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
想?
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之路
两千年的风云早已随风飘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无闻,将帅士卒的征战厮杀也已销声匿迹,甚至于固若金汤的长城也风化侵蚀。然而,当我们回首去感受那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的历史,我们仍然可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呼吸。这是因为,在需要伟人而且拥有伟人的时代里,文化巨人们不仅留下了时代的描述,而且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道德遗产、精神遗产。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的诗人屈原,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这是两棵树。虽然生长的完全是两种姿态,可是却同样长得茁壮,雄姿英发,向蓝天伸展着同样的高度。二者同为文化巨人,后者还为前者写了一篇传记,因此把两者作一番比
较,意义非常。
人们普遍认为,屈原与司马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其个人所遭受的厄运分不开的。司马迁自己也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对现实不满,所以有所希翼,现实的残酷和压抑,使人“有志不能骋”,志在于内,情动于中,发而为文为诗。而文学成就的高下虽与苦难的程度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理想的高下。屈原屡遭贬谪,濒于绝望,虽志洁行廉而反为累赘,成为不容于世的根源,所以他“忧愁幽思”,口吐华丽篇章。司马迁忠心为主,仗义执言,却被下狱,身受腐刑,于是发愤有为,终能“成一家之言”。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阵阵搅心的疼痛袭来。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一个汉子的壮年。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敏感的心头。或许,他想到了死。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彪炳史册的成就,即使他肢体完整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黑夜惊诧了,我们突然看见他那绝望的手握住了那卷没有刻完的竹简。另一只被寒冷舔僵的手,握紧了刀笔……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任。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
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对汉武帝实施了永远的宫刑。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
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
历史的帷幕一层层地拉上了,一个个大时代虚掩在时间的黑夜中。而屈原、司马迁却如历史天幕上
的灿烂星斗,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熠熠生辉。
屈原和司马迁的胜利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屈原和司马迁被一句话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相似的命运不同的人生胜
利让他们的传奇得以延续,让他们的精神得以发扬。
一位做了士大夫,一位做了史官,屈原和司马迁完成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但是命运是坎坷的,他们也如此,一个远谪,一个入狱。两个人开始了他们和命运的抗争。
汨罗江边,屈原背手而立,看着日趋繁华的皇城,看着一路流离失所的难民,看着战场上无边的白骨……他真的累了,忙碌了一生,他还是失败了。王啊!我的王啊!你怎么会是这样啊!……他跳下去了,
义无返顾,清清江水带走了他干净的身躯。
他不想再留在污浊的世间;他不想世间的污浊将他心中神圣的美好污染;他不想再看到繁华的皇城;他不想……所以他用死来捍卫自己心中的神圣,他要让江水永远洗涤他。他去了,留下了《楚辞》和《离
骚》,留下了他不屈的性格,纯白无暇的人格。
狱中,一盏小油灯亮着,灯下,一个人拿着笔写着,他是司马迁。皇权是无上的,但他得罪了,他想:死亦何惧!但他没有选择死,却选择了苟且的活,甚至抛弃了尊严。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事没有做完。《史记》不可不写,他要写完、写好它。他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但书却不能不写。不知多少春秋过去了,《史记》完成了。他终于站了起来。望着天上的明月,笑了。
司马迁死时必是含笑而去的,人生最大的乐趣莫不是成就心中所想,他成功了。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也值得为此大笑了。他是伟大的,为了心中的梦,他选择了苟且的活,活得无尊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
啊!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
一位江边老者,一位狱中之囚;一个为了保存心中的神圣,选择了死亡,死得壮烈;一个为了心中所愿,选择了苟且的活,活的坚强;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
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
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
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
石自沉。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