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银行和保险公司
2023年第一学期中职经济学基础模块1教学计划
2023年第一学期中职经济学基础模块1教学计划课程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在经济学基础领域获得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培养良好的经济意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1. 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经济主体和资源配置- 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2. 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 市场均衡与价格形成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形式- 政府的角色和职责- 政府干预的目的和方法4.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5. 价格理论与供求分析- 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 生产者供给与市场供给- 价格与供求的调节机制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考核方式学生将通过课堂表现、小组项目、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课堂表现和小组项目考核将重点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业和期末考试则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水平。
参考教材-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导论》- 《市场经济学》注意事项- 学生应密切关注课程进度和作业要求,及时完成作业和准备课堂讨论- 课程讲义和相关资料将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请及时下载和研究- 学生有任何问题和困难,可直接与教师联系并寻求帮助该教学计划根据以往经验制定,但仍可能因教学进度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课程内容和教学安排的任何变动,教师将提前进行通知和解释。
祝您在本课程中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
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一、教案引言经济学作为一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本教案旨在通过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帮助中职学生全面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案内容1. 经济学基础概念a. 定义经济学: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b. 经济学的分类: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c. 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特点。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a.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自由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b. 计划经济的特点:计划经济的定义及其特点与限制。
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优缺点。
3. 衡量经济活动的指标a. 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b.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c. 失业率:失业率的定义和测算方法。
d. 平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4. 市场与价格a.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定义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
b.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的概念和达到均衡的过程。
c. 价格弹性: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5. 生产要素及其报酬a.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的定义和特点。
b. 生产要素报酬:劳动报酬、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概念和决定因素。
6. 市场结构与竞争a. 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的定义和特点。
b. 市场竞争:竞争对市场和企业的影响。
7. 政府宏观调控a. 宏观调控的概念: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b.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c.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定义和常见手段。
三、教案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对于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经济学基础的学习,中职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规划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本教案通过介绍经济学基础的概念、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衡量经济活动的指标、市场与价格、生产要素及其报酬、市场结构与竞争,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内容,旨在为中职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的经济学基础教案,帮助他们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他们今后的职业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中职保险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保险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原则,了解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保险的基本概念、种类、作用和原则。
2. 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1.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2. 保险理赔的程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接触过保险?你们对保险有哪些了解?二、新课讲授1. 保险的基本概念- 介绍保险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 解释保险的本质和功能。
2. 保险的种类- 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保险等。
- 分析各类保险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保险的作用- 保障功能、融资功能、投资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等。
- 结合实例说明保险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 保险的原则- 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合同原则、保险责任原则等。
- 解释各原则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5. 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 保险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和终止。
- 分析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实例,让学生分析保险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2.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特定场景,设计一份保险方案。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课堂练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了解保险行业的最新动态。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保险案例,分析其保险责任和理赔程序。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和课堂纪律。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保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备注:1.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4.2企业的经济效益
【课题】第四章第二节企业的经济效益【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成本及利润,明确提高经济效益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掌握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1、认知方面:了解企业的联合、兼并、破产,识记企业的成本、利润的含义,掌握经济效益的含义、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2、运用方面:通过教学,能够举例说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3、觉悟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益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这是因为: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只有通过正确途径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难点企业成本、利润及经济效益的关系企业成本、利润及经济效益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了解成本与利润的关系,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实现企业盈利的目的。
企业只有获得了一定利润,才说明企业有了一定经济效益。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案例说明等。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提问]1.企业的作用主要有哪些方面?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引言]在市场经济中生活的人们,不论是谁,也不论要办什么企业,都要筹集资金,购买设备和原材料,还要支付工资,也就是说一定要有本钱,有一定的投入。
经过生产和经营活动,投入又必须收回,且收回的数额多于投入的数额。
这个投入就是成本,多于投入的部分就是利润。
而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则是经济效益。
这里的成本、利润及经济效益等相关经济学知识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新授课(80分钟)第二节企业的经济效益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15分钟)(一)企业的成本[讲解]1、企业成本企业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事先垫支的费用,也就是企业为提供物质产品和生产劳务而在生产中支付的一切费用。
中职保险实务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保险合同签订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保险理赔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保险行业的认识,培养其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中职二年级保险专业学生教学重点:1. 保险合同签订的基本流程2. 保险理赔处理的基本步骤教学难点:1. 保险合同条款的理解与解释2. 保险理赔中的争议处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案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保险合同签订的重要性。
2. 提问:什么是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签订的过程是怎样的?二、讲授新课1. 保险合同签订的基本流程- 客户咨询- 保险代理人或经纪人介绍产品- 客户选择产品- 双方协商保险条款- 签订保险合同- 交付保险费2. 保险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了解合同条款- 注意保险责任和免责条款- 保留好保险合同和缴费凭证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模拟保险合同签订过程,并提出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保险合同签订的流程有哪些?二、讲授新课1. 保险理赔处理的基本步骤- 被保险人提出理赔申请- 保险公司审核理赔材料- 保险公司调查事故原因- 保险公司决定赔偿金额- 被保险人领取赔款2. 保险理赔处理中的争议处理- 协商解决- 仲裁- 诉讼三、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保险理赔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模拟保险理赔处理过程,并提出争议处理方法。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险合同签订和理赔处理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保险理赔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保险合同签订和理赔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职保险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 学生掌握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签订流程。
- 学生认识保险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保险需求。
- 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简单的保险产品推荐。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兴趣和认识。
- 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 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签订流程。
2. 教学难点:- 保险合同的解读和分析。
- 保险产品的选择和推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保险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2. 提问:什么是保险?保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介绍保险的定义和起源。
- 介绍常见的保险种类,如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
- 通过案例讲解保险的作用和意义。
2. 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签订流程- 讲解保险合同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 介绍保险合同的签订流程,包括投保、核保、承保、理赔等环节。
- 通过案例讲解保险合同的解读和分析。
3. 保险产品的选择和推荐- 分析个人和家庭在不同阶段的保险需求。
- 介绍常见的保险产品及其特点。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和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析自己的保险需求,并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2. 小组合作,为班级同学推荐合适的保险产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保险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分析自己或家人的保险需求,并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等。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备注:1. 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
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经济学基础概述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在社会中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都有着重要意义。
1.1 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有限资源下如何做出最优选择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1.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应、机会成本等概念。
供求关系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边际效应是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的效果;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资源而放弃的最好的替代品。
1.3 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经济学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主要分支。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如国民收入、就业和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则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决策行为,如消费者和企业的供求关系。
第二章: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种主要经济体制,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对于中职学生了解社会经济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2.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私有产权、自由竞争、价格形成和市场调节等。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虽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与管理。
2.3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计划经济是以国家计划为中心,通过政府统一安排实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包括国有制、计划指导和政府调控等。
2.4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和个体利益的最大化,计划经济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和平等的实现。
第三章:供求关系与价格调节供求关系和价格调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行为,对于中职学生理解市场运行机制非常重要。
3.1 供求关系的形成供求关系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第一章:引言经济学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探讨了资源的分配与利用、供求关系以及市场机制等诸多经济现象。
为了满足中职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需求,我们专门编写了最新的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
本教案将以该教材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教学计划,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第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2.掌握供给、需求关系理论,以及价格、收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认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4.熟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 经济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类。
3.2 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 比较静态分析方法;2) 历史研究方法;3) 统计分析方法。
3.3 供给与需求关系1) 供给与需求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均衡分析;3)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变动及其影响。
3.4 价格与收入弹性1) 价格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收入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弹性系数的解释和应用。
3.5 市场机制及其作用1) 市场机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3) 针对市场失灵的对策。
3.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和目标;2)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GDP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3 实践应用教学法组织学生实施调查研究、模拟市场交易等实际操作,增加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课堂表现评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态度等。
职高保险基础教案
职高保险基础教案教案标题:职高保险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不同类型的保险及其应用。
3. 理解保险的风险管理和理赔流程。
4. 培养学生的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
教学重点:1. 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不同类型的保险及其应用。
3. 保险的风险管理和理赔流程。
教学难点:1. 理解保险的风险管理和理赔流程。
2. 培养学生的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职高保险基础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练习册和评价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保险案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保险的兴趣。
2. 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对保险的思考,如“你知道什么是保险吗?你认为保险有什么作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保险的定义、保险的作用、保险合同等内容。
2. 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保险,如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医疗保险等,并重点讲解各种保险的适用场景和保障范围。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真实的保险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保险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风险管理和理赔流程(15分钟)1. 介绍保险的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等。
2. 解释保险理赔的基本流程,包括理赔申请、理赔审核和理赔赔付等。
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总结,强调保险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如阅读相关保险案例、调查身边的保险情况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保险的竞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保险知识和技能。
2. 邀请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分享实际案例和经验。
教学评价: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2. 对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保险知识的掌握程度。
金融与保险专业银行业务与保险实务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
金融与保险专业银行业务与保险实务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一、引言随着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发展,银行业务和保险实务成为金融与保险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开发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适用于金融与保险专业的银行业务与保险实务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银行业务和保险实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银行业务和保险实务的操作流程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金融与保险实务能力,提高他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银行业务部分(1)银行的基本概念和职能(2)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3)国际结算与外汇业务(4)资金清算与结算业务(5)信用卡和网络银行业务2. 保险实务部分(1)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保险合同与保险条款(3)保险市场和保险产品(4)保险理赔与保险服务(5)保险风险管理与保险销售技巧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银行业务和保险实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结合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模拟银行柜员、保险销售员等实际工作场景,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交流能力。
4. 课堂讨论:在给定的话题上,引导学生就银行和保险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和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评估,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验,占总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40%。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提供与课程内容匹配的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展示相关图表、图片和视频,增强教学效果。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的银行和保险资讯,拓宽知识面和信息获取途径。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微观经济学基础•宏观经济学基础•国际经济学基础目•经济学研究方法论•课程总结与拓展学习录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经济学基础课程概述经济学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如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与要求030201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内容。
建议每周安排2-4课时进行教学。
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02微观经济学基础需求理论阐述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量,分析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需求曲线的形状和移动。
供给理论说明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探讨供给的影响因素及供给曲线的形状和移动。
均衡价格理论解释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及变动,分析均衡价格的决定因素,如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与供给理论效用理论阐述消费者如何追求效用最大化,介绍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以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概念。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随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消费者均衡解释消费者如何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2022-2023学年(中职)经济学基础2022-2023学年(中职)经济学基础12.1 电子教案
【课题】第十二章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教材版本】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一一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石海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一一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世界市场;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要求有:1.在认知方面:了解世界市场含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开展的必然性,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集团的含义,世界贸易组织的含义及作用;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
2.在运用方面:分析判断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和挑战。
3.在觉悟方面:懂得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既要善于学习一切国家、民族的优秀成果, 又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自觉抵抗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国际环境,对此我们面临新的开展机遇和挑战。
学习经济全球化和世贸的有关知识,对于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经济现象和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政策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世界市场形成和开展的原因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开展的动力。
这局部内容比较抽象,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o讲授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3课时(135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提问]什么是市场?市场体系的特点有什么?[引言]放眼当今世界,当代世界市场的大潮澎湃激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这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潮流,都必须做出自己的战略抉择。
我们要认清当代世界市场给予我国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环节新授课(120分钟)第一节当代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开展(45分钟)[讲解](一)世界市场含义世界市场是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交往活动的总和。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中职经济学基础全书第二章“市场经济原理”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与竞争、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
2. 掌握市场供求关系,分析市场供求变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3. 了解市场结构与竞争,培养市场竞争意识。
4. 认识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提高对市场经济的理性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
教学重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结构与竞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市场现象,引发学生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并讨论。
2. 知识讲解:(1)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及运行原理。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举例说明;学生记录笔记。
(2)市场供求关系。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供求曲线,分析供求变化;学生随堂练习。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学活动:分组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市场供求关系的实例。
4. 例题讲解: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教学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辅导。
六、板书设计1. 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2. 市场供求关系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3. 市场结构与竞争4. 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及其运行原理。
(2)分析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举例说明。
(3)论述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的表现。
2. 答案:(1)市场经济基本概念:市场经济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配置由私人决策者根据市场需求与供给进行的一种经济制度。
运行原理:市场通过供求关系实现资源配置,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信号。
(2)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如价格上涨,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跌,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最新中职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教案:4.1企业
【课题】第四章第一节企业【教材版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 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基本知识,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1、认知方面:了解企业的含义、基本形式,掌握企业的重要作用,明确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2、运用方面:学会区分企业的组织形式 ,弄清为什么必须对国有企业要进行公司制改造 ,能够举例说明公司制改造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觉悟方面:使学生深刻认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意义;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就业和择业作好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企业的含义和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离开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
企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不真正了解企业,就不能真正了解市场经济。
2、公司制企业最能够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内涵的是公司(法人)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所以在讲企业制度时,一定要把公司制作为重点。
教学难点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向。
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进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所以我们必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等。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提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引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
中职保险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兴趣,提高其职业素养。
3.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保险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作用。
2. 保险合同的签订、理赔和售后服务。
教学难点:1. 保险合同的签订和理赔流程。
2. 保险产品的选择和风险评估。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保险合同范本、理赔案例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保险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1. 保险的基本概念:讲解保险的定义、特点、功能和作用。
2. 保险的类型:介绍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类型。
3. 保险的作用:分析保险在个人、企业和国家层面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理赔案例,分析保险合同的签订、理赔和售后服务。
2.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保险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课1. 保险合同的签订:讲解保险合同的构成要素、签订流程和注意事项。
2. 保险理赔:介绍理赔流程、理赔材料准备和理赔期限。
三、实际操作1. 教师提供一份保险合同范本,让学生分析合同条款。
2. 学生分组讨论,模拟签订保险合同。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保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
3. 学生在保险合同签订模拟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保险学教案
中职保险学教案教案标题:中职保险学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和其功能;3. 理解保险市场的运作机制;4. 培养学生的保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保险学基础知识a. 保险的定义和分类;b. 保险合同的要素和特点;c. 保险责任与免赔;d. 保险金计算与赔偿;e. 保险行业的发展与趋势。
2. 保险产品与功能a. 人寿保险、意外保险、健康保险等主要保险产品的特点和保障范围;b. 不同保险产品的购买与理赔流程;c. 保险产品的风险评估和选择。
3. 保险市场运作机制a. 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职能;b. 保险代理人与销售渠道;c. 保险监管与法规;d. 保险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4. 保险意识与风险管理a. 风险的概念和分类;b. 个人和家庭的风险管理;c. 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d. 保险购买与理赔的实际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介绍保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的保险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保险产品的理解和选择策略。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保险代理人或客户,进行保险产品销售和理赔流程的模拟操作。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中职保险学教学大纲相适应的教材,如《保险学导论》等。
2. 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案例,以便于讲解和学生理解。
3. 保险案例:收集真实的保险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2. 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如案例分析、保险产品选择等。
3. 小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保险产品选择和风险管理的报告。
教学进度安排:根据教学时间的安排,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单元进行教学。
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对每个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中职保险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保险实务二、授课班级:XX班三、授课时间: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保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学生能够掌握保险合同的要素和基本原则。
-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的保险产品及其特点。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保险案例。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保险咨询和方案设计。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保险行业的兴趣和职业认同感。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管理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
- 常见保险产品的特点。
2. 教学难点:- 保险合同的解释和理赔程序。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保险基本概念和原理。
-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保险实务的理解。
-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保险?保险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2. 展示一些常见的保险产品,如车险、人寿保险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介绍保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 讲解保险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
3. 分析常见保险产品的特点,如车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一个真实的保险理赔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2. 讨论案例中涉及的保险合同要素和理赔程序。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保险代理人,如何为一位客户设计合适的保险方案?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作业:选择一种保险产品,研究其条款和理赔流程。
八、教学评价:-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讨论和提问情况。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保险产品的了解程度和设计方案的创新性。
- 知识测试:通过小测验或考试评估学生对保险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九、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十章第二节银行和保险公司
【教材版本】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第二版.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经济学基础教学参考书.第一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银行、保险等基本知识; 提高认识和分析社会分配领域一些现象的能力。
具体要求是:
1.认知方面:了解金融和银行的含义,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保险和保险公司的含义; 理解银行的作用。
2.运用方面:结合个人和家庭的实际体验,能谈保险的作用。
3.觉悟方面:银行和保险公司利国利民,引导形成参加储蓄和投保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银行的作用
它既是本节的难点,又是重点。
银行是市场经济中资金运动的中枢,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我们提高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
由于学生与银行接触较少,对银行的职能和业务不太了解,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
讲授法、问答法与案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5分钟)
[提问]
什么是财政和税收?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能不能离开税收的作用?
[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同个人日常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比如家庭或个人有了余钱,怎样使其保值、增值?是存在银行,还是购买股票或债券?要不要买商业保险,是买财产保险,还是买人身保险?等等,这些都同金融机构有关。
第二环节新授课(75分钟)
第二节银行和保险公司
一、我国的银行(40分钟)
(一)金融和银行的含义
[讲解]
1.金融的含义
货币资金的融通称为金融,即货币、货币流通、信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
资金融通的中介机构,称为金融机构。
主要有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2. 银行的含义
银行是依法成立的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和典型代表。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
(二)银行的分类
[阅读、问答]
我国现阶段银行按照性质和职能划分,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三类。
1.中央银行职能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
它是国家的一个机关,代表政府管理全国所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它是发行的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调节货币流通;它是银行的银行,办理对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它是政府的银行,经理国家金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此外,它还持有、管理、经营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
2. 政策性银行职能是什么?
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目标的银行。
我国政策性银行有三家: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3. 商业银行职能是什么?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
其利润来源于存贷款利息的差额。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较大的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
[练习]
见ppt
(三)商业银行的业务
[阅读、问答]
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结算。
1.吸收存款主要来源是什么?
银行吸收存款有两个主要来源:一个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存款;一个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2.发放贷款种类有哪些?
发放贷款既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3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程序是什么?
一要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审查,并要借款人提供担保;二要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押权的可能进行审查;三要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合同应当约定贷款的种类、借款用途、金额、利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4.结算有哪两种形式?
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银行转账)。
银行转账结算是收付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的办法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
5.我国现有的主要信用工具有什么?
有转帐支票、汇票和信用卡三种
[练习]
见ppt
(四)银行的作用
[讲解]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中枢神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一,筹集和分配资金,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形式把“小钱”变“大钱”,积少成多,又以贷款形式将变“死钱”为“活钱”。
其次,银行是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
从微观上说,银行通过贷款促进企业内部的生产、供给、销售,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从宏观上看,银行通过信贷中介,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连接起来,沟通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使国民经济走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提供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
银行存款和贷款数量大小的变化,信贷资金周转的快慢,现金投放和回笼的多少,转账结算的数量和方向变动的趋势等,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状态反映出来,据此分析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三,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利用贷与不贷、贷多贷少、利率升降等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案例: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我国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宏观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情况,从1996年至1999年,几年间七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减轻了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负担,引导资金适时地从储蓄转向投资,扩大内需,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我国的保险公司(35分钟)
(一)保险公司含义
[讲解]
1. 商业保险含义
商业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的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以及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2. 保险公司的含义和职能
保险公司是经营保险业务的企业,是重要的非存款式金融机构。
分摊风险、补偿损失是保险公司最基本的职能。
1998年国家成立保监会,管理保险业。
我国全国性的保险公司有: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等等。
(二)保险的主要险种
当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业务险种有400多个,主要分为两类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阅读、问答]
1.什么是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
2.什么是财产保险?
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3.购买商业保险的程序是什么?
订立保险合同。
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
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请求
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
(三)保险的作用
[讲解]
保险的作用是保险履行其职能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及时补偿损失,保证生产经营稳定。
投保人得到保险赔付,可重新购置生产资料和商品,恢复经营活动。
案例:见ppt
第二,安定人民生活,增进社会福利。
通过财产保险,人们在遭灾后可以及时得到补偿,,不致造成太大生活困难;参加各种人身保险,可以补充社会保险的不足,解决生老病死引起的经济需要。
案例:见ppt
第三,积聚保险基金,促进经济建设。
暂时闲置的保险资金,可用来进行各种投资。
第三环节课堂活动(5分钟)
教材练习:P2、4
第四环节小结(4分钟)
本节以银行和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为中心,讲述了银行、商业保险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不仅告诉我们居民的储蓄和保险对国家、家庭或个人都是有利的,而且对进一步树立为国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提高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1分钟)
社会走访:学生参加保险的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