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学第十三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态学第十三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出((31)来)性果的树引相→诱互A剂抑→Y制C传现递C象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
。使用性引诱 关闭
(剂 降(32))低Y性两可,引种从以诱或而诱剂两减杀是种轻人B以B的工上的雄合生危性成物害的个相。一互体种争,从化夺而学相破物同坏质的B,资属种源于群和化的空学间信而息表。现使出用来性,导的引致相诱互剂 可解抑以读制诱现借杀象助B害的虫雄防性个治体方,面从而的破信坏息B,考种群查的了性生别态比系例统,导的致结种构群、密信度息降流低,动从
12/9/2021
8
网络梳理——填一填 高考必背——记一记 易混易错——判一判
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 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具有全球 性、循环往复性。
6.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 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 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13
考点1
考点2
题点2 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及相关计算 2.(2019山东济南期末)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结构相对简单的天然 湖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下数据 (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是J/cm2·a),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12/9/2021
14
考点1
考点2
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含有一条食物链 B.用于植食性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2.8 J/cm2·a C.“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 解者利用的能量 D.肉食性动物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上图箭头“微量”中
也可以是五个。图甲中①代表的能量(摄入量)=②+③+④+⑤+现

2018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课件(适用全国)

2018届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课件(适用全国)
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课堂加固训练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真题试做•明考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 2 .(2015· 高考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者、分解者, A 项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 B ) A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信息传递的功能,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的输入和散失,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项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 C .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作用,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C 项正确;负 D .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
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课堂加固训练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2
易混易错——判一判
1.判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叙述的正误 (1)变色龙变化体色, 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2015· 江苏卷)( × ) (2)食物链各营养级中 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2014· 江苏 卷)( × ) (3) 无 机 环 境 中 的 物 质 可 以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被 生 物 群 落 反 复 利 用 (2014· 江苏卷)( √ ) (4)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013· 四川卷)( × ) (5)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
限时规范训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1
高考必背——记一记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复习指导课件.ppt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复习指导课件.pptx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2.关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三个常考点(填空) (1)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2)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 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3)同一消费者在不同食__物__链_____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__养__级______。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 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10
2.(2015·全国理综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 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 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稳定,D正确。
5
知识网络构建
6
7
考向梳理
8
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2016·全国卷Ⅲ)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 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 中。下列叙述正确的C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16
4.牢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种类和作用(填图)
17
(1)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 (2)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 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5)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 级数减少×(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6生物与环境第14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解析:由题意可知,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则五种生物所构成的营养结
构应为
,A 错误;若甲与丙无捕食关系,则食物网为

则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依次为20+50= 7 =0.98=0.14,B 正 500 50 7
确;甲捕食乙、丙,若甲数量增加,则乙、丙的数量减少,C 错误;除去甲
和丁后,则乙、丙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D 错误。
答案:B
2.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 1/2 来自绿色植物,1/4 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 来自
羊,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 10%,那么该人每增加 1 kg 体重,约消耗植物( )
A.10 kg
B.28 kg
C.100 kg
D.280 kg
解析:本题可用转换法。将纯文字信息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转化为如
3.正确判断有关生态系统图示的 4 种组成成分
(1)先据双向箭头“ ”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 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 D 为“ 生产者 ”,有“3”个指入箭头的 C 为“非 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D→A→B,确定 A 为 消费者 、B 为 分解者 。 (2)图示中 D、A、B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 。
食物链(网)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剖析 (1)食物链上只存在捕食关系。 ①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减少。 ②被捕食者增多→捕食者增多。
(2)食物网中的连锁反应。 ①a 种群的数量减少导致: b 种群的营养级比 a 种群低时→b 的数量将增加; b 种群的营养级比 a 种群高时→b 的数量将减少。 ②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用考虑生 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小。 ③分析数量变化时,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依据,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2018届二轮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全国通用)

2018届二轮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全国通用)

(
)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A 正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 反馈调节,B 正确;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 性不一定强,如极地苔原,C 错误;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 捕猎等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正确。 答案:C
提示:捕食者的信息也会被被捕食者发现。
2.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 a、鱼 b 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 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 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非选择 题为主
★★★

选择题 为主
★☆☆
最新考纲 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人口增长对 生态环境的 影响 全球生态环 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 保护的意义 和措施
能力层级 常考题型 考频热度 非选择题 为主
备考方略 1.理解各种组成成 分在生态系统中的 地位和作用。 2.图解分析能量流 动的过程及特点。 3.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类型、大小、破 坏及对稳定性的保 护措施等。 4.实例识记生物多 样性的价值和保护 措施。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 育、 繁殖等生命活动,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 )
(5)防治稻田害虫, 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 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6)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
也可被多种生物所食 无机环境 (3)输入、 传递、 转化和散失 生物群落与 (4)直接 (5)恢复力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

模块四生态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重温考纲考点2构建思维脑图3考向梳理4复习练案重温考纲考点考点考情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Ⅱ)6.全球生态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备考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3)识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大小、破坏及对稳定性的保护措施等。

(4)运用实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构建思维脑图•(1)细菌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2)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主要有动物、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 )•(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中都有细菌。

( )•(4)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只有一种种间关系。

( )•(5)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 )•(6)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 )•(7)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循环。

( )•(8)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需要不断补充。

( )× √ √ × × √×√•(9)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其他生物。

( )•(10)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1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 )•(12)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于20%。

•( )•(13)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高效利用能量。

( )•(1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

2018届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适用全国)

2018届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适用全国)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核心考点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
重要题型27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重要题型28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各成分的判断
知识体系构建
往往双向
全球性
营养
单向流动
负反馈调节

全球性 环境
核心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
要点整合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5.(2017· 泰安二模)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陷入严重雾霾之中,其中一
个重要原因是含碳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图中A、B(B1~B3)、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代表碳元素的传
递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1) 图中的 A→B1→B2→B3 ,构成了 食物链 (食物网) , 该 生 态 系 统 的 ______________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__________________ 是沿着这条渠 道进行的。 解析 据图分析,A为生产者,B为消费者,A→B1→B2→B3构成了食物链
3.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三个角度” (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 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 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4.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过程分析
由此可见:(1)摄入量-粪便量= 同化量 。
(2)同化量-呼吸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 上一营养级 的同化

2018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保护 课件(全国通用)

2018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保护 课件(全国通用)
解析
关闭
答案 答案
-14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考向2 环境污染的实例 3.(2015江苏卷,改编)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 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 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关闭
由题图可知,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不同,说明 温度是影响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类会
-9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2.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了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 污染”模型(如下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可能会导致(1)~(4)中 的哪些问题产生?
-10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1)土地资源利用过度,不能继续加以利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2)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 下降 (3)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 停止增长 (4)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 地球毁灭 提示:图中显示人口激增可能会导致(1)(2)(3)的产生,但由于人 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球不会最终毁灭。
第3讲
生态系统的保护
-2-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3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考点1
1.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4考点1 考点2 核心梳理 提能探究 考向感悟 归纳总结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实例:
关闭
由图可知,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

2018学年高考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生物)

2018学年高考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生物)
种群 能量 甲 3.56 乙 12.8 丙 10.30 丁 0.48 戊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捕食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消费者 。 __________
考情链接
考法探究
易错辨析
【解析】(1)表中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 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0)介于戊能量值的10%~ 20%(10.20%)间,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 二营养级的10%~20%(15.41%)间,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 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间,应属于第四营养级。(2) 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声明所 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 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
【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动物 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 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 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 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考情链接
考法探究
易错辨析
【考法微练】 1.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 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B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藻类),小虾为第二营养级,小鱼为 第三营养级,大鱼为第四营养级。
第二部分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 (1)曲线表明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具有高抵抗力稳 定性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反之亦然。
• (2)曲线还表明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 营养结构成正比,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 统的营养结构成反比。
• 三、生态环境保护
• 1.人口问题
• (1)社会属性:人类在生态系统中地位比较 特殊,受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干扰小, 比较接近“J”型增长曲线。因此我国在 1982年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人口过 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人口基数过 大,仍将持续增长。
•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 _____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 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 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 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 ____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该区鼠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 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__(填 “偏高”或“偏低”)。
• 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图 例。
• ③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 间,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一 个整体,而且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作用。
• 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原理
• 2.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 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
•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1.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 (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 (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
•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 基础。
• 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 地位。
• (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 近五年课标卷对生态系统的考 查难度较小,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 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 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 备考时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分析、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借助图解分析能量流动的过 程及特点。
知识网络构建
考 向 梳 理
•考向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3.掌握能量流动图解,理清摄入量、粪便量和同化量之 间的关系(据图填空)
• • • •
(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发育和繁殖 (2)同化量=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呼吸量。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分解者分解利用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化量一 固定 呼吸消耗量。 同化 • (4)流经生产者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________”而非“照
2.(2015· 全国理综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 能量的输入= 输出(散失),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 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 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 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 [解析] 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 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 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 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如热能)不能流向生产者,B 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 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 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 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 2.关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三个常考点(填空) • (1)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 • (2)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 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营养级 食物链 • (3)同一消费者在不同_________中,可以占据不同的 __________。 • (4)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 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题型1 生态系统的成分及食物链、网 • 1.(2017甘肃兰州一中)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 植物约202种,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 极少;另外,还生活着藏羚羊、岩羊、野驴、白唇鹿、狼、 雪豹、棕熊、秃鹫、猎隼、细菌、真菌等。关于以上生物 D 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 B.它们中的植物属于自养型生物,自养型生物都能进行 光合作用 • C.它们中的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
• 4.牢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种类和作用(填图)
• (1)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 × 弱( ) × • (2)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 √ 效率( ) ×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 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 × 的形式散失 ( ) •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 大( )
模块四 生态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1 2 3
重 温 考 纲 考 点 知 识 网 络 构 建 考 复 向 习 梳 练 理 案
4
重温考纲考点
考点 1.生态系统的结构 (Ⅰ)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 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Ⅱ)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
× • (6)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 ) × √ • (7)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 × 的特点( ) × • (8)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 × 用( ) • (9)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 ) • (10)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 )
• 3.(2016·全国卷Ⅲ)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 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 “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 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 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与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温度低,分解者的分 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3)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获得 的能量越少,所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1.理清生态系统中三大类生物成分的作用(填空) 基石 _________ (1)生产者:自养生物,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 (2)消费者:加快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物质循环 (3)分解者:____________的关键环节
• 1.(2016·全国卷Ⅲ)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 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 D.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