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了解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应用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设计和制作出实际应用的温湿度传感器。

设计内容:
1. 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介绍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分类,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半导体式等。

2. 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介绍温湿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气象、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

3. 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学习温湿度传感器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择传感元件、设计电路和调试等。

4. 温湿度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学生通过实验测试,了解温
湿度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如准确度、灵敏度、响应时间等。

5. 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温湿度传感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6. 温湿度传感器的未来发展:介绍温湿度传感器的未来发
展趋势,包括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设计方法:
本课程设计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
教师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演示和学生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

评价方法:
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实验报告、作业、考核和课堂参与等,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资源:
本课程设计所需教学资源包括实验设备、教材、教具和实验材料等。

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其应用领域和制作过程,具备设计和制作温湿度传感器的能力,并能够分析和优化传感器的性能。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湿度传感器的功能及其原理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湿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感应而影响生产;粉尘大的车间由于湿度小产生静电易发生爆炸;纺织厂的湿度低于65~70%RH时会断线。

可见,湿度测量在各个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速更新,使得湿度的测量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随着2011年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层,在其发展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湿度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检测在各种环境,各个领域都对起了重要作用。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应用IH3605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围为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0~10V。

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

使用环境温度为0℃~85℃。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2.1课程设计的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查阅参考资料。

2.进行方案设计及可行性论证。

3.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原理框图。

4.设计每一部分电路,计算器件参数。

5.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2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1.湿度测量围:0%~100%RH;2.使用环境温度围:0~85℃;3.输出电压:0~10V;4.非线性误差:±0.5%。

第三章总方案及原理图3.1 电路设计总方案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温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单元电路设计

温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单元电路设计

温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单元电路设计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设计一个基于电路的温湿度传感器。

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DHT11传感器模块来测量温度和湿度。

DHT11是一款低成本、易于使用的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具有4个引脚的封装。

它通过一根单线串行数据线与主控设备通信,提供可靠的温度和湿度测量。

为了设计一个可靠的温湿度传感器电路,我们将使用以下元件和组件:1. DHT11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温度和湿度,提供数值输出。

2. Arduino开发板:作为主控设备,用于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3.聚合器:用于整合传感器和主控设备之间的连接,并提供电源。

4.面包板:用于连接电子元件,方便原型搭建和调试。

5.连接线:用于连接各个元件。

该电路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连接DHT11传感器模块:将DHT11传感器模块插入面包板,并使用连接线将其与聚合器相连。

连接线的一端插入DHT11传感器模块的引脚孔中,另一端插入聚合器的相应引脚孔中。

确保连接的稳固和可靠。

2.连接Arduino开发板:使用连接线将Arduino开发板与聚合器相连。

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入Arduino开发板的引脚孔中,将另一端插入聚合器的相应引脚孔中。

确保连接的稳固和可靠。

3.供电和调试:将电源线插入聚合器的电源接口中,并将另一端插入电源插座中。

通过调试电路,确保传感器模块和Arduino开发板的连接正常。

4.编程:使用Arduino编程软件,编写代码以读取DHT11传感器模块的数据。

代码将包括初始化传感器模块、读取温度和湿度数据、将数据传输至主控设备等功能。

5.测试和验证:完成上述步骤后,进行电路的测试和验证。

将传感器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记录传感器读取到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实现了基于电路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

该设计利用DHT11传感器模块和Arduino开发板,实现了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同时通过编程将数据传输到主控设备。

DHT22课程设计

DHT22课程设计

DHT22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DHT22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2. 学生能掌握DHT22传感器与微控制器(如Arduino)的连接方法;3. 学生能掌握读取DHT22传感器数据并进行简单处理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DHT22传感器进行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测;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DHT22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和处理;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温湿度监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科学技术的热情;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问题解决能力;3. 学生认识到温湿度监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结合物理知识与编程技能,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介绍DHT22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讲解温湿度监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概述传感器与微控制器(Arduino)的连接方式。

2. 实践操作:- 演示DHT22传感器与Arduino的连接方法;- 教授如何使用编程环境(如Arduino IDE)读取DHT22传感器数据;- 指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实现温湿度实时监测。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介绍DHT22传感器原理、结构及应用场景;- 第二课时:讲解DHT22传感器与Arduino的连接方法;- 第三课时:学习编程读取DHT22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温湿度监测项目设计。

4. 教材章节:- 第六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第七章:微控制器编程与物联网应用。

湿度模拟传感器课程设计

湿度模拟传感器课程设计

湿度模拟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湿度的概念,掌握湿度模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湿度模拟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智能化领域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湿度模拟传感器,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和实验操作;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的湿度监测系统的能力,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应用中与湿度传感器相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认识到湿度监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集体荣誉感。

本课程旨在通过湿度模拟传感器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科学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湿度基础知识:介绍湿度的概念、湿度测量方法以及湿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一章“传感器概述”,第三节“湿度传感器”。

2. 湿度模拟传感器原理:讲解湿度模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模拟传感器”,第四节“湿度模拟传感器”。

3. 湿度模拟传感器应用:分析湿度模拟传感器在农业、家居、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三章“传感器应用实例”,第五节“湿度传感器应用”。

4.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指导学生进行湿度模拟传感器的安装、调试及数据采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教材章节:第四章“实验操作”,第六节“湿度模拟传感器实验”。

5. 设计与制作湿度监测系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湿度监测系统,并进行制作和调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传感器系统设计”,第七节“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第一章湿度传感器的功能及其原理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湿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感应而影响生产;粉尘大的车间由于湿度小产生静电易发生爆炸;纺织厂的湿度低于65~70%RH时会断线。

可见,湿度测量在各个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速更新,使得湿度的测量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随着2011年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层,在其发展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湿度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检测在各种环境,各个领域都对起了重要作用。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应用IH3605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围为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0~10V。

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

使用环境温度为0℃~85℃。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2.1课程设计的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查阅参考资料。

2.进行方案设计及可行性论证。

3.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原理框图。

4.设计每一部分电路,计算器件参数。

5.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2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1.湿度测量围:0%~100%RH;2.使用环境温度围:0~85℃;3.输出电压:0~10V;4.非线性误差:±0.5%。

第三章总方案及原理图3.1 电路设计总方案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1.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温湿度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设计、制造和应用温湿度传感器,满足不同领域的温湿度监测需求。

2. 课程设计内容:a. 温湿度传感器基础知识:-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温湿度传感器的特性和性能指标;-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

b. 温湿度传感器设计与制造:-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流程和方法;-温湿度传感器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温湿度传感器的封装和连接技术。

c. 温湿度传感器应用案例:-温湿度传感器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温湿度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温湿度传感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d. 温湿度传感器测试与校准:-温湿度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温湿度传感器的校准原理和方法;-温湿度传感器的误差分析和修正。

3. 课程设计教学方法:a.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

b.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制造和测试实验,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c.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温湿度传感器应用项目,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温湿度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的论文,培养其科研和写作能力。

4. 课程设计评估方式:a. 实验报告评估: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考察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b. 项目报告评估:对学生的项目报告进行评估,考察其项目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 论文评估: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评估,考察其科研和写作能力。

d. 课堂表现评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估,考察其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上仅为一份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的范例,具体的课程设计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温湿度传感器 课程设计

温湿度传感器 课程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题名称环境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专业自动化班级1191学号20姓名指导教师李晓秀王迎旭2013 年12 月12 日湖南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题环境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专业班级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2011指导老师李晓秀审批任务书下达日期2013 年12 月 1 日任务完成日期2013 年12 月13 日目录第1章概述 (6)1.1设计任务与要求 (6)1.2设计方案 (6)第2章硬件设计 (7)2.1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7)2.2温湿度测量电路设计 (8)2.3按键电路 (9)第3章软件设计 (10)3.1主函数设计 (10)3.2按键查询 (11)3.3 实时监控与测试流程图 (12)第4章硬件调试与结果分析 (14)4.1调试过程 (14)4.2硬件调试 (15)第5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录一:系统仿真图 (19)附录二:源程序 (20)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评分表 (29)第1章概述1.1设计任务与要求本课题以单片机为核心,用智能集成温温度传感器DHT11主要实现检测温度、湿度的检测,将温度湿度信号通过传感器进行信号的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运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数码管上显示当前温湿度。

要求用按键控制系统选择分别对温度或湿度的测试、复位、清除功能,完成硬件调试。

1.2设计方案本课题的温湿度测试,通过单片机STC-89C51连接温湿度模块、显示模块将温度、湿度同时显示。

单片机发送一次开始信号后,DHT11从低功耗模式转换到高速模式,等待主机开始信号结束后,DHT11发送响应信号,送出40bit的数据,并触发一次信号采集,如果没有接收到单片机发送来的信号,DHT11不会主动进行温度采集,采集数据后转换到低速模式。

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程序设计框图第2章硬件设计2.1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放大器,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反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温湿度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温湿度监测系统课程设计

温湿度监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3. 学生能了解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温湿度监测系统;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温湿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3. 学生能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课程项目的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兴趣,增强对科学研究的热情;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环保、节能理念,认识到温湿度监测系统在智能生活、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为特点,结合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教材第3章)- 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教材第4章)2. 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系统设计原理(教材第5章)- 硬件连接与编程(教材第6章)- 数据显示与报警(教材第7章)3. 课程项目实施与评价-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教材第8章)- 项目实施流程(教材第9章)- 项目评价与反馈(教材第10章)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学习传感器原理,了解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基本构成;第二周:学习数据采集、处理与传输方法,掌握编程技巧;第三周:设计并实现温湿度监测系统,进行硬件连接与编程;第四周:完善系统功能,实现数据显示与报警;第五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实施,进行项目评价与反馈。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引导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逐步掌握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对于环境监测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环境传感器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之一。

其中,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传感器类型,广泛应用于气象、农业、空调、食品、药品等领域。

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技术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设计和制作一个温湿度传感器原型。

二、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和相关计算公式。

学会使用Arduino等开发板实现温湿度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

掌握传感器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技术。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传感器的类型和特点、温湿度传感器的应用领域等。

2. 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准备传感器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然后,结合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思路,通过Arduino开发板实现温湿度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处理。

3. 温湿度传感器的性能评价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传感器的性能评价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技术。

学生需要对设计制作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详细的性能测试和数据分析,评估传感器的性能和准确度。

同时,对于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排除技术,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题答辩最后,学生需要对所设计制作的温湿度传感器进行结题答辩。

在答辩环节中,学生需要展示自己的设计制作过程、性能评价结果,回答评委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预设的目标和内容,本课程设计需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通过讲授温湿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工作过程、设计制作步骤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电阻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电阻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电阻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电路连接方式。

2. 学生能够描述电阻湿度传感器在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电阻值与湿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阻湿度传感器,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湿度监测电路。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数据,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 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湿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实验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设计,学生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对传感器等高科技产品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阻湿度传感器原理:- 介绍电阻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湿敏元件的特性、电阻与湿度之间的关系。

- 教材章节: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2. 电阻湿度传感器的连接与使用:- 讲解传感器与电路的连接方法,演示如何正确操作传感器。

- 教材章节:传感器实验操作。

3.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安排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传感器,采集不同湿度下的电阻值数据。

- 教学大纲:实验操作步骤、数据记录表格。

- 教材章节: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4. 湿度监测电路设计:-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湿度监测电路。

- 教材章节:电路设计与应用。

5. 传感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介绍电阻湿度传感器在农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实习报告
1 课题简介
基于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设计:应用 IH3605 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 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范围为 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 0~10v。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使用环境温度为 0℃~85℃。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 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 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 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实习报告
在万能板上对电路进行装配调试,使其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最终通过验 收。
4.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1 天)
七、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总结设计过程,写出设计报告,设计报告具体内容要求如下: 1.课程设计的目和设计的任务; 2.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 3.总方案的确定并画出原理框图; 4.各组成单元电路设计,及电路的原理、工作特性(结合设计图写); 5.总原理图,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结合框图及电路图讲解); 6.电路安装、调试步骤及方法,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分析解决方法; 7.实验结果分析,改进意见及收获; 8.体会。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基于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设计 课 程: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课程实习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实习报告
总目录
第一部分:任务书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第三部分:设计电路图
传感器与测控电路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 任 务 书
1.掌握传感器选择的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模拟 IC 器件的应用; 3.掌握测量电路的设计方法; 4.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湿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湿度检测系统学生姓名:学号: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起止时间:目录引言 (3)1硬件电路分析 (3)1.1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3)1.2SHT1x/7x系列单片集成传感器 (6)1.2.1SHT1x/7x系列单片集成传感器的特性 (6)1.2.2 SHT1x/7x系统结构 (7)2电路原理图 (9)参考文献 (10)湿度检测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05级张文忠指导教师:谢杰讲师引言:随着单片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好,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等优点,单片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温度和时钟是常用的参数。

本设计就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对时钟挂历和温度进行控制,并实时显示出来。

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

摘要:本设计是利用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芯片,通过SHT1x/7x系列单片集成传感器检测实时湿度。

关键词:89C51单片机;湿度;SHT1x/7x系列单片集成传感器;1 硬件电路分析1.1单片机AT89C51工作原理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

AT89C 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主要特性:·与MCS-51 兼容·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10年·全静态工作:0Hz-24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8位内部RAM·32可编程I/O线·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

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报告本报告旨在介绍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的目的和背景,并概述其重要性和目标。

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环境中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气象学、农业、建筑和能源管理等。

设计一个有效的温湿度传感器课程方案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常见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通过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温湿度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并具备设计、安装和维护温湿度传感器系统的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的内容和安排,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施该课程的指导和参考。

本报告详细描述了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设计范围、设备选型、实验步骤和所需资源。

本报告旨在阐述学生在参与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后,预期能够达到的研究目标,以及如何进行评估和考核。

研究目标通过参与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实现以下研究目标:理解温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掌握温湿度传感器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能够设计并实现基于温湿度传感器的实际项目。

学会分析和解决与温湿度传感器相关的问题。

评估和考核为了评估学生在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中的研究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和考核方法:课堂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的程度。

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按要求完成的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准时程度。

设计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基于温湿度传感器设计的项目成果的创新性、功能完整性和技术实现程度。

考试:考核学生对温湿度传感器基本原理、应用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我们将根据以上评估和考核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中的研究成果,并给予相应的评分和反馈。

为了确保任务的有序完成,我们将列出温湿度传感器专业课程设计方案的各个阶段和对应的时间安排。

自动检测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

自动检测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

自动检测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摘要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速更新,使得湿度的测量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随着2011年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层,在其发展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湿度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检测在各种环境,各个领域都对起了重要作用。

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湿度传感器是指检测外界环境湿度的传感器,它将所测环境湿度转换为便于处理、显示、记录的电(频率)信号等。

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湿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感应而影响生产;粉尘大的车间由于湿度小产生静电易发生爆炸;纺织厂的湿度低于65~70%RH时会断线。

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传感器,在仓贮、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环境监测、家用电器、气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应用IH3605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范围为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0~10V。

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

使用环境温度为0℃~85℃。

本次设计的是湿度传感器,主要对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加以论述,并对其测量原理图进行分析,进而使我们能够更深层的对湿度传感器进行理解;除此之外,在本次设计中也简要介绍了湿度传感器的相关特性以及参数如何选择,以便于用户能够正确选用相应的种类和型号。

另外,我又结合了实际案例对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应用领域加以分析,并概括了其日后的发展趋势。

湿度传感器设计

湿度传感器设计

摘要生活上,合适的空气湿度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业上,芯片的封装,设备的维护以及工厂的装配等,都需要在合适的湿度下进行。

该课题对空气的湿度进行研究,采用单片机和湿度模块组成的湿度控制系统,对环境的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处理。

系统通过测量当前环境的绝对湿度,及时、精确地了解空气湿度的变化,并将当时绝对湿度值与预设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如果不在合适的空气湿度范围内,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

关键词:单片机;湿度传感器;DHT11湿度传感器AbstractLife, moderate air humidity is beneficial to people's health; industrial, chip packag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factory assembly, under the appropriate humidity. The subject of air humidity research, us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the humidity modulesof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the environment humidity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The system is adopted to measure the absolute humidity of the environment, timely, accurately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and then the absolute humidity value with a preset upper and lower limit values are compared, if not in the range of suitable air humidity, the system will alarm automatically.Key words: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humidity sensor; DHT11 humidity sensor目录1绪论 (4)1.1 目的及意义 (4)1.2 发展状况 (4)2 系统的整体设计 (4)2.1 设计内容 (4)2.2 系统完成的技术指标 (5)2.3 系统构成与框图 (5)2.4 系统设计 (6)3 硬件设计 (6)3.1 STC89C52简介 (6)3.2 DHT11湿度检测模块 (8)3.2.1 湿度检测模块选择思路 (8)3.2.2DHT11湿度模块 (8)3.3 液晶显示模块 (9)3.4 报警模块 (10)3.5 按键输入模块 (11)3.6 电路的排版连线设计 (11)4 软件设计 (12)4.1 总程序流程图 (12)4.1.1 温湿度DHT11程序 (13)4.1.2 LCD1602液晶程序 (14)4.2 程序设计 (14)4.3 串口通信 (14)4.4 上位机的程序设计 (15)4.4.1面向对象的编程 (15)4.4.2 上位机图形窗口 (15)4.4.3 上位机流程 (15)4.4.4 主要程序代码 (16)5 系统调试 (16)5.1 硬件调试 (16)5.2 软件调试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17)附录一程序 (18)附录二上位机程序 (33)附录三串口通信程序 (37)附录四元器件清单 (39)附录五硬件原理图 (41)附录六仿真图 (41)附录七 PCB版图 (42)附录八上位机图形窗口 (43)1绪论1.1 目的及意义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湿度的测量及控制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2节2《湿度传感器》教学设计

全国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全册第五单元第2节2《湿度传感器》教学设计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
2. 作业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反馈:
1.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 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耐心解释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湿度传感器时,学生可能对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感到困惑,尤其是那些对物理原理理解不够深入的学生。此外,学生可能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如传感器连接、数据采集等。此外,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四、教学资源准备
3. 对于作业中的优秀表现,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
4. 对于作业中的问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5. 根据学生的作业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
6.和建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写300字,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湿度传感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湿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六、知识点梳理
一、湿度传感器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1. 湿度传感器的定义:湿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环境中湿度变化的传感器。
2. 湿度传感器的分类:湿度传感器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等。

课程设计温湿度传感器

课程设计温湿度传感器

摘要:温湿度使我们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的参数,本设计为基于51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层次化设计。

如今采纳新技术,使用新式智能的温湿度传感器DHT11来实现对温度、湿度的监测,运用DHT11来完成湿度信号的收集并将其转换为数字式信号,接着使用单片机AT89C52分析、处置数据,提供信号给显示电路,从而完成对温湿度的检测与监控。

采纳LCD1602液晶显示所测得的温湿度值。

优点是系统的电路简单、集成度高、运行稳定、调试方便、检测精度很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DHT11温湿度传感器;LCD1602显示目录摘要: (I)目录 .............................................................................................................................................................................. I I 第一章引言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1)1.3 本文的结构组织 (1)第二章设计要求及目的 (2)2.1 设计目的 (2)2.2 设计要求 (2)第三章系统方案设计及论证 (3)3.1总体方案设计 (3)3.2方案比较与论证 (3)3.2.1温湿度检测 (3)3.2.2处理器选择 (4)3.2.3 显示部分 (4)第四章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5)4.1 单片机介绍 (5)4.1.1 单片机主要性能 (5)4.1.2 单片机各引脚功能介绍 (5)4.1.3 单片机特殊功能寄存器介绍 (6)4.2 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介绍 (7)4.2.1 DHT11产品概述 (7)4.2.2 串行接口 (7)4.3 1602LCD液晶显示器简介 (9)4.3.1 1602LCD的基本参数及引脚功能 (9)4.3.1.1 1602LCD主要技术参数: (10)4.3.1.2. 引脚功能说明 (10)4.3.2 1602LCD的指令说明及时序 (11)4.3.3 1602LCD的一般初始化(复位)过程 (12)第五章软件设计 (13)5.1主程序和中断程序 (13)5.2子程序 (13)总结 (14)附录一电路图 (17)附录二程序代码 (18)第一章引言1.1 课题的研究背景温度与湿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ht11课程设计

dht11课程设计

dht11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DHT11温湿度传感器的原理与结构。

2. 学生能掌握DHT11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连接与编程基础。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读DHT11采集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实际的温湿度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动手实践,正确组装DHT11传感器与单片机的电路。

2. 学生能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DHT11数据的读取与显示。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物联网技术及传感器应用的兴趣,增强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倾听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通过学习传感器技术,认识到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通过教授DHT11传感器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物联网基本概念,引出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物联网概述2. DHT11传感器原理与结构:- 教材章节:第三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内容:温湿度传感器工作原理、DHT11内部结构、传感器输出信号特点。

3. DHT11与单片机的连接与编程:-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及其接口技术- 内容:DHT11与单片机的接线方式、编程语言基础、数据读取与解析。

4. 实践操作:-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项目- 内容:DHT11传感器与单片机电路搭建、编程读取温湿度数据、数据展示。

5. 拓展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 物联网应用案例- 内容:探讨DHT11在其他物联网项目中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农业监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湿度传感器的功能及其原理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湿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

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感应而影响生产;粉尘大的车间由于湿度小产生静电易发生爆炸;纺织厂的湿度低于65~70%RH时会断线。

可见,湿度测量在各个行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速更新,使得湿度的测量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随着2011年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层,在其发展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湿度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检测在各种环境,各个领域都对起了重要作用。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应用IH3605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范围为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0~10V。

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

使用环境温度为0℃~85℃。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2.1课程设计的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查阅参考资料。

2.进行方案设计及可行性论证。

3.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电路原理框图。

4.设计每一部分电路,计算器件参数。

5.总结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2 课程设计的技术指标1.湿度测量范围:0%~100%RH;2.使用环境温度范围:0~85℃;3.输出电压:0~10V;4.非线性误差:±0.5%。

第三章总方案及原理图3.1 电路设计总方案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3.2 电路设计原理框图图3-1 原理框图第四章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4.1 差动放大电路差动放大器:是把二个输入信号分别输入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和反相二个输入端,然后在输出端取出二个信号的差模成分,而尽量抑制二个信号的共模成分的电路。

采用差动放大器电路,有利于抑制共模干扰和减小漂移。

图4-1 差动放大电路243412112o )1(i i u R R R R R u R R u +++-=。

:则如果满足)(//1212o 3412i i u u R R u R R R R --==4.2 温度补偿电路湿度传感器具有正或负的温度系数,其温度系数大小不一,工作温区有宽有窄。

所以要考虑温度补偿问题。

对于半导体陶瓷传感器,其电阻与温度的的关系一般为指数函数关系,通常其温度关系属于NTC型,即H:相对湿度;T:绝对温度;R0:在T=0℃相对湿度H=0时的阻值;A:湿度常数;B:温度常数。

温度系数=湿度系数=湿度温度系数=若传感器的湿度温度系数为0.07%RH/℃,工作温度差为30℃,测量误差为0.21%RH/℃,则不必考虑温度补偿;若湿度温度系数为0.4%RH/℃,则引起12%RH/℃的误差,必须进行温度补偿。

在考虑到对湿度传感器进行线性处理和温度补偿,常常采用电桥放大电路构成湿度测量电路。

由传感器电桥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或由传感器和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桥都称为电桥放大电路。

电桥放大电路应用于电参量式传感器,如电感式、电阻应变式、电容式传感器等,经常通过电桥转换电路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并用运算放大器作进一步放大,或由传感器和运算放大器直接构成电桥放大电路,输出放大了的电压信号。

图4-2 差动输入电桥放大电路。

,时:>>当u u u R R R u u R R R b o a δδ++=++==212)2(121∞- + +NR 2=R 1u oR 1uR (1+δ)u au bR RR4.3 加法比例运算电路运算放大器在各种测量线路中完成信号调理和运算功能。

当今,第四代运算放大电路已经非常接近理想放大器特性运算放大器加法比例运算电路可以实现信号的求和以及放大。

图4-3 加法比例运算电路取32R R =Rf R 1,则uo=(1+1R Rf )(323R R R +ui1+322R R R +ui2) 当R2=R3时,uo=21(1+1R Rf)(ui1+ui2)uoR1 Rf第五章电路的设计、电路各部分工作特性及元件的作用5.1电源的选择一切电阻式湿度传感器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否则性能会劣化甚至失效。

电解质湿度传感器的电导是靠离子的移动实现的,在直流电源作用下,正、负离子必然向电源两极运动,产生电解作用,使感湿层变薄甚至被破坏;在交流电源作用下,正负离子往返运动,不会产生电解作用,感湿膜不会被破坏。

交流电源的频率选择是,在不产生正、负离子定向积累情况下尽可能低一些。

在高频情况下,测试引线的容抗明显下降,会把湿敏电阻短路。

另外,湿敏膜在高频下也会产生集肤效应,阻值发生变化,影响到测湿灵敏度和准确性。

5.2 差动放大电路图5-1 方案的差动放大电路①选择VS、R l、IC l、R2、R P1确定电源电压。

因为输出电压U o=10V,电源电压取15V。

由IC l、R2、R P1组成调零电路。

由VS、R1组成传感器电源(5V),给传感器和调零电路供电。

VS选用MTZJ5 IB型稳压二极管,U z=5.IV,I z=5mA,则R1=(U cc-U z)/I z=(15-5.1)/(5×10-3)=l.98kΩ取系列值2kΩ。

IC l选用LM385型基准电压源,基准电压U ref=l.235V,工作电流为10μA~20mA,取工作电流I=lmA,则R2=(U z-U ref)/I=(5.1—1.235)/(1×10-3)=3.865kΩ取系列值3.9kΩ。

为使R Pl支路耗电小,令通过其电流为0.2mA,则R Pl=1.235/(0.2×10-3)=6.175kΩ取系列值6.8kΩ。

当相对湿度为0时,调节R Pl,使U o1=0V。

②选择IC2~IC5、R3~R6、R P2。

IC2~IC5选择7F324型四运放。

由IC2等组成差动放大器后有如下关系式,即R3=R4.R5+(R P2/2)=R6,放大倍数K F2=[ R5+(R P2/2)]/R3,令R3= R4=10.0 kΩ,在25℃、100%(RH)时,传感器输出电雎为4.02V,调零后,U i=4.02-0.8=3 22V,U o1应为10V。

R5+(R P2/2)=K F2×R3=(U o1/U i)R3=(10/3.22)×10.0=31.06kΩ取R5=27kΩ则:R P2=2(31.06-27)=8.12kΩ取系列值8.2kΩR6=R5+(R P2/2)=31.06kΩ取E192系列3l.2 kΩ5.3 温度补偿电路图5-2 方案的温度补偿电路图中电路选用了R11~R16、R P3、R P4、R t。

a)选择R t、R11、R12、R P3。

由IC4、IC5及R11~R16、R P3、R P4、R t组成温度补偿电路。

其中,R11、R12、R P3、R t可组成温度补偿电桥。

R t选择EL-700型铂金电阻温度传感器,R t R o(1+α2t)。

式中,α2=0.00375/℃,R o=1000Ω,R t的工作电流推荐值为lmA。

IC4为电压跟随器,8脚输出电压U8的最大值为10V,令R11= R12=10kΩ。

t=25℃时,R t的值为R25,R25=1000(1+0.00375×25)=1093.75Ω。

取R P3=1.5kΩ,调节R P3,使R a=R25=1093.75Ω,则U o2=0V。

b)计算有关参数K F2=[R5+(R P2/2)]/R3=[27+(8.2/2)]/10=3.11t=85℃、RH=100%时,R t的值为R85,即,R85=1000(1+0.00375×85)=1318.7ΩU8=U o1=K F2U i=3.11×(3.50-0.8)=8.397VU i1=U8R a/(R12+ R a)=8.397×1093.75/(10×10-3+1093.75)=0.8279VU i2= U8R85/(R11+ R85)=8.397×1318.7/(10×10-3+1318.7)=0.9783V U o2为温度补偿电压。

当t=85℃、RH=100%时,U o1=8.397V,要求电路输出10V,则补偿电压U o2=10-8.397=1.603V。

由IC5组成差动放大器,其放大倍数为K F5,即,K F5= U o2/(U i2-U i1)=1.603/(0.9783-0.8279)=10.66取K F5=15。

c)选择R13~R16、R P4。

由IC5组成差动放大器后有如下关系式,即,R13= R15,R14= R16,K F5=R14/R13,R14= K F5R13 =15R l3,取R13= R15=10kΩ,R14=15×10=150kΩ,R16= R14=150kΩ。

当t=85℃、RH=100%时,U o2的实际值为,U o2= K F5(U i2-U i1)=15(0.9783-0.8279)=2.256V设通过R P4支路的电流为1mA,则R P4=2.256/(1×10-3)=2.256kΩ,取系列值2.2kΩ5.4 加法比例运算电路图5-3 方案的加法比例运算电路方案中选择了R7、R8、R9、R10。

由IC3组成同相加法器。

令R7=R8=R9=R10=10kΩ,在85℃、100%的相对湿度时,调节RP2使Uo1=8.379V,调节RP4使Uo=10V。

第六章总原理图图6-1 方案的总电路图第七章结论湿度传感器是指检测外界环境湿度的传感器,它将所测环境湿度转换为便于处理、显示、记录的电信号等。

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传感器,在仓贮、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环境监测、家用电器、气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湿度传感器是由湿度敏感元件、变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

本设计所实现的基于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

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