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课知识点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3周第3次课《游戏:打鸭子》说课稿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3周第3次课《游戏:打鸭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78654b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e.png)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3周第3次课《游戏:打鸭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游戏:打鸭子》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3周第3次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对于游戏类体育活动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参与游戏,提高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体育器材如篮球、羽毛球等,以及教学辅助工具如计时器、标志物等。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力,为游戏做好准备。
2.教学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让学生清楚了解游戏的要求和技巧。
3.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4.游戏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教师记录比赛成绩,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出改进意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游戏规则、比赛成绩、优点与不足等方面,以便于学生直观了解教学内容和自身表现。
七年级数学第三课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第三课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325b1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d.png)
七年级数学第三课知识点在七年级数学第三课中,我们将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法。
一、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
例如,3x+1=10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x就是未知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需要用一些基本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消元等。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这些方法:1. 移项将方程中的项移动到另一侧,可以用来消去一个已知项,以解出未知数。
例如,将3x+1=10移项后得到3x=9,再除以3即可得到x=3。
2. 合并同类项将方程中的同类项合并,可以简化方程的形式,使求解更加方便。
例如,2x+3x=5x,3+4=7。
3. 消元当方程中存在多个未知数时,可以使用消元的方法,使得方程中只剩下一个未知数。
例如,如下方程组:2x+3y=53x+2y=10将第一个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2,第二个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3,可以得到以下方程组:4x+6y=109x+6y=30上下两式相减,可以得到5x=10,即x=2。
将x=2代入第一个原方程,可以解出y=1。
二、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所使用了的方法通常只适用于一元一次方程。
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方程,如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等,我们也有一些解法。
1. 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是指包含两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均为1的方程。
例如,2x+3y=5就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为了解这种方程,我们需要用到消元法、代入法、加减消元法等。
例如,对于下列方程组:2x+3y=53x+2y=10我们可以先用加减消元法,将上下两式相减,得到x-y=-5。
然后再用代入法,将x-y=-5代入第一个原方程,得到2x+3(x+5)=5,化简后得到x=-2,代入x-y=-5,可以求出y=3。
2. 二元二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是指包含两个未知数,且最高次数均为2的方程。
例如,x^2+y^2=1就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
为了解这种方程,我们需要用到配方法、求根公式等。
3.初一升初二数学班第三次课
![3.初一升初二数学班第三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3d81c64f336c1eb91a375dfa.png)
辅导讲义
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个内角。
六边形有____条边,____个顶点,______
知识点二:解决与多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的问题
画出下列多边形的对角线.回答问题:
)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_____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了个三角形;四边形共有)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_____条对角线,把五边形分成了个三角形;五边形共有)从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_____条对角线,把六边形分成了个三角形;六边形共有)猜想:①从100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画_____条对角线,把100边形分成了
边形分为____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_______。
_____边形。
;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0°,家长签名:___________。
第3次课转化单位“1”(二)
![第3次课转化单位“1”(二)](https://img.taocdn.com/s3/m/45a442d10975f46527d3e16a.png)
第3次课转化单位“1”(二)适用学科小数竞赛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知识点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
过程和方法目标:重视转化训练。
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拓展我们的解题思路,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拓展我们的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如果甲是乙的ab,乙是丙的cd,则甲是丙的acbd;如果甲是乙的ab,则乙是甲的ba;如果甲的ab等于乙的cd,则甲是乙的cd÷ab=bcad,乙是甲的ab÷ab=adbc。
二、知识讲解把不变的量看作单位“1”,将已知条件进行转化。
培养重视转化训练。
通过转化训练,既可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又可拓展我们的解题思路,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三、例题精析【例题1】甲数是乙数的23,乙数是丙数的34,甲、乙、丙的和是216,甲、乙、丙各是多少?【例题2】红、黄、蓝气球共有62只,其中红气球的35等于黄气球的23,蓝气球有24只,红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例题3】已知甲校学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25,甲校的女生数是甲校学生数的310 ,乙校的男生数是乙校学生数的2150,那么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例题4】仓库里的大米和面粉共有2000袋。
大米运走25,面粉运走110后,仓库里剩下大米和面粉正好相等。
原来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袋?【例题5】40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计划每个男生植树20棵,每个女生植树15棵。
除抽出25%的男生搞卫生外,其他的同学都按计划完成了植树任务。
问共植树多少棵?四、课堂运用【基础】1.甲数是乙数的56,乙数是丙数的34,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52,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2.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56,甲、乙两数的和是162,甲、乙两数各是多少?3.在一座城市中,中学生数是居民的15 ,大学生是中学生数的14,那么占大学生总数的25的理工科大学生是居民数的几分之几?4.甲、乙两人各准备加工零件若干个,当甲完成自己的23、乙完成自己的14时,两人所剩零件数量相等,已知甲比乙多做了70个,甲、乙两人各准备加工多少个零件?5.有一块菜地和一块麦地,菜地的一半和麦地的13放在一起是13公顷,麦地的一半和菜地的13放在一起是12公顷,那么,菜地有多少公顷?【巩固】1.橘子的千克数是苹果的23,香蕉的千克数是橘子的12,香蕉和苹果共有220千克,橘子有多少千克?2.今年8月份,甲所得的奖金比乙少200元,甲得的奖金的23正好是乙得奖金的47,甲、乙两人各得奖金多少元?3.某人在一次选举中,需3/4的选票才能当选,计算2/3的选票后,他得到的选票已达到当选票数的5/6,他还要得到剩下选票的几分之几才能当选?4.40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计划每个男生植树20棵,每个女生植树15棵。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07002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7.png)
【最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重要知识点总结
后又传到朝鲜、
日本和越南等国。
(3)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拓展延伸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根据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社会被分为四个等级,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从四个等级的权利和义务中不难看出,它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所以,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一种建立在阶级压迫基础上的社会等级制度。
(2)影响:种姓制度强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以后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印度独立后,虽然种姓制度在名义上被废除,但它仍然有很大的影响。
教材问题解答
【P13问题思考】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甘肃敦煌的莫高窟等。
1.金字塔
【P14课后活动】
2.(1)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中国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
(2)大河流域。
北纬20°——北纬40°。
原因大致有:①大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第三次课
![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第三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3bbc6c6802020740bf1e9b02.png)
9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例1: [ +0 ] 补 = 0000 0000 [ - 0 ] 补 = 0000 0000
例2: [ +127 ] 补 = 0111 1111 [ - 127 ] 补 = 1000 0001
计算机基础
10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练习:
分别求+84和-84的补码。 [+84]补=0101 0100 [- 84]补=1010 1100
计算机基础
软件系统 (程序、数据、文档)
硬件系统 (设备)
26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一、硬件系统
计算机基础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一台计算机的基础组成是:存储器、控制器、 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至今,世界 上的大部分电脑仍在沿用这著名的“冯•诺伊曼 结构”。
计算机基础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管理和控制 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系统资源的大型程序,是用户和计算 机之间的接口。
具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 业管理五大管理功能。
作用:
• 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 改善人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
17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计算机基础
已知补码求原码 例:已知某数X的补码1110 1110B,试求其原码。
解:由[X]补= 1110 1110B可知,X为负数。求原码 表示时,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取反后再 加1。 [X]原= 1001 0010B
18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第3次课立体裁剪---女装基础上衣教案
![第3次课立体裁剪---女装基础上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6c2cbc04a1b0717fd5ddc6.png)
第二节三面构成衣身基础一、三面构成衣身款式分析后片布样长度:从后颈点量至后衣身下摆线(衣长)+10~15㎝=76cm;后片布样宽度:从后颈点量至侧缝线的距离+10~15㎝=30cm。
注意:(确定长宽,撕布并且把布边撕掉)2、整理布纹:将布反方向拉扯,并用熨斗熨烫布料,使布料垂平方正。
3、标记基准线人台标记基准线:如图2图2布样标记基准线:前中片:从右往左量取7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FC。
从上往下量取27cm,从左往右作一条水平线为BL,如图。
侧片:将样片沿丝缕竖直方向对折,沿对折线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侧缝线。
从上往下量取30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WL,如图。
后中片:从左往右量取3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BC。
从上往下量取45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WL,如图。
图3三、前衣片的立体裁剪1、三开身上装的款式特点是:在前、后衣身侧面位置设置两根分割造型线,使前、后、侧面各成为独立的一片,前片设有胸省,无侧缝。
2、将前中片的中心线、胸围线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胸围线对齐并固定。
3、将胸围线以上抚平,沿人台前领围线预留1~2cm进行修剪,剪口深以不超过领围线为好。
操作时,一边剪一边抚平,使剪出的前领围服帖、圆顺、自然。
4、在胸围线公主线处加放0.5cm松量,顺势往下,在腰围及臀围处各加放0.5cm松量。
5、腰部打剪口,使腰部样片与人台贴合并固定。
6、将袖窿处的浮余量顺势往下设置为胸省,确定省道的位置、大小及长度。
操作时,从分割线往BP点方向捏合,省尖点离BP点1~2cm。
沿轮廓线预留1~2cm粗略裁剪。
四、后衣片的立体裁剪1、将后中片的中心线、腰围线与人台的后中心线、腰围线对齐并固定,后中腰围线处向左移动1cm,可看作在后中心处设置了一个后腰省。
2、将腰围线以上抚平,沿后领围预留1~2cm剪出后领围线。
3、将背宽线以上肩部抚平,在后肩处会有少许松量作为肩部的吃势量,满足肩胛骨的隆起造型。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8周第3次课《走几步跳进沙坑》说课稿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8周第3次课《走几步跳进沙坑》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f12eb9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e.png)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8周第3次课《走几步跳进沙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走几步跳进沙坑》是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8周第3次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走几步跳进沙坑的动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教材通过详细的动作描述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并在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体育能力,对走几步跳进沙坑的动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动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运动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走几步跳进沙坑的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技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走几步跳进沙坑的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走几步跳进沙坑的动作技巧。
2.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沙坑等器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课堂常规,引导学生做好热身活动,为正式训练做好准备。
2.基本部分:1)讲解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走几步跳进沙坑的动作要领,并示范动作。
引导学生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准确性。
2)分组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比赛活动(10分钟)学生进行比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运动能力。
3.结束部分:课堂小结,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疲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走几步跳进沙坑】1.动作要领:2.动作技巧: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主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动作技巧、团队协作等方面。
资料:梳理 一般现在时--第三次课
![资料:梳理 一般现在时--第三次课](https://img.taocdn.com/s3/m/1df01a86a98271fe900ef9ec.png)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 5A U3梳理 C 一般现在时T 首字母填空应用能力教学目标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A Little BearIt`s time for dinner. There are many on the.doesn`t like. He likes. He goes out and meets a. They climb a tree. Suddenly,falls down.: “I don`t like, so I`mvery weak.”is afraid. So he runs home quickly and eats a lot of. He knows, "can keep our bodies healthy."Keys:carrots vegetables table meat一、词汇animal friends 动物朋友the other 另一个(特指两者中的另一个)big eyes大眼睛big bodies大身躯a short tail一条短尾巴big ears 大耳朵no legs or arms 没有腿和手臂run and jump 跑和跳long ears长耳朵four legs四条腿two wings两只翅膀can talk and fly 会讲话和飞a big mouth一张大嘴yellow and green 黄色和绿色body parts身体部位white and black黑白色二、句型1. I have two animal friends. 我有两个动物朋友。
2.One is red and the other is black. 一个是红的另一个是黑的。
3.They have big eyes and big bodies. 它们有大眼睛和大身体。
4.They have no legs and arms. 它们没有腿和手臂。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b81e68b14e852459fb5723.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课文原文及知识点课文原文如果你独自驾舟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件东西供自己娱乐,你选择哪一样?一块大蛋糕,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书,一盒扑克牌,一只画箱,织毛衣的扦子和毛线,一个八音盒或一只口琴……很难作出选择。
至于我个人,我不要蛋糕,那东西一吃就没了。
我也不要扑克牌,风一吹那些牌就全飞了。
毛线弄不好会湿了。
口琴比八音盒好些,因为你可以用它吹自己的曲子,而八音盒只演奏固定的几个曲子。
我不带图画,因为我可以看大海上的景色。
也不带画箱,因为里面的纸总会用光的。
看来,最后我要在口琴和书之间做一选择。
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了,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那没什么关系。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和父母兄妹就不愿再见到他们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你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那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可以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你会读书,而任何动物都不会,不管多么训练有素的动物也不会读书。
只有人会读书。
每逢读书时,你就走出自己的心灵,进入另外一个人的心灵中,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
在这个时候,你就开动了自己的脑筋,这是世界上顶有趣的事。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首先我会思考,想想故事中的人为何如此作为。
然后我可能会想,作家为什么要写那个故事。
以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这个故事,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我还会再读另一部分,试图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了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我会想象那个作者是什么样的,全凭他写书的方式去判断他……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168023e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8.png)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堂篇 ·
研习 重难要点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研习1 郡县制
[合作讨论]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 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 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比,其不同在于( C )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西周的“地方分权制”指的是分 封制,而秦代的“独制”指的是郡县制。郡县制之下,郡守与 县令不是由地方推荐任职的,也不是世代镇守地方,故排除A、 B两项;郡县制之下,郡守与县令都是由君主直接任命的,故 选C项;县令由君主任命,而不是由郡守任命,故排除D项。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思考1] 结合材料一,分析李斯和秦始皇决定推行郡县制的历 史依据。
[先试做] _历__史__依__据__:__春__秋__战__国__时__期__,__王__室__衰__微__,__诸__侯__争___ ___霸__混__战__不__休__。_________________
3.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2019秋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美国内战_南北战争(1861—1865)知识点新人教版
![2019秋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美国内战_南北战争(1861—1865)知识点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384e1a2f60ddccda38a0a7.png)
第3课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3、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4、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1862年《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认真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踊跃参军,扭转了战场不利的局面
5、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6、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年级数学第三次课件
![六年级数学第三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8bd3f7a8114431b80dd870.png)
微远教育六年级下圆柱与圆锥(二)课件课程回顾:上次课程学习了圆柱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计算,本次课程主要了解圆锥。
知识点1: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高、底面的概念。
知识点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应用h r 31V r 2π=圆锥:①已知底面半径 h d 2)231V d (:②已知底面直径圆锥π= h 2C 31V C )(:③已知底面周长圆锥ππ=巩固练习:(题目较难,尽量努力完成)1、有两个盛满水的底面半径为10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锥形容器,将它们盛的水全部倒入一个底面半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求水深。
2、有两块同样的长为10厘米、宽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如果把其中一块加工 成最大的正方体,另一块加工成最大的圆柱体,那么加工后的正方体与圆柱体表面积之和是多少?把正方体和圆柱体再分别加工成最大的圆锥体,那么两个圆锥体的体积之和是多少?3、如图,有一个底面周长为942厘米的圆柱体,从中间斜着截去一段后,求截后的体 积是多少?4、一个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底面内半径为5厘米,深20厘米,水深15厘米,今将一个底面半径2厘米,高为17厘米的铁圆柱垂直放入容器中,求这时容器的水深是多少厘米?5、如图所示图形是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的装有一部分水的圆柱形容器,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2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锥柱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容器中的水下降了几厘米?6、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的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入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后,水灌满了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器底面积的比是多少7、将两根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钢管用铁丝紧紧捆在一起,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要用铁丝()厘米。
8、一个圆柱形的水桶,里面盛有18升水,正好盛满,如果把一块与水桶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实心木块完全浸入水中,这时桶内还有()升水。
第3次课 用例图
![第3次课 用例图](https://img.taocdn.com/s3/m/d71d5bef50e2524de5187e3c.png)
用例建模主要内容•用例•用例图•用例建模过程•实例讨论•实验内容主要知识点•需求技术•用例•用例图•参与者•脚本(场景)•用例之间的关系•用例的描述银行业务示例需求技术•大约有25%项目的失败归因于需求方面的问题•两种类型的需求–功能性需求:系统应该提供什么行为–非功能性需求:系统上的特定属性或约束•三种需求技术–XP中的用户故事–FDD中的特性描述–RUP中的用例XP中的用户故事•用户故事(user story)–由用户参与编写,说明需要系统为他们做什么–简短的文字描述•例子FDD中的特性描述•FDD:Feature Driven Development–特性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特性(feature)描述–<action> the <result> <by|for|of|to> a(n) <object>RUP中的用例•RUP的基本特征–用例驱动,以软件体系结构为中心,受控的迭代式增量开发•用例(use case)–描绘一个系统外在可见的需求情况,是代表系统中各个项目相关人员之间就系统的行为所达成的契约–在UML中,用椭圆表示,用例名用动宾结构或者主谓结构命名用例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用例模型–发现功能需求,结果表现为用例图•分析模型–通过协作图描述用例,分析结果表示为类图、包图•设计模型–这一阶段的结果有类图、对象图、包图和构件图•部署模型–结果有构件图、部署图•测试模型–根据用例中所描述的功能构建测试模型用例(use case)•用例(用况,用案)•定义–1.用例是对一个活动者(actor)使用系统的一项功能时所进行的交互过程的一个文字描述序列–2.用例是系统、子系统或类和外部参与者交互的动作序列的说明, 包括可选的动作序列和会出现异常的动作序列字处理程序•用例举例–“置正文为黑体”–“创建索引”银行业务系统•银行业务系统–查看帐户余额–列出交易内容–划拨资金–支付帐款–买进证券–卖出证券基于用例进行需求分析的特点•用例从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中的信息•用例描述用户提出的一些可见需求, 对应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用例是对系统行为的描述, 属于UML的动态建模部分UML2.0中的图使用用例的注意点•用例描述用户提出的一些可见的需求,用例可大可小,用例对应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理论上可将系统的所有用例画出来,但实际运用时,只需画出重要的、交互过程复杂的用例•不要试图将所有的需求都以用例的形式表达Alistair Cockburn给出的需求大纲•系统的目的和范围•系统中的术语表•用例•系统采用的技术•开发过程中的参加人员、业务规则、系统运行所依赖的条件、安全要求、文档要求等•法律、政治、组织机构等方面的问题关于用例的争论•用例分析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部分?•不管怎么样,用例是UML的一部分,确定系统的用例是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的第一步用例的实现•用例是与实现无关(implementation-independent)的关于系统功能的描述•在UML中,可以用协作(collaboration)来说明对用例的实现协作的表示•在UML中,协作用虚线椭圆表示参与者(actor)•参与者(actor)–是指系统以外的、需要使用系统或与系统交互的事物, 包括: 人、设备、外部系统等•其它译名有–活动者、角色、执行者、行动者等银行业务系统中的可能参与者•客户–从系统获取信息并执行金融交易•管理人员–开办系统的用户。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2周第3次课《熟练掌握广播操预备节、至第二节,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说课稿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2周第3次课《熟练掌握广播操预备节、至第二节,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5ca3f7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a.png)
通用版体育与健康六年级上册第2周第3次课《熟练掌握广播操预备节、至第二节,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体育与健康》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熟练掌握广播操的预备节至第二节,并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
广播操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体育锻炼方式,它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学习广播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节奏感、协调性和集体荣誉感。
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体育锻炼基础,对于广播操的动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动作的细节和准确性上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广播操的预备节至第二节动作,并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作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广播操的预备节至第二节动作,并学习第三至五节动作。
2.教学难点:学生在动作的细节和准确性上能够达到要求,如预备节的手势、第二节的跳跃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分组教学法、示范法、模仿法等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进行动作示范,并进行个别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
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
六. 说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跑步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示范:教师进行广播操的预备节至第二节的动作示范,并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准确的地方。
四年级英语人教版-第3次课-Unit2 My schoolbag(一)
![四年级英语人教版-第3次课-Unit2 My schoolbag(一)](https://img.taocdn.com/s3/m/87f2b926be23482fb4da4ca3.png)
二、知识点
【句式分析】
1. What’s in your ***? 表示询问对方某处有什么物品。 例: What’s in your schoolbag?你的书包里有什么? 这是由what 开头的特殊疑问句,用于询问对方某处有什么物品 what’s 是what is 的缩写形式。your 可以根据实际语境替换为this 或that等。问句中的in 表示位置
关系,可以根据实际语境替换为on;under 等。
二、知识点
【句式分析】 2. Put 的用法 Put+物品+表示地点的介词短语(in your desk, on the bed……) 表示把某物放在某处。 例: Put your Chinese book in your desk.把你的语文书放在你的书桌里。 put the shose under the bed. 把你的鞋放在床下面。
三、实战演练
1.例题解析
给下列句子填空并排序。
A. In B An C toys
( )Thank you so much !
( )Excuse
. I lost my
( )Here it is !
( )OK. What is
it ?
( ) English book、 two
( )It is blue and .
2.课堂练习
( )4. Put your eraser
(在旁边)your pencil box?
A. near
B. on
C. under
( )5. in your hand?
A. Where
B. What’s
C. How many
( )6. --Put away your books.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讲义_第3次课:圆的定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讲义_第3次课:圆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e922b71133687e21af45a9c6.png)
第3次课:圆的定义1、圆的定义【讲授新知】1.圆的定义:动态定义:在一个平面内,一条线段OA绕它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圆心: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
半径:线段OA叫做半径,以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静态定义:圆又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图中线段AB、AC。
经过圆心的弦叫直径。
图中线段AB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读作“圆弧AB”。
能够完全重合的弧是等弧。
圆中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大于半圆的弧叫优弧,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小于半圆的弧叫劣弧,用两个字母表示,如。
【自我检测】1、判断题:直径是弦。
()弦是直径。
()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
()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2、如图,在⊙O中,AB是⊙O的直径,点P是OB上的任一点 (不包括O,B),CD,EF是过P的两条弦,则图中的弦有____________,以B为端点的劣弧有_________ ___________3.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的圆上。
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
求证:A、B、C、D在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上。
【例题精讲】知识点一圆的有关概念例1、如图,图中弦的条数为( )A.1条B.2条C.3条D.4条【练习】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DCB=90°,则A,B,C,D四个点是否在同一个圆上?若在,说出圆心的位置,并画出这个圆.知识点二圆的半径相等【例2】如图,MN为⊙O的弦,∠N=52°,则∠MON的度数为( )A.38° B.52° C.76° D.104°【练习】如图,AB,AC为⊙O的弦,连接CO,BO并延长,分别交弦AB,AC于点E,F,∠B=∠C.求证:CE=BF.·解:由ASA证△BEO≌△CFO,∴OE=OF,又∵OC=OB,∴OC+OE=OB+OF,即CE=BF【练习】如图,点A,B和点C,D分别在两个同心圆上,且∠AOB=∠COD.求证:∠C=∠D.解:∵∠AOB=∠COD,∴∠AOB+∠AOC=∠COD+∠AOC,即∠AOD=∠BOC,又OA=OB,OD=OC,∴△AOD≌△BOC,∴∠C=∠D《圆的概念》检测题1、M,N是⊙O上的两点,已知OM=3 cm,那么一定有( )A.MN>6 cm B.MN=6 cmC.MN<6 cm D.MN≤6 cm2、如图,点A,D,G,M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DEOF,HMNO均为矩形.设BC=a,EF=b,NH=c,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b>c B.a=b=cC.c>a>b D.b>c>a3、如图,在△ABC中,AB为⊙O的直径,∠B=60°,∠BOD=100°,则∠C的度数为_______.4、如图,AB,CD为圆O的两条直径,E,F分别为OA,OB的中点.求证:四边形CEDF为平行四边形.5、如图,AB是⊙O的弦,半径OC,OD分别交AB于点E,F,且AE=BF,请你找出线段OE与O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解:OE=OF.证明:连接OA,OB.∵OA,OB是⊙O的半径,∴OA=OB,∴∠OAB=∠OBA.又∵AE=BF,∴△OAE≌△OBF(SAS),∴OE=OF6、如图,AB为⊙O的直径,CD是⊙O的弦,AB,CD的延长线交于E点,已知AB=2DE,∠E=18°,求∠AOC的度数.解:连接OD.∵AB为⊙O的直径,OC,OD为半径,AB=2DE,∴OC=OD=DE,∴∠DOE=∠E,∠OCE=∠ODC.又∠ODC=∠DOE+∠E,∴∠OCE=∠ODC=2∠E.∵∠E=18°,∴∠OCE=36°,∴∠AOC=∠OCE+∠E=36°+18°=54°7、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四边形CDEF是内接正方形.(1)求证:OC=OF;(2)在正方形CDEF的右侧有一正方形FGHK,点G在AB上,H在半圆上,K在EF 上.若正方形CDEF的边长为2,求正方形FGHK的面积.解:(1)连接OD,OE,则OD=OE,又∠OCD=∠OFE=90°,CD=EF,∴Rt△ODC ≌Rt△OEF(HL),∴OC=OF (2)连接OH,∵CF=EF=2,∴OF=1,∴OH2=OE2=12+22=5.设FG=GH=x,则(x+1)2+x2=5,∴x2+x-2=0,解得x1=1,x2=-2(舍去),∴S正方形FGHK=12=1。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笔记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e3be2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2.png)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笔记语文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面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记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课文概述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小孩子在雨天里玩耍的情景。
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天里孩子们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文字简洁流畅,感染力很强。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快乐的心情。
第二部分:课文解析1.词语解析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生词,比如“欢天喜地”、“蹦蹦跳跳”等,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孩子们快乐游戏时的状态,通过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活力。
2.表达方式课文采用了生动的描写方式,通过对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能够仿佛看到孩子们在雨中戏水、奔跑的场景。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形象化的修辞手法,使整篇文章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第三部分:思考与感悟阅读完这篇课文,不禁让人感慨生活中的点滴快乐。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孩子们总是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会在雨中嬉戏、奔跑,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也让我明白了快乐是如此简单,只要我们用一颗纯真的心去生活,快乐就会无处不在。
第四部分:课文拓展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拓展活动,比如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经历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源泉。
同时,可以请学生们在课外观察大自然,然后用自己的话语来描述,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并在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的笔记内容,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这篇笔记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278d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古诗三首知识点1一、交流平台《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了表现北京独特节日习俗,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它的日子则一带而过。
在写腊八和初一这几天的活动时,也做到了有详有略。
因为写重点突出。
概括起来:作者重点表达的内容要详写,次要内容要略写。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句子中加点的部分“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是近义词。
“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是近义词。
这样写的好处语句不重复,词汇丰富。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糕”与“高”同音,所以过年吃糕有万事如意年年高的寓意。
过年吃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鱼的谐音“余”不仅仅代着盈余,也象征着降妖除鬼。
蝙蝠在中国古代来说赋予了人们"福"的意义。
三、书写提示观察下面的字,再照着写一写,看看自己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给出的一段话是行楷,笔画之间有连带,笔画流畅、活泼。
练字的时候一是要练眼,即认真读帖。
二是要练脑或说练心。
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把示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
四、日积月累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⑤布:给予。
⑥德泽:恩惠。
⑦秋节:秋季。
⑧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⑨华(huā):同“花”⑩百川:大河流。
2、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2024年秋季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版)
![2024年秋季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d5434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1.png)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期末复习专用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水第1课水到哪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的露水)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质量第2课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
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
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③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的使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①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外焰加热;②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能用嘴吹;③万一酒精撒出并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或者沙子扑盖;④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最好用火柴点燃;⑤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次课知识点:1、评价检索系统性能的指标一般有:收录范围、查全率、查准率、响应时间或反映速度、用户负担、易用性(人机交互性能好、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其中查全率和查准率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2、三大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比较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 Apabi数字图书馆、书生数字图书馆都是综合性图书数据库,内容涵盖各个学科领域。
超星数字图书馆图书数量最多。
方正 Apabi数字图书馆2002年以后出版的新书着重计算机、经济、外语。
书生数字图书馆着重于文学、经济、计算机、教材教参等。
3、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比较:①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覆盖的期刊种数和年限不同。
从核心期刊收录总量来说,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比维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要多。
②期刊导航:维普期刊导航中期刊信息更为全面,如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编辑部地址等;CNKI中国知网的期刊导航这方面的信息不太全。
维普期刊导航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更新到2011版了,而CNKI还是2008版。
③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没有原文传递的功能。
但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对未收入库的期刊论文具有原文传递的功能。
4、CNKI总网站与本馆镜像之比较:文献资源更丰富、数据更新更快、系统功能更强大。
5、检索方法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的方法增加检索词的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并利用逻辑或将它们组配起来;降低检索词的专指度,从词表或检出文献中选择一些上位词或相关词,并减少检索表达式中的逻辑与运算;利用某些检索工具的自动扩检功能进行检索;取消某些过于严格的限制符;调整位置算符;针对同一个检索提问选取多种检索工具,访问多个数据库。
(2)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或提高检索精度的方法提高检索词的专指度,增加或换用下位词和专指性较强的词;增加检索词,并用逻辑与组配;进一步限定主题概念的相关检索项;使用位置算符;限制检索字段;限定检索的年代、语种、学科、文献类型等;使用二次检索。
(3)二次检索在检索结果中运用“与、或、非”进行再限制检索。
维普期刊中“在结果中搜索”相当于“逻辑与”,“在结果中添加”相当于“逻辑或”。
(4)常用的检索方法顺查法:是指按照事物或现象发展变化的自然过程来查找,也就是从远及近查,用于了解某一事物发展的脉络,主要用于研究面较宽的课题或综述类课题。
追溯法(引文法):通过文献后附有的已知参考文献(引文)中提供的线索来查找文献的一种方法。
(5)检索步骤主要包括:明确检索要求和检索目标;分析检索课题;确定检索词;选择数据库;确定检索式;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结果的输出格式;评价检索效果。
中文数据库如CNKI、维普、超星等,不支持“主题”检索,其检索字段“主题”是指在篇名、摘要和关键词3个字段中检索6、浏览器超星数字图书馆浏览器:SSReader;维普期刊浏览器:Adobe Reader(阅读PDF文档的);CNKI:CAJ全文浏览器、Adobe浏览器如:浏览超星(CNKI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资源整合平台、方正Apabi、书生之家等)数字图书馆,应首先安装什么浏览器?﹙﹚A Apabi Reader﹙﹚B SSReader﹙﹚C CAJ Viewer﹙﹚D Adobe Reader﹙﹚E Reader72setup7、原文传递功能:超星读秀(书)与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刊)8、超星读秀专业检索中的检索式(1)布尔逻辑检索:逻辑与用星号*表示,逻辑或用竖线|表示,逻辑非用减号-表示。
逻辑或与其它逻辑关系并用的时候用小括号将逻辑或括起来,小括号一定是英文半角状态下的。
(2)字段代码与检索词之间用等于号=相连。
一个字段代码后只能接一个检索词,不能接检索式。
例如:错误:T=英语|日语正确:T=英语|T=日语(3)年代字段小于号< 表示小于等于,大于号 >表示大于等于,所以Y>2005,结果中会有2005年出版的书。
示例:(T=英语|T=日语)*T=初级*Y>2010,即检索2000年以来书名中含有初级英语或日语的书。
9、跨库检索:通过统一平台进行跨库检索的中文数据库主要有:万方知识服务平台、CNKI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
10、查找期刊的详细信息,如投稿电子信箱、编辑部地址、联系电话可利用的检索工具有: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期刊导航”、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期刊导航”。
其中维普的期刊导航中期刊信息更全、更新。
11、“基金”字段检索时,可输入的检索词:①可输入基金名称,例如:国家自科、江苏省自科、教育部自然科学,等;②可输入基金项目的名称,例如: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小微企业发展研究,等;③可输入基金项目的编号,例如:11YJC790292,等。
12、检索词的选择:①对相同概念的检索词要进行扩展,如要考虑同义词、简称、俗称等作为并列意义的检索词。
②为保证查全,检索词要切分到不能切分为止,例如:“内部控制审计,应切分成两个词:内部控制、审计。
否则会遗漏。
③一般而言,表宽泛概念的词不作为检索词,例如:研究、应用、技术、发展等。
④有的检索词是由数据库指定的,而不是由作者提取的。
例如,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某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用Y表示。
如:FI=宋新平 and HX=Y13、CNKI中国知网专业检索中的检索式(1)字段代码与检索词或检索式之间精确检索时用等于号=相连,模糊检索时用百分号%相连例如: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结果中有“江苏大学”,或“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注意这里“江苏大学”与流体中心之间是有空格的),但没有“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注意,这里“江苏大学”与“流体中心”是没有空格的)。
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结果中包括江苏大学、也包含江苏大学某某学院或某实验室或某中心等,如包含“江苏大学流体中心”(注意,这里“江苏大学”与“流体中心”之间是没有空格的)第二个检索式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比第一个检索式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的查全率更高,因为%是模糊检索,=是精确检索。
②字段之间的逻辑与、或、非用and、or、not组配,and、or、not大小写均可。
and、or、not等逻辑算符与其前后连接的检索词必须空格。
有其它逻辑关系并存时,逻辑或用小括号括起,且小括号一定是英文半角状态下的。
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OR AF%江苏理工大学) NOT ((TI=离心泵OR TI=轴流泵OR TI=混流泵) AND TI=叶轮)③字段内部的逻辑与、或、非分别用*、+、-组配。
有其它逻辑关系并存时,逻辑或必须用小括号括起,且小括号一定是英文半角状态下的。
FI=袁寿其AND AF%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大学AND TI=(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叶轮④有其它逻辑关系并存时,逻辑或一定要用英文半角的小括号括起来。
逻辑运算顺序为( )> not >and>or。
CNKI中国知网专业检索中的精确检索,用等于号=14、布尔逻辑检索:(1)布尔逻辑关系:逻辑与: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逻辑或:扩大检索范围,提高查全率;逻辑非: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查准率。
(2)布尔逻辑算符:①逻辑与算符:and(字段之间用and)、*(CNKI中字段内部用星号表逻辑与、超星读秀用星号表示逻辑与)、空格(谷歌中可用空格也可用and,百度只用空格);②逻辑或算符:or(字段之间用or)、+(CNKI中字段内部用加号表逻辑或; 百度也用加号表逻辑或而不用or)、|(超星读秀中用竖线|表逻辑或);③逻辑非算符:not(字段之间一般用not,而Science Direct用的是and not)、-(CNKI字段内部逻辑非用减号,谷歌用减号表逻辑非、超星读秀也用减号表逻辑非);(3)布尔逻辑关系组配①逻辑与:组配表交叉关系和限定关系的词;例如:TI=土豆and TI=淀粉,题名中既要有土豆,又要有淀粉。
②逻辑或:组配表同义词或表并列关系的词;例如:TI=土豆or TI=马铃薯,题名中或者只出现土豆,或者只出现马铃薯,或者土豆与马铃薯同时都出现在题名中。
③逻辑非:组配表不包含或排除关系的词;例如:TI=土豆not TI=淀粉,题名中只有土豆,不出现淀粉。
(4)布尔逻辑运算顺序:()> NOT > AND > OR;15、中文数据库如CNKI、维普、超星等,不支持“主题”检索,其检索字段“主题”是指在篇名、摘要和关键词3个字段中检索16、检索结果最多或说最全的是哪个检索式?如:在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题名字段中检索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方面的论文,检出结果最多(也就是最全)的是()(A)题名=(网络游戏+网游)*(大学生+高校生)*(成瘾+上瘾+着迷+痴迷+迷恋);(B)题名=(网络游戏+网游)*(大学生+大学学生)*(成瘾+上瘾);(C)题名=网络游戏*(大学生+本科生)*(成瘾+上瘾+着迷+痴迷+迷恋);(D)题名=(网络游戏+网游)*(大学生+本科生+大学学生+高校学生+高校生)*(成瘾+上瘾+着迷+痴迷+迷恋)问“检索结果最多”或说“检索结果最全”的检索式?方法如下:1、数“OR”或“+”,最多的那个2、词汇拆分开来的那个,如“英语词汇”与“英语”和“词汇”,是后者3、有模糊符的那个,如“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它的检索结果包含“江苏大学”)17、核心期刊的检索:利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期刊导航”查找某一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
例如:《化学进展》、《环境化学》、《合成化学》和《化学物理学报》中,哪几种属于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在维普期刊资源整合平台的“期刊导航”界面中,将刊名,例如:“化学进展”,打字输入刊名字段中。
若是核心期刊,系统则会在“核心期刊”一栏中显示“核心期刊”。
否则在核心期刊一栏下显示空白。
注意千万不要将选项拷贝到维普刊名字段中检索,那样检索词可能带有空格或其它符号,导致结果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