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结构

合集下载

公文写作的通用的公文结构

公文写作的通用的公文结构

公文写作的通用的公文结构
公文写作的通用公文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旨,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

2. 主送机关:明确公文发送的对象,即应当知晓和执行的机关或个人。

3. 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公文的具体内容、理由、要求等。

正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且应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4. 结尾:一般会用礼貌性语言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对方协助解决某一问题,或请对方及时复函等。

5. 结语:通常应根据公文性质选择运用不同的结束语,如“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等。

6. 落款: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要写明署名机关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

在实际应用中,公文的格式和用语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行文应简洁明确,用语应把握分寸。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公文写作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15种公文写作格式+范文,一看就懂!

15种公文写作格式+范文,一看就懂!

目录第一部分:有主送机关 (2)1、通告 (2)2、通知 (3)3、报告 (7)4、通报 (9)5、请示 (13)6、批复 (15)7、纪要 (17)8、函 (18)9、命令 (23)10、决定 (25)第二部分:没有主送机关 (28)11、决议 (28)12、公报 (29)13、公告 (33)14、议案 (34)15、意见 (35)第一部分:有主送机关1、通告通告的写作格式通告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结尾组成。

【基本框架】为什么——怎么办;目的——要求;事由——措施。

标题:一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二是事由+文种;三是发文机关+文种发文字号:(X年第X号)正文:由缘由和通告事项两部分组成。

缘由为发布通告的原因和根据,事项为须知和遵守的内容。

用“特通告如下”转承连接。

通告事项是面对大众的,应简洁明了,叙述清楚,通俗易懂,便于掌握。

结尾: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并用“特此通告”作结。

有时也可不写,形式比较灵活。

最后是实施日期。

范文:国家XX局通告XX〔20XX〕X号《XX工作规程(试行)》已经国家XX局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X月X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附件:XX工作规程(试行)20XX年X月X日2、通知通知的写作格式结构模式: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基本框架】告知对象——告知事项——原因理由——落实要求。

通知的写作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不同类型的通知使用不同的写作方法。

(一)印发、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

标题由发文机关、被印发、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名称。

顶格主送机关,正文须把握三点:对印发、批转、转发的文件提出意见,表明态度,如“同意”、“原则同意”、“要认真贯彻执行”、“望遵照执行”、“参照执行”等;写明所印发、批转、转发文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希望和要求。

最后写明发文机关与日期。

范文:市政府关于印发《XX市加强XX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XX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XX市加强XX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七种公文写作格式

七种公文写作格式

七种公文写作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请示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请示事项或请求批准。

请示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2. 通知:适用于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文件,部署工作、活动和会议等。

通知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3.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通报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4.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5. 函:适用于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函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6.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录会议议题、讨论意见、决定事项和注意事项。

会议纪要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7. 命令(令):适用于发布法规、规章,表彰或处分人员,批准事项或机构。

命令(令)的结构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落款。

在撰写公文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文种,并遵循相应的格式要求。

此外,公文的撰写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标题:简洁明了,准确反映公文主题。

2. 正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练。

3. 结尾:总结全文,提出要求或建议。

4. 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日期等。

5.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 A4 纸,排版规格要求字迹清晰,版面整洁。

6. 保密要求:根据文件内容,确定密级,如需保密,应采取相应措施。

7. 签署和盖章:按照规定,签署和盖章的位置、字体、大小等。

遵循公文写作格式要求,有助于提高公文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确保信息准确、高效传达。

公文的文面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

公文的文面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

公文的文面结构主要有哪些要素?
公文的文面结构是个公文格式问题,是公文规范性的重要体现。

最常用的有以下8 个要素构成:
1、版头
①“红头文件”。

文件的首页上端,印有“*文件”字样的红色大
字。

ZF 公文版头下面有一道红线,D 的公文在红线中间另加一红五星。

②“白头文件”。

即不用版头的文件,一般用于印发领导人的讲话等文字材料。

2、发文字号
机关代字+〔年份〕+顺序号
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的简化代称,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

年份用公元纪年标记,使用阿拉伯数字,并用六角方括号括住。

位置居中略下(纵向)或左下。

顺序号,使用阿拉伯数字,如“58号”。

写作“第58 号”或“058号”均不规范。

3、标题
发文机关+(关于)事由+(的)文种
4、主送机关
顶格,后加冒号。

少数直接面向社会或全体的文件可省略主送机关。

该要素要注意主送机关之间的排列顺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

从系统的角度说,应按D→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县四大家领导班子排序应为:县委、人大、ZF、政协;从级别的角度说,应按由高至低的顺序排列。

不同系统、不同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逗号隔开,同一系统、同一级别的主送机关之间用顿号隔开。

如:以县委和县委办向下行文的主。

公文文面结构类型

公文文面结构类型

公文文面结构类型
公文的文面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顺序结构:按照事件或过程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和组织,适用于叙述事实、阐述论点、陈述事项等情况。

2. 问题解决结构:将问题的引入、问题的分析、解决方案的提出和具体实施等内容进行有机的组织和连接,适用于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等情况。

3. 并列或对比结构:通过并列或对比的方式将多个相关的问题或观点进行组织和表达,适用于比较分析、对照说明等情况。

4. 因果推理结构:通过因果关系的推理和递进,将问题或情况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连接起来,适用于阐述原因与结果、说明逻辑关系等情况。

5. 问题和解决对比结构:首先列出问题,然后再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以整体的对比形式进行组织,适用于解决问题、提出建议等情况。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公文文面结构类型,根据公文的具体内容和目的,可以选择适合的结构类型进行组织和撰写。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公文的结构指公文的组织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相对确定性。

国家有关机关对公文基本构成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其基本组成部分为一切公文所必备,其他组成部分可视具体情况决定取舍。

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公文的其他组成部分有:文头、发文字号、签发人、保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附件及其标记、抄送机关、注释、印发说明等。

标题。

一件公文用以与其他公文相区别的名称,其主要作用是:概括揭示为受文者关注几方面内容;为查找利用与管理公文提供一个检索标识。

正文。

公文的主体部分。

用于系统表达使受文者对特定事物获得明确认识所需要的信息。

作者。

制发公文并对其负全责的机关的全称或规范简称。

其作用是表明公文的责任者和法定权威性,间接表明公文的空间效力范围(即对哪一家特定地区或单位有法定效用)。

日期。

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下以会议通过的时问、印发时间、批准时间作为公文形成的时间,除在正文中明确规定生效执行日期的公文之外,公文的形成日期即公文时间效力范围的起点,因此,日期也具有表明公文有效性的作用。

印章或签署。

印章实际上是指作为机关权力象征的印信在公文上留下的印记;签署则是指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亲笔在正式发出的公文上所签署的姓名。

印章或签署均为证实公文作者合法性、真实性及公文效力的标志。

主题词。

用以揭示公文基本内容并经过规范化处理的名词术语。

其作用是与标题等相配合进一步简要而准确地揭示公文内容;为主题检索法的运用提供检索标识,为以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手段处理与管理公文和档案奠定基础。

文头。

用于强调公文责任归属和权威性的标记。

一般由作者全称或规范简称后加“文件”二字构成。

其作用是强调公文责任归属者,唤起受文者对公文权威性的警觉,表明此件是郑重的正式公文,向受文者提示内容的重要性;表明文件性质或发送范围,通常以不同字体字号、颜色、全称或简称等形式表示这些方面的区别。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

公文的结构1. 引言部分公文的引言部分是整个公文的开篇之处,用于引入公文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标题:清晰、简明地表达公文主题。

•发文单位:署名发文单位的全称。

•发文字号:标明该公文的唯一标识符,方便查阅和管理。

•日期:公文发出的日期。

•收件人:指明该公文发送给哪些相关人员或机构。

2. 正文部分公文的正文部分是对事情进行陈述、解释或说明的核心内容。

正文应当遵循以下结构:2.1 背景介绍在正式进入正文之前,需要对相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后续内容。

背景介绍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相关事件或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相关事件或问题涉及到的人员、机构或组织;•相关事件或问题引起了哪些影响。

2.2 主体内容主体内容是整个公文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详细、准确地叙述事实、论证观点或提出建议。

在编写主体内容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2.2.1 问题陈述在主体内容的开头,需要明确阐述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提出的观点。

问题陈述应当简明扼要,清晰明了。

2.2.2 分析论证在问题陈述之后,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

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列举相关数据、事实或案例来支持论点。

2.2.3 解决方案或建议在分析论证之后,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给出相应的建议。

解决方案或建议应当具体、可行,并且能够解决所述问题。

2.3 结束语在主体内容结束之后,需要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后续工作做出安排和部署。

结束语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对已达成的共识或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的计划和安排进行说明;•表达期望与祝愿。

3. 结尾部分公文的结尾部分是整个公文的收尾之处,用于表达发文单位的态度和意愿。

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发文单位名称:署名发文单位全称。

•联系方式:发文单位的联系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

•署名:发文单位负责人或相关部门的署名。

•日期:公文署名的日期。

4. 附件部分如果需要在公文中附上相关文件、报告或数据等,可以将其作为附件附在公文后面。

公文写作的四种结构举例

公文写作的四种结构举例

公文写作的四种结构举例公文写作就像是搭积木,不同的结构就像不同的搭法,每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呢。

那我就给你讲讲四种常见的结构,再配上例子,这样就很好理解啦。

一、总分结构这种结构就像是一个大树,有一个粗壮的树干(总述),然后分出好多树枝(分述)。

比如说,学校要写一个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公文。

总述部分就可以说,咱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每一个同学的成长和学校的整体风貌。

然后分述的时候呢,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讲。

像校园的物质文化方面,我们有漂亮的教学楼、充满绿色的操场;精神文化方面,我们倡导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校风;制度文化方面,有完善的校规校纪来保障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秩序。

这样先总后分,逻辑特别清晰,看的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

二、分总结构这个结构和总分结构反过来啦,就像先看到好多小星星,最后看到一个大月亮。

举个例子,假如要写一篇关于某个社团活动成果的公文。

先分述各个部分,比如说活动中同学们的参与度特别高,大家都积极报名,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有的同学擅长组织协调,把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有的同学擅长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活动。

最后总结的时候就说,通过这次社团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还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这个社团未来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并列结构并列结构就像是一排整齐的小士兵,每个部分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比如写一份关于校园环保措施的公文。

可以并列地写几个方面,第一是减少纸张浪费,倡导无纸化办公和双面打印;第二是加强垃圾分类宣传,让同学们清楚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第三是节约水电,在教室、宿舍等地方张贴节约水电的标语。

这几个措施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为了实现校园环保这个目标。

四、递进结构递进结构就像爬楼梯,一步一步深入。

还是拿校园的事情举例,假如要写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公文。

首先可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得先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要加强教师的培训。

然后进一步说,光有好的教师还不够,还得有合适的教学方法,所以要鼓励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

公文基本常识公文基本常识一、公文的定义公文是指由机关、组织或企事业单位发出,用于传达文件、意见、决策、通知等事项的正式文件。

公文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和约束力,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二、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署名和附件等部分。

1·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文件内容,并突出重点。

标题应置于文件正文前,采用居中、加粗的方式呈现。

2·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最主要的内容部分,通常按照章节划分,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正文应采用宋体字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3·落款:公文的落款是出文机关全称,包括单位名称、日期和文号。

落款应置于正文之后,左对齐呈现。

4·署名:公文的署名一般由文稿负责人签字,签字后需注明姓名和职务。

署名应置于落款之下,左对齐呈现。

5·附件:公文的附件是与正文内容相关的文件、资料等内容。

附件应在公文正文结束之后明确注明,并按顺序列出。

三、公文的格式公文应注意以下格式要求: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为A4,边距设置为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

2·字体和字号:正文使用宋体,字号一般为小四号。

标题和落款可以使用黑体,字号适当增大。

3·行距和段距:●正文行距设置为1·5倍,段前和段后距离设置为0·5行。

●标题和落款行距可以适当增大,使之与正文相比更加醒目。

4·对齐方式:●标题和落款采用居中对齐方式。

●正文采用两端对齐方式,确保左右边界对齐。

5·缩进和分段:●正文段落首行缩进为2个字符。

●不同的章节内容应分段,以增加段落间的空白。

四、常用的章节内容1·引言:简要介绍文件的缘由、目的和要求,可以包括文件的背景信息和重要性说明。

2·正文:根据文件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各个章节,以逻辑性和条理性为原则进行组织。

3·结论:对文件的要点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决策或处理意见。

公文的格式及结构

公文的格式及结构

公文的格式及结构公文的结构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单位印章、发文年月目、主题词、抄送单位、公文编号、机密等级、缓急程度、阅读范围等项还应了解和注意下边几个问题:一、公文的正件公文正件,由文头,正文和文尾三部分组成,指一件公文的完整组成部分。

1、文头即文件头的简称,在公文首页的上端,约占首页的三分之一。

包括: 发文机关的名称和公文种类,如“xx市人民政府文件”,也称文件头,用大字体标写,通常套红,以示庄重。

发文号。

如“广府发[1994)*号”,在文件头下边正中处。

发文号下边用一红色横线与正文区分。

如系密件或急件,密、急级可标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标在正文标题的左上方。

2.正文(1)标题。

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应大些。

公文除某些简明的“公告”、“通告”、“通知”“函”等,一般都应有标题。

公文标题,通常由发文机关、公文的事由和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

例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翠屏公园的请示》,xx市是发文机关,建立翠屏公园是主要内容,“请示”是公文种类。

标题应力求明确、简要、醒目。

有时公文标题也可适当简化。

(2)主送机关。

指主要发送的机关。

确定主送机关要恰当,要明确标明,否则容易误事。

除了几个机关联合发布的公文和上级发布的命令、指示、通知、通报等需下级共同办理或周知的以外,件公文特别是“请示”的公文,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如果“请示”写了几个主送机关,就会使受文单位不便单独处理,往返联系询问,延误工作。

(3)公文内容。

这是文件的主体,要求文字准确、简练、逻辑清楚标点正确;一般一文一事,以便研究和处理。

3、附件附件是附在公文正件之后的文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专门说明,其效用与正件相同。

附件的主要作用是使正件的内容具体化和完善化,为受文者正确理解、办理和贯彻执行提供补充说明的依据材料和参考材料。

○1附件应在正文末尾另起一行空两格注明,附件的标题要具体明确、不得随意简化,也不能标出名号,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公文的结构和思路

公文的结构和思路

公文的结构和思路
公文是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了完成某项任务或进行某种活动而使用的正式书信,具有严肃性和规范性。

公文的结构和思路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文的标题
公文的标题需要简明扼要地表达公文的主题内容,包括公文的类型、主题和收发双方等信息。

二、公文的正文
公文的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引言:引言部分用于说明公文的发出背景、目的、依据和主要内容,一般通过开头一两段文字来实现。

主体:主体部分是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阐述公文的主题、要求、意见、建议等,要求表述清晰、条理分明,并避免重复和冗长。

结尾:结尾部分是对主体部分的总结和落实,需要重申公文的主旨,再次强调要求或建议,并做好后续工作的安排。

三、公文的附件
公文的附件一般包括与公文内容相关的文件、资料、证明等,需要说明附件的名称、数量和摘要等信息。

四、公文的格式
公文的格式需要符合规范,包括文种、字号、行距、页码、格式等方面的规定,以保证公文的正式性和规范性。

在撰写公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真实、清晰、简洁。

表述要有条理,避免出现矛盾或不清晰的表述。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语言严谨、得体,尽量避免使用口语化、俚语或非正式用语。

注意审慎使用词汇,避免敏感词汇或引起误解的用语。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格式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格式

公文写作的结构和格式公文是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机构为了传达信息、处理事务、决策和规范管理等目的,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范所使用的正式文件。

合理的结构和格式可以确保公文的规范性、可读性和专业性。

本文将介绍公文写作的结构和格式。

一、公文的结构公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题头:题头是公文的标识,包括文件种类、机关名称、文号、发文日期等信息。

2. 标题: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公文内容的主题,应简练明了。

3.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了公文的具体内容,也是表达观点、传达信息的关键。

4. 结尾:结尾是对公文主体部分的总结,常包括纪要、决定、要求等。

5. 签名:签名是公文的发文人署名和单位名称,以便于公文的落实和核对。

二、公文的格式1. 题头格式:一般包括机关名称、文号、日期等,应置于纸张左上角或右上角。

2. 标题格式:通常置于公文第一页中心位置,以黑体或加粗字体突出显示。

3. 正文格式:公文正文一般按照前言、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织,可以根据需要再细分为多个段落。

a. 前言:前言常包括引言、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等,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公文背景和重要性。

b. 主体:主体是公文的核心内容,应以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方式进行组织,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c. 结尾:结尾用于总结和提出要求,可以提出具体的决定、建议或行动计划。

4. 签名格式:签名应包括公文发文人的姓名、职务、单位名称,并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列。

5. 附件格式:如有需要,公文还可以附带相关文件或资料,需要在文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三、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1. 简练明了:公文需要言简意赅,避免冗长和累赘的表达,确保信息的传达效果。

2. 符合规范:公文应符合政府或单位的规定和要求,包括格式、用词、编号等方面。

3. 结构合理:公文应按照合理的结构组织,并采用适当的标题和段落来突出重点。

4. 语言规范:公文应使用规范、准确的语言,避免口语化、方言化,确保专业性和严谨性。

公文结构内容

公文结构内容

公文结构内容
公文结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标题:这是公文的开头,通常包括公文的类型和主题。

例如,“关于xx问题的请示”、“xx单位关于xx问题的通知”等。

2. 主送单位:指接收公文的单位或个人,例如,“致xx领导”或“xx单位”。

3. 正文:这是公文的主体部分,详细阐述公文的内容,包括事实、理由、要求等。

正文要条理清晰、简洁明了。

4. 附件:如果有相关文件或材料需要附在公文后面,可以在正文后面注明“附件”,并列出附件的名称和数量。

5. 发文单位:指发出公文的单位或个人,例如,“xx单位”或“xx领导”。

6. 日期:指公文发出的日期,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2023年3月17日”。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部分,公文结构内容还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字号:指公文的编号,通常由机关代字、年号和文号组成。

例如,“国办发〔2023〕1号”。

2. 抄送单位:指除主送单位外,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单位或个人。

通常抄送单位和主送单位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抄送:xx 单位,xx领导”。

3. 印章:指公文的印章,通常包括机关名称和印章编号。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印)”。

4. 页码:指公文每一页的页码,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例如,“第1页共5页”。

5. 备注:指对公文的其他说明或补充,例如,“此件为机密文件,请妥善保管”等。

公文写作结构形式

公文写作结构形式

公文写作结构形式
公文写作的结构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公文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采用陈述句或祈使句形式。

2. 称呼:根据公文的行文方向和对象,确定适当的称呼,如“尊敬的”、“各位”等。

3. 正文: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可点明公文的主旨或目的;主体部分应详细阐述具体内容,可采用分条列项的方式,使结构清晰;结尾部分可提出要求、希望或感谢等。

4. 附件:如果公文有附件,应在正文后列明附件的名称和份数。

5. 落款:落款包括发文单位的名称、成文日期和印章等。

6. 抄送单位:根据需要,公文可能会有抄送单位,应列明抄送单位的名称。

7. 主题词:主题词是用于索引和检索的关键词语,应根据公文内容准确提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公文在结构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都应遵循以上基本结构。

在写作公文时,应注意语言简练、准确,逻辑严谨,格式规范。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合理安排各个部分的内容,使公文既能传达清晰的信息,又符合正式文件的规范要求。

公文的文面结构

公文的文面结构

公文的文面结构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引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从总的方面综合来看,在我国,党政机关通用公文的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公文文头部分、公文本体部分、公文文尾部分。

公文文头部分,包括版头(发文机关标识)、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等项。

公文本体部分,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印发传达范围)等项。

公文文尾部分,包括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日期等项。

1、份号。

公文印刷份数的顺序号。

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

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

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6、签发人。

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7、标题。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8、主送机关。

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9、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10、附件说明。

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全称。

11、发文机关署名。

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12、成文日期。

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13、印章。

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公文写作格式结构

公文写作格式结构

公文写作格式结构
公文写作格式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机关名称和日期:公文一般以发文机关的全称作为标题,位于纸张上方居中位置。

紧接着,写上发文日期。

2. 称谓:公文的称谓是指称呼公文接收者的称谓,如“尊敬的
先生/女士”、“各位同事”等。

3. 正文:公文的正文部分即为公文的主要内容,应该简明扼要、明确准确,避免使用标题中相同的文字。

正文部分一般可以分为导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 导言部分:导言部分主要对公文的目的和背景进行介绍,可
以包括表明发文目的、提供相关背景信息、提出建议或要求等。

-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公文的核心,要点明确,逻辑清楚。

可以分段进行,每一段落讨论一种具体问题。

- 结尾部分:结尾部分一般总结整个公文的内容,可以再次强
调重点,或提出具体的要求或建议。

同时,应表示发文机关对读者的谢意与期望。

4. 签署人和联系方式:公文最后一般会署名发文机关的负责人,并留下联系方式,如电话、邮编等。

5. 附件:如果有需要附上的文件或资料,则在公文最后可以注
明并列出附件的名称。

需要注意的是,公文写作要求格式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行文连贯。

要避免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废话,用词要准确得体,语句要通顺流畅。

此外,为了达到公文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表述上应尽量客观、中肯。

公文结构

公文结构

公文结构公文体式的结构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报、抄送机关、印发机关等项。

(1)文头部分1)发文机关。

发文机关名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种类构成文件头,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以示庄重。

2)发文号。

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如“国发[199×]×号”用黑体字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左下方,下边用一红线与正文区分,有的线中带有五星。

3)秘密等级。

公文内容涉及国家机密的,应根据机密程度,在公文头的左角或右角,也可在正标题的左上方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字样。

4)紧急程度。

公文内容紧急,在时间上要求紧急递送的,应根据紧急程度在正文标题左上角注明“急”、“紧急”、“特急”、“限时送达”字样。

5)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明签发人姓名。

(2)行文部分1)标题。

根据字数可占几行,要排列正中,位于发文字号下方,字体比文件头的字体小些,比正文的字体大些。

通常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事由和文种组成。

2)主送机关。

是公文的致发对象,应标注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靠左,并顶格书写,其后用冒号。

标注主送机关,要写明其全称、规范性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其名称之前不能标出“主送”字样。

3)正文。

是公文的主体和核心内容。

字体不能太小,字距行距要清晰。

要求一文一事,文字准确、简炼、逻辑清楚,标点正确。

4)附件。

是附属于公文正文之后的文字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3)文尾部分1)印章。

是公文制发机关对公文生效负责的凭证,除会议纪要和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都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2)成文时间。

是公文生效的日期。

成文日期应标注在公文“落款”即发文机关署名的下面,如无落款,可直接写在正文右下方,必须以汉字标注。

3)附注。

是用以对文内某些内容事项进行解释说明的格式项目。

组成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素

组成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素

组成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素标题:组成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素公文是一种正式的文件,用于传达政府、机构或组织的决策、指示、意见等。

为了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效果,一篇公文应该包含以下结构要素。

1.标题:公文的标题应该准确地概括文件的内容,并与正文一致。

标题应该简明扼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又不失公文的正式性。

2.密级:某些公文可能涉及敏感信息,因此需要设定密级。

密级应该根据文件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确定,并在文件的顶部明确标注。

3.日期:公文一般都要包含日期,以确定文件的时效性和时序。

日期应该准确地反映文件的拟定或发布时间,并且应该与公文的其它部分保持一致。

4.发文单位:公文的发文单位应该清楚地标明,以确保文件的来源和权威性。

发文单位的名称应该与组织的官方名称一致,并且可以包括单位的标识或标志。

5.正文:公文的正文是最重要的部分,应该包含清晰、准确、简明的语言。

正文的内容应该围绕公文的目的展开,结构要清晰,逻辑要严密,每一段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和要点。

6.签名:公文一般都需要签名,以确定文件的发出者和责任人。

签名应该包括签发人的姓名、职务和单位,签名的位置应该在公文的底部,并且应该与发文单位保持一致。

7.附件:某些公文可能包含附件,以进一步支持和解释文件的内容。

附件应该清楚地标注,并且与正文相互呼应。

8.盖章:公文的底部一般需要盖章,以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盖章应该按照组织或机构的章程和规定进行,并且必须由授权人员进行。

以上是组成一篇公文的结构要素,每个要素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规范。

只有合理地使用这些要素,才能确保公文的质量和效果,实现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有效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的结构2008-11-14第一节公文结构的含义和要求一、公文结构的含义公文在有了观点、有了材料之后,还不能成其为一篇文章,把观点和材料任意堆放在一起,它们并不能产生固定的意义,材料也不会自动去证明观点。

它们还必须按照一个内在的脉络,井然有序地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才能成其为一篇文章。

对于有生命的整体,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

一个好的阵形应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布局也应如此。

一段话如果丢去仍于全文无害,那段话就是赘疣;一段话如果搬动位置仍于全文无害,那篇文章的布局就欠斟酌。

布局愈松懈,文章的活力就愈薄弱。

(朱光潜:《选择与安排》)这里所说的布局,古人又叫谋篇,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结构。

现在,我们给结构下一个这样的定义: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衔接,是文章内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

结构是事物自身发展运动规律的产物,还是作者主观思路的产物?说是事物自身发展运动规律的产物,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文章结构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它的失败就是必然的。

但是,文章结构既然是作者在构思,在安排,就不可能不体现作者的主观能动性。

应该说,文章结构是事物客观规律和作者主观思路相结合的产物。

一方面,客观规律制约着文章的基本结构形态;另一方面,作者思维运行的路线,也在结构安排中发挥着一定的创造性作用。

当然,公文在结构上的创造性与文学作品相比是比较弱的。

对于结构在文章写作中的意义,清代戏剧家李渔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

倘先无成局,而由顶及踵,逐段滋生,则人之一身,当有无数断续之痕,而血气为之中阻矣。

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倘造成一架,而后再筹一架,则便于前者不便于后,势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毁,犹之筑舍道旁,兼数宅之匠、资,不足供一厅一堂之用矣,故作传奇者,不宜卒急拈毫。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李渔:《闲情偶记》)这段话先后以胎儿在母腹中的发育成长和工匠建房来类比文章结构安排的重要性。

胎儿在母腹中,一开始就是一个整体,不是逐段滋生的;工匠建房,必须先筹划好整体结构,才能开始挥斤运斧。

公文写作,也是如此,先设计出蓝图,才能开始表达。

二、公文结构的要求公文结构的基本要求,可用“三性”加以概括: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

(一)完整性首先,公文要做到开头部分、主体部分、结尾部分齐备,不可无故残缺。

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有头有尾有中段”。

其次,各个部分要相对饱满,不能干瘪、空洞,给人局部残损的感觉。

其三,脉络畅通,贯穿首尾,如有文气不能串联的地方,形成脱节断气,也会影响文章的圆满。

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说的“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

在艺术创作中,有“只写残缺不写全”的说法,讲究点到为止,留下一些空白由欣赏者来填补,反而能更好地调动读者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积极性。

但是,这一做法在公文写作中不宜采用,公文的内容要求明确、实在,不能采用虚实相生、意到笔不到的写法。

否则,将会给落实处理带来许多不便。

(二)连贯性公文的各个部分之间,在内容上要相互连贯,井然有序,在语言形式上要有紧密的衔接和合理的过渡。

一篇公文,不会是一个混沌的整体,必然是由若干层次构成的。

开头、主体、结尾,就是公文的三大层次。

其中主体部分,通常也不会只有一个层次,而是由既互有区别,又互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组成。

这些层次之间,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文气上,都要有内在的联系。

在外部的语言形式上,不管采用序号衔接还是采用自然过渡,也都必须自然流畅。

(三)严密性严密性是指文章的各个部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既不能出现前后内容互不相干,也不能出现前后内容相互矛盾的现象。

朱光潜先生说:“文章的…不通‟有多种,最厉害的是上气不接下气,上段上句的意思没有交待清楚就搁起来,下段下句的意思没有伏根就突然出现。

……应该在前一段说的话遗漏着不说,到后来一段不很相称的地方勉强插进去……在上文已说过的话到下文再重复说一遍。

”朱光潜:《选择与安排》。

这些问题都属于逻辑混乱,结构不严密。

文章的部分与部分之间,或呈现因果关系,或呈现主次关系,或呈现并列关系,或呈现表里关系,各部分互相弥补、互相协助,而不能互相矛盾、互相拆台。

第二节公文结构的主要环节安排文章结构,要把握好哪些环节呢?一般认为,主要是这样四对八个环节: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主次和详略、开头和结尾。

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层次和段落(一)层次1.层次的含义层次又称“部分”、“大段”、“逻辑段”等,是小于篇、大于段(有时也可以等于段)的结构单位。

在公文中,它可以像篇和段一样,有明确的外部标志,如章程、条例等法规类公文,由“总则、第一章、第二章……附则”来构成,清晰地显现出层次来。

它也可以没有明确的外部标志,但人们在阅读时,仍然能够区分出来,因为不同层次承担着文章内容展开的不同步骤。

层次是结构诸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

结构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主要通过层次安排得以实现。

2.公文层次的两种基本形态公文的层次安排,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并列式,一种是递进式。

开头通常是总述或总论,它自成一个层次。

主体部分的各层或分述或分论,不是呈现并列形态,就是呈现递进形态。

对事物几个不同侧面的考察,对事件发生的几种不同原因的分析,对法规中不同条文的陈述等等,都将形成相互并列的不同层次。

如果是从事物的表象逐步深入去探索其本质,每一个深化的阶段就形成一个层次,各层次之间就是递进形态。

从原因出发推导结果,或者反过来从结果出发寻找原因,也会有步步深入的过程,也是递进形态。

另外,文章在偏重于记述事件或过程时,按照事实发生的先后顺序表述,事件的阶段性也必然会形成层次,各层之间也属于递进形态。

(二)段落1.段落的含义和作用段落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然段,它是小于层次(有时也会有一个段落自成一个层次的情况 )大于句子的结构单位。

它有着段首空两字,段尾另起行的外部标志。

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的结构更明晰、醒目。

古人写文章不分段落,给阅读造成的障碍是显而易见的。

2.划分段落的注意事项相对于层次的安排,段落的划分比较容易一些。

只需注意以下三点:首先,保持段意的单一性。

一篇文章只能办理一件事务,只能有一个中心话题,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一个层次也是如此。

对于一个段落而言,当然要遵循相同的原则。

除过渡段承上启下,内容可以不单一外,意义段都不应违背这一原则。

其次,注意段意的完整性。

只有单一性还不够,如果一段话的意思没有表达完整就煞了尾,读者不知所云,也是结构的严重失误。

其三,段落安排要长短适度。

段落多长才合适?这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是,如果一段文字有七八百字还不分段,读者就很难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内容的步骤了。

相反,段落都只有一两行文字,那又将思路切割的七零八碎的,读者也难以接受。

一般地说,长到三四百字,短到三四十字,都是比较合适的长度。

但特殊情况可以例外。

还要注意长短标准的统一问题。

有人写文章,思路连贯性强,段落较长;有人写文章,思路跳跃性强,段落较短,只要在一篇文章中前后统一,这都不是什么缺陷。

但是,如果在一篇公文之中,分段不是采用一个标准,形成了文章前后风格的不一,那就是缺陷了,必须防止。

二、过渡和照应(一)过渡1.过渡的含义和作用过渡就是在段落之间、层次之间进行衔接的形式或手段。

依照我们前面讲过的层次和段落的理论,文章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

那么,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必然会有一些缝隙,使文气不能顺畅地通达。

这样,作者就必须在板块之间铺路搭桥,以便文气畅达,前后文浑然一体。

用于承前启后的形式和手段,就是过渡。

公文在总论(或总述)与分论(或分述)之间,一般需要过渡;分论(或分述)之间,有时也需要过渡。

2.过渡的方式过渡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过渡段,二是过渡句,三是关联词语。

如果前后文内容差异较大,要安排一个段落承上启下,这个段落就叫过渡段。

过渡段不是独立的意义段,主要功能不是表达意义,而是完成内容的转换。

过渡句或出现在上层上段末尾用以“启下”,或出现在下层下段开头用以“承上”用关联词语过渡,常用的词语是“因此”、“但是”、“然而”、“总之”、“综上所述”等等,一般出现在下层或下段起首。

(二)照应1.照应的含义照应就是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照和呼应。

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前后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

缺乏内容的前后关照和脉络的前后呼应,文章就会散乱、松懈。

合理地运用照应的手段,不但能使文脉贯通,结构严谨,还能使文章中某些关键的内容得到强化。

2.公文中照应的常见形式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就是结尾照应开头。

如开头说“为……制定本规定”,结尾要求“本规定从×月×日起施行”。

序列照应将文章内容按照排定的序列依次表达时,序列的外部标志之间会产生前后呼应。

如“首先……其次……最后……”,就是文章序列的外部标志,人们读到“其次”时,不可能不回想一下“首先”的内容,读到“最后”时,对前面的若干层次都会有所回顾。

还有“第一……第二……第三……”,以及“一、二、三”等序码标志,都会起到这样的照应作用。

序列照应不得出现错漏的现象。

注释性照应在公文中,前面出现的一些概念无暇解释,可以在后面文章末尾处安排注释,一方面对前文的某些概念进行解释,一方面引导读者回顾前面的内容。

例如,《监察机关实行回避制度暂行办法》(1992年11月16日监察部发布)的第十一条,就对前面涉及的“近姻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亲属”、“拟制血亲”四个概念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三、主次和详略(一)主次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份量重,有份量轻;有的为主,有的为辅。

分清主次,也是结构安排的一个主要环节。

朱光潜先生对此也有论述:“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

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

……如果不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

……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滑无力,不能说服读者。

”(朱光潜:《选择与安排》)在一篇文章中如何显出主次轻重?朱先生认为有两种方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第二是在篇幅份量上显出。

层次问题前面已有论述,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对层次之间的主次关系的把握。

篇幅份量则涉及详略问题,是下面要讲的内容了。

(二)详略详是详写,略是略写。

公文写作,表述观点时可详可略,叙述和引用材料时也可详可略。

而且,详与略在文字上的差异是巨大的,一个事实,可以用十几个字就表达完毕,也可以用几百个字详加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