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复习课教学设计doc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3.重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难点:运用牛顿三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尤其是非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知识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2.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共同探讨力的奥秘,提高合作能力。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习题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知识点的掌握。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能准确判断物体所受合力及分力。
2.使学生掌握牛顿三定律,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运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计算方法。
7.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8.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巩固知识点,加强学生对力学的整体把握。
9.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力的合理运用和节能减排,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0.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解答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改正。

第七章《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七章《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七章《力》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复习力的作用效果,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2、强化对弹力的认识,熟悉弹力的多种表现;3、熟练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的定义及重心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力的基础性质理解重力和弹力;2、掌握图示法表示重力,弹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受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2、体会从表象看世界到理性看世界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概念、单位和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弹力的概念和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重力的概念以及重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分析解决应用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列举实例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过程:一、考点梳理:(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否改变或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_____ ,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 1 N。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6、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 _________ 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等,实质都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B、使用方法:“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指针调零,即要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读”:读数=挂钩受到的力.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2)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3)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4)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际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3. 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4.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2)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3)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际意义。

2. 教学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2)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3)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4. 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2)提问: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2. 课堂讲解:(1)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2)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3)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实际意义。

3. 课堂练习:(1)针对讲解的内容,进行相关习题的训练;(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2)强调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意义。

5. 作业布置:(1)复习课堂所学的知识,整理笔记;(2)完成课后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基本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够运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珍惜实验器材,爱护公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测量(1)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量程、分度值、校零、读数等。

2. 基本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1)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方向。

(2)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摩擦力的方向。

(3)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的计算公式,浮力的方向。

3. 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图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

(2)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图示表示。

(3)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方法,力的图示表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及其测量。

(2)重力、摩擦力、浮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和力的图示表示。

2. 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2)力的图示的绘制。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滑轮组等。

2. 多媒体课件:力的概念、力的测量、重力、摩擦力、浮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力复习课 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 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内容来源:初中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主题:力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九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复习内容分析
(1)本章涉及到的主要考点:
1、力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4、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的准确判断。

5、重力的大小: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2)中招考试涉及到本章的题型及应对:
本章的知识点是力学的基础,怎样准确的画出力的示意图是这章的重点。

重视概念的教学,抓住概念的本质去理解。

结合典型例题进行巩固。

2.学情分析
关于受力情况的分析画图考试时得分情况最不好,这就要求学生读清楚、读准确题意,根据题目中要求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

复习目标
1、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章的基本知识点。

(放到课前自己进行复习)
2、通过典型例题复习各个知识点,易错点。

3、独立完成单元复习题,检测考试的热点、易错点、难点。

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定律和三定律。

(3)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

2. 牛顿第一定律、二定律和三定律。

3.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

(2)牛顿第一定律、二定律和三定律。

(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力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力的合成与分解。

(2)摩擦力的计算。

(3)复杂情境下力学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学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动画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力学概念。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工具。

(2)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如何测量力的大小?2. 知识讲解:(1)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二定律和三定律。

(2)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实验与演示:(1)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

(2)演示摩擦力的实验。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力的概念、作用效果、测量工具以及牛顿定律等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力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量单位;(2)掌握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的三要素;(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会用力的图示表示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运用实验和演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3)采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计量单位(1)复习力的定义,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介绍力的计量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2. 力的三要素(1)复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讲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及计量单位;(2)力的作用效果;(3)力的三要素。

2. 教学难点:(1)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2)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利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三要素;5.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力的定义,提问学生对力的理解;(2)介绍力的计量单位,提问学生力的单位是什么;(3)通过实例,让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1)讲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3. 讲解力的三要素:(1)讲解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的概念和作用;(2)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力的三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力》复习课教案

《力》复习课教案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用作图法画力的示意图。

2.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是如何产生的;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并了解其原理。

3.理解重力的产生及计算方法;知道重力的方向和应用;重心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课件展示,《力》知识结构图
知识点讲解
(1)关于力的定义的理解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变)跟哪些因素有关(3)力的示意图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补充说明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5)练习巩固
知识点讲解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练习巩固
知识点讲解
(1)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2)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3)练习巩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课时复习教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课时复习教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力》课时复习教案“力”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能说出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能阐明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知道重力概念、方向,能说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g。

复习过程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4、55页“考点解读”部分。

学生自学教师精讲与点拨: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考点一:力及其作用效果例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练习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考点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例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练习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考点三:重力:例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 =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 /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练习1: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

练习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三、课堂小结:。

《力》的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

《力》的教学设计小觉中学曹艳伟【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亲自感受力的作用,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常见力的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喜爱物理、乐于实验、勇于探索身边物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习难点】力的示意图【学习流程】:一、复习引入新课【温固学】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不变。

预备知识: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只要有其中一项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说明物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

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引入课题】本章研究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前面我们学习了运动的描述(运动学),为了更好的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今天我们来学习开始学习力。

二、进行新课1、力的概念、力的大小及单位、(1)、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都有两个物体(共同点);(2)、人、动物、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可以发生力的作用(特点);(3)、互相接触的、不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特点);(4)、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形式有: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

师:请你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与讨论。

然后,把你们对力的认识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等。

力通常用字母 F 表示。

2、力的作用效果课堂上给学生准备:橡皮泥,小钢珠,磁铁,弹簧,锯条,一张纸,让学生探究。

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举行小比赛,看谁做得好。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学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分类和测量方法。

2. 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掌握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常见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4. 能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 力的分类和测量3. 牛顿三定律4. 重力、摩擦力、浮力5. 力学应用实例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力的分类和测量(10分钟)1. 复习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2. 复习力的测量: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牛顿三定律(15分钟)1.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

2.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复习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四、常见力(10分钟)1. 复习重力:G=mg,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 复习摩擦力: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 复习浮力:F浮=G排,浮力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

五、力学应用实例(10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2. 举例说明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巩固力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力学知识的习题,检验学生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力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力的概念、分类、测量、牛顿三定律、常见力和力学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力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练习指导,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水平。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的第七章,属于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第二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是初中物理中较抽象的概念,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力学的基础。

本章所学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压强” “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须的预备性知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八年级的学习和日常熟悉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以及重力,弹力,有一定的认识,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所以课前我让学生自己梳理本章知识的联系,在梳理的过程中,学生心中能形成一个初步知识网络,课上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梳理知识节点,从而使学生对本章基础知识有个系统地全面地认识。

另外学生对一些细节和中考要点理解不清,所以我准备了一些典型例题,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学习,共同解决,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分清施力物理和受力物体,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力效果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3)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⑷知道弹力,重力,这两种力,知道弹力大小与弹性形变有关,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过程与方法:培养乐于探索生活中科学知识的兴趣,养成协作探究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可认识性。

【教学重点】基础知识的复习【教学难点】1.弹力的理解,重力公式的应用2.重力和质量的区别【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资料】教参多媒体【课前展示引入复习主题】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入课题一力复习(通过几幅日常生活中的图片,与生活实际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全章知识结构构建】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构建的知识结构图。

(通过学生课前整理,对知识结构有初步的认识,这部分学生自己完成也能提成学生的知识的整理能力。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完整版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完整版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力》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导学:(一)目标及分解1、教学目标:1). 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2). 会应用力、弹力、重力的相关知识判断、答题、解题、画受力图3). 会用G=mg计算,并弄清重力与质量的区别2、目标分解:(1)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体验1N 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1N 大小的钩码,手对钩码施加的力大约是1N 。

(4)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里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越大,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

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

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

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1、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3、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

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 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4、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5、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

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二)解读及示范1、考纲解读:例1、如图所示,F1与F2的关系是()A .F1>F2B .F1<f2C .F1=F2D .F2可能大于F1例2、质量为1kg 的物体A 与质量为2kg 的物体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则B 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及作用点是()A .重力大小为9.8N ,作用点在B 物体的上方B .重力大小为19.6N ,作用点在B 物体的重心C .重力大小为29.4N ,作用点在B 物体的底部D .重力大小为29.4N ,作用点在桌面上2、示范分析(1)解决目标一: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受到的力是()A 、只有重力B 、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C 、重力和它对桌面的支持力D 、重力、支持力和压力2、关于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A 、9.8N 等于1kgB 、9.8kg 等于1NC 、质量是9.8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D 、质量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3、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9.6N ,则它的质量为()A 、2kg B、19.6kg C、1.2kg D、1kg(2)解决目标二:1、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 力 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 力 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描述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能够理解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能够阐述重力的概念、方向,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对力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巩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3. 重力的概念、方向,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例子,如拉扯弹簧,引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力。

2. 知识梳理(10分钟)学生自主复习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师进行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 典型事例分析(15分钟)分析弹力和重力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以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练习与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力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查漏补缺。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复习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及原理。

3. 复习重力的概念、方向,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学生能够理解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 学生能够阐述重力的概念、方向,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4. 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力》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1、从运动到静止
2、从静止到运动
3、运动快慢的变化
4、运动方向的变化
例题下图可以说明力改变了什么?
教师展示拉力计,并展示老师能轻轻松松的拉开三根弹簧,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尝试拉动,而未拉开,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其中的一根弹簧,用力向两边拉,和用力向中间挤压,你们观察到什么,说明什么?
继续请掰手腕的两位同学,力气小的推教室门的外侧,力气大的推靠近合页的那一侧,力气小的不要让力气大的把门推开,开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
再用概念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从理性回到实践中去;
(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了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猜想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和交流,进行评估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两位同学演示掰手腕。
通过掰手腕活动,学生可以从感性上了解力的大小!
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P5完成导学案1-5
教师提问:1、什么是力,请举例说明。
刚刚同学们举的例子里,哪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一个是受力物体?
2、刚刚我们举的例子里,你是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者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注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有四种情况: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重点:理解各种力的概念
教学策略:先认识特殊力,再认识一般的力,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2.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
难点: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策略:在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时,要注意分析现象中的物理过程,抓住其中所体现的物理知识,回答问题时要答在点子上。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力》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力》的1.1节“力的概念”。

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及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掌握力的三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力的三要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小车、钩码。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弹簧测力计演示拉小车,让学生观察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运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

2. 知识讲解(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单位及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N),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3. 例题讲解(1)判断题: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选择题: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力的三要素?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D.力的作用时间(3)计算题:一辆小车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已知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15N,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4. 随堂练习(1)简答题: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实验题: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

5. 学生分组实验(1)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2)实验二:观察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效果3. 力的三要素4. 力的单位及测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答题:力的概念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计算题:已知两个力分别为10N和15N,求它们的合力。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三要素的理解程度。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复习教案【推荐】.doc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章《力》复习教案【推荐】.doc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3)该弹簧原长是cm,若用该弹簧
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N。
(4)小李作出了下图5所示的三个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作业
P14检测与评估
(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刻线位置。若不在此处,应请老师调节后再使用。
(3)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值就是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_,用弹簧测力计所测量的力的大小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超过这个值。
25、小罗同学做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 力关系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100 牛B、200牛C、0牛D、400牛
13、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的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 N,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A.4.2 N B.3.8 N C.4 N D.无法判断
14、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难点
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教学
方 法
本课以梳理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梳理本章知识点,把空白补充完整。
1.什么是力,他的单位是什么?
2、力的作用是的,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画出放在斜面上重5牛长方体物块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4、什么叫弹性、塑性、脆性、什么教弹力?
6、一质量为0.2kg的苹果从树上下落,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大小为N,方向总是。(g取10N/kg)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第七章《力》复习一、教学设计理念“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

力跟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在学生对力形成初步认识后进行复习,达到运用深化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弹力、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重力的由来等。

本章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在整个初中物理力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有一定难度, 应经历感知、描述、测量等认识过程以达到认识、深化的目的,对物理规律的探究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多,学生可以利用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目标1. 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力2. 知道什么是弹力,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五、学习重.难点(1)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示意图,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以及重力示意图的作法。

(2) 难点:对弹力及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重力大小的计算和重力方向的应用。

六、评价任务1.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每节课的知识点,然后分享。

2 •通过展示典型例题深入理解力。

3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七、教学过程(-)展示复习目标1 •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力2. 知道什么是弹力,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 知道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计算重力(板书题目〉(-)学生小组讨论知识点并分享构建知识网络了力的概念:力是__________力的符号 ______ ,单位______力的作用效果: ____________ 、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 ________ 、 _______ 、I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的阿体变形后 ____________ 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复习课教学设

《力》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导学:
(一)目标及分解
1、教学目标:
1). 梳理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
2). 会应用力、弹力、重力的相关知识判断、答题、解题、画受力图
3). 会用G=mg计算,并弄清重力与质量的区别
2、目标分解:
(1)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体验1N 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1N 大小的钩码,手对钩码施加的力大约是
1N 。

(4)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里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越大,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

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

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

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
1、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3、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

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

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

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 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 答。

4、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5、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

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二)解读及示范
1、考纲解读:例1、如图所示,F1与F2的关系是()
A .F1>F2
B .F1<f2
C .F1=F2
D .F2可能大于F1
例2、质量为1kg 的物体A 与质量为2kg 的物体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则B 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及作用点是()
A .重力大小为9.8N ,作用点在
B 物体的上方
B .重力大小为19.6N ,作用点在B 物体的重心
C .重力大小为29.4N ,作用点在B 物体的底部
D .重力大小为29.4N ,作用点在桌面上
2、示范分析
(1)解决目标一: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它受到的力是()
A 、只有重力
B 、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C 、重力和它对桌面的支持力
D 、重力、支持力和压力
2、关于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
A 、9.8N 等于1kg
B 、9.8kg 等于1N
C 、质量是9.8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N
D 、质量是1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3、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9.6N ,则它的质量为()
A 、2kg B、19.6kg C、1.2kg D、1kg
(2)解决目标二:
1、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
_____________。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其比值是它定值约等于
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3、把足球踢向空中,足球上升的过程中,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这个力是_____力,力的方向是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三)学生限时规范板演
要求学生用10分钟做一题选择题和两道填空题;
选择题要求学生写出排除思路。

(四)师生合作分析问题
选择题主要分析学生的排除思路运用得失。

问题一: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做好题目,存在排除思路不清晰;
问题二: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完成填空题,说明这个知识点掌握不牢固。

(五)当堂解决个性问题填空题:
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
__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大小、方向均相同的力推门,推力作用在A 点比B 点更容易把门推开,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

他找到一张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4、两人同时用4N 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N,若将此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 的力拉它,则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接触面的有关。

右图所示的气垫船利用压缩气体在接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从而使摩擦明显(选填: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
1、弹簧测力计的钩上分别挂了几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N 时,这个物
体可能是()
A、一袋方便面
B、一根大头钉
C、一张课桌
D、一只鸡
2、如果没有重力,就不会出现下列哪个现象()
A.河水不能流动 B.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人无法握住鸡蛋
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B.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4、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
B.旱冰鞋底部装有轮子
C.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需加装防滑链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它们之间一定有摩擦力
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C.物体质量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三、检测与提高
(六)当堂检测
小明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如图10所示。

所用器材:甲、乙、丙中使用的均为同一木块,但乙中的木块在毛巾表面滑动。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
________________运动。

这是因为弹簧测力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_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比较_____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

(以上均填“甲”、“乙”或“丙”)
(3)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答: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你所回答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应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改变接触面积大小。

21、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在采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

请分析其原因。

答:很难保持木块做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14所示。

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是
如何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

答: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__________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_____________的大小。

(3)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答:因为无论长木板是否做______________,木块都处于
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读数。

(六)作业布置综合应用题
2009年4月29日,创下多项世界第一的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正式通行。

大桥主桥长932m ,全桥永久用钢达到国内创纪录的4.6×107kg。

(1)大桥永久用钢受重力多大?(取g=10N/kg)(2)如果从桥上人行通道过桥的路人步行速度约为1.2m/s,他通过主桥所用时间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