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需求管理与系统管理之比较

合集下载

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
– Make fewer trips — telework, shop online or use the telephone.总量
– Shift modes — walk, cycle, take transit or rideshare instead of driving.方式
– Drive more efficiently — shop locally, do several things on each trip, and avoid peak traffic periods and congested routes.效果/效率
TDM & TSM
• 交通需求管理(TDM)
• 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TDM) is the use of policies, programs, services and products to influence whether, when, where and how people travel.
交通供给
• 交通系统管理(TSM)
•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Program (TSM) is used to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State and local transportation systems by improving existing facilities without major construction.
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
交通流稳定
交通系统管理 交通供给
• 交通需求管理是对交通源的管理,通过合理化交通
需求,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紧张局面。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理论知识点

交通规划原理一、交通调查1。

交通小区划分原则(1)同质性。

区内的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应该相同。

(2)以轨道交通、河流等作为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的边界.(3)配合行政区的划分。

(4)分区中考虑路网。

(5)保持分区的完整,避免同一用途的土地被分开。

(6)分区越小,数据越多,成果越准确。

2. 期望线:连接各个小区质心的直线,代表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行量的大小而定.3. 核查线: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或人工障碍,河流、铁路等。

可设一条或多条,将调查区分为几个部分,在穿过改线的所有道路断面上进行交通流调查,将通过该线的实测交通量同起讫点调查所得到通过该线的OD量进行比较。

4。

居民出行调查的主要内容:(1)个人特征信息: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地址等,上班或上学的交通工具,每年旅游出行次数等。

(2)家庭特征信息:家庭地址。

居住和在籍人口情况、车辆拥有情况、房屋面积、家庭收入等,还包括家庭收入情况、上学情况等.(3)一次出行特征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起讫点、出行时间、采用的交通方式.(4)其它特征信息。

5. RP调查,行为调查,即揭示嗜好调查,是对实际行动或已完成的选择性行为进行地调查。

针对某些已经实施的政策或者已经存在的设施进行相关调查,根据出行者实际出行行为,获得实际使用或接受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概率模型或其它模型,是交通出行行为特征调查的常用方法。

优点:经过实际数据标定,较高的可靠度和精度。

缺点:(1)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信息冗余过多,工作量大,被调查者有反感情绪;(2)变量选择范围有限;(3)选择行为、特性以及服务可能在发生变化.(4)选择方案的信息模糊,被调查者因记忆模糊而导致调查失真;(5)替代方案信息模糊。

(6)调查成本高,无法充分预测未发生的措施或因素.6. SP调查,意向调查,即表明嗜好调查,在一定假定条件下,选择主体对备选方案如何选择的以及如何考虑的选择意向调查。

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管理与控制

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措施。

(静态管理)交通控制是依靠交通警察或采用交通信号控制设施,随交通变化特性来指挥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动态管理)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保障交通安全、疏导交通,提高现有设施的通车效率,着重于采取各种交通需求管理措施来减少道路上的汽车交通总量,缓解交通拥挤,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1分离原则2限速原则3疏导原则4节源原则5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什么要进行交通管理1交通管理能整合现有的交通资源,在不投资建设新道路的情况下挖掘道路资源的潜力2在节省投资的同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从而保证道路畅通。

交通管理的演变发展阶段一传统交通管理阶段二交通系统管理TSM阶段三交通需求管理TDM阶段四智能化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按性质可以分为交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管理,交通运行管理。

按对象不同,分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城市间道路交通管理3快速道路交通管理交通法规的层次全国性法规地方性法规局部性管理措施内容是对人车路环境的管理驾驶人管理:驾驶证管理、驾驶人教育管理、驾驶人驾车管理。

车辆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的驾驶性能,保证交通安全。

车辆检验分为初次检验定期检验临时检验特殊检验交通方式空间划分包括混合式划分、隔离式划分和分道式划分。

交通事故分类1按事故责任分类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2按事故后果轻微一般重大特大3按事故原因分类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4按事故对象车辆间车辆与行人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车辆自身、车辆对固定物5按事故地点交通事故责任: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

黑点:挪威规定长100m的路段内,4年发生4起以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的道路主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简述单向交通的优点。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完整版)交通管理与控制

名词解释1.交通需求管理(TDM):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

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2.视距三角形: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

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3.绝对时差: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4.绿信比: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λ= Ge/C表示。

5.通过带: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6.交通系统管理(TSM):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7.路边存车: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

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8.相对时差: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

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9.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10.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第五讲 TSM与TDM

第五讲  TSM与TDM

实施效果分析
1)以方式转换促增效 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服 务水平、运行效率为核心,增强道路交通空间 使用效果。 2)以消除瓶颈促增供 关键节点、瓶颈交通组 织与渠化,获取路网整体通行能力提高。 3)以系统组织促均衡 通过建立交通衔接与转 换枢纽,对过境交通、货运交通、城市快速路 系统、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城市公共客运 走廊等进行系统交通组织,达到交通需求与供 应匹配、均衡。


70年代,美国交通专家们发现了许多省钱的方法, 可以代替大规模扩建道路系统。它包括整体增加 交通运输系统的容量、局部减少交通运输系统的 容量、降低交通需求以及以上三种方式的结合。 这些不同的方法可以统称为交通系统管理技术即 TSM(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但是实行 TSM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关键一点是政府同私 人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从而使象“汽车合 乘”(Carpool)等这样的TSM 措施难以实行。
家中上班
调整需求 空间调整 拥挤收费 限制过境车辆 区域执照 交通组织 科学技术措 施 交通衔接
快速路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 路径诱导 综合交通枢纽 客运交通枢纽 货运交通枢纽
促进均衡
交通系统管理技术路线
交通系统运 行状态调查
道 路 交 通 运 行 状 态 调 查 公 共 交 通 运 行 状 态 调 查 静 态 交 通 运 行 状 态 调 查


TDM不同于TSM。 TDM仅仅局限于研究交通运输的需求,而不论交 通运输的供给,但它也受交通供给变化的影响。 因此,这两种方法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 其目的都是更有效的利用交通运输系统。TDM 之 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不需投资或只 需少量投资就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效率的机会。 TDM 通常采取的方法是重点进行出行方式的改善, 人们尝试最多的措施是改变工作出行的时间和方 式。

交通管理与控制资料5

交通管理与控制资料5

基本概念传统交通管理(TTM):通过大量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增加交通供给来满足交通需求的交通管理方式,即“按需增供”。

交通系统管理(TSM):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效率为主,改善交通供给能力来满足交通需求的交通管理方式,即“按需管供”,管理交通流。

交通系统管理(TSM):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效率为主,改善交通供给能力来满足交通需求的交通管理方式,即“按需管供”,管理交通流。

交通需求管理(TDM):引导人们采用科学的交通出行方式与行为,限制不必要的交通需求,理智地使用交通设施资源,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相适应的一种科学交通管理方式,即“按供管需”,管理交通源。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管理(ITS):集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运筹学、系统工程和交通工程等技术于一体,有效地综合应用于交通工具、交通服务、交通管理和控制体系,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实时的、准确的、广泛的交通运输管理控制系统,改善交通运输系统运行质量,保障交通安全、高效、便捷、低公害。

“人性化”管理。

信号周期(c):所有相位轮流显示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或:一组信号灯红、绿、黄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

一个交叉口的所有相位均采用同一信号周期。

信号周期c又可分为:最佳周期时间和最小周期时间。

最佳周期时间(c0):通行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

最短周期时间(cm):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

绿灯间隔时间(I):从上一个相位位绿灯末到下一个相位绿灯开始的时间间隔时间。

I=A+RR黄灯时间(A):灯色从绿灯变为红灯之间的过渡时间。

一般规定:黄灯时间进入停车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过,未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原则不能通过。

全红时间(RR):交叉口所有灯色全部为红灯的时间。

(当交叉口比较大或复杂,黄灯时间不够上一相位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安全驶出交叉口,就需要额外的一段时间,即为红灯时间)损失时间:相位损失时间(Li):一个相位i的损失时间。

交通需求管理名词解释

交通需求管理名词解释

交通需求管理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交通需求管理这个事儿!交通需求管理啊,
就好比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师,在交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着各种魔法呢!比如说,它能通过一些手段来调控人们对交通的需求,让交通变得更
有序、更高效。

你想想看啊,就像咱家里整理东西一样,如果东西乱七八糟堆一堆,找个东西都难死了,可要是好好整理分类一下,是不是一下子就清爽
多啦?交通需求管理也是这样啊!它会想办法让大家出行更合理,避
免那种一窝蜂都涌上马路造成拥堵的情况。

比如说,提倡大家多坐公共交通,这就好比是给交通这个大队伍排
好了队,一列一列的,多整齐呀!还有鼓励大家错峰出行,这不就像
是把大家出门的时间错开,不至于都挤在一个点上,那马路不就没那
么堵啦?再比如设置一些限行措施,哎呀,这就像是给交通流量设了
个关卡,控制一下数量,让道路能喘口气儿。

“嘿,那这样不就限制我们出行自由啦?”可能有人会这么问。

哎呀呀,这可不能这么说呀!这其实是为了让我们以后出行更顺畅呀!就
像治病一样,有时候得吃点苦药,才能把病治好,以后才能健健康康
的嘛!
交通需求管理就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能让我们的城市交通变
得更好,让我们在路上不再那么心烦气躁。

咱都得重视起来,配合起
来,这样我们的出行才能越来越顺心呀!总之,交通需求管理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交通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日历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作用和教学目标1.课程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在交通运行组织与控制方案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掌握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了解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分析问题能力、基本设计能力、计算能力和工程实验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

(4)系统有效地运用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最佳地协调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车、路之间的关系,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交通工程改善方案,或灵活地运用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措施制定高效、安全、环保和经济的规划设计方案。

(5)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发达国家在交通控制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程技术。

三、课程知识体系学习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能够熟练地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设计。

1. 交通管理(1)交通管理与控制概述: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目的与作用、主要内容与重点、演变与发展以及主要原则。

(2)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了解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的主要理论。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的及意义以及策略、规划与计划;交通需求管理与公众参与和交通需求管理的评价及实施保障;交通系统管理。

(3)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了解全局性管理与局部管理、交通法规及其主要内容,明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含义、作用及应用方法。

(4)机动车交通运行管理:了解机动车速管理;掌握机动车道管理的主要方法。

(5)慢行交通管理:了解行人及自行车交通的运行特性及服务水平评价方法,掌握对步行道路及交叉口、自行车道路及交叉口的主要运行组织方法及适用性。

(完整版)交通控制与管理习题库

(完整版)交通控制与管理习题库

一、选择:1.下列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可以在出行分布阶段实施的是(A)A.提供交通信息和路线导行 B.替代出行C.可变方向车道 D.改变工作时间2.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C)A.初期绿灯时间 B.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实际绿灯时间D.绿灯极限延长时间3.下列关于现代环形交叉口的特点说明错误的是(C)A.减少了交叉口上的冲突点,锐角运行,提高行车安全B.现代环形交叉口环内车流优先通行,入环车流必须让行与环内车流C.车辆绕行距离短D.增加行人步行距离4.某交叉口定时信号是两相位信号,已知第一相位的绿、黄、红灯时间分别为32秒、3秒、30秒,则该定时信号的周期时长为( B )。

A.35秒B.65秒C.62秒D.59秒5.下列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中不正确的是(B)A.支、干路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B.进入路口前要瞭望,让左方道路的来车先行;C.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右转弯的车让左转弯的车先行。

D.若相交道路有主次之分,则支路让干路车先行6.下列无控制交叉口的通行规则中不正确的是( B D)A.支、干路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B.进入路口前要瞭望,让左方道路的来车先行;C.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右转弯的车让左转弯的车先行。

D.若相交道路有主次之分,则支路或干路车先到先行7.为了提高允许存车地点的存车数量,应在路面上用标线划定存车车位,存车车位的布置方式中占用车道最宽的方式为(A)。

A.垂直式存放B.平行式存放C.斜角式存放 D以上三者一样宽8.在信号控制交叉口的配时设计中,相位越多,周期损失时间则(B)A.越少 B.越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变化9.快速道路周围的防声屏障位于(C)时屏蔽效果最好。

A.噪声源和接受者中间B.靠近接受者C.靠近噪声源D.离接受者100m10.下列不属于交叉口交通管理的原则的是(B)。

A.减少冲突点B.设置导向岛增加合流角C.公共交通优先D.选择最佳信号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11.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中特有的控制参数是(C)A.周期时长B.绿信比C.相位差D.有效绿灯时间12.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 C )A.初期绿灯时间 B.单位绿灯延长时间C.实际绿灯时间D.绿灯极限延长时间13. 某交叉口定时信号是两相位信号,已知第一相位的绿、黄、红灯时间分别为32秒、3秒、30秒,则该定时信号的周期时长为( B )。

第2章 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

第2章 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

2.1 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的及意义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综合国内外交通需求管理含义,归纳如下:
交通需求管理就是根据交通出行产生的内在动力,出行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时空消耗特性,通过各种政策、法令、现代化信 息系统、合理开发土地使用等对交通需求进行管理、控制、限 制或诱导,减少出行的发生,降低出行过程中时空消耗,诱导 交通流避开拥挤路径,建立平衡可达的交通系统。
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目标
最终目标 阶段性目标 阶段性目标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
广义 狭义
包括研究范围应实 现的各种经济、社 会和环境等目标
实现有三个层次 改善一个地区的整 常见的预期成果 体情况 改善交通的运输性和可达性
缓解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 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 提高交通系统的适应性 提高运输的公平性 改善交通的可选择性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社区的宜居性 节能减排
2.3交通需求管理规划
交通需求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
对交通、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其 他相关规划中的各种决策进行协调
1.协调短期决策,支持长期目标
建立一个社区发展框架,找到一种 识别并预防其他潜在问题的方法。 一个规划的决策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需充分考虑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人们如何参与、互动并沟通,也会 明显影响着规划实施的结果。 考虑需要实现的长期结果
2.1 交通需求管理的含义、目的及意义
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
在适度的交通建设规模下,控制交通需求总量,削减不合理交通 需求,保证交通系统有效运行,让客货出行迅速、安全地达到目 的地,缓解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保持 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交通需求管理的意义
缓解交通拥挤,改善环境质量,减小交通建设规模,节约能源、 土地、资金,解决供需矛盾。 为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研究、建立交通规划新理论体系打下 基础。 是解决国内人口密集、用地紧张、资金短缺、交通拥挤混乱等 现状的有效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营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与系统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营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与系统开发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运营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与系统开发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载客量的交通工具,其具有快捷、舒适、准点以及安全等特点,并且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成为了各大中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担负着城市当中中远程距离的运输任务。

我国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随着线路的复杂性提高以及系统体量的增大,其车辆段的运营安全管理需求以及相关系统的开发成为了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安全管理;系统开发1.引言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逐渐地完善更新。

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铺设建立,大大缓解了城市人口增多带来的交通压力。

目前我国的一些主要省会城市已经逐渐建立的网状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呈系统化的形态。

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的安全保障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来探讨目前车辆段主要的安全需求,以及相关的系统开发与建设。

1.车辆段运营安全管理现状与风险1.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车辆段管理人员现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相比于外国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却很快,在较短的时间内,我国各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都在大规模的扩张和建设,运营线路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样的迅速扩张形态使得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企业都面临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紧缺,这是一个现实的挑战。

而且随着各大城市还在持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情况下,交通系统对相关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上升,但是当前的人才数量却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从城市轨道交通开始在我国建设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例如一些建设时间相对较早的“北上广深”几个城市,它们从一开始铺设城市轨道交通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随着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逐渐增多,这样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这样情况还会引发管理方面的困难,例如像一般的劳动型人才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招收门槛以及适当提高工资来进行缺口的弥补,但是一些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岗位却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填补。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学复习资料

交通⼯程学复习资料1、交通⼯程学的定义:是研究交通发⽣、发展、分布、运⾏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效、快捷、舒适美观、⽅便、经济的⼀门⼯程技术科学。

(交通⼯程学研究⽬的: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完成交通运输任务。

)2、5E :⼯程(engineering )、执法(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 )、环境(environment )、能源(energy )。

3、交通⼯程学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4、交通⼯程学在道路运输管理中的作⽤:(1)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迅速、经济和舒适;(2)公路运输业最基本的固定设施、⽣产设备—公路和车辆,公路运输业的主体⼒量—汽车驾驶员以及包括汽车运输的基本⽣产活动构成的道路交通流,道路环境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交通⼯程学研究的对象;(3)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提⾼管理⼯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实现交通运政管理中综合配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发展秩序良好的运输结构⽬标。

5、⼈的交通特性主要研究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酒精对驾驶员的危害性、驾驶员的驾驶适合性,以及疲劳、情绪、意志、注意⼒等对⾏车的影响;⾏⼈和乘客的交通需求、⼼理特征和习惯等。

6、驾驶员的可靠性取决于三组因素:驾驶员的技术熟练程度、个性与感受交通情报的特性以及在动态交通环境中的应变能⼒。

7、视⼒是指分辨两物点之间最⼩距离的能⼒,是⼈的眼睛分辨物体形状、⼤⼩的能⼒。

视⼒有静视⼒、动视⼒和夜视⼒之分。

8、(1)暗适应:由明亮处进⼊暗处,眼睛习惯、视⼒恢复,称为暗适应。

(2)明适应:由暗处到明亮处,眼睛习惯、视⼒恢复,称为明适应。

暗适应,时间较长,通常要3-6min 才能基本适应,约30-40min 才能完全适应。

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交通运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试述我国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和系统管理的主要策略。

(10%)1、交通需求管理策略(1)优先发展策略公交专用道、多乘员车辆优先服务(2)限制发展策略限制运输效率低、污染大、能耗高的车辆(3)禁止出行策略禁止进入某些区域,交叉口、路段禁行(4)经济杠杆策略通过中心区高额停车收费、拥挤收费等来平滑交通量,调节出行方式、出行时间2、交通系统管理策略(1)节点交通管理策略交叉口控制方式-无控制、信号控制、环形、立体交叉口管理方式-进口拓宽、渠化、信号配时优化交叉口转向限制方式-禁止左转(2)干线交通管理策略单行线、公交专用线、货运禁行线、自行车专用线、自行车禁行线、“绿波”线(3)区域交通管理策略区域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二、试述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前景和设想。

(20%)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1)从市场导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新能源汽车由市场导入期向快速成长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局部地区出现集中爆发式增长,市场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2)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一定进步全面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3)充电设施发展环境更加完善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发展较快,相比于以前更加完善,但是充电设施数量相对新能源汽车的数量仍然偏少。

(4)商业模式在探索中不断创新电动汽车商业模式取得很多的创新,包括在车辆研发生产、车辆租赁销售和充电使用等环节都有新的探索。

(5)当前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核心技术提升缓慢、过度依靠政府补贴、基础设施不足、存在地方保护顽疾市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发展前景和设想:(1)集中资源实现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创新(2)加快发展并合理规划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3)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体系(4)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三四线城市及城镇地区的销售推广随着世界各国对汽车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必走之路,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大发展阶段。

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车型,由于其能够长途行驶优势,未来一段时期仍有较大市场,纯电动、燃料电池、氢发动机汽车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笔记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笔记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笔记绪论一、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和目的1. 概念交通管理与控制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交通流进行有效的组织、指挥、监督和调控,以实现交通安全、顺畅、高效的一种系统性工作。

它涉及到交通规划、法规制定、行政管理、秩序维护、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

2. 目的(1)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减少拥堵。

(3)减少交通拥堵: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管理,降低拥堵频率和程度。

(4)保护环境:通过交通管理减少车辆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和原则1. 内容(1)交通规划:包括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规划、交通需求预测等。

(2)交通法规:涉及交通法规的制定、修订、执行和监督,包括交通信号、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

(3)交通行政管理:包括交通政策的制定、交通宣传教育、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等。

(4)交通秩序管理:维护交通秩序,包括交通信号控制、交通组织、交通疏导等。

(5)交通运行管理:涉及行车管理、慢行交通管理、停车管理等日常运行管理。

(6)优先通行管理:实施公交优先、紧急车辆优先等措施,提高特定交通流的通行效率。

(7)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通过交通系统优化和需求管理,实现交通供需平衡。

(8)特殊事件交通管理:针对节假日、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的交通管理。

(9)交通拥挤管理:通过多种手段缓解和预防交通拥堵。

(10)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2. 原则(1)科学性:基于交通工程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科学理论进行交通管理。

(2)系统性:将交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协调各组成部分,实现最优运行。

(3)预见性:根据交通发展趋势,提前规划和管理,避免问题的发生。

(4)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策略,应对不同交通问题。

(5)公正性:确保交通法规的公平执行,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交通需求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手段,解决交通需求与交通资源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质量,满足公众对交通出行的需求。

其主要目标是合理引导和分配交通需求,平衡需求和资源的关系,实现交通系统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交通需求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 综合性:交通需求管理涉及交通出行的各个方面,包括人、车、地、物等多个要素,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交通需求的管理和满足。

2. 系统性:交通需求管理需要从整个交通系统的角度来考虑,要对不同交通模式、不同交通网络、不同交通时段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管理。

3. 长期性:交通需求是一个长期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交通需求会不断增加和变化,需要长期的规划和管理来适应需求的变化。

4. 动态性:交通需求管理需要时刻关注交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需求管理的策略和措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5. 社会性:交通需求管理涉及到公众的出行需求,需要充分考虑公众的利益和意见,并通过参与式规划、民主决策等方式,促进公众的参与和共享。

6. 市场导向性:交通需求管理要借鉴市场经济的理念,通过引导需求、优化供给、激励机制等手段,实现交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在交通需求管理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和策略:1. 规划管理:通过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手段,合理引导和分配交通需求,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资源的浪费。

2. 交通模式转换:通过鼓励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优化交通出行结构,降低交通需求的峰值。

3. 交通时间管理:通过动态交通流量控制、交通信号优化、差别收费等手段,调整交通出行的时间分布,缓解交通拥堵和高峰期的需求压力。

4. 减少出行需求:通过推广远程办公、共享经济、在线购物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需求,降低交通需求的总量。

5. 交通信息服务:通过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出行建议等服务,引导公众选择最佳出行路线和交通方式,提高交通出行效率。

《交通管理与控制》日复习题(1)

《交通管理与控制》日复习题(1)

一、名词解释交通管理:是对道路上的行车、停车、行人和道路使用,执行交通法规的‘执法管理’,并用交通工程技术措施对交通运行状况进行改善的‘交通治理'的一个统称。

全局性交通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的管理措施。

局部性交通管理:仅在局部范围内,在较短时间内才有效的一些措施.传统交通管理:通过大量建设佳通基础设施,不断增加交通供给来满足交通需求的交通管理方式,即“按需增供”交通系统管理:以提高现有道路交通设施的效率为主,改善交通供给能力来满足交通需求的交通管理方式,即“按需管供”,管理交通流交通需求管理:引导人们采用科学的交通出行方式与行为,限制不必要的交通需求,理智的使用交通设施资源,使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相适应的一种科学交通管理方式,即“按供管需”,管理交通源ITS: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是集现代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数据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运筹学、系统工程和交通工程等技术于一体,有效的综合应用于交通工具、交通服务、交通管理和控制体系,从而建立智能化的、实时的、准确的、广泛的交通运输管理控制系统,改善交通运输系统运行质量,保障交通安全、高效、便捷、低公害。

“人性化"管理交通行政管理:指政府和交通行政机构在有关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交通事务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监督和控制等的处理、协调活动交通秩序管理:也叫交通执法管理,指找交通法规对道路上的车流、人流与交通有关的活动进行引导、限制和协调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蚊子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交通管理信息的一种交通管理措施.可变标志:是一种因交通、道路、气候等状况的变化而改变现实内容的标志交通标线:是由标画于路面上的各种线系,箭头,文字,主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

视距三角形:指的是平面交叉路口处,由一条道路进入路口行驶方向的最外侧的车道中线与相交道路最内侧的车道中线的交点为顶点,两条车道中线各按其规定车速停车视距的长度为两边,所组成的三角形.禁行管理:为了调节道路上的交通流,或将一部分交通流均分到其他负荷较低的道路上去,或满足某些特殊的通行交通,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实行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某种限制通行的管理渠化交通:利用各种标志、标线、交通岛、导流岛或其他物理设施分隔交通车道,使车辆运行就像渠道里的水一样沿一定方向互不干扰、高效、高速的运行专用车道(街道):指的是规定只允许某种车辆行驶或只限某种用途使用的车道。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说明(2001年版)(一)交通管理体制、政策与规划1.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符号:P1定义:是否建立了由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参加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根据交通需求,进行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

主要评价内容:1.机构健全:2.决策民主化;3.目标任务明确;4.分工落实;5.建立考核机制单位:无2.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符号:P2定义:当年市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占上一年市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单位:%3.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符号:P3定义:当年市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投资占当年市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额的比重。

单位:%4.交通规划符号:P4定义:是否在进行了居民出行调查、公共交通调查以及道路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对交通需求与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点,确定交通的发展目标及方向,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停车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论证,政府批准实施。

主要评价内容:1.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现状问题分析,交通症结分析是否准确2.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交通趋势分析和交通预测3.交通发展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城市的发展方向4.规划内容是否符合城市的特点,内容是否全面5.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以及必要的前瞻性单位:元5.交通管理规划符号:P5定义:是否在进行了交通流特性等必要的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现状与存在问题,制定近期和中远期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并通过了专家论证。

主要评价内容:1.道路交通流特性调查;2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3.交通需求分析计算;4.交通管理方案(合交通需求管理措施、交通组织方案优化)分析评价;5.通过专家论证:6.政府发布实施单位:无(二)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1.交通影响评价符号:P6定义: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

单位:%2.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符号:P7定义:制定和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落实公交优先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道 路交通组 织方案
3
上海世博会 的TSM政策:
2
引导区重点提高省界道口 安检通行能力,并引导自驾 车游客向公交转换,从远端 对进入市区和世博园区的车 辆进行引导和分流。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上海世博会的TSM政策: (二)客运交通服务方案
1、开设5条直达世博园区的轨道交通
需求 供给
TDM方法
三、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基本思想:
通过调整公众出行行为来改变需求模式
高效率的土地利用
高效率的交通工具
三、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的分类:
应用于平日交通,采用的是可以
长期 策略
长期发生效应的措施,如设立公 交专用道、采取拥挤收费策略等
应用于特殊情况下的交通,如举办
短期 策略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不同点:
1、TSM更侧重于通过使用交通工程 技术措施、优化网络层面(货运、 客运、单向交通系统)、发展智能 交通运输系统等措施来优化配置交 通流;它还需要提高通行能力,减 少运行费用,降低交通事故。要从 整个交通系统出发,通过协调系统 中行人、车辆、交通信号等各组成 部分来使系统效率化
非机动车出行
步行 自行车
其他
HOV车道
街道使用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拥挤收费
HOV车道
四、交通系统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1.交通系统管理的定义
交通系统管理(Transportation System Management,
简写TSM)是对交通流的管理,是一种技术性管理,交通 系统管理通过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管理及对交通流的管 制与合理引导,提高交通设施容量,均匀交通负荷,提高 道路网络系统的运输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
OVER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共同点
TSM对交通流的管理,与TDM中必需的那部分交通 需求是一致的,都可以通过交通需求的实现过程来 改善,都希望均衡交通流时间空间的分布,采取的 措施也很一致,都希望通过公共交通、削峰填谷等 思想提高效率。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五、 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措施
交通系统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通过交通系统管理措施的实施,期望达到的效果主 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以方式转换促增效 (2)以消除瓶颈促增供
(3)以削峰填谷调需求
(4)以系统组织促均衡
五、 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措施
交通系统管理实施效果分析
公交转换方式
交叉口环岛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上海世博会的TDM政策:
一是倡导公交出行。 二是均衡入园客流。 三是采取适当管理措施。
此外,还借鉴北京奥运会采取了错时上下班,机动车限行的 预案措施等。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管控区以限制小汽 车出行及满足安保管 理为目的,重点强化 边界管理,保障入场 有序。 缓冲区重点保障世博 专线、公交、团体客车等 集约化车辆快速到达园区。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如上海世博交通方案TSM中的开设各种专线、提 供交通信息服务对道路交通流进行了引导分流, 与此同时也有助于TDM中的均衡客流量。TSM中 的对团体客车、公交的保障措施与TDM中的倡导 公交一致。可变工作时间、收费政策、改善公交 服务、车辆合乘、非机动车等措施既可以作为 TDM措施,也可以为TSM服务。总而言之,世博 会的TDM与TSM都是为了保障世博会期间的交通 正常运行。
2、开设世博直达专线、世博大站专线、远郊接驳专线 3、开设世博旅游包车实施园区水门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交通配套
4、常规公交正常营运
辅之以适当的出租汽车服务,根据情况延长营运时间。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上海世博会的TSM政策: (三)交通信息服务
1、世博交通出行网 2、世博交通指南 3、电台电视台 4、世博交通服务咨询热线 5、可变信息标志 辅之以手机与车载导航等移动终端、触摸屏
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成功措施
采用拥车证制度,严格控制汽车的增长率(每年≤3%) 1998 年之前,区域许可证制度 1998 年之后,中心区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改善以公共汽车为主的大众交通系统 在早高峰期间设置公交专用道 建立多个商业副中心,基本保证日常购物娱乐在区内实现
最为世界各 国交通工程 专家称道
方案。
五、 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措施
交通系统管理的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十大类:
(1)公共交通辅助系统 (2)公共交通运行管理 (3)存车管理 (4)行人、自行车管理 (5)优先通行管理
五、 交通系统管理主要措施
(6)交通工程技术措施 (7)交通限制措施 (8)货运交通管理 (9)改变上班方式 (10)收费管理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通过上海世博会的交通管理措施,我们可以发现交通需求管理
与交通系统管理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它们都 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减少交通需求, 增加现有交通网络的利用率,均衡城市交通系统负荷,缓解交 通拥挤。
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城市化岛 国,面积约为 640 平方公里, 人口约为300万,是世界上人口 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交通需求管理
新加坡交通情况
在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政府将交通 需求管理引入交通发展政策,保障了 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的平衡,并在新 加坡后来交通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成 效。新加坡的交通没有严重的拥挤现 象。早晚交通高峰时,市区机动车的 速 度 达 到 3 0 k m / h 。
策来协调现有交通系统中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
人和自行车,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四、交通系统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2. 交通系统管理的特点 交通系统管理,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着眼,探求能使 现有系统发挥其最有效益的综合治理方案,可避免各个局部 措施把交通祸害转移地点的弊端,又可得到系统效益最优的
大型活动时,采用措施可以是即时
生效的,并且停用后该策略效果即
消失如特定时段里消减特定出行等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法律与制度 建立规划和管理的制度框架 低成本的规划和投资
加强公众的教育和鼓励计划
减少通勤出行的法规和计划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可变工作时间
停车管理
弹性工作时间 压缩周工作日 错开工作时间
2、TDM更侧重从交通 发生的源头抑制无效 交通需求的产生;通 过改善土地利用来避 免因交通工具换乘站 与商业设施之间不合 理而产生的交通需求。 是从需求层面来改善 交通环境。
比较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系统管理的异同
——以上海世博会交通措施为例
• 交通需求管理在实施时不同于交通系统管理的是还 要注意公众的反应,它实施的对象是公众,TDM政策 措施获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公众是否接受,系统管 理虽然也需要公众的参与,但是对公众意识的依赖 较低。TDM的措施制定后比较容易实施,而且能灵活 的应对各种交通状况,而TSM在实施之前的准备周期 比较长,像一些基础设施一旦投入实施,就不能收 回,灵活性较TDM差点。
一、交通需求管理的背景
交通拥挤及空气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日趋 严重
交通供给为基础的治理方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交通问题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需 求
供给
二、交通需求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概念
内涵
交通需求管理一方面通过对道 路设施运行的有效管理,旨在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全部潜在效 能,另一方面是对道路交通需 求源头的管理,目的在于尽可 能消减非必要需求,并对必要 的需求给予合理的组织与引导, 使之在时间与空间上尽可能均 衡地分布于道路系统上。 交通需求管理(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TDM)就是 通过采取符合本地具体条件的 交通政策,引导交通参与者选 需求 供给 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 出行线路。简单的讲通过影响出 传统方法 行者的行为,而达到减少或重新 分配出行对空间和时间需求的 目的。
对公交进行补贴
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停车换乘设施 环境友好的公交站台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车辆合乘
小汽车合乘 交通宁静区是指在道路上设置硬件设施, 客车合乘 爱丁堡Slatrford Green 以减少机动车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改 项目就地合乘小汽车项 目 善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环境,达到改善
交通宁静
增加停车费
减少或限制免费路边停车 降低停车需求
合乘车辆优先停车
停车限制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土地使用管理 混合土地使用 避免城市蔓延(成长管理) 行人为主的街道设计 土地开发与交通能力相匹配
停车场与地铁、 商场、住宅综 合开发
客运枢纽、 商场、酒店 综合开发
交通需求管理的具体策略
改善公交服务
快速公交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