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主是如何治生的

合集下载

封建地主压迫农民的典型案例

封建地主压迫农民的典型案例

封建地主压迫农民的典型案例
封建地主压迫农民的典型案例:四川省遂宁县露水河村
露水河村位于四川省遂宁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村庄。

20世纪50年代初期,该村被一位地主家族所垄断,该家族掌握了所有的土地、财富和权力,成为露水河村的实际统治者。

在这位地主家族的统治下,露水河村的农民们倍受压迫和剥削。

他们的土地被地主家族无偿占有,只发给农民一些微薄的租金作为补偿。

农民们的劳动力也被地主无节制地掠夺,他们每天要在地主家的庄园里劳动十二小时以上,一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此外,农民们还需要向地主家缴纳各种税款和苛捐杂费,让他们生活透支,每个家庭的生活都非常贫困。

在这样的情况下,露水河村的农民们开始谋求反抗。

他们组织地下组织,秘密散发传单,激励更多的农民加入反地主的行列。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抗争,反地主组织终于成功地推翻了地主家族的统治,露水河村的土地和财富被重新分配,农民们得到了自由和尊严。

露水河村的案例,典型地反映了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残酷事实。

在这个案例中,地主家族不仅剥夺了农民们的土地和劳动力,还严重违反
了农民的人权和尊严。

然而,露水河村的反抗也证明了农民们的力量
和勇气,他们通过团结、抗争和斗争,最终获得了自由和尊严。

因此,我们要学习露水河村的反抗精神,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封建地主和剥削,维护农民的人权和尊严。

[法家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

[法家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篇一: 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正文法家是先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激进派利益的学派。

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等。

他们都是一批主张“变法”的政治改革家和思想家。

法家学派_法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的奴隶主贵族和儒生都是”奸民”。

必除之而后快。

而当他们利用“诗”、”书”作为“以古非今”的舆论工具,企图进行反对活动之际,商鞅则坚决主张采取“燔诗书而明法令”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打击和镇压。

商鞅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特别重视为新兴地主阶级培养革新变法的人才。

他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

所谓“游宦之民”,主要是指那些满脑子腐朽、保守思想意识的儒生及一些游食者。

他们摇唇鼓舌,游手好闲,不事生产,商鞅认为必须加以禁止和打击。

商鞅要培养和提拔的“耕战之士”,就是那些在进行封建兼并战争和发展封建经济中对新兴地主阶级作出了实际贡献的人。

商鞅认为对待这样的革新分子则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大胆地培养、提拔和任用。

在教育内容方面,商鞅反对儒家以“礼、乐、诗、书”教育学生,反对向学生灌输“仁”、“ 义”、“礼”、“智”等道德准则。

他认为“儒学”不过是一些“高言伪议”,不切实际的“ 浮学”。

为了培养“耕战之士”和厉行“法治”的人才,商鞅主张学习法令和对耕战有用的实际知识。

他提出“ 壹教”的教育纲领。

“壹教”的实质就是执行新兴地主阶级的统一教育,它的主要内容是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令、政策统一人们的思想。

商鞅认为:“壹教则下听上”。

他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明确指出“法”是地主阶级的生命,治理国家的根本,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的教育。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即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

一切的言论、行动必须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法”为标准。

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思想
(1)江南经济发展较快,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第二Βιβλιοθήκη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
一、“无为而有为”的经济管理思想
(一)汉初“无为”思想的产生背景 (二)“与民休息”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本章小结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是中国封建统治建立、封建经济 不断上升的历史时期。为了迅速恢复因战争而凋敝的经济, 汉初实行了“与民休息”、放任主义的政策,“无为而治” 是汉初统治者经济管理的主导思想。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最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者”,提出了 著名的“善因论”的思想。
汉武帝时期由于国家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桑弘羊为代表将 国家干预主义作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
(一)《货殖列传》的史学意义 (二)司马迁对商人“治生之术”的总结
(1)“以末治财,用本守之;以武一切,用文持之。 (2)掌握经营决策的时机。 (3)合理利润率与资本投向理论。 (4)经营者的个人素质。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
二、《四民月令》中的治生思想
(一)《四民月令》中治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在汉代得到了传承和强化, 东汉时期的王符提出了“农工商各有本末”的观 点,对以往的农本商末的思想进行了新的解释。
“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命题, 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思想成为此后两千多 年中国社会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的先声。
目录
第一节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6世纪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二节 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思想之争 第三节 对农、工、商关系的认识及政策思想的演变 第四节 “重义轻利”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冲突 第五节 土地制度思想的演变及实践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治生思想

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中国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分子,即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坚决抵抗“侵略的西方”,又对“先进的西方”持了解和学习的态度,“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寻求救国御侮之路。

这是对西方双重挑战的最有效的爱国主义的双重回应,也是近代中华民族特质最为重要的标志。

它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另一方面又保留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影响在于: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世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探索救国之路。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代表著作:《海国图志》、《瀛环志略》二、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的形成及作用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

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 、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尽管奕 贵为当时的恭亲王,并且是总理衙门的主持人,而且中央以满族官员为主,但是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势力并不是他们,而是掌握地方实权的都督和巡抚。

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顽固派的势力太强大,洋务派并不敢在中央明目张胆的进行洋务活动。

总理衙门尽管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推动机构,但真正实施洋务运动的却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人。

那么他们何以敢逆龙鳞而顶风推行洋务运动呢?他们就不怕遭到顽固派的阻挠甚至是打击?非也。

其实顽固派对他们的活动也是非常不满的。

但是,经受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和国内人民起义(主要是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的冲击,清朝统治者第一次感到了生存危机。

而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镇压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厉害,而且在镇压的过程当中也尝到了坚船利炮的甜头。

所以他们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企图以此来迅速的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治生之学源远流长,光自先秦时期以来,就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关注。

而从中国历史上看,治生之学的发展主要有五大特征:一是以儒家伦理哲学为根基;二是以“保平安”为总体追求;三是强调调摄人体能量;四是注重保护及延续生命;五是以各种实践活动为手段。

首先,中国古代治生之学以儒家伦理哲学为根基。

在儒家伦理哲学中,强调“以古为鉴明今、以往导来”,即以古人的成果为指导,以往的经验为支撑,以此指导现代治生之学的发展方向。

比如,《庄子·养生主》强调“不以病求医,以医求病”,认为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人体能量,这正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体现;《孟子·梁惠王上》则强调“以财物行善,以言语改人”,倡导用财物来改变人们的行为习惯,以调节人体能量,这也是儒家伦理哲学的体现。

其次,中国古代治生之学以“保平安”为总体追求。

古人认为,有病者就无法保持平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恢复健康,才能保持平安。

《孟子·梁惠王下》提到,“凡有病者,必先求医,然后处军;凡无病者,必先处军,然后求医”,倡导先求医,保平安,以此体现治生之学以“保平安”为总体追求的特征。

第三,中国古代治生之学强调调摄人体能量。

古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五脏六腑的气血循环系统,当这些系统的气血循环失调时,会导致身体出现疾病。

因此,古人便开始尝试摄入不同的药物、食物和饮水,以调整因子,以恢复人体的平衡,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

《黄帝内经》中提到“调养以养气,以气调养”,认为调摄人体内部的气血循环系统,是调养身体健康的关键。

第四,中国古代治生之学注重保护及延续生命。

古人认为,保护生命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严格规定药物使用的剂量和方法,并以“帝王医道”为指导,实行“少用药,少用毒,少用施,多用调”的治疗方式,以保护和延续生命。

最后,中国古代治生之学以各种实践活动为手段。

古人认为,只有实践才能见效,因此他们每天都会采取一系列实践措施,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比如常吃清淡的食物,锻炼身体,精心安排心情,按摩身体穴位,吸入新鲜空气,经常洗澡和更衣等。

1.1.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1.1.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1)

原始社会 进步
奴隶社会 发展
封建社会 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 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
发展
0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论与实践
科学
社会

主义 创立
论 的条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工人运动的兴起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 余价值学说
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本应由劳动者共同所有
本应按照社会需要进行 管理、调节和控制
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 于满足社会需要
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
却由追求最大限度利润和私人 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
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 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产
本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 和冲突的总根源。
四、资本主义社会
知识拓展:相对生产过剩和绝对生产过剩
相对生产过剩是指人们有需求但无购买能力, 绝对生产过剩是指生产的数量已经大于人们需求的 数量了。
比如中国的房产市场由于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 起导致房子大量空置,看来房子好像是过剩了,实 际上老百姓的住房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这就是生产 相对过剩。如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房子了,不需 要更多了房子了但是还有太量房子未售出就是生产 绝对过剩。
议学提示:
失业人口进一步增加
产品滞销、积压
物价下跌
工农业危机再次加深
商业、企业利润减少,经济衰退
农用生产、消费资 料需求更加减少
农业衰退,农民破产
股价下跌,证券交易无利可图 抛售股票达到狂潮
因缺乏贷款,工业 生产大幅度下降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3章_中国古代微观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经济思想史_第3章_中国古代微观经济管理思想

第三章中国古代微观经济管理思想(治生之学)“治生”即“治家人产业”也称为“计生”,治生不仅是中国经济思想的独有范畴,治生之学也是中国先人们对市场、产业活动认识的基本概括。

中国古代治生之学经历了商人治生、地主治生和明清商帮文化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节早期商人治生(范蠡(陶朱公)、计然、白圭)一、范蠡 (公元前536-448) ,字少伯,春秋时,楚国宛人(河南安阳)。

与文种同事越王勾践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以灭吴,尊为上将军。

蠡认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难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难与同安乐,遂与西施一起泛舟齐国,变姓名为鸱(chi)夷子皮。

至陶(山东定陶县),操计然之术以治产,因成巨富,自号陶朱公。

因为经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间有尊陶朱公为财神。

(所以有人把商人的活动叫做陶朱事业,端木生涯,有对联称“经营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

”)(史记、国语、越绝书)。

计然,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越国经济学家。

然又作倪,或作研。

春秋战国之际葵丘濮上兰人(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一说姓卒,字文子。

在《吴越春秋》作计倪,《越绝书》亦作计倪。

他曾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计然曾辅佐越王勾践争霸图强。

无论范蠡是否是计然,无论计然是否是人还是书,不妨碍我们依照“计然之策”来总结古人经商所依据的思想内容。

范蠡的计然之策,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中有:“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于家。

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

”所谓“计然之策”,其内容包括:要知道军事就得从事战备,要知道货物的生产季节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才算得上知道货物。

季节与需求的关系能够明确了,那么,所在天下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够看清楚了。

史记把计然之策分为治国之道和积著之理。

后者是私家经商致富的学问。

(一)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著者固也,积著就是屯积、接鬻贸易。

所谓务完物,就是指在商业贸易活动中,要严格注意货物的质量,务必使所经营的货物保持完好;“以物相贸易。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农民如何进行土地改革,包 括土地的分配、耕种、管理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土地观念, 珍惜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
和经济效益。
党的路线教育
向农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让农民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和政策 ,明确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教育农பைடு நூலகம்如何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响应党的 号召。
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农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所处 的地位和重要性,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抗战,为保卫祖国和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农民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斗争和取 得的伟大胜利,增强对党的信仰和对抗战的信心。
群体的需求。
缺乏长期规划
解放战争时期的环境和条件不断 变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长 期规划和连续性,难以持续有效
地发挥作用。
对当前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完善教育内容
在当前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政治、文化、道德等各 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
创新教育方式
应该根据农民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创新教育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手 段和形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
培养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
通过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使党能够更好地了解农民的需求和利益,加强了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通过党的领导,使农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05 总结与评价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贡献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近代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官督商办
① 官督商办是半殖半封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
“专派大员一人认真督办,用人理财悉听调度”
机器采购、技术人员培训 ② 洋务派是官督商办企业的创办者和保 护者,又是阻碍者和压制者。 “钦商”盛宣怀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经济政策?
(三)创建新式海陆军
“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 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 之心,顿忘厝火积薪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 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 日本起见。” ——李鸿章 1875年筹建北洋水师 1885年建立海军衙门 1888年北洋舰队成军 丁日昌提 出《海洋水 师章程》, 建议设立新 式海军。
——李鸿章
3.洋务派与顽固派之争 洋务派
中央
地方Biblioteka 恭亲王奕 李鸿章 曾国藩军机大臣文祥 张之洞 左宗棠
顽固派 大学士倭仁、徐桐、李鸿藻 “立国之道,尚礼义 不尚权谋,根本之图, 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 礼义为干橹。”
4.洋务运动得以兴办的条件
① 理论上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 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② 获得统治阶级内部支持 ③中外暂时“和好”的外部环境
2、如何向西方学习, 求强求富?
各阶级登台表演与探索
1、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企图用武装 斗争和农民改革方案改造社会。
2、地主阶级洋务派进行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 军事技术来挽救封建统治和实现国家富强。 3、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戊戌维新,企图通过自上 而下的政治改良道路来实现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小 结
洋务运动虽然引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中国近 代化开启了道路,但其本质还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 可能真正担负起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使命,也没有使中 国真正富强起来。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_《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历史纲要导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学科素养对接知识点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袁世凯大权独揽(1)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一步步展开了独揽大权的活动。

(2)1913年,袁世凯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1914年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3)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2.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日本看到袁世凯大权在握,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

(2)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3.袁世凯复辟帝制(1)1915年,袁世凯的宪法顾问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复辟帝制营造舆论。

(2)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由,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

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4.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1)“二次革命”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的行径,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护国战争①1915年,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②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四面楚歌中,袁世凯于1916年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学习聚焦]大权独揽的袁世凯走上帝制自为之路,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以后,一步步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 参考重点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 参考重点

一、填空题1.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大致可分为(先秦至汉朝时期)、(隋唐至宋元时期)、(明至清朝鸦片战争前)。

2、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呈现的鲜明特点有(重本抑末)、(黜奢崇俭)、(道法自然)。

3、贾思勰是北魏时人,他在《齐民要术》中阐述的地主治生之学由(“少好论”)、(讲求多种经营和商品性农作物的经营)、(在生产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三个部分组成。

二、解释说明题1、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的恒产论)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

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

如果没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2、“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孟子)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

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事。

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

3、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

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孔子说:“好啊!政令宽大民众就怠慢,民众怠慢就用刚猛的政策来纠正。

政策刚猛民众就受伤害,民众受伤害了就施与他们宽厚的政策。

宽厚用来协助刚猛;刚猛用来协助宽厚,政治这才得以和谐4、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水、火有气却没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却没有知觉,禽兽有知觉却不讲道义;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究道义,所以人最为天下所贵重。

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但牛、马却被人役使,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人能结合成社会群体,而它们不能结合成社会群体5、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管子)凡人之常情,见利没有不追求的,见害没有不想躲避的。

7、第七章 东汉豪强地主的经济与政治

7、第七章 东汉豪强地主的经济与政治

第七章东汉豪强地主的经济与政治公元25年6月,当赤眉军逼近长安时,刘秀在鄗南(今河南柏乡)称帝,史称东汉。

第一节东汉的统一与恢复社会秩序一、东汉王朝的阶级基础东汉王朝是在南阳、颍川、河北等地的地主豪强、官僚集团支持下建立的。

刘秀本人是豪强地主;亲信大臣如“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等也大都如此。

刘秀的姐夫邓晨“世吏二千石”,“家自富足”。

[1]母舅樊宏有田三百余顷,“世善农稼,好货殖”。

[2]其他文武大臣基本上出身豪族,如刘植“率宗族宾客,聚兵数千人”;[3]耿纯“率宗族宾客二千余人”。

[4]刘秀自然要保护他们的利益,经济上维护豪强地主庄田的大土地所有制,政治上通过“察举”、“征辟”保证他们的从政特权。

察举与征辟已与西汉武帝时不同,由一般地主子弟入仕变为豪门大族垄断仕途了。

察举即地方州郡以“贤良”、“孝廉”、“秀才”等名目推举人才,经中央考述任以官职;征辟是朝廷直接征召作官。

豪强地主利用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势,贿赂请托,沽名钓誉,逐渐形成“以族举德,以位命贤”局面,一批“累世宠贵”、“世代为官”的豪门阀阅(原指功绩和经历)开始形成,并发展为魏晋门阀世族。

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刘秀在建国后,鉴于西汉晚期权臣当政,外戚擅权,以及地方权重,尾大不掉等历史教训,极力加强皇权,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首先,剥夺权贵功臣的实权实职,只让他们享受优厚待遇,“奉朝请”而已。

又重申旧制《阿附蕃王之法》,不许宗室王侯蓄养羽翼;并屡兴大狱打击宗室王侯势力。

其次,进一步削弱外朝,加强中朝。

号称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义上的政府首脑;实权掌握在中朝的尚书台,而尚书官职卑微,易于皇帝掌控。

尚书台设令、仆射各一人,下置六曹尚书分掌庶务,三公被架空,仲长统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自此以来,三公备员而已。

”[5]第三,把西汉时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固定为州一级地方长官,刺史处理政务也可不经三公直接上奏皇帝,使地方郡县也直接受制于皇权。

《齐民要术》中的地主“治生之学”产生背景研究

《齐民要术》中的地主“治生之学”产生背景研究

与经济作 物 的种 植 。 《 民要 术 》 中就 有 相 齐
当的篇幅讲论供应城市需求的农产品种植和
生产 管理 ,如在 蔬菜方 面 种葵 、蔓菁 、胡 荽 等 ,经济作 物种 红花 、栀 子 、蓝 等 ,畜 养方 面的养 羊和养 鱼 。太 和 十九 年 (9 ) 45 ,孝文 帝还下 诏铸造 “ 和五铢” 诏京 师及 诸 州 太 ,“ 镇 皆通 行 之 ,3。并 且改 变 了长 期 以来 官 俸 ,3 E 给绢 的办法 ,将 百官 的俸 禄一绢一折 合成 铜 钱来 支付 [。这也是 商 品经济 和商 业有 了相 5 ]
行汉化 运 动 的 “ 和盛 世 ” 太 ,北 魏 比较强 盛 繁荣 的时期 。而 中年 和晚 年则处 于北魏 由兴 盛走 向衰败 ,由统一走 向分 裂 ,社会 由稳 定 走 向动 荡不安 、战乱 纷纷 而起 的年 代 。 《 齐 民要术 》 中的地 主 “ 生之 学 ” 的产生 ,是 治 带有贾 思勰生 活的时代特 征的 。
关。
[ 关键 词] 贾思勰 ;齐民要 术 ;治生之 学 ;背景研 究
在 中国古 代 ,家 庭 的经济 活 动称 为 “ 治 生 ” ] 中国古代 最 早 的家 庭 经 济 学 即 “ [。 1 治


《 民要 术 》 中地 主 “ 生 之 齐 治
学 "产 生 的时 代原 因
贾 思勰青少 年 时代 ,正 是孝 文 帝积 极 推
当恢 复和发展 的标 志。
把 国有 土 地 分 配 给 农 民耕 种 的 一 种 土地 制 度 ,据 《 魏书 ・ 货志 》记载 ,均 田制 将耕 食 地分为露 田和桑 田等 。均 田制 的推行是 以政 府掌握 大量无 主荒地 为前提 的 ,扶 助 了小农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怒”。 ——《后汉书》
东汉王朝刚刚建立, 我该如何巩固统治呢?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 4.阅读课本P75-76,结合材料,了解①汉在光政武治帝上为和巩军固事对上全加国强的中统央治集采权取了哪些 措施?
材料一:(汉光武帝)诏②曰多:次“下民令自释八放年奴以婢来,被禁略止为残奴害婢奴者婢,皆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人影武响装:及豪娱强乐大生族活的势写力照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裂局面的重要因素
黄巾起义
1.背景
三、黄巾起义
根据课本结合材料归纳黄巾起义的背景?
童谣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汉王朝 黄巾起义军
材料: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够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 皆由十常侍(宦官)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gu que】 (搜刮)财利,侵掠百姓。 元嘉元年(151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154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3. 东汉的建立
为什么史称
公元__2__5___年,刘“秀东称汉”帝?,后 定都___洛__阳_____,史称___东___汉____。
刘秀就是___光__武__帝_____。

从公元25年到公元36年,光武帝

社会状况: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
材料1:日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驰骋干戈,纵 恣于野,不恤百姓。
——东汉·荀悦《汉纪》 材料2: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 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地主的故事民间故事

地主的故事民间故事

地主的故事民间故事
好嘞,下面我给您讲一个地主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地主,那叫一个抠门!他家有大片的田地,雇了好多长工给他干活。

有一年夏天,特别热,长工们从早干到晚,累得是汗流浃背。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地主给每个长工就发了一个小小的窝头,连口菜汤都没有。

有个长工就忍不住说:“老爷,这窝头也太小了,吃不饱啊,下午哪有力气干活。


地主一听,瞪着眼睛说:“哼!你们这群懒骨头,就知道吃!我这窝头可是用了上好的面粉做的,能给你们吃就不错了!”
长工们没办法,只能饿着肚子继续干活。

到了秋收的时候,地里的庄稼收成特别好。

长工们都想着,这下地主能给点奖赏,多发点工钱啥的。

谁知道这地主算盘打得精着呢,他不但没多给工钱,还找各种理由扣了不少。

有个聪明的长工就想了个法子治治他。

一天晚上,长工趁地主不注意,把地主家的一只大肥鸡给偷了,然后藏在了地主的床底下。

第二天一早,地主起来发现鸡不见了,那是又跳脚又骂。

找了半天,最后在自己床底下找到了。

地主就怀疑是长工们干的,可又没证据。

从那以后,地主对长工们也不敢太过分了,生怕再出啥幺蛾子。

您瞧瞧,这地主是不是太可恶又可笑啦!。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

2014考研政治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精解——地主阶级的探索高频考点指导一、洋务事业的兴办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旅游管理考研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而“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

他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这个思想后来被进一步概括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第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用工业。

1890年以前,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军工局厂。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个: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同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次年,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

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中遇到资金奇缺,原料和燃料供应不足,以及交通运输落后等困难,需要加以解决,因此兴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重点是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事业。

这些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官督商办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是李鸿章筹办或控制的。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虽然受官僚的控制,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亚学院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三亚学院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三亚学院绪论单元测试1.课程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促进自身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丰富自身知识体系,拓展思维领域,培养创新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够横向和纵向对比代表性的经济观点; 了解中国古代经典经济理论和代表观点;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第一章测试1.魏国西门豹兴建的()的水利工程参考答案:引漳水灌邺2.齐国都城临淄就有居民八万户。

参考答案:错3.孔子的弟子子夏这样说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即“死生”和“富贵”都是命中注定和上天安排的。

参考答案:对4.孔子认为,存在贫富差别会发生乱参考答案:对5.孔子认为,违背“义”的活动有()参考答案:政权聚敛,兼并小国以增加财富;有权势的人与民争利;偷盗抢劫6.孔子认为,人们追求利的行为要受到道德的约束,这种约束人们求利行为的道德就是“义”。

不是不能求利,而是要考虑求利的行为,是否符合“义”。

他把这个原则称为:“见利思义”。

参考答案:对7.墨家学派有严密的组织,其成员称为“巨子”,首领称为“墨者”。

参考答案:错8.《墨子》主要体现了墨子和后期的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错9.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对10.商鞅因被公子虔(qián)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秦王朝的首都咸阳,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而且也成为商业中心参考答案:对2.陆贾(jia):是汉初楚国人,西汉()家。

参考答案: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3.陆贾提出了以(无为)为中心的治国思想和政策主张参考答案:对4.(轻重论)是中国古代所独有的一种经济学说,是运用轻重概念分析和管理封建国家宏观经济的理论。

参考答案:对5.贾谊曾用“轻重”概念来论证政府利用货币()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参考答案:干预经济活动;干预市场6.粮食是百姓的命根子,()是百姓的流通手段。

2 第一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2  第一编:“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尽管人们对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和民主共和制 度暂时缺乏深刻的认识,当复辟思潮兴起时也 很少起而搏击,然而,他们仍然对民主共和有 着形式上的认同感,共和制的确立已充分说明 这一点。 因此,帝制复辟舆论虽喧嚣于一时,最终,却 在人们的反抗中沉寂。


民主政治的精髓就在于国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 那种认为民主政治必须依赖于“圣君贤相”或某一政治派 别,寄希望于“善良政府,贤人政治”的观念,“与奴隶 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仁政,无以异也。古 之人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今之人希冀伟人大老建设共 和宪政,亦无以异也……第以共和宪政,非政府所能赐予 ,非一党一派所能主持,更非一二伟人大老所能负之而趋 ,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 、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 民国以来之所以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在共和国体 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就在于“多数国民,口里虽 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 “皇帝虽(已)退位,而人人脑中的皇帝(却)尚未退位 。”


首先,它是中国社会政治进步的巨大阻力。 其次,这一反动思潮一段时间内污染并统治了 中国思想界。 最后,由于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民主意识,帝制 复辟思潮及其活动失败的命运早已注定。尽管 辛亥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 军阀所篡夺,可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对封建 专制的冲击,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
二、封建军阀的“武力统一”与“联省自 治”


(二)军阀的“联省自治”思潮
1920年7月,湖南军阀谭延闿等首倡“省自治”的政 治主张,其他地方军阀争相呼应,纷纷仿效“省自治 ”“联省自治”“省自治”一时间波及十几省,成为 一种很有影响的军阀思潮。 1.军阀“联省自治”的基本内容: 军阀“联省自治”的政治主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一种省宪,依照省 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第二是各自治省选派代表 ,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以建立联邦制国家 。

治生之学

治生之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浅析古代治生之学作为一种理论,治生之学显然是商业活动发展和商业经验积累的结果。

同时,它也是商人阶层社会地位和商业的社会影响普遍增长的思想反映。

因为前此出现的管仲的富国思想和孔子的富民思想,均是以男耕女织的简单社会分工和家庭式的小农经济为蓝本的,所规划的也是农业经济及其上层建筑宗法封建制的发展远景。

正是由于商人的个体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个人如何积累家产、发家致富的微观经济学问题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富国富民的宏观经济学到个人致富的微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序列恰如前引范蠹所言的“既已施之国,吾欲施之家”。

因此,治生之学考虑治生之动机时显得非常具体实用:“人之生无几,必先忧积蓄,以备妖祥。

凡人生或老或孤,或强或怯,不早备生,不能相葬”(《赵绝书·计内以第五》)。

治生的直接动机就是为了应付人生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灾难、不幸乃至死亡,使短暂的生命不受困苦地自由翱翔。

为此,人必须掌握如下的学识、技巧和策略,逐步积累财富。

其一,明审天道,乐观时变,从根本上掌握商品的价格波动原理。

其二,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的原则与策略进行商品贸易。

其三,与时逐,无息币,善于把握商机。

其四,时断则循,智断则备,不断积累经验,磨励品格。

早期的商人治生之学略如上述,其重点在范蠡所说的“积著之理”,即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的学问和策略。

依笔者愚见,治生之学的可贵之处尚不在此,它的理论价值当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治生之学创造性地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运用于商情预测,从而使治生之学超出了狭隘经验的范围,达到了较高的抽象思维水平。

“阴阳”学说始自《周易》,五行学说始自《书·洪范》)。

至春秋末叶,二者已相互融合,成为古代自然哲学的基础和先秦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本体论观点。

范蠡、白圭等人从阴阳五行观出发,建立自己的天文循环理论,并据此预测商情,从而使治生之学与本体论哲学发生了最直接的联系,不能不说是一大创举。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教学设计

人教版政治八年级《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教学设计
师小结:虽然我国封建社会土地占有状况与欧洲有所区别,但它们都是以什么为特征呢?(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在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特征的封建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关系怎样?要回答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如何?(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很好),那封建社会里,地主还能完全占有农民吗?(不能,地主是不完全占有农民),为什么地主只能不完全占有农民,请同学们思考。
第三节 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板)
一、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板)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封建社会存在着两大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剥削者是(地主阶级),被剥削者是(农民阶级),这两种对立阶级生活在同一个蓝天下,却过着贫富极其悬殊的两种不同生活。请同学们就自己看过的电影,读过的小说中,举出1-2个有关地主剥削农民的例子,也可以例举课文中的例子?(学生举例,有半夜鸡叫,白毛女)(老师给予一定的口头表扬)
除了大地主外,封建社会的小地主也通过巧取豪夺,霸占大量民田,有的地主勾结官府,依仗豪门,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田产。
比如:解放前广西梧州市一个外号叫黄老虎的地主黄玉淳,就是依仗官府的势力来强夺民田的,当时有一个农民叫钟家儒,他有两亩菜地,一家人靠卖菜为生。黄老虎看中了他们的菜地,就借抓壮丁的机会,串通官府,故意抽钟家儒去当兵。钟家儒为了交壮丁费,被逼得万般无奈,只好把两亩菜地交给黄家抵押,一家人流落他乡,乞讨度日。
在封建社会里,广大农民终年辛勤劳动,却经常吃糠咽菜,衣不蔽体,一遇灾荒,往往卖儿卖女,背井离乡,甚至冻饿而死。如我国明代崇祯二年,陕西久旱不雨发生灾荒,广大农民靠吃山中的逢草生活,后来则改吃树皮,到了年底,树皮也剥光了,只好吃观音土,几天后因腹胀下坠,便有大批的人死去。相反的地主阶级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比如,我国清朝慈禧太后的房中,金、银、玉、餐具就有一千五百多种,其中金餐具重五千八百一十六两(5816两),银餐具重(10590两)她的主食达六十多种,菜120多样,她的一顿饭,可供5000农民一天的口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地主治生之学第一节:《齐民要术》中的治生之学《齐民要术》简介:作者是北魏时期的贾思勰,他曾任北魏高阳太守,他写作《齐民要术》,要紧是从农业生产力的角度来讲明维持百姓生计的要紧方法和经验。

地主治生之学之因此能在北魏时期产生,是因为当时已具备了产生地主治生之学的社会经济条件:由于均田制导致个体农民产生,他们要紧不是靠权力而是靠经营致富,因此要紧谈论经营的地主治生之学产生。

一、“少好论”贾思勰主张集约经营,这意味着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实行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应遵守客观规律。

他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入泉,附,登山求鱼,手必虚;迎风散水,逆板走丸,其势难”。

农业生产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才能成功,不能干拔苗助长的蠢事,否则就一事无成,白费劳力。

“不违农时”是农业丰收的最差不多的前提条件。

2、集约经营讲求重视采纳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方法,特不要求精耕细作。

第一,耕作时要注意土壤的湿度。

第二,加强中耕除草。

第三,重视施肥,讲求制作堆肥的方法。

二、讲求多种经营和商品性农作物的经营。

1、贾思勰广泛论述了粮、菜、果、纺织原料作物以及林木等在内的广义农业,十分注意多种商品农作物的种植和经营。

他把种植多种商品农作物看作是治生富家的重要途径之一。

2、贾思勰从商人治生之学里借鉴了许多农产品的买卖经验。

(一)“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二)尽量买进孕畜以获利.贾思涨认为买牲畜时要尽量买怀孕的母畜,这些母畜生完小羊、小牛的母羊和母牛,假如壮实的话就留下来做种畜,假如不行就卖掉,如此可在母畜之外,白得一批幼畜。

卖畜收入再用以购买怀孕的牲畜。

如此往复经营下去,贾思髓可能:一年之中,经营牛、马。

驴等大牲畜获利能够倍本,经营单只则可获利四倍三、在生产治理中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封建社会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经济,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专门强,在农忙季节,时刻不等人,在播种和收获期间必须抓紧时刻完成,否则就会阻碍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

然而在农忙季节,仅仅依靠家庭内部的劳动力专门难在短时刻内完成农活,如此就需要以雇工的形式来解决,劳动力临时不足的问题。

贾思勰以摘红花为例,指出由于红花开花的时刻短,同时要求在清晨露水未干前采摘:“花出,欲日日乘凉摘取,摘必须尽”。

假如这时不抓紧时刻采摘,等到露水干了之后再行采摘就会严峻阻碍花的质量。

采摘红花的特点要求专门短时刻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但一般家庭的人手有限,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确实是雇请帮工。

这就涉及到对劳动者如何治理的问题。

把工具、牲畜等预备工作做好。

贾思勰讲,“调习器械,务令快利,袜饲牛畜,事须肥健”,他认为这是让雇工使生产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劳动工具完好,快利,牲畜壮实健康这是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1、以实物分成激励雇工,贾思勰认为,在劳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的作用,要设2、法使劳动者保持好的精神状态,他讲,“悦以使人,人忘其劳”;他提出用实物分成的方式激励雇工,多产可多得,如此的酬劳方式刺激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保证在一定的农时内完成工作。

其好处是不用管饭,不用监督,利用雇工为己的心理完成工作。

第二节、张履祥的“治生唯稼墙”论张履祥(公元1611—1674年),浙江嘉兴府桐乡人,人称为“杨园先生”。

他是明末清初闻名的理学家、农学家和教育家。

明朝灭亡后,他拒绝投顺清统治者,息影田园,淡泊自守,一面教读,一面经营农业生产以维持生活。

其著作汇编为《张杨园先生全集》,其中《赁耕末议》、《补农书》、《备忘》等都要紧是论述治生问题的,而《赁耕末议》尤其是一部关于地主治生之学的专书。

(一)“耕读相兼”论.张居祥十分重视耕读结合,认为务农对读书知礼具有重要作用,“夫能稼穑则无求于人,无求于人则能立廉耻;知稼穑之艰则不妄求于人,不妄求于人则能兴礼让”。

而经营工商业却是与礼义等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贸易之事”“足以害心”,(二)“农桑长久”论。

他认为在各行各业中,只有农业才持久安全,“耕则无游惰之患,无饥寒之忧,无外慕失足之虞,无骄侈黠诈之习”。

张履祥在“治生唯稼穑”论中明确指出了地主家庭经济治理的要紧任务,确实是处理和调节租佃关系,以更有效地组织、监督佃户或雇农从事农业生产。

他讲:“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士庶之家亦如此。

家法,政事也;田产,土地也,雇工人及佃户,人民也。

”因此,必须把对佃户,雇工的治理问题,放在治生的首要地位,“用人之道,自国与家,事无大小。

愿当急于讲求”。

他主张,对待佃户应该制订一些必要的治理原则和方法。

其要紧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一)选择佃户他认为:“种田无良农,犹授职无良士也。

”关于良农的选用之道,他提出:首要的是确定严格的选择标准。

他把标准归纳为四个等次:“力勤而愿者为上,多艺而敏者次之,无能而朴者又次之,巧诈嗜言者为最下”.其次,注重平常访求,幸免因信息的不对称而造成的遗憾。

第三,既坚持必要的选择标准,又灵活掌握佃户条件,他指出“惟善分宝”,老老实实地甘受剥削,俯首贴耳地易于支配,这是最重要的标准。

然而对佃农要求不能过高,要全面考虑,适当放宽条件,无求备于一人’(二)“抚御”佃户之道。

张履祥不赞成对待佃户过于残暴、苛虐,主张善待佃户。

1、对佃户要小恩小惠,以情感动人。

2、对雇工要“三好”、“三早”。

张履祥认为,与佃农的关系还较好处理,而与雇工来往则需要多加留意。

他提出了一套方法:“做工之人要三好,银色好、吃口好、相与好”,三早是起身早、煮饭早、洗脚早。

三好以结其心。

千万勿“灶边荒了田地”。

3.不可轻易退佃、换佃。

(三)生产经验:1、多种经营2、因时、因地制宜,集约经营。

第三节:张英的“保田产论”张英的简介:《恒产琐言》一、什么缘故要“保田产”?张英认为缘故有三:1,地产持久、常新。

他指出:“天下之物有新则必有故,屋久而颓,衣久而敝,臧获(奴仆),牛马服役久而老且死”,只有田产最持久、最不容易损坏,同时具有“常新”的活力。

假如耕种太久了造成肥力减退,或者农事不勤而导致荒凉,“一经垦辟”、“一经粪溉”就又新了。

因此,在一切财产中只有田产才是最可宝贵的,“独田之为物,虽百千年而常新”。

2,地产不畏天灾人祸。

与其它财产相比,土地既不怕为水火所破坏。

又不惧为盗贼所劫夺,“能够值万金之产,不劳一人守护。

”假如土地所有者因战乱、天灾而逃亡外乡,即使其它财产都荡。

然无存,土地所有权却可不能丧失,返乡后仍然能够凭契据认产收回,“张姓者仍属张、李姓者仍属李”。

3,地租收入的优越性。

地租收入稳定、牢靠。

他分析讲,经营商业、开当铺“生息速而饶”,但风险大、容易发生亏损破产,“断无久而不弊之理”,“虽乍获厚利,终必化为子虚”,相比之下,“惟田产、房屋二者可持以久远。

”地租收入比起经商赚钞票来,是“生息微而缓”,但“月计不足,岁计有余;岁计不足,世计有余”,是最少风险、最稳妥可靠的。

在地租、房租两者之间,前者又更优于后者。

因为,房产多在都市,房客又不象佃农那样愚懦可欺,房东索讨房租往往会引起争吵诉讼,甚至不生事故。

假如房东较为懦弱,有时连房租也收不上来。

而佃农“皆愿民,与市座商贾之狡健者不同,”向他们收租容易得多,阻力也少,即使派遣仆人上门收租,佃户也可不能拖欠,“不敢轻视之”。

再讲,地租收入“正当”、安全。

张英宣扬讲,靠经营典当、贸易取得的利息和商业利润是“取财于人”,如此会使人“怨于心”,容易招灾惹祸,“不管愚弱者不能行,即聪慧强干者,亦行之而必败。

”地租收入是“取财于天地”,因而更正当、安全,可不能招致人们怨恨,引起不满和抵抗,“受之者无愧,享之者无他虞,”“虽多方以取,而无罔利之咎。

”张英对封建士人“不事家产”提出了批判;认为“人家子弟最不当以经理田产为俗事、鄙事,”而应该把从事家庭经营治理活动以榨取地租看成是人间最“可乐”之事。

二、如何保田产呢?张英把田产看作一切财产中最好的财产,把地租视为一切收人中最可靠的收入,那么,他理所因此地要尽力探讨和寻求如何有效、长久地“保田产”。

他认识到,“鬻产”现象的大量发生,“其根源则必在乎债负”,保田产的最大威胁来自因负债而被迫卖田。

因此,他再三强调“鬻产之害”,以专门大篇幅来谈论“防鬻产”的措施。

1、从节约支出入手。

他指出:“债务之来,由于用度不经,不知量人为出”,因此欲除“鬻产”之根根源则自绝经费始”。

他主张,平常,家庭生活方面要“简要,并从“小处节俭处做起。

只有如此,才能防止因入不敷出而负债卖田,“凡有费用,尽从吝啬,千辛万苦,以保先业。

”同时,除了财力特不充裕的大地主外,一般地主都应尽量在乡村居住以节约开支。

“若千金以下之业则断不宜城而居矣”,“有二、三千金之产,方能城居。

”地主乡居既可获得地租之外的收入;“在城只是取其额租,其山林湖泊之利,所遗甚多。

此亦势不能兼,若贫而乡居,尚有遗利可收,不止田租而已。

”还有助于防止地主子弟“鲜花怒马,恒舞酣歌,一裘之费动至数十金”的挥霍白费行为。

他还提出;在大灾之年,地租收入减少了,尤其要防止负债卖田。

这时候“当大有忍力,咬定牙根”,以千方百计保田产。

假如万不得已而非卖产不可,也只能卖其它财产如衣服、首饰、存粮等等,决不可将土地出售。

2,要在增加收入上大做文章。

张英认为,“欲无鬻产,当思保产,欲保产,当使尽地利”。

“尽地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在择庄佃,一在兴水利。

”对“兴水利”张英谈得专门笼统,只是泛泛提到,没有什么具体东西。

他把注意力放在“择庄佃”上,其选择良佃的标准是:“家必殷实”、性必“梗直朴野”、“饮食必节俭”等等。

他对良佃与劣佃进行了详细对比,良佃“一在耕种及时,一在培雍有力,一在畜泄有方”,而“劣农之病有三,一在耕稼失时,一在培雍无力,一在畜泄无方”。

如此,良佃“一亩可得两亩之力,地不加广,亩不加增,佃有余而主人亦利矣”。

基于这种情况,张英引用了一句谚语加以总结;“良田不如良佃”。

张英还专门强调地主亲自从事家庭经营治理活动以尽地利,保田产。

他讲。

“守之有道,不可不讲”,如何做到“善经理”呢?一方面,地主对平常的例行管治理活动如管佃、收租等要亲自了解和过问。

由于这类活动每年都要重复进行,故能够建立一定的程序。

地要紧亲自经理家计,“第一“当知田界”,“第二当察农夫用力之勤惰”,“第三当细看塘堰之坚浅深”,“第四察山林树木之耗长”,“第五访稻谷时值之高下”等,不能只依靠总管等人来管佃收租,以至自己“目不见田畴,足不履阡陌”,受手下人“恫喝”,“为其所窘”。

另一方面,地主对突发的非例行治理活动要有心计。

这类活动不是经常发生的,就不能用平常例行的方法来处理。

如在灾年时,不仅要防止负债卖田,还应做“有心计之人”,采取专门的家庭经营治理手段以兼并、扩充土地,趁灾年地价低贱时购买田产,是最容易发财致富的,“其益宏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