化脓性感
染
手部急性 化脓性感
染
全身性外 科感染
破山风
气性坏疽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1、疖,单个毛囊与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可见糖尿病患者,初起为红、肿、热、痛,可用鱼石脂 软膏治疗。2、痈,多个疖融合而成。3、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与丹毒致 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与正常皮肤解触可传染,具有传染性。
《破伤风》
破伤风;由破山风梭菌经伤口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痉挛毒素)使肌 肉强直性收缩,痉挛毒素是导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主要毒素。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主 要表现为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发作时病人意识清醒,痛苦。并发症; 窒息、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破山风的中心环节是控制和 解处痉挛。(常见护理问题/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2.焦虑、恐惧,3.有受伤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第四节,酸碱平衡失调
1、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HCO3-减少或体内酸性产生或集聚过多引起。 重度代谢性酸中毒需要应用5%NaHCO3,补5%NaHCO3后需要补钾, 否则会引起低钾血症、
烧伤面积估算口诀:3 3 3,5 6 7,13 13 会阴1,5 7 13 21。
I度烧伤;伤及表层,3~5天可痊愈
浅II度烧伤;伤及表层和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 ,创底鲜红、水肿、剧痛;‘无感染2周内痊愈,
深II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层,有残留真皮和皮肤附件,局部肿胀 、白色或黄色,水泡较小。感觉迟钝皮温稍低。无感染3~4周内痊愈 。
《病理生理》1.局部反应有利于局部组织修复,2.全身反应有利于人 体生理功能稳定。
损伤愈合类型;一起愈合或原发愈合,组织修复以本来细胞为主。 二期愈合或瘢痕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会缺少原有的功能 或者瘢痕有挛缩或增生。
《治疗要点》急救;先救命在治伤,生命第一,功能第二,结构第三 。清创术,面部24小时内,身体6~8小时。
外科感染
浅部组织 化脓性感
染
手部急性 化脓性感
染
全身性外 科感染
破山风
气性坏疽
《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
1、疖,单个毛囊与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 色葡萄球菌,可见糖尿病患者,初起为红、肿、热、痛,可用鱼石脂 软膏治疗。2、痈,多个疖融合而成。3、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与丹毒致 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链球菌,与正常皮肤解触可传染,具有传染性。
《破伤风》
破伤风;由破山风梭菌经伤口侵入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痉挛毒素)使肌 肉强直性收缩,痉挛毒素是导致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主要毒素。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主 要表现为局部肌肉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发作时病人意识清醒,痛苦。并发症; 窒息、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治疗破山风的中心环节是控制和 解处痉挛。(常见护理问题/诊断)1.有窒息的危险,2.焦虑、恐惧,3.有受伤的危险 ,4.潜在并发症。
外科总论ppt课件

(二) 抗菌法
1、药液浸泡 a 、1:1000新洁尔灭 b 、70%乙醇(75%容量计) c 、10%甲醛 d 、器械消毒液 e 、1:1000洗必泰 f 、2%戊二醛
2、气体熏蒸法
(三)污染手术后器械物品的处理
第三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肌细胞含水量较多(70-80%) 脂肪组织含水量较少(10-35%) 小儿体液量占体重的比例高 新生儿体液量占体重80% 成年男性占60%成年女性占55% 细胞内液:男性40%、女性35%
BW 重度:躁狂、幻觉谵妄>6%BW 诊断: 临床表现 尿 比 重 高 、 RBC HB HCT 升 高 、 血 钠
>150mmol/L
治疗
解除病因 静输5%葡萄糖液或低渗的Nacl(0.45%):
根据临床表现估计丧失量或者根据血钠计 算 主要既补水又要补钠,还要补钾
水中毒
指水摄入超过排水量,水分在体内潴留, 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的增多。
细胞外液男、女均占20%:
其中:血浆5%,组织间液15%
分子组成: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一、体液平衡及渗透压的调节 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二、酸碱平衡的维持
第二节 体液代谢的失调
容量失调:等渗性体液的减少或者增加,只引起 细胞外液量的变化,而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变化。
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 致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变化,即渗透压发生改变
低渗性缺水
慢性缺水或者继发性缺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 钠浓度降低,ECF呈低渗状态。
代偿:ADH、肾素-醛固酮系统 病因: 1、 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丢失 2、 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3、 应用排钠利尿剂 4、等渗性缺水补充水分过多
临床医学概论-普通外科学习课件

腹痛 恶心
临床表现
腹泻
呕吐
11
发热
心跳加速
疲劳
12
腹痛部位
转移性右下腹痛: • 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 • 约经6-8 小时或十多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 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
• 腹痛固定后,原来初发部位的疼痛可明显减 轻,甚至完全消失。
13
右下腹局限性压痛
a=Mc Burney b=Lanz c=Morris
31
解剖
32
33
第二节 常见疾病
四、胆囊结石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胆汁淤积、排出障碍 2、分型 胆固醇结石 胆色素结石 (二)诊断依据 症状:剑突下、右上腹部疼痛放散至右肩部 可伴恶心、呕吐 体征:剑突下、右上腹压痛 腹肌紧张 murphy征(+) (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腹部B超/CT /ERCP/ MRI (四)鉴别诊断 (五)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切除、胆管探查)
突出途径
疝块外形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 关系 嵌顿机会
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
疝块不再突出
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 疝块仍可突出 精索在疝囊后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较多 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极少
28
疝带
29
补片修补
30
• • • • • • • •
• 伸直型 最多 儿童 骨折线由前下斜 向后上方 分尺偏型和桡偏型 可损伤正 中神经和肱动脉 • 屈曲型 儿童 骨折线由后下方斜向前上 方 很少发生血管神经损伤 • 粉碎型 成人
68
69
70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 手法复位外固定 • 尺骨鹰嘴骨牵引 • 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
中医外科学总论 PPT课件

宋代 国家出版的《圣济总录》提出了“五善七恶” 《太平圣惠方》完善了“五善七恶”学说,提出了 “五善七恶”的鉴别,创立了内消托里等内治方法。 《外科精要》由江西的陈自明所著,这是一部具有重 要意义的伟大著作,它强调了外科的整体观念,主张 内服和外用并重,强调对痈疽应辨证施治,区分寒热、 虚实,记载了多个托里排脓方药,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东轩居士的《卫济宝书》是一本论述医疗器械的专著, 书中介绍了灸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钩等。
医学 7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三、发展
晋代葛洪《肘后方》中记载了海藻治瘿,这是世界上 最早的用含碘的药物治疗甲状腺肿大的记载;疯狗脑 治疗狂犬病,开创了免疫疗法治疗疾病的先河。 晋末的龚庆宣所著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的 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其主要内容有:痈疽的鉴别诊断, 内外处方140余个,对鉴别有脓无脓较为详尽;提出的 外伤用止血、收敛止痛;痈疽用清热解毒;肠痈用大 黄汤,但脓成不可服用等。
医学
11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金元时期
朱震亨《外科精要发挥》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这是一本创伤 学专著,对中医外科的贡献也较大,他 继承了陈自明的观点,强调整体观反对 局部论,主张治疗疮疡必须先审阴阳虚 实,然后采取内外相结合的方法治疗。
医学 12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四、成熟
明代 汪机的《外科理例》本书以医案为主,提出了“治外 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创立了玉真散治疗破伤风。 王肯堂《疡科准绳》、申斗垣的《外科启玄》、窦梦 麟《疮疡经验全书》都各具特色。 陈司成的《霉疮密录》是我国第一部论述梅毒的专著, 指出此病是由性交传染,且会胎传,主张用丹砂、雄 黄等含砷的药物治疗,是世界最早使用砷剂治疗梅毒 的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年龄:
小儿外科、老年外科
按人体系统:
骨外、泌外、脑外、血管外科
按人体部位:
胸外、腹部外科
21
外科学发展
现代外科发展
50年代初期,成功研究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开辟了心脏直视手术 60年代开始,发展了显微外科技术——推动了创伤、整形和移植外科的前
进。 70年代以来,各种纤维光束内窥镜、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从B超、CT、
1540年——英国亨利八世颁发两类医生联合公告 外科医生和理发师外科协会
1745年——外科医生独立团体
1800年——成立伦敦皇家外科学院
1843年——改名英国皇家外科学院
1543年——维萨里《人体结构》,对外科、生理、病理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纠 正了盖伦生理学错误观点。
1728~1793年——约翰亨特,实验外科先驱者。收集外科病理与动物标本 13000件。
盖伦(Galen,约130~200) 医学观点在欧洲学术界影响达
1000年之久 生理、病理、治疗、药物
14
兰弗朗挈(Guido Lanfranc ?~1315)
法国外科创始人,撰写《大 外科学》
巴累(Ambroise Pare,1510~1590)
法国外科大师,提出结扎血 管止血
15
外科学发展
13~14世纪——外科医生学徒方式学得手艺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刎颈切断气管 丝线缝合刀口 清初,《医宗金鉴》——总结了传统的正骨疗法。 清末,高文晋《外科图说》(1856年)——以图释为主的中医
外科学。
13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公元前460~377——古希腊著名医生, 医学之父. 外伤、骨折、脱位、肛瘘、钻颅、痔疮
恶性肿瘤
手术疗效好 能达到根治
延长生存时间 缓解症状
8
外科学的范畴
畸形
先天性畸形
( 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 肛管直肠闭锁)
手术治疗 治愈
后天性畸形
(烧伤后瘢痕挛缩)
恢复功能、改善外观
其他性质疾病
器官梗阻
肠梗阻、尿路梗阻等
血液循环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症等
结石形成
胆石症、尿路结石等
内分泌功能失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MRI、DSA到SPECT、PET)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80年代内开始内镜技术(锁孔手术)----腹腔镜、关节镜、胸腔镜、膀胱
镜等应用,使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介入放射学——显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将诊断、治疗深入到病
变的内部结构。 生物工程技术、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进展,癌基因的研究,已深入到外科领
外科学
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 于进
1
第一章
绪论
2
外科 Surgery
外科学发展
希腊语
操作(ergon) 手 cheir
S
S
汉语 Shou 手
3
外科学的范畴 外科学发展 怎样学习外科学
4
外科学的范畴
古代外科学 限于体表疾病和外伤 外科学
现代外科学 人体系统、器官疾病
病因和病理认识 诊断方法、手术技术的改进
科专著。 随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610年)——断肠缝连、腹疝脱
出等采用丝线结扎血管。 唐代,孙思邈 《千斤要方》(652年)——手法整复下颌关节
脱位。 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992年)——用砒剂治疗痔核。
12
外科学发展
我国古代
金元时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1337年)——正骨经验, 在骨折或脱臼的整复前用乌头、曼陀罗等药物先行麻醉
16
外科学发展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是19世纪40年代,先后解决
手术疼痛 伤口感染
止血
输血等问题
17
外科学发展
麻醉与止血 1846年美国医师——乙醚麻醉做手术
1872年英国医师——介绍止血钳
1873年德国医师——截肢时倡用止血带
1901年美国医师——发现血型
1907年捷克医师——首次完成异体输血
18
外科学发展
术前、术中和术后要充分做好: 术前准备,手术计划,合适安全麻醉 术中为手术而手术和为练习技术而手术的错误行为
域中。
22
怎样学习外科学
一、充分认识医生的基础职责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正确地处理服务与学习的关系,善于在服务中学习 手术是外科治疗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诊断或手术未肯定之前——贸然进行手术——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能非手术治愈——不采用手术治疗 能小手术治愈——不采用大手术
5
外科学的范畴
其他性质 的疾病
病因分类
损伤
畸形
肿瘤
感染
6
外科学的范畴
损伤
暴力、其他致伤因子 人体组织破坏
(内脏破裂、骨折、烧伤等)
手术、其他外科处理 修复组织 功能恢复
感染
致病微生物 寄生虫
人体
损害、破坏
侵袭 组织
坏死
器官
脓肿
手术治疗(坏疽阑尾的切除、肝脓肿的切开引流等)
7
外科学的范畴
肿瘤
良性肿瘤
100年前外科医师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伤口化脓,死亡率高 1846年匈牙利医师——产妇检查采用漂白粉洗手,产妇死亡
率从10%下降到1% 1867年英国医师——石炭酸溶液冲洗器械,截肢死亡率从
46%下降到15%。抗菌外科学创始者。 1877年德国医师——创用了蒸汽灭菌法。对布单、敷料器械
等灭菌。建立了灭菌术 1889年德国医师——创用手臂消毒 1890年美国医师——创用戴橡皮手套
低温麻醉
现在 有效手术 或体外循环
手术方法治疗
11
外科学发展
我国古代
公元14世纪商代甲骨文中有“疥、疮”的记载 公元前1066~481年周代外科独立的科—“疡科” 汉末,华陀(141~203)——麻沸汤-----死骨剔除、剖腹术、
乳痈、乳癌的治疗 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483年)——中国最早的外
19
外科学发展
1929年青霉素的发现
为外科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1935年磺胺药物(百浪多)发现
新的抗菌术才不断出现,成为抗菌术治疗的重要支 柱
20
外科学发展
旧中国:
我国现代外科发展
几个大城市医院进行----胃大部切除、胆囊切除或肾切除
建国后 :外科学有了比较完整的外科体系
按手术方式:
整形外科 、显微外科、腔镜外科、移植外科
需手术治疗
9
外科学的范畴
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相对的
外科 内科
以手术、手法 以药物
治疗的疾病为对象
外科疾病
先药物治疗
手术
化脓性感染
脓肿形成
切开引流
内科疾病 胃十二指肠溃疡 常需要 手术治疗
穿孔或大出血时
10
外科学的范畴
原来 手术的疾病 现在 非手术治疗
大部分尿路结石
体外震波
结石粉碎排出
原来 不能手术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