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从《史记·屈原列传》看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
从《史记·屈原列传》看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文学也开始了其独特的发展。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也在古代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因此,本文从《史记屈原列传》中看司马迁文学批评观的文章,旨在探讨司马迁文学批评观的重要性及其现代意义。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使用文学的艺术批判和文学的艺术表现,激发了读者的思想,也激发了众多文人的文学热情。
他对于文学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以及文学价值观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司马迁认为,文学艺术批判应该以美为核心,体现正面、积极的文学价值观。
他认为,文学艺术中应该体现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把美学批判作为文学艺术批判的基础。
司马迁还认为,文学艺术批评还应该结合传统文化,以精神文明的理念为指导,以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支撑。
他认为文学艺术批评要以人文思想为基础,体现古代文化的精神为精神,并以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审视文学作品。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回归到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弘扬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在文学艺术领域他坚持以美学为基础,以传统文化精神为支撑,以人文主义理念为指导,让古代文学艺术在古代文化精神中得以繁荣发展。
在现代社会,司马迁文学批评观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所弘扬的价值观、思想和文化内涵,使我们更好地看待文学的现实意义和精神价值。
从《史记屈原列传》中可以看出,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是古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部分,其对于当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文学精神价值观,以及文化内涵。
司马迁的文学批评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深刻认识文学精神,丰富文学理论研究,并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文学现实,实现文学的教育作用。
《屈原列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屈原列传》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一、知识点汇总1、课文详解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情景默写(带答案4)
《屈原列传》情景默写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这三方面。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
4、《屈原列传》中,屈原“穷”的原因是:,,,。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7、一个人在辛苦困倦到极点的时候,往往会仰头长叹:“天啊!”,这种情况在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节选》中有形象的描述:,。
《屈原列传》答案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分析了屈原《离骚》用来列举事实讽刺当世政治的包括“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这三方面。
2、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连用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两个被动句写出了屈原诚信待人却被猜疑、忠心耿耿却被诽谤的现实,为下文写屈原心生怨气并作《离骚》作铺垫。
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对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安定与动乱的前因后果,没有不作充分反映的的句子是: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4、《屈原列传》中,屈原“穷”的原因是: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练、用辞精到的两句是:其文约,其辞微。
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屈原与司马迁之生死观
这是何等豪迈与崇高的一步啊!他为自己的定位从朝臣转为民间第一史家了。
《史记》是一总民间文本的伟大示范。这不仅因为作者是被放逐与驱逐之士。更是由于它的立场不是取媚于某位帝王。它的观点不是沿袭于某朝某代,它是以作者个人的人文立场,正义与善恶观来创作的,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因而能超越政治变迁,物换星移。《史记》之功,可谓“再造”了中华民族,指引后来人之路。它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中国的古人有时甚至将“生”看作是比“死”更难的事情。《赵氏孤儿》中的二位忠直之士在争执“谁当去送死,谁当留下保护孤儿,并负责将血海深冤告诉他申雪”时,年老的公孙杵自愿去死,自说是选择了容易的事,就请盛年的程婴承担“活”的重任吧。
近读《吴密教授事》。吴给学生讲过一个“退麝投岩”之典。出处不明。我怀疑可能是吴密先生自撰。他说,麝鹿被猎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已身上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亡。吴密将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关系比喻如此。
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地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
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中国古人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视死如归。“浩气还太虚”,回归自然。中国人承认自己是从自然中来的。精,气,神为天地所化。死,是将这从大地而来的浩然气概,归还到造化它养育它的泥土和水去。回“来处去”。
在“文革”中,不少著名的知识分子罹难。其中一部分是自尽的。亦有一部分存活者,继续他们毕生未竟之业。这两种命运都是有传统出处的。前者师从屈原,后者以司马迁为训。自然,“文革”也是有出处的,“焚书坑儒”是也。
“生还是死?”
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的思索形象。西方人士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
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及对照翻译《屈原列传》选自《史记》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生活在战国中后期的楚国,当时七国争雄,其中最强盛的是秦、楚二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司马迁《屈原列传》解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屈原列传》解析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是正确的。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
当时,秦国兵力最强。
但是楚国和齐国从亲,是可以抵抗强秦的,因为楚国疆土最大,齐国财力最富,而且楚、齐从亲,其他山东之国也会跟楚齐一道合纵来共同对付秦国。
如果楚王能始终用屈原的外交主张,并且修明内政,那当时的天下还不知鹿死谁手。
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叙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张的正确。
当楚怀王重用屈原任为左徒的时候,齐、楚从亲,秦国不敢侵犯。
等到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毁谤而疏远了屈原之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破坏两国的联盟,以便各个击破。
张仪骗楚王说,楚国如能和齐国绝交,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图便宜,便当真和齐国绝交。
张仪又说是献地六里,不是六百里。
楚怀王大怒,就兴兵伐秦。
楚国没有了齐国的援助,弄得损兵折将,丧权失地。
这才又命屈原出使于齐,和齐国恢复邦交。
秦国又说把汉中地还给楚国来讲和。
楚怀王因为恨透了张仪,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才甘心。
张仪居然来到楚国,收买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竟又安然返国。
等到屈原从齐国回来,问楚王为什么不杀张仪,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这样,又上了秦国的当。
其后,诸侯兵击楚,楚又大败。
其后,秦又骗楚怀王到秦国去,屈原劝他不要去,可是他听了他的幼子子兰的话到秦国去了。
果然一到秦国,秦国就不放他回去,要挟他割让土地,终至客死于秦。
他的儿子顷襄王忘却血海深仇,反而向秦屈膝,重用亲秦派子兰等人,放逐屈原。
后来楚竟为秦所灭。
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楚国亲齐,秦国就不敢侵犯;亲秦,就吃秦国的大亏。
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是异常推崇的。
本传说屈原的《离骚》是“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之路两千年的风云早已随风飘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无闻,将帅士卒的征战厮杀也已销声匿迹,甚至于固若金汤的长城也风化侵蚀。
然而,当我们回首去感受那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的历史,我们仍然可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呼吸。
这是因为,在需要伟人而且拥有伟人的时代里,文化巨人们不仅留下了时代的描述,而且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道德遗产、精神遗产。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的诗人屈原,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这是两棵树。
虽然生长的完全是两种姿态,可是却同样长得茁壮,雄姿英发,向蓝天伸展着同样的高度。
二者同为文化巨人,后者还为前者写了一篇传记,因此把两者作一番比较,意义非常。
人们普遍认为,屈原与司马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其个人所遭受的厄运分不开的。
司马迁自己也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对现实不满,所以有所希翼,现实的残酷和压抑,使人“有志不能骋”,志在于内,情动于中,发而为文为诗。
而文学成就的高下虽与苦难的程度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理想的高下。
屈原屡遭贬谪,濒于绝望,虽志洁行廉而反为累赘,成为不容于世的根源,所以他“忧愁幽思”,口吐华丽篇章。
司马迁忠心为主,仗义执言,却被下狱,身受腐刑,于是发愤有为,终能“成一家之言”。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
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
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
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楚辞研究专题
一、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
2、楚辞的传播与结集:
1)据现存资料看,屈原的作品早在他生前就已在社会上较广泛 的流传,包括宫廷、上层士大夫之间和民间。见P169所引司马 迁《史记· 屈原列传》、班固《离骚赞序》、王逸《楚辞章句· 离 骚叙》等。 2)屈原作品出现后,在当时就产生影响,涌现出一批景慕者和 学习者。 《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 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汉书· 地理志》:“始楚贤臣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 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 王逸《离骚叙》谓屈原作品:“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 义,玮其文采,以相传。”
二、屈原的时代与生平
3)晚期:放逐沉江。怀王30年,秦大败楚军后,昭王要求怀王 “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怀王犹豫不决,屈原认识到 这又是一个骗局,劝阻怀王,而以子兰为首的投降派以不能 “绝秦欢心”为由劝怀王往秦赴约。怀王最终还是听信子兰之 言,结果被囚于秦,客死他国。顷襄王即位,屈原更遭忌恨和 迫害,被流放于江南。顷襄王21年(前278),秦将白起率大军 攻陷楚郢都,烧楚先王陵墓。屈原顿感希望破灭,约于次年含 悲自沉汨罗。 坎坷的人生,不幸的遭遇,对屈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史记· 屈原列传》曾谓《离骚》“盖自怨生也”,并言屈原“信 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据王逸《楚辞章句》,屈原 留下的作品共25篇。
九歌在内容上除少数篇章表达对天神的礼赞对英烈的悼念外多写自然神的故事而且其对自然神的描写不仅抓住其各自的自然特征还赋予他们以人性具有人间的生活气息与原始神话大相异趣
楚辞研究专题
——课堂教学演示文稿
一、楚辞的文体、传播与结集
1、楚辞文体的来源与特点:
1)从楚辞体的艺术形式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觋、 工祝的有关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楚灵公 《九歌》以祭歌形式,并吸取楚民间神话故事,抒发情感。 《天问》采用卜问形式,涉及大量神话传说,怀疑与批判精神。 《离骚》采撷神话与一些巫术活动,抒写怨情。 《招魂》则直接模仿民间巫觋招魂词形式,带有民间宗教色彩。 总之,楚辞是从楚地巫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诗苑奇葩。其奇 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词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构成 了完全不同于《诗经》的显著艺术特征。是一种带有强烈个性 和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新文学、新诗体。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屈原列传》司马迁 第2讲课件PPT
结合注释思考第3段
3. 思考第3自然段的语言特点。
【解析】三字句、四字句,对偶句,比喻、排比。 句式丰富变化,读起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节奏 感极强,充分体现了司马迁杰出的语言修养。
诵读
两种世界观的碰撞
渔父代表一类人:不必坚持、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必显示自己
——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 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人穷则反本”
穷:生活困窘,处于困境(不得志)“穷则独善其身”
“可谓穷矣” ——屈原所处政治环境太恶劣了 小人猖狂,君子受难
政中 治国 家战 。国
时 期 楚 国 诗 人 、
第 二
屈
课 时 赏
司原 列 马
迁
析 探
传
究
离泽 骚畔 寿行 世吟
三五 闾月 遗孤 恨忠 泣沉 秋夜 风月
子兰迁怒 上官大
人...察察 皓皓之白 ” 作 夫诋毁屈原, 顷
《怀沙》投汨罗江死
襄王流放屈原
楚王内惑外欺,不辨 忠奸,最终不悔悟, 不知人善任
密不可分,表现:
( 节 选 )
司 马 迁
读第1段思考:
1. 屈原什么出身?才干如何? 楚之同姓,出身高贵——不姓“屈”,姓“芈”,“屈”是氏
他与王族同姓。“帝高阳之苗裔兮” 才华出众——“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楚怀王对他怎么样? “王甚任之”(怀王很信任他)
思 考端
午
▲屈原始终坚持自己的治国主张,毫不动摇。 ▲人生在世,只要坚守,就会得罪人。得罪君子不碍事,得罪 小人有庥烦。若怕麻烦放弃坚守,那就不是屈原了。 ▲要记住:上官大夫这种小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降小;
屈原列传司马迁(优秀课件)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 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
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 也”。
第3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 《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
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 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 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
原因: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
“谗之”,根本原因在于“争宠而
心害其能”。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 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 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 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 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 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 ,厚币委质事楚, 曰: “秦 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 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 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 里。屈”原已(被)免官,后来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 楚国联合。秦惠王很担心,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 拿着丰厚礼物献给楚国作为见面礼,表示愿意侍奉 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 楚国果真能同齐国绝交, 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一带六 百里地方。” 楚怀王贪心就相信了张仪的话,于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 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 祸也。
怀王因为不知道忠臣(奸臣)的区别,所以在内被 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相信上 官大夫、令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打败,国土被 割削,丢失了汉中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国,被天 下人耻笑。这就是而不容。自 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 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 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二、三分析。
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二、三分析。
《史记》中记载的司马迁“隐忍苟活”、屈原“宁赴常流”,
是中国古代伟大文学家的传世经典之作,它们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他在社会政治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下,以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的宗旨。
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一直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司马迁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他的一生都受到严格的道德规范约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得不考虑到家庭的压力,所以他采取了“隐忍苟活”的方式,在压力下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保持自我。
屈原的“宁赴常流”,也是他在社会大环境变迁的时期,以自己的个性保持自我的宗旨。
在那个时代,政治社会变化很快,人们的思想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
屈原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必须要做出选择,他采取了“宁赴
常流”的方式,在压力下以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保持自我,不因
外界压力而改变自己。
司马迁与屈原的“隐忍苟活”和“宁赴常流”,不仅是中国古
代文学家的传世经典,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取向的体现。
在我们今天的世界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司马迁和屈原的道德原则中研究到许多东西,
他们的“隐忍苟活”和“宁赴常流”,应当成为我们今天的人们追求实现自我的精神指引。
【课外阅读】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
【课外阅读】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每读《史记·屈原列传》,我的脑海中就会交替映现出两幅遥远而清晰的画面:一幅是,被放逐于江湘之间的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边踽踽独行,一边悲切吟唱。
这就是后人所谓的“屈子行吟图”,是屈原作为诗人的永恒雕像。
一幅是,屈原自沉一百六十多年之后,年方二十的司马迁“南游江淮”,来到屈原自沉的汩罗江畔,临流凭吊,嘘唏垂涕。
理解这两幅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息的画面的关联,我们完全可以把他们看作是一位悲剧诗人和一位悲剧诗人式的史学家的灵魂穿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在汩罗江畔,在司马迁幽禁的囚室中进行的一次对话;看作是司马迁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深刻解读。
正因为如此,这篇《屈原列传》便不仅是对屈原生平事迹的简要记载,而且是对屈原的诗人之心的“真实”记录。
司马迁以叙说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了屈原的诗人心迹,表现了对诗人屈原的由衷敬慕:首先是“推其行”,即肯定屈原有着超越于世俗之辈的颖脱之才与卓异人品,而这种才能与人品是他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基点。
屈原在《离骚》中,或自叙身世,或抒写悲慨,却始终都把对自我才能与人品的肯定作为抒情言志的前提。
司马迁对之深信不疑,且由衷地推崇。
所以,他在《屈原列传》的开头就高度概括了屈原的颖脱之才:“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在以下的具体叙事中,更突出地以屈原的怀才不遇与楚国灭亡之间的关系,反证其才能决不为虚。
但是,仅有奇才,而无洁行,仍然不能成为被后世推戴的人物,亦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
司马迁深知才能与人品间的必然联系,所以,又多次称道屈原的卓异人品。
最突出的当然是屈原行吟泽畔时与渔父的对话。
这段对话,亦见于《楚辞》的《渔父》篇,文字略有差异。
其是否为屈原所作,后人亦多有怀疑。
但司马迁把它自然地融入传记的叙事之中,既增加了传记的文学色彩,又生动而深刻地体现了屈原在“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时,绝不“与世推移”,“随流扬波”,而要“怀瑾握瑜”,“宁赴常流”亦不改“皓皓之白”的人品。
2025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文言文《屈原列传-司马迁》知识点梳理
通假字1.“离骚”者,犹离忧也(同“罹”,遭受,遭遇。
易错误地理解为“离开”)2.人穷则反本(同“返”,返回,这里译为“追念”)3.靡不毕见(同“现”,明白,显现)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同“旨”,意旨,旨趣)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同“浊”,污浊)6.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同“涅”,染黑)7.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8.乃令张仪详去秦(同“佯”,假装)9.厚币委质事楚(同“贽”,见面礼)10.齐与楚从亲(同“纵”,合纵,联合抗秦)11.亡走赵,赵不内(同“纳”,接纳)12.被发行吟泽畔(同“披”,披散)古今异义1.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古义:当权。
今义:行事。
)2.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3.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
)4.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今义:色彩。
)5.形容枯槁(古义:外貌,模样。
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6.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古义:委婉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7.《国风》好色而不淫(古义:喜好描写男女恋情。
今义:沉溺于情欲,贪恋女色)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古义:返回(楚国) 恢复 (国家)。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一词多义1.属①屈平属草稿未定(zhǔ,动词,撰写)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zhǔ,动词,连接)③属予作文以记之(zhǔ,动词,请托,嘱托) (《岳阳楼记》)④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shǔ,动词,归属、隶属) (《琵琶行并序》)⑤吾属今为之虏矣(shǔ,名词,类,等辈)(《鸿门宴》)⑥神情与苏、黄不属(shǔ,动词,类似)(《核舟记》)2.疏①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分条陈述)(《促织》)③谏太宗十思疏(名词,上给皇帝的奏章)(《谏太宗十思疏》)④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形容词,稀疏)(《与妻书》)3.本①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名词,草木的根) (《谏太宗十思疏》)③此之谓失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鱼我所欲也》)④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愚公移山》)4.志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②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③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④悲其志(名词,志向)⑤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⑥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桃花源记》5.闻①博闻强志(名词,学识)②不闻六百里(动词,听说)③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促织》)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知道,懂得)(《师说》)⑥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促织》)⑦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闻名) (《出师表》)⑧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知名、名气)(《五人墓碑记》)⑨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劝学》)6.迁①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放逐)②盘庚之迁(动词,迁移)(《答司马谏议书》)7.害①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嫉妒)②邪曲之害公也(动词,损害)8.约①其文约(形容词,简约)②仪与王约六里(动词,约定)9.明①明于治乱(动词,明晓)②明道德之广崇(动词,阐明)③月明星稀(形容词,明亮) (《短歌行》)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名词,视力)(《齐桓晋文之事》)10.亡①亡走赵(动词,逃跑、逃亡)②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灭亡)③亡其六郡(动词,失去)11.疾①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名词,疾苦)②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痛心)③君有疾在腠理(名词,病)(《扁鹊见蔡桓公》)④臣少多疾病(动词,生病)(《陈情表》)⑤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动词,忧虑)(《伯夷列传》)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形容词,劲疾)(《劝学》)⑦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形容词,快)(《长亭送别》)⑧草枯鹰眼疾(形容词,锐利)(王维《观猎》)12.见①信而见疑(介词,被)②举类迩而见义远(动词,表达)③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动词,见到)④彗星见于东方(动词,同“现”,出现)(《三国志·吴主传》)⑤冀君实或见恕也(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答司马谏议书》)13.微①其文约,其辞微(形容词,含蓄隐晦。
从《屈原列传》看司马迁史学观
司马迁的史学观体现在他的著作中,他认为史学的任务是记录、研究、解释历史事实,并从中提炼出历史规律。他认为史学应当基于事实,并力求描述真实的历史。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记录了屈原的生平和政治事迹,并对屈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
总的来说,《屈原列传》是司马迁史学观的典型体现,它展示了司马迁认为史学应当基于事实、力求描述真实的历史的理念。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屈原列传(三)
问题二:《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请以本文为例,说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的具体体现。
史家之绝唱:是评价《史记》的史学价值,说它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评价《史记》的文学价值,说它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
1.人物形象塑造:《屈原列传》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 文献资料记载,粗笔勾勒屈原的生平事迹,但是在这粗笔的叙述中,却饱含着 司马迁对屈原的赞颂之情。如“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寥寥数语, 就传神刻画出具有杰出政治才能的屈原形象。
【拓展探究】
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慷慨激愤,无以言表, 但为创作《史记》只好忍辱含垢,苟且偷生。其人生命运与屈原类 似,于是将其引为知音。他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众多贤圣事例, 其中也提到屈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思来者。”以屈原著《离骚》 自况《史记》的撰写,因二者皆“意有所郁结”而成。
二悲屈原品性高洁,受谗被疏,不为楚国所容,以死殉国; 三悲屈原死后,后继无人,“楚日以削”竟至亡国。
【拓展探究】
思考:
前人评论说:“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吴楚材、吴调 侯《古文观止》)与《史记》中的其他许多传记不同,《屈原列 传》在叙事中融入大段的议论,论中有情,直抒胸臆。请结合文 中议论文段,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说说司马迁为 什么悲其“志”?
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 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 《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1.太史公:司马迁的自称。 2.悲:悲叹,为……感到悲伤。 3.适:到某地去。 4.吊:凭吊。 5.以彼其材:凭借他那样的才能 。 游:游说。 6.同:把……同等看待。
对探究题的探究
对探究题的探究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张阳2010年《语文周报》第46期2007年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新增加了“探究”能力,与之相呼应的是,海南、宁夏卷,广东卷和山东卷在“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试题中均设置了“探究”能力题。
之后,探究题成为2008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的一大亮点引起了师生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就与探究题相关的几个问题加以探究,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研讨。
一、探究题出现的背景1.探究题的出现是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的社会,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竞争愈加激烈的社会,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愈加迫切的要求。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同时要求智育工作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落实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必须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探究地学习。
2.探究题的出现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当前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而应试教育仍“剪不断,理还乱”,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重外部控制轻内部转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在教师“言语霸权”、应试观念的影响下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些弊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得较为突出。
即便在追求升学率的同时,采用了一些科学方法,注意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的培养,但学生的内驱力也还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开发,而且学习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的有关知识,课外延伸较少涉及,学生的人文情感的培养就更加鲜见。
《屈原列传》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屈原列传》导读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一、导读目标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自诊1、对比《藤野先生》、《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章,分析它们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
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
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
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
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
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
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2、分析第1题中三篇传记中人物的性格,比较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
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第09课《屈原列传》司马迁-高二语文课件(统编版选必中册)
周赧王十三年(前302年),齐、 魏、韩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楚怀王 派太子横到秦国为人质,请求秦出 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 击退了三国联军。次年,秦国一大 夫与太子横因为私事争斗被杀死。
周赧王二十一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 (前294年到前279年),屈原第二 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 流放的路线,按《九章·哀郢》分出 发,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 时间长达16年,在这之间并写下了 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 回风》。
政治成就
一、奖励耕战 二、聚贤能 三、反壅蔽
四、禁朋党 五、明赏罚 六、移风易俗
第四章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端午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诗词赏析
竞渡诗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词赏析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第五章
后世影响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继承并发挥了《诗经》的 比兴手法,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 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有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司马迁研究专题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你有何感想?屈原与司马迁的生死之路两千年的风云早已随风飘散,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早已湮没无闻,将帅士卒的征战厮杀也已销声匿迹,甚至于固若金汤的长城也风化侵蚀。
然而,当我们回首去感受那大起大落、变幻莫测的历史,我们仍然可以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的呼吸。
这是因为,在需要伟人而且拥有伟人的时代里,文化巨人们不仅留下了时代的描述,而且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道德遗产、精神遗产。
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位:一是我国第一位真正的诗人屈原,一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这是两棵树。
虽然生长的完全是两种姿态,可是却同样长得茁壮,雄姿英发,向蓝天伸展着同样的高度。
二者同为文化巨人,后者还为前者写了一篇传记,因此把两者作一番比较,意义非常。
人们普遍认为,屈原与司马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与其个人所遭受的厄运分不开的。
司马迁自己也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史记屈原列传》),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人对现实不满,所以有所希翼,现实的残酷和压抑,使人“有志不能骋”,志在于内,情动于中,发而为文为诗。
而文学成就的高下虽与苦难的程度相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人理想的高下。
屈原屡遭贬谪,濒于绝望,虽志洁行廉而反为累赘,成为不容于世的根源,所以他“忧愁幽思”,口吐华丽篇章。
司马迁忠心为主,仗义执言,却被下狱,身受腐刑,于是发愤有为,终能“成一家之言”。
然而,屈原与司马迁又是很不同的,突出地表现在他们面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上。
屈原选择了死亡,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奋斗。
面对两次遭流放的打击,屈原选择了一条向上的路,世浊己清,人醉己醒。
忍受着巨大的孤独与痛苦,始终不肯“变心以从俗”。
终于无路可走,只有以死明志,杀身成仁。
对于他的反抗,我们只能表示叹服与钦敬,而不能有任何指责与议论。
他可以死,也可以活,然而他选择了死。
而司马迁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遭受宫刑之后,他在破败的官邸中忍受着凄清的长夜,阵阵搅心的疼痛袭来。
一个铮铮铁汉变得残缺不全,命运的不公,无理地降临在一个汉子的壮年。
人竟要这样艰难无趣地活着吗?绝望沉重地压迫在他敏感的心头。
或许,他想到了死。
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彪炳史册的成就,即使他肢体完整又能怎样呢?事业上的侏儒不是与身体上的残缺一样可怕吗?黑夜惊诧了,我们突然看见他那绝望的手握住了那卷没有刻完的竹简。
另一只被寒冷舔僵的手,握紧了刀笔……面对宫刑的奇耻大辱,他虽然也是“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巾也”,而且痛苦到“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但他想到未成之作,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跟勇气,终于忍辱负重,完成了父亲留下的修史重任。
他的丰功伟绩,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让后人只能敬为神明。
屈原之死,是“一死以明志”,而司马迁,未死志亦明。
究其因是因为两人之志不同,所以对苦难的反抗方式也不同所致。
屈原志在辅国安民,政治理想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生命中的一切都围绕着政治,当他一再受到打击,政治生命结束的时候,他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对他来说,辞赋只是“小道”,而他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千古绝唱。
而司马迁志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志向在于他的《史记》,在于史有所传。
所以面对苦难,他最大的任务就是活下来,写下去。
他不能去死,屈原的死是一种壮烈,而他的死是一种屈服,徒增他的屈辱与软弱。
他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为了这个志向活了下来,最终他成功了。
汉武帝对他实施了宫刑手术,而他的《史记》则对汉武帝实施了永远的宫刑。
他的冷静、公允、胆量,通过《史记》已经“绝唱”了两千多年,恐怕还要继续“绝唱”下去。
历史的帷幕一层层地拉上了,一个个大时代虚掩在时间的黑夜中。
而屈原、司马迁却如历史天幕上的灿烂星斗,在我们的精神家园里熠熠生辉。
屈原和司马迁的胜利“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屈原和司马迁被一句话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相似的命运不同的人生胜利让他们的传奇得以延续,让他们的精神得以发扬。
一位做了士大夫,一位做了史官,屈原和司马迁完成了他们心中的理想。
但是命运是坎坷的,他们也如此,一个远谪,一个入狱。
两个人开始了他们和命运的抗争。
汨罗江边,屈原背手而立,看着日趋繁华的皇城,看着一路流离失所的难民,看着战场上无边的白骨……他真的累了,忙碌了一生,他还是失败了。
王啊!我的王啊!你怎么会是这样啊!……他跳下去了,义无返顾,清清江水带走了他干净的身躯。
他不想再留在污浊的世间;他不想世间的污浊将他心中神圣的美好污染;他不想再看到繁华的皇城;他不想……所以他用死来捍卫自己心中的神圣,他要让江水永远洗涤他。
他去了,留下了《楚辞》和《离骚》,留下了他不屈的性格,纯白无暇的人格。
狱中,一盏小油灯亮着,灯下,一个人拿着笔写着,他是司马迁。
皇权是无上的,但他得罪了,他想:死亦何惧!但他没有选择死,却选择了苟且的活,甚至抛弃了尊严。
为什么?因为他还有事没有做完。
《史记》不可不写,他要写完、写好它。
他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但书却不能不写。
不知多少春秋过去了,《史记》完成了。
他终于站了起来。
望着天上的明月,笑了。
司马迁死时必是含笑而去的,人生最大的乐趣莫不是成就心中所想,他成功了。
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也值得为此大笑了。
他是伟大的,为了心中的梦,他选择了苟且的活,活得无尊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一位江边老者,一位狱中之囚;一个为了保存心中的神圣,选择了死亡,死得壮烈;一个为了心中所愿,选择了苟且的活,活的坚强;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又是如此的不同。
他们都胜利了,屈原的死成就了《离骚》,司马迁用活谱写《史记》。
屈原的死与司马迁的生读司马迁的《史记》,感触最深的是《屈原贾生列传》。
每读此章,都会遗情想像其中有关联的两位伟大人物———屈原和司马迁。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生死,但漫漫历史长河,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如此强烈的碰撞与交会,依然称得震撼心灵,激荡千古!屈原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国末期,天下大势为“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凭“博闻强志”、“娴于辞令”的杰出才能,屈原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
左徒只比令尹低一级,相当于副总理兼外长,“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应该说,能在这样大的舞台上一显身手,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可惜,屈原毕竟只是个“业务型人才”,感情过于激烈袒露、品格又出奇的正直,既不善和“一把手”搞好关系,也不喜与同僚拉拉扯扯,这样,在他人谗言之下,逐渐为楚王疏远。
公元前305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秦的怀抱。
屈原反对,结果被楚王逐出郢都。
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郢都。
这一切让屈原绝望和悲愤:时代悲剧与个人性格因素交织,结局也就注定了。
最终,他来到汨罗江边,抱石自沉。
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有许多人为屈原的死叫屈。
的确,以屈原的卓越才能和赫赫名气,跑到其他诸侯小国,当个部级干部应该问题不大。
不愿从政,凭他吟诗作赋的高超和写材料的拿手戏,去哪个王公贵族府里当个师爷绝对绰绰有余。
就算傍个“大款”,以他在政府里长期任职形成的丰富人脉,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
连司马迁都感叹:“怪屈原以彼之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但屈原就是屈原,屈原不得不死。
这如同谭嗣同,一旦认定“中国变法当从流血始”,便义无返顾“我以我血荐轩辕”。
又如同文天祥,身在敌营也必“不指南方誓不休”,最后“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谭嗣同可以选择逃亡,文天祥也可选择高官厚禄,但他们就是不得不死。
这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气节!在许多时候,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饱经精神和生活上的摧残与痛苦,眼看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以他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人格上决不同流合污的态度,注定了他必然选择殉国殉道。
自沉前,一位渔父劝导他:“世人都混浊,怎么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都醉,怎么不食其酒滓而喝其薄酒?何苦要坚持德操而让自己如此呢?”屈原的回答振聋发聩:“我听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自己干净的身躯,怎能让外物弄脏?我宁肯跳进江水,葬身鱼腹,也决不让自己的洁白蒙上世俗的灰尘!”屈原用“死”为中华民族树立起精神的丰碑。
作为千古一人,其巍巍人格,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当民族处于危难时,这种感召尤为卓著。
死,使屈原的生命得以无限延续。
司马迁生之悲壮,就如同屈原的死。
一部《史记》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司马迁实在是一位大英雄。
司马迁受的宫刑也叫下蚕室。
去死和接受宫刑更容易的是什么?是死。
司马迁并不怕死,但是他不能够选择死。
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是他自己的话。
可以想像,一定有一个声音从历史的深处响起:不能让《史记》半途而废!司马迁不得不生!他想到了周文王、孔子、孙膑这些先贤,这些在逆境中坚韧不拔成就不世伟业的先贤;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责任,把《史记》写完,这可是继承祖业实现父亲遗愿的大事,如果自己就这样死去,将何以面对九泉下的先人?而作为一名史官,没有留下“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文字,又如何向历史交代?于是他自请宫刑以免死。
被废了“武功”,决不止于生理的痛楚,也决不在于老婆会和他划清界限或者以此为由找他闹离婚,古代这种被阉割的人,被人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是“无行之人”。
任何人受此奇耻大辱,断乎再无颜面立于世间。
按常理,司马迁死一百次都可以理解,但他没有。
司马迁也是平常人,出狱后和屈原沉江前一般,须发脱落、形容枯槁、精神恍惚。
《报任安书》里说是“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且“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由此可想见他身心的痛楚。
但是,一提到《史记》,一写《史记》,他就清醒了:一个伟大的理想支持着他,那就是为《史记》活着,为《史记》而奋斗!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以一部《史记》成就伟业,书写了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生”!在此,不妨提提与屈原同传的贾谊。
少年得志而又怀才不遇的贾谊却完全不该死的,即便受贬谪,为何不能像苏东坡、柳宗元他们那样襟怀豁达,或造福一方百姓,或创作传世名篇,奈何如此不珍爱生命,年仅三十三岁便“哭逝”于长沙!这真有点像现在那些一旦失恋或者考试没考好便跳楼轻生的学生伢崽,徒让人感慨唏嘘。
难怪苏东坡这样评价:“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屈原的死和司马迁的生殊途同归,他们共同竖起最伟岸的标杆,耀亮中华民族的精神星空。
其死其生,典范的意义无从超越。
生与死的对话(课本剧)【汨罗江边,秋风萧瑟,落叶纷纷,天色暝暗。
】屈原:(上。
悲哀,长叹)举世混浊而独清……(作徘徊状)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司马迁:(上。
借着月光,看清江边屈原)屈原:(惊讶地)谁?司马迁:汉太史公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