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零库存管理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所以“零库存”管理的内涵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零存货”管理模式拥有的优越性(1)可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量,减少机会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容易导致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所占用。
而在“零存货管理”方法下,每天的生产经营结束后存货的库存量为零,存货占用的资金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2)可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与管理费用。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必须要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就必然会发生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保管费用。
而“零存货管理”的方法,由于存货数量为零,从而避免了储存成本的发生,减少了固定资产的占用,降低了储存成本。
(3)可防止企业存货拍卖变现损失和跌价损失,保证了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及回收。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由于存货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变现,容易发生存货变现损失和跌价损失。
而在“零存货管理”方式下,企业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以及产成品的库存均为零,大大加强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4)可对生产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
“零存货管理”必须要注重企业的质量管理,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只有加强了企业质量管理,废品才能大大地减少,才能相应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更好地保证“零存货管理”的正常实行,而“零存货管理”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了动力,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零库存管理各行业中的利用,不同作者提出不同的观点。
1、朱文英,马天山在《零库存管理理论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中提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在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可以应用零库存管理策略解决企业的诸多问题。
以供应链节点上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剖析目前理解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零库存和零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对"零库存"可以从物理和法律两个层面来理解;重点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上制造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条件和具体策略及其主要保障。
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一、零库存管理概念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零库存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
所谓的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所以“零库存”管理的内涵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实现零库存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主要表现为减少资金占用量)和提高物流运动的经济效益。
如果把零库存仅仅看成是仓库中存储物的数量减少或数量变化趋势而忽视其他物质要素的变化,那么,上述的目的则很难实现。
因为在库存结构、库存布局不尽合理的状况下,即使某些企业的库存货物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不存在库存货物,但是,从全社会来看,由于仓储设施重复存在,用于设置仓库和维护仓库的资金占用量并没有减少。
因此,从物流运动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零库存管理应当包含以下两层意义:(1)库存货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2)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
后一层意义上的零库存,实际上是社会库存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库存集中化的表现。
二、零库存管理的实现途径和方法零库存实现的方式有许多,就目前企业实行的“零库存”管理,可以归纳为6类:1.无库存储备无库存储备事实上是仍然保有储备,但不采用库存形式,以此达到零库存。
有些国家将不易损失的铝这种战备物资做为隔音墙、路障等储备起来,以备万一,在仓库中不再保有库存就是一例。
2.委托营业仓库存储和保管货物营业仓库是一种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仓库。
关于零存货管理的研究与讨论

关于零存货管理的研究与讨论文献综述摘要:不断增长的存货量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负担,企业管理者迫切希望实现零存货,以保证物料供应和产品分配的顺畅,实现利润最大化。
零存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库存管理方式,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嚯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管理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本文就企业零存货管理的国内外有关研究理论展开综述,并根据有关文献总结出零存货管理的实施意义、对我国零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零存货成本管理管理策略企业现状一、零存货管理的概念及意义为了消除产品制造周期中可能存在的“停工待料”或“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就要做到在供、产、销三个环节上都没有库存储备量,即达到零存货。
零存货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它并不是等于不要储备和没有储备,而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它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要达到零存货,就要求企业必须选择好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将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等适时送达生产现场交企业使用;各生产程序之间也不保存半成品,前道生产程序应根据下道生产程序的加工要求保质保量地生产,并适时送达后一道生产程序;在销售环节上也要做到没有产成品存货,要广开销售渠道,建立完备的销售体系,做到在最后一个生产程序保质保量地加工出产成品后,就能够及时将产品销售出去。
企业实现零存货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成本,更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工作。
零库存管理工作论文

零库存管理工作论文摘要:在零库存管理系统中,维修生产各环节、各工序的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
企业内部整条生产作业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使整条作业链出现紊乱甚至瘫痪。
因而应严格绩效考评制度,保障生产维修活动顺利进行。
前言在企业生产中,库存是由于无法预测未来需求变化,而又要保持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配置的资源。
但是,过量的库存会诱发企业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
因此,很多企业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就会随之解决,零库存便成了生产企业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
1 零库存理论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周转的状态。
它并不是指物料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
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它的实质是以企业运作实际出发,减少库存周转、库存量,减少物资周转时间。
零库存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企业通过实现零库存管理,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避免仓库存货管理,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保管维护、装卸搬运等费用、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及库存物资的老化、变质、失效等问题。
目前,维修型企业比较普遍的零库存模式,就是提前将一段时期的需求告知供应商,供应商进行备货,需要的时候再从中提货(或由供应商配送),一个时间段之后和供应商进行结算。
物资可以放在生产商的实体库,也可以放在供应商的实体库。
不管是放在哪里,都需要将生产商和供应商的库存管理系统与客户需求进行整合,甚至是共用一个平台。
2地铁运营物资零库存管理的现状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以某城市地铁为例,其是一个资产密集型行业,目前已建成8条线路、235km的轨道交通线网,资产超过1000亿元,分为房屋构筑物、轨道设施、电动客车组、车辆运输设备、机电系统、供电系统、AFC系统、门禁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PIDS 设备等十多个大系统,企业资产规模庞大,类型众多。
企业零库存管理实践论文

企业零库存管理实践论文摘要:“零库存”管理的含义“零库存”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与仓库储存有关的储存数量为“零”。
具体讲,“零库存”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实践,论文,零库存,管理,含义,简单,地说,一、“零库存”管理的含义“零库存”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与仓库储存有关的储存数量为“零”。
具体讲,“零库存”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
因此,“零库存”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使在采购、生产、流通、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中以仓库存储形式的存货数量最少,为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以解决因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重等问题,帮助企业加快存货周转,节约库存资金,减少仓储费用的管理过程。
二、“零库存”管理实现途径企业“零库存”管理有以下成熟的实现途径:1.库存外包方式。
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企业所属存货交由专门的公司代存代管,而由企业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代管费用,从而使企业不再保有库存,甚至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
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库存外包方式优点在于:受托方利用专业优势,可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企业不再设库,同时省去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于生产经营。
2.同步方式。
同步方式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后,使各个生产环节的速度完全协调,消除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形式。
这种方式不是简单的传送带生产方式,它已经延伸成一种使生产与原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准时供应而实现的零储备形式。
3.准时供应系统。
准时供应方式不是采用类似传送带的轮动系统,而是依靠有效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
我国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我国库存管理【摘要】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1.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对于库存管理的研究已经有多人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从文献检索来看,从2007年至2009年,核心期刊发表文献共计113篇。
本文重点收集了最近两年的21篇相关文献,在研读文献后,根据文献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观点和结论,笔者认为目前相关学者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第二,基于库存管理系统、模式的研究;第三,基于库存管理方法、策略的研究。
1.1基于零库存管理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实例对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存在问题及实施零库存的方法进行研究。
如:郑小强[1](2009)对图书馆库存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于图书管理要引入零库存的概念,建立图书库存控制系统,加强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互动,提高出版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图书配送中心、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使出版企业的库存量更加合理。
吴玉红(2009)认为中国图书零售企业目前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的仓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使图书零售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存货成本和存货管理成本,运营成本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零售企业的订货成本又进一步降低。
图书零售企业应该抓住机会,在存货模式上进行变革,由仓储式管理模式变革为零库存管理模式,文章给出了中国图书零售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依据,并认为要在性爱供应商的选择、转变员工的观念、将零库存管理制度化方面下功夫。
林芸竹,许群芬,曹幼红,张伶俐(2008)以华西第二医院药库管理经验为蓝本,探讨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的模式,认为建立适合院情的库存管理模式,应用零库存理念管理医院药库,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文献综述:零库存管理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对零库存管理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应用的文献进行综述,重点是对零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供应商选择、零库存管理的增值策略、及其应用到的技术进行介绍,通过分析现状来了解未来零库存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文献综述零库存管理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当今时代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也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实施零库存.既不影响生产,又能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满意度,还实现成本最小化,提升企业的价值。
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而这首先就要在在零库存的业务流程如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做到环环相扣、保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保证上下游企业对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一致理解,以及在对资源、信息以及其他各方面进行整合才能实现零库存。
一、零库存管理的业务流程钱廷仙(2008)提出按需采购,既是原材料采购、必须是适时的,这样会将库存降到最低。
褚文峰(2006)提出通过构建电子商务保障体系来实现采购渠道畅通,以最快捷的速度将最丰富的物资集中起来供企业使用,实现信息共享,加速物资资金流动,对实现零库存有着重要作用。
王妍(2008)提出通过合理确定采购范围,来降低库存,既是根据物资的重要程度、使用时间、使用方向和社会资源情况,确定采购的范围,免得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库存。
张磊、张义文(2005)提出实行适时制生产系统(JIT),既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这样零库存就会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积压。
钱廷仙(2008)也提出按需生产,企业的库存就能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陈南冈(2009)提出由销售定生产的观念,销售部门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弹性的生产方式全力配合销售部门的工作,使企业能较均衡地进行生产,这有利于减少存货。
钱廷仙(2008)提出成品销售必须是适时的,这样会确保销售环节的信息必须及时准确.保持与市场需要的合拍。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供参考

文献综述一、引言库存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各类生产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库存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进行库存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另外,为及时结清每笔业务,盘点库存和货物流动情况,保证企业生产用料以及及时订货,库管人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作数据记录统计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库存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易修改、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便于打印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二、管理信息系统2.1 概述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由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的用以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它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的系统性边缘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组成:(1) 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2) 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3) 通信系统:包括线路等通信设施和与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有关的软件等。
(4)工作人员:包括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员、维护人员、管理员、操作人员等。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当前运行的数据进行处理来获得有关信息,以控制企业的行为;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及相应的模型,对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能从全局目标出发,对企业的管理决策活动予以辅助。
零存货管理文献综述

零存货管理文献综述摘要:最近企业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谁能节约成本,谁就能生存。
”在通货膨胀日益高涨的今天,企业的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导致企业的利润率逐步降低,甚至出现了生存困难。
许多企业都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节约成本的方式,其中零存货就是许多企业已经实行了的,或者正在探索的节约成本管理模式。
零存货管理发展至今,已成为当今时代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本文旨在讲述零存货管理的相关概念定义,实行零存货的管理的必要性,以及根据相关文献总结零存货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零存货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零存货,管理模式、准时制零存货,顾名思义是供、产、销三个环节都没有存货储备量。
企业实现零存货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零存货消除了原材料的库存现象,大大节省了原材料的保管、储存、领发手续和对原材料存货的确认和计价等方面的开支;其次,企业由于实现了零存货,产品成本不受期初存货成本结转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大大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而且由于当期产品成本中没有掺杂上期成本高低的因素,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
一、企业实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而积压产品会限制这个目的的实现,所以企业都反对积压产品,存货被看成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
下面将详细说明企业实行零存货管理的必要性:1、企业持有存货,占压流动资金。
当企业持有大量存货时,相应数额的资金就暂时沉淀下来,直到产品销售出去才能重新参加周转。
如果企业存货严重积压,为了获得流动资金支付工资等必要的开支,企业可能被迫增加举债,支付额外利息;反之,如果企业能够大量减少存货,甚至是零存货,将这部分资金运用到其他方面,则可以取得投资收益。
可见,企业持有存货存在机会成本。
2、企业持有存货,会发生仓储成本。
大量存货必然要占用仓储空间,要耗费企业人工进行管理,存货本身在仓储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损耗。
这种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将提高企业的成本水平。
企业零库存管理实践论文

企业零库存管理实践论文摘要:“零库存”管理的含义“零库存”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与仓库储存有关的储存数量为“零”。
具体讲,“零库存”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关键词:企业,库存管理,实践,论文,零库存,管理,含义,简单,地说,一、“零库存”管理的含义“零库存”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指与仓库储存有关的储存数量为“零”。
具体讲,“零库存”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库存对象物的数量趋于零或等于零(即近乎无库存物资);二是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耗费同时趋于零或等于零(即不存在库存活动)。
因此,“零库存”管理是指利用现代管理手段使在采购、生产、流通、销售等生产经营环节中以仓库存储形式的存货数量最少,为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以解决因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重等问题,帮助企业加快存货周转,节约库存资金,减少仓储费用的管理过程。
二、“零库存”管理实现途径企业“零库存”管理有以下成熟的实现途径:1.库存外包方式。
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企业所属存货交由专门的公司代存代管,而由企业向受托方支付一定的代管费用,从而使企业不再保有库存,甚至不再保有保险储备库存。
这样在一定范围内便可实现零库存和进行无库存式生产。
库存外包方式优点在于:受托方利用专业优势,可实现较高水平和较低费用的库存管理,企业不再设库,同时省去仓库及库存管理的大量事务,集中力量于生产经营。
2.同步方式。
同步方式是指在对系统进行周密设计后,使各个生产环节的速度完全协调,消除工位之间暂时停滞的一种零库存形式。
这种方式不是简单的传送带生产方式,它已经延伸成一种使生产与原材料供应同步进行,通过传送系统准时供应而实现的零储备形式。
3.准时供应系统。
准时供应方式不是采用类似传送带的轮动系统,而是依靠有效衔接和计划达到工位之间、供应与生产之间的协调,从而实现零库存。
库存管理论文综述范文

库存管理论文综述范文一、研究背景及现状在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长到库存管理的要求,做出库存理论的研究也不会增加,逐渐得到了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在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还需要更多新的研究创新以满足真正的库存管理在企业的需求。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不断向生产与存货控制方面的深入,新一代的管理理论——企业资源计划ERP应运而生。
在西方国家,企业管理历史发展较早,制度较为健全,如今他们在存货管理工作上一般采取挂签制度和ABC分类法,ABC分类法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最先提出的。
目前国内理论专家对存货的管理研究包括对库存物资的购、收、存、发等环节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库存模型的不断研究,国内也开始有学者将ABC分类引入到库存管理中。
苗燕专家利用了ABC分类法对存货进行高储和低储的设定,从而有效地减少呆滞库存的产生。
而崔爱萍将传统的ABC分类法与模糊聚类分析法相结合并应用到库存管理中,从而实现了ABC的具体分类。
张莉还对库存产品进行了以库存资金占用额为分类标准的ABC分类管理,使得A类库存货物的库存周转率更加令人满意。
二、存货管理的含义库存管理,主要包括库存信息管理与决策分析,以达到有效控制库存,从而达到最终目的的企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专家认为库存管理是供应商的库存策略和价值链分析和过程进行比较。
一种方法称为反应方法,该方法基于客户的需求,通过某些驱动交付的产品的分销渠道。
第二种方法称为计划方法,基于生产的需求和产品,该产品的运输和分布在通道中间的性质。
还有第三个方式称为一种混合方法,它是通过逻辑推理的能力,在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响应必须对产品和市场环境的库存管理方法。
存货管理的功能。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存货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是维持企业生产或销售的均衡需要。
企业仓库储备一定的存货来应对企业随时的生产或销售也是不可或缺的。
2.是考虑采购成本的需要。
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财务管理0901 罗微 200946070120摘要:零库存管理是一种物流、生产、库存和计划管理的现代方法,是企业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零库存管理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综述,总结文献中关于零库存管理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应学习丰田库存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新型库存管理模式的观点,针对我国业企业在借鉴丰田零库存管理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文献综述丰田公司一、零库存管理的产生零库存管理起源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丰田,当时作为公司负责人的大野耐一从美国超市的补货原则中获得启发,提出了精益生产方式,并通过拉式生产、看板管理、均衡化生产和快速换模等方法消除了不必要的库存,最终在丰田实现了零库存.零库存是指从企业、供应链和社会的角度去考虑库存数量上是不是最合理的,库存周期是不是最短的,库存成本是不是最少的。
根据华欣(2010)、卢俊平(2010)的研究,丰田零库存管理的内涵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库存,而是通过库存管理,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浪费,从而暴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降低库存并不是零库存管理的最终目标,而是一种优化库存管理的手段。
首先,丰田零库存管理保证了准时化采购,避免了过量采购导致的成本增加.由于没有多余的库存,所以节省了库存的折旧费用和维护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工费用,降低了总的生产成本.丰田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采用拉式生产和看板管理,直接按订单生产,生产任务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生产什么、多少,何时生产都由后道工序决定,按照生产计划执行。
丰田零库存管理,采用了均衡化生产和同步化生产,所以能够减少工序间的等待时间,进而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
丰田零库存管理采用U型设备布置,方便了工件制品的传递,有助于实现单件生产和单件传递,从而缩短生产的周期。
二、零库存管理的发展1、零库存管理在国外的发展现状零库存管理作为产生于日本的先进管理方式,在日本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零库存管理论文

零库存管理论文
标题:零库存管理:理论与实践
摘要: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发展,零库存管理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
零库存管理是一种通过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生产和分销过程中最小化库存水平的策略。
本文对零库存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实施中的挑战和成功案例。
结果表明,零库存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成本,并提供客户满意度。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合作、信息共享、效率、成本
1. 引言
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的需求越来越大。
零库存管理作为一种新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章将介绍零库存管理的背景和意义。
2. 零库存管理的理论基础
本节将综述零库存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供应链合作、信息共享、需求预测和订单周期等。
3. 零库存管理的实施挑战
本节将讨论零库存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对供应链合作的要求、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持、需求不确定性和供应风险等。
4. 零库存管理的成功案例
本节将通过实例分析,探讨零库存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包括一些知名企业的经验分享和最佳实践。
5. 结论
本章对零库存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推动零库存管理的发展。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优化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库存是供应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存储、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供应商的终结和公司生产的开始,也是供应的节点。
合理解决库存问题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为解决这些公司生产经营中一定会遇到的问题,就有必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库存管理。
李波、洪涛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说到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于把库存控制在合理水平,防止超储积压或不足,减少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成本,以提高公司竞争力。
库存是每个公司都会遇到的管理问题。
它对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和利润有重要影响。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物料库存能否顺利进行,对于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家大公司,它将面临材料采购和库存。
如果处理得当,它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但是,如果协调不好,将导致材料积压、资金周转不良和公司严重关闭。
为了规范公司物资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减少库存储备,公司对物资管理和供应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方面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不合理的库存管理具有这些表现为:低效的产品挑选、落后的沟通方式、昂贵的库存成本、不科学的采购成本、不合理的库存结构、过高的质量控制成本、过长的采购周期。
由于库存的不合理,公司生产过程不够流畅、停工现象时有发生、工人积极性逐渐下降、销售机会容易错失。
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收益进一步影响公司发展,也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公司的库存储备,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为未来的市场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单级库存控制方面的研究,后来供应链管理理论横空出世,多级库存控制成为学者们争相研究的对象。
1915年福特哈里斯通过运用数学模型对一定时期内储存成本和订货成本最低时进行分析计算得到的订货批量,提出了经济订货模型也就是非常著名的eoq模型。
这之后,随着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问题的不断研究,发现了很多存储管理问题也依次提出相应解决办法,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终形成了库存理论。
库存控制方法文献综述

库存控制方法文献综述库存控制方法的文献综述专业:物流管理班级:1552摘要: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本文参考了相关文献,总结了一系列物流库存控制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库存量、掌控方法一、前言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增加仓库面积和库存保管费用,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既加重了货款利息等负担,又会影响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收益;造成产成品和原材料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造成企业资源的大量闲置,影响其合理配置和优化;掩盖了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库存量过大所产生的问题:导致服务水平的上升,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导致生产系统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严重不足,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展开;并使订货间隔期延长,订货次数减少,并使订货(生产)成本提升;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加装时的机械设备性。
二、正文目前,在库存管理中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另一种是现代的库存管理方法。
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有定量订购与定期订购方法、abc库存控制方法和经济订货批量等。
对于现代库存控制方法,主要有mrp与mrpn库存控制方法、企业资源计划(erp)和及时生产(jit)库存控制方法等。
(一)、定量订货法定量订货法就是指因库存量上升至原订的最高库存量(订货点)时,按规定进行订货补充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当库存量下降到订货点时,即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量发出订单,经过订货期、交货周期,库存量继续下降,到达安全库存量时,收到订货,库存水平回升。
采用定量订货方式必须预先确定订货点和订货量(见图1)。
图1定量定货法原理其中:q——批量或订货量,t——周转期,s——安全库存1.订货点的确定通常订货点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市场需求率为和订货交货周期这两个因素。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库存管理文献综述摘要:21世纪是供应链竞争的世纪,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价格差异化优势逐渐减小,在提供同等产品或者服务下,降低库存成本却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传统的库存管理策略,报童问题,基本经济订货模型等六个方面对库存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库存管理的创新点,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创新点库存管理研究现状(一)库存管理策略基于传统的库存管理VMI,CMI和JMI的基础上,提出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并从物质需求的特性、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地位的不平等,借鉴博弈论的思想,来处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和利润分享问题,借鉴商业信用方法给库存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视觉,改进了传统的的库存管理策略。
2011年洪芳华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特性分析的物质分类方法,将具有相似需求规律的物质分为一类,通过针对不同物流的分类来设计各个子类的库存管理策略矩阵。
构建动态多级库存管理模型,实现即时根据需求的变化调整库存的定额将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赵道致等人,针对普遍存在的供应链下游零售商较上游供应商强势的状况,探讨VMI的演化机理问题,分别建立了传统库存模式与VMI模式下具有强势零售商的供应链模型,得到不同库存策略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支付矩阵,在此基础上借助双种群演化博弈方法,分别从短期和长期的稳定均衡进行分析,指出在零售商谈判能力很强的供应链环境下,利润分享模式显然不是合适的解决方法,借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VMI 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2012年赵道致等人,从VMI模式可能引发的信息泄露问题入手,对具有信息优势的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模式的过程建立动态博弈模型,研究市场需求波动率对库存模式的选择和信息泄露有直接影响,为强势零售商选择库存管理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2011年,柏庆国等人将传统库存模型进行扩展,研究了带运输时间的易变质产品的二级供应链库存模型,考虑两种特殊情形:(1)当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运输给下游分销商时,在运输过程中只考虑其产品变质的影响,证明了问题最优策略的唯一性(2)当假设制造商和下游分销商的需求为常数时,证明了此情形存在唯一的最优解。
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文献综述题目:关于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学号:********专业:物流管理指导老师:周**职称:讲师二零一三年五月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库存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近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对企业物流战略发展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来对我国仓库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关于仓库管理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观点进行了分类和探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而明确了接下来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关键字:库存;库存管理;文献综述;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是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实现合作以及供应链实现集成管理的关键。
库存管理技术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net)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供应链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
这些不确定性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衔接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Interface)和运作不确定性(Uncertainty Of Operation)。
供应链的这些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库存产生了很大影响。
企业为了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避免发生缺货或应对供应链不确定因素,需要有一定的库存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保持较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尽可能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企业的成本负担,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研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方面。
一、库存的定义库存,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
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生产库存,即直接消耗物资的基层企业、事业的库存物资,它是为了保证企业、事业单位所消耗的物资能够不间断地供应而储存的;一类是流通库存,即生产企业的成品库存,生产主管部门的库存和各级物资主管部门的库存。
零存货管理文献综述

零存货管理文献综述摘要:实现零库存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是企业优异管理能力的体现。
文章在介绍零库存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实现零库存的主要制约因素,论述了企业可选择的六种零库存管理运作方式。
关键词:库存管理;零库存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已表现为供应链间的竞争。
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有关资料显示,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周期缩短25-35%。
而库存管理则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所以,企业加强库存管理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实现零库存是众多企业库存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在供应链中,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形式存在。
一般来说,企业的库存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
因此,加强库存管理与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一)零库存的含义零库存是一种特殊的库存概念,是库存管理的理想状态。
零库存不是一个数字概念,它并不是要求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各节点企业库存量的最优化,是一种管理方式和理念。
实现零库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资金占用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从现代物流的角度看,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应包括两层含义:库存物资趋于零或等于零;库存设施、活动趋于零或等于零。
(二)辨证地认识零库存库存的存在有利有弊:一方面,库存是供应链平稳运行的调节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生产和销售的风险,提高了顾客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库存占用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掩盖了企业管理缺陷。
但是零库存可以存在于供应链中的某局部环节,在供应链整体上不可能全部都是零库存。
零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降低库存,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予以解决,再降低库存,再发现新的问题,再解决,通过不断循环改进的过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零库存管理的文献综述
零库存管理并不是指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真正为零,而是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所以“零库存”管理的内涵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些种物品数量为“零”,即不保存经常性库存,它是在物资有充分社会储备保证的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供给方式。
“零存货”管理模式拥有的优越性
(1)可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量,减少机会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容易导致大部分流动资金被存货所占用。
而在“零存货管理”方法下,每天的生产经营结束后存货的库存量为零,存货占用的资金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企业流动资金的投入,节约了企业的资金。
(2)可降低存货的储存成本与管理费用。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必须要保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以备不时之需,就必然会发生储存成本以及存货的保管费用。
而“零存货管理”的方法,由于存货数量为零,从而避免了储存成本的发生,减少了固定资产的占用,降低了储存成本。
(3)可防止企业存货拍卖变现损失和跌价损失,保证了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及回收。
传统的存货管理方法,由于存货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变现,容易发生存货变现损失和跌价损失。
而在“零存货管理”方式下,企业中的原材料、零部件,在产品以及产成品的库存均为零,大大加强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4)可对生产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
“零存货管理”必须要注重企业的质量管理,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只有加强了企业质量管理,废品才能大大地减少,才能相应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更好地保证“零存货管理”的正常实行,而“零存货管理”为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供了动力,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零库存管理各行业中的利用,不同作者提出不同的观点。
1、朱文英,马天山在《零库存管理理论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中提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制造企业在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可以应用零库存管理策略解决企业的诸多问题。
以供应链节点上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剖析目前理解误区的基础上阐述了零库存和零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对"零库存"可以从物理和法律两个层面来理解;重点分析了供应链节点上制造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条件和具体策略及其主要保障。
2、李婧,李苏剑在《零库存生产及实现方法》提出以企业生产物流管理中的库存管理为切入点,在简要介绍库存概念和库存管理策略的基础上,提出零库存及零库存生产方式的概念,重点探索了零库存的实质和意义以及给出企业具体实现零库存的几种方法。
3、李如姣在《生产物流实现零库存的一种有效途径》库存是资产也是万恶之源,沉重的库存负担,不仅占用大量的资金,更难与现代企业的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和追求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采购供应模式相匹配。
库存问题已不再仅表现为企业库存管理的能力,更上升为企业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在供应链上许多企业都在探讨行之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法。
零库存是生产企业追求的最佳库存状态,如何实现零库存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管理策略。
主要详细介绍了生产物流实现零库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寄售零库存法。
4、唐优泉,李卫红,王艳梅在《生产企业内部“零库存”实施的探讨》中提出在生产型企业中实施零库存能有效降低生产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并通过对我国实施"零库存"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提出了企业内部"零库存"管理成功实施的几个必备条件,并对生产企业内部"零库
存"实施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5、张艳平在《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探讨》中提出零库存是一种物流、生产、库存和计划管理的现代方法。
零库存存在于物流供应链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环节,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实施零库存管理要求企业树立零库存的思想,研究零库存管理对经营环境、供应商、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条件要求。
6、张艳平在《浅谈企业零库存管理》中提出一直以来,在管理界流传者——"库存"是"罪恶"的根源这种说法,因此,一些企业开始拼命降低库存以减少"罪恶"发生的几率,"零库存"的营销管理也应运而生。
尽量少用人力、物力、财力把库存管理好,获取最大的供给保障,是很多企业追求的目标,甚至影响到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本论文首先论述了库存和零库存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零库存管理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最后,就零库存实现途径和方式,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现途径。
7、石丽,李坚,李宏斌在《电子商务供应链中零库存的研究》提出针对创新性产品,提出并深入研究了零库存的概念,建立了适合企业生产及库存预测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型,实现产品的生命周期与零库存的无缝链接。
设计并构造了变步长自构型神经网络,以零库存为期望值,对诸多非结构化、非线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及预测,给出了零库存的整体解决方案。
8、张菊芳,钱芳,朱皓在《零库存订货法在药品库存中的应用》中提出目的: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基础上,降低医院药品库存,加速库存药品资金周转。
方法:利用库存周转率分析法对我院曾经使用的高低限量订货法和零库存订货法的库存成本、周转天数和周转率进行比较。
结果:2种方法平均库存成本分别为175.36万元、158.11万元,无统计学差异(P=0.213),平均周转天数分别为13.03、9.64d,有统计学差异(P=0.017),平均周转率分别为236.99%、314.67%,有统计学差异(P=0.027)。
结论:零库存订货法较好地保证了库存药品不积压、不断货,降低费用,节约成本,加快了药品的周转率。
在众多文章中,综述得出结论:零库存管理在不同行业应用广泛,在合理科学的理论支持下,零库存管理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有利影响,零库存管理理论值得更深入的探讨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文英.马天山.零库存管理理论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9,(8):56-58.
[2] 李婧.李苏剑.零库存生产及实现方法[J].物流技术,2001,(1):68-74.
[3] 李如姣.生产物流实现零库存的一种有效途径[J].物流技术,2011,(5):102-118.
[4] 唐优泉.李卫红.王艳梅.生产企业内部“零库存”实施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7,(23):54-57.
[5] 张艳平.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5):46-48.
[6] 张艳平.浅谈企业零库存管理[J].中国市场,2008,(2):32-38.
[7] 石丽.李坚.李宏斌.电子商务供应链中零库存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5):86-98.
[8] 张菊芳.钱芳.朱皓.零库存订货法在药品库存中的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1,(4):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