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2《说和做》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2《说和做》说课稿(部编版)含2个课时

七年级语文下册-2《说和做》说课稿(部编版)第一课时一、说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文通过记述闻一多先生对待学术和革命事业的不同态度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习闻一多“说”和“做”后面所代表的卓越学者的求学精神和革命战士的高尚情操。

2.学习记述人物言行的片段,从不同角度运用对比表现人物思想精神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中富含诗意、句式整齐和议论记述相结合的特色。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品格和精神,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和诗意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四、说学情学习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

由于初一阶段的学生所积累的知识还不丰富,本课的时代背景、威克家和闻一多资料,以及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以及他的精神品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知道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说教法学法说教法:(为了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法)1)多媒体导入法一一老师通过播放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的初频导入课文。

2)讲授法--老师通过对课文两部分主要内容的讲授让学生把握文章结构与内容。

3)点拔法——多先生的人物形象,体会闻一多的高尚品格。

说学法:(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句以体会本文语言凝练、诗意的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1)愚点勾画法一找出并勾画闻一多的主要事迹,分析他“说”和“做”的特点。

2)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讨论本文诗化语言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臧克家《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二)、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七年级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和知识点汇总

二、说学情
由于初一阶段的学生所积累的知识还不丰富,本课的时代背景、臧 克家和闻一多资料,以及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以及他的精神品 质。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知道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 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生字词并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并掌握过 渡段的作用。 【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课外查阅、搜集相关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合 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分小组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解读,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 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知识点:
一、阅读课文1—7段,回答问题。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 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 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将“研究”由静态变为动态,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 的钻研精神,不再是客观的叙述,而是热情的赞美了。 3、体会下列“说”的含义 我是做了再说(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吹嘘,自诩yì )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学习本文的过渡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 借助真实情境资料,从文中的关键词、标点符号,上下文勾
连中读出人物感受。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对未知领域有浓 厚的探究兴趣。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 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 。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这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供一个舞台。 采用朗读法、发现法、讨论法、 讲授法等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说和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说和做》(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课《说和做》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追念闻一多先生冰心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

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

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

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

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

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

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

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

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

”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

可是不多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

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

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

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

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说和做 思考探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 说和做 思考探究

二、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 象,结合文中一两个例子,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这 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的刻苦精神。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 楷,如群蚁排衙”,这个细节描写表现出闻一多一丝不苟的 严谨态度。
一、概念和作用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相遇》
真题演练
【参考答案】
句子通过对耗子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他面对已 退休而且听不懂“高科技”的老刘的得意,是对老刘无力 制服现在小偷的讥讽。与下文老刘心中的想法照应,突出 文章的主旨。
积累拓展
四、查阅相关资料,为本文再补充两件体现闻一多“说”和 “做”特点的事例。
示例: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 取得抗战的胜利就不剃去,以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战胜 利的消息传来,他才剃去了长胡子。
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不老的额头》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
例句: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 分析:当我的女儿说头晕时,母亲“又习惯性地贴”这一 自然而然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永恒的爱。
三、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 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七年级语文下册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思考探究
一、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土 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试根据课 文内容做简要分析。
学者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民主战士闻一多: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反映了闻一多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以及对不同道路的选 择。他的“说”和“做”相互贯通,正是他作为一名卓越的 学者、伟大的爱国者、大勇的志士的体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说和做》,主要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具体涉及教材的章节为:《说和做》全文。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对作者观点的理解与评价、学会倾听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4. 课文分析:讲解课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思想。

5.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7. 口语表达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说和做》2. 生字词:3. 课文结构:4. 主题思想:5. 口语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说和做”的认识。

2. 答案:(1)作者认为,说话要诚实、有礼貌,做事要踏实、有责任心。

“说和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说话要诚实、有礼貌,做事要踏实、有责任心。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些原则,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与“说和做”主题相关的文章,拓宽视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本知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本知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课本知识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说课讲稿

说课稿: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额题目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过程、说板书等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教育部编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精读课文。

部编教材(也教统编教材)创新就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排。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杰出人物,训练学生精读的方法。

本文脉络清晰,句式整齐,富有诗意,诗人臧克家在文中写其师闻一多先生不同时期“说”和“做”方面的特点,热情颂扬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和始终如一的爱国赤诚。

这与单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优秀人物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是一致的。

因此,本课在这个单元起着落实单元目标的作用。

二、说学情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经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能完成把握课文内容的任务,但在理解文本时还不得法,不够深入。

学习本课,学生能迅速梳理文章脉络,归纳闻一多先生在学者和革命家方面说和做的特点及成绩,但是在品读细节,揣摩诗意的语言,发现人物内在精神上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或浅尝辄止。

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细节,揣摩语言,发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上。

三、说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单元目标和学生学情,我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了解闻一多先生生平事迹。

2、梳理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安排;学习人物言行一致的崇高人格的和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感。

(重点)3、关注文中细节描写,理解其作用,勾画精彩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难点)四、说教法学法预习法和自主学习法《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学习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自主学习本课字词,查找作品相关资料,了解人物生平事迹,熟悉本文内容。

多种读书方法相结合《新课标》要求“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二课《说和做》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说和做》。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语言表达”中的“口语交际”一节,详细内容为课文《说和做》的阅读理解与口语交际训练。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说和做》的主要内容和寓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2. 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口语交际技巧的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说和做》的理解与分析,以及口语交际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口语交际技巧。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说和做》,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 课文分析:讲解课文的结构、作者的观点以及寓意。

4. 例题讲解:以口语交际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5. 随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模拟实际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说和做》2. 课文结构:引言论述结论3. 口语交际技巧:倾听、表达、提问、回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口语交际技巧。

2. 答案:a. “说和做”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言行一致,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

b. 例如:在与同学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看法,适时提问,积极回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说和做》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并掌握了口语交际技巧。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各类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教案
5.道德品质与价值观:领悟课文主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道德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需掌握课文《说和做》的大意,理解作者通过论述“说和做”的关系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举例:如作者提出的“谦虚谨慎”、“言行一致”等观点,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加以阐述。
人教部编பைடு நூலகம்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说和做》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重点词汇、短语学习,课文主旨思想领悟,写作手法分析,相关语文知识点讲解。
1.课文阅读与理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2.重点词汇、短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如“言行一致”、“谦虚谨慎”等,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言行一致”和“谦虚谨慎”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说和做”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言行一致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说和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言行一致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总结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敬佩的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精神品质以及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发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对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课堂上,我尝试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较好的效果,学生们能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对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精神品质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然而,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似乎显得有些吃力。为此,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记叙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特点及其言行举止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包括……(如勤奋、爱国、敢于担当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描述。这个描述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在实际中的表现,以及他如何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关键语句的品味。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分析句(段)的作用(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分析句(段)的作用(解析版)

0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群文阅读理解文章的关键———分析句(段)的作用在课文中,有许多具有过渡作用的句子。

如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三个过渡段。

第⑦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⑧⑨段领起下文。

这些高度概括的语句使文章连缀紧密,脉络清晰,过渡自然。

【考点解读】分析句(段)作用,要从文章整体出发,把握一些重要的句子在内容表达及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把握一些段落在表达内容、安排结构、抒发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分析句(段)作用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某句(段)话在段(文)中有何作用?2.某句(段)话在段(文)中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3.某句(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技法点拨】01、首句(段):内容上:开篇点题、设置悬念、渲染气氛、开门见山等结构上:(1)总领下文;(2)为下文做铺垫。

如《邓稼先》开头列举一百年前的历史,在内容上是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中看,在结构上是引出主要人物,为邓稼先的出场做准备。

02、中间句(段):内容上: (1)承接(总结)了上文……,引起(领起)下文……的叙述;(2)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等)结构上:过渡、承上启下。

如本文第⑦~⑨段为过渡段,第⑦段通过议论承接上文闻一多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第⑧⑨段领起下文,由学者过渡到革命家,充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热情。

03、结尾句(段):内容上: (1)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深化了……,升华了……;(2)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含蓄而又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等。

结构上:首尾照应、结构完整。

如本文结尾段,在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高度概括了闻一多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开篇。

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两点:01、定位置。

句(段)在段(文)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02、联系内容。

句(段)的作用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

答题模式:××句(段)在段(文)中有……作用(结构),表现了……(内容),突出(抒发)了……性格特点(情感),表现了……(主题)。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重点问题整理一、课文理解: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读了全文,我们可以了解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但在,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言行一致方面却有相同之处。

(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2.文章分两个部分。

其过渡段的作用是: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3.文章开篇是怎样起笔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起笔,直接点题,不拐弯子。

摆到读者眼前的引文经过了精心挑选,言简意明。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4.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的“说”与“做”矛盾不矛盾?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叙述,意图何在?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

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他的,言?和,行?”。

言行一致是闻先生人格的写照。

如果笼统地写,容易落入窠臼,流于一般化。

作者采用剖析的方法记述,具体、实在。

不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闻先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揭示了他思想前进的历程。

二、精彩段落赏析:(一)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研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文研读-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重点1.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指导学生梳理闻-多先生作为学者与民主战士时“说”和“做”的不同之处,深人学习其品格和精神。

2.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本文在叙述中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的人物形象,例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睡得很少”等细节,就突出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刻苦的治学精神。

3.勾画精彩语句,揣摩体味其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不少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例如,“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等句。

注意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和体味表达效果两方面去思考。

..........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他高度赞扬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是闻一多先生精神品格的最主要方面,这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表现出来了。

文章的后半部分,着力写闻一多先生是“大勇的革命烈士”。

然而,闻一多先生一生中主要身份是学者、诗人。

因此,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多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只用约一千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

精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图文解读+课后练习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钻探()地壳()诗兴不作()气冲斗牛()硕果()校补()锲而不舍()昂()首挺胸慷慨()弥高()迥乎不同()炯炯目光()()迭起()臧克家()目不窥园()兀兀穷年()()2.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xiá()hè()然piǎo()白一反jì()往3.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冲斗牛(星宿名)迥乎不同(差得远)B.锲而不舍(刻)气冲北斗牛(北斗星)C. 仰之弥高(更加)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D. 迭起(屡次)沥尽心血(沥青)(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错别字应改为:;(2分)(广东(课改)学业水平题)A.人声鼎沸B.家喻户晓C.锲而不舍 D.不记其数(3)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③“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C.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4.揣摩语言。

(1)“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

”这一句话运用了修辞,其作用是(2)“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句中的加点词“钻探”的意思是,其作用是(3)“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个比喻好吗?谈谈你的看法。

5.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4分)(湖南株洲(新课程)毕业题)人生如山中之树,生于南坡,阳光充足,可谓繁华;生于,穷土,可以说。

人不能选择家庭背景,但可以选择人生态度。

6.填空。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运用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方面和作为方面的和的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

《说和做》臧克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详解PPT课件

《说和做》臧克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课文详解PPT课件

变化原因:对社会认识的变化
学者 (1-7)
写《唐诗杂论》 写《楚辞校补》 写《古典新义》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革命家 (8-18)
起稿传单 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
说了就做 敢说敢做 言行一致
口的巨人 行的高标 (19-20)
课堂小结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上半部分 写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 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先生“说”了就“做”, 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最后 高度赞扬了闻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文 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是⑦⑧⑨段。
思考: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前后期有什 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前期: 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 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锲而不舍,沥尽心血
后期:投身民主运动,做争取民主 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变化: 从学者到斗士
• 共同点:
言行一致 始终如一
字词解释: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慷慨淋漓: 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 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牛: 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学者闻一多
•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间创作了组诗《七 《周易》《诗经》《庄子》《楚 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
子之歌》,表达了 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 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
深挚的爱国之情。 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 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躲藏;zànɡ宝藏) 行(hánɡ行列;xínɡ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知识点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 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 躲藏;zànɡ 宝藏) 行(hánɡ 行列;xínɡ 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二、课文解读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说和做》知识点+课后探究
知识点
一、积累词语。

⑴校(xiào 校规;jiào 校订) 壳(ké 弹壳;qiào 地壳)藏(cánɡ 躲藏;zànɡ 宝
藏) 行(hánɡ 行列;xínɡ 行动)⑵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锲而不舍(锲:刻;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二、课文解读
1.探究文章第一部分。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情有很多,
作者为什么单选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又为什么把编写《唐诗杂论》作为重点部分加以介绍?请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②闻先生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①作者所选材料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这
三件事已经把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表现出来了。

《唐诗杂论》被当作重点部分加以介绍,实际上体现了作者成功驾驭材料的写作功力。

作者能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材料,做到繁简相宜。

写闻先生研究唐诗,并没有写他研究的详细内容,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在于救国;“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写,有力地突出中心。

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两书则介绍得简略些,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得侧重点与前面不同。

从作者选材、剪裁的方法看,我们受到了教益。

以前写文章只愁没得可写,一旦有了材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统统入文,哪管什么中心,详略安排,以后应该学着点。

②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同学们谈“用心要专”“要有实干精神”“要严谨刻苦”“耐得住寂寞”“读书应有大目标”“为中华之强盛而读书”等等皆可。

教师也可联系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提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深化对文意的理解。

2.研讨文章第二部分。

①“一反既往”使人想起成语_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
________。

②第11小节引用闻一多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闻先生有什么样的品格?这里说到“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请想象闻先生讲的什么话?③“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该如何理解这段话?④联系时代背景,你能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吗?⑤文中有一段闻一多先生的形象描写,你能找出来吗?并理解其作用。

⑥“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如果写成“他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行不行?为什么?①“一反既往”让人想起成语“一如既往”,在这里是说“完全和做学问的情况不一样”。

②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段话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之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

③在这里,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闻一多先生为了反对独裁,大声疾呼的发展过程,语言精练,生动形象。

④因为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搞白色恐怖,言论不自由,谁反对就有被杀害的危险,所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不是普遍意义的说和做,他的“说”和“做”也就必须以生命为代价,要不只好明哲保身,保持缄默。

⑤他走到游行示威的队伍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再现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⑥不行。

两句对举,有助于加强气势。

课后思考探究
第一题
作为“学者”的方面,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是“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由此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第二题示例:1.“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此处细节描写,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凌乱”“夜间睡得很少”。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处细节描写表观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第三题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准确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治学严谨刻苦的精神。

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闻一多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3.“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四壁”引自闻一多的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
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4.“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能使他分心。

第四题例如:写下《七子之歌》,痛斥英国驻香港总督唐如德·查理等。

第五题提示:从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所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来鉴赏他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