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dae6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c.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随笔》。
课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了作者对五个手指的观察和感悟,五个手指各具特色,各有功用,正如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但部分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手指的认知可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生理功能上,对课文中的寓意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五个手指的特点和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五个手指的特点和寓意。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寓意,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世界。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教案:提前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的特点,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手指有什么作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手指的课文,看看作者丰子恺先生对手指有何独特的见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891c59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3.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22.手指》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手指的形状、大小、粗细、长短各异,各有各的特色。
课文从作者童年时的趣事出发,引出了手指的各种形态和特点,同时也揭示了手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幽默感,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他们在生活中对手指有着丰富的认知和观察,能够对手指的特点和功能有所了解。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有所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手指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和特点,认识手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观察手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和特点,认识手指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观察手指,思考手指的功能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对手指的特点和功能进行思考。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手指图片或实物。
3.相关阅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手指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学生对手指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c2f48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2.手指》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作者对自家兄弟手指的描绘为线索,展现了手指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通过手指的比喻,表达了兄弟之间团结互助、和睦共处的重要性。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富有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抽象比喻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
此外,学生对家人的感情深厚,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兄弟之间的团结互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手指的多样性和兄弟之间的团结互助。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手法,体会作者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感受家人之间的亲情,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课文朗读录音:提前录制课文朗读音频,便于学生跟读、欣赏。
3.分组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手指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手指的形态、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手指的多样性和特点。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d26d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的一篇课文。
课文为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人体手指的形状、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插图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说明文的阅读有一定的基础。
但针对具体课文内容,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细致描述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手指的形状、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身生理特点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手指的形状、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作用。
2.难点: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细致描述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手指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手指的形状和功能。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实例分析法: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手指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音频2.手指插图3.教学PPT4.小组讨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状和功能。
2.呈现(10分钟)展示手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手指的形状和功能。
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语气和节奏。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插图,复述手指的形状、功能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作用。
教师抽取学生进行回答,并给予评价。
5.拓展(10分钟)小组讨论: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5b8fc8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2.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人体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地揭示了手指的奥秘。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人体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手指的详细知识和功能,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细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分享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难点:手指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手指的奥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手指图片、实物模型等。
2.教学道具:手指模型、实物手指等。
3.学习资料:关于手指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手指游戏或手指舞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手指。
2.呈现(10分钟)展示手指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形态。
同时,讲解手指各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手指进行研究。
要求学生用手指模型或实物手指,展示手指的形态和功能。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手指功能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展示关于手指的科普文章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手指的更多知识。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58c8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6.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第【1】篇〗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二、课前准备: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手指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课文教法学法:自读自悟,抓住重点句段进行研读,体会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看看你们的手指,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你们说,这五根手指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今天我们就来读读丰子恺的文章《手指》,看作者是怎么说的。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2e233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8.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用手进行各种动作的技巧。
•掌握使用手指进行书写和绘画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调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尊重和珍惜之情。
•激发学生对创作和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使用手指进行书写和绘画的技巧。
2. 难点•学生对手指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学生在书写和绘画中的技巧和细节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课本《语文》五年级下册。
•面部模型、手部模型。
•印有手指结构示意图的PPT。
•画笔、纸张、颜色笔等绘画工具。
2. 环境准备•教室整洁、明亮。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模型和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面部模型和手部模型引出“手指”这个话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呈现•通过PPT展示手指结构图,解释手指的功能和重要性。
•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并发言描述手指的结构与功能。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手指操控练习,如捏花、叉葱等。
•针对书写和绘画,示范正确的用手指握笔、运笔姿势,并指导学生练习。
4. 创作表达•让学生用手指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手工制作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5. 总结•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手指的重要性和各种技能的实用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手指这个细小但重要的身体部位展开了教学设计,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手指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5234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1.png)
2024年【统编教案】五下22课《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第22课《手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人体的奥秘”第一节“认识我们的身体”,重点学习手指的结构和功能。
详细内容涉及手指的骨骼、肌肉、神经分布,以及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指的构造,掌握手指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对身体奥秘的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手指的构造、功能及日常保护。
难点:手指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指模型、教学PPT、实物投影仪。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手指模型,引发学生对手指奥秘的探究兴趣。
2. 新知学习:(1)观察手指模型,了解手指的基本构造。
(2)结合教材,学习手指的骨骼、肌肉、神经分布。
3. 实践操作:(1)学生动手制作手指模型,加深对手指构造的理解。
(2)进行手指游戏,体验手指的灵活性和重要性。
4. 例题讲解:讲解手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课后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手指的构造骨骼肌肉神经2. 手指的功能抓握感知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手指的构造及功能。
(2)举例说明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答案:(1)手指的构造包括骨骼、肌肉和神经。
功能有抓握、感知和表达。
(2)例如:使用筷子、写字、绘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掌握了手指的构造和功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
五下手指教案(3篇)
![五下手指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84f55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b.png)
第1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拇、指”等生字,理解“长短、粗细、肥瘦、大小、扁圆、厚薄、强弱、软硬、光洁、有力、勤劳、无私”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比较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树立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2. 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手指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习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对手指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出示手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手指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手指有什么作用吗?请分享你们的想法。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理解意思。
2.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重点讲解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 提问: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手指的特点?- 生答:长短、粗细、肥瘦、大小、扁圆、厚薄、强弱、软硬、光洁、有力、勤劳、无私。
3. 讨论手指的特点,如:- 拇指:有力、勤劳。
- 食指:大小适中、有力。
- 中指:长短适中、有力。
- 无名指:长短适中、柔软。
- 小指:长短适中、柔软。
四、总结课文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概括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师点评,强调手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背诵生字词。
2. 想想生活中手指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生字词,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2.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二、深入阅读1.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 提问: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生答:赞美、热爱。
3. 讨论作者在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 对比:长短、粗细、肥瘦、大小、扁圆、厚薄、强弱、软硬、光洁、有力、勤劳、无私。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6e5bcd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f.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琦君。
这篇课文以作者的视角,描述了自己童年时对于手指的观察和感悟。
课文从手指的形态、功能到人们的习惯和传说,多角度地描绘了手指的多样性,同时寓意着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次的意义可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文中的习惯和传说不太了解,需要老师的解释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课文的寓意。
2.难点:对于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次的意义进行理解和领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模拟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
2.视频:准备相关的视频材料,用于导入和情境模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手指的形态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的意义。
然后,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手指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之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对于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同桌进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情感。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深层次的意义,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理解。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2a3c3d0d233d4b14e6974.png)
22.手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写作方法。
3、感悟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指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
你们觉得哪根手指最好看?哪根手指最有用,(生答)同学们的说法各异,今天我们来学习《手指》,了解作者的想法.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显示)。
有信心完成学习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好,请放下。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我们将进行三场比赛,先看第一场比赛。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认读字词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标注生字词。
5分钟后比谁能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生字、新词大拇指按弦揿电铃搔痒窈窕秽物轧伤拧螺丝纽扣仓库薄弱附庸爱憎教师过渡语:学习完本课生字,并读通顺课文后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
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强调:重点生字,词语着重学习。
拓展:找出文中的重点,优美词句。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正确理解课文师: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要求:请同学们速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思考下面问题。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课件出示思考题: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读了课文之后,五根手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师:时间到,停。
先看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出示总结答案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生:首先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然后写_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写_人群的全体如同手指的全体一样,团结力量大。
(10)师:同意他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好,放下)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
2.读了课文之后,五根手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469a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4.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从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手指的特点和作用,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幽默语句理解有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手指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灵巧、姿态、勤快”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手指的特点和作用。
2.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3.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手指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手指的特点。
2.准备相关词语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和巩固。
3.准备课文中的句式模板,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表达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手指游戏或手指舞蹈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手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手指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手指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说出手指的名称和作用。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手指的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4.巩固(10分钟)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6e15e5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8.png)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22《手指》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手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课文语言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适合进行情景教学。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手指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手指的保护意识不够强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对手指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指、姆”等13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对手指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手指产生喜爱之情,增强对手指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对手指的认知。
3.培养学生对手指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加深对手指的认知。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手指的看法和保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词卡片。
3.手指图片或视频。
4.分组讨论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手指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手指的形态、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手指的重要性。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手指的看法和保护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手指的重要性。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并组词。
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巩固生词学习。
拓展(10分钟)学生发挥想象,以“我的手指”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通用3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1314e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6.png)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通用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共三--篇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收集有关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标志,同学们,看看这些资料,猜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课件,如: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等,最后出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师板书课题)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
(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一百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07条水道纵横交叉,117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08个小岛。
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之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请文章的叙述顺序。
师随机板书:小艇样子,速度,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用途。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汇报: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
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
谁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并介绍小艇的样子。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0770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eb.png)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三、指导写字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a4b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4.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优秀教案1.研究13个新字,包括“弦”、“揿”,并掌握多音字“薄”的正确发音。
此外,还要学会写16个字,如“拇”、“搔”,以及21个词语,如“关节”、“拇指”等。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3.找出描写五根手指特点及作用的语句,体会语言的幽默风趣,领悟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一、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指,引入课题《手指》,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生自己先读一遍,不会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一起齐读,重点理解课文的主题。
三、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同时也能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引导学生分享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团结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在复故知的同时,引入新课,重点回顾课文的主题,即五根手指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二、通过学生的汇报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表格中的内容,同时也能体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手法。
三、重点体会课文中最能反映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句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分成小组来扮演五根手指。
我们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我们要表达的意图,编写了一个课本剧来表演。
每个人都扮演了一个手指,我们通过手指的姿态和性格来表现每个角色的特点。
最后,我们团结一致,把手指握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拳,这也向我们表明了团结就是力量。
3.接下来,我们指定几个小组到前面来表演我们编写的课本剧。
其他同学将评价我们的表演,教师也会根据表演情况给我们一些点拨和指导。
我们要重点关注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我选择手指来写一段话。
手指的姿态不同,性格也各异。
但当我们团结一致时,将手指握成一个强有力的拳,这也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美教案(统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精美教案(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aef49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0.png)
a.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复杂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b.将手指的生物学知识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c.在小组合作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讨论手指在日常生活中的对于修辞手法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图示、例句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修辞手法的效果,并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尝试使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手指这一主题非常感兴趣。通过引入生活化的例子,他们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这让我觉得导入新课的方式还是相当成功的。在讲解课文《手指》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解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们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能够跟上我的思路。
课堂上,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修辞手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个别辅导,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图示、对比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发现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每个小组都能够提出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d.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手指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手指的描写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如“姆指像一位大力士,承担起最重的责任”等句子。
-在学习生字词时,强调字词的正确发音和书写,并通过造句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在修辞手法的学习中,挑选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如“食指指向前方,像是指路的先锋”,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手指的基本构造、功能以及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手指重要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和爱护我们的手指。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914ab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8.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童年时与手指有关的趣事,通过这些趣事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课文语言幽默风趣,情节生动,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本文的教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环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语言发展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较难的词汇和句子,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和重点句子。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幽默和讽刺,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生词。
3.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要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都有自己的手指,那么你们知道手指的重要性吗?”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5dbf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f.png)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手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了五个手指头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手指头的比喻,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团结合作,共同进步。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生词和句子结构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词和句子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进步。
四. 教学重难点1.生词和句子的理解:对于一些生词和句子,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解释和引导。
2.课文的理解:学生可能对课文的深层次含义和寓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的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生词。
3.讨论题目:准备一些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手指的作用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课文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人教版五下手指教案
![人教版五下手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07165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c.png)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手指》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手指》是著名散文家、画家丰子恺的作品,课文用拟人化且风趣的语言介绍了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作用,课文最后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学习本课,能进一步体会语言幽默在文章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3.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进行小练笔。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难点: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手指操,引入本节课的学习1.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找出五根手指的特点,完成表格1.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表格。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4.集体反馈,深入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代表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老师适当引导。
(根据学生交流,老师随机点击,补充课件上表格的内容)(三) 品读课文,感受风趣的语言抓关键语句,感受语言的风趣幽默。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通过介绍手指,我们再一次领略了丰子恺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平凡的小事、普通的事物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
(四)领悟道理,总结全文1.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1)大拇指肯吃苦、默默奉献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清洁工、老师、妈妈……)(2)食指机敏、敢于探险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探险家……)(3)中指养尊处优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我自己、富豪……)(4)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的特点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婴儿、小学生……)2.领悟文章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4.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2.懂得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手指长在每个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会去关注它们。
我国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以手指为对象,写出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
他眼中的手指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互读、互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错字。
(2)做到流利:自然停顿,朗读通畅,不回读。
(3)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教师检查。
(指名读)
重点指导“弦”“轧”“薄”“憎”“窈窕”等字词的读音。
3.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出示课件,口头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
(2)引导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找出分别对应的文章所在段落,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4.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5.作者要说明的道理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明确: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6.本文的整体结构是什么?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
三、指导写字
1.师出示会写字,生观察规律。
2.重点指导:“貌”撇画较多,注意不要写漏;“享”下半部分是“子”,注意与“亨”区分开;“庸”是半包围的字,最后一笔是竖。
3.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拇指搔痒强硬接触堂皇贴身冲撞功劳享乐相貌渺小附庸养尊处优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二、了解手指特点,初悟道理
1.五根手指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小组合作阅读、交流,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手指名称长处短处大拇指最肯吃苦,做不讨好的事。
形状不美,构造简单。
食指机敏,干活以他为主。
姿态不窈窕,做的事复杂,常受伤。
中指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身体最高,曲线优美。
养尊处优,干活不出力。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能力薄弱。
2.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的?(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交流讨论其结果。
)
大拇指:运用排比的句式,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其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品格。
食指:运用排比句式,举例说明其作用,表现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中指: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其优美的姿态和高傲的态度。
无名指和小指:列举实例,运用设问,强调了无名指和小指在兰花状姿态中最优美,表现其附庸、享乐的性格。
3.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这样的叙述使每个文段清晰明了,使读者易于理解。
)
4.再读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生自由说)
(五根手指虽然都长在手上,作用和功劳却各不相同。
但是,无论每个手指的力量如何,只要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不只是手指,我们人也一样,在集体中,只有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胜利。
)
三、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课文通过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教学板书]
22手指
手指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不窈窕,工作复杂
中指: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
无名指、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根根团结有力量
[教学反思]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学生都很容易把握五根手指的特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抓住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最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想五根手指分别代表了哪些人,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很高,都能说出一两点,课堂整体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