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第五版)课件第十四章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合集下载

《法理学(第五版)》课件 - 副本 (14-16)

《法理学(第五版)》课件 - 副本 (14-16)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
立法体制是一个国家立法制度的核心部分,也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内容。立法体 制是由立法权分配、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构间之关系等所形成的体系化的制度结构。立法体 制的核心内容是立法权限的划分。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体制
二、新中国立法体制的发展
新中国的立法体制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三、现行立法体制的基本架构
当前,我国的立法体制通常被概括为一种 “一元两级多层次”的立法体制。所谓 “一元” 是 指,由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统一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家权力机关在 立法体制中居于中枢地位,在全国范围内只存在一个统一的立法体系。所谓 “两级”是指,我 国立法体制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个等级。
二、党领导立法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立法是国家重要的政治活动,是把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人 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过程,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在 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推进立法,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
一、行政执法的概念 二、行政执法的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 2、单方意志性 3、主动性 4、高效性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行政执法
三、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合理性原则 3、效率原则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司法
一、司法的概念
(一)司法主体具有法定性和特定性 (二)司法活动是连接规范与事实的专门性活动 (三)司法活动具有严格的法定程序性 (四)司法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法律判断活动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立法原则

法理学目录 PPT

法理学目录 PPT

法的历史类型
法系
•发展资源:继 承与移植 •发展道路:演 进与建构
•从习惯到习 惯法再到国家 法 •从个别调整 到规范调整 •从与道德、 宗教等社会规 范融为一提到 逐渐分化
•法的历史类 型的含义 •划分法的历 史类型的意 义
•法系的含义 •两大法系比较
第十一章 >> 法的现代化
本章知识体系
法的现代化释义
法的现代化的动 力与资源
中国法的 现代化
•法的现代化的 概念与特征 •法的现代化的 基本模式
•法的现代化的 动力 •法的现代化的 资源
•中国传统与法的 现代化 •中国法的现代化 道路选择
第十二章 >> 法的全球化
本章知识体系
法的全球化的定义
法的全球化对各 国法制的影响
•法的全球化的含 义 •法的全球化的动 力
第六章 权利与义务
本章知识体系
权利与义务概述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义务的概 念 •权利和义务的特 点和内容 •权利和义务在法 中的地位
•分类标准 •分类形式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数量上的等值关系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价值意义上的主辅 关系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守法的主 客观条件 ●守法的客 观条件
普法教育与 守法
●普法教育是 法治的一 项重要的 基础性工 程
●普法教育的 最终目的 是使受教 育者养成 守法的品 质
●普法教育的 途径
第二十三章 >>法律监督
本章知识体系
法律监督释义 法律监督的功能 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
•法律监督的概 念 •法律监督的构 成 •法律监督的分 类

法理学第1编14章课件

法理学第1编14章课件
——对法进行共时性研究:比较研究各 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它们的性质、特点以及 它们的相互关系;
法理学第1编14章
9
——法的内在方面:即法的内部联系和调整 机制等,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 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 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 和价值;
——法的外部方面:即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 联系、区别及其相互作用。
法理学第1编14章
10
四、法学体系
1、法学体系形成的原因
法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由若干分支学科所构 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体系――法学体系。法学要 由若干分支学科构成 的原因: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 是纷繁复杂的,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的法也 不得不复杂化起来,形成了许多不同的部门法。
。 解决实践问题,分别属于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法理学第1编14章
16
第二节 法学的历史
一、西方法学的历史
1、古希腊哲人的正义和法治观念
➢ 古希腊、罗马不仅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发源地和摇 篮,而且在整个人类法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古希腊法律思想的杰出代表是智者派、柏拉图和
亚里士多德。 法理学第1编14章
➢ 刑事法学包括刑法学、刑诉法学、刑事政策学;
➢ 基础法学包括法哲学、法社会学、法史学、比较
法学。
法理学第1编14章
13
➢ 在前苏联,把法学分为以下四类:
(1)方法论和历史科学,包括国家和法的理论、国家和法 的历史;
(2)与各部门法相联系的专门学科,包括国家法学、行政 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部门法学;
派等就是这样主张法的理学。第1编14章
7
3、法与社会的关系,应当是法的社会功能。 社会法学派就是这样提出的。 4、法的价值、形式和事实,或是认为法学 应当把如何以法治国、寻求治国之道作为自 己的研究对象。

法理学PPT

法理学PPT
《法理学》
电子教案
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说明
法理学课程是理论性、学理性、抽象性较强的一 门学课,而且其涉及知识面比较宽,它涉及哲学、政 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法理学 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处于基础理论地位的理论学科,法 理学是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从总体上研 究法和法律现实的一般规律,研究法的产生、本质、 职能、作用、发展等基本问题,研究法的创制、实施、 实现、监督的一般理论,并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法 和法制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论学科。在整个法学体系 中,它是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一门导言性、绪言性
第二节 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法学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法学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法律
现象的材料的一定积累;第二,要有专门从事研究法 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指 出:“随着立法发展为复杂和广泛的整体,出现了新 的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一个职业法学者阶层形成起来 了,同时也就产生了法学。”
第二节 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法学的发展。在西方,法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剥削阶级法学的区别和 联系 (一)指导思想不同 (二)阶级基础不同
(三)在法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上不同 (四)在一系列根本理论观点上有原则不同
三、建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法理学课程共分为五单元,二十一章。
第一单元绪论,属于引言性质,是学习 和研究法理学的准备阶段;第二单元的 内容即本书的第一编,法的一般原理, 这是学习法和法学的概念,范畴和一般 原理;第三单元的内容即本书的第二编, 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理,系统讲述社会 主义法的本质及其作用;第四单元的内 容即本书的第三编,法的创制,系统讲 述法的制度阶段;第五单元的内容即本 书的第四编,法的实现,系统讲述法的 实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法理学(第五版)课件第一章法学

法理学(第五版)课件第一章法学

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等法理学基本论 题进行了全面阐释;对全
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进行了
系统论述。
目录
• 第一编 法理学导论 • 第一章 法学 • 第二章 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发展 • 第十二章 法的历史 • 第十三章 法律演进 •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ought to be) ➢ 社会法学派:主张法学应着重研究“实际运行并有
效的法律”(law in operation)
法学的研究对象
法学是以法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 历时性研究:考察研究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 共时性研究:比较研究各种不同的法律制度,分析它们
的性质、特点以及相互关系 ➢ 法的内在方面:法的内部联系和调整机制 ➢ 法的外在方面:法与其他社会现象 ➢ 形式性方面:法律规范、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
法学的研究方法
法学的研究方法
➢ 方法论:把某一领域分散的各种具体方法组织起来 并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 法学方法论就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组成的方法体 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 法学方法论的两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法学方 法论的原则;第二个层次是各种法学方法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的 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社会存在决定 社会意识的观点;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观点;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环境资源法学

军事法学

刑法学

诉讼法学
。。。
按 照 认 理论法学 识 论 应用法学 划 分
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思想与中国法治建设实践和中国传统法律 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理论,并经历 了三次伟大飞跃。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Department of Law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五、法律全球化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世界法律的一体化
含义 标志和内容
全球性共同法的形成 全球性争端解决机制的出现
Department of Law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四、法治与中国参与构建世界新秩序
法治化是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构 建世界新秩序的必然要求,建设国际 法治和全球法治是推进全球治理现代 化和世界秩序法治化的必由之路,也 是中国参与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必由之

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 章》为基大 的世界秩序
积极参与国际大 法,大 争主导某些重要大 法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思考
各个法律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
Department of Law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Department of Law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三、法律现代化趋势
01 覆盖面广
法律网络的稠密化
02 维权意识强
法律话语的权利化
03 智能化程度高
法治运行的智能化
Department of Law College of Humaniti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四、法律国际化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法理学_完整版_ppt

法理学_完整版_ppt
5
黑格尔的“法哲学”与穗积陈重的“ 黑格尔的“法哲学”与穗积陈重的“法理 学”
1820年,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出版了《法哲学原理》一书。该书问世后 即 成为经典,不断引起人们的研究和批判。例如,马克思就先后撰写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章。恩格 斯也非常重视这本书,说它是人类知识的大厦,形式是唯心主义的,内 容是现实的。黑格尔的法哲学是 以客观唯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但也是 资产阶级古典法哲学的最高成就。 黑格尔按照三段论式构造了他的法哲学体系:(1)抽象法。这是以禁令 为基 础的抽象人格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契约和不法三环节。(2)道 德。这是客观的 法能动地向着个人内心的发展的主观的法,包括故意和 责任、意图和诱利、善和 良心三环节。(3)伦理。这是通过群体(共 同体)表现出来的法,包括家庭、市 民社会、国家三环节。 但是,1881年,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在学校讲授“法论”(理论法学) 时, 认为当时日本流行的“法哲学”的名称形而上学的气味太重,特提 出并使用“法 理学”这个名词。
7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研究具体规定及其理论 、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的演化和变革,把握其精神和基本原则, 的演化和变革,把握其精神和基本原则,并以原则的历史发展为 线索,归纳、整理各种资料。 线索,归纳、整理各种资料。 3、从比较法学的角度,从演化、范围、应用以及作用等方面考察处 、从比较法学的角度,从演化、范围、 于同一发展阶段、属于不同法律制度的有关法律的制度、结构、 于同一发展阶段、属于不同法律制度的有关法律的制度、结构、 概念及规则。 概念及规则。 4、从分析的角度,研究法律的渊源、结构、论题、概念和规则,以 、从分析的角度,研究法律的渊源、结构、论题、概念和规则, 把握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理论、原则和观念,同时, 把握法律制度赖以建立的理论、原则和观念,同时,为在该基础 上作出司法决定和行政决定整理出权威性材料,以作为根据。 上作出司法决定和行政决定整理出权威性材料,以作为根据。 5、从社会学或功能分析的角度,将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对行为的社会 、从社会学或功能分析的角度, 控制制度,研究其功能, 控制制度,研究其功能,并研究为实现社会控制这一目标而确立 的法律制度、法律学说和法律方法。 的法律制度、法律学说和法律方法。

法理学第十五章全球化及法律发展

法理学第十五章全球化及法律发展
现代化作为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的 进步历史历程,有其合理性因素。它是从传统社 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和跃进,是人类社会自工 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主要领域 的深刻变革过程。
传统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工业化
现代化
西方化
这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
(二)法律现代化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的需要相适应的、法的 现代性(Modernity)的不断增加的过程;同时也
这一事件给以后中西方交往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 响。当时的西方人对中国法律制度的许多方面都 表示出不满:秘密审判制度让人难以接受;司法程 序存在着严重缺陷,法官断案表现出极大的随意 性;没有专职的律师,而西方人认为律师的缺乏 使得人权无法得到保障,等等。当时中西方之间 在法律观念和司法制度之间的格格不入曾多次引 发冲突。后来在艾米力号案发生八十多年后的 1902年,清政府终于痛下决心,设立修订法律馆, 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开始了大规模 学习和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中国法制现代化进
2、全球化既给各国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 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3、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球 化的理想图景
第二节 全球化
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一、法律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在英语中,现代化,即modernization的原意是 to make modern,即“使之成为现代的”或“使 之具有现代性(Modernity) 的”。
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 、政府采购、许可程序、海关估价、动植物检疫 、技术标准等各个领域。目前,几乎所有国家的 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和措施都已置于世界贸易组织 的各类规则之下。一国已不能任意确定其关税水 平,也不能任意行使配额、许可等进出口管理措 施,除非其准备承担由此所产生的国际法后果。 《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国际法律文件 则将使各国的有关立法在内容上趋同,并同国际 规则保持一致。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第一编法理学导论第一章法学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第四章法、法律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5.1温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法律体系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法的要素7.1温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权利和义务8.1温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法令行动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法令干系10.1温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法令责任11.1温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二章法的历史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法令演进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14.1温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才聪进修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测验题库!第四编法的运转第十五章法的制定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法的施行16.1温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法令程序17.1温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法律职业18.1温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九章法律方法19.1复习笔记19.2课后习题详解19.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编法的价值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20.1复习笔记20.2课后习题详解20.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一章法的根本代价21.1复习笔记21.2课后习题详解2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二章法与人权22.1温习笔记22.2课后习题详解2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编法治与法治中国第二十三章法治道理23.1温习笔记23.2课后习题详解2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四章法治与经济和科技24.1复习笔记24.2课后习题详解2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五章法治与社会发展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25.1复习笔记25.2课后习题详解25.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六章全面依法治国扶植法治中国26.1温习笔记26.2课后习题详解2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试看部分内容法理学导论第一章法学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才聪进修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测验题库!【考点难点归结】考点一:法学的历史★★1.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见表1-1)表1-1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2.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见表1-2)表1-2西办法学的汗青发展才聪研究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考点二:法学与相邻学科(见表1-3)★★表1-3法学与相邻学科才聪进修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测验题库!考点三:法学的研讨办法(见表1-4)★★★。

《法理学》课件(第十四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法理学》课件(第十四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
1、法律至上:我国法治国家的理性原则 2、立法民主:我国法治国家的首要环节 3、法制完备:我国法治国家的形式要件 4、司法公正:我国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5、制约权力:我国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6、保障权利:我国法治国家的法律价值
2012-12-24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19
练习题1
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念和理论问题 进行辩论。甲说:(1)在中国,法治理论最早是由梁启 超提出来的;(2)法治强调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 的权威;(3)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社会生活的正当性。 乙则认为:(1)法家提出过“任法而治”、“以法治国” 的思想;(2)法制与法治没有区别;(3)“法治国家” 概念最初是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一选项所列论点是恰当 的?( )
人治与法治的主要区别在于(P358):
第一,领导人或统治者的地位不同。 第二,法律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人治强调依靠统治者个 人的作用来统治国家;而法治强调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第三,政治和观念基础不同。法治一般是以民主作为政治
基础的;人治总是以专制集权作为政治基础。
2012-12-24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具体表现为:A、法律公开的原则,即制定法必须 颁布;表明了法典编纂的重要性。
真正重要的是,人们是否可能依据他们的习惯的行为 和一般的智识预测法律将如何要求。 各国的法律实践也总是认为,个人不能以不了解法律 而作为违法的借口。
2012-12-24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6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子产面临成文法 及其公布问题之争
9
(二)法制与法治
1、法制,有三种不同的见解: (1)指有共同调整对象从而相互联系、相互配 合的若干法律规则的总和,(Legal institution)。 (2)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法律上层建筑的系 统,(Legal system)。 (3)指“依法办事”的原则,即十六字方针。

法理学第十四讲

法理学第十四讲

(三)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
1.奴隶制法
2.封建制法 封建制法也成为继奴隶制法之后又一类型剥
削阶级社会的法。 3.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是在封建时代的后期孕育、萌发,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最终确立的。
4.社会主义法 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社 会形态,它是人类历史上由劳动者作为统治阶级的 社会。 我国社会主义的法由其本质所决定,具有以下一些 主要特征:第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第二, 国家意志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第三,公民权利 和义务的统一;第四,国家强制实施与人民自觉遵 守的统一;第五,一国与两制的统一;第六,国情 与公理的统一。以上这些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是其他剥削阶级社会类型的法所不具有的,它充分 反映和体现了社会主义法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法律意识 等引进、接收、迁移的表现与行为。法的继 承是对旧法的借鉴和吸收;而法的移植是对 现成的法进行引进、迁移,如同将植物移植 到异地一样。
2.法的移植的必要性 (1)法的移植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法的移植是世界法律发展的普遍趋势。 (3)法的移植有助于加快法制现代化进程。
一、法的历史类型 (一)法的历史类型的概念 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 性质和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加以划分的类别。 (二)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 导致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或者说一般规律,可 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 替的根本原因。 (2)社会革命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直接原因。
律规定 B.法与习俗的正当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 系 C.中国法的现代化需要处理好国家的制定 法与“民间法”之间的关系 D.中国现行法律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一 定的冲突

法理学课件

法理学课件

法律是社会规范之一,具有 普遍性、规范性和可诉性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维护 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法 律行为是 指具有法 律意义的 行为,包 括合法行 为和违法 行为。
特征:
(1)具有 法律意义: 法律行为 对法律关 系产生影 响,具有 法律效力。
(2)以意 思表示为 核心:法 律行为需 要行为人 通过意思 表示来表 达自己的 意愿和目 的。
法治国家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完善法治国家建设的对策建议 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实践探索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添加 标题
逻辑结构: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添加 标题
特点:普遍性、可诉性、可预测性、可操作性
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的定义 和特点
法律原则的种类 和作用
法律原则与法律 规则的关系
法律原则在实践 中的应用
法律概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具有阶级性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 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规范体系
法律渊源
法律
地方性法规
地方政府规章 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国际公约
宪法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国际惯例
法律部门与法律关系
法律部门:宪法、行政法、刑 法、民法、商法、经济法、程 序法等
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
法律关系:权利与义务、权力 与责任
法律关系的特征:主体、客体、 内容、变动性
法理学课件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法理学背诵薄讲义-法律全球化

法理学背诵薄讲义-法律全球化

法理学背诵薄讲义-法律全球化一、简答法律全球化的概念与趋势(2017年简答)含义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跨越国家的疆界,在世界范围传播、流动。

具体而言,是指法律的各种要素如法律原则、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法律制度、执法标准与原则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趋向,并在全球范围形成一个法治的标准或模范。

趋势法律的“非国家化”即法律并非都是由主权国家制定的,越来越多的法律由各种经济联合体、知识产权组织、环境保护组织、新闻媒介联合体等“非国家”的机构制定。

法律的“标本化”或“标准化”即由联合国、国际组织、经济联合体制定法律范本,提供给各个国家作为立法的参照。

法律的“趋同化”即调整相同类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趋向一致,既包括不同国家的国内法的趋向一致,也包括国内法与国际法的趋向一致。

法律的“世界化”即全球范围内法律规范的相互联结,国际法与国内法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清,国际法高于国内法的信念已得到普遍确认。

法律世界化还意味着某些“全球性法”“世界性法”的出现。

二、简答法律全球化的途径国际法的国内化是指联合国、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层面的法律被各国全部或部分承认或接受,通过这种承认或接受,全球性的法律成为各国法律的组成部分。

主要表现在:(1)在人权领域:形成许多标准人权文件,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对主权的绝对性构成实质性限制。

(2)世贸组织成立后,缔约国需依据协议调整自己的法律制度。

国内法的国际化是指原本是地方性的法律,经由某种途径被全球化。

(1)新商人法穿越国家领土。

新商人法有别于国家法和国际法,是一种“自我合法化”的法律。

(2)美国等西方国家通过“法律与发展项目”推销西方法律。

【注意】(1)那些不具有涉外性、国际性的地方性法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全球性法律;(2)法律全球化不意味着国家主权概念的过时,只是意味着主权概念的进步和丰富。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

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重点笔记整理张文显《法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第一编法理学导论第一章法学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章法理学的性质与对象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编法理学基本概念第四章法、法律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章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章法律体系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七章法的要素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八章权利和义务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九章法律行为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章法律关系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一章法律责任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三编法的起源与发展第十二章法的历史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三章法律演进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四章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四编法的运行第十五章法的制定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六章法的实施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七章法律程序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八章法律职业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十九章法律方法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五编法的价值第二十章法的价值概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一章法的基本价值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二章法与人权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六编法治与法治中国第二十三章法治原理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四章法治与经济和科技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五章法治与社会发展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二十六章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试看部分内容法理学导论第一章法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法学的历史★★1.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见表1-1)表1-1 中国法学的历史发展2.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见表1-2)表1-2 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考点二:法学与相邻学科(见表1-3)★★表1-3 法学与相邻学科考点三:法学的研究方法(见表1-4)★★★表1-4 法学的研究方法。

法理学课件ppt

法理学课件ppt

古代法律制度的起源
从原始社会的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出现,标志着法律制度的萌芽。
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以习惯法为主,强调家族和群体的利益,缺乏个体权利的保护。
古代法律制度的代表
汉谟拉比法典、罗马法等。
中世纪法律制度
02
01
03
中世纪法律制度的形成:随着宗教势力的崛起,教会 法和封建法成为主导。
中世纪法律制度的特点:以宗教和封建关系为核心, 强调身份和等级。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
序。
保障公民权利
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 由,维护社会公正和平等。
促进社会发展
法律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基 本要求,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03
法理学的基本理论
自然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主张法源于 自然,是自然法则的一 部分,具有普遍性和永 恒性。
自然法学派强调自然法 和自然权利,认为人类 社会的法律应该符合自 然法的原则,保护人的 自然权利。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各界对法律实施和监督的参与和关注,包括舆论监督、公民监 督等。
社会监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能够反映社会各界的意见和诉求,对法律的制定 和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法律与道德在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方面具有密 切联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而道德则对法律 起到补充和支持的作用。
法律与宗教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宗教对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 宗教信仰和教义往往成为某些法律原则和规定的基 石。
法律与经济
法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经济发展的 重要保障。它能够保护产权, 促进市场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激励创新和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法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全球化概述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发展趋势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本章导言: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标志性
特征。全球化潮流正在强有力 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 活样式和生存状态,也深刻地 影响着世界法律发展的方向和 趋势。本章在讨论全球化的基 本特征和中外全球化理论的基 础上,介绍了当今世界法律发 展所呈现出来的现代化、国际 化、全球化、区域化、本土化 等五种错综复杂的趋势,分析 了法治与全球治理的关系以及 全球治理法治化的历史走向和 时代意义。
第一节 全球化概述
二、 全球化理论 ➢ 全球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注和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 马克思、恩格斯极其敏锐地洞察到分散的民族历史向
世界历史转变的客观趋势,并从全球的视野深刻地阐 发了“世界历史”理论。 ➢ 《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 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 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 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里斯本条约》签署现场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 法律发展趋势
五、 法律本土化 ➢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本土化是指一种主张、捍卫、复
兴地方的或民族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规范 制度的社会思潮和社会实践。 ➢ 法律本土化运动的基本表现: • 复兴传统法律文化 • 利用本土资源 • 外来法的本土化改造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法理学 Jurisprudence
(第五版)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世界法律发展
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 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 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德]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1895),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
哈贝马斯:在旧的国际法体 制下,“国际法主体早已失 去了其纯洁性,因而由国际 法主体构成的世界正在走向 没落;跨国机构和国际会议 还处于萌芽状态,它们所提 供的合法性还很成问题,并 且一如既往地依赖于强权国 家和强权联盟的善良意志”。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二、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目标 ➢ (一)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 (二) 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 ➢ (三) 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公正化 ➢ (四) 引领经济全球化 ➢ (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重要意义 全球治理是指全球范围内各种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等行 为主体,通过正规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共同解决全球 性公共问题的活动。 ➢ 国际格局的变化必然要求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 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迫切需要全球治理体制变革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 法律发展趋势
三、 法律全球化 ➢ (一) 世界法律的一体化 ➢ (二) 全球性共同法的形成 ➢ (三) 全球性争端解决机制的出现 四、 法律区域化 ➢ 法律的区域化是经济、政治和军事区域化的过程中不
可或缺的要素,对区域化进程的推进发挥着引导和保 障作用。 ➢ 法律区域化的程度,即区域共同体法律发展的程度, 往往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的程度。
伦敦金融城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的 法律发展趋势
一、 法律现代化 ➢ (一) 法律网络的稠密化 ➢ (二) 法律话语的权利化 ➢ (三) 法治运行的智能化 二、 法律国际化 ➢ (一) 国家法(国内法)之间的相互影响 ➢ (二) 国家间法律(国际法)的形成 ➢ (三)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互动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的谈判,为我国法律与世界规则衔 接、融入法律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 契机。世贸规则倒逼国内法制改革,我 国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开展大规模修法 和法规规章清理工作,涉及3000多部法 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9万件地方性法 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推进法律透明 化、国际化,统筹运用国内和国际两个 规则体系有效维护和发展了我国的合法 利益,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富强营 造出良好的外部法治环境。 ——张文显:《中国法治40年:历程、 轨迹和经验》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三、 法治与中国参与构建世界新秩序 ➢ 坚决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世界秩序 ➢ 积极参与国际立法,力争主导某些重要立法 ➢ 积极参与国际执法 ➢ 积极参加国际司法机构和司法活动 ➢ 统筹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两个大局
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率先签署《联合国宪章》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全球化的时代特征? 2. 法律国际化与法律全球化的区别是什么? 3. 法律区域化呈现出哪些特征? 4.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主要目标有哪些? 5. 如何理解法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第一节 全球化概述
一、 全球化释义 ➢ 世界上各个民族已经发展成为密切联系与彼此依赖的
共同体,我们这个遍布高山大洋的浩瀚星球正在变成 一个真正的地球村。 ➢ 全球化就是世界上各个民族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不 断增长的历史过程。 ➢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 ➢ 全球化趋势在经济领域表现得最为突出和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