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张生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生形象
张生是一个世俗化的书生,性格有些卑劣,却又有高才,正符合一般市井之人心中的理想,套用现代人的说法,即泡妞水平一等一,科举及第不含糊。何以见得?待下面一一道来。初见莺莺时,“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这句话一出口,便似乎看到一个以青楼为家的嘴脸,试看前面所说,“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莫非所谓的“颠不剌的见了万千”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么?显然不是这样。也便可知,张生本人应该是很风流的,且其行为也比较下作,见面便与和尚道:“休说那模样儿,只那一对小脚儿,价值白镒之金。”和尚疑问那么远,还穿着长裙,怎么可能看到,张生却自得地说:“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且休题眼角儿留情处,只这脚踪儿将心事传。”如果不是花坛老手,何以得知?而在一开始这样描写,想必必是为了迎合观众的乐趣。历来“才子佳人”爱情故事,“才子”不风流,怎么叫“才子”呢?
于是,这样的“风流”在后面越演越烈,拿莺莺与老和尚调侃:“崔家女艳妆,莫不是演撒你个老洁郎”,意思是莺莺打扮的那么艳,莫不是勾搭上你这个老和尚了?有读书之人调侃这样的说的吗?真是十分的“豪放”!再看后面张生见莺莺那家将做道场以祭奠莺莺其夫崔相国,届时崔莺莺也将出现,便哭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小姐(指莺莺,作者按)本是一女子,尚然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望和尚慈悲为本,小生亦备钱五千,怎生带的一分斋,追荐俺父母咱!”说的真是令人感动,可这话一毕,便唱“人间天上,看莺莺强如做道场。软玉温香,休道是相亲傍,若能够汤他一汤,倒与人消灾障。”这是什么话!不尊重生者也罢,对于生他养他的死者,勉强做了道场,却也存了如此龌龊的心思,真是足风流!
这种风流还表现在对红娘的态度上,第一次与红娘见过,便充分地介绍自我,特别重点说自己未婚,欲借此结识莺莺,尔后更是极尽拉拢红娘之能事,老夫人赖婚后,为了能与莺莺私通,对于红娘那是一哭述二下跪,借着救过崔家上下一命暗示红娘,让其为自己说话,也正式靠着如此,才能得以与莺莺私通,造成木已成舟的既定结局。而后崔母找红娘训话,红娘那番义正言辞,不过是给了崔母一个下的台阶而已,既然莺莺已与张生行了鱼水之欢,崔母还能有什么办法!依次可见张生不愧为风流大家,深得先斩后奏之精髓。
再说此后的长亭送别,你侬我侬,自别两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那里为我愁,我这里因他瘦”,好些缠绵悱恻之思念,却是在演绎这段风流。一旦爱上某美貌女子,若无一番相思,怎么算的上风流之事?古人在抒发爱情时,特别善于用相思这个主题,爱情是否缠绵悱恻,就看是否会相思来相思去,越是相思地刻苦,越是能体现出风流之意。整个西厢记,前半段是未得莺莺的相思,后半段是暂离的相思,真正两人聚在一起的日子,竟是几次偷偷地约会!因而以相思,来加强张生的风流性情,确实为佳!
依此分析,张生的性格主要便是风流一词,先是风流得有些下流,而后的相思是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风流,有渐入佳境之感。最后的第五本,郑恒出现,张生用计使其自杀,却又显得卑劣了些,无毒不丈夫,果真如此!
若对张生此人性格进行比较准确的叙述,就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王实甫做此剧所期望的受众。依据作品来分析,显然王实甫要把张生塑造成一个很合市井之人的胃口的形象,所以必须要俗,只有俗才能引起共鸣。然后又不能写的太不堪,于是要有风流俊俏的脸蛋、登科及第的才学,说下,要能勾引得美貌女子;说上,要能随随便便捧个状元归,这样爱情事业双丰收!
四、红娘形象
红娘并不是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介绍人”,莺莺和张生相识相知是源于普救寺里的偶然相
遇。红娘当初不仅没有“搭桥”,且在一段时间里,曾经奉崔母之命监视他们的行动,管制着莺莺,防范她有越轨之举。所以莺莺曾经埋怨红娘“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红娘回答说:“不干红娘事,老夫人着我跟着姐姐来。”(《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红娘是崔家的奴婢,其主要职责就是服侍和管制着小姐莺莺。促使红娘改变自己的态度,背叛自己的“职责”是源于一场兵变的灾难。佛殿相遇后,崔、张的爱情在“地下”悄悄地发展着,他们“月下联吟”、“道场顾盼”,彼此相思,好事在望。然平地起风波,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掳莺莺为妻。三日之内若不交出莺莺,“伽蓝尽皆焚烧,僧俗寸斩,不留一个”。在此危难之际崔老夫人做出决定,当众宣布:“但有退兵之策的,倒陪房奁,断送莺莺与他为妻。”张生欣喜若狂,修书一封,招来白马将军,退却半万贼兵。总以为美满姻缘指日可待。然兵退身安的老夫人,在庆功宴上却出尔反尔,悔亲赖婚。“赖婚”之举伤了张生,害了莺莺,激起了红娘极大不满。从此红娘坚决地站在张生的立场上,打抱不平地要成就张生与莺莺的婚事。她为张生进计献策,她为莺莺传书递简,辛勤劳苦自不必说,还常常忍着小姐无端指责,受着老夫人无情的棍棒。当张生由衷感激地说:“小生久后多以金帛拜酬小娘子。”红娘反驳道:“先生的钱物,与红娘做赏赐,是我爱你的金货?”(《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在红娘无私的竭尽心力的帮助下,老夫人终于让步,崔、张这对情人终成眷属。由此观之,红娘本不是一个好管天下姻缘的“多事”人,她所以卷入崔张的婚姻中,由旁观者变为“热心人”,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三:一是感激张生侠义地救了她们一家人。“我想咱们一家,若非张生,怎存俺一家儿性命也?”(《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二是她不满老夫人忘恩负义,过河拆桥。“这是俺老夫人的不是,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三是她认为小姐与张生郎才女貌,是天生地设的一对。“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晓尽描鸾刺绣。”(《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所以,红娘所为绝不仅仅是出于“热心”,而是义与勇的表现;而红娘这一个人物的内涵也不只是一个牵线搭桥者,而是中华民族一种美好道德的象征。这种道德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牺牲自己,见义勇为;以自己无私的辛劳,成全他人的幸福。这,也就是红娘的本来面貌。她与中国古代的“媒婆”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