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最新观看长征五号发射经验理解.doc

最新观看长征五号发射经验理解.doc

最新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篇【1】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圆满成功!长征五号为我国目前在研运载能力最大、尺寸最大的火箭,中国未来天宫空间站建设、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深空探测都将使用该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

有了长征五号后,中国在空间站的建设上就有了得力的运载工具,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对中国的登月工程的意义更为重大。

发射塔架共12层高91.7米据报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塔架高91.7米,一共12层,距离海边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塔架相隔630米。

整个塔架采用钢框架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结构,强度足以抵挡台风和地震。

塔架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塔,可防雷电影响。

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介绍:我们也采取了其它一些措施,就包括用盲板把它封堵,不让空气进入这些管壁的内部从内部进行腐蚀,还有我们这个连接的部位采用这个原子灰进行密封。

液氢用量是其他发射场十几倍据了解,此次发射任务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应用液氢作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应用规模是我国现有其它航天发射场的十几倍。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液氢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为此我们从液氢的存储、输送、精确加注以及整个液氢系统的安全防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实现远程的控制,来确保加注过程的安全以及塔架上的人员设备的安全。

发射塔架内部到处都是层层叠叠的楼梯,便于工作人员到达任何一层平台。

发射时塔架的三联回转平台将依次打开,而驱动回转平台这个庞然大物,依靠的是位于塔架顶部的液压油泵,它控制着回转平台的展开或合拢。

外媒在对长征五号的报道指出,长征五号的试飞和投入应用,不仅填补了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空白,同时也为中国进一步研发超重型运载火箭打下了稳实的基础。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一而再,再而三,中国的航天史再添一绝技,长征五号卫星顺利发射
升空,一次性发射三颗普通电信卫星,可谓一绝。

这次发射不仅标志着我
国在航天发射技术上又取得实质性的进步,更对国内外充满信心,让我们
骄傲地证明,把这片沃土带上太空,我们是毫不费力的。

长征五号卫星的顺利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技术的全面提升,也
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上已经从原来跟跟随世界的角度发展到了独立研发、独立发射的角度。

它更是标志着中国在航天发射技术上有了独特的贡献,
将中国航天科技带上新的高度。

此次长征五号卫星的发射不仅对中国的航天发射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

它不仅可以改善或发展
我国的通信能力,而且还可以应用到观察地球、科学研究、节能减排等多
种领域中,更好地满足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全球经济
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和发展。

经过艰苦的努力,中国的航天发射工程终于取得了长征五号卫星的重
大成果,而这次发射将为中国探索太空的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
可能性,也将为人类探索太空的科学技术进步带来更多希望和机遇。

最后。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 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 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心得体会范文高分五号卫星成功
发射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这次成功发射不仅体现了中国航天
科技的实力,也对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对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有以下几点
心得体会。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成熟和先进性。

长征五号是我
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它具备了较高的运载能力和较远的航天范围,被誉为我国航
天事业的“国之重器”。

这次成功发射证明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
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科技的创新
和发展。

长征五号具备了较大的运载能力,将为我国未来更复杂的航天任务提供技术
支持,为实现中国梦的航天梦贡献力量。

再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世界影响力。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
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和赞赏,这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
着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它的成功体现了中国航
天科技的实力和先进性,为我国未来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彰显了中国航
天事业的世界影响力。

希望随着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我们的国家航天事业能够取得
更加辉煌的成就。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7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7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7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范文篇1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今天早晨7点30分28秒从大漠深处发射,7时49分,神舟十一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继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之后,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将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 开启了我国时间最长的载人太空飞行旅程。

在贺电中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序幕。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号飞船,从“东方红”到“嫦娥”飞天,从无人飞行到太空驻留……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在不断腾飞和跨越。

在今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1999年“神舟一号”绕地球14圈并安全重返地球,20xx年间航天人不懈奋斗、开拓创新, 20xx年神舟十一号将2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中国航天史上立起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航天精神代代传承,航天梦想越来越近,国人为之欢欣鼓舞。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篇2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对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获益良多。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6篇)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6篇)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精选26篇)长征五号发射800字篇1中国现役主力运载火箭的发动机仍然基于20世纪60年代技术,无论火箭总体设计如何变化,也无法与使用20世纪90年代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日本运载火箭一较高下。

20世纪80年代,中国同样提出了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1世纪初火箭研制才步入正轨。

20xx年和20xx年,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和5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先后立项研制,20xx年国家批准了长征五号火箭的研制立项。

11月3日晚上20:41,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从20xx年正式立项至今,长征五号“十年磨一剑”,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迄今为止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火箭长度56.97米,其中芯级部分直径5米,全部使用液氧液氢发动机,助推器配置为4个3.35米直径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形象地说,长征五号的助推器就有长征二号火箭那么粗,而芯级横着放就有约两层楼高。

官方资料称,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9吨,起飞推力约1078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约14吨,在运载能力上远高于日本运载能力最高的H-IIB火箭,即使是未来H-III系列火箭中运载能力最大的型号,运载能力也无法媲美我国的长征五号火箭。

长征五号火箭虽然在运载能力和运载系数上实现了对日本运载火箭的超越,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尤其是基础的材料和机械等部分落后于日本,长征五号火箭的技术水平和日本现役运载火箭仍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火箭发动机上差距比较明显。

即使首飞时间比日本H-II火箭晚了20多年,但长征五号火箭的YF-77液氧液氢发动机仍然在推力和比冲两项关键性能上,还是落后于日本的LE-7液氧液氢发动机,长征五号第二级使用的YF-75D发动机在这两项指标上也略逊一筹。

但是,长征五号火箭之后,我国还在研制220吨推力的液氧液氢发动机和25吨级、460秒真空比冲的上面级液氧液氢发动机,这将使中国火箭发动机技术上赶超日本,有助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全面超过日本。

长征五号发送心得体会体会心得范例

长征五号发送心得体会体会心得范例

长征五号发送心得体会体会心得范例20xx年11月3日20时43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時刻,由于在我国的长征五号发射成功了!下边是我给大伙儿梳理的长征五号发送心得体会体会心得范例。

长征五号发送心得体会体会心得范例篇【1】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扭力新一代火箭发动机长征五号在文昌市航空航天酒泉卫星发打火起飞,约三十分钟后,荷载组合体与火箭弹取得成功分离出来,进到预订路轨,每日任务圆满收官!长征五号为在我国现阶段在研运输工作能力较大、规格较大的火箭弹,未来天宫空间站基本建设、载人航天三期工程项目以及它深空探测都将应用该火箭弹系列产品。

长征五号初次选用5米直徑箭体构造,初次应用无毒性零污染液氢液态氧与液态氧汽油汽车发动机组成起降计划方案,起降扭力超出1000吨。

拥有长征五号后,我国在太空站的基本建设上就拥有有力的运输工具,但从长久看来,很有可能对我国的登陆月球工程项目的实际意义更加重特大。

发送塔体共12层高91.7米据报道,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发送塔体高91.7米,一共12层,间距海滩850米,和长征七号火箭弹的发送塔体间隔630米。

全部塔体选用钢架构与混凝土结构的钢混结构,抗压强度足够抵御强台风和地震灾害。

塔体四周是四座高120米的避雷针塔,可防雷击危害。

文昌市航空航天酒泉卫星发建设工程总指挥部技术工程师周湘虎详细介绍:“大家也采用了其他一些对策,就包含用盲板把它堵漏,不许气体进到这种壁厚的內部从內部开展浸蚀,也有大家这一联接的位置选用这一腻子开展密封性。

”液氢使用量是别的酒泉卫星发十几倍据统计,本次发送每日任务是在我国初次规模性运用液氢做为火箭推进剂,对液氢的运用经营规模是在我国目前其他航空航天酒泉卫星发的十几倍。

北京市特殊工程项目设计研究院液氢办公室副主任室内设计师高旭表明:“因此大家从液氢的储存、运输、精准充注及其全部液氢系统软件的安全防范等层面干了很多的工作中,根据完成远程控制的操纵,来保证充注全过程的安全性及其塔体上的工作人员机器设备的安全性。

最新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最新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最新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长征五号发
射成功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让人感到非常激动和骄傲。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的里程碑,它标志
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展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卓越能力。

这次发射任务是非常复
杂和困难的,涉及到多个重要的技术环节和工程挑战。

然而,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
通过团队协作和创新,成功地克服了各种问题,证明了自己在航天技术上的强大实力。

其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长征五号是中国
最大的火箭之一,它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将有能力进行更大规模和更重要的航天任务,包括载人航天、探测器送往深空以及构建天基实验室等等。

这将为中国航天事业
的发展开辟新的篇章,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最后,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也让我们意识到航天事业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和重要性。


天技术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物,它更是一种国家实力和国家形象的象征。

通过航天事业的发展,一个国家能够展示自己在科技和创新领域的能力,向世界展示
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提醒我们,航天事业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
成部分,需要我们关注和支持。

总的来说,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给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自豪感。

它不仅仅是中国航
天事业的突破,更是对全球航天领域的一次重要贡献。

通过这一成功发射,我们有理
由相信中国航天科技的未来将更为辉煌,同时也期待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2 关于长征五号的心得体会

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2 关于长征五号的心得体会

长征5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2022 关于长征五号的心
得体会
长征5号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个令人激动和骄傲的时刻。

以下是我对长征五号发射成功的一些心得体会:
1. 技术实力的展示: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在超大型运载火箭领域的强大实力。

长征五号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的最大运载火箭,还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承重能力等突出特点,彰显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成熟和领先地位。

2. 信心和决心的体现: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工程的巨大进步,也体现了中国政府和航天专业人员对航天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这次成功发射证明了中国航天工程的稳定可靠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国家尊严的体现: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声誉和地位,彰显了中国作为航天大国的实力和能力。

同时,这次发射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独立自主能力,对于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4. 推动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对航天技术的突破,更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的推动。

它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也为我国未来探索深空和载人航天提供了重要支持。

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助力国家实现更强大、更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它不仅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褒奖,也是对全体航天工作者的鼓舞和激励。

我为中国航天的成就感到骄傲,也希望长征五号的成功能够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观看长征五号首飞心得体会2篇

观看长征五号首飞心得体会2篇

观看长征五号首飞心得体会观看长征五号首飞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长征五号首飞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下是我观看长征五号首飞时的心得体会:1. 感受到了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进步。

作为中国最先进的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的巨大进步。

这不仅是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鼓舞,也是中国国力的一次彰显。

2. 感受到了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

长征五号的研制与发射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科技工作者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智慧。

这次首飞的成功体现了中国在科技与创新方面的重要突破,也说明了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3. 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长征五号的首飞是中国航天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不仅为航天事业作出了贡献,也为国家增添了光彩。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长征五号的成功感到自豪,也为中国的科技实力感到自信。

4. 深刻意识到航天领域的艰辛与风险。

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背后付出了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他们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飞行实践中经历了艰辛与风险,甚至有可能面临失败。

但他们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这是他们职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展示。

总的来说,观看长征五号首飞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和雄心壮志,并激发了我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

同时也意识到科技事业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并需要持续的支持和投入才能取得成功。

观看长征五号首飞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作为一名观看了长征五号首次发射的观众,我对此次发射有着很深的体会和感受。

长征五号的首次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对中国航天科技的强大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长征五号作为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其技术和性能在国际上也是属于先进水平。

在首次发射中,长征五号圆满完成了任务,这体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高超水平和可靠性。

其次,长征五号的发射也显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自主能力的提升。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

长征五号发射观感心得体会(精选28篇)长征五号发射观感篇1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热血,用青春和创造,铸就了一次次腾飞与跨越,书写了一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不断刷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度。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热烈气氛中,以“长征”命名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实现“航天强国梦”的一次标志性实验,集成了多项最新的航天技术,首次采用5米直径箭体结构,首次使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与液氧煤油发动机组合起飞方案。

它的首飞成功,对我国运载火箭发展具有升级换代的里程碑意义,对我国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标志着中国航天进入大运载时代,标志着我国在中国梦航天梦的伟大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回首凝望,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一甲子。

60年来,一代代科研技术人员锐意进取、艰苦创业、顽强拼搏,昂首踏上献身航天事业的新长征。

从无到有,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太空漫步到交会对接、应用性飞行……长征系列、神舟系列、天宫系列、嫦娥系列交相辉映,璀璨夺目。

中国航天人,用汗水和热血,用青春和创造,铸就了一次次腾飞与跨越,书写了一部科技领域自主创新的辉煌历史,不断刷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高度。

伟大的事业积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助推伟大的梦想。

中国航天人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也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这一伟大精神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创新精神,鼓舞着我们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纪录,激励着我们向着中国梦强军梦奋勇前进。

一部航天史充分证明,铸就强国强军伟业,不能指望别国提供核心技术,也不能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更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

只有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努力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我国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长足进步。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让我深感由衷的激动和自豪。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首先,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技术水平。

长征五号是中
国迄今最大的运载火箭,具备了较强的载荷承载能力,可以将大型卫星和空间站模块
送入太空。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工程师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
也彰显了中国在火箭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其次,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在积极推进
空间站的建设,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首个空间站的部署。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为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未来的载人航天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将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航天领域
的影响力和地位。

最后,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也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中国航天事业的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离不开长期的努力、坚持和创新。

正如航天员一样,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也
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能力,就有可能实现目标并
超越自己。

总之,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让我深感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同时也激励着我要更加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奋斗。

让我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并共同期待
更多的航天成就。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范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如下:长征五号发射成功心得体会长征五号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一步,其发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对中国航天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通过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提升,同时也对航天事业背后的不易和付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

长征五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近地轨道运载火箭,其核心技术都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

通过这次发射成功,不仅验证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更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这不仅是中国航天人的骄傲,也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其次,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充分彰显了中国航天人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航天事业是一个高度复杂且风险极大的行业,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之间的高度配合和合作。

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得益于中国航天人的同心协力、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地投身到航天事业中去。

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才有了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

同时,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骄傲。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长征五号的成功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证明了我们在科技创新和工程管理方面的能力。

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和投身到科技创新中去。

总之,长征五号的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通过这次发射成功,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实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长征五号的成功将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航天事业中去,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

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800字11月3日晚上20:41,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感想心得体会800字。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感想心得体会800字篇【1】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他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

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该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该像过去的大庆精神一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

中国航天事业所创造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

航空航天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航空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还广泛应用于空中摄影、大地测绘、地质勘察、资源调查、播种施肥、除草灭虫、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航天技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卫星通信、卫星广播与电视、卫星气象预报、卫星导航、卫星资源勘查、灾害预报和环境监测等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种科学探测卫星、天文观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的应用,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获得了大量的新发现,更新了人类对地球空间、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精选5篇)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精选5篇)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精选5篇)观看长征五号发射篇120xx年10月17日07时30分31秒,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长征二号FY11火箭在酒泉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后完成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在组合体中工作30天。

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今天,中国最大重型火箭长征五号整装待发!而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先后成功发射新的长征六号、十一号、七号等新一代火箭,形成完整的体系。

每逢出现此类新闻,总会有人问,太空离我们那么远,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金钱,冒那么大风险去探索吗?航空航天技术又能为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特意撰文,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这个问题,看看吧!航空航天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集成的体系,如阿波罗计划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

参加阿波罗计划的有2万余家企业、200多所大学、80多个研究所,总人数超过40万。

阿波罗计划的实施,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巨型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真空技术、低温技术、半导体技术、制造工艺等一大批高技术领域的发展。

阿波罗计划产生了3000多种新技术,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繁荣,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航空航天活动推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诞生、成长、推广和应用,催生了一大批新学科的形成、创新、开拓和发展。

航空航天活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航空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交通运输的结构,还广泛应用于空中摄影、大地测绘、地质勘察、资源调查、播种施肥、除草灭虫、森林防火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航天技术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卫星通信、卫星广播与电视、卫星气象预报、卫星导航、卫星资源勘查、灾害预报和环境监测等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种科学探测卫星、天文观测卫星和科学实验卫星的应用,拓展了人类的视野,获得了大量的新发现,更新了人类对地球空间、太阳系和整个宇宙的认识,产生了一系列的新兴学科。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13篇)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篇1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大型运载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进入大火箭俱乐部,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长征五号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1060吨,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发射成功观后感心得体会篇2一批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制和试验基地脱颖而出,一项项国际宇航界的技术难题相继被攻克,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神五到神七,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三次飞天、三大跨越。

我国航天事业在改革中腾飞,在创新中发展,为增强国防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生动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马兴瑞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坚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我国先后研制了14种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想心得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想心得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想心得
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里程碑,让我倍感兴奋和自豪。

这次发射的
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地位。


下是我对这次发射的感想和心得:
1.技术突破:长征五号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运载火箭之一,其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
天技术在大型运载火箭领域的崛起。

这对中国航天科研人员来说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
的突破,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实力展示: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强
大实力和技术能力。

这次发射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领先地位,为中国赢得
了国际声誉和尊重。

3.科技创新推动: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对中国航天科技人员是一次技术上的胜利,更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无限动力。

这次发射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
创新,激励更多的人投身于航天事业,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4.国家发展推动: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
对中国的国家发展有着深远推动作用。

航天事业的发展将为中国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和挑战,推动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

总而言之,长征五号成功发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对中国航天科技人员的辛勤
付出和优秀表现表示由衷的敬意,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期待和信心。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是一次非常震撼和令人激动的体验。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长征五号是中国最强大的运载火箭,能够将更大质量的航天器送入太空。

首先,我被整个发射过程的庄严和壮观所吸引。

升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加载燃料,都显得非常严肃和严谨。

当发射台上的火箭点燃瞬间,整个发射场突然变得光明,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冲向太空。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人类的智慧和技术力量的伟大。

其次,长征五号的技术进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长征五号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比如超大直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和超轻复合材料结构。

这些创新使得长征五号具备了更大的推力和更高的载荷能力,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最后,观看长征五号发射也让我感到了一种国家自豪感。

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了全球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

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展示了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和成就,让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总的来说,观看长征五号发射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意义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潜力。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将继续取得更多突破,为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一: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发射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新征程。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主要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占地16000余亩,建有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发射工位、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水平转载测试厂房、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航天器加注扣罩厂房、指挥控制中心等,是一座发射能力强、运载效率高、射向范围宽、安全可靠、生态环保、利于国际合作、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蕴含多项技术创新。

面对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等沿海气候条件,攻克了地基止水、建筑抗风、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全面采用液氢、液氧、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集约化设计两型火箭垂直转运轨道,MeiWen.实现了生态型环保型发射场建设的突破;采用
“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攻克了新型运载火箭推进剂贮运、加注、控制等技术难关,实现了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的突破;运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开发平台、一体化试验任务组织指挥平台和自动化运行测试的发射场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组织指挥一体化、操作使用远程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和技术保障智能化。

与酒泉、太原、西昌等内陆发射场相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更加靠近赤道、三面临海、射向范围宽等突出优势。

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了我国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使我国航天发射场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完善;将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推动了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发展;基本满足国内外的卫星发射各种轨道要求,可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多,进一步提高了商业发射竞争能力,促进了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

发射场计划2020年上半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未来,我国的探月工程三期飞行器、现代化空间站等都将在这里发射升空。

观看长征五号发射心得体会二:
6月25日8时22分,我国全新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中国航天事业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心得体会
回顾中国航天事业,从“两弹一星”建功到航天神剑惊艳亮相“九·三”阅兵,从航天员成功往返太空到“嫦娥”探月传回五星红旗的图像,从一枚枚火龙拔地而起、直上云天,到航天技术一次次摘得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的桂冠。

这一切,都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每一步的腾飞和跨越。

现如今,发展航天技术,不仅是民族智慧、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更提升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中国航天人巨大的荣耀和梦想的种子,将年复一年地广泛播撒,为普及航天知识、激励科学探索、培植创新文化带来巨大感召力。

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有着更加蓬勃、辉煌的发展。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亦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航天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行永不停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