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新人教版必修3
(适用期末复习)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一、根底知识梳理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传播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1.1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节日与习俗〕〔3〕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予以保护。
3.1.2 透视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底。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性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第一,各民族的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第二,各民族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文化是民族的〕第三,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1.3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对待文化多样性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开展的精神根基。
〔3〕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成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3.2.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二课时 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创新的重要途径。 我为主,为我所用。
3.正确处理当代文 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化与传统文化、民 5.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
族文化与外来文化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
的关系。
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①________,是文化创作的②________,也是 文化创新的③________。
①文化创新的“根基”是传统文化。 ②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都必须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 础上。
(2)不能认为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 精神,二者是矛盾的。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否则文化创 新就会失去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④________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⑤________、⑥________的过程。
(2)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首先不能离开⑦________,空谈文化创新,如果漠视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⑧ __________。其次,体现⑨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 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⑩________的努力 之中。
提示:①社会实践 ②基本要求 ③根本途径 ④改造 传统文化 ⑤创造新文化 ⑥发展先进文化 ⑦传统文化 ⑧根基 ⑨时代精神 ⑩时代精神 ⑪优秀文化成果 ⑫ 本民族文化 ⑬取长补短 ⑭交流、借鉴 ⑮文化特质 ⑯ 文化多样性 ⑰优秀文化 ⑱海纳百川 ⑲熔铸百家 ⑳ 以我为主 ○21为我所用 ○22传统文化 ○23新文化和任何外 来文化 ○24外来文化 ○25传统文化 ○2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27精神文化 ○28传统 ○29长处 ○30积极创新
最新-高考总复习政治必修课件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2009年宁夏模拟)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 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 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④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解析:向群众学习,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 创造的主体,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②符合题意。同时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因而③符合题意。社会实践 才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认为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创作 者的聪明才智的观点是错误的,排除④项。 答案:B
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名师一题 1.(2009年惠州三调)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的 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巡演将近两百场。对此,下列说法 最贴切的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4.__________ 人民群众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 并非来自创造者的灵感,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 实践。文化工作者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 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 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才能 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课堂集训
高考总复习.人教版.政治
一、选择题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 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基点。国家之所以重 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 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 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 因果关系型的选择题,考查对国家重视文化创新的原因的认识。 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 聚力的重要保证。因而①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 化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取代,排除②。 答案:C
高考政治总复习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知识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记牢知识]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1)文化创新是 文化发展 的实质。 (2)文化创新是 社会实践 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 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 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解析
(
)
4.右图篆刻作品 《稻田深处草虫鸣》 和边款: “日 头黄,农夫忙,汗滴脚下锄头扬。稻花香,虫 儿唱, 一派田园好风光……”通过描述农村生 活的趣事, 把汉字的组合美和线性的和谐美与 对世界的尽情描述结合。这折射出( A.艺术需要立足于实践进行创新 B.篆刻应该满足大众通俗化需求 C.继承传统是篆刻艺术的特殊本质 D.面向世界是篆刻艺术的基本特色
3.文化创新的作用 (1)创新是文化富有 生机与活力 的重要保证。 (2) 文化创新 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 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 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 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 富有凝聚力 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主体
(2) 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 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 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特别提醒]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所从事的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人类文明的一切优 秀成果,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②艺术混搭是文化创新 ④艺术
③创新是文化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
创作必须借鉴西方的先进文化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②④
解析
4.国产优秀电视剧《火蓝刀锋》 《民兵葛二蛋》 《与狼共舞》等 创作都取材于历史和现实生活,贴近群众、反映时代、弘扬 主旋律,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①直面生活就能创造出优秀文艺作品 求是检验文艺创作的根本标准 所在 ( )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5课文化创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 (1)_________ 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 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_______ 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
2014·课标 Ⅱ·39(1)
2.从题型上 看,往年高考 中,既有大量 的选择题,也 有非选择题。 选择题考查的 背景素材比较 广泛,非选择 题多以文化热 点材料为考查 背景
考 点 梳 理
考点剖析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创新 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1)___________ 社会实践 发展的必然要求。 (2)文化创新是_________
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3.简答: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答案:①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 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 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 互借鉴,是“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
创新,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博采众长 (2)面向世界,__________ 文化创新必须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 长。
有益成果 。 态度: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__________
做法: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原则: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_________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坚持正确方向: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封闭主义 ”,又要克服 (2) 克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 __________ 历史虚无主义 ”的错误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和“______________
2022版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3)对我们来说,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 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坚持把批判继 承和超越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既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使之内化为我们民族的 主体意识,又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赋予其崭新的时代意义,使之同时代精神相融合, 努力开拓、创造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同时还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 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努力铸造中华 文化的新辉煌。
2.图示法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的道路。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 法是( ) ①深入基层,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加强交流,推动文化传播 ③高举旗帜,引领前进方向 ④深入人心,反映群众呼声 A.④—③—① B.①—③—④ C.①—④—② D.②—④—③ 解析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下去”是指文化创作要深入基层,立足于社会实 践;文化创作必须坚持“走进去”是指深入。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①—④ —②。③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选C。 答案 C
解析 贺岁大作《过年》改编自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将剧目背景置 换为中国的文化语境,融入十二生肖等中国元素,并通过丝绸舞、扇子舞等中国 特色舞段,向观众展示众多中国民俗,将喜庆祥和的“年文化”传播开来。这启 示我们文化创新应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③符合题意。① 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④错误。 答案 C
2021年1月,中央芭蕾舞团贺岁大作《过年》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该剧改编自 世界经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将剧目背景置换为中国的文化语境,融入十二 生肖等中国元素,并通过丝绸舞、扇子舞等中国特色舞段,向观众展示众多中国 民俗,将喜庆祥和的“年文化”传播开来。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应 ( )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沿袭传统,大胆创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解析]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 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泉,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结合杰出人物创新事例,考查文化创新的作用 [ 例 2] (2014· 全国卷 Ⅰ · 节选 )被授予 “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 家 ” 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 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 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 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 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 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 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 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 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 5 道 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 80 分;如果答对 4 道, 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 100 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 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解析: “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说明文化创新不足, 需要通过文化创新改变此类现象, D项正确。一些标志性建筑 被照搬、模仿或抄袭,是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不能 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项不符合题意。山寨景观不 能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B项错误。照搬、模仿或抄袭的文 化不是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要面向广 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故 C项错误。
[细解题点—考清楚]
必修三第五课文化创新【高考】总复习政治选择性考试教学课件
观点二: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参加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②文
:化学与社会发展
52.7让、自纽己扣的第内一心颗藏就着扣一错条了巨,文新龙可,你化的用既扣是到创作一最种后苦一刑颗化 的 创 的,才也发创发新繁是现一。新展的荣种有乐一可,根。趣些。事以是本文一开推文标化始就动化准创是错社创。新的,会新,③可只实的是文有到践根一化最后的 本 个创才不发目民新得不展的族能承认。,的够。 推也文促动是化进社检永民会验葆族实文生文践化命化 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区分文化创新的七个关键词 (1)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动力——社会实践。
(3)文化创新的目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 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 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是文化创新 的根本途径。
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
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 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② ④入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 心和标志,①错误;科技创新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 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③错误。
串一串
【串一串】 ①社会实践 ②社会实践 ③文化不断创新 ④文 化创造 ⑤重要保证 ⑥社会实践 ⑦民族文化 ⑧社 会实践 ⑨推陈出新 ⑩博采众长 ⑪封闭主义 ⑫历史 虚无主义
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学案指导》
教学设计:2024秋季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创新学案指导》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案指导,加深学生对文化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作用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2、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文化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内在联系,识别并评价文化创新中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3、法治意识:在学案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创新中的法律边界,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学案指导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意义及重要性。
•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分析具体案例。
教学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文化创新实践中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关系。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学案•多媒体教学资源(视频、图片、案例库)•小组讨论材料(文化创新案例分析题)•课外拓展阅读材料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以学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文化创新的实践过程与成效。
•讨论交流法: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思想碰撞与观点交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展示一段反映当代文化创新成果的视频或图片集,如数字博物馆、非遗传承创新项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果背后的文化创新力量,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导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教学1.文化创新的概念与意义•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如经济、社会、文化等)进行深入探讨,并派代表分享。
2.文化创新的途径与方法•案例分析:提供几个典型的文化创新案例(如故宫文创、动漫产业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创新点、实施过程及成效。
高考总复习 政治必修课件 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2009年广东卷)“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
解析: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义主要是:在 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 风俗习惯,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风俗习惯。故C符合题意要求;B、D很明 显与题意不符合,A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材料背景没有直接体现传统文化 的继承性。 答案:C
答案:D
3.(2009年广东卷改编)《三字经》的英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加以推广。这表明( ) ①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已普及全世界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响 ④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已普及全世界”说法不符合现实情况,《三字经》是我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推广,体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故②③符合题意要求;④项难度较大, “文化既是传统的”是指文化的继承性,“又是现代的”是指文化要 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④也要入选。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5.(2009年宁夏、辽宁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 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钢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 麦 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 岛首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 船 — 维多利亚号,在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 驶离宿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 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 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 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 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 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问题: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化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 文化生活
[考试标准]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a)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 (3)文化 创新的作用(b)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b) (2)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a)
①文化创新 ②社会实践 ③动力 ④创新 ⑤社会实践 ⑥ 民族文化 ⑦人民群众 ⑧社会实践 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10传统文化 ⑪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⑫文化多样性
有一位艺术家说过:“艺术是喜新厌旧的,任何重复必 然会使人产生疲倦。”这句话对艺术工作者的启迪是( A ) A.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B.实现文化创新就要抛弃一切旧的文艺形式 C.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是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 D.实现文化创新就要避免出现任何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解析]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 B、D 错误;推动 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故 C 错误。材料强调 的是创新对艺术的重要性,故 A 正确。
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 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③文化创新必须有“海纳 百川的胸怀,熔炼百家的气魄”。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 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 成果。④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时,必须坚持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 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对待外来文化需要坚持科学分析的态度。
央视网持续丰富《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
据青少年网友多使用移动端上网的特点,对在内容上突出了
“爱国、友善、诚信”等要求的《孔融让梨》《精忠报国》等部
分优秀片目进行二次剪辑、精加工,推出时长 4 分钟以内的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①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 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 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文化创新与作者灵感、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 关系 (1)“灵感”“才智”是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不能忽视、甚至 笼统地否认作者的灵感,以及作者的聪明才智在文化创新中的 作用。 (2)社会实践是更深层次的、本源意义上的因素。社会实践是文 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 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化创造。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 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 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 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 荣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 证。
(3)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广大文 艺工作者要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 中,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 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进取,才能创造出无愧于 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 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 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 明( B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解析]“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的原因在于他扎根于 实践,扎根于人民群众,因而 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 均不能与题干对应。
三、文化创新的作用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 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 根本标准。
一、文化发展的实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 必然要求。
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 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 值的文化创造。
四、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必 须立足于社会实践,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①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 两个方面。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 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 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②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眼于文 化的继承,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推陈出新、革故鼎 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 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 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 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的变 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 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 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 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 要经历的过程。②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 新的重要基础。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 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 之间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