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二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课是新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还安排了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
这些课文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能从多个侧面了解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说学情在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这一写法,所以学生对这种写法已有了解,因此,能和同学一起交流。
“词句段运用”编排了一次口头表达和一次写一段话的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给予学生例子指导,学生也能轻易完成。
三、说教法学法“交流平台”要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
“识字加油站”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词句段运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大胆说、大胆写。
“日积月累”可配备课件、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说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总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2.认识7个生字。
3.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4.细读文本,想想文本的共同特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
5.了解“文房四宝、雅人四好、花中君子、中医四诊”等中国传统文化。
6.创设轻松的氛围,引导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7.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8 .激起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7个生字。
2.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1.总结“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
2.仿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对本单元内容进行回顾。
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课文,学到了很多知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电子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电子版9 古诗三首元日①[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túsū春风送暖入屠苏②。
tóng千门万户曈曈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④。
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②〔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③〔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④〔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清明①[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hún路上行人欲断魂。
jiǔ借问酒家何处有?mù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xiōng九月九日①忆山东②兄弟wéi[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bèi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③处,zhūyú遍插茱萸④少一人。
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②〔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③〔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④〔茱萸〕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
10 纸的发明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
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部编人教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思考《9古诗三首》教学反思(一)《元日》讲的是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贴对联的喜庆场面;《清明》描述了清明节人们去上坟,天气蒙蒙细雨,人们的心情很悲痛;《九月九忆山东兄弟》虽然是思乡情重,但也写出了在重阳节习俗是登高,身上佩戴茱萸。
通过学习本组三首古诗,让学生更加了解到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民风民俗。
本文的教学重点就是:能够利用字典、词典,认知生词意思。
背诵杰出诗文,著重在背诵过程中体验情感,进行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一、教学效果紧紧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获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诵读导入,学生诵读三首古诗,让每一名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体会认知体会三首古诗2.利用课件检查生这些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让在学生与文本、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学习古诗,完成理解、积累语言,并适时的内化到自己的语言图式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交流。
3.钻研古诗,认知诗意。
尽早适度的使学生介绍作者写下这几首诗诗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更好的认知诗歌的思想感情。
4.品读古诗,体悟情感。
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边读边想古诗描写的场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开拓延展,累积古诗《乞巧》。
二、顺利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复习古诗一般的学习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方法进行自学。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的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三、不足之处个别孩子不能准确把握本课基本翻译,看来他们没有认真学习,有走神的大有可能,今后我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很多的问题可能并没有符合三年级学生的领悟水平,他们的回答总是与我自身想要的答案相差很远,于是整个课堂变成了以我为主而学生为辅的画面,他们总是在听我讲,以我的思想要和建议在朗诵古诗,而并没达至我预期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多特别注意他们的水平,不容明确提出过分低的建议。
小学语文_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清楚。
”2.识字加油站,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认识标牌上的字。
3.词句段运用,学会用连续的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练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读读背背有关传统文化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
了解词语意思。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难点】1.学会写手工活动,用上连续的动词。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趣谈话1.上课开始之前呢,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并思考视频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播放视频,找生回答)2.刚才那段视频就是央视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公益宣传片,在这个宣传片中,你看到了哪些文化元素呢?3.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整个第三单元就是围绕传统文化展开的。
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元日》,了解了春节习俗。
学习了《清明》,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带我们回到了那个令人感伤的清明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了解了重阳节,哪一句更成为千古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纸的发明》,让我们了解了造纸术。
《赵州桥》一课,了解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的名字是《清明上河图》。
(边出示课件边与学生共同回顾第三单元)4.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研读几篇经典课文,看看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板书:语文园地)二、交流平台1.请同学们朗读《赵州桥》第三段(出示课件)。
2.再请同学们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三段(出示课件)。
3.读完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吗?生回答。
(都有中心句,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
《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意思,要通过观察插 图、结合注释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 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难点
这首诗中,诗人的内心情感学生较难感受,因为这高于 三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五、说教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将“读书、思考、感悟”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并穿插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默读,边读边展开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和与讨论: 1.理解首联独、异乡、为异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体会出作者孤独 、无奈的情感。 2.理解颔联诗人为什么每逢遇到节日就加倍的思念亲人? 3.诗中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请大家想一想,到底 少了哪一个人呢? 4.诗人写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板块二、自主、合作、展示、点拨 (一)扫清字词,初步感知
学习活动(一) 1.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课后生字。 (先自学,后组内分享交流识字方法) 2. 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做到试着读正确流利。
借助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通过观察插图、结合注释来展开想象,理解诗人客居异乡在重阳节想起 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 4.通过问题探究,感悟诗人思乡怀亲之情。
六、说教学过程ຫໍສະໝຸດ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 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 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类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类⽂阅读)含答案部编⼈教版三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类⽂阅读类⽂阅读-9古诗三⾸秋⼣[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扇扑流萤。
天阶夜⾊凉如⽔,卧看牵⽜织⼥星。
注释:秋⼣: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精美的蜡烛。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
天阶:露天的⽯阶。
牵⽜织⼥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星、织⼥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诗描写的是()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看出来的。
A.清明B.中秋C.七⼣D.元宵2.诗中的()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B.秋C.⼣D.卧3.这⾸诗写的是失意宫⼥的⽣活。
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的话写出来。
除夜作[唐]⾼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霜鬓明朝⼜⼀年。
注释:霜鬓:⽩⾊的鬓发。
1.这⾸诗描写的节⽇是()。
A.中秋节B.除⼣C.⼤年初⼀D.元宵节2.诗⼈所在的地点是()。
A.异乡家⾥B.故乡家⾥C.异乡旅馆D.故乡旅馆3.这⾸诗表达的感情是()。
A.对新⼀年的希望B.对岁⽉流逝的伤感C.对家乡亲⼈的思念D.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复⼀年⽼⼤⽆成的伤感4.试着翻译前两句古诗。
类⽂阅读-10纸的发明春联春联这种⽂学样式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每逢春节,()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要精选⼀副⼤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氛。
春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
⾸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
如刚才例举的对联,上下联词性相对,“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
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现在的⼀声⼆声⼤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
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
上联末尾字字⾳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必须为平声。
人民大道小学(中华传统节日范文)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范文三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习作范文(三篇)
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
习作要求: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可以写节日中发
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习作范文一
春节趣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
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人王安石笔下春节的场景是那么的令人神往,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春节里几件趣事。
吃过早饭,爸爸和我就忙活起来。
爸爸
把买来的春联平铺在地上,然后叫我涂上浆糊,最后爸爸站在凳子上,把春联贴在门的
两边。
“爸爸,我们为什么要贴春联?”我有
点疑惑地问。
“因为贴春联可以驱走邪恶,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爸爸认真地说道。
贴完了春联,最让我开心还是放鞭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课文9 古诗三首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古诗大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2020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范文
第三单元习作范文汤圆里找硬币除夕那天,我们一家人坐在外婆家的客厅里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人们都低着头拿着手机使劲摇:“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摇红包的声音在客厅里此起彼伏,电视里放的节目,反倒成了背景。
“哈哈,我运气真好,抢了个20元的红包!”只见舅舅拍了拍腿大笑道。
爸爸头也不抬地说:“20元可不算什么,我昨天抢了个50元呢!”这时,外婆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敲了敲舅舅的脑袋说:“这有什么好比较的,过年就是图个团圆、喜庆,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才对!都快放下手机,我煮的汤圆熟了,里面有一个汤圆包了硬币,谁吃到了我就给谁包个大红包!”大家一听都开心坏了,纷纷放下手机,快步走到餐桌前。
只见舅舅一坐下就急忙用勺子戳破一个个汤圆。
妈妈也赶紧坐在我旁边,边吃边问:“吃到硬币没有?吃到硬币没有?”大家也都鼓励彼此多吃汤圆,增加找到硬币的概率……看到全家围坐在桌前吃着汤圆说说笑笑的欢乐场景,外婆慈祥地笑着说:“跟你们拿着手机各玩各的相比,这样的合家团圆才是真正的过年啊!”中秋赏月每当我读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句诗时,我就会想起我国最具有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
中秋的夜晚,我站在阳台上,抬头仰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
那月亮又大又圆,格外美丽,好似一位害羞的少女。
月亮姑娘雪白的脸蛋在云朵这层轻纱下若隐若现,时而悄悄地躲起来,时而羞涩地探出头来瞧一瞧。
如水的月光倾泻在广阔的大地上,犹如母亲慈祥的目光。
我想,这月光无论洒在谁的身上,都是温暖的……“吃月饼了!”外婆端来了月饼放在阳台的桌子上。
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
这时,爸爸用手指着圆月说:“你看,月中的吴刚正在砍桂花树呢!”我抬头一看,真的,月亮中好像有一个人在使劲儿地砍着一棵树呢。
月亮越升越高,皎洁的月光静静地照在小路上,照在屋顶上,世间万物都沐浴在这明亮而又清新的月光里。
这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020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测试-第3单元检测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0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一、基础大演练。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在dōng hàn________时期,蔡伦xī shōu________了前人的jīng yàn________,改进了zào zhǐ shù________,yíng xiǎng________了全世界。
在隋朝时shí jiàng________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zhào zhōu qiáo________是一个chàung jǔ________,是我国宝贵的lìshǐ________文化遗产。
2.给下列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累积________(lěi li)鲜艳________(xiān xiǎn )前爪________(zhǎo zhuǎ)首都________(dōu dū)作坊________(zuòzuō )一乘________(shèng chéng) 3.辩字组词。
魂________ 洒________ 异________ 验________魄________ 酒________ 导________ 脸________雀________ 没________ 历________ 匠________省________ 设________ 厉________ 匹________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学________五________ 名________中________ 双________戏________珠形态________ 和睦________ (灰心________)①古时候用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要用车来装。
②我会用括号里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③________和“千姿百态”是一对近义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中华传统节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范文(中华传统节日)范文一:有意思的元宵节听说今年的元宵节,居委会将在小区活动室举办丰富的活动,大家还可以在那里做灯笼呢。
于是元宵节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吃完早饭,就直奔活动室。
当我来到活动室时,这里已经很热闹了。
好多小朋友都在材料区取做灯笼的材料,我也迫不及待地去取来了做灯笼的材料。
开始做灯笼了,不少人拿着材料在互相请教怎么做灯笼。
还好,我早有准备,在网上下了一个做灯笼的视频反复看了好几次。
我回忆着视频内容,很快就拼出了灯笼的大体轮廓。
然后,我拿起红色的“福”字,小心翼翼地贴上去。
最后,我在灯笼的下面挂上了美丽的流苏,再贴上一张写有灯谜的纸条,一个漂亮的灯笼就大功告成啦!再看看周围,有很多小朋友的灯笼也纷纷诞生了:有憨态可掬的卡通灯笼,有古色古香的宫灯,有精致的荷花灯笼……等大家的灯笼都做好后,主持人让我们把灯笼挂了起来,然后自由选择灯谜进行猜灯谜的活动。
没想到我居然被自己做的灯笼上面的灯谜给难住了,惹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活动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多么有意思的活动,多么有意思的元宵节啊!点评:小作者主要写了元宵节做灯笼、猜灯谜的活动,写出了元宵节“有意思”的总体感受。
习作将“我”做灯笼的过程写得非常具体,而猜灯谜的活动则写得较简略。
最后写“我”被自己做的灯笼上面的灯谜给难住了也体现了元宵节“有意思”。
范文二:端午节“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首儿歌说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情景。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投江自杀。
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会买来粽叶和糯米,还有一些豆子、红枣、瘦肉之类的。
一切准备好之后,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
只见她拿着粽叶,把它卷成像漏斗一样的形状,它的样子像极了我最喜欢的冰淇淋,又像一个喇叭,更像一个望远镜。
2020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0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绝句》。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正确划分古诗的节奏,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古诗的韵味。
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韵脚是“zhī”,朗读时韵脚要重读;还要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如朗读《三衢道中》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欢快些,读出诗人山行时的愉悦心情。
背诵古诗要讲究方法,尝试回忆背诵法:朗读到一定程度后,合上书试背,尝试对记忆内容进行回忆,这样能增强记忆的效果。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描写的是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春风吹送着初放的百花和茵茵芳草发出的芳香。
冻土融化,土地湿润,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早春的清晨,诗人信步江畔。
迷离的晨雾尚未散尽,令人仿佛置身仙境。
转过青青的竹林,一株桃树闪入眼帘,看那满树花苞,已有两三枝绽放笑脸。
一阵“嘎嘎”的欢叫传入耳中,循声望去,三两只鸭子迈着蹒跚的步子,游过水边的嫩苇丛,在江水中自在游弋。
江水转暖了,河豚上市的时节也到了!《三衢道中》描写的是梅子泛黄的时候,正是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坐上小船,游到了小溪的尽头。
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并不比以前看到的少,而绿荫深处传来的声声黄鹂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
第2课燕子1.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背诵第1~3自然段。
(1)朗读指导:首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想象画面,什么样的燕子在怎样的春日里飞行、停歇。
朗读时要突出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美景,读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2)背诵时要先反复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9.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归纳我会写:旧jiù(怀旧、旧事、念旧)符fú(符号、相符、音符)欲yù(食欲、欲望、欲罢不能)魂hún(灵魂、鬼魂、魂不守舍)借jiè(借口、借书、借钱)酒jiǔ(白酒、红酒、米酒)何hé(何时、何地、何苦)牧mù(牧童、牧民、牧场)兄xiōng(兄弟、兄长、师兄)独dú(单独、独自、独立)异yì(异乡、异地、奇异)佳jiā(佳节、佳音、佳作)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书写指导:“酒”左窄右宽,与“洒”区别开来。
“欲”左宽右窄,右边是“欠”。
“魂、借、酒、何”都是左窄右宽,“独”部首是“犭”笔顺是:撇、弯勾、撇。
“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问题归纳:1、《元日》一诗写出了怎样的节日情景?表现了怎样的节日气氛?答:这首诗写出了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旧符(贴春联)的节日情景,表现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2、《清明》一诗描绘了这个节日怎样的图画?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路图,表现了作者哀伤的情感。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
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4、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情景?答: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元宵节人们挂上各种灯笼,会猜灯谜,煮元宵吃;端午节人们会做镜糕、吃粽子、赛龙舟,门上插艾草、沙枣花等;中秋节一家团聚,烙月饼,看月亮……课后习题答案:二、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元日》这首诗写的是春节。
2020人教部编语文三年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小结 附复习要点梳理
写清楚。
6. 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三单元复习要点: 一、复习课文 1.《元日》这首诗通过描绘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 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风俗, 表达了人们欢度佳节、辞旧迎 新的美好愿望。 2.《清明》这首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雨中问 路图。借清明时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出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诗一 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 到佳节良辰,倍加思念。接着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 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 有致。 4.《纸的发明》写了纸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 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国的悠久文化传承,而且让我们了解到了造 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5.《赵州桥》通过介绍闻名世界的赵州桥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赞 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6.《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 的描绘,高度赞扬了我国的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 史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形近字 何(何处) 河(河水) 阿(阿拉伯) 啊(啊呀) 计(设计) 汁(果汁) 历(历险) 厉(严厉) 择(选择) 泽(恩泽)
伟(伟大) 纬(纬度) 欧(欧洲) 鸥(海鸥) 慧(智慧) 惠(惠民) 栏(栏杆) 拦(拦住) 摊(摊贩) 滩(沙滩)
录(记录) 碌(忙碌) 洲(欧洲) 州(自治州) 智(智慧) 知(知识) 贩(贩卖) 饭(吃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8篇范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8篇范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8篇范文)写作素材一、题目《猜灯谜》《清明难得晴》《中秋记事》《中秋月儿圆》《登高》二、好词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火红火红花好月圆、载歌载舞、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瓜果飘香三、佳句开头1.夜幕降临,晚霞渐渐消失在天际,一轮圆月升上天空,把柔和的月光酒向大地。
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在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节日便是端午节了。
结尾1.多么香甜的端午粽!多么热闹的端午节啊!2.外面鞭炮还在噼里啪啦地响着,灿烂的烟花也还在空中绽放着,期望新的一年大家的日子就像这鞭炮和烟花一样红火、灿烂。
引用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文秀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
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而流于世,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都是为了纪念他。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到中秋节的夜晚,我们一家都会坐在院子赏月,吃月饼。
范文+点评范文一:快乐的除夕新年在人们的期盼中飘然而至,空气里似乎也弥漫着过年的气息。
人们脸上喜气洋洋的。
一大早,爷爷在门口两边贴上了一对春联,奶奶给门口的那棵冬青树挂上了一只只红红的小灯笼,就像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
家家户户也都贴上了春联和挂起了灯笼。
傍晚,奶奶煮好了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家围着桌子,有说有笑地吃了起来,开心极了。
最让我开心的是奶奶给了我两佰元压岁钱。
晚上,村里成了鞭炮的乐园,烟花的世界,天空被烟花点亮了。
有的像满天的星星,有的像彩色的菊花,有的像从天而降的流星,更多的是像孔雀开屏,把天空打扮的五彩缤纷、美丽无比。
烟花时断时续,就像五颜六色的雷电。
地上,爆竹声一声接一声。
除夕的夜晚,和飞舞烟花告别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点评:这篇叙事的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除夕的种种风俗。
文章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挂灯笼”和“放烟花”两大风俗写得趣味十足,是篇不错的习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A(含答案解析)[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
加油!第一部分基础知识(54分)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6分)县.城(xiàn xiàng ) 创.造(chàng chuàng) 鲜.见(xiān xiǎn)废.品(fèi fèn) 作.坊(zuōzuò) 社.会(sèshè)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zhìhuìlìshǐshèjìmùtóng fúhàojìshùwěi dàjīng yàn ōu zhōu lùqǔ三、对号入座(选字组词)。
(4分)酒洒白( ) ( )脱料( ) ( )落洲州沙( ) 苏( ) 杭( ) 亚( )四、精挑细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9分)1.千门万户曈瞳..日。
(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太阳落山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C.月亮刚出来时的样子。
2.遥知兄弟登高..处。
( )A.在高处眺望。
B.爬上高楼。
C.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3.遍插茱萸..少一人。
( )A、一种鲜花、花蕊好看惹人喜爱B、依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插戴的花的统称C、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英的习俗。
五、我会写近义词。
(6分)积累——闻名——精美——宝贵——欣赏——悠闲——六、句子大课堂。
(10分)1、石拱桥世界闻名的洨河上有一座安济桥叫(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
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4、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仿写感叹句)5、我们使《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修改病句)七、走进诗词苑。
(9分)1、《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
这首诗描写了这一天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了。
2、“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交代了和,“路上行人欲断魂”则写出了行路人的心境。
3、“遥知兄弟登高处,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之情。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6分)八、阅读小天地。
(26分)(一)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2分)(1)回首.遥望( ) A.第一;最高的。
B.头。
C.首领。
(2)双龙戏.珠( ) A.戏剧,也指杂技。
B.开玩笑;嘲弄。
C.玩耍;游戏2.选文第1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3分)3.选文主要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龙?它们的形态分别是怎样的? (3分)4.“这种设计”指的是哪种设计?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这种设计”有什么好处?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4分)(二)游千尺珍珠瀑假日里,我们摄影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乘车来到了千尺珍珠瀑。
千尺珍珠瀑在北京密云县境内,沿京都第一瀑北上约三里处。
这是一处新开发的奇观绝景。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只见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悬崖下是两个黑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同学们立刻按动快门,拍下这难得的画面。
走近瀑布一角,也许是太高的缘故,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微落。
这珍珠般的瀑布到底有多高呢?听工作人员讲,水流从崖顶到落地,需要七秒多钟如果按物体下落的速度公式计算,约有二百五十米高。
嗬,怪不得叫千尺珍珠瀑呢!我们在瀑布下的溪流中洗手洗脸,互相撩水嬉戏,大家的欢笑融进了那隆隆的瀑布声中。
1.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
(2分) A.时间 B.高低 C.游览2.以下几句话分别写出了珍珠瀑的哪三个特点,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6分)A. 声音大B. 景色美C. 鸟奇(1)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 )的特点。
我们下了汽车走了没多远,就听见了轰轰的声音。
又拐过一个山弯,便觉得水声震耳欲聋。
(2)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水流从崖顶上刚一下落,便化作无数水珠飘飘酒洒,成串成行,由天而降。
经阳光一照,晶莹透亮,如珍珠撒落。
(3)下面两句话写出了珍珠瀑( )的特点。
悬崖下是两个黑黝黝的山洞,两个洞的洞口各有一个很大的鸟巢。
见我们来临,几只形似仙鹤的黑鹤展翅腾飞,冲向天际。
3.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用“”画出来。
(2分)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第三部分习作交流(20分)九、习作。
(20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题目自拟。
表达具体,语句通顺,用词准确。
第三单元A卷答案一、xiànv、chuàngv xiǎnv fèiv zuōv shè提示: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
注意如“作”“鲜”都是多音字,“作坊”中的“作”读作zuō,“鲜见”中的“鲜”读作xiān二、智慧历史设计牧童符号技术伟大经验欧洲录取提示:此题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
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
注意“智"“慧”是上下结构,“牧”“技”“伟”“验”“欧”都是左右结构。
“历”被包围的部分是“力”,不要写成“万”。
三、酒洒酒洒洲州州洲四、1.A2.C3.C提示:此题是对词义的考查。
做此题时,先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再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五、积聚著名精致珍贵观赏安闲提示:此题是对近义词的考查。
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或者查阅字典,填写恰当的近义词。
六、1.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
2.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3.她既是我的妈妈,又是我的老师。
4.湖水多么清澈呀!5.《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提示:此题是对连词成句、关联词语应用、造句、仿写句子、修改病句的考查。
第1题连词成句时,注意不要遗漏所给词语。
做第2题时,先分析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由题可知,这两个句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可以用“因为…所以…”来连接。
第3题“既…”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所造句子要通顺、合理。
七、1.宋王安石农历正月初一人们欢度佳节、期盼新年吉祥好运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 2.时间环境惆怅 3.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八、(一)1.(1)B(2)C2.这句话是选文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总领第1自然段。
3.三种。
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4.这么长的桥……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提示:此题是对课内阅读的考查。
第1题是对词语中重点字的理解的考查,先弄懂词语的意思,再推断出字的意思。
第2题是对重点语句的考查,“赵州桥非常雄伟”是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以下内容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第3题是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的考查,可在选文第2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二)1.C2.(1)A(2)B(3)C3.拐过一个山弯,只见四周都是陡峭的山崖,青色的崖石上点缀着簇簇绿色的植物,犹如一幅硕大的水墨画。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千尺珍珠瀑的喜爱之情。
提示:第1题从“拐过一个山弯“走近瀑布一角”等语句可以看出,本文是齐地么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第2题是对短文内容理解的考查,根据句子所描写的景色,选择正确的答案。
第3题是对比喻句的考查,画出一处即可。
第4题考查中心思想,短文按照游览顺序描写了千尺珍珠瀑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千尺珍珠瀑的喜爱之情。
九、提示:此题考查写作能力。
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准确。
二、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